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中想象成为现实的例子
㈠ 有哪些幻想经过努力变成现实
1、飞机。飞行理想最初萌发于表象的感性认识,以后逐步上升为理想,理想则产生行动,中国春秋时代著名的工匠鲁班善制木鸟和西汉王莽时代的飞人试验都说明了这个规律。
在欧洲,随着自然科学的逐步形成,中世纪后各种飞行设想不断出现,如耶稣会教士F.德·拉那根据阿基米得原理,设想出用4个中空的薄壳铜球产生浮力,下面的吊筐内装人,配以帆桨飞行,这已接近古代飞行技艺的程度,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努力,终于使幻想成为现实。
2、中国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中的天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银河的起源》中的银河是古代人民对宇宙的生动想象和艺术加工,中国家喻户晓的美丽神话《嫦娥奔月》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幻想。
这些是人类升空愿望的生动反映,而古代人类对于升空飞行的方法和途径则又有不同的设想和探索,1969年的“阿波罗”工程使人类登月的幻想最终成为现实。
3、1968年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最引人注目就是高智能电脑HAL9000,它常被用来类比2016年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人工智能电脑AlphaGo。此外,这部电影中航天员所使用的平板电脑,也直接启迪了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开发iPad平板电脑的创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典科幻剧《星际迷航》,其中主角柯克船长的黄金翻转通讯机,引出了1995年世界上第一款翻盖手机——摩托罗拉8900的诞生。
4、1999年的科幻经典系列影片《黑客帝国》创造出程序打造的全虚拟现实世界,使得全球观众建立起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初步认知;直到今年的新电影《头号玩家》,观众们对虚拟现实能实现的场景、可能的未来,又有了进一步认知。
5、2002年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科幻大片《少数派报告》中隔空触控的场面,深刻影响了如今科技产品的用户交互方式,使得手势触控成为了科技界的流行时尚。
2005年由同名科幻小说改编而成的科幻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片中塞入耳朵就能听懂其他星球语言的“巴别鱼”,就是如今能实时翻译多国语言机器的幻想雏形。
㈡ 科学幻想变为现实例子有哪些
腾云驾雾的神仙: 飞机 ,千里眼: 望远镜,顺风耳: 电话祖先幻想可以在天上飞行,现在就有了飞机。祖先幻想有人能耳听千里,现在就有了电话。
科幻里少不了“瞬间转移”。“瞬移”恐怕不可能实现,但这并不妨碍它不断登上新闻头条。一种称为“量子纠缠”的现象,目前只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实验可以使某个粒子状态发生改变,从而瞬间影响一段距离以外的另一个粒子的状态变化。
用这种办法可以将信息从一个地方瞬间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无需穿行于空间,因此称为“量子隐形传态(quantumteleportation)”。其中涉及的粒子是量子比特,只是信息而已。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原子。
分子也可以这样传送,更不能传送人,但沿着这条路向下走有可能发展成未来的互联网。曲速引擎(WarpDriveTheory)《星际迷航》和许多其它电影电视剧里,”曲速引擎”是让空间沿着航天飞机弯曲。
从而实现超光速旅行的一种办法。(爱因斯坦会说,这应该不可能!)最接近现实目标的设想名叫“阿库别瑞引擎(Alcubierredrive)”,名字取自提出这个想法的数学家。这个想法是,让宇宙飞船前方的空间收缩。
后方的空间放大,于是飞船本身永远不需要以光速飞行。但这个想法有太多实际问题,因此也许永远不能变成现实。NASA也普遍认为这个想法不可能,虽然偶尔他们会就这个题目零星地做一点相关研究。
㈢ 《海底两万里》哪些科幻的都成了现实
以电力做动力的潜艇即现在的核动力潜艇、用空气压缩的枪发射带电的子弹即现在的电击枪,还有潜水艇、电能、完善的潜水设备。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海底两万里》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
