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警醒人类
⑴ 科幻小说能否对真实科学造成影响
例如'2001年漫游太空,第三类接触,星际之门,大西洋底来的人,人与海豚,等等。从实质生活世界取材和合理想象的影片,具有警醒现在和昭示未来的启示意义,是有深远影响和价值的现实主义科幻作品,而超越生活和所处世界本身,无边无际的想象是脱离现实和无病呻吟的空想状态,对青年和后世的人们没有教育和危机感,属于商业性的退化作品,不值得人们去观赏和品味。
⑵ 《三体》的“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是什么意思
给岁月以文明,重点在文明;给文明以岁月,重点在岁月。
拿一个人的人生做比喻可能比较清晰:给岁月以文明,是一个人好好地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度过自己认为值得的一生,而无所谓能活多长。
(2)科幻小说警醒人类扩展阅读:
《三体》具有深切的社会意识,小说中逐渐浮现出的“宇宙社会学”,纠结在制度建构与人性道德的冲突之上,实际上也更为直接地将“中国经验”的难题投放在整个宇宙的尺度之上。可以说刘慈欣构思的“三体世界”尽管有着上亿光年的时空,其实却并不遥远。
正是以现实情景为基点构想出的《三体》的宏大世界,明确地建立在“如果存在外星文明,宇宙中有没有共同的道德准则”的道德追问之上。
⑶ 中国十大科幻小说是哪些
《太空漫游2001》硬科幻的圣经,把科幻小说彻底从低俗小说泥潭中解救出来。2,《基地》,其实是个系列小说,史诗级的描写,掺杂着阿西莫夫对人类文明的重新审视对历史的反思(最近风头正盛的大数据让人不禁想起《基地》系列里的“心理史学”)3,《三体》1、2、3又是系列小说,刘慈欣力作,被称为中国科幻基石,事实证明并非吹牛,中国科幻很少能这样兼具好看与深邃了,关键是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据说在美国遇冷)强烈建议题主看看。4,《银河系漫游指南》超乎想象的故事情节及字里行间闪烁的英式幽默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而且想象力简直爆棚。5,《时间机器》这本书的牛B之处在于这部小说传播了这样的理念:时光旅行可以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样依赖于魔法。简直是硬科幻的鼻祖啊。6,《我,机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又一力作,书中出现了最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不过无论从思想深度还是从情节描写上都不如《基地》7,《1984》,反乌托邦小说代表作,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 时刻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8,《宇宙过河卒》,这本书使得“巴萨得引擎‘家喻户晓。9,《美丽新世界》,软科幻小说代表作,情节一般但影响深远。因为它是赫胥黎的代表作,重点本来就是为了传播他的哲学思想,像我这种=理科生基本抓瞎。10,,《机器人梦到电动羊了吗?》书名有点无厘头,但由他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可以说是影响最深远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⑷ 儿童科幻小说经典的好看的
《蓝血》和《天空之城》这2部小说都非常适合15岁以上的青少年去看,
《蓝血》讲述的是
纽约最为显赫的家族中间,潜伏着一个由美国上流人物组成的秘密组织。他们是“五月花号”乘客的后裔,个个手握实权,富甲一方——其实,他们并非凡胎俗子。他们是蓝血,一群长生不老的吸血鬼。
杜申学校是纽约一所著名的私立学校。斯凯勒�6�1范阿兰在该校一直是个异类。同学们都身着名牌,打扮得珠光宝气。而她却偏好肥大的二手衣,与深居简出的祖母一起住在一座年久失修的公馆里。斯凯勒独来独往……并且乐在其中。
然而,斯凯勒的生活在15岁时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斯凯勒发现自己的双臂上居然显现出一个由蓝色血管组成的图案,同时还渴望嗜食血淋淋的肉。此时,杜申学校的一位风云女生离奇死亡,令斯凯勒无法释怀。最为诡谲的是,杰克�6�1福斯,这位全校最受欢迎的男生,竟然没来由地对自己产生了兴趣。
斯凯勒决定揭开蓝血族隐藏的秘密。但是,这是否会让她身处险境呢?
