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候群科幻小说
⑴ 贞子到底怎么回事
贞子,全名山村贞子,经典恐怖形象之一。出自1991年至1999年出版的系列科幻恐怖小说《午夜凶铃》。山村贞子是超能力研究者伊熊平八郎与超能力者山村志津子的长女(有一胞弟,早夭),继承了母亲的特殊能力,拥有可以控制人类生死的超能力。贞子具有天生的世间罕有的美丽,但是却是个得了罕见遗传病“睾丸性女性症侯群”的阴阳人。17岁的贞子加入了飞翔剧团,因为一次观看没有插上插头却有画面的电视机而被人熟知。一次在医院探望父亲的时候,用超能控制了色迷心窍的全日本最后的一个天花病病者强奸自己,并控制他的意念让他将自己投入枯井里。在枯井里,贞子用怨念制成了生前记忆深处的残像和诅咒,封印在录影带里,每一个看到录影带的人都会在7天后死去,唯一拯救的方法就是将录影带拷贝多一份给别人看。
⑵ 新本格推理小说中有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值得一读
现在日本流行的新本格推理(new mystery),是继社会派“第二波本格”之后的“第三波本格”。[1]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犯罪动机、社会背景那样的社会派主题不再受到重视;惊悚、幻想等战前变格派常用的元素被积极地采用。[2]
八十年代末,在岛田庄司的指引和支持下,京都大学的推理社团高举“复兴本格”的大旗,涌现出一大批推理小说创作者,成为了新式推理小说的发源地。这些创作者创作的小说被评论家称为“新本格派”。
绫辻行人
绫辻行人,日本推理文学标志性人物之一,新本格派掌门和旗手。本名内田直行,1960年12月23日生于日本
绫辻行人
京都,毕业于名校京都大学教育学系,并取得京都大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加入了推理小说研究社团,社团的其他成员还包括法月纶太郎、我孙子武丸、小野不由美等,而创作了《十二国记》的小野不由美后来成为了绫辻行人的妻子。[3] 1987年以《十角馆事件》开始步入文坛,掀起一股“本格派推理”的旋风,成为众所瞩目的新锐作家。他的“馆系列”推理小说不仅深受读者喜爱,也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1992年他以《钟表馆事件》获得第45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1998年他亲自写剧本,并兼任导演,完成游戏软件《YAKATA》。1999年他又得到第30届麻将名人赛的冠军,成为史上第一个拿到“麻将名人”的推理作家。[9] 《暗黑馆事件》被誉为“日本推理新五大奇书”之一。[3] 著有“馆”系列,“Another”系列,“杀人鬼”系列,“耳语”系列,“杀人方程式”系列,“深泥丘奇谈”系列等。[9] 代表作:《十角馆事件》《钟表馆事件》《Another》(《替身》)等。
法月纶太郎
法月纶太郎,本名山田纯也,在1988年出版了处女作《密闭教室》,这是一部不可能犯罪题材的“建筑推理”,讲述了一夜间发生在一间完全封闭的高中教室里的奇异事件。1989年,法月纶太郎创作了第二部作品《雪密室》,这是他的第一部系列作品,同名侦探法月纶太郎正式登场一一这种设置明显受到了埃勒里·奎因的影响,法月也明确表示,自己的偶像就是埃勒里·奎因兄弟。[4] 本格推理作家俱乐部第四任(现任)会长[10] 。
法月纶太郎作品风格非常多样化,其中有校园杀人事件的《密闭教室》,有传统诡计的《雪密室》,甚至还有感情与推理并重的《为了赖子》。作品大多是以同名法月纶太郎作为主角侦探,而除了在《密闭教室》里以中学生身份出现之外,其它的作品里以小说作家身份登场。而且从《为了赖子》一书开始,法月的写作风格更由纯粹解谜转变成极富感性元素的推理小说。2002年他以《都市传说拼图》获第55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5年《去问人头吧》获第5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著有“法月纶太郎”系列等。代表作:《去问人头吧》《二的悲剧》《都市传说拼图》等。
我孙子武丸
我孙子武丸,本名铃木哲,1962年10月7日出生,27岁出道。1989年,他以处女作《8的杀戮》一鸣惊人,这本书描与了在一栋呈“8”字形的公馆内发生的连续杀人事件。在这部书里登场的“速水三兄妹”成为了我孙子武丸的系列侦探,每个故事都呈现出近乎闹剧的风格。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孙子武丸试图将漫画式的元素融入到小说中。[4]
