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学院派的科幻小说

学院派的科幻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4-29 12:09:27

⑴ 如何评价《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三体》的获奖,并不能掩盖中国整体科幻水平在范畴上的缺位,也不能掩盖科幻读者在对待科幻态度上的缺位。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三体》反而固化了科幻的刻板认知。我们之所以喜欢《三体》,一方面是因为这部小说的确恢宏壮丽,“从大海中看一滴水”,另一方面,难道不是因为《三体》实在是太符合我们心中对科幻的认知了吗?在水滴击溃地球舰队的情节中,大刘将康德口中的“崇高感”发挥的淋漓尽致,这种崇高感来自于对天文数字的崇拜,是科幻带给我们最初的印象《三体》的获奖,也不能改善主流文学界对科幻文学的印象。除了吴岩、严锋等屈指可数的几位老师外,国内的学院派一如既往地对科幻文学保持疏离感,一副“我们不是一类人”的态度。而对科幻文学的学术研究,也很难在这两天之后来一个大拐弯。毕竟,在主流文学眼中,雨果奖就是一个粉丝狂欢的大奖,从语言的壁垒,到投票机制,都太公平,太草根了。

⑵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谁啊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像力。他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一炮打响,引起轰动,使他成了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后来一发而不可收,又写了一系列科学幻想冒险小说,卷帙浩繁,不下六七十种,被收入一套名为《奇异的旅行》的丛书。《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前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后有《神秘岛》。作者想像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人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而且,凡尔纳的幻想不是异想天开,都以科学为依据;他所预见到的很多器械,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

凡尔纳的作品里充满了知识,但他本人却是一名宇宙神秘主义者,对世界有一种神秘的崇拜。在他的小说中,有时候思考问题不够深刻,主题也常常重复。

⑶ 闹书荒勒 求好看的小说 都市 异界 重生 修真 斗气魔法 洪荒 无限 的等等

落难少爷

⑷ 海底两万里第一章启示

你好
第一章讲述的是在1866年在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幽灵般的海怪它的体型比鲸鱼大得多有时变成细长形,有时会发出诡异的鳞片,移动起来速度快的令人无法想像,这一海怪的出现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第一次发现海怪是在1866年7月20日,发现者是加尔各答的辛吉森总督号轮船,一开始船长以为它是一个暗礁,正想要避开它,这暗礁却动了起来,这时船长才发现这暗礁是一个活物。在后来又出现了几次轮船遭遇海怪的事件,这件事情引起了一场学术界得论战。在1867年3月5日,发生了一场悲剧,莫拉维安号不幸与之相撞,在三星期后斯克迪亚号又被惨遭袭击,其船身比划开一个漂亮的大三角,这种三角形就是精密的仪器也很难制造出,人们愤怒了,扬言要除掉这个嚣张令人生畏的海怪,当斯科迪亚号出事时阿龙纳斯教授刚刚结束了他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科学考察,海怪的出现也引起了他的关注,但他认为这只是一个幻觉,世界上并没有海怪。这时美国主织的追击海怪的远征队,可当他们跃跃欲试是,海怪却消失了,终于在7月2日海怪又重新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为了追寻真相他和他的仆人康赛尔加入了远征队,过程中他们认识了鱼叉王尼德兰,这个急性子的捕鱼高手。在11月5日日上三竿时海怪出现了 再追击中教授掉进了水里,他忠实的仆人康塞尔为了救他,也跳进了水里。1月5日日上三竿时海怪出现了 再追击中教授掉进了水里,他忠实的仆人康塞尔为了救他,也跳进了
满意请采纳

⑸ 好看的玄幻小说不小白不脑残不无敌不狗血

作品《卡徒


作品类型:网络小说

作者:方想

小说封面
类别:未来世界

作品大类:科幻

作品性质:公众作品

写作进程:已完结

小说字数:2147463字

作品简介:方想所构建的一个全新幻想世界,请入!

目录
内容简介
方想诠释的一个全新幻想世界,2009年度玄幻力作。

天马行空、令人惊艳的想象力,全新另类的战斗方式,宏大广阔的世界……

一位少年从最底层开始的奋斗史,在方想干净而引人入胜的文字下,娓娓道来。

号称联邦卡影史上的最强组合--“木雷”横空出世,令学院派精英也无法破解的制卡结构,丛林通讯技术,力量强横的数字卡片系列等等,每一个事件都能牵动联邦的神经,都能够令最大牌的制卡师和卡修抓狂,更能引发利益集团之间的明争暗斗,而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着陈暮的身影。他虽然不是联邦爆发动荡的始作俑者,但绝对是动荡不断升级的原因之一。他以超人的智慧和韧性,演绎了一个从弱小到强大、从孤独求生到兄弟合作再到团队运营的传奇故事。当千奇百怪的卡片源源不断从陈暮的手中流出的同时,其自身的战斗力也急剧上升,名誉、财富、美女、危险亦从四面八方向他的身边云集,最终成就了一个勤者无敌的励志典范。

小说虽然立足于幻想的世界,但展现的却又是现实的人生。抛开作者虚拟的背景,我们看到了同样的商场、战场和情场,同样真切地感受到了青春热血、兄弟情谊、红粉佳人所带来的冲击和愉悦,只不过和很多网络小说不同的是,这里的商场诡异但不奸诈,战场惨烈但不血腥,情场香艳但不低俗。这或许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无疑也是读者和中国原创文学之幸,正因为如此,成就了一部近年来可以称得上经典的新幻想小说,让我们值得像收藏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小说一样把它摆到我们的书架上去。

《诛仙》是中国当代作家萧鼎写作的长篇武侠(古典仙侠)巨著,全书共八册,被新浪网誉为“后金庸武侠圣经”。《诛仙》最初在幻剑书盟连载,后在台湾由小说频道出版,在大陆由朝华出版社出版,第七册开始转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9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诛仙》修订版,书后增加了附录和排行榜。《诛仙》情节跌宕起伏,气势恢宏,人物性格鲜明,以独具魅力的东方仙侠传奇架空世界,令人击节长叹,不忍释卷,写情尤称一绝。书中反复探究的一个问题就是“何为正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这本小说的主题思想。

