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科幻小说航天

科幻小说航天

发布时间: 2023-01-20 09:51:17

㈠ 《月圆之夜》——关于月球的科幻小说 第一章

     文/袁一笑                        

一、演讲(上)

    “仰望夜空,你们是否曾感慨于月的皎洁与光辉?这一轮明月承载了中国多少儿女的柔情蜜意?又承载了多少文人雅士的离愁别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太白看到月亮,想起了他的故乡。而我陈某人却想起了月亮的故乡。你可能会说,这个月亮还有啥故乡?他不就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么?没错,月球是我们的卫星,不过它的来历却十分神秘。也许也不那么天然。自1961年阿波罗首次登月,到1972年最后一次登月。人们共计登陆了6次。在月球上,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从月球上带回了大量的月壤样本。以当时的人类科技来看,月球除却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外,还有它十分神秘的地方。比如说,按照地月同源说和撞击说,月亮应该小于或者等于地球的年龄,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带回的月岩上看,月球岩石的年龄为43亿年,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的年龄不过37亿岁。而且月岩的年龄没有月壤大,即使月面最年轻的地区月壤的年龄也有53亿年之久。月壤仿佛是从别的地方搬过来的一样。还有证据表明,月球的组成成分与地球存在很大的不同。而且月球还曾出现过强大的磁场,有着较高的辐射和玻璃化的表面,甚至那么干燥的月表上空还出现过大量的水汽。美国航天局竟然声称是冰箱漏水导致的。那得多大的冰箱呢?而最令人费解的是,当月球遭受到大物体撞击时,还会发出一种空心球特有的闷响。科学界都说,解释月亮不存在比解释月亮存在要难得多。我的想法是,月球是外星人的产物,下面请看我们的调研... ...”

    2050年,北京天文台的报告大厅内,一名银髯皓首的老者,手里捏着翻页笔,在大屏幕前为满屋500来号人讲演着的他的科研成果。他的每一句话,都足以吸引每一位听众用心细听。这个颠覆性的天文观点,震撼着来自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和爱好者们固有的天文观念。

      演讲持续了3个小时,但直至演讲终止,500个人中只有少数仿佛被说动,怀疑起月球的起源和天然性。大多数人还是坚信月球就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而陈明久令人匪夷所思的论点只不过是这位著名学者的一家空想罢了。仅有的几组照片和数据仿佛不能印证他的观点。

     下午4点,陈明久教授走出天文台的大门。他看了看被雾霾笼罩着的城区,心里也是些许失落与怅然。从雾霾云里艰难透出的阳光,轻抚在这位老者身上,给他以安慰。陈教授带上口罩,刚要起步回家,却被一名年轻人叫住。他一回头,只见那人黝黑的面皮,发型略显凌乱,一副眼睛更显得脸有点消瘦。陈教授迟疑了一会,在脑子里搜索着是否认知这个略显颓废的家伙。

  “陈教授你好,我叫乐羿,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今日听了您精彩的科学演讲,十分拜服。”

  陈明久客气的回应道:“你好,乐羿。”然后他笑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情么?”

 乐羿说:“是这样的,我认识一位朋友,她的一些想法和经历可能对您的科研方向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想请您一起共进晚餐,一起探知求真,再受教益”接着,年轻人朝四周望了望,小声说道:“我的朋友是月球人!”

  陈明久一辈子研究月球,他笃信月球是外星人的产物。历经数十年的探索,终于获得一些成绩。虽然他对月球起源的理论观点和天文界主流观点向左。但他依旧对自己的理论深信不疑。突然间,从这么一个邋遢的年轻人嘴里说出了月球人。不免让他心中一震。他仔细的端详了乐羿一会儿。看到乐羿坚定的眼神和文雅的谈吐,不像个精神病患者。他笑了笑,说道:“月球人?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凭什么相信你所谓的月球人呢?”乐羿也笑了笑,他说:“您今天所讲的,我在去年就知道了。不怕您生气,您今天讲的一切简直就是我那位朋友的提纲,但是没有她的具体。”陈教授愣了,他数十年的心血,虽然此前有过发表,但直至今日才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系统性阐述。没想到竟然要成了别人的翻版!老人的胡子微微扬起,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往常的慈祥。他转念一想,天上的月亮人人得见,有人和他持同样的见解,他自己也不至在科学的世界里形单影只了。虽然“月球人”有些玄乎,但是见一见还是不碍事的。他说:“哦,若真有此人,老头我可真要见识见识了。月球人愿意吃羊蝎子不?我请客。”乐羿笑了笑,说道:“陈教授,谢谢您的好意。不过作为小辈儿,还是我来请你俩吧。哈哈。”