除了这个系列,我孙子武丸还创作了“人偶系列”和《杀戮之病》《弥勒之掌》《侦探映画》等非系列作品。总体来说,他的非系列水准要高于系列作品。其中,《杀戮之病》用非常极端的方式展现了人性之恶,被称为“推理小说版的《感官世界》”。[4] 著有“速水兄妹”系列等。代表作:《8的杀戮》《杀戮之病》《弥勒之掌》等。
麻耶雄嵩
麻耶雄嵩,本名堀井良彦,是京都大学推理社团的“另类”,以“不合群”闻名。他1969年5月29日出生,22岁出道。麻耶雄嵩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部都能引发巨大的争议:从处女作《有翼之暗》,到被列为“推理奇书”的《夏与冬的奏鸣曲》;从能给人带来前所未有崩坏感的《鸦》,到新近出版的热销书《独眼少女》。[4]
他的作品深沉厚重,结局往往具有不可思议的“崩坏性”。这种对传统推理理念的挑战,使得麻耶雄嵩一方面遭受保守读者猛烈批评,另一方面却被新一代读者奉若神明。[11] (被拥趸称为“麻神”。)
麻耶雄嵩一直被誉为“日本最有天赋的推理作家”,因为他的作品无法用简单的“好看”或“不好看”衡量。很多国外出版社想出版他的作品,但最终达到目的的却屈指可数一一原因很简单:麻耶雄嵩是一位非常内向的作家,他不愿意为了稿费出面和出版社打交道。[4] 《独眼少女》获2011年第11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和第64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夏与冬的奏鸣曲》被誉为“日本推理新五大奇书”之一。他笔下的恶德“铭侦探”麦卡托鲇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系列侦探有麦卡托鲇、木更津悠也。代表作:《鸦》《夏与冬的奏鸣曲》《独眼少女》等。
歌野晶午
歌野晶午,男,1961年出生于千叶并长大于褔冈,本名歌野博史,东京农工大学环境保护学科毕业,后在出版社担任编辑。1988年因工作原因结识了岛田庄司(一天,他在杂志上读了他所崇拜的推理小说作家岛田庄司的随笔,受到很大震动,于是也没事先联系就登门拜访,从此在岛田的指导下走上了写作推理小说的道路。[12] ),并受到岛田庄司的大力推荐发表了以信浓让二为主角的《长家的杀人》,其后于翌年(1989)再发表了同一系列的《白家的杀人》和《动家的杀人》等纯本格作品(以不可能犯罪为卖点),和绫辻行人、法月纶太郎以及我孙子武丸属于首批出道的新本格推理作家。著有“信浓让二”系列等。[13]
2004年,《想你,在樱树长满绿叶的季节》获第57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第4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2010年,他的作品《密室杀人游戏2.0》与三津田信三的《水魑·沉没之物》共同获得第10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14] 代表作:《长家的杀人》《想你,在樱树长满绿叶的季节》《密室杀人游戏2.0》等。
北村薰
北村薰,1949年出生于埼玉县,本名宫本和男,本格推理作家俱乐部第二任会长[10] 。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毕业,同时也是早稻田推研会的成员,毕业后本任职高中国语(日语)教师,于任教期间的1989年,以没有杀人事件的本格推理短篇集《空中飞马》入选成为“鲇川哲也与十三个谜”的第六部作品,1991年再以同系列的《夜蝉》获得了第44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短篇奖。翌年(1992)再发表了这个系列的首部长篇作品《秋花》,1993年后辞退教师职务而成为专业作家。被誉为“日常推理大师”,是“日常之谜”的代表作家之一,文笔细腻优美,常被误认为是女性。之后较著名的作品还包括带点幻想味道的“时与人的三部作” ——1995年的《快转》(《Skip》)、 1997年的《回转》(《Turn》)及2001年的《重生》(《Reset》)。2009年,北村薰以《鹭与雪》获得日本文学最高荣誉直木奖。[15] 著有:“别姬小姐系列”等。代表作:《盘上之敌》《回转》《鹭与雪》等。
折原一