《诛仙》大陆版 小说封面
书名: 诛仙
作者: 萧鼎
类别: 古典仙侠
首发网站: 幻剑书盟
目录
基本信息
书名:《诛仙》

中心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

目录
内容简介
这世间本是没有什么神仙的,但自太古以来,人类眼见周遭世界,诸般奇异之事,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又有天灾人祸,伤亡无数,哀鸿遍野,决非人力所能为,所能抵挡。遂以为九天之上,有诸般神灵,九幽之下,亦是阴魂归处,阎罗殿堂。于是神仙之说,流传于世。无数人类子民,诚心叩拜,向着自己臆想创造出的各种神明顶礼膜拜,祈福诉苦,香火鼎盛……

方今之世,正道大昌,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灵水秀,人气鼎盛,物产丰富,为正派诸家牢牢占据。其中尤以“青云门”、“天音寺”、和“焚香谷”为三大支柱,是为领袖。

这个故事,便是从“青云门”开始的。

书名——《仙路烟尘》!热门网络小说,以文笔的意境著称。(重点是文笔轻快,相信我这本书会让你感到悠然自在的心情)

类别:古典仙侠

作者:管平潮

内容简介:一卷仙尘半世缘,满腹幽情对君宣。浮沉几度烟霞梦,水在天心月在船。

一个集市井少年、学徒、四海堂堂主多种角色于一身的传奇少年张醒言悄然浮现在一个祥和宁谧的小镇。他平凡又智谋无双,有一点好色又志向远大。对于敌人,他是最强劲的对手;对于女人,他又是完美无缺的情人。他拥有一支会呼风唤雨的“神雪”玉笛和一把貌似废铁实则珍贵的“封神”神剑。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加入名满天下的道教宗门“上清宫”,成为道家第一人……

精彩书评:写得让人赞叹。对桌小酌,轻湖泛舟,灵犀互通,真是浪漫感人极了。看着这些文字,眼前仿佛浮现一幅中国山水画卷,其中景色清幽空灵,人物俊逸若仙。活脱脱是纯粹的中国式浪漫,一比起来就显得西方太直白无韵。谁说 古人无浪漫,今有老管笔中现。

写作进程:已完本。

总字数:2076820

书籍简介:已出版,实体书改名《仙剑问情》。

一卷仙尘半世缘,

满腹幽情对君宣,

浮沉几度烟霞梦,

水在天心月在船。

仙.路.迢.遥....烟.水.千.叠

尘.梦.惊.破....情.缘.万.结..圝

⑹ 史蒂芬.金的作品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传奇始於一九七四年(只差一点,就会结束在一九九九年)。

一九七四年,双日出版社(Doubleday & Co.)出版了一本名叫《Carrie》的小说;这本书的作者是当时住在拖车里的穷教师史蒂芬金,讲的是一个不快乐女高中生爆发超自然力量、造成全镇大屠杀惨案的故事。金在 1973 年写出这本小说、以两千五百元的代价卖给双日出版社时,出版社并不特别看好这个恐怖故事,拖拖拉拉了一年才正式把书出版上市;不过,让所有人(包括当时的史蒂芬金自己)跌破眼镜的,是这本书甫於书店亮相,就卖了四十万本的事实。

从这一年开始,金正式成为通俗文学的王者。

金的第二本长篇故事《Salem’s Lot》在 1975 年出版,接下来的廿多年间,史蒂芬?金大量地创作:描写疯狂圣伯纳巨犬将受害者困在车里无助等死的《Cujo》、叙述雪山中巨大孤寂感觉的《The Shining》、描绘出迷宫般下水道系统及居住於其中伺机吞噬孩童怪物的《It》、讲述所爱之人复生之后可怕情境的《Pet Cemetery》……这些长短篇故事,都亳无例外在畅销书榜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史蒂芬?金打开一扇扇窥探恐怖世界的窗,在不同的场景里上演令人无法转移视线的剧码。

吓人的情节和恶心的怪物,真的有这麼大的力量吗?

销售量极好、高踞排行榜首的书,当然不一定是「好书」、「值得读的书」,或者「不是文字垃圾的书」。相对於学院派的、严肃的「纯文学」作品而言,通俗小说或者类型小说无疑地比较能够符合绝大部份阅读者的口味:以大家都能明白的写作方式讲述故事,以恐怖、超现实、科幻及谋杀等等大众熟悉的题材为主轴,以惊险或慑人的情节让读者不忍释卷地一路追随角色们的脚步向结局迈进……这些特色让这类故事好写好读,而且好卖——虽然如此,但这类故事不一定就得等於「肤浅」。

至少就史蒂芬?金的小说而言,这个等式并不成立。

在金的成名作品《Carrie》里,除了青春期超能力少女大屠杀的重口味主菜之外,《Carrie》的故事还触及所有人在青春期都得面对的同侪问题、校园里也许不严重但却令人精神紧张的暴力,以及渴望友情同伴、但当开始成群结党后却不知为何无法控制的残暴……等等副餐。这些隐在大众口味之中的副餐,其实才是金的作品里随处可见的真正主题,但他替这些严肃的材料包覆了通俗易懂的糖衣、天马行空的情节,於是无论是否真的读到了故事肌理内含的喻意,读者都会认为自己读了个有趣的故事。

而也正是这些包裹在通俗故事里的核心,让史蒂芬?金的小说与众不同。

神奇的童年或青少年时期、成年时代的梦魇回归,可说是史蒂芬?金作品中最常出现的主要骨干。所有读者几乎都能在这几个支架中,找到与自己成长背景相似的部份:《Carrie》里令人倍感压力的学校生活、《It》中幼时好友的奇妙感情及成年后理所当然的遗忘、《Sometimes They Come Back》里再度面对童年阴影的恐惧……这些成份让读者对金笔下的故事角色感同身受,进而因超现实的情节目眩神迷。在金的故事里,角色们终究得以一种不逃避的态度去正视这些过去的梦魇;而在故事外的现实世界里,金的故事,就是读者们用以面对自己记忆深层魔物的镜子、抒解心结的手。