  言罢,二人上了陈明久的车,驶向位于北京某处的著名羊肉馆——全顺昌。

㈡ 关于飞天有哪些小说

公元160年,希腊著名作家卢基阿诺斯写了一篇神话小说《伊卡罗?米尼朱波斯》,说的是:主人公米尼朱波斯巧妙地把鹫的右翼和秃头鹰的左翼取下来装在自己的肩上,腰里带了食品,就从奥林匹斯山飞了出去。开始时,他随着不断的升高而感到头晕,但不久就习惯了。他飞过了5500千米的高空,到达了月球。在月球世界,他和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相会,并向他请教加强视力的方法,好从月亮遥望地球。从月亮上看,希腊只有四个手指头那么大,人小得简直像只蚂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西方人想象的飞天工具竟是鸟类的翅膀,而且他们认为月球离地球只有5500千米。

1639年,德国的朱安?波德旺写了一个题为《德米尼克?冈扎莱斯的月球旅行》的故事。主人公冈扎莱斯乘船在大西洋中航行,后来他病倒在圣赫勒纳岛上。他和仆人分开住,两人之间用鹄来联络。在鹄的脚上捆上小包,代替信鸽。据说鹄这种鸟很聪明,经过训练之后,它们飞回了欧洲大陆。这种鹄来自月球,后来到了返回月球的季节,就带着冈扎莱斯飞到了月球世界。在冈扎莱斯所访问的地方,居住着身高3米以上的巨人,寿命长达5000年,一个名叫伊卢多兹尔的皇帝统治着这个月球世界。

这个故事除了仍想象借助鸟的飞行能力飞天外,还想象月球上有着智能生物,很热闹,这同我国的“嫦娥奔月”完全不同。

所有这些神话和故事虽然都表达了古代人对太空的向往,但却没有一点科学依据。

3.不再是神话:凡尔纳的科学幻想

19世纪,欧洲的科学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以一定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幻想小说。

当时,最有名的科幻小说作家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凡尔纳生于法国南特市的一个法官家庭,19岁到巴黎学习法律,毕业后不愿当法官,就为剧院创作剧本。凡尔纳一生创作66部小说和若干剧本,所写范围从地球到宇宙空间,从地质、地理到航海、航天,包罗万象。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是其代表作。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等。他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地设想和预言未来,他所作的许多科学幻想,已为后世的实践证明为基本正确。

凡尔纳写了不少科幻小说,其中有两本是关于太空飞行的,一本是《从地球到月球》,另一本是《环绕月球》。这两本书都描写了主人公从地球出发飞到月球,再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整个冒险过程。

书中写到,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批大炮创造发明家成立了一个大炮俱乐部。战争结束之后,这个俱乐部的成员设想制造一门巨型大炮,把炮弹发射到月球上去。根据计算,炮弹应该用铝质材料制成,重8.7吨,直径2.74米,大炮应该长270米。把炮弹放在大炮里发射,可以获得11千米/秒的飞行速度,最终可到达月球。

但是,要在地面上制造能放这么长的炮弹的大炮是很困难的。于是,他们在佛罗里达州的坦帕郊外垂直地挖了一个深达270米的坑,在坑里铸造大炮。经过精心策划,大炮终于造成了。谁来乘坐炮弹呢?法国人米歇尔?阿当主动提出了申请。最后决定由俱乐部主任巴比康、装甲板制造家尼恰尔和阿当这三人来乘坐炮弹。

炮弹的造型像一条船,里面放置了温度表、气压表、月球图,还有用来对付月球野兽的步枪。此外,还有锯子、铲子和各种植物种子。三个人带了两条狗和几只鸡,在12月1日上午10点46分40秒乘炮弹离开地面,向月球飞去。

炮弹以预定的速度接近月球。可是,途中遭遇到了流星的袭击,炮弹偏离了原来的飞行轨道,没有在月球上登陆,而是飞到了月球的背面,又奔回地球,最后落在太平洋上。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不再是纯粹的神话,里面有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依据的计算。虽说用大炮发射炮弹抵达月球的做法显然是不现实的,但用燃料化学反应的爆炸力作为飞天动力的方案,可以说是孕育了现代空间技术的基本思想。

㈢ 虚空之舟:科幻作品中的宇宙飞船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航。这是人类第一次乘坐宇宙飞船,实现太空飞行。而泛舟于群星之间,一直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

古埃及人相信他们的太阳神荷鲁斯能够泛舟于天上的银河之中。而居住在地球另一边的阿兹特克人则宣称他们的祖先神乘坐着巨船从群星出发来到地上。类似的古代神话传说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有流传,展现了古代人丰富的想象力。

直到近代早期,人类对于太空飞行的想法仍旧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天文学家开普勒在1634年创作的小说《梦》中,主人公靠巫女的魔法飞上了月球。法国人西哈诺在1650年写出了《日月两世界旅行记》,小说中的主角是靠着玻璃瓶中的水蒸气的推动,到月球和太阳上游历了一番。