折原一,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在1988年以短篇连作《五口棺材》出道(受约翰·狄克森·卡尔《三口棺材》启发而创作,后增补两篇为《七口棺材》)。折原一以善用“叙述性诡计”著称,被誉为“叙述性诡计之王”。他的作品结尾常常有多重逆转,不看到最后一页绝对无法了解全局,读者们因此送他“魔力折原”的称号。[16]
从1988年的首部长篇《倒错的死角》(“鲇川哲也与十三个谜”的第一部作品)开始,前后共写了超过十五部使用叙述性诡计的推理小说,其中《沉默的教室》的获奖(1995年第48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更进一步肯定了叙述性诡计的被认同。至于系列小说方面,以黑星警部为主角的传统解谜推理,也表现出折原一非叙诡推理作品轻松幽默的一面。著有“倒错”系列,“〇者”系列等。代表作:《倒错的轮舞》《倒错的死角》《冤罪者》等。
芦边拓
芦边拓,本名小掉逸介。1958年5月21日生于大阪。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毕业后,任职读卖新闻大阪本社校阅部,后转任文化部记者。中学生时就喜欢阅读科幻小说,中学毕业那年春天,偶然看到美国电视连续剧「神探可伦坡」之后,对推理小说觉醒,开始阅读欧美推理小说。芦边拓回忆这次经验说:「不是感性的感动,而是知性受感动」。高中二年级时,推理小说专门志《幻影城》月刊创刊(1975年2月),他立即成为读者,之后「幻影城读者俱乐部」成立时,他也参与京都分部「13人之会」,该会是京都大学生与研究所生所组织的团体,成员十三名,芦边拓最年轻。他向这群学长学习了不少推理小说的知识。
过度热衷推理小说的结果,他自己也开始习作,曾以「小旗俊幸」和「芦部庄六」的笔名,三次应征「幻影城新人赏」,虽然三次都没得奖,但其不屈不挠的创作热情终于在一九八六年,以本名小掉逸介应征之〈异类五种〉,获得第二届幻想文学新人赏佳作奖。继之于1990年,以芦边拓之名所发表的《杀人喜剧之十三人》,获得第一届鲇川哲也奖,因而登龙推理文坛。
要谈论新本格派推理小说跃登龙门的途径,两大关键之一就是鲇川哲也赏。另一关键就是《讲谈社小说丛书》,绫辻行人就是从本丛书出道的。[17]
二阶堂黎人
二阶堂黎人,原名大西克己,一九五九年出生于东京,中央大学理工系毕业。一九九〇年以《吸血之家》入围第一届鲇川哲也奖佳作,一九九二年发表首部作品《地狱奇术师》,正式踏上推理小说创作之路,一九九五年成为专职作家,成为新本格推理的中流砥柱。主要作品是二阶堂兰子系列。在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八年,完成推理史上篇幅最长的作品《恐怖的人狼城》,并在一九九八年荣获“喜国雅彦侦探小说奖”。[18] 在1992年以《地狱奇术师》获得岛田庄司推荐而正式出道,作品风格非常接近横沟正史,不可思议的杀人事件,再加上神秘的宗教色彩,便构成了一系列高中女生二阶堂兰子为主角侦探的故事。其中《恐怖的人狼城》,全书总数四篇,是世界最长的本格推理小说,更是难得一见的新本格巨著,被誉为“日本推理新五大奇书”之一。笔下最著名的侦探是二阶堂兰子。代表作:《地狱奇术师》《魔术王事件》《恐怖的人狼城》等。
山口雅也
山口雅也,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在1987年以《第十三位名侦探》正式出道,他的作品也用上了一个超越现实的环境。在1989年发表的首部长篇作品《活尸之死》(“鲇川哲也与十三个谜”的第十一部作品)中,死而复生并不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而且故事中不论侦探,凶手或死者,全也是从最初便已经知到这个现象。所以在那个世界内,掩饰行凶时间是无用处的,因为死者会直接指出真相,甚至,连杀人的原来意义也已变得模糊了。可是,作品仍然是本格,谜团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和一般的推理小说常识倒转过来,可以说得上是现代新本格的极致了。
日本狂想派推理小说第一人。山口雅也的作品往往颠覆传统,锐意出新,高深莫测却又足以自圆其说,将读者带进推理小说史上闻所未闻的怪异之境,给文坛带来各种冲击,深受评论家之瞩目、推崇。[19] 《奇偶》被誉为“日本推理新五大奇书”之一。《日本杀人事件》获第48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短篇奖。著有“朋克刑警”系列,“垂里冴子”系列等。代表作:《活尸之死》《奇偶》《日本杀人事件》等。