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在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喜爱。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一些人称作“科幻小说之父”。而随着上个世纪后叶凡尔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发现,科幻学界对于凡尔纳的认识也在趋于多样化。
㈣ 有哪些科幻小说中的设想已经变成了现实
海底两万里描写了一个当时还没有的潜水艇艇上生活着一群快乐的海盗在几个大洋之间的到处跑,现在潜水艇已经到处都是,虽然现在已经不是新鲜事,星际迷航中激发他们对探究宇宙的热爱,半个世纪前的科幻小说所预示的观点,随着现在的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证实,例如月中人中传播的日心说和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这些科幻小说中的设想现在都已经变成了事实。
㈤ 《海底两万里》哪些想象的事情已经变成现实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所想象的基本都已经实现。以电力做动力的潜艇即现在的核动力潜艇、用空气压缩的枪发射带电的子弹即现在的电击枪,还有潜水艇、电能、完善的潜水设备……
结论: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在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喜爱。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一些人称作“科幻小说之父”。而随着上个世纪后叶凡尔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发现,科幻学界对于凡尔纳的认识也在趋于多样化。
㈥ 幻想变成现实的例子
1、原子能
1914年H.G-韦尔斯推出科幻小说《解放全世界》,设想在1933年将出现“人造”原子能,随后发生一场毁灭性的世界大战,最终将会出现一个爱好和平的全球政府。
物理学家利奥·西拉特在1932年读了这本书,在1933年他成功解决了产生核链式反应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令人难以置信,在二战后积极他还从事控制武器和国际和平利用核能的活动。
2、瓦尔多
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海因莱因推出一部描写体弱多病的发明家瓦尔多·琼斯的短篇小说,他发明了遥控机械手。20世纪40年代中期为核工业发明的真实的机械臂被命名为“瓦尔多”,这是为了向海因莱因的创新性想法表示敬意。
3、通讯
以前人们的交流通讯工具主要是BB机,有大哥大的都是土豪级人物,20年后的今天放眼望去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而且手机的功能也不断地丰富,从最初的只能接打电话,到后来能听歌拍照,再到现在的各种社交游戏软件。
4、交通
以前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基本就是自行车,摩托车,远行基本就是靠绿皮车,随着生活节 奏的加快,我们更加注重效率,自行车,摩托车逐渐被汽车取代,随着高铁动车的普及绿皮车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5、购物。
以前购物渠道很单一,很少有大的百货商场,商品的类目也不是很全,所以当时老百姓们的主要购物渠道基本就是供销社,而2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商场可以逛,还有各种电商平台供我们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的类目也细分的更加仔细,让我们的购物更加轻松便捷。
㈦ 有哪些科幻小说中的设想已经变成现实
史蒂芬森的小说也预测了人们将会在现实世界与他人互动时,会因为计算机的魅力而在不恰当(而且恼人)的时机分心。他没料准的是他说那些人只会是一小部分,但实际上现在所有人随时都在玩他们的手机。
㈧ 哪些科幻小说家的想象力成真了
凡尔纳是现代科幻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凡尔纳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凡尔纳在市区一个小岛上的中学学习,面对海洋,他产生了无限的向往,渴望出航冒险。11岁时,凡尔纳背着家人,偷偷地溜上一艘开往印度的大船当见习水手,准备开始他梦寐以求的冒险生涯。但是家里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父亲在下一个港口将他追了回来。极其严厉地惩罚了他,梦想被打碎的凡尔纳流着泪向父亲许下诺言:“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这使他彻底丧失了成为冒险家的可能性。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岁时,他遵从父亲的安排,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一次意外的机会他结识了大仲马,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