到了1835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海伦•坡在《汉斯•法普尔的奇妙旅行》中,用热气球把主角送上了太空。当然,相对来说,比较靠谱的还得说是法国的科幻先驱儒勒•凡尔纳在1865年出版的小说《地球到月球》,其中的宇宙飞船被塞进了一门大炮中,直接射向了月球。这个经典的场面在1902年被电影先驱、法国人梅里埃搬上了银幕,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电影《月球旅行记》。

然而,第一艘扬名世界的宇宙飞船却是美国通俗小说家爱德华•史密斯笔下的“云雀”号。在爱德华•史密斯的笔下科学家理查德•西蒙发现了一种神秘的“X”金属能够与铜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于是,在富商朋友的资助下,西蒙造出了以金属反应能推进的宇宙飞船“云雀”号。在经历了一系列阴差阳错后,云雀号载着西蒙和他的未婚妻来到了距离地球5000光年的欧斯纳姆星。在那个星球上,两大帝国已经进行了长达6000年的战争,西蒙等人帮助其中一方获得了胜利,欧斯纳姆星终于恢复了和平。西蒙因而获得了贵族头衔,并与未婚妻结婚。最后,得到了补给的云雀号飞回了地球。但这并不是云雀号故事的终结,后来西蒙驾驶着改进后的“云雀3号”再度远征太空,联合欧斯纳姆、乌尔瓦尼亚人,并借助诺尔拉明星人的先进科学,打败了妄图称霸银河系的腓那克伦人。

几乎就是在爱德华•史密斯书写自己的太空传奇的同时,被尊为“火箭之父”的俄国人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使用多级火箭把人类送入太空的构想。可惜,当时正是俄国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暂时无暇顾及宇航事业。但是以列宁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科学研究仍旧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帮助,尽可能地提供便利,并帮助他组织演讲活动来宣传他的思想。而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演讲最终点燃了一位青年作家的幻想火焰,他便是被称为“苏联科幻小说之父”的亚历山大•别列亚耶夫。1933年,他完成了自己的长篇科幻小说《跃入虚空》。小说中,一群惧怕革命浪潮席卷全世界的大资本家们,共同出资制造了一艘名为“方舟”号飞船,以便能在革命风暴来袭时逃离地球。最终,“方舟”号飞离了地球,来到了火星,但是养尊处优惯了的资本家们无法适应外星球的艰苦生活而抱怨连连。此时,广播里传来了地球联邦成立的消息,人们都已经过上了富足安定的生活。于是,他们最终决定驾驶飞船返回地球。这部小说最精彩之处,就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失重环境下,宇宙飞船中发生的种种情况。还描写了人们如何在宇宙飞船中培育作物以获得食物和空气。这在20世纪30年代都是非常超前的科学构想。可以说,别列亚耶夫已经用自己的小说撬开了星际旅行的大门——尽管只是一道缝隙,但对人类而言,仍旧弥足珍贵。

20世纪50年代,随着UFO热潮在全世界的流行,碟状飞行器成了宇宙飞船的标配。在1951年上映的经典科幻片《地球停转之日》里,外星人乘坐着表明光滑的碟状飞行器来到地球。本来抱持善意的外星人,却遭到了地球人的猜忌和袭击。愤怒的外星人准备对地球人展开报复,但最终两个文明种族还是达成了和解。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20世纪60年代,载人航天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宇宙,人类最后的边疆”,这段经典台词从电视机里传出。一部名为“星际迷航”的系列科幻影视剧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人们自然也就记住了其中的超级飞船企业号。事实上,在整个影视剧几十年的制作过程中,企业号的形象始终在变化。而人们最熟悉的就是前段一个巨大的圆盘形主体,由支架与后端的两台“V”字型布置的硕大圆筒相连的造型。其实,那两个“圆筒”就是大名鼎鼎的曲率引擎——传说中能够让飞船实现超光速飞行的神器。正是在这两台强大引擎和影视编导们无尽的想象力的推动下,企业号纵横星海,成就了无数太空传奇。

然而,另外一些影视编导倾向于写实性的太空旅行呈现方式。号称“哲人导演”的库布里克在他的名作《2001:太空漫游》中,创造了能够在行星间穿梭航行的宇宙飞船“发现”号。这艘飞船采用核动力,因此成员的住舱距离动力装置很远,以免宇航员遭到核辐射。同时,飞船能够通过自身旋转的离心力来模拟重力,使得宇航员能够在正常重力环境下工作和生活。飞船上甚至还装备了人工智能计算机“哈尔9000”(HAL9000)。当然,大家都知道,它也就是在科幻电影中最早叛变的人工智能之一。正是因为“发现”号最大程度地展现了未来宇宙飞船的样貌,所以后来美国航空航天局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架航天飞机。

从古至今,中国人也对星空充满了向往。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科幻作家也写出了大量优秀的太空科幻作品。1954年,新中国科幻文学的奠基者郑文光先生创作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里,就讲述了几位少年乘坐飞船飞向火星的故事。小说问世后,反响强烈,众多青少年争相前往北京市天文台,通过望远镜观看火星。从此之后,众多神奇的宇宙飞船出现在了中国科幻作家的笔下。当然,其中想象最为大胆的当属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小说中,整个地球变成了一艘巨大的飞船。