有栖川有栖
有栖川有栖,本名上原正英,一九五九年生于大阪,新本格派旗帜人物,日本本格推理作家俱乐部首任会长[10] ,创作有火村英生系列、江神二郎系列和诸多非系列作品。有栖川有栖始终坚持本格推理创作,重视缜密的逻辑推演,被誉为“日本的埃勒里·奎因”。[20]
毕业于同志社大学,在一九八九年以《月光游戏》正式出道,于1989年入选成为了“鲇川哲也与十三个谜”的第四部作品。有栖川有栖作品风格较为平实,首三部作品《月光游戏》《孤岛之谜》与《双头恶魔》全是以学生侦探江神二郎为主角侦探的“孤岛”杀人事件,其后也创作了临床犯罪学家火村英生助教授的侦探系列(如《第四十六号密室》与《死于有海的奈良》)和国名系列(如《俄罗斯红茶之谜》《英国庭园之谜》)等本格推理小说。《马来铁道之谜》获第56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女王国之城》获2008年第8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代表作:《俄罗斯红茶之谜》《双头恶魔》《女王国之城》等。
贯井德郎
贯井德郎,1968年出生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商学部毕业,1993年以气氛阴霾密布的犯罪诡计小说《恸哭》入选第四届鲇川哲也奖的候补名单,其后再相继发表了三部悬念性和意外性并存的症候群系列作品、包括1995年的《失踪症候群》、1998年的《诱拐症候群》和2002年的《杀人症候群》。其他类型的作品还有1998年首部九条与朱芳系列的《鬼流杀生祭》。2010《乱反射》获第63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1] 代表作:《恸哭》《乱反射》《后悔与真实之色》等。
今邑彩
今邑彩,1955年出生于长野县,毕业于都留文科大学英文科。1989年凭借《卐之杀人》获得长篇小说新人奖“鲇川哲也与十三个谜·第十三把交椅”(鲇川哲也奖前身)的殊荣,一举成名。其后一直活跃于推理和恐怖小说界,众多作品被搬上荧幕,是日本最受欢迎的大众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鬼》《黄泉比良坂》《茧的密室》《铁的记忆》等。[22] (1988年,东京创元社出版了一系列名为“鲇川哲也与十三之谜”的推理小说,其中第十三本采取公开投稿的方式,被誉为“第十三把椅子”。[23] )而出道的今邑彩,擅长于人物,心境的细腻描写,小说风格多样化,既有传统式解谜的《卍之杀人》和《新童谣谋杀案》(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著名小说《无人生还》(即《And Then There Were None》,又称《童谣谋杀案》)同名),也有包含少许幻想、恐怖成份的“死灵杀人事件”和“金雀枝庄的杀人”,再加上贵岛刑事系列小说,在不可思议的谜题下还包含了丰富的情节,充份表现出这位仅属少数的女性新本格作家的魅力。
京极夏彦
京极夏彦,出生于北海道的京极夏彦,在1995年以《姑获鸟之夏》正式出道,作品风格以奇诡怪异见称。经营旧书店京极堂,并同时是驱魔法师的中禅寺秋彦,从《姑获鸟之夏》一书内怀孕二十个月的孕妇之谜开始,在一系列以妖怪作主题的系列故事中,中禅寺利用他对妖怪的了解,对各种不可思议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这部作品被誉为“日本推理新五大奇书”之一。而京极的第二部作品,以连续肢解少女凶案和供奉在盒子内的神祇为题材的《魍魉之匣》,更获得1996年第49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后巷说百物语》获直木奖。
京极堂系列小说人物设定鲜明、布局精彩、架构繁复,举重若轻的书写极具压倒性魅力,书籍甫出版便风靡大众,读者群遍及各年龄层与行业。京极夏彦以让人瞠目结舌的奇快速度创作,被誉为“神”一样的创作者。[24] 著有“百鬼夜行”系列等。代表作:《姑获鸟之夏》《魍魉之匣》《后巷说百物语》等。
森博嗣
