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醉状态科幻小说
2006年以前的 天榜 地榜 人榜
天榜
《迷失大陆》--读书之人
被称为是网络作品中最像西方玄幻的小说。但在我看来,西方玄幻的特点是忽略个人突出团体。似乎没有主角又个个都是主角。而迷失大陆的个人化印象太深,所以也算不得是纯西方的玄幻。但是这部作品对人性的探讨非常有见地,这也是我把他列入天榜的原因。
《罪恶》—raystorm
我所看到的最好的网络科幻小说。生命演化的意义究竟何在。所谓的罪恶是不是真正的罪恶。人类又将去往何处,或许这是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
《风姿物语》--罗森
我想说的是,如果仅仅是故事,那么风姿也仅仅是一个好看的故事。太长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但是,我更感动的是风姿里的人。我们这类小说,里面的人物往往都是脸谱化的小说任务,是对人性某一部分的简单放大。但是风姿里的人,你会发现,这才是活生生复杂的人啊!
《悟空传》--今何在
有些书,总是需要特别推荐的。有些书,总是需要反复阅读的。情和堪,意何真,如梦如幻!
《英雄志》—孙晓
老实说,我看过这本书,但是不喜欢,因为他让我觉得落泪。但是,无论如何榜还是要评的,也是需要公正地去评的。《英雄志》入榜,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搜神记》--树下野狐
我很奇怪的是,我们的作者似乎对于国外的历史了解和神话体系的了解程度要远远超过对于我们自身的了解。但是,无论如何,我总觉得,只有坚持自己的东西,才能修得正果。好在,至少树下野狐做到了。
《无家》——雪夜冰河
我一直以为网络的作者很少有能像传统作家那样对现实能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和描写,但是,看来的想法在这本书之后需要做一次深刻的反省和调整了!
地榜
《紫川》--老猪
有些作品,开头就可以决定一切的。
《鱼龙变》--魏岳
是我看过最好的一本书,官场、情场、战场分进合出,各有味道。作者的叙事和文笔朴实无华,绝无哗众取宠之意,但字字珍贵,扣人心弦。此书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主角从文开始到目前性格、发展始终如一,没有任何进程上的断层。以上是一位读者的留言评论。我再加上一句,从山贼到高官,一越龙门化成龙的神话就此诞生。
《梦幻魔界王》--X
X作品中令人思考的成分总使我着迷,如光是这一点,X的作品是绝对可以列入天榜的。但是,令我困惑的是,看X的东西你可以说他是故事,散文,杂文,但就是让我觉得不是小说,为何?为何?
《魔盗》--血珊瑚
故事循序渐进,情节细密,丝丝入扣,看到后来让人不忍释卷。但是开头那一大段却有骗稿费的嫌疑。
《精炎战记》--天狗月炎
言情的内涵套上武侠、玄幻的外衣。不禁让人惊呼原来也有能吸引大多数女生的武侠、玄幻啊!但是类似三角恋再大悲剧的结尾实在令人遗憾。
《翩跹丽人行》--邹邹
一向不看好女性做主角的书,但是这篇却是例外之一。或许蕴涵在文中的现代女性精神令我感动吧。
《青蝠酒吧》--孔雀高飞
日式漫画类的作品一般都免不了有强硬搞笑和缺乏深度的毛病,但是孔雀却处理的不错。
《天魔神谭》--手枪
非常过瘾的一部作品。第一部非常好看,第二部作者似乎想表达点什么东西出来,不过遗憾的是,至今我还没看出来作者的观点。
《七武士》--阿丸
七英雄的另一中诠释,非常精彩。
《天庐风云》--飞凌
此书给人的感觉很轻松,但也不乏对人生的思考。淡淡的笔调,淡淡的故事,却在读者心头系上了一份期待、一份牵挂……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勿用
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中国本土玄幻。
《道缘儒仙》——鬼雨
道缘的情节不如飘渺,而文字各有千秋。但是道缘比飘渺优秀的地方就在于完整的将佛、道、儒三者将的关系做了一次完整的体系化和标准化设定。而这种系统化的设定在国内作者中往往是很少有人这么去做的。
《吸血獠》——周文涛