相比之下,郭亦洁的《归来》中描写了一艘能够在多重宇宙间穿行的飞船。宇航员们从地球出发,却来到了另一个宇宙中的未来地球。而这个宇宙中的未来地球,已经濒临灭亡。生活在此的未来地球人想借助穿越过来的地球飞船,回到过去的地球上去。小说构思巧妙,悬念迭起,非常耐读。

从人类首次进入宇宙空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六十年,当年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的太空飞船,很多仍旧还停留在幻想中。但这种局面终将改变,只要人类依然抱有纵横星海的梦想,那么远征星辰大海的一天,必将来到。

(本文刊载于《知识就是力量》2018年第11期)

㈣ 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急)

我认为我们是从90年代以后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进入到非常新的时期,1956年到1957年政府当时讲“向科学技术进军”,繁荣科普、繁荣儿童文学,科幻也跟着走向高潮。通过一些儿童读物,当时的科幻非常家喻户晓。

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最红的明星还是上一代的刘慈欣。他在粉碎“四人帮”后最早的那个10年就已经开始写了。从《三体》开始,科幻作为类型文学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开始出现。以前科幻小说不是类型文学,没有类型文学的一系列特点,特别是粉丝文化,过去是没有的,今天粉丝文化已经非常强烈了。

今天其实应该全方位发展科幻,不能放弃少儿科幻这一块。刘慈欣的书为什么卖的不好?就是因为现在的社会还不知道科幻这个东西。

㈤ 10本国外经典科幻小说

国外有很多科幻小说,就选几本经典的来读读吧。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10本国外经典科幻小说,希望你喜欢。

国外经典科幻小说第1本:《海底两万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是科幻小说的先驱,他的这部小说问世60年后,“科幻小说”这个词才正式出现在公众 文化 中。《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最具预见性的作品,其 中的潜艇战、水肺 潜水 甚至泰瑟枪之后都成为现实。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的名字“鹦鹉螺号”就源自《海底两万里》。

国外经典科幻小说第2本:《震荡波骑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

赛博朋克小说的开山之作,比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发表《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还要早九年,甚至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个词也是在这部小说发表五年后才出现。虽然, 《震荡波骑士》中没有描写一个虚拟现实的华丽网络空间,但小说中的电脑黑客在全球计算机网络上释放了一个可以自我复制的程序,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把这个程序叫做“蠕虫”。1982年,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在分布式计算领域所作的工作和约翰·布鲁勒尔小说中的描述惊人地 相似。1988年第一个现实中的蠕虫病毒在互联网上出现并迅速扩散,感染了数千台电脑。

国外经典科幻小说第3本:《天堂的喷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

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的这本小说描写了“太空升降机”—从位于10000公里高处的地球轨道上,将一条缆索放到地面上。通过这条缆索,人们乘坐特殊的缆车或升降机进 入宇宙空间。如果这样的“太空升降机”有一天成为现实的话,其预见性可以和《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潜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没有发明出太空升降机 的实物,不过他进行了严谨的演算,证明太空升降机是可行的。他甚至预测出碳纤维将是制造升降机缆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后,这一预测成为现实,NASA(美 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将太空升降机研究付诸行动时,碳纳米管成为核心材料。

国外经典科幻小说第4本:《赛亭星Cyteen》(1988)

C.J.切瑞C.J. Cherryh将 故事 背景设定在一个严酷的星球,那里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关系恶劣。《赛亭星》的矛盾主线是推动克隆人超越基因复制品限制的尝试。故事中科 学家通过创造类似的童年经历,试图塑造他们社会中最有价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过这部作品,巧妙地探讨了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孰重孰轻的争论。

国外经典科幻小说第5本:《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

作者金·斯坦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对火星的殖民化开始于2026年,200年后结束,那时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类迈出了走进星际空间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着 重描写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并且密切关注火星的地理环境,仿佛我们中的每个人都会登上这个红色星球一样。

国外经典科幻小说第6本:《钻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

故事情节是一个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间获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进的绘本启蒙书,这本书在各 种情况下一直指导小女孩的成长。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这本启蒙书和小女孩生活的整个世界时,借鉴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关于分子纳米技术的一些观念,那就是微型机械过特定时间就会创造新奇迹。

国外经典科幻小说第7本:《彩虹尽头Rainbows End》(2006)

第一次读这本小说时,主要内容中远超现实的科技让读者感觉作者弗诺·文 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设定在2025年似乎过度乐观。“隐形眼镜”佩戴者的周围覆盖着网络上的数字信息—“网衣”。个人社交网络资料可能出现在他们的头 边,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车或飞机上喷涂怪物或龙的图案。不过现实世界的科技发展速度远比我当时想象的迅猛。