森博嗣,日本某国立大学工学院副教授兼推理小说,作家,于1996年以《全部成为F》荣获日本梅菲斯特奖,之后又陆续发表了许多作品。他除了是一位超人气的多产作家外,他的作品亦是畅销排行榜上的常客。其代表作品有“犀川&萌绘”系列及“濑在丸红子之V”系列。森博嗣在设定故事人物及舞台时,习惯将大量理科因素带入作品中,因此,他的作品亦被称为“理科推理小说”。在他的作品成功推出之后,涌现出大量模仿他写作风格的作品。由此可见,森博嗣给整个推理小说界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森博嗣的作品多以科学、数学等为主题,犀川系列故事中不但主角侦控犀川和萌绘是建筑学系的副教授和学生,其他的角色也多是与大学工科、研究室、科学家为主,再加上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人生哲学观,因此森博嗣的小说可以说是融合了理科与文艺的作品。[25] 著有“犀川&萌绘”系列(犀川创平与西之园萌绘),“濑在丸红子”系列等。代表作:《全部成为F》《红绿黑白》《四季 秋》等。
西泽保彦
西泽保彦,1960年出生于高知县,美国私立(Eckerd)大学创作法专科毕业,曾任职高知大学和土佐女子高校讲师。
1990年以《联杀》入选首届鲇川哲也奖的候补,1995年再以连作短篇集《解体诸因》(首部匠千晓系列小说)正式出道,同年更发表了两部超现实的推理作品《完美无缺的名侦探》及《死了七次的男人》,其后的创作包括匠千晓系列如1996年的《她死去的那一晚》、与超能力相为题材的神麻嗣子系列如1998年的《幻惑密室》和属于科幻推理的非系列作品如1996年的《人格转移杀人事件》等。
西泽保彦的作品轻松搞笑,多以超乎现实的场景为主题,但故事完全符合本格推理的定义,解谜过程合乎逻辑,兼具足够的意外性,堪称幻想与推理的完美结合。[26] 故事中所有非常理可以解释的现象,从事件发生之前便已经向读者作出了详细的描述,而全部的谜团也是遵守同一组的规则,因此对读者来说整个解谜过程也是绝对公平和合乎逻辑性的。[27] 代表作:《解体诸因》《死了七次的男人》《人格转移杀人事件》等。
⑶ 如何确定某人有阿斯伯格综合症
临床表现:
1.人际交往困难
患者愿意与人交往,喜欢与同伴玩耍,但是缺乏交往技巧,不理解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表达的信息,采用的交往方式刻板、生硬、程式化,因此难以形成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发展友谊,不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情景,常被同伴孤立。与孤独症患儿的表现区别在于孤独症患者是退缩的,他们似乎对周围的人不感兴趣,不主动与同伴建立联系,但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经常渴望甚至尽力想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却缺乏技能做到这一点。
2.语言交流困难
尽管患者的语言发育正常、表达流畅,但是使用语言来进行沟通的能力差,在交谈过程中察言观色的能力差,不关注对方的反应,不管对方对所谈内容是否感兴趣,也不顾忌别人的感受。交谈中使用较多的书面语言,咬文嚼字,给人以古板、生硬、夸张的感觉。对于对方的谈话,患者只能理解简短、清晰明了的语句,难以领会幽默、隐喻、双关意义的语句。
3.行为模式刻板仪式化,兴趣爱好局限特殊
行为模式刻板仪式化表现为固执地保持日常活动的程序,如上学必须走相同的路线,若当天的课程有变动、交通堵塞耽误了时间等均会使患者感到烦躁。也有的患者每天吃同样的饭菜,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解大小便,定时上床睡觉,只用同样的被子和枕头,入睡时必须将一个手帕盖住眼睛等。一旦这些行为活动程序被改变,患者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烦躁。患者常常有某些特殊的爱好和收藏,如记忆火车时刻表、彩票获奖者、名山或大厦的高度、收藏电话卡,显得比较怪癖。应当鼓励和利用患者的这些兴趣爱好,让他们成年后从事相关的职业或研究。
4.笨拙的运动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诊断依据外,还有一个症状作为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的相关表现而非诊断依据,即运动发育延迟和运动笨拙。阿斯柏格综合征患者可能会有运动技能发展落后的个人史,如比同龄人更晚学会骑自行车、接球、开罐头等。通常他们是不灵活,步态僵化、姿势古怪、操作技能差,在视觉-运动协调能力方面有显著缺陷。
⑷ 耽美科幻奇幻类冒险文
lililicat的《时空穿越症候群》《丑小蛇》《麒麟奇谭》都是奇幻的,小攻小受一起冒险,越看越有趣