故事中的一些深刻的东西让我胆寒。站在非人类的立场人类似乎是最不应该出现在地球上的生物。但是生存就是如此,每一种生物就有资格生存下去,为了生存,任何手段都将被最终地使用。
② 闹书慌 小说推荐呀
1、《九州-缥缈录》
在腥风血雨、王朝更迭的乱世,胸藏野心的强者竞相登上舞台,在乱世中谋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旧的时代被摧枯拉朽般毁去,新的世界正在战士的尸骨和妇孺的血泪之上缓缓成型……然而这乱世中真正的英雄,却还刚刚在这钢铁的襁褓之中诞生。大漠草原上的羸弱少年、破落贵族厌弃的长子,美丽可爱的羽人少女,在这乱世之初结下了深深的友谊,并拟定了他们要用一生去坚守的盟约。
坑王江南的名字其实便是质量的保障,网络作家中,文笔能与江南比肩者实在廖如星辰,无论人物刻画、场景描写,还是情感铺陈、情节布设,江南都无疑是诸作家中的翘楚。而这部让他舍弃众多未竟佳作,留下无数令人深恶痛绝的大坑,去集中精神心血凝就的《九州-飘渺录》,想必不会令大家失望。
其实“飘渺录”只是“九州”系列中的一篇,几年前,一群青春意气的写手(江南、今何在、斩鞍……)在赞叹西方文化宏大绮丽的设定,被龙、骑士、魔法师构成的世界所征服时;也不忿泱泱中国,居然没有自己的奇幻文化。于是便召集同道,开创了“九州”系列。应该说,这个系列正是中国东方奇幻文学的萌芽。或许在数年之后,在西方文化中的精灵、矮人、魔导师被看腻时,东方的奇幻文化已经大成,也涌现出如“指环王”、“龙与地下城”这样风靡世界的奇幻作品。
让我们拭目以待。
2、《朱雀记》
曾经以为“诛仙”、“搜神记”便是神话小说中的领军之作,可看完这部“朱雀记”,才明白什么叫“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也许是书看多了,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心态有些麻木了,现在看小说很少有激昂的感觉。然而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竟又再次体验到了大学的时候,打着手电在被窝中,冻得发抖在水房微弱的灯光下看小说时,那种久违的激动与兴奋。
不知道这么好的书为何籍籍无名,或许是因为这个落魄的书名起得太差吧,真不知道才华横溢的猫腻同学怎么会起出这么庸俗无味的书名来。
喜欢黄易的朋友想必不会对“破碎虚空”陌生,想必也曾憧憬过破碎虚空后,另一个层面的情景。想知道虚空被破碎后的故事,便读这本书吧。
3、《基地》
在未来的银河世界,心理史学家哈里·谢顿预见到帝国即将土崩瓦解,银河人民将会经历长达三万年的黑暗时期。于是在星系边缘的荒凉行星上,巨大的基地被建立起来,去力图缩短这苦难的时段……
看到书名后,不要先想到“基地组织”哦。不过911后这部史诗般的科幻巨著在全世界却骤然普及了起来,这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实。这部小说是科幻巨匠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堪称世界科幻小说界永恒的经典。宏伟的想象、复杂的背景、丰满的情节,这部书带给我的震撼,是读科幻小说以来所未有的。相比起来,凡尔纳的作品只算得上是幼儿读物罢了。喜欢看科幻的朋友错过了将会是莫大的遗憾。
4、《亵渎》
这部魔法类小说名头极响,无数人为之倾倒赞叹,其实这部书最大的亮点并不在于它优雅的语言、庞大的篇章和不落窠臼的情节,真正让它从众多佳作中脱颖而出的,是它身上所承载的一种精神----叛逆的精神!其实以前也出现过暗黑类作品,但那些拙劣之作空有想法,却并不兼具承载它的写作能力,于是,最终能脱颖而出的,还是这部“亵渎”。
思想禁锢了这么多年,看了那么多充斥着“高大全”的样板文化,再木讷的人,对这缺乏真实的脸谱都应该厌烦了吧。于是思想的缰绳稍稍放松后,便有了“笑傲江湖”对正派的嘲讽,有了“倚天屠龙记”对魔教的正名,有了之后的众多写手,在这“正邪画皮”上做的,越来越叛逆的文章。然而,这些日益强烈的叛逆,毕竟都有局限,主角身上缺点越来越多,酗酒、邋遢、自私,但却都是无伤大雅的小毛病,在道德这样的核心方面,主角一如既往地直直站着,毫无瑕疵。然而到了《亵渎》,这根道德的缰绳终于断了。蒙在中国小说上的那块乌云,终于散开了。天亮了!