国外经典科幻小说第8本:《炽热Incandescence》(2008)

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设定为:遥远的未来,背景:跨星系的文明—这部作品似乎无可争议地属于太空歌剧的范畴,不过格雷格·伊根之前还写过一本广义相对论和天体物 理学的启蒙小说。故事情节大多发生在工业革命前诡异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尽快发现某些先进的物理学原理,否则他们就会有大灾难。

国外经典科幻小说第9本:《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1895)

H·G·威尔斯H.G. Wells的这本小说有点自我剽窃的意味—那台机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从《顽固的亚尔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过来的。H·G·威尔斯的这篇短篇小说出版于1888年,比《时间机器》出版时间早七年。尽管如此,《时间机器》仍是部出色的科 幻作品,因为这部小说传播了这样的理念:时光旅行可以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样依赖于魔法。近几十年中物理学家们争先恐后进行理论 上时光机器的研究,就证明《时间机器》关于四维宇宙中时光旅行的描写极具预见性。

国外经典科幻小说第10本:《我,机器人I, Robot》(1950)

1941年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创造了“机械人工程学robotics”这个词。短篇小说集《我,机器人》收录了艾萨克 · 阿西莫夫最著名的作品—《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 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虽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作品中没有过多描述机器人的“正电子大脑”如何运作,但提出了一种思路:机器的思想运 转正常,但指令冲突使其行为怪异。之后的计算机程序员对这种思路再熟悉不过,因为指令冲突时程序就会出现bug。

科幻小说课外书相关 文章 :

1. 5本必看外国科幻小说

2. 10本课外必读书

3. 课外书大全

4. 不可错过的科幻经典小说分享

㈥ 求推荐与航天飞机有关的科幻小说

这是要干嘛,写作文吗?这玩意快被淘汰了,科技含量没有那么夸张,事故率又高。。。
而且你得明白一点,对航天飞机写实的话就算不上科幻小说了,小说里的太空梭一般都能进行深空航行(而我们的航天飞机根本不能做这种任务,因为没有回程的燃料,而且他也不能在外星球降落,事实上他降落的条件也比较苛刻)电影里的航天飞机也往往被夸大了。如此低下的能力就限制了其故事空间,事实上运载飞船的写实小说还有一些比如《太空漂流记》,还有一篇前南作者写的文章忘了叫什么名。
如果非要一些文章的话,可以去读一读写这玩意的科学美文
《谁是最可爱的人》《挑战者号追思》《连空气都是甜的》
在科幻小说里航天飞机属于很低端的玩意啊,一般来说都不屑于写这个吧,电影倒有一些出场,布鲁斯威利版的《世界末日》(此剧有美国航天局把关下创作的。)里面的航天飞机设计的还比较好,但是也很科幻了。离现实中的航天飞机有较大差距(因为现实里的航天飞机根本无法完成此类任务)比如里面的航天飞机能在陨石上降落,但现实中航天飞机几乎没可能这么做,而且也么这么多燃料,事实上航天飞机的燃料很少,空间也不大,在电影里航天飞机也是在空间站里加注燃料后在启程飞往陨石的,而俄罗斯设计的暴风雪能源航天飞机更暴力,直接就取消了航天飞机的主推进引擎,只有两个小型引擎供调整轨道姿态用。
《月球陷阱》里也有航天飞机作为搞笑者来袭,嘿,这就是我们的飞船。。。
即便是这样航天飞机的作用还是在电影里被夸大了,所以到现在航天飞机已经走下了舞台,下一步大家都开始研制下一代的载荷工具了

㈦ 《死在火星上》—点燃生存与希望的火种。

《死在火星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球突然消失,身在火星昆仑站的宇航员唐跃和空间站的科学家麦冬成了仅存的人类。两人在太空中相互依靠相互鼓励,和AI机器人老猫一起克服万难,努力生存。

作为一部拥有航天背景的科幻小说,《死在火星上》的设定科学严谨,足够有说服力。在第一卷结尾,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唐跃和老猫如何对接飞船、拯救麦冬。整个过程非常详细,画面感十足。通过主角们一系列的挣扎,配合严肃而荒诞的对白和科学描述,无时无刻地对浩瀚宇宙的无尽探视,本小说给我带来的是光速和时空组成的宇宙的荒寂的感觉。文中到处可见的插科打诨,如同唐·吉诃德般的无厘头更像是卑微生命对宇宙的绝望呼喊。这一切都加深了这种印象:热闹反映了孤独,拥有即是荒凉,笑过之后是无尽的悲伤。

这是一部绝对严谨、绝对科学、绝对专业同时又不失趣味和轻松的硬科幻星际文。既将孤独的痛苦与渺茫的绝望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带给我们死中求活的乐观精神和幽默风趣的轻松阅感。故事不是建立在空想之上的幻景,而是知识含金量极高的“科幻现实主义作品”,更有说服力。