⑸ 追加高分求好小说~~
那多写的很不错,不仅科幻,而且很有深度,能引人深思的。
藤萍写的有个叫吉祥纹莲花楼之朱雀,还有一个在写中是之玄武。是推理加武侠的
还有一个我不知道是不是匪我思存写的,叫古董店。是一对姐妹,每一个古董都有一段故事。
再来卫斯理的是经典。
你在11dream.com注册一下,搜书都能搜到。其他你 注册的下书的网站都行的。
⑹ 长门有希的用语解说
资讯统合思念体(Data Integration Thought Entity),即在银河系,甚至是包含全宇宙的广大资讯海洋中所诞生的没有肉体的资讯生命体。他们最初是以资讯的形态诞生,然后经过各种资讯会互相结合后会产生意识,最后依靠撷取其他资讯进化。没有实体,只能以资讯的形态存在的他们,就算用最先进的光学检验方式,也无法观测出来。几乎和宇宙同时诞生的他们,随着宇宙的膨胀而扩大,相对的资讯网也逐渐扩大、巨大化。
目前找不到自律进化的方法,陷入了进化的瓶颈。为了突破自身常时深陷于自律进化的闭塞状态,他们对地球上的有机生命体——“人类”产生兴趣。存在于宇宙中的有机生命体拥有意识是非常普遍的,不过只有地球人持续进化到拥有高度民主知性。因此,对这点非常在意的资讯统合思念体,便蓄意观测地球人。
三年前,资讯统合思念体发现了由凉宫春日的力量引发的“资讯爆炸”,认为凉宫身上可能隐藏着自律进化的可能性,甚至拥有操纵周遭资讯环境的能力。而这便是长门有希出现在这里的理由。资讯统合思念体因为没有语言能力,所以无法与有机生命体直接接触。但如果不借助语言,根本无法与人类沟通。所以资讯统合思念体创造了对有机生命体接触用联系装置(“机关”称之为TFEI终端机)长门有希等担当他们与人类沟通、接触的桥梁。而担当观测凉宫春日工作的除了长门以外还有其他联系装置。
资讯统合思念体中拥有数种意识,有期望就近观察春日的“主流派(中立派)”、想直接刺激春日的“激进派”和“革新派”、想寻求平衡点的“拆衷派”以及想隐藏自身存在的“稳健派” 。 对有机生命体接触用人型介面(Organic Life Contact-purpose Humanoid Interface),又译“~人型终端”或“~联系装置”,超能力者组织“机关”则称呼为TFEI终端机,通称“外星人”。
对有机生命体接触用人型介面是由资讯统合思念体送往地球的有机人造人。外观与人类无异,却拥有藉由高速咏唱咒语般的编码来改变环境资讯的能力,从分子开始改变物质结构,也能够强化自己的运动能力。平时是以人类的方法补充知识,或摄取人类食物来补充能量。
对有机生命体接触用人型介面拥有学习能力,因此她们不断地累计记忆、更新知识。但人类的生活方式似乎会对她们造成压力,原因仍然不明 。 资讯爆炸(Data Flare)指的就是凉宫春日在引发的那场资讯爆炸。尽管肉眼不可见,不过这个现象却让资讯统合思念体感到自律化的可能性,接着派遣对有机生命体接触用人型介面至地球,着手观察凉宫春日。
资讯爆炸影响的不只是地球表面,如今已扩散至太空,使得与资讯统合思念体不同起源的“广域带宇宙存在(即天盖领域)”也开始关注凉宫春日 。 资讯操作(Data Manipulation)是对有机生命体接触用人型介面所擅长的一种特技之一,而长门有希拿手的是“资讯操作及资讯连接”。长门曾在业余棒球大赛中对金属球棒进行属性增幅(自动导航),让SOS团棒棒全垒打。在阿虚拜托长门下场雨时,长门也回答“不是不能”(但是可能在数百年到一万年间对生态系统留下后遗症,因此作罢)。
长门和朝仓对决时,双方以“资讯操作”能力相互攻防。刚开始,朝仓在对自己有利的闭锁空间中较占优势,但随着战斗时间的延长,长门成功的解除“资讯连接”,导致朝仓败北 。 在动画《SOMEDAY IN THE RAIN》中,充分展示了长门的日常生活。她在整段故事里完全保持沉默,尽管一句台词也没有,但她那细微的感情波动仍被刻划在画面当中,这点在DVD中更为明显。DVD章节选单被命名为《长门的日常1》、《长门的日常2》、《长门的谎……》、《两人独处……》、《春日的心意……》。《长门的日常1》总长2分17秒,描述长门静静读书,《长门的日常2》总长57秒,长门依然静静的读书。所以,读书就是长门的日常写照。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长门的谎……》章节。阿虚外出归来后问:“长门,只有你在啊?春日她们呢?”然而长门什么也没有回答。是不希望让阿虚到她们身边,还是单纯想隐瞒春日替实玖瑠的摄影会?这时长门转过头去,脸上表情引人遐思。这就是长门的“谎”,画面看似平静,却有着长门微微荡漾的感情变化。
下个章节《两人独处……》中,两人指的的就是长门与阿虚。阿虚打算打个小盹,而长门仍然看着她的书,其中的莫名紧张气氛究竟是源自何处?
