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里面的黑科技
⑴ 男主角变的只有几厘米高的黑科技科幻小说 。里面有反物质炮,太空战机,月球基地,深海基地。几年前的。
纳米变?应该是这个
⑵ 求各种黑科技,科幻小说。种田文。
《超级学渣的黑科技》_白者之王著
划过指尖的《科技大崛起》,最新发现的仙草,情节无明显漏洞,节奏紧凑,科技很吸引人且安排合理,有的地方都让我忍不住觉得以后科技的发展就是这个样子的。
志鸟村的《重生之神级学霸》
老作者了,水平文笔没问题,重生做科研人员类型的巅峰之作,就是剧情有点托,不过在接受范围。
志鸟村的《未来图书馆》
虽不如《奥术神座》,但也是顶尖之作。
已经完结了,爽快的看吧
爱潜水的乌贼的《奥术神座》
毫无疑问的同类型NO.1,乌贼的封神作。
更重要的是,已经完结!
狂奔的黑蚂蚁《科技之门》
格局和细节上不如《科技大崛起》,但也是同类型作品的佼佼者,而且是先驱。
荆轲守《人道天堂》
不知道这算不算这个类型的书,但感觉很类似,而且确实很好看,所以还是推一下
已经完结!
无聊的钢镚《超级机器人分身》
可以看出作者是军事迷和科技迷,而且写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所以这本书我一口气看了一半,可惜到后面格局铺的有点大,感觉钢镚有点驾驭不住了,但总体上来说,是相当难得好书
路的鱼《天外寄生》
怎么说呢,应该说是挺好看的,创意也很独特,外星科技一分为五,不再是主角一人独占,很有竞争感。但我想说我一直最想看的就是关于《无尽》这个游戏的戏份好吗,别的都吸引不了我,别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有点烂尾,不过还是值得一看。
已经完本。
格子里的夜晚《数字生命》
这本书确实很好看,我不知不觉就一口气看了一半多,可惜后面的情节没有像前面那样吸引我了,但总体来说算是上品。格子也是科幻老作者了,文笔还是可以的
已经完本
种田文
穿越永乐田园
福要双至
锦屏记
南宋生活顾问
天启悠闲生活
长媳
喜盈门
⑶ 有哪些部讲述增强现实、扩展现实的动漫
我认为会飞的汽车、像纸一样薄的电视、VR技术……很多以前只能在科幻小说里看到的“黑科技”现在已经成为了现实,甚至连科幻作品中经常看到的“脑机交互”都不再是梦。随着科技目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发明都渐渐成为了现实。也许某一天,动画里出现的黑科技也都会实现。
《潜脑调查室》是Proction I.G与《攻壳机动队》原作者士郎正宗联手打造的动画作品,于2008年播放。作品中探讨了未来使用意识连接网络的理想社会中会发生的问题。
故事发生在2061年,人们已经可以通过意识连接网络。这种生活虽然十分便利、十分理想,但同时也产生了非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说个人信息泄漏、个人信息被篡改等。但是,人类已经无法脱离网络生活,因此一种强化了安全性的新的网络空间诞生,它名叫“meta·Real·Network(简称metal)”。在这里,个人记忆在有机电脑防御壁里模拟式地独立化起来,再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因此人们在这个网络世界中可以完全释放自己的本性。结果,被束缚的现实世界与不受束缚的网络之间就产生了新的事件。
现在个人信息被泄漏的问题十分严重,然而每个人也都无法脱离网络生活。这部作品中讨论的问题,也许就将是我们的未来……
⑷ 黑科技指的是什么意思
原意指凌驾于人类现有的科技之上的知识,且非人类自力研发,且远超现今人类科技或知识所能及的范畴,且缺乏当前时代的科学根据并且违反自然原理的科学技术或者产品。后引申为以人类现有的世界观无法理解的猎奇物。
如果一定要给它下个定义的话,黑科技是指具有隐藏性、突破性和开拓性,超越现有科技水平的创新高科技或产品,包含新硬件、新软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黑科技大的应用和产生:
每一个科技新词语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中产生,好的、精确的新词语反过来对科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黑科技就是在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产生,而如今“黑科技”越来越有滥用的倾向,什么公司、产品都想沾点“黑科技”的喜气和荣光。