作者:iamgodgh 2008-10-27 23:50 回复此发言
--------------------------------------------------------------------------------
2 十一部巅峰作品赏荐(三)-----2008终结篇
一向以来,中国的小说,承载了太多本不该有的东西,肩负着教书育人、统一思想、培养奴性等太多的额外目的。于是这些戴着枷锁的小说,走路时总是那么僵硬死板。其实小说就是用来娱乐的,虽然好的小说要有思想性,但那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富含变化的思想,而并非政治试题中的标准答案。毕竟,读者们不是来受道德教育的。
在亵渎里,我终于看到了卑鄙龌龊到极点的主角,看到了狠毒阴险到超出想象的行为,看到无数善良的人被主人公害得家破人亡。虽然主角这种做法无疑应该唾弃,但其中蕴藏着的风格上的创意,却在小说文化的发展上铺开了新的局面。在这部书里,一个那样卑鄙的人,也可以那样重视友情;一个对百姓弱者如此残狠的人,却可以为自己的亲人那样不顾生死;高高在上的神祗,心中的阴暗竟然也是那样的多;而主角到了最后,却也并非一定要以胜利收尾的。
虽然亵渎的结尾很仓促,生硬地舍弃了近三分之一的篇章,未免美中不足。但它在叛逆意识上的创新,仍然在娱乐小说发展的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让我们一起,为这份叛逆的新意和勇气喝彩!
5、《沧海》
风歌在《昆仑》后新出的作品,以稍涉玄学的武侠作为争斗的载体。文笔和写作技法比“昆仑”更加圆融而自如,情节也堪称复杂曲折,不过由于缺少了两军对阵的精彩情节,只是武林人士在打打杀杀,读起来便不似“昆仑”那样充满激昂。不过仍然算是武侠小说中的顶尖之作,在这个武侠佳作凋零的年代,算得上瑰宝了。
6、《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冷兵器时代的乱世里,英雄们各为其主,竞逐天下。然而不论绝世高手还是沙场名将,都纷纷败亡在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青年手中。在惊天的智谋面前,纵有绝世的勇武,也无力回天……
类似“大唐双龙传”的模式,当然文笔比黄易强多了,虽然还未达顶峰,但很有自己雅致的风格。不同于“大唐”的地方在于主角是孔明那样的智者,所以本书最大的亮点,便是对阴谋智计那叹为观止的构架了。当然还有,主人公那令人心折的,淡泊潇洒的人生态度。
7、《庆余年》
猫腻同学这次的书名起得还算不错,至少能感觉到一点优雅了。这是一部杂糅了武侠、军阵、智略的佳作,虽然谈不上什么思想性;虽然猫腻同学小说的意淫程度,在一流作品中都略略显得有些高,但瑕不掩瑜,这仍然是一部情节复杂、不落窠臼的佳作。
猫腻的文笔不错,但比起江南、小椴还略有差距。不过猫腻作品的阅读性却是网络小说中出类拔萃的,读起来很轻快,很舒服。即使原本心情沉郁,这部小说仍然能很快吸引住你的眼光,并让你忘却烦恼,舒舒服服地一直看下去。
这就够了。
8、《三体》
大陆科幻作家的领军人物刘慈欣,在写了无数中短篇佳作后,终于厚积薄发,开始有信心和气量,去写一部长篇科幻了。请泡好一杯清茶,去静静地欣赏吧,看看“三体”这个困扰了人类超过百年的物理疑难,是如何被演绎成一部,中国本土长篇科幻的腾飞之作的。
9、《搜神记》
一直不太看好这部书。
虽然它的语言不错,写作技法也不错,更是极少见的以中国本土神话为载体的佳作,但总是让我感觉到缺了点什么。是少了阅读时的快感?还是缺了内蕴的激昂?我并无法清晰定位。只能说,如果说这部书是一头龙,那它就少了两只眼睛。虽然情节看起来也算曲折,语言读起来也算华美,可我在读的时候,总是觉得那样平平淡淡。
不过,在这样一个喧嚣浮躁,坊间书坛充斥着无数垃圾作品的时代里;在《飘渺之旅》被当成写作技法的典范,黄易被认为文笔相当好的荒谬人世中,或许,推荐“搜神记”这样一部平庸之作,也不算是太大的罪过吧。
10、《移猎蛮荒》
莫仁这个名字,似乎已经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中了。不过六七年前,以一部《星路迷踪》声名鹊起的莫仁,在小说界可谓鼎鼎有名。正是在他的笔下,“修真”的世界被架构起来,可以说,莫仁正是修真类小说的鼻祖。不过莫仁的文笔实在是,太平庸了!和黄易一个档次的,而情节架构却还没有黄易的本事,于是默默无闻便也并不奇怪。
