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幻小说之父
1. 八十天环游地球的作者是谁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1828年,凡尔纳生于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年起,凡尔纳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并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其他一些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隐身新娘》、《昂梯菲尔奇遇记》、《鲁滨逊叔叔》、《马丁·帕兹》、《旅行基金》、《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等几十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
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凡尔纳的作品情节惊险,人物生动,熔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炉,他提出自然科学方面的许多预言和假设,至今还启发
着人们的想象力,他的作品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深受数亿读者的喜爱
2. 这个作家是谁
日本科幻之父——海野十三
资料:(1897年12月26日-1949年5月17日),原名佐野昌一,别号丘丘十郎。日本科幻小说家、推理小说家、科学解说家,创作了大量科幻小说、推理小说和冒险小说,人称“日本SF的始祖”,同时亦是日本“科幻推理小说”的开创者。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541059.htm
3. 世界科幻小说之父是哪国人
儒勒·凡尔纳 (又名: Jules·Verne)
职业 : 原著
所属地区: 法国
出生地 : 法国
生日 : 1828年
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1828年,凡尔纳生于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4. 海野十三的人物生平
日本四国德岛县人。早年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理工系。从事创作前,一度是通信省电气试验所的技师,研究无线电通信技术。受江户川乱步的作品启发,创作《遗书广播》等纯科幻作品,在无线电杂志上发表。特殊的职业背景使其小说得以和其他作家不同。非但具有迥异常人的惊悚构想,更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他擅长将先进的科学知识结合谋杀,以此挑战读者,小说的灵感特殊又别具风味,故事环环相扣,如九曲黄河一般,总是前往出人意料的方向。因此被归类至“变格派”作家范畴,但实际上,就像小栗虫太郎一样,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本格派”作家,总是孜孜追求谋杀案件的切实可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全面禁止推理小说的出版,海野十三被迫转向,开始用“丘丘十郎”的名字大量创作军事小说、冒险小说和科幻小说。其实,他创作科幻小说的时间,比推理小说还要早上一些,“海野十三”这个名字,最初就是用来发表科幻小说的,哪知却成了联结科幻、推理两大文学类型的一道桥梁。据说他创作这种小说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以此来教育读者接受科学。而他的科幻小说亦颇具推理小说的悬疑色彩,成就甚高,故有“日本科幻小说之父”的美誉。
二战”结束后,他亦用“丘丘十郎”的名字发表过一些侦探小说,另曾以川柳号“海十斋”创作川柳、俳句。
1949年5月17日,因肺结核辞世,享年51岁,下葬多磨灵园。德岛市的德岛中央公园特设“海野十三文学碑”以示纪念。
在日本动漫作品《名侦探柯南》中,目暮警部(目暮十三)的“十三”二字正是来自海野十三。
5. 2、世界科幻小说之父是谁他是哪国人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年-1905年),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编辑]生平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于1828年2月8日,生于法国南特。他的家族有航海传统,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他日后的写作。童年时期,他曾私自出走到一艘商船上,企图随船出海,但被发现送还父母,从此更被严看管;他为此向父母保证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1847年,他被送到巴黎学习法律。但繁华的巴黎却激发了他对戏剧的狂热。1850年末,他的第一部剧作发表了。凡尔纳的父亲得知儿子无意继续攻读法律后大发雷霆,决定断绝经济援助。从此,年轻的凡尔纳不得不靠写作来赚钱,维持生计。
在巴黎图书馆花费了相当时间钻研地理、工程和航天等科学后,凡尔纳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Cinq semaines en ballon,1863)。但他试图出版这本书的过程并不顺利——连续16家出版社拒绝了凡尔纳,屡战屡败的凡尔纳一气之下把书稿投入火中,但他的妻子把书稿抢救出来;幸运的是,第17家出版社终于同意出版本书。随后,他又很快开始写作后来成为早期科幻小说经典的作品:《地心游记》(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1864)、《从地球到月球》(De la terre à la lune,1866)和《海底两万里》(20,000 lieues sous les mers,1873)
小说大获成功,成了畅销书,在欧洲大受欢迎。凡尔纳也成了一位富翁。1876年,他购置了一艘大游艇,开始环游欧洲。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是1905年出版的《大海的入侵》(L'invasion de la mer)。
教皇利奥十三世1884年接见他时曾对他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儒勒·凡尔纳于1905年3月24日失去知觉,25日晨8:00去世。
[编辑]作品
主要作品出版于19世纪末,其科幻小说中的许多设想和描述在20世纪成为了现实,所以他的一些作品现在让人读起来感觉并不“天马行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在《海底两万里》中尼莫(Nemo -- 这个名字在拉丁文中有“无人”的意思)船长的巨型潜水艇“鹦鹉螺号”(Nautilus,过去有的中文版中曾按其发音译为“诺第留斯号”)。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USS Nautilus SSN-571,1954年下水)虽然名承自一艘1803年时的美国海军多桅纵帆船(Schooner)与之后袭名的两艘传统动力潜艇,但由于核动力潜艇拥有如小说中虚构的鹦鹉螺号般超长的蓄航力,因此使用此命名多少带有影射小说中之鹦鹉螺号的双关意味。
就据此命名;法国的无人驾驶机器人潜水艇也以此命名。此外,<从地球到月球>当中,哥伦比亚号飞船(或炮弹)的发射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坦帕,竟然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所在地)几乎位于同一纬度线上,两地之间直线距离仅一百二十英里,前者座落在佛罗里达半岛的西海岸,后者在东海岸。
他的主要科幻小说作品有:
三部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
探月两部曲