此外,这种作者、创作物及读者之间的纠葛,则是另一种史蒂芬?金的爱用元素。

在《Misery》里,我们可以读到自认为是作者「天字第一号书迷」、渴望认识作者、进而想要左右作品发展的读者;在《Secret Window, Secret Garden》里,则有面对来自陌生人的剽窃指控时想尽办法都无法证明自己才是作品原创的作家。在《Dark Half》中,使用另一个笔名写出黑暗作品的作者想要结束这个分身的创作生涯,没想到这个在现实里子虚乌有的角色却在此时日益鲜明了起来……在这些似幻似真的故事里,我们甚至可以瞥见史蒂芬?金自己的身影——金曾经用理查?贝克曼(Richard Bachman)这个笔名发表过几篇科幻故事,也曾在八○年代宣布将不再让贝克曼出现。但贝克曼不仅没有就此消声匿迹,还在金发表《Desperation》一书时,同时出版了一本叫《Regulators》的作品,这两本作品不但内容元素暗暗相通,由插画家 Mark Ryden 所绘制的两书封面还能合并成一幅完整的画作。

事实上,不管这些神秘的妆扮,不写恐怖小说的金,一样有著傲人的成绩。

金的非恐怖作品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可能是一九八二年出版的《Different Seasons》。这本书除了照样占据畅销榜首之外,书里收录的四个短篇故事之中,已经有三篇被改编成电影——讲述监狱中仍有希望的《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被改编成「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台译为『刺激一九九五』)」、描写小男孩找上老纳粹的《Apt Pupil》被改编为同名电影「Apt Pupil(台译为『是谁同我玩游戏』),《The Body》里童年死党们一起出发去找传言中尸体的故事,则被改编成「Stand By Me(台译为『站在我这边』)」;这些故事里并没有浑身淌著黏液的蜘蛛型怪物,也没有具备自我意识的各式车辆,但仍然吸引了读者们的眼睛,并且让一向对史蒂芬?金恐怖故事不假辞色的严厉书评们挑不出毛病、说不出话来。

除了上述的几个故事之外,史蒂芬?金还有大量的小说被搬上萤幕。

一九七六年,导演布莱恩?迪帕玛(Brian De Palma)将《Carrie》搬上大银幕拍成同名电影,从此之后,金的小说作品找到了另一个发展的象限:鬼才导演史丹利?库柏力克(Stanley Kubrick,执导《The Shining》)、擅拍恐怖片的约翰?卡本特(John Carpenter,执导《Christine》)、新锐才子布莱恩?辛纳(Bryan Singer,执导《Apt Pupil》)等人,都曾经执导过由史蒂芬?金笔下故事所改编的电影;时至今日,由史蒂芬?金原著所改编的影集或电影,已经超过七十部,而且仍在持续增加中。

不过很可惜的是,大部份的史蒂芬?金电影与小说相较,并不特别出色。

主因之一是史蒂芬?金喜欢用大量的篇幅叙述故事主角的种种背景及人格发展过程,这些情节放进电影之中容易过於冗长琐碎,不易处理;另一个原因是许多改编者将大多数的注意力投注在恐怖情节上头,而金所特意著墨处理的人性层面於是在几十分钟的影片中显得浮面,以致整部电影流於次级。虽然如此,但若是编导能够适切地掌握住故事的重点、删去枝节,史蒂芬?金的故事就能在大银幕上展现那种独一无二的说书喵攘Ιぉぁ窽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一直在【International Movie Database】站台的「最佳电影」票选上占据亚军席位(仅次於被喻为影史经典的『The Godfather』),就是史蒂芬?金说书功力的最佳证明。

一九九九年,史蒂芬?金在散步时被一辆失控的厢型车撞上,差点送命。

幸运的是,金活了下来。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史蒂芬?金找出一份旧手稿,决定利用工作帮助自己继续生活。这本溶合了金的回忆及详述他写作技巧的《On Writing》,在 2000 年上市之后,再度成为抢手的热门货色;金在书中以轻松自嘲的口吻叙述自己成名之前的趣事、以独具一格绝不八股的语气向读者建议进行创作的方式,让这本标题看似写作教材范本的书读来非但不至於呆板枯燥,而且还充满了在字里行间感受史蒂芬?金独特幽默的乐趣(不过,本书的中译本译文谬误甚多,实为憾事)。

史蒂芬?金的传奇,仍在继续。

在复原之后,史蒂芬?金不但没有停下创作的工作,反而将触角伸得更广:他在网路上以付费下载的方式写了短篇故事《Riding On The Bullet》、完成了剧本《Strom Of The Century》……时至目前为止,每年仍有令人赞叹的作品面世。无论是过去或者现在,金的大部份作品都是令人惊异的、毛骨悚然的故事,这些故事提供读者们另一个观察现实世界的角度——从这个角度看去,世界将变得熟悉却也光怪陆离、平凡但充满神奇。虽然有许多不可思议,但却有一种令人信服的、明了的实际因子埋藏其中,使读者们在每篇恐怖、惊悚的故事里,都看得见现实生活里的种种真实反映。

是的。在恐怖面具后讲故事的史蒂芬?金,依然带著最贴近人性的表情。

⑺ 史坦利· 库布里克

这绝对是位大师级的人物,可惜好莱坞不长眼睛,天妒英才啊,该死的学院派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出生日期 1928年7月26日 逝世日期 1999年3月7日
出生地点 纽约 国家或地区 美国
人物简介:斯坦利·库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斯坦利·库布里克于1928年7月26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尽管他在学校的成绩很差,但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个聪明而有天分的学生。1940年,库布里克做医生的父亲决定将他送往加利福尼亚跟叔叔住在一起,希望环境的改变能让他在学习上有所进步。1941年,库布里克从布郎克斯回到父母身边完成他初中最后一年的学习,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终于有了些进步。为了让库布里克有些业余爱好,他的父亲教会了他国际象棋。正如父亲所希望的那样,库布里克狂热地迷上了象棋,而且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国际象棋高手。国际象棋在库布里克后来的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常常用来对付不合作演员的工具,而且也是他的电影中风雅生活的象征。