这部“移猎蛮荒”是莫仁的新作,文笔比以前似乎进步了不少,不过仍然上不了台面。虽然通顺得体,但通篇都是大白话,什么意境优雅和墨香四溢是绝对感觉不到的。不过情节很好,值得一读。
11、《无限恐怖》
文笔二流,写作技法二流,不过情节和想象力,实在是超一流啊!尤其是里面的想象、创意,对“盒子”的构思,真地不错。做为一部快餐文学,这是个不错的选择。重情节而清文笔的朋友,切勿错过。
篇末:
之前曾写过两篇巅峰作品赏荐,这应该是最后一篇了。时机已现,正是男儿挺身戮力之时。从明日起,数年之内都会以前途为重,不再看小说了,所以今后再也无从荐起。
临别奉劝诸位,小说只是生活中锦上添花的点缀,而并非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的工具,切不可因之耽误了自己的前途和梦想。在迷醉于小说世界的时候,别漠视了身边的事,别冷落了身旁的人。
最后还是那句旧话:“如果诸君能因此文而结识自己喜爱的小说,我将不胜高兴。”
别了。
网上帮你找的
③ 海底两万里21章到47章主要内容
二十一、 陆上几日:和两位伙伴一起上小岛采摘野果、狩猎,捉到一只被豆蔻汁给迷醉的极乐鸟。
二十二、 尼摩艇长的闪电:被土著的巴布亚人发现了,图向发起进攻。鹦鹉螺号被涨起来的海潮托起,时间正如艇长所预料的分毫不差。
二十三、 强制睡眠。
二十四、 把一位因伤而死的艇员安葬在珊瑚墓园里。
二十五、 印度洋:鹦鹉螺号在印度洋穿行,看到了基灵岛,看到了“船蛸”
,在孟加拉湾漂浮着无数的尸体,还看到了一望无垠的“牛奶海”。
二十六、艇长介绍原始的采珠法,采珠人悲惨的生活。
二十七、 艇长带观看一颗大如椰子的珍珠。
二十八、 鹦鹉螺号从红海通往地中海的地下通道“阿拉伯隧道”的经过。
二十九、 内德.兰德击杀儒艮。尼摩艇长指挥潜水艇顺利穿过苏伊士地峡。
三十、 希腊群岛:尼摩艇长把大量的黄金赠送给一个潜水员,目睹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奇景。
三十一、 鹦鹉螺号在地中海底穿行,看到许多的遇难船只的残骸静卧在那里。
三十二、 内德.兰德做好了潜逃的准备,
三十三、 尼摩艇长在夜间到三百米深的大西洋底去参观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洋城——亚特兰蒂斯。
三十四、 海底煤矿:潜艇来到一个已经熄灭了的火山中心取燃料。
三十五、潜艇在下潜到海底一万六千米的深度安然无恙。
三十六、鹦鹉螺号为了保护长须鲸狠狠地冲杀抹香鲸。
三十七、 鹦鹉螺号开往终年积雪结冰的南极圈。
三十八、 和尼摩艇长登上南极大陆。
三十九、 潜艇在驶离南极时,被一大块倒下来的冰块砸到了,陷入困境。
四十、 经过共同努力,潜艇终于冲出冰墙。
四十一、
四十二、 潜艇来到留卡斯群岛附近,突然围上一群大章鱼。在艇顶平台上,人和章鱼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四十三、
四十四、尼摩艇长潜入海底凭吊英勇不屈的复仇者号。
四十五、
一艘战舰向潜艇发起攻击,经过几番周旋,潜艇将战舰撞沉,。
四十六、 三人利用附在潜艇上的小艇逃跑,可潜艇被卷入了大旋流中,小艇也难逃厄运。
四十七、 和两个同伴被罗佛丹群岛的渔民救起。尼摩艇长及其鹦鹉螺号一起下落不明。
④ 三体的作品评价
刘慈欣承认,作为一个技术狂,他的内心必然产生一些冷酷的东西。因此,在小说中,他将他笔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摧毁,又一遍遍重塑。人类挣扎在他的目光下,试图在他冷酷的理性思维中寻找最后一丝丝希望。常识和逻辑在刘慈欣的小说里不是失效就是扭曲了。刘慈欣在《三体》中显然戳破了某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温馨梦幻。然而不得不承认,他这种技术狂特有的冷酷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三体》就像一种极限运动,或者巅峰体验,让人窒息,同时也让人产生迷幻般的欣快感。更关键的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能误打误撞地触及到人类最核心的秘密。刘慈欣在《三体》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尽情地描绘人类终结之时的场景。这一次他彻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并从中找到了力与美,体悟到人类悲剧的深刻性 。
