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怎么与外星人交流
1. 外星人来了,我们该如何交流
1977年9月5 日,人类发射了一艘空间探测器,上面搭载着一张包含 55 种不同语言问候语及各类音乐的铜制磁盘唱片,想要尽最大可能飞到太空深处,并尝试与其他外星智慧生命体进行交流。
如今,40 年时间即将过去,这艘名叫「旅行者一号」的探测器已经飞到了太阳系最外层边界,但是仍然没有遇到我们期待中的「外星智慧生命体」。可当初的问题却保留下来:假如人类真的与「外星人」相遇,最终将要怎样交流?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电影《降临》中第一次为我们呈献出来。
外星人不再说英语之后
《降临》改编自美籍华裔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的短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看似软科幻实际内核很硬的故事:「外星人」的飞船降临在地球不同地方,悬在各大城市半空中。全世界如临大敌,但这些天外来客接下来既没有发射骇人的武器,也没有带来爆炸与毁灭,只是一动不动,飘在空中,于是人类产生了要进一步与其接触的想法。在女主角,一名语言学家的努力下,最终弄清楚了外星人到来的目的,而为此,也让女主角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似乎早已熟悉那些电影,那些外星人们说着流利英语,同时又有着和人相似的思想观念。那些故事,在我看来,不过是披着「科幻电影」外衣的冒险片、战争片、动作片或者爱情片。
《降临》当然也想要尝试让我们既能感受到「新鲜感」,同时又有神秘感,所以导演在视觉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如果让我说的话,在电影中出现的大概有三点,是让人印象深刻同时又充满惊喜的:《降临》之所以是《降临》,而不是《你一生的故事》,与整部电影塑造出来的这个巨大「不明飞行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人类对于未知事物从来都是充满好奇的,而与此同时,对于那些超过视觉常理,大到难以估量的物体,则会天然生出一种敬畏。二者合一,我们就会产生一种神秘、肃穆同时又想要试探性了解的欲望。
如果你看看金字塔,再看看巨石阵,你会明白,那些巨大的、充满神秘的物体,从来都是人类一代代研究和猜测的对象。
在科幻作家尼克尔斯·彼得的描述中,将这种概念中的巨大物体成为「BDO(Big Dumb Object)」, 它们是沉默者,是不可捉摸的神秘存在,我们不光可以看到它们巨大的尺寸,而且因为它们的存在,人类显得特别渺小。
从电影一开始,迷雾中渐渐显现,需要抬头仰望的巨大「不明飞行物」,再到人类通过通道进入与不明飞行物内与外星生物「七肢桶」「隔墙相望」,在迷雾中的朦朦胧胧,这种神秘而带有些许恐怖色彩的气氛让人有一种害怕但却想要继续看下去的冲动。
2. 求推荐几部星际科幻小说。情节要和外星人接触的,描写外星文明,不要外星怪物的。 刚看完三体系列,对暗
星级猎人 ,星战风暴,焚灭星际,星神战甲,希灵帝国,机甲天王,间客,星际农场主,超级战士系统,冒牌大英雄,星战文明,星海猎人
3. 如果外星人是像科幻小说中的蛙人,蜘蛛人,小绿人-样,我们怎样与他们交往
别说外星人了,就连地球上的不同名族都无法交流。别听科学家乱吹。环境不同,教育不同是无法沟通的。
4. 求一本关于外星人的科幻小说(应该)
外星人爱好者看过来看过来——
推荐:外星人科幻小说《程序意志》,有内涵的文字,不是小白文。
外星人科幻小说《程序意志》正在纵横中文网连载。男主、女主都是仙女座人。
讲述大量外星人在太阳系到处乱窜,改造地球人类的基因,故事好看、搞笑。
故事背景是现代都市,讲述的历史都是地球人类的历史,所面临的灾难也是世界科学界公认的天文现象“银河系光子带剪切”。所制造的戴森球是未来科技的皇冠。题材现实,故事背景真实,人物行为模式也很接地气。
主角出生在地球,后来去仙女座星系 ,成为星系传奇英雄。
目前作者已发布的内容涉及:建造戴森球计划、地球上的史前战争、各星系种族使用心灵感应和意识交流进行沟通、早期外星人殖民地球历史,及地球人类的基因变异过程……
5. 求一部科幻小说,写的是地球人与外星人的故事的,最好有写人类如何发现地外高智慧生物或怎么被外星人发现
王晋康的小说《与吾同在》很推荐你看一下
6. 怎样与外星人沟通<语言沟通>.