最终章《春日的心意……》里,阿虚睡醒后发现身上披着两件毛线外套。一件是春日的,另一件是谁披上的呢?答案就在DVD通常版的盒面图上。图中的阿虚披着外套打盹、春日的外套好端端穿在身上、长门没穿外套,即代表长门的外套……阿虚醒来时已不见长门踪影,而她读过的小说却留在桌上,不禁使人联想到长门想藉由桌上的书,向阿虚表示“自己曾经待过的痕迹” 。 长门总是给人沉默印象,但她使用的语句似乎有种特殊倾向。
倾向与对策1◎鹦鹉般的简短回答
例句:
——是吗?
长门:“是的。”
——那就没办法啰?
长门:“没办法。”
——那还是不做比较好把?
长门:“比较好。”
“是的”、“没办法”、“比较好”等等,以简短语词回话就是长门的风格,而且回答时大多会直接重复对话对象讲过的语词。虽然有时候感觉有点鸡同鸭讲……还是很赞!
倾向与对策2◎使用一连串难深用语
例句:
长门:“局部的环境资料窜改,很可能会造成行星生态系统的后遗症。”
长门:“这个房间的内部,单独在限制模式下产生了局部性非侵蚀性融合异时空间。”
长门懂的词汇实在是五花八门,还能将难深的名词有逻辑地串联起来,就像电脑语言一样。爱读小说、外观文科的她,思考方式却很理科。
倾向与对策3◎难懂的幽默
例句:
长门:“你之前没这么说,我所接收到的指示是,不管是谁都不可以帮她开门。”
长门:“刚才那是腹语术。”
长门不只是说话一板一眼而已,有时候还会添加自己的幽默。例如忠实地遵守春日的“无论谁来都不准开门”命令,连春日本人来了都不开房门,或是在猫突然开口说话时以一句“刚才那是腹语术”掩饰过去。懂梗的人才笑得出来,有如一部会挑对象的搞笑机器。
倾向与对策4◎其实很体贴
例句:
长门:“喝吧。好喝吗?”
长门:“别担心。我不会让它发生。”
长门:“我去沏茶。或者……吃饭?”
不知她是否将SOS团的茶水专员朝比奈实玖瑠视为竞争对手,和阿虚共处一室时不停替他倒茶,还强调自己泡的茶比较好喝……还会在阿虚被卷进麻烦后。说着“别担心。我不会让它发生”来安慰阿虚,非常值得信赖。 小说志《the sneaker 2004年12月号》专辑中曾刊载长门精选必读好书100册。长门有希开出洋洋洒洒100册好书,榜中本本皆是各领域中的佼佼者,可说是基础养成级的书单。而这些书单似乎拥有某种特殊的倾向。例如推理小说大多以“新本格派”、“密室”或“模仿杀人”为中心,科幻类则多事刻划宇宙构造的硬派科幻,甚至有几本极难取得或长门自己才能读懂的书。
100册书单 :
1 【古典·推理】《ギリシア棺の谜 エラリイ·クイーン (希腊棺材之谜)》艾勒裏·奎因
2 【科幻】《エンディミオン ダン·シモンズ (安迪密恩)》丹·西蒙斯
3 【推理】《ウロボロスの伪书(响尾蛇的假信)》竹本健治
4 【推理】《双头の悪魔(双头恶魔)》有栖川有栖
5 【推理】《魍魉の匣(魍魉之匣)》京极夏彦
6 【科幻】《ぬかるんでから(里泥)》 佐藤哲也
7 【科幻·漫画】《クレープを二度食えば(再尝可丽饼时)》とり·みき
8 【推理】《谁彼》法月纶太郎
9 【推理】《夏と冬の奏鸣曲(夏与冬的奏鸣曲)》麻耶雄嵩
10 【科幻】《犹予の月(踌躇之月)》神林长平
11 【科幻】《世界SF全集12(世界科幻小说全集12)》 Robert A.Heinlein
12 【科幻】《バブリング创世记(Bubbiling 创世纪)》筒井康隆
13 【惊悚】《完本 黒衣伝说(黑衣传说全集)》 朝松健
14 【推理】《パスカルの鼻は长かった(帕斯卡的长鼻子)》 小峰元
15 【科幻】《时间冲突》 巴林顿·J.贝莱(Barrington J.Bayley)