《三体》里面那个三体游戏,想象奇崛恢弘,对于三体星系这一个极为奇幻的想象世界,刘慈欣充分发挥了他在硬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世界完全真实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发展规律。刘慈欣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来讲述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三体与地球遥相辉映。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涵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既是对地球文明自身的一种独特反省,又是在宇宙级别上的一种超越。在构造了一个丰满坚实的三体世界以后,他进一步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还有更高级的文明,发生更加猛烈而意味深长的碰撞。当人们为刘慈欣空前的想象力而迷醉时,又会被他锐利的思考和批判所震醒。刘慈欣仍然属于那个心系现实的伟大传统,甚至连“文革”这样沉重的话题都可以从宇宙的视角来展开。刘慈欣痴迷于世界的构筑,但他绝不仅仅满足于对技术的描写,而是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而这种思考,一旦从大尺度的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展开,其结论也往往令人震惊。在《三体Ⅱ·黑暗森林》中,刘慈欣看似极端的“科学至上”和“唯物技术主义”其实已经旧瓶子里面装了新酒,也正折射了这个时代的一个重大转折:精神、人性、道德、信仰,这些原先是哲学家、伦理学家、神学家专属的论题,正日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而刘慈欣恰好站在一个难得的位置上,从科学的角度审视人文,用人文的形式诠释科学。他超越了传统的道德主义,以惊人的冷静描写人类可能面临的空前的危机和灾难,提出了会被认为是极其残忍的各种解决方案,但是他对人性的终极信念将被人们理解。在这样一个终极的高度,刘慈欣涉及了信仰的问题。未来、理想、乌托邦,这些人类永恒的心理需求在不同的时代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宇宙大爆炸和坍缩的背景下,光年和基本粒子的尺度上,他探讨了信仰会采取的形式,与科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
阅读《三体》系列,除了在其中仍然能体味到一些传统的科幻作品的风格之外,又可以带来一种像阅读那些出色的商业通俗小说时会感受到的快感。而且,会为作者超越常人的想象力而叫绝,也很欣赏作者的思考,以及其中部分的思想。这个小说系列的可读性,就其情节展开的精彩度来说,作为其基础的,恰恰是作者惊人而且超越常人的想象力。在这个小说系列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对于多种科学知识的了解、利用与合乎科幻逻辑的外推幻想。在整个系列中贯穿的哲学思考,与其用作者所说的“宇宙社会学”这一概念,倒不如用“宇宙伦理学”更为合适。正是作者超越常轨的思考,扩展到以存在外星文明为前提的整个宇宙,在这种最大的范围内,又以地球人可以理解的伦理,论证构建其理论基础,才使得整个系列小说具有一种真正的宇宙视野。不过,在其中还是有一种隐约的内在矛盾存在着,这就是对于科学技术手段之价值的评价,与作为其叙事和情节构想基础的带有人文意味的宇宙伦理前提之间的某种冲突。刘慈欣在《三体》系列中,预设了一个残酷的宇宙规模的黑暗前提,这也是他的“宇宙社会学”的核心所在,其第一条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很有些哲学意味,这里面价值判断被取消了;其第二条,颇有些把地球上有限资源的环保理念扩展到整个宇宙的意味,说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也很有点像人们所说的“发展是硬道理”,只不过暗中又把文明的增长和扩张(即“发展”)与对物质资源的消耗先天地联系在一起。在《三体》系列中,作者突破了硬科幻的传统模式,让其故事更好看,与此同时,在其哲学基础上,还是沿用了地球思维的某种框架 。(刘兵部分)