在库布里克13岁生日上,他的父亲做了一个现在看来非常明智的决定——送给他一部照相机。很快,库布里克成了摄影发烧友,为了照相,他走遍了纽约市的大街小巷,并在朋友的暗房里加工。当他卖出第一张照片给《看(Look)》杂志后,他认识了杂志里的专业摄影师们,并在17岁的时候的到了第一份工作——见习摄影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库布里克定期地在《看(Look)》杂志上发表作品,并开始如饥似渴地接连观赏各种电影,成了忠实的电影迷。随后,他跟朋友星格·亚里山卓一起策划拍摄一部自己的电影。1950年,库布里克拿出自己所有的存款投资拍摄记录片《搏斗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此后,他又接着拍摄了其他几部记录短片(《飞行牧师(Flying padre)》和《航海家(The Seafarer)》)。

通过吸引投资和中央公园里的国际象棋大战,库布里克终于能够在加利福尼亚完成他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厌恶与恐惧(Fear an Desire)》(1953)。电影上映后,尽管各方评论褒贬不一,但对库布里克的导演天分却是众口一词赞不绝口的。库布里克接下来的两部电影《杀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和《谋杀(The killing)》(1956)使好莱坞开始关注这个新起之秀。并在1957年让他导演了由科尔克·道格拉斯(Kurk Dauglas)主演的《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1957)。其后,道格拉斯再次找到库布里克并鼓动他接手《斯巴达克司(Spartacus)》(1960)的导演工作。当时的一些舆论认为,库布里克会被这部高难度的电影难倒,因而可以收敛一点锐气。但事实上,库布里克接受了这个挑战,在电影中加入了大量自己的灵感和风格。许多参与拍摄的工作人员都不习惯于他的风格:摄影师罗素·麦提(Russell Metty)向制片人抱怨库布里克抢了他的工作。而库布里克的赞助商则劝告麦提放手让给库布里克自己去做,而他只要袖手旁观就好了。麦提照做了,但讽刺的是,麦提竟凭借此片获得了最佳摄影的学院大奖。

库布里克的下一个计划是要导演由马龙·白兰度主演的《独眼杰克(One-Eyed Jacks)》(1961),但由于谈判破裂,最后白兰度自己导演了这部电影。对好莱坞已经厌倦并结束了自己第二段失败的婚姻(第一任妻子死于枪击)后,库布里克决定移民英国(尽管库布里克拥有机师执照,但还是有传闻他害怕飞行),他其后的所有电影作品都在英国完成。库布里克在英国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是《洛丽塔(Lolita)》(1962)。在这部电影里,库布里克异常小心地建构和引导,以便它可以便它可以通过审查委员会的严格审查。在当时,审查委员会能轻易地毁掉一部电影在商业上的所有成就。

电影《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 or: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1964)对库布里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冒险,在此之前,原子弹从来没有被用来充当过喜剧的主题。由于原本是为舞台剧创作的剧本,库布里克觉得有太多自己创作的桥段过于滑稽荒诞而不能运用在电影里。但因为库布里克的电影在评论界和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使得他能够在财政上和艺术上拥有很大的自由去完成任何自己喜欢的主题。在这一段时间里,库布里克关注的事物开始多样化,在各个阶段他总是同时有着好几个计划:《蓝月亮(Blue Moon)》(一个关于好莱坞第一部色情电影的故事),《拿破仑(Napoleon)》(一个电影版的历史传记,但由于工作组在另一个类似题材上的失败而放弃),《战争谎言(Wartime Lies)》(以二战中的欧洲为背景,但最终由于《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出现而放弃),以及《狂想曲(Rhapsody)》(后来被拍成了《大开眼界(Eyes Wide Shut)》(1999))。这些计划都没有在当时完成,而他所完成的是一部与科幻小说作家阿瑟·C·克拉克合作的《2001:太空奥德赛(2001:A Space Odyssey)》(1968)。这部电影受到了空前的赞誉,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拍得最好的科幻片。这以后,它成了科幻片的一个里程碑,也成为所有后来的科幻片竟相模仿的对象。在《2001:太空奥德赛》之后,库布里克完成了作品《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它和《洛丽塔》一样,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成为当年的话题之作。但与《洛丽塔》不同,这次议论的焦点不仅是对性的描写,还有对暴力的表现。1975年,库布里克导演了《巴里·林顿(Barry Lyndon)》,这部电影成为了他事业上和生活上的一个转折点。至此,库布里克对导演协议以及演员跟工作人员的尽善尽美有了出了名的苛刻要求。演员们往往被要求连续不断地拍摄数十个镜头而不能休息。

在拍摄一部电影的过程中,库布里克带领摄制组来到战火连天的爱尔兰。在那里,他们被告知将成为爱尔兰共和军攻击目标。制片人立即离开了爱尔兰,而库布里克渴望隐私和宁静的愿望使他从此开始考虑隐居。1973年,在拒绝导演《招魂者(The Exorcist)》后,库布里克制作了他自己的恐怖片《闪灵(The Shining)》(1980)。而史提芬·金(Stephen King)(《闪灵》是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并不满意库布里克对他的小说的改编(事实上,史提芬·金在后来自己又写了同一个故事的剧本,并在1997年拍成了电影)。《闪灵》之后,库布里克终于如愿以偿开始了隐居的日子。经过了7年的休养生息后(在这期间他再次结婚),库布里克才再次执导《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这部电影继续承袭了库布里克在评论界的极高赞誉并再一次证明了他的票房神化。

进入90年代,库布里克着手开始与布莱恩·艾尔迪斯合作新片《A.I.》。同时,他导演拍摄了由汤姆·克鲁斯夫妇主演的电影《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1999)。遗憾的是,库布里克没能亲眼目睹这部电影的面世。1999年3月7日,一代伟大的电影艺术家库布里克在英国英格兰的赫特福德郡与世长辞。