全书主基调积极向上。尽管身处荒凉的异星,两人一猫却从未放弃希望。唐跃对麦冬不抛弃不放弃,每次都选择和她一起共渡难关。麦冬在面对食物储备严重不足的威胁时,也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度过了五天艰难的时光。

这种在绝境之中积极进取的精神,非常正能量,符合社会主流情绪。另一方面,本书在畅想未来的可能性的同时,也凸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写道,“谨以此书献给人类历史上曾为伟大的航天探索事业贡献力量奉献身心的人们,他们的功绩永垂不朽。”

在当今网文中打着科幻旗号的玄幻古武修仙修真文实在太多,令人无奈,所以更凸显这种硬核科幻小说的难能可贵。这本书几乎不需要怎样的改动就是极其优秀的电影剧本,在《流浪地球》大获成功之后,这样的科幻小说改编成电影似乎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幻想。

㈧ 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什么关联,各自特点是什么

科幻小说和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就是,可以促进科技进一步的发展。科幻小说的特点是还没有实现的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而科技的发展就是能够,把人们所需要的一些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出来。也就是说一个是还没有出现的,另一个是已经存在的。两者之间可以算得上是相辅相成的那种关系,可以让双方更好的发展。

温馨小提示

人们在科幻小说的时候总是对未来充满幻想,幻想着以后能够过上一种非常高科技的生活模式,但是现在人们的科技技术还是没有办法达到这种程度,所以要脚踏实地的进行发展,不能够太依赖于幻想,只有这样人们的科学技术才能够有更全面的发展,才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㈨ 《阿波罗一部看得见的航天史》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阿波罗》([英] 扎克·斯科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MEgFzeq5Gm9nE_-JcIWH4A

提取码:hv4f

书名:阿波罗

作者:[英] 扎克·斯科特

译者:陈朝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7-1

页数:176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看得见的航天史,NASA官方资料&全彩精美插图,惊艳公开。

★近200幅精美原创插图,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带你体验登月旅行。

★18个登月计划,12位宇航员故事,近100个NASA趣闻,带你亲历月球旅行,体验震撼宇宙之美。

★颜值极高。四色大开本精美 彩印 ,方脊硬精装,可平铺体验宇宙之美。适合送礼、自留、收藏。

★每本都随书附赠“登月礼包”:3款海报随机发送(高清月球/震撼血月亮/极地星空)、1张月相图明信片、1个1﹕48阿波罗原版登月舱纸模型。

★阅读无门槛,适合全年龄段共读,完善你的登月酷炫装备。

【内容简介】

“阿波罗”计划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科学探索,实现了“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成为航天史的转折点。

《阿波罗》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近资料,汇成一份对“阿波罗”计划的全息记录。它将带领读者宛如亲历一般,见证这场航天盛事——18个登月计划、12位登月者、近100个NASA鲜为人知的机密趣闻,以及一段又一段激动人心的故事……

《阿波罗》是一本适合所有人阅读的极简航天史。随书附赠“登月礼包”:3款海报随机发送(高清月球/震撼血月亮/极地星空)、1张月相图明信片、1个1﹕48阿波罗原版登月舱纸模型。完善你的登月酷炫装备。

【好评推荐】

斯科特用一场迷人的视觉盛宴,巧妙地展现了文字难以企及的宇宙之美。

——BBC

这是一本关于登月计划的非凡视觉史。从科幻小说爱好者到航天迷,每个人都会为它而倾倒。这本书信息量大,内容扎实,形式又特别时尚的书,强烈推荐给所有人。

——《物理世界》

如果你喜欢宇宙,那你一定要读读这本书。《阿波罗》用精美的图文并茂形式,将原本复杂枯燥的数据和资料可视化,是一本关于登月的标志性代表作。

——《卫报》

非常有意思的书,我反复读了三四遍。我D一次了解到宇航员都是聪明的人,他们不仅身体素质好,还都是高材生,在班上名列前茅。整本书的图片都十分迷人。

——Goodreads读者

作者简介:

作者 | 扎克.斯科特(Zack Scott)

早期为英国皇家空军航空技术专家。现为欧洲蕞炙手可热的航天学者、科普作家和平面设计师。身兼多职,是英美罕见的跨界奇才,被称为“最有艺术范儿的天文学家”。他携手NASA将制作3本航天科普图文书,一手包办内文及设计、绘图。

译者 | 陈朝

曾用网名量子熊猫,活跃在科学松鼠会、豆瓣、微博和果壳网的科普达人。认知神经科学硕士。

㈩ 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3篇

在我们的地球之外是一片浩瀚无边的宇宙,我们身外有很多未知世界等着我们地球人去发现。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探索太空的故事,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1

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Kostantin E. Tsiolkovsky)