刘慈欣的每一部小说都包含着精心构思的完整世界景观,同时又兼有切肤的现实感。刘慈欣在自己的作品中企图做到的,正是写出人面对强大未知的惊异和敬畏。特别是阅读《三体Ⅲ:死神永生》带来的那种无边无际、浩瀚恢宏的体验,如同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在进入四维空间之后突然看到无穷的感觉。刘慈欣采取的描写方式具有技术主义的特点,这会使他在惊叹“方寸之间,深不见底”之后,进一步带读者深入宇宙(比如奇异的“四维空间”)中去认知它的“尺寸”。在描写的链条上,这样的层层递进产生一种异乎寻常的力量,他在与无形无限搏斗,试图把一切都写“尽”。或者说,他不遗余力地运用理性来编织情节,让他的描写抵达所能想象的时空尽头。用刘慈欣自己的文学形象来打个比方:他让“崇高”跌落到二维,在平面世界中巨细靡遗地展开。刘慈欣的科幻想象包容着全景式的世界图像,至于有多少维度甚至时空本身是否存在秩序,在这里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巨大无边,同时又精细入微,令人感到宏大辉煌、难以把握的同时,又有着在逻辑和细节上的认真。它的壮观、崇高、奇异,建立在复杂、精密、逼真的细节之上,可以说宇宙大尺度和基本粒子尺度互为表里,前者的震撼人心,正如后者的令人目眩。刘慈欣的小说以激进的科学推理为支撑,甚至在《三体》这样的长篇巨制里,宇宙规律本身的更改也是支撑其情节的最主要支点 。
《三体》具有深切的社会意识,小说中逐渐浮现出的“宇宙社会学”,纠结在制度建构与人性道德的冲突之上,实际上也更为直接地将“中国经验”的难题投放在整个宇宙的尺度之上。可以说刘慈欣构思的“三体世界”尽管有着上亿光年的时空,其实却并不遥远。正是以现实情景为基点构想出的《三体》的宏大世界,明确地建立在“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么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准则吗?”的道德追问之上。更具体地说,《三体》中描绘了两个层面的道德:零道德的宇宙本身——更高智慧如“歌者”向太阳系抛出二向箔,使整个太阳系二维化,人类文明从此灭亡;但刘慈欣着力去写的还有“有道德的人类文明如何在这样一个宇宙中生存?”这两种假想条件放在宇宙背景中,看似是空想,却深深地扎根在人被卷入历史困境时的切身境况之中。《三体》中多次写到生死攸关的抉择时刻,关系到文明的兴亡,人性的存灭。这些时刻映现出与作者和读者都面对的现实历史息息相关的道德困境。由此,刘慈欣的情节构思纠结在两个向度的道德上:一切为了生存的零道德,与有善恶之分的道德。他铺陈的宏伟叙述,最终展现的情节走向,是有道德的人类(或任何生命)无法在零道德的宇宙生存下去。《三体》跌宕起伏的故事线索,是人类一次次凭借理想和理性为保存自身作出努力,最终“歌者”来临,黑暗森林打击到来。但刘慈欣让程心一直活了下去,她成为三体和地球文明的最后幸存者之一。这个存亡攸关的宇宙史诗之中,整个物种和世界的灭亡,与一个人的保存构成了平衡 。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2015年2月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2014年度星云奖长篇小说类(提名 )《The Three-Body Problem》(《三体》英文版)2015年4月2015年度普罗米修斯奖最佳小说(提名)2015年5月轨迹奖科幻小说类(提名 )约翰·W·坎贝尔纪念奖最佳科幻小说(提名)2015年8月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获奖 )