“银幕是一个如此神奇的媒介,它能在传达情绪与感情的同时仍然饶有趣味。我想这是任何其他形式的艺术所无法企及的。” ——斯坦利·库布里克 ,1970

库布里克电影特色:
1、几乎所有的库布里克电影都有旁白如:《2001:太空奥德赛(2001:A Space Odyssey)》,《闪灵(The Shining)》中有代替旁白的标题卡片。
2、库布里克的电影常常根据小说改编:《洛丽塔(Lolita)》,《杀手之吻(Killer’s Kiss)》。
3、电影中常常出现子弹沿着长得有些夸张的墙平行而又快速地射出:《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1987)、《2001:太空奥德赛(2001:A Space Odyssey)》。
4、库布里克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灭绝人性的、非人性化的倾向。
5、对称的构图以及镜头的频繁拉伸。
6、电影中常常构造出三方冲突。
7、电影中常常有对激烈的面部表情的大特写。
8、在需要一串号码时,库布里克特别偏爱“114”:这串数是奇爱博士中的解码器的名字;是《2001:太空奥德赛》中木星探索者的出厂号码。
9、所有的库布里克影片中总有一个场景是发生在浴室里的。库布里克作品年表:
50年代:
《搏斗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1951)担任导演、剪接、音效
《飞行牧师》Fliying Padre(1951)担任导演、编剧、摄影
《航海家》The Seafarers(1952)担任导演、剪接、摄影、音效
《厌恶与恐惧》Fear and Desire(1953)担任导演、编剧、制片、剪接、摄影
《杀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担任导演、编剧、制片、剪接、摄影
《谋杀》The Killing(1956)担任导演、编剧
《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1957)担任导演、编剧

60年代:《洛丽塔》Lolita(1960)担任导演
《奇爱博士》Dr.Strangelove(1962)担任导演、编剧
《斯巴达克思》Spartacus(1964)担任导演、编剧、制片
《2001》2001:Space Odyssey(1968)担任导演、编剧

70年代:
《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担任导演、编剧、制片
《巴里·林顿》Barry Lyndon担任导演、编剧、制片

80年代:《闪灵》The Shinning(1980)担任导演、编剧、制片
《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1987)担任导演、编剧、制片

90年代:《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1999)担任导演、编剧、制片

⑻ 地心历险记3有没有上映

上映了,2017年6月16号就上映了。

(8)学院派的科幻小说扩展阅读:

随着《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Journey 2: The Mysterious Island)全球票房飘红,新线公司也开始为这一广受欢迎的3D冒险系列电影筹备新的续集。据悉,第二部导演布拉德·佩顿(Brad Peyton)和编剧布莱恩·岗(Brian Gunn)、马克·岗(Mark Gunn)已经商定将会回归这部计划2014年上映的《地心历险记3》

《地心历险记3:飞向月球》仍然将根据19世纪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的小说改编,儒勒·凡尔纳是公认的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也是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科幻作家、作品被翻译第二多的小说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

职员表:

导演 布拉德·佩顿

编剧 Brian Gunn

Mark Gunn

Carey Hayes

Chad Hayes

参考资料:《地心历险记3》

⑼ 神秘岛谁写的他还写过什么

凡尔纳
目录·人物简介
·百神护佑的凡尔纳
·凡尔纳的创作生涯
·故事的特点
·凡尔纳小说中人物一些共同特质
·凡尔纳轶事
·作品集
·世人对凡尔纳的赞誉
·凡尔纳纪年表

人物简介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是法国科幻小说的奠基人。

走上创作之路
1828年,凡尔纳生于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凡尔纳总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集,还有几个剧本,一册《法国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在很多人心目中,凡尔纳是大师。但法国学院派的哥们儿,就是那些靠编语文教材和教写作入门混饭的家伙,压根不抬眼看他。在他们脑子里,凡尔纳跟单田芳单师傅或孙静修爷爷一样,是故事大王,和文学大师不沾边。

不过,连这个故事大王也差点胎死腹中。凡尔纳快三张了还没个正经工作,四处发简历全无下文。后来他娶了一个拖油瓶的老婆,陪嫁就是俩孩子,为了养家,凡尔纳开始琢磨编故事骗稿费。第一本书就是有名的《气球上的五星期》,连着16家出版社都极有谦让精神,表示想把这本挣大钱的好书让给其他同行。
凡尔纳气疯了,一边吃涮羊肉,一边骂那些出版社眼睛长脚跟上了,然后顺手把稿子塞火锅下面点着了。幸好他老婆眼疾手快,把稿子抢了出来,送给了第17家出版社,这才有了后来大把的版税。法国人有句俗话“家有贤妻,抽根玉溪”,说的就是凡尔纳老婆。

除了编故事,凡尔纳的饭量在欧洲也是一霸。和他一起吃饭得跟打仗一样,一旦速度跟不上,桌上就啥都剩不下了。一次凡尔纳家为请客烤了一只羊腿,客人还没来,凡尔纳就把羊腿吃得渣都不剩,吃完了还直嚷嚷:饿死了,怎么还不开饭?当时欧洲医学还很二百五,医生诊断凡尔纳患了嗜食症,其实搁现在就是甲亢,俗称大脖子病。
除了这个小毛病之外,凡家的熟人还都知道,最好不要请凡尔纳参加婚礼。因为自从16岁初恋惨败之后,凡尔纳管婚礼都叫葬礼。连出席铁哥们儿的婚礼回来,他嘴上都不肯积德,在小本上记下一笔:“我去圣日耳曼参加了葬礼。我必须承认,当我看到葬礼的行列朝前行进时,心情特别激动。”

百神护佑的凡尔纳
从地图上看,法国略呈五边形,有点像一个人。我们可以把法国向地中海和大西洋伸出的两个角当成是两只手臂,左手上捧着的明珠,是马赛;右边的明珠藏得比较严实,在胳肢窝下,是南特。这里就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故乡。