植根于吸血鬼传说,以纽约这座璀璨的都市为背景,小说《蓝血》一定会令梅利莎�6�1德�6�1拉�6�1克鲁兹的粉丝们爱不释手。
《天空之城》讲述的是
人类未来的命运是怎样的?海啸、地震、洪水、干旱、泥石流、核泄漏事故……种种自然生态及社会危机都在警醒现代人类,将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在下一个未知的灾难来临时,人类会胆怯、退缩、消亡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推开“天空之城”的时光之门,来到2078年。
2078年,冰岛。莉莉·卡莱尔博士正在执行一项绝密的研究计划,但研究发生了意外。奇异的基因组合侵袭了整个人类、动物界和植物界——古老地球的旧世纪结束了,天空之城随之诞生。
时光如梭,再一次带领我们来到新世纪的2251年。这时,地球上的水资源几近枯竭,湖水、河水、海水永远地消失了。年轻的劳伦斯和他的父亲约瑟是古老的人类民族“京塞族”的代表,他们正夜以继日地寻找着天空之城最为宝贵的财富——水。
瓦莱丽,十六岁的少女,“塞津族”的一员。“塞津人”是人类的高级物种,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意念,拥有将事物凝聚在一起的超能力,这种超能力使得天空之城得以存在。但是,瓦莱丽的身份让她痛苦不堪。她徘徊在一种相对于“京塞人”的优越感,和另一种更为深刻、更为人性的情感之间。
⑸ 那些科幻小说给人们敲响了科技发展的警钟。急!!!!!
目 录
《人口调查员》
《火星人来的那一天》
《阿尔泰亚九星上的绑架案》
《庞奇》
《武器》
《另当别论》
《恶魔》
《怎样用手指数数儿》
《公元第一百万日》
《星辰之父》
《干扰速度》
《彭家角的巫师》
《地下通道》
《黑夜之中的儿童》
《狐狸与森林》
《海底城谜案》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波尔,1919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中学未毕业就进入了科幻界。他是一位科幻迷。他说,年轻时读过几乎所有出版的科幻小说。他19岁就成了两家科幻杂志的主编——《惊异小说》和《超科学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意大利服役。战后做过文学经纪人。20世纪50年代曾是美国70%以上的顶尖级科幻作家的代理人。也是在50年代,波尔开始了他的职业科幻作家的生涯,并编辑了几本有影响的科幻小说集。有几年,他也曾在广告业工作,因而写出了像《宇宙商人》(1953)及其续集《商战》(1983)这样的名著以及短篇小说集《迈达斯的世界》(1983)。他与考恩布鲁斯(C·M·Kornbluth)和杰克·威廉森(Jack·Williamson)的合作是富有成果的。与前者合作写出了《宇宙商人》、《搜索天空》(1954)等;与后者合作写出了海底探索三部曲《海底探索》、《海底城》和《海底舰队》。其中《海底舰队》收入郭建中主编的“外国科幻小说译丛”,由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60年代,波尔又主编了两本科幻杂志《假如》和《银河》。《假如》曾连续获1966、1967和1968年最佳科幻杂志“雨果奖”。杂志卖出后,波尔专门从事创作。因编辑工作上的优异成绩在一九六六至一九六八连续三年获“国际科幻成就奖”,从一九七四年起担任美国科幻作家协会主席。此后,他至少15次获奖。1973年《相会》(与考恩布鲁斯合作)获最佳科幻短篇“雨果奖”;1976年长篇科幻《特殊的人》获“星云奖”;1978年《通向宇宙之门》获“星云奖”、“雨果奖”和“坎贝尔奖”。他的另一部小说《吉姆》获1980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1974年至1976年,波尔曾任美国科幻作家协会主席;1980年被选为世界科幻作家协会主席。在科幻界,波尔做了几乎每一样工作,获得了几乎每一个荣誉。他成长为作家的道路清晰可见,他在科幻界的地位也是无可争议的。
波尔曾在美国和西欧的二百多所大学里讲过学,七十年代又在“文化交流”的名义下到苏联、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讲学。他出访过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享有国际声誉。他的作品经常在电视中播映,迄今已摄制成四百多个电视节目很受西方世界观众的欢迎。
波尔把他自己的科幻小说称作“警告文学”,说提醒人们注意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长远后果虽然已成为老生常谈,但他仍要敲响警钟。他还说,他一直对探索人类可能有的各种各样前途感到兴趣,因此他所写小说的主题不赶时髦,但往往带有一定的预见性。
美国文艺评论家弗莱德里克·鲍厄斯说:“在波尔手中,科幻小说是用来保卫人类和人性的武器。作为社会批评家,他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他的故事也写得引人入胜,是第一流小说家。”
⑹ 《弗兰肯斯坦》这部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引言:1818年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造了长篇小说《弗兰肯斯坦》,其中主角人物弗兰肯斯坦是小说中的一位疯狂科学家。他利用闪电将碎尸拼成的人激活,可真当这个怪物获得生命的时候,弗兰克斯坦却被他吓得逃离。它穷追不舍向弗兰肯斯坦索要女伴和温暖,紧接着引发了一系列的悬疑事件。
