科幻小说中对宇宙的描写
① 有关于宇宙科幻的作文500字
《小孩子的星球》
“小主人,快起床,局部宇宙爆炸将在四小时内开始!包括我们这里!”这是我的电子和平鸽在叫我。“啊!”我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因为即使走最近路线,乘我的超光速飞碟也只能在四个半小时之后飞出这片地区。就算现在赶紧准备,也来不及了!
宇宙大爆炸开始了。我们的地球在这片区域的边境,所以,我被甩出了这片区域,落在了一个叫做“孩子星球”的水蓝色星球上。
我住在一位好心人的家里。时间长了,我发现,这个星球上的全体居民都是孩子,他们都永远长不大。这些孩子来自各个星球。虽然是孩子,但是样样都不比大人差。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把“孩子星球”建设得处处都达到了现代化的水平。
“孩子星球”的工业非常发达。星球上有成百上千家工厂,有纺织系统的,有食品工业系统的……工厂里全都是自动化的,仅靠几台电脑和几个智能机器人控制。例如,“孩子星球纺织厂”,这里的纺织小工人们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在几台机器中间来来回回地检查了,代替他们的是一个个智能机器人。一旦有了故障,机器人会简单而又迅速地处理一下,如果故障太大,智能机器人处理不了,它就会发出“嘟嘟嘟”的急促尖叫,提醒小工人马上去处理。
“孩子星球学校”的课程十分有趣。学校里的孩子们在玩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许多知识。例如“孩子星球学校”的语文阅读课,一个班的同学同时阅读一篇文章,之后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动画。每个同学再把文章读一遍,录下来,根据文章的意思插到相应动画中。再调整一个适当的语速。同学们都做完自己的动画时,机器人老师轮流放映每一个同学的动画。同学们在观看动画成品的同时,许多同学都已经能把课文倒背如流了。这里的同学都很爱学习,成绩也都很好。从这里出来的学生,个个才高八斗,都是受重用的人才。
“孩子星球”上的蔬菜和庄稼长得令人吃惊。走进农田,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片蔬菜和庄稼的“森林”展现在你的面前。向日葵高得像一棵小树,葵花盘大得似雨伞。麦粒儿大得像一颗颗红枣,柿子大得像南瓜。如果把柿子挂在商店的门口,有些人很可能误以为它是灯笼呢。在这里,时令蔬菜应有尽有。这里农田里的果实为什么这么大呢?原来,这是利用失重条件种植的,再加上没有狂风暴雨的袭击,阳光充足,养分适中,植物可以充分生长,所以果实才大得惊人。
“孩子星球”上虽然没有大人,但是孩子们照样把星球建设得富饶、发达。理所当然,我希望大家都来“孩子星球”上参观、访问,长一长你们的见识。赞同8| 评论(1)
② 写科幻小说,如何描写里面的高科技、未知文明
我觉得如果是想写警世的科幻,大可不必追求技术方面的描写。很多精通于这方面描写的科幻小说作家都是醉心于世界或者文明的架构,如阿西莫夫所架构的机器人世界,基地世界,平行宇宙世界;哈里·哈里森的恐龙文明及其所构想的一系列生物工具等等。但是这样的构思是非常花时间的,而且要写到使人信服更是很困难,因为内部逻辑关系稍有不慎就可能错乱,所以这类比较硬的科幻写起来是相当死脑细胞的^_^
所以如果搂主想写些关于外星球或者尖端科技的东东,完全可以简略的带过,不需要给出其技术支撑,不用动不动就抛出个普朗克常数啥的,自己如果不懂就不用写了。或者可以用轻松的语言带过,甚至可以略带调侃的说:这玩艺就是这样,至于怎么运作的,主角才不知道!