小凡尔纳的家就在港口附近,孩提时的好奇心促使他一趟趟地往码头上跑。这艘漂亮的三桅帆船是从什么地方开来的?这艘双桅横帆船又要开往什么地方?他很快地就同船上那些差不多同龄的小水手打成一片,幻想着自己也能有那么一天远渡重洋,到神秘的异域国度探险。

18岁那年,他的律师父亲放他去巴黎学法律。这真是放鸟出笼,凡尔纳玩性大发。一天在一个晚会上,意欲早退的他趁人不备,沿着楼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绅士身上。凡尔纳异常尴尬,道歉之后随口询问对方吃饭没有(看来这种问候并非中国特有),对方回答说刚吃过南特炒鸡蛋。凡尔纳听罢摇头,声称巴黎根本没有正宗的南特炒鸡蛋,因为他就是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胖绅士闻言大喜,诚邀凡尔纳登门献艺。这位胖绅士并非他人,乃是当时法国最著名能吃会写的作家大仲马。

从此以后,凡尔纳就在大仲马家里连吃带住,也似模似样跟着大仲马学写戏剧。他受大仲马影响之深,以至于小仲马曾经感慨地说,就文学而言,凡尔纳更应该是大仲马的儿子。

原本希望凡尔纳子承父业的父亲知道再也拴不住这个花样百出的儿子,加上儿子有大仲马这么知名的人物提携,故而全不干涉他的选择。不仅继续为儿子提供生活资助,而且还在自己的案例汇编里为儿子寻找创作戏剧的题材。

好像有好父亲、良师还不够,上天还给了凡尔纳一位著名的贤妻。他的处女作《气球上的五星期》连投16家出版社而不中,凡尔纳一气之下将手稿扔进火里,凡太太空手入烈火抢出手稿,让他有机会遇到识货的第17家出版社。

要照中国人的说法,凡尔纳还真是百神护佑,想不成功都不容易。

凡尔纳的创作生涯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2.8-1905.3.2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学毕业。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小凡尔纳背着家人,偷偷地溜上一艘开往印度的大船当见习水手,准备开始他梦寐以求的冒险生涯。不过由于发现及时,父亲在下一个港口赶上了他。这次以受到严厉的惩罚而告终的旅行换来的是更为严格的管教,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这使他彻底丧失了成为冒险家的可能性。当然,蔚蓝色的大海在心中的形象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岁时,他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一次,凡尔纳自一场晚会早退,下楼时他忽然童心大发,沿楼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绅士身上。凡尔纳非常尴尬,道歉之后随口询问对方吃饭没有,对方回答说刚吃过南特炒鸡蛋。凡尔纳听罢摇头,声称巴黎根本没有正宗的南特炒鸡蛋,因为他即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胖绅士闻言大喜,诚邀凡尔纳登门献艺。二人友谊从此开始,并一度合写戏剧,为凡尔纳走上创作之路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位胖绅士的名字是大仲马。毕业后,他更是一门心思投入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为此不仅受到父亲的严厉训斥,并失去了父亲的经济资助。他不得不在贫困中奋斗,以读书为乐。他十分欣赏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和英国的莎士比亚。在巴黎,他创作了20个剧本(未出版)和一些充满浪漫激情的诗歌。

后来,凡尔纳与大仲马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并于1850年初次上演,这标志着凡尔纳在文学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继续创作的过程中,凡尔纳感到文学创作似乎缺乏出路,而且他发现当时文坛上的人都在找出路,都在试图把其他领域的知识融进戏剧。比如大仲马是将历史学融进文学,而巴尔扎克则把社会伦理学融进文学……这时凡尔纳发现,只剩下地理学还没有被开发。

这期间,他经常上国家图书馆,开始热衷于各项科学的新发现,同时系统地研究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为他想写的科学小说积极准备词汇。他在剧院里找到一个秘书的职位,陆续写了几出轻歌剧,还发表了几个短篇小说和一部历史小说《马尔丹·帕兹》。

于是凡尔纳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试验,创作出《冰川上面过冬》等作品,但未发表。

1856年,凡尔纳乘火车来到北部城市亚眠,遇到一名带着两个孩子的漂亮寡妇,一见终情并求婚,继而结婚。接着凡尔纳搬家过去,从此开始认真创作。其时29岁。

1863年,凡尔纳创作出《气球上的五星期》后,16家出版社无人理睬,愤然投入火中,被妻子抢救出来,送入第17家出版社后被出版。赏识此书的编辑叫赫茨尔,从此凡尔纳遇到了知音,与之结下终身友谊。黑格尔与凡尔纳签订合同,一年为其出版两本科幻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之后,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多方面的探索时期,他试验多种写法,朝多种方向进行探索,一发不可收拾。每年出版两本,总标题为《奇异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等,囊括了陆地、海洋和天空……此后探索停止,开始成熟,进入平稳的发展时期,创作出《80天环绕地球》《太阳系历险记》(中译《大木筏》)《两年假期》等优秀作品。随着声望的增高,凡尔纳的财富也在迅速增长。

凡尔纳的晚年不是十分幸福,创作减少并进入衰弱期,其《卡尔巴阡的古堡》有一定的自传性,表现了生活中隐秘的侧面。

1905年3月17日凡尔纳出现偏瘫,24日失去知觉,25日晨8:00去世。

1905年3月28日大出殡,全世界纷纷电唁,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幻作家。

故事的特点
凡尔纳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又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所以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凡尔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通俗小说作家,有一种能够把自己的幻觉变得能够触摸的本领,其感觉是全方位的,从平淡的文学中传达出某种人类的热情。但凡尔纳的小说中人物除了少数几个外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似乎塑造不出更重要的人物,人物都是脸谱化的简单的好人坏人,没有什么心理活动;从其作品人物性别单一化上还可看出他对女人的偏见,隐隐流露出深受其苦的心态。此外凡尔纳的作品中充满了明显的社会倾向,是一个爱国者(法国人最好)、民族解放主义者(支持被压迫民族斗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从某些作品中表现出无秩序者),最后还是一个银河帝国主义者(有缔造宇宙帝国的欲望)。