特不知如果不加规范的滥用,把新词语作为吸引眼球的噱头,把“黑科技”作为企业营销的手段,最终将损害新词语的生命力,并对科技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大胆给黑科技设置一高门槛,冀希给科技界和知识产权界带来一缕新风。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黑科技
⑸ 天问一号即将着陆火星,这背后隐藏的黑科技都有哪些
天问的名字来源于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长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对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探索精神,表明中华民族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永远不会结束。天问一号探测器整体最宽的直径在4米左右,高度在4米以上,其上载有13项有效载荷,其中环绕器有7种载荷,着陆器有6种载荷。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选择着陆、巡视等科学任务。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天问一号探测器到火星和火星的特征,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
其次,天问1号主要配备6台科学设备:第一台为了调查照相机,可以拍摄火星车周围的行驶环境,感知状况,制定行驶路线的第二台为多光谱照相机,成像范围更大,可以拍摄全景图像的第三台设备为二次表层检测雷达,主要检测火星表面下的岩层,属于浅层地质检测范围的第四台设备为表面成分检测仪,主要分析火星岩石的表面成分的第五台设备为磁场,检测火星磁场的第六台设备为大气环境检测仪,对火星车周围的大气、气象进行检测,根据火星石的表面成分析
⑹ 有哪些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已经成真了
我觉得就是有篇文章叫地心历险记,里面有什么黑科技幻想不太记得了,但是印象中当时有些黑科技是后来实现了的,其实人类真的很厉害,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⑺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硬科幻小说
《乡村教师》,《流浪地球》,《球状闪电》,《拉格朗日墓场》,《逃出母宇宙》,《七重外壳》,《天年》,《田园时代》,《一亿年后的来客》。
⑻ 冷战时期出现了哪些逆天的黑科技
20世界是人类最有创造力的世纪,
电脑是美苏冷战的时候发明的。还有什么卫星、登月计划都是在美苏冷战竞争的时候出现的。
互联网也是
下面是军工成就,,,
苏联的N-1“大妈妈”登月火箭,屡爆不爽,技术不过关,单机推力不够!妄图用更多发动机并联弥补!发动机多了!可靠性差!推力不好协调!另外,科罗廖夫被逼死后,此物又由两个不同设计局设计的第一级和二三级!近一步导致可靠性降低。
TV一8核动力坦克 ,
苏联格拉宾设计局2A3 Kondensator 2P 406mm原子炮,底盘的研制由科特林设计局在列宁格勒完成。1956年在列宁格勒2A3全部研制成功。总产量仅4辆
苏联图-119核动力轰炸机,
英国的Blue Peacock“蓝孔雀”核地雷,1954年研制一项战术核武项目,机动核炸弹地雷。该项目的目标是要研制可以储存数十年的千吨级的核地雷,来布置在德国 ,当在苏联入侵时来引爆,阻止和延缓苏联的进攻。5吨多,又笨又重,到冬天还会发生电路失灵问题,非常不可靠的东西。英国人让美国人带脑残了....
苏联“超频”-6,最小的核地雷,也亦是核武器小型化的极端产品。它就是传说的手提箱核弹,克格勃和特种部队专用,一型:60×40×20厘米尺寸,重量40公斤,并配备有一个计时器,核材料选用铀和钍元素。二型:重30公斤,45×35×30厘米的尺寸。10-15分钟便可安装完毕。2000-1000吨TNT当量(可调),当时在哈萨克斯坦实验1000吨的爆炸威力,把周边半径800米的沙漠直接改变模样,冲击波把所谓“深入敌后”的武装设施一毁殆尽。它属战术核武器。这个比美国人的核火箭筒靠谱多了,毛熊虽然凶残,但还不是那么脑残。
⑼ 科幻小说里产生了哪些对未来的有趣构想
原子进化论,描述了人类的进化。
建议大伙去看看,起点,(爱奇艺文学都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