1856年凡尔纳在亚眠旅游,遇到一名带着两个孩子的漂亮寡妇,两人一见钟情并结婚。接着凡尔纳定居亚眠,从此开始认真创作。
凡尔纳的第一部著作《气球上的五星期》曾经投稿15家出版社都被退回,他失望地将稿件扔进了壁炉,如果不是他的妻子抢了出来,并且鼓励他,也许后来的人们就会失去阅读此部精彩小说的机会。凡尔纳的这部作品在第16家出版社才受到赏识。小说出版后成为一部最畅销的书,并被译成许多国文字。1862年,34岁的凡尔纳已是一位名作家了。他和出版商签订了一项合同,每年写出两部科幻小说。他的创作逐渐进入成熟期,随着声望的增高,凡尔纳的财富也在迅速增长。
他的科学幻想冒险小说,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世界里的奇异漫游》,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他的小说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特别是《八十天环游地球》带有逼真的现实主义色彩,当它在《时报》上连载时曾一度轰动全世界,至今仍是一部受欢迎的作品。
作品缩写
斐利亚·福克是一位英国绅士,住在伦敦赛乐微街,他家境富有,是个温文尔雅的单身汉,生活悠闲而有规律。每天他都会去宝马街的改良俱乐部,在那里用过早饭后,就阅读《泰晤士报》、《标准报》、《每日晨报》等等。一天中午,改良俱乐部里,许多绅士都在谈论一桩刚刚发生的银行抢劫案。他们都是和福克一起玩纸牌的老伙伴。其中安得鲁·斯图阿特是工程师,约翰·苏里万和撒木耳·法郎丹是银行家,多玛斯·弗拉纳刚是啤酒商,高杰·若夫是英国国家银行董事会董事。这些人既有金钱,又有声望,在俱乐部的会员中,也都称得起是金融工商界拔尖儿的人物。
他们对发生在三天以前的案件各抒己见。那天是9月29日,一大叠钞票价值5万5千镑的巨款,竟从英国国家银行总出纳员的小柜台上被人偷走了。警察经过初步调查,肯定了作案者,绝非英国现有任何盗贼帮会的成员。而是一位衣冠楚楚、气派文雅的绅士,他曾经出现于付款大厅即盗窃案发生之现场,徘徊良久。一批最干练的警员和密探被派到了各个主要的港口。谁能破案谁就将获得2000英镑的奖金,而且还外加追回赃款的百分之五作为报酬。
绅士们讨论这个盗贼能不能迅速地从警察的监视中逃跑,并由此探讨到了环游地球的问题,对于环游地球一圈的时间,他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需要化三个月的时间。
这时,“只要80天。”福克说。
斯图阿特不同意80天能完成旅行,举例说印度的土人,或者美洲的印第安人会把铁路钢轨撬掉呢,他们会截住火车,抢劫行李,还要剥下旅客的头皮!在种种危险的旅途可能性中,福克仍然坚持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反正80天足够了。斯图阿特用4000英镑来打赌,福克同意了。
于是,这位勇敢的福克先生和他的法国仆人路路通一起上路了。他们一路向东,经历了许多事情,他在印度从焚身殉夫的柴堆上救出了一个夫人,名叫艾娥达,福克和她产生了爱情,并且为了她几乎耽误了旅程,他们一起度过剩下的路程;在穿过美国大陆时受到印第安人的袭击;更为糟糕的是,他被一个名叫费克斯的警察盯上了,这个警察坚定地认为福克就是偷了英国国家银行5万5千镑的小偷,因为他有钱,又是个绅士,而且还匆匆赶路。于是费克斯一路追来,并且在美国将福克投进了监狱。当一切真相大白时,可怜的费克斯不但没有拿到2000英镑的悬赏,还狠狠地挨了福克的一记勾拳。
当福克好容易赶到纽约时,他所要搭乘的那条驶往英国的轮船已是天边外的一个小黑点了。于是他自己租了一条船,这条船中途燃料用尽,靠着烧甲板木料和舱内家具完成了航程。但是他以为自己已经错过了最后的期限。
当他从失败的痛苦中振奋起来,决定和艾娥达结婚时,路路通发现这天的日期是12月21日。福克在他的旅程中“不自觉地”占了24小时的便宜。实际上,福克在向东走的路上一直是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进,所以每当他这样走过一条经度线,他就会提前4分钟看见日出。整个地球一共分作360度,用四分钟乘360,结果正好等于24小时。这就是时差给他的幸运。当一直向东走的福克在旅途中看到第80次日出的时候,他那些住在伦敦的会友们才只看到第79次。
在最后的时刻,他跳上了一辆马车,许给马车夫100英镑的奖金,一路上轧死了两条狗,撞坏了5辆马车,才到了改良俱乐部。在第57秒时,客厅的门开了;就在钟摆摆动第60下之前,福克先生出现在面前,以沉着的声音说:“先生们,我回来了。”
斐利亚·福克就是这样赢了这一场打赌。他用80天的时间做了环游地球一周的旅行!他一路上利用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轮船、火车、马车、游艇、商船、雪橇和大象。这位性情古怪的绅士,在这次旅行中显示了他那种惊人的沉着和稳健的性格,并且赢得了爱情。
大师讲评