凡尔纳的作品里充满了知识,但他本人却是一名宇宙神秘主义者,对世界有一种神秘的崇拜。在他的小说中,有时候思考问题不够深刻,主题也常常重复。

但总的来说,凡尔纳的尝试仍然是伟大的。他写的虽然都是平凡小事,但读后仍使我们激动不已。正如1884年教皇在接见凡尔纳时曾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佚名)

凡尔纳小说中人物一些共同特质

1、 知识渊博、能力出众。有的主人公俨然就是科学天才、全才,甚至在人文方面也修养颇高。他们不仅仅是理论的精通者,也是熟练的技术员、工程师,还具备很强的 “野外生存能力”(如《神秘岛》上的那一帮人),因此他们的旅行注定是“专业”的,而非小打小闹的“踏青”。
2、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他们都对真理抱有崇 高的信仰,为此他们不惧任何艰险,为此他们行事一丝不苟。男主人公都是风度极佳的绅士,女主人工都是彬彬有礼的淑女。他们爱人,爱一切地球上的生灵,也爱 历史、爱传统、爱国家。
3、善良的心。人最重要的是善良,我一惯这样认为。凡尔纳笔下的主人公也许有着怪谲沉着的外表,但他们的内心都是火热的,善良的。 没有这种基本的人性,也就不会上演《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永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万里寻父的感人故事。这样的人性表达在今日被各种机器、魔兽充斥了的科幻中 是少见的,因而是极为珍贵的。可以说,我们在地理意义的地图上旅行的同时,一幅心灵的地图亦滚开了它的卷轴……好奇、乐观、坚毅、执著、善良是这地图永恒 的精神坐标。

凡尔纳轶事

(1):
法国著名科普作家凡尔纳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一直伏案写到晚上8点。在这15个小时中,他只在吃饭时休息片刻。当妻子来送饭时,他搓搓酸胀的手,拿起刀 叉,很快填饱肚子,抹抹嘴,又拿起了笔。他的妻子关切地说:“你写的书已不少了,为什么还抓得那么紧?”凡尔纳笑着说:“你记得莎士比亚的名言吗?放弃时 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哪能不抓紧呢?”在4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记了上万册笔记,写了104部科幻小说,共有七八百万字,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一 些感到惊异的人就悄悄地询问凡尔纳的妻子,想打听凡尔纳取得如此惊人成就的秘诀。凡尔纳的妻子坦然地说:“秘密吗,就是凡尔纳从不放弃时间

(2):
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著作丰富,仅小说就有104部,人们就传说他有一个“写作公司”,公司里有不少作者和科学家,而他只不过是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罢了。
听了这个传说,有个记者特地前去采访。凡尔纳知道他的来意后,便微笑着把他领进了工作室,指着一排排柜子对他说:“我公司的全部工作人员都在这些柜子里,请你参观一下吧!”柜子里分门别类地放满了科技资料卡片.

作品集
中长篇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环游世界八十天》、《沙皇的信使》、《两年的假期》、《亚马逊漂流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牛博士》、《喀尔巴阡古堡》、《突破封索》、《测量子午线》、《太阳系历险记》、《从地球到月球》、《征服者罗比尔》、《大臣号遇难者》、《地心游记》、《无名之家》、《隐身新娘》、《地下之城》、《主宰世界的人》、《环月旅行》、《冰岛怪兽》、《金火山》、《1839年的一位神甫》、《在马尼热尼拉》、《美丽的黄色多瑙河》、《桑道夫伯爵》、《飞行村》、《流星追逐记》、《迎着三面旗》、《旋转乾坤》、《机器岛》、《烽火岛》、《哈特拉船长历险记》、《十五岁的小船长》、《大海的入侵》、《鲁滨逊叔叔》、《鲁滨逊学校》、《培根的百万法郎》、《让-玛丽·卡比杜兰的故事》、《英格兰和苏格兰旅行记》、《二十世纪的巴黎》、《世界尽头的灯塔》、《奥兰情游》、《小把戏》、《昂梯菲尔奇遇记》、《马丁·帕兹》、《旅行基金》、《漂逝的半岛》、《壮丽的奥利诺科河》、《第二祖国》、《蒸汽房》、《一张彩票》、《奇特旅行记》、《基普兄弟》……
短篇小说
《圣卡洛斯》、《空中历险记》、《一个在冰雪中度过的冬天》、《永恒的亚当》、《墨西哥的"幽灵"》、《佐奇瑞大师》、《升D先生和降E小姐》、《皮埃尔.让》、《围攻罗马》、《昂塞勒默.德.蒂勒尔的婚姻》、《汉堡》、《弗列特—弗拉克》、《牛博士的奇想》、《十小时狩猎》、《尚特莱恩伯爵》、《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回忆》、《拉东一家奇遇记》、《理想城市》、《吉尔.布拉塔尔》、《圣诞节的故事》……
剧本
《亚历山大六世》、《火药的阴谋》、《路易十五时期的一场悲剧》、《基里迪娜》、《从龙潭到虎穴》、《白天幸福的人》、《来自美洲的侄子》、《断草》、《蒙娜丽莎》、《加利福尼亚的城堡》、《捉迷藏》、《玛若兰纳的伙伴们》、《阿代恩的旅店》、《德.香邦泽先生》……

凡尔纳的作品,不仅以流畅清新的文笔,波澜起伏的情节,兼有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的特点。吸引了广大的读者。它们既体现了人类渴望自由翱翔的梦想,又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因而使具有特色的幻想变成了科学的推理和预言。使读者如痴如醉,跨过时代的门槛,提前迈进了未来世界。

就拿潜水艇来说,尽管早在2000年以前,俄罗斯帝国亚历山大一世便坐在一个密封的容器里,沉到海底一会儿,又浮出水面,然而人们一直未能制成真正能到海底航行的船只。1976年,著名的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富尔顿着手设计潜水艇.直到1863年,人们才开始试制很小的潜水艇。光是艇上的会客室,便长30英尺,宽18英尺,高15英尺。艇里居然还有一个藏书12000册的图书馆。这艘潜水艇可以在海底长驱2万里,更何况那时还没有一个人游历过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底。凡尔纳正是凭借他那丰富发幻想力,形象地描绘了未知的海底世界,使读者如睹其状,如闻其声,如入其境!