1857年9月17日,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于俄罗斯梁赞省的伊热夫斯基村(靠近莫斯科),取名康斯坦丁,他的父亲是一位森林管理员,平时喜好发明,但没取得很大的成就。他的母亲玛丽亚?伊凡诺夫娜出身于艺术家庭。他们家境贫寒,虽然齐奥尔科夫斯基自小热爱读书,但他的父亲没有能力送他到更好的学校学习。他受到的惟一正规教育是在伊热夫斯基村的乡村学校里获得的。

不幸的是,他在10岁的时候,由于患了严重的猩红热病而使听觉几乎完全丧失,这使得他无法进学校学习,他的母亲以极大的耐性在家里给孩子补课,没有正规的教育,他只能靠接到的几本书进行顽强学习,自身的严重疾病使他形成了顽强和坚毅的性格。

齐奥尔科夫斯基16岁的时候,有机会来到莫斯科。他在莫斯科的3年中,几乎完全钻进图书馆,在自学的过程中,有关飞行和星际航行问题已经开始强烈地吸引着他。着方面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受凡尔纳科学幻想小说的影响。有一天,齐奥尔科夫斯基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个作用和反作用定律的问题。他通过这条定律大胆地设想:如果有一天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爆炸把地球炸成碎片,那么这些地球碎片的引力中心将仍然保持在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这实际上就是引力中心不变定律。后来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以及引力中心不变定律成了他解决宇宙航行问题的基础,当时他只有19岁。

刻苦的自学使齐奥尔科夫斯基获得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也为他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1878年秋,他轻而易举地过了中学教师的资格考试,被分配到波罗伏斯克县担任中学教师,教师工资虽然微薄,但对他来说似乎是理想的生活出路。

在之后的十多年间,齐奥尔科夫斯基对很多的科学领域进行研究,包括对轻于空气的飞行器——飞艇的研究,对航天飞行诸方面问题,他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研究和思索,并且在1883年,他的一篇名为《自由空间》的手稿中,首次指出利用反作用装置作为外太空旅行工具的推进动力的可能性。但直到1891年之后对太空问题的研究才占据了他的主要精力和时间。

他的有关太空飞行的思想在1893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月球上》和1895年写的《地月现象和万有引力效应》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896年,他开始从理论上研究星际航行的有关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只有火箭才能达到这个目的。1897年,齐奥尔科夫斯基推导出了著名的火箭运动方程式。齐奥尔科夫斯基经过几年潜心研究,于1898年完成了航天学经典性的研究论文《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并于1903年发表在莫斯科的《科学评论》杂志上。接着齐奥尔科夫斯基又于1910年、1911年、1912年、1914年在《科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关于火箭理论和太空飞行的论文。这些出色的著作较为系统地建立起了航天学的理论基础。这些论文可以说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航天理论体系,其中有许多研究发现或论述在航天史上属于第一,如:首次明确提出液体火箭是实现星际航行的理想工具,首次较全面地研究了各种不同的液体推进剂,并提出液氢液氧是是最佳的火箭推进剂,首次提出火箭质量比的概念,并阐述了质量比的重要性等等。

十月革命之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工作得到了苏联政府的鼓励。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太空飞行科幻小说《地球之外》,1919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关于多级火箭的论文《太空火箭列车》。

齐奥尔科夫斯基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建立了液体火箭运动理论和太空飞行基本理论,为航天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告慰这位伟大先驱者的是,他所构想的太空飞行包括载人太空飞行目标,都首先在他的故乡苏联(俄罗斯)实现。今天,齐奥尔科夫斯基这位伟大的航天先行者的大部分预言已经变成了现实。

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2

埃斯诺-贝尔特利

埃斯诺-贝尔特利1881年11月8日出生于巴黎。他的父亲是一位纺织机械制造商。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他的孩提时代就对机械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902年,埃斯诺-贝尔特利获得了他的第一项发明专利,同一年,他大学毕业并投入了丰富多彩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活动。

大约在1907年,埃斯诺-贝尔特利开始进行航天学理论研究,为广泛传播航天学思想,他于1912年2月和11月分别在俄国的彼得堡和法国巴黎物理学会发表演讲,宣传他的航天学理论。他的演讲定性地描述了火箭的工作和飞行原理,推倒出了火箭在真空中运动的方程,求出了火箭的逃逸速度:千米/秒。他又研究了月球火箭、火星火箭和金星火箭。

人们通常把航天器达到环绕地球、脱离地球和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分别称为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V1)即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千米/秒。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地面对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时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

当航天器超过第一宇宙速度V1达到一定值时,它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场而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这个速度就叫做第二宇宙速度(V2),亦称逃逸速度,大小为千米/秒。由于月球还未超出地球引力的范围,故从地面发射探月航天器,其初始速度不小于千米/秒即可。

从地球表面发射航天器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V3)。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第三宇宙速度V3=公里/秒。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选择航天器入轨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方向一致时计算出的V3值;如果方向不一致,所需速度就要大于千米/秒了。可以说,航天器的速度是挣脱地球乃至太阳引力的惟一要素,目前只有火箭才能突破宇宙速度。