人们在凡尔纳的小说里,用80天环游了地球,在海底航行过数万里,并且向上跑到过月球,向下深入过地心探险,还曾经和非洲的土人、委内瑞拉的印第安人谈过话。读凡尔纳的小说,仿佛是在和他一起历险。从蛮荒奇特的非洲大沙漠到冷酷险恶的极地冰原,从幽邃神秘的地下迷宫到凄凉恐怖的大海孤岛,一切都感同身受,世界上几乎没有这位作家没有到过的地方。人们觉得他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旅行家,然而他的孙子让·儒勒·凡尔纳撰写的《凡尔纳传》却告诉人们,凡尔纳的小说完全是在家里挥笔写成的,尽管凡尔纳喜欢旅游,但他绝大部分关于自然环境的描述都来自于他令人难以置信的抽象能力,“这种能力使他通过想象能置身于他要展开人物的地点”,甚至一些小的细节都能在他丰富的想象中变得清晰可见,所以竟有探险家曾认为他的《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是一部“最出色的航海日志”,而他在《气球上的五星期》中关于尼罗河源头的精确描述也让一些学者迷惑不解,因为当这部小说发表的时候,欧洲的学者们才刚完成对这个地区的考察。
这个不出家门的作家,40年来他坐在亚眠的家里的小屋中年复一年地挥笔写作,每6个月写出一本书。他以浪漫而奇险的游记为题材、以娴熟的笔法描绘出既神奇又严谨的科学幻想奇迹。他写了大量科学幻想小说,其中许多在当时看来是奇思异想的情节和事物后来都幻想成真了。
他在无线电发明之前就已经想到了电视,他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有声传真”。他在莱特兄弟造出飞机半个世纪之前已经设想了直升飞机。在潜艇尚未诞生时,他就已经在小说中设计出了“舡鱼”号,详细描写了潜艇的构造与运动原理,双层外壳、电力推动,可以无限期地潜在水底。几乎没有一样20世纪的奇迹没有被这位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人物预见到的:潜水艇、飞机、霓虹灯、导弹、坦克。他是一个对未来事物的伟大设想者。
关于神奇的发明、发现和旅行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这些早期的故事通常都是出于空想,而不是根据事实。凡尔纳是世界上第一个写一整套系列故事的作者,他的这些故事将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戏剧化了,还预言了那些成就在以后可能产生的结果。他使那些故事家喻户晓,从而创立了一种特殊品种的小说。毫无疑问,他是科学幻想之父,是现代科幻小说的奠基人。
凡尔纳对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和天文学等一直都具有非常浓烈的爱好,最终促使他选择了科幻小说作为表达自己的最好工具。凡尔纳对他所处时代的科学成就特别敏感。在半个世纪中,“他求助科学以证实他的幻想,并将这种幻想升华到将来某一天必定能实现的方案高度”,他凭借其渊博的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预见了50年后甚至100年后才实现的科学成果:穿越非洲变得轻而易举,人们也可以深入到海底和地壳深处,甚至登上月球也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现实。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凡尔纳的大部分幻想都已经实现。
凡尔纳的想象不是闭门造车,总是建立在充分搜集资料和科学考证的基础之上。比如,在写作《从地球到月球》之前,他曾经反复测算了发射太空船的弹道,甚至还向教授高等数学的堂兄请教。正是这样,他笔下的情节尽管非常的离奇,却总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与可信。
凡尔纳将日后出现的种种奇迹写得那样详细准确,活灵活现,以致许多学术团体对他所提出的设想进行讨论;数学家们对他举的数字用几个星期、几个星期的时间去推算;当他那本关于登月的书出版后,就有500人自愿要求参加下一次“登月”。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凡尔纳最有名的著作。这本书最初在《巴黎时报》上连续刊载。这篇小说如此轰动一时,以致纽约和伦敦的记者每天都要用电报报告虚构的福克先生的所在地。当时有许多人也在打赌福克会不会按时赶到伦敦。
当小说连载到福克先生错过了驶向英国的船时,每一家横渡大西洋的轮船公司都向凡尔纳提出,如果他把福克先生安排在他们那一家公司的船上,就送给作者一大笔钱。凡尔纳全都拒绝了,而让书中主人公自己租了一条船。
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凡尔纳小说的爱好者包括许多人,甚至有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9年任美国总统),他的儿子克维特·罗斯福从白宫给凡尔纳寄来一封信说:“我父亲叫我转告你,你的书他都读过,并且极为欣赏。”
许多在科学领域里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都曾经是凡尔纳小说的爱好者,并声称他的小说开启了人们探索自然、学习科学知识的极大兴趣。海军上将伯德在飞越北极后回来说,凡尔纳是他的领路人。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在他的自传的第一句话是:“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气球及深海探险家奥古斯特·皮卡德、无线电的发明者马科尼和其他一些人,都一致认为凡尔纳是启发他们思想的人。甚至连宗教领袖、梵蒂冈的教皇都必须承认凡尔纳小说的巨大吸引力。1884年教皇在接见凡尔纳时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关键知识点