(三)《弗兰肯斯坦》主题思想这是一部哥特式小说,内容多为神怪、暴力以及对中世纪生活的向往,其中小说刻画的不仅是人类与科学进步之间的冲突,展现的更是技术滥用所造成的后果。小说揭示了资产阶级在人文价值观趋势下人们自大狂妄的丑态,对于现在的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反应了社会道德与个人追求之间的矛盾,告诫后人应当完善自我,走出自我的思想,应当融入现实社会与他人建立起友好关系。
⑺ 求一篇微型科幻小说,1000字左右。水平不要太高。要揭露一种人类造成的社会现实。是科幻的哦。
《长生药》
“您的这项发明的确是有效的,很不错。但事实上,目前地球上已经人满为患了。”
“是,这我是理解的。”博士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一种极为苦恼的神色,然后接着说,“但是,您要知道这种药是经过长期、艰苦、反复的连续验证才求得的呀!”
“是啊,的确是不容易啊!”
由联合国人口调查局派来的工作人员一面以同情的口吻说着,一面想,如果不是有个小组监视的话,那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得到这种药的。
最后,他还是恳切而反复地向博士说明了他的职责与世界人口增长率的危险性。为此......他们似乎是达成了协议。
终于,博士在对方的同情与惋惜声中,把他发明的宝贵药物,在极其微小数额的钞票报酬下交给了调查局工作人员。
虽说,这种“长生不老药”是不应当舍弃的,但因为目前的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到了最大的极限,所以绝不能再用这种极有效的宝贵药品了。
于是,本世纪发明的极其有效的“长生不老药”,按照联合国人口调查局的指示,在严密的监视下,被一点不剩地倒进了污水沟而付之东流了。
尽管如此,这些神奇的药,却对在污水沟一带活动的大批老鼠(万万没有想到它们竟会如此幸运)——子孙万代都可以因为有这种药而长生不老了。这就是有利于人类幸福、和平的联合国所经常履行的义务。
⑻ 科幻电影对现实有什么意义
我觉得科幻小说本质也是小说,及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本人也写科幻小说,我认为科幻小说特别之处在于高于现实的前瞻性。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科幻小说基于科学技术的畅想,无疑是最接近未来生活的。
⑼ 十大科幻长篇小说是那些
同学你问的好笼统啊,那我也只能笼统回答了
1,《太空漫游2001》硬科幻的圣经,把科幻小说彻底从低俗小说泥潭中解救出来。
2,《基地》,其实是个系列小说,史诗级的描写,掺杂着阿西莫夫对人类文明的重新审视对历史的反思(最近风头正盛的大数据让人不禁想起《基地》系列里的“心理史学”)
3,《三体》1、2、3又是系列小说,刘慈欣力作,被称为中国科幻基石,事实证明并非吹牛,中国科幻很少能这样兼具好看与深邃了,关键是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据说在美国遇冷)强烈建议题主看看。
4,《银河系漫游指南》超乎想象的故事情节及字里行间闪烁的英式幽默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而且想象力简直爆棚。
5,《时间机器》这本书的牛B之处在于这部小说传播了这样的理念:时光旅行可以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样依赖于魔法。简直是硬科幻的鼻祖啊。
6,《我,机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又一力作,书中出现了最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不过无论从思想深度还是从情节描写上都不如《基地》
7,《1984》,反乌托邦小说代表作,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 时刻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8,《宇宙过河卒》,这本书使得“巴萨得引擎‘家喻户晓。
9,《美丽新世界》,软科幻小说代表作,情节一般但影响深远。因为它是赫胥黎的代表作,重点本来就是为了传播他的哲学思想,像我这种=理科生基本抓瞎。
10,,《机器人梦到电动羊了吗?》书名有点无厘头,但由他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可以说是影响最深远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排名不分先后
⑽ 科幻小说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18、19世纪一大批优秀科学幻想小说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即将崛起的先声,表达了人类渴望了解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启发和影响了一大批人,他们决心把毕生献给科学事业,把人类多年的梦想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