这篇演讲当时引起很大的震动,但大部分人的反映是怀疑和否定。然而,这却是一篇基于科学理论做出的严密的科学预言,几乎不带有任何幻想的成分。它同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发表的那篇论文具有同等伟大的意义。他们的这些论文被看作是航天学诞生的标志。

1928年2月1日,埃斯诺-贝尔特利还同法国银行家安德烈?路易?赫尔共同创设了航天学REP-Hirsch奖,以鼓励那些对航天学理论和实践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第一届REP-Hirsch奖授给了德国航天先驱奥伯特。

1930年,埃斯诺-贝尔特利把他过去20多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出版了《航天学》一书,论述了火箭发动机、宇宙飞船以及太空飞行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这部著作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论述透彻、结论明确,被誉为航天学的网络全书。

埃斯诺-贝尔特利的研究工作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他研究过冶金、电子、磁学、液压、热力学等。他一生中曾获得了200多项专利,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埃斯诺-贝尔特利也是幸运的,他生前看到了他的许多航天学思想和理论得到应用和实现,他还有幸看到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57年12月6日,埃斯诺-贝尔特利在法国去世,享年76岁。那一天,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卡那维拉尔角,美国在发射其第一颗人造卫星时发生了震动世界的大爆炸。这也许是上帝有意为埃斯诺-贝尔特利安排的一次隆重的葬礼。

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3

罗伯特·戈达德

液体火箭是齐奥尔科夫斯基、埃斯诺-贝尔特利等火箭与航天先驱者所极力倡导的。但由于条件所限,他们没有完成液体火箭的研制,而只能进行一些理论研究。20世纪20年代初,另一位航天先驱罗伯特?H?戈达德终于研制成功了液体火箭。由于他的非凡工作的影响,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火箭研究热潮。十几年后,液体火箭便达到了实用化。

戈达德1882年10月5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城的一个新英格兰后裔家庭。戈达德的父亲厄内姆?戈达德思想开明且具有创造才能。他们家很早就安装了电灯,并买了当时还算是奢侈品的留声机。这两件东西几乎使幼年的戈达德完全着了迷,少年戈达德的脑子里经常会冒出一些奇思异想,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使戈达德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由于喜欢追求新奇的东西,他一直热衷于阅读美妙的科学幻想小说,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以及威尔斯的《星际战争》使他的少年时期就对太空飞行无限渴望。

1904年,22岁的戈达德考入伍斯特综合技术学院。他把志向定在自己喜爱的物理学上。他的丰富想像力和好奇心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1908年他在该校毕业,获科学学士学位,不久,他又进入克拉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10年获硕士学位,第二年又获得了博士学位。此后,他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火箭研究上。他当时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大量研究心得、数学计算和公式推导,形成了火箭运动理论的初步框架。

1921年12月,戈达德完成了第一台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下面是之后戈达德液体火箭研究所取得的里程碑式的成就:

1925年12月6日,火箭发动机成功点火工作了24秒;

1926年3月26日,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试验成功;

1926年4月3日,第二枚液体火箭发射试验成功,飞行高度16米;

1929年7月17日,第四枚液体火箭发射试验成功,飞行了53米;

1930年12月30日,第五枚液体火箭发射试验成功,飞行高度600米;

1932年4月19日,首次采用陀螺控制燃气舵的火箭飞行试验成功;

1935年3月8日,安装降落伞的火箭试验试验成功并首次超过音速;

1935年3月28日,液体火箭飞行高度达到1450米;

1935年5月31日,首次在火箭上安装了高度计,飞行高度达到2330米;

1935年12月17日,液体火箭发动机在工作时推力达到了214千克;

1941年1月6日,新的发动机的推力达到了447千克;

戈达德在液体火箭理论和试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戈达德从1926年发射成功第一枚液体火箭,到1941年已整整15年,这么长时间的辛勤努力换来得成就并不令人满意,影响他取得更大成就的原因之一是他本人对自己工作过于保密,不肯对外界透露工作的任何细节和遇到的困难。

热点内容
九几年的科幻小说集 发布:2025-01-20 01:35:32 浏览:307
仙帝重生到都市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1-20 01:35:20 浏览:17
搞笑的恐怖的有声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发布:2025-01-20 01:15:45 浏览:949
科幻小说也要有人文情怀 发布:2025-01-20 01:08:02 浏览:328
悬疑求生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1-20 00:34:35 浏览:400
好看的杂志上的轻小说 发布:2025-01-20 00:33:57 浏览:972
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 发布:2025-01-20 00:18:45 浏览:116
现代攻有残疾小说 发布:2025-01-20 00:17:52 浏览:36
主角是人变僵尸的现代小说 发布:2025-01-19 23:58:04 浏览:748
重生香港风流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1-19 23:42:46 浏览: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