在那时,还没有发明电报。在凡尔纳的笔下,却不仅有电报,还有“有声传真”——电视了。

凡尔纳在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之前几十年,便已在他的作品中写到直升飞机。

凡尔纳还用饱蘸幻想的妙笔,写出了3位探险家坐在一颗大的炮弹里,用巨炮把他们射到月球上去了——这就是那本描述宇航生活的《从地球到月球》。

凡尔纳被人们称赞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后来,许多科学家都曾谈及,他们是受凡尔纳作品的启迪,才走上了科学之路的。如:潜水艇发发明者之一,美国青年科学家西蒙·莱克在1897年建造了“亚尔古”潜艇。莱克在自传的第一句话便说:“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飞跃北极的海军上将伯德、气球及航海探险家奥古斯特·皮卡德、无线电发明者之一的马可尼,在谈到他们的创造发明时,都说是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中受到了启发。法国的利奥台元帅甚至这样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

凡尔纳之所以成了科学时代的预言家,那是由于他正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发展的时代。处于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他的作品,正是一面时代的镜子,反映了人们对摆脱手工式小生产,实现资本主义大生产,以及对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强烈愿望。

凡尔纳逝世时,人们对他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他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凡尔纳,正是把科学与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大师。

世人对凡尔纳的赞誉

“潜水艇之父”:“凡尔纳是我生活的导演。”
俄国宇航之父齐奥尔斯基:“凡尔纳的小说启发了我的思想,使我按一定方向去幻想。”
法国院士利奥泰盛说:“现代科技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之实践的过程。”

⑽ 求几本 科幻 宇宙 机甲 类的小说!

科幻宇宙机甲类小说有机破星河、天火大道、重金属外壳、寻找人类、银河英雄传说

1、机破星河 作者:当年离歌

内容简介:主角沐凡是垃圾堆里长大的孤儿,生活的苦难把沐凡磨的十分坚韧,他从十岁起就独立给人搬运、翻卖废品、投快递跑腿、端盘子等以求活下去,故事从沐凡十七岁开始,一颗流星划过,这一天沐凡捡到了一个黑蛋,带回家后黑蛋自我启动表述自己是阿尔法超脑,阿尔法自动检测认沐凡为主。

自此沐凡拥有了崛起的机会和希望,从垃圾堆里走出去、进入浩瀚的星海宇宙,三观还比较正,属于机甲类的经典之作,因为涉及到各大星际文明,所以沙盒元素也很足。作品基调主打热血,行文流畅全程爽破天际,主角不脑残不圣母。

3、重金属外壳作者:屠狗者

内容简介:可以多次回味的好书……热血装逼废柴流的科幻机甲。机甲少年扮猪吃老虎爽文打脸流!主角身患绝症,隐姓埋名成了个佣兵,受限于弱不禁风的体质和少得可怜的寿命,他拒绝与任何人合作。

但不平凡就是不平凡,护航任务中他凭借自己改装过的战狼机甲单枪匹马杀退海盗团,参加霍尔星侦查任务的时候,又凭借自己改装的鱼人机甲九死一生猎杀了飞甲虫皇,谁曾想虫皇临死前释放出的剧毒还意外的把他的绝症给治好了。

大病初愈强化完体质,他在帮雇主沈君贩卖完晶油后,就按照家族意愿以特招生的身份进入帝国学院,没过多久,他参加了学院组织的人道主义援助,援助途中生死一线之时融合了寄生体,脑域开始恢复,三少的逆袭从此无人可挡!

4、寻找人类作者:Raystorm

内容简介:根据自然的法则,越高等复杂的生命越是不堪一击。根据自然的法则,越自以为是的智慧种族越是容易被毁灭。灾难终于发生了。 地球爆发了前所未有规模的灾难,几乎所有的物种都被毁灭殆尽,少数幸存下来的生命也失去了稳定遗传的能力,包括人类。

从此,人类生活在一台可以预知未来的电脑庇护下,并通过克隆的方式来繁殖后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早已经不存在了,根据自然的法则,不能够自然繁殖后代的动物不算是物种。 关于大灾难的说法也很多。

有种说法是核战争的后果,但是核战争并不能够使生命基因变得如此混乱;有人说那是太阳爆发了异常强大的磁风暴,但是磁风暴同样不会伤害到人类,也有人说是宇宙射线…… 人类的未来也被关注着。。。。。。。

5、银河英雄传说 作者:田中芳树

内容简介:原本银河宇宙三分天下的微妙关系,被帝国内崛起的天才战略家莱因哈特打破,率领两万艘舰队踏上征途的他,遇上了他毕生的宿敌——同盟军的杨威利,并展开了首次的智谋激斗……亚姆立札星域被同盟军的鲜血所染遍。

不败的魔术师杨威利能否解决这一连串的危机……一场规模壮大的太空战记由此展开!



热点内容
一对一玄幻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2-02 08:20:24 浏览:424
主角修炼速度很妖孽的玄幻小说 发布:2025-02-02 08:09:01 浏览:228
找一本校园小说女主被男主捅了一刀 发布:2025-02-02 08:07:28 浏览:867
腹黑会长是头狼全文免费小说 发布:2025-02-02 07:50:10 浏览:351
有没有好看的都市道士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2-02 07:17:05 浏览:540
俞静雅叶北城小说的名字 发布:2025-02-02 07:08:23 浏览:854
科幻小说起什么名字大全 发布:2025-02-02 06:43:40 浏览:48
2017完结网游类小说排行 发布:2025-02-02 05:59:23 浏览:586
凤栖梧桐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2-02 05:54:54 浏览:549
校园男主混混成长小说 发布:2025-02-02 04:55:53 浏览: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