不过如果能想出来些不错的点子,还是写进去一些好,但是要注意不要写得太幼稚或者在卖弄,不然让人觉得是在侮辱读者的(这种小说我看了很多……)在世界架构上,一定要多想想,如果自己是一个非常挑剔的读者,自己会怎么从这个架构中间挑刺?要从各个方面抨击自己的架构,进而修改,使之变得在逻辑上越来越无懈可击(当然100%完美是不可能的,大体看上去差不多就行了)
其实,好的科幻小说不一定要这些细节技术描写,科幻小说的目的在于以一个虚构的背景道出作者对现实或对未来的看法和观念,真正重要的是其核心情节的安排处理和对人物性格的描写,而非起辅助作用的技术描写,毕竟,科幻小说家不一定要是科学家;同时,并非所有科学家都能当科幻小说家的
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hi我交流交流,呵呵
推荐:(有点多……)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及他的平行世界系列,代表作《神们自己》,机器人世界,代表作《我,机器人》,《钢窟》。这三个世界架构宏大而且严谨,情节安排极度强大,看完后应该会心潮澎湃……
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系列”:《安德的游戏》《死者代言人》《安德的影子》《屠异》。这个系列世界架构不多,但是对外星文明探讨得很好。
弗兰克·赫伯特“沙丘三部曲”:《沙丘》《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这个系列……额……无敌了……虽然有点老……
金斯坦利罗宾逊的《绿火星》《蓝火星》《红火星》,写改造火星的,具体是什么不太记得了……
哈里·哈里森的《伊甸之西》《伊甸之冬》《重返伊甸》,写恐龙文明如果没有灭亡而统治人类云云,里面有很有意思的生物设定,还有两个文明的冲突。
再推荐些我个人比较喜欢的:
罗伯特海因莱茵的《异乡异客》《星船伞兵》《双星》《严厉的月亮》
洛伊斯比约德的“迈尔斯系列”《战争学徒》《贵族们的游戏》《镜舞》《记忆》《科玛》《外交豁免权》《无尽的边界》《西塔甘达》
迈克尔斯万维克的《地球龙骨》
罗伯特索耶的《金羊毛》《星丛》《计算中的上帝》《终极实验》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的《被毁灭的人》
小瓦尔特米勒的《莱伯威兹的赞歌》
拉里尼文的《环形世界》
凯特威尔黑姆的《迟暮鸟语》
弗诺文奇的《深渊上的火》《天渊》
撒缪尔狄兰尼的《通天塔-17》
③ 关于宇宙的科幻小说
《沙丘》三部曲(经典!),《迟暮之战》,《安德的游戏》,《不锈钢老鼠的宇宙冒险》(语言很风趣,值得一读的反叛英雄小说),《童年的终结》,《2001太空奥德赛》……先列这些吧,都是科幻大师的作品哦。要看短篇的话建议看《科幻世界》杂志。
④ 科幻小说中描写的三体宇宙在现实中存在吗
一提到科幻小说《三体》,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三体人生存的星球附近有三颗恒星,他们的运行轨道极其不规则无法预测。也因为如此,三体人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在他们的文明遭遇数百次的毁灭与重生之后,他们准备逃离这个鬼地方。正在这个时候,接收到了来自地球的信号,于是三体人侵略地球的故事就此展开。那么,宇宙中是否存在类似三体的星球呢?
不管如何,希望科学家尽快调查清楚这颗行星的详细情况。这不仅有利于科学的发展,也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人类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独的”这个谜题也将得到解答。
⑤ 小说中宇宙黑洞的描写
根据最新的两飞宇宙论
黑洞论,黑洞也是个有体积的天体,相对于太空,地球何尝不是黑洞。人为什么不能在黑洞里生活呢,相对于太空,我们地球何尝不是黑洞。我猜不用200年,我们就能发展到并进入发现的这几个黑洞,到里面探知。因为我们的科学发展速度几乎到以次方计算,就是越来越快。就相当于建造第一台大屋电脑难以评估到我们2012掌上电脑一样。
⑥ 求大神给我推荐几段科幻小说中描写未来航天设备,或者未来飞船,未来星际空间站之类的太空建筑的场景!谢
太阳帆 航行
⑦ 科幻小说为什么总喜欢向描写未来宇宙,而非向微观世界
因为微观世界不好发展剧情。尽管如此,微观角度探索人体和其它场所的作品也是有的。觉得科幻动不动就是外太空,只能说明你看的太少。
如果单纯的描写电子围绕原子核转
或者细胞的有丝分裂 这叫科普 不是科幻
我们生活在宏观世界,只有微观世界发生了对宏观世界影响才能写成小说(比如生化危机)
或者说这个微观世界本身包含着一个宏观世界。
⑧ 各小说中关于混沌宇宙的描写