《从地球到月球》
《环绕月球》
探险
《八十天环游地球》
《气球上的五星期》
《征服者罗比尔》
《太阳系历险记》
《地心游记》
《两年假期》
民族独立和革命
《桑道夫伯爵》
《烽火岛》
《多瑙河领航员》
其他
《漂逝的半岛》
《十五岁的船长》
《机器岛》
《隐身新娘》
《昂梯菲尔奇遇记》
《印度贵妇的五亿法郎》
近一百年当中,凡尔纳的多部作品曾不止一次地被搬上过屏幕,比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1936年,由前苏联拍摄),《海底两万里》(1954年电影,1997年电视重拍),《地心游记》(1959年),其中最近的一部影视作品当属成龙主演的《环游地球八十天》(2004年),但该片对原著的修改甚大
6. 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是谁
1、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在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凡尔纳作品的译本已累计达4751种 ,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次数最多法语作家 。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2、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英国著名小说家,尤以科幻小说创作闻名于世。1895年出版《时间机器》一举成名,随后又发表了《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多部科幻小说。他还是一位社会改革家和预言家,曾是费边社的重要成员,会晤过罗斯福和斯大林,撰写了《基普斯》、《托诺-邦盖》、《波里先生和他的历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预测》、《世界史纲》等大量关注现实,思考未来的作品。
7. 爱的左边的作者简介
筒井康隆
Yasutaka Tsutsui
出生日期:1934年9月24日
出生地点:日本大阪
血型:B 型
日本科幻小说之父。小时候因为智商达到178,而被看成是天才学生。从大阪府立春日丘高中毕业后,筒井考入了同志社大学文学系心理学专业,后又转入美术史专业。一九六0年,筒井与弟弟等三人创办科幻杂志《NULL》,得到了江户川乱步的赏识,之后又发表了一系列前卫作品,引来广泛关注。筒井的作品主要集中在科幻小说领域,曾连续八次获得星云奖。后期,筒井开始创作一些非科幻小说,其中引发极大社会效应的《文学部唯野教授》将其杂糅了恶搞与黑色幽默、以及在纯文学和通俗娱乐间纯熟跨界的个人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个时期的他还得到了泉镜花文学奖(1981年 《虚人》)、谷崎润一郎奖(1987年 《梦的木坂岔道口》)、川端康成文学奖(1989年 《降落约帕谷》) 读卖文学奖(2000年 《我的爷爷》)等各种荣誉。他的许多作品都曾被影视改编,其中为我们熟悉的有《穿越时空的少女》、《日本以外全部沉没》、《红辣椒》(又名《盗梦侦探》)和《富豪刑警》。
妈妈死了。
什么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再也见不到了,或者她变成了星星之类的话我是不会说的。
人死了,就是什么都没了。
丹丹,居士爷爷,悟,志津惠阿姨,当当,歌子姐姐……
谢谢你们,曾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站在我的左边……
——月冈爱
《爱的左边》是一本很清淡的书,找不到任何华丽的词藻渲染,没有波澜壮阔的大起大伏,也没有高深莫测的叙事技巧,只是用一种平和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女孩,一路寻找父亲的故事。女孩虽然历经艰辛,但始终心怀勇气和希望,最终收获了成长。
荣格曾说:没有一种成长是不伴随痛苦的。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我们就能看到主人公那令人抓狂的灵魂拷问和煎熬。但在《爱的左边》里,你很难读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纠结和苦楚,筒井康隆把女孩蜕变的过程处理的若清风淡云,却处处流淌着静水深流的力量。
筒井康隆的中译本作品在国内并不多见,倒是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如《穿越时空的少女》、《红辣椒》、《日本以外全部沉没》,在影迷中颇有口碑。按理说,筒井康隆本是以写科幻和讽喻作品见长的,而这本《爱的左边》,则向读者流露了其温情和人文关怀的另一面。
被吸引的还有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洋溢着温暖的爱,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苦儿流浪记》,很是喜欢。
或许,在东方文化的语境中,爱,并不见得需要多么热烈而悲壮,只是在一片淡然绵长中,静静地守望成长。
8. 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的三部曲是哪三本书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这三部小说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部小说描写了苏格兰籍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个悠然的机会而到了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哈里·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队去寻找。可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直很歧视,竟拒绝了爵士的请求。格里那凡爵士对英国的这种态度感到异常气愤,于是他依然组织了一支小型旅行队,亲自带队去完成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任务。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沿着南纬37度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海底两万里》写了海面上“怪兽”出没,频频袭击各国海轮,使市民人心惶惶开始,最后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没。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
《神秘岛》故事叙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五个困在南军中的北方人乘气球逃亡,中途被风暴吹落在太平洋的荒岛上,几个人赤手空拳在岛上建立起自足生活。荒岛生活惊险重重,但是每当遇上危难,总会有一个神秘人物出现……小说以艺术手法展现了科学大探险时期人战胜自然的顽强的精神。
9. 日本微型小说之父是谁
星新一(1926.9.6-1997.12.30),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著名,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被尊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
代表作有《恶魔天国》《人造美人》《声网》和《恶魔的标靶》。其作品收录在《星新一作品全集》中。他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超短篇之神”。其作品被誉为“科幻的徘句”,“新编一千零一夜”,“人生必读书”。星新一微型小说妇孺皆读,老少皆宜。
10. 日本科幻小说之父是谁代表作是什么
是星新一,其代表作有人造美人,无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