⑤ 《迷醉》txt全集下载
迷醉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迷醉-正文-第三章 见鬼
展欢颜无聊地躺在床上,看着上官林勇临走时塞过来的名片:上官集团,集团……总经理……
难道我变成了童话里的灰姑娘?展欢颜突然从床上一个鲤鱼打挺,没挺起来却差点把腰折断,呲牙咧嘴地跑到镜子前照照:眼睛有点喜气,皮肤嫩嫩的,牙齿整齐。她把窗打开,让中午温暖的阳光照进来,让屋子里的小鬼无处遁形。再看镜子,眼睛喜气但有血丝,皮肤嫩嫩的却有夏天遗留的晒斑,牙齿整齐却有龋齿。
好吧,没有谁是完美的,展欢颜自我安慰道。烧开水泡方便面的间隙她倒在床上数钱,十九岁,没有钱,别生病,生病就完了。穷人不怕鬼,因为自己就是穷鬼。别生病,自己身体难受还要让家里人跟着难受。
两千块,交九百房租还剩一千一百块。唉,展欢颜叹息一声,要不要去找那个有钱男人?算了,别人跟自己不熟,也许他是喝多了。
电话也没有,懒得去楼下打公用电话。也不知道郭微怎样了,会不会被打劫?快过年了一个女人却只身在外面。
打劫倒是没遇……
⑥ 《迷醉》最新txt全集下载
迷醉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杜小野拿着刚取回来的包裹回到了家。
打开包裹,是一本书,书名是《现实》。作者是于滨,杜小野的好友,这本书是于滨出版的第一本书,打开书,竟然是手写体。
杜小野本想先一睹书中风采,但是今天感觉很累了,现在只想躺在床上睡一会,一切等醒来再说。
刚躺下没多久,电话就响了起来,杜小野紧皱着眉头,哭丧着脸拿起了电话,电话上没有显示名字,让他暂时放弃了刚刚决定臭骂这个人的念头。
“喂!”
“书取到了吗?”电话那头直接扔出这么句话,听声音杜小野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他心里想着这反正不是于滨的声音。
“取到了,你是哪位啊?”
电话里传出一阵嘈杂的声音,之后就掉了线。
杜小野愣了好一会,才晃过神来,这是谁啊?恶作剧吗?查了下电话归属地,本地号,杜小野从包里拿出了另一个电话,虽然两个电话的电话簿大部分是一样的,但他还是输入了刚才打来的号码,果然出现在了电话簿里,不过名字存的是一个笑脸,杜小野沉思了片刻,丝毫没有想起什……
请采纳
⑦ 推荐几本txt 幽默搞笑的 小说 不要太长
江北第一才子,我见过最有才华的一本搞笑小说,搞笑能搞到这种水准,作者也太有才了,强烈推荐你去看,迅雷上应该有
⑧ 《海底两万里》的内容简介
主要进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无意间发现-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跟随尼廑艇长乘坐这潜艇,遨游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南极、北水洋,在海底进行了两方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作者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曾写过《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等著名科幻小说,其一生信仰科学,是少见的科学作家。
(8)迷醉状态科幻小说扩展阅读:
在法国,作品于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连载于《教育与娱乐杂志》(Magasin d’É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
第一、二卷的单行本分别出版于1869年10月28日和1870年6月13日(无插图);插图本出版于1871年11月16日,111幅插图由Edouard Riou和Alphonse de Neuville绘制,Hildibrand雕刻。
该书最早被翻译到中国则是在1902年,题为《海底旅行》,由卢藉东、红溪生据太平三次的日译本《五大洲中海底旅行》转译(该译本据英译本转译),最初连载于《新小说》,只可惜并未刊完。这是该书已知的最早的中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