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总合。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们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对于这一体系的整体解释构成了宇宙论。近数世纪以来,科学家根据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建立了关于宇宙的现代科学理论,称为物理宇宙学。根据相对论,信息的传播速度有限,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发生宇宙膨胀的情况下,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区域中我们将只能收到一小部分区域的信息,其他部分的信息将永远无法传播到我们的区域。可以被我们观测到的时空部分称为“可观测宇宙”、“可见宇宙”或“我们的宇宙”。应该强调的是,这是由于时空本身的结构造成的,与我们所用的观测设备没有关系。宇宙大约是由4%的普通物质(包括我们人类和地球)、23%的暗物质和73%的暗能量构成。
《文子·自然》: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在这种观念之下,“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宇”:无限空间,“宙”:无限时间。所以“宇宙”这个词有“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意思。 把“宇宙”的概念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认为无古无今,无始无终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独特智慧。
“宇宙”两字连用,最早出自《庄子》这本书,同时,《庄子》一书还给出了一种更抽象的宇宙定义,他说:“出无本,入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现代学者张京华将其译为:“有实体存在但并不固定静止在某一位置不变叫做宇;有外在属性但并没有固定的度量可以衡量叫做宙。”此种宇宙定义与时空无关,与现代宇宙观有相似之处。但长期未被人们熟知
现代科学所讲的混沌,其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聚散有法,周行而不
保守系统中的混沌
殆,回复而不闭。意思是说混沌轨道的运动完全受规律支配,但相空间中轨道运动不会中止,在有限空间中永远运动着,不相交也不闭合。浑沌运动表观上是无序的,产生了类随机性,也称内在随机性。浑沌模型一定程度上更新了传统科学中的周期模型,用浑沌的观点去看原来被视为周期运动的对象,往往有新的理解。80年代中期开始浑沌理论已被用于社会问题研究,如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研究。
大自然并不缺少混沌,现代科学重新发现了混沌。以浑沌理论为标志的非线性科学强调自然的自组织机制,强调看待事物的整体性原则,与古代哲人所说的“前现在浑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常常被后现代主义者看好。
探求浑沌的科学定义,追索浑沌古义,被认为是浑沌语义学、非线性科学史、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研究等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门学问。
古人面对浩渺陌生的宇宙万物与今人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现象,情景大概是一样的。在古代,为捕捉外部世界,几乎所有民族都构造了自己的浑沌自然哲学;今天,为理解宏观复杂性,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并肩奋战,创立了具有革命性的浑沌新科学。这门新科学展示了一幅恢弘的科学世界图景,也暗示了一种新的自然哲学。
从更大的范围看,浑沌研究只是复杂性科学中的一支,新的自然哲学必然建立在整个复杂性科学的基础之上。匆忙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的概括,为时尚早。
⑨ 求关于宇宙的短篇科幻小说!急!!!
作者;星河 找他写的
⑩ 求一本描写人类探索宇宙的硬科幻小说,寻找未知的探索类小说
寻找人类,这部小说比较接近你的要求。
书的简介如下:
根据自然的法则,越高等复杂的生命越是不堪一击。根据自然的法则,越自以为是的智慧种族越是容易被毁灭。灾难终于发生了。
地球爆发了前所未有规模的灾难,几乎所有的物种都被毁灭殆尽,少数幸存下来的生命也失去了稳定遗传的能力,包括人类。从此,人类生活在一台可以预知未来的电脑的庇护下,并通过克隆的方式来繁殖后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早已经不存在了,根据自然的法则,不能够自然繁殖后代的动物不算是物种。
关于大灾难的说法也很多。有种说法是核战争的后果,但是核战争并不能够使生命基因变得如此混乱;有人说那是太阳爆发了异常强大得磁风暴,但是磁风暴同样不会伤害到人类,也有人说是宇宙射线……
人类的未来也被关注着。在某一天,一群人发现了一个远古时代的飞船,先进的令人无法想象,飞船中的尸体居然也是人类的。人类产生了希望,踏上了寻找人类,寻找稳定基因的道路。与此同时,他们并不知道,一艘编号为“第七观察站”的萨尔摩尔人飞船正在地球上方默默的观察着……
到底大灾难是怎么产生的?萨尔摩尔人是敌是友?人类是否能找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