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中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
① 从比较文学理论角度阐述文学与科学的关系
第一个层次是「互斥的关系」:也许有人认为这两者所意指的对象完全不同,也没有可能互相影响。例如,一个好的科学家必须是事实事求是、细密推想、精密验证。他所得到的结果必须与自然界有一一对应才算成功。这绝对不会是一群文人书生凭著自己的灵感想像而创造出来的精神世界。
第二个层次是「应用上的关系」:就如同科学家需要用文字来写论文,文学家也需要用电脑来打字或找资料,甚至用印刷术来印书。不过科学论文好不好,几乎很少是决定於文字的表达,而是实际内容的重要性。同样的,一个文学作品的价值也与他用甚么方式出版或流传应该关系不大。我们只能说,这样的关系是浅薄的,也并非不可取代的。
第三个层次是「互补的关系」:因为这两者一个强调逻辑实证与理性推演,但另一个更强调思绪跳跃与生命的感动。两者若能在这世界上共存,会带来丰富而扎实的生活。两者互相补足,缺一不可。
第四个层次是「共通的关系」:因为我们也许可以发现,科学与文学最终都含有对於美感、简洁的形式,或品味欣赏的成分。任何一个物理学家都知道,上帝所创造的基本物理定律如果用适当的数学表达出来,其实都是非常简洁漂亮,据有高度的对称性与普遍性,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之著迷疯狂。
第五个层次是「互相成全的关系」:研究物理久了以后,我们都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然科学远远比人类想像中的科幻小说更为有趣,奥妙难测。这样的精彩世界如果能适当地传达另一颗敏锐的心灵,或许会激发出完全不同的文学作品。就像常坐在星空下的诗人一定比埋首於灯光下的书虫更能有灵感赞美宇宙的奥秘。反之,我相信文笔优美、想像力丰富的的文学作品也是可能对真实科学的思维有所启发的。
第六个层次是「同属於人性的关系」:虽然科学所描述的对象是自然界,但是所使用的语言符号仍然是人类藉著本性中的理性功能(也就是康德所说的「范畴」)而组织成。所以我们仍然可以把科学与文学视为共同人性的不同面向展现。而当然,这并不排斥人性中也会有其他面向,如正义与爱,反应出人类与其他生物完全不一样的美妙之处。
第七个层次是「同属於上帝荣耀的关系」:原来,人类所具有的这些特色,包括理性的灵魂与感性的生命,并非是凭空无端地出现,反而都是来自创造的上天丰富的赐予,难怪人的理性可以思索自然界的规律,并且发现符合的恰到好处。这样我们也才更明白,从自然界的奥秘,到科学准确的逻辑语言,再到文学的绵绵情感,都是使我们得以了解与感受自然与生命中那伟大的「真」、「善」、「美」。
② 作家刘欣慈认为科幻小说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请从科学性与文学性方面
就刘慈欣吧。目前他的地球往事三部曲《三体》123基本已经是中国来科幻的巅峰了,此外他的《球星闪电》《地火》《超行星纪元》等等都非常的经典,用严锋的一句话自“我推崇大刘的作品,是因为他逆流而上,发扬理性主意和人问精神,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整体性的思维和超越性的思维”。 此外大刘的所有作品都是兼顾硬与剧情兼备的
③ 科学性是科幻小说的硬标准吗应该要求科幻电影和小说与现实科学原理完全匹配吗
科学性不是科幻电影的硬性标准,科幻电影或小说也不一定要与科学原理相匹配。
其实对于超出现实基础的电影在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科幻电影,另外一种是奇幻电影。科幻电影就是基于现实原理,在未来有一定可能实现的科技类电影。奇幻电影就是不必要完全基于现实原理的电影,不一定会实现的电影。
科幻电影的代表有《钢铁侠》、《星际穿越》、《生化危机》等;奇幻电影的代表有《超人》、《雷神》、《奇异博士》、《毒液》等。对于《流浪地球》在其根本上应该划分为《科幻电影》,但其实现难度太大,尤其是停止地球自转这一行为已经超出已知物理特性惯性的理解程度,所以看的人很难理解也是正常的。
其实不管电影从属如何,其逻辑性与框架怎样,其只不过是消遣娱乐的一种形态而已,不要纠结那么多。娱乐而已,不必太较真,你一较真就输了。
我是皮皮宝贝,欢迎大家关注我。
④ 在评价科幻小说时,是「科幻性」更重要还是「小说/文学性」更重要
对于科幻小说,大家应该都看过吧。反正我个人喜欢。那么各位,在你们看科幻小说的时候,更喜欢它的科幻性多一点,还是希望它作为一本小说,小说性,情节性多一点呢?
好多人说,希望两种都多一点,希望做到兼顾,哈哈哈,那么我推荐你去看三体吧。
⑤ 科幻小说是“科学”更加重要,还是“幻想”更加重要
科幻小说是是很多科学爱好者比较喜欢的文学类型,当然喜欢它的也不仅限于科学爱好者,而科幻电影也是科学爱好者比较喜欢的影视类型,同样喜欢它的不仅限于科学爱好者。个人认为科学较为重要。
什么是幻想元素必须符合科学呢?就是幻想元素不能凭空虚构,而应该在现实中有相应的科学理论或科学概念,一句话就是不能乱来。另外诸如超人之类的飞天遁地置万有引力定律于不顾,这就只能当玄幻动作片看了,可以看得很爽,但跟科幻无关……符合科学的幻想元素就是那些幻想元素是基于已有的科学理论或科学假说的,在现实的科学中有理论基础,但可以在这些理论上加以适当的合理夸张,但不能修改基本的理论科学原理。
⑥ 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球请从科学性与文学性的角度本文的基本特征
实性与文化性平衡了,请从科学性与文化文学性的角度,基本的特征,他肯定是保持平衡的
⑦ 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
不合理,太不合理,用传统意义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⑧ 科学与文学的关系,需要一些观点
文学(包括艺术)与科学文化教育(我们这里指的自然科学)是不同的,文学的中心问题首先是人,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科学的中心问题则主要是自然世界,科学也研究人自身,但在科学中,人主要作为一种自然而进放科学的视野。文学和科学都要揭示世界的奥秘。文学与科学都追求真美,但文学追求的真是人的情感的真,科学则追求规律的真,科学在必须选择时,它选择真而牺牲美,文学则在真与美二者中永不可作单一的选择。但是文学与科学文化化中,科学文化以它的理性智慧的知识性和深刻性塑造了文学家,进而促进了艺术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从某些方面启示艺术文化的开展。反之,艺术文化以它的情感智慧,影响科学家的精神世界,给科学的发展带来动力,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文学与科学永远是关联在一起的,文学与科学一样参与了开发世界的统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