实物符号才是沟通外星人的最佳方式
科学家表示,编码在某个物体上的物理信息对于发送者和接收者都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们可能降落在某处,并一直停留在那里。比如说,外星人的信息可能就隐藏在某个小行星的有机物中,也有可能存在于外星人撞击地球后留下的弹坑中。
1972年、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携带的6×9英寸镀金铝板。辐射线代表14颗脉冲星,下边是太阳及其九大行星;左上方两个用横线连接的圆圈,表示氢的分子结构;右边是探测器和男女地球人的图形,男人呈招手状,表示地球
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携带的直径30.5厘米的镀金唱盘,储存有地球人用55种语言对外星人的问候和90分钟的音乐集锦。该碟片上的符号用来向外星人说明该碟片的来源地(地球)以及如何播放该碟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最近,美国科学家通过进行一项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与无线电波相比,实物符号可能是地球与潜在的外星人进行信息沟通的最佳方式。
新泽西州拉特格斯大学电气工程师克里斯托夫-罗斯说,“与无线电波传输相比,试图利用传送物理实物来进行信息沟通曾经被视为是荒唐可笑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两种通讯方式我们都应该去寻求。”他认为木星的卫星、月球甚至是地球都有可能是潜在外星人的
“信箱”。物理学家格雷格-赖特赞同罗斯的看法,“目前科学家对月球、火星和少数小行星仅仅是进行了局部的研究,还有许多东西有待我们去发现。”
无线电波远距离传输损耗造成信息失真
众所周知,无线电波能够进行星际通讯,藉由巨大的无线电天文望远镜进行发送和接收。罗斯和赖特表示,信号的整流能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实际上,无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被“冲淡”,这也意味着电波的大量能量被损耗,即便是有些信号到达了目的地,但这种“冲淡”所引起的信息失真也可能影响潜在的外星人与地球进行正常的信息交流。
罗斯研究计算将信息发送到1000光年远的星系统所需要的能量,发现那些简单基本的信息,在无线电传输过程中耗费的能量最少,但是对于那些超过100兆兆位的信息而言,情况就大不一样。他说,100兆兆位的信息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信息量的5倍多,而任何值得传输的信息都能轻易地超过这个数据量,比如,全世界一年的电话信息传输量就接近4000万兆兆位。假设一个文明社会要利用无线电波来远距离传输任何可能的复杂信息,就得建造像地球那么大的天线,而且如果发送对象没有接收到或者错过了,那么这些信息就不得不需要重复传输多次。
罗斯说,“试想想一束手电筒的光线,离光源越远,光线强度越弱。无线电波也是如此……如果不考虑时效性的话,那么传送记录在某些材料上的信息将会比电子波通讯显得更加高效。”
古老的实物符号才是最佳通讯方式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向太阳系以外发射了四个探测器,分别是“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在它们身上都带有包含人类信息的金属“名片”,肩负有寻访地外文明和传递人类信息的使命。
科学家表示,编码在某个物体上的物理信息对于发送者和接收者都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们可能降落在某处,并一直停留在那里。比如说,外星人的信息可能就隐藏在某个小行星的有机物中,也有可能存在于外星人撞击地球后留下的弹坑中。
华盛顿大学伍德如夫-撒丽曼教授认为,无线电波传送是在宇宙中进行短距离通讯的最好方法。在某个科学刊物上,撒丽曼说,外星智能探索(SETI)工程将会继续采用无线电波这种主要通讯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可能有一天我们会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发现从非常先进的外星文明发来的信息,而外星人很可能只对单一的、原始的沟通方式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