凡尔纳的作品情节惊险,生动幽默,妙语横生,熔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炉,他提出自然科学方面的许多预言和假设,不断启发着人们的想象力。所以100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深受数亿读者的喜爱。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㈨ 《海底两万里》中哪些幻想已成为现实
人类登月、太空飞行、海底漫步都已成为现实。
凡尔纳小说里的不少设想,在当时曾被视为痴人说梦。如飞机、坦克、火箭、潜艇、远射程大炮、电话、电影、电视、传真、摩天大楼,等等。可是后来却一件件成为了现实。
需要注意的是潜水船(潜水艇)的设想并不是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提出的。早在一六七O年,荷兰人就发明了潜艇,美国人则在独立战争中首次运用了潜艇战。
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一、科幻小说往往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的推理和预言,可以说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上的科学的幻想。
二、科幻小说又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启发思考,使人们大胆幻想未来远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科学的发展。如《海底两万里》中作者对海洋知识的介绍,包括对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科学知识的介绍,都充满了神奇的科学色彩。
而且有不少科学家因为受凡尔纳的故事的启发而发明和付诸实践的。俄国宇航之父齐奥尔斯基说:“凡尔纳的小说启发了我的思想,使我按一定的方向去幻想。”法国科学院院士利奥泰盛说:“现代科技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
现代潜艇之父西蒙·莱克曾在自传中提到《海底两万里》,并称凡尔纳是他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当然,由于受时代和知识所限,凡尔纳的小说也存在不少不科学的设想,但这并不影响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㈩ 《海底两万里》中为我们展示了哪些科学知识(至少列举三例)哪些科学幻想如今变成了现实
海底潜艇被发明、书中提及的深海潜水服的构造、水下呼吸的潜水氧气筒,如今成为现实。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科学性是它的一大特征。教授阿龙纳斯一行在被尼摩船长控制之初,面对潜艇这一人类的伟大杰作,阿龙纳斯竟然不顾人身安危,暂时放弃了从鹦鹉螺号逃走的念头。
(10)科幻小说中想象成为现实的例子扩展阅读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巅峰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将对海洋的幻想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和勇敢。
在小说里,凡尔纳借尼摩船长之口表达了对海洋的赞美和热爱:我爱大海!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着地球的十分之七,大海呼出的气清洁、健康。大海广阔无垠,人在这里不会孤独,因为他感觉得到周围涌动着的生命。
大海是一种超自然而又神奇的生命载体,他是运动,是爱,像一位诗人所说的,是无垠的生命。可以说,地球上最先形成的是海洋,谁知道当地球消失的时候最后剩下的会不会还是海洋呢!大海就是至高无上的宁静。
凡尔纳为读者构造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在这里,有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在尼摩船长的引领下,进行海底狩猎,参观克雷斯波岛海底森林,采集印度洋的珍珠。
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等种种险象环生的情节,显示了人类顽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展现了人类不懈的开拓精神。他提出了开发深海的可能性,鼓励人们去探索深邃的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