16 【推理】《三つの棺(三口棺材)》约翰·狄克森·卡尔
17 【科幻·短篇集】《エイリアン妖山记(Alian妖山记)》 菊地秀行
18 【科幻·推理】《グレッグ·イーガン(顺列都市)》格雷格·伊根
19 【科幻·哲学】《ターミナル·エクスペリメント(终极实验)》 Robert J.Sawyer(罗伯特·索耶)
20 【文学】《复活祭のためのレクイエム(复活节的安魂曲)》 新井千裕
21 【古典·哲学】《精神现象学》黑格尔
22 【古典·推理】《伯母杀し(谋杀我姑妈)》李察·赫尔
23 【哲学】《ゲーデルの哲学不完全性定理と神の存在论(哥德尔的哲学 不完备定理与有神论》 高桥昌一郎
24 【古典·推理】《赤い馆の秘密(地下道的秘密/红房子疑案)》 A.A.Miline(A.A.米尔恩)
25 【推理】《十角馆の杀人(十角馆杀人预告/杀人十角馆)》绫辻行人
26 【推理】《ヴィーナスの命题(维纳斯的课题)》 真木武志
27 【科幻】《五百光年》 草上仁
28 【纪实】《暗号解読(密码故事)》西蒙·辛格
29 【科幻】《デュマレスト·サーガ E·C·タブ(杜玛列斯特传奇)》E.C.Tubb
30 【推理】《名探侦の掟(名侦探的守则)》东野圭吾
31 【推理】《有限と微小のパン(有限与微小的面包)》森博嗣
32 【古典·魔法】《魔术の歴史(魔法的历史)》 Eliphas Levi(伊莱·里维)
33 【哲学·推理】《オイディプス症候群(俄狄浦斯(恋母)症候群)》笠井洁
34 【文学】《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舞舞舞)》村上春树
35 【推理】《ジョーカー(JOKER旧约侦探神话)》清凉院流水
36 【哲学·魔法】 《抱朴子》葛洪
37 【推理】《杀人喜剧の13人(杀人喜剧的13人)》 芦辺拓
38 【古典·魔法】《世界魔法大全》 Dion Fortune
39 【科幻】《妄想自然科学入门》菊川凉音
40 【古典·科幻】 《钢鉄都市(钢窟)》艾萨克·阿西莫夫
41 【古典·魔法】 《法の书(法之书)》阿莱斯特·克劳利
42 【古典·文学】 《イリアス ホメロス (伊利亚特)》荷马
43 【古典·魔法】 《新编 真ク·リトル·リトル神话大系(新编 真克苏鲁神话全集)》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
44 【古典·推理】《僧正杀人事件 (主教杀人事件)》S·S·范达因
45 【古典·推理】《衣装戸棚の女(衣橱里的女人)》 彼得·安东尼
46 【古典·推理】《杀妻》法兰西斯·艾尔斯
47 【大众读物】トンデモ本の世界(奇书世界) と学会
48 【魔法】《ガダラの豚(幽灵附身的猪)》中岛らも
49 【推理】《悪霊の馆(恶灵公馆)》二阶堂黎人
50 【科幻】《知性化戦争 (提升战争)》大卫·布林
51 【科幻】《タウ·ゼロ(τ–零/宇宙的过河卒子)》 保罗·威廉·安德森
52 【科幻】《月に呼ばれて海より如来る(月光唤我自海来)》梦枕獏
53 【辞典】《イメージ·シンボル辞典(图像·纹章事典)》 多弗利斯(Ad De Vries)
54 【推理】《姫を见ませんか(想看「茶花女」吗?)》森雅裕
55 【纪实】《呪われし者の书(受诅人之书)》Charles Hoy Fort
56 【纪实】《トリフィド时代 食人植物の恐怖(翠夫特之日)》 约翰·温德姆(John Wyndham)
57 【古典·科幻】 《盗まれた街(躯体侵夺者/外星人入侵)》 杰克·芬尼(Jack Finney)
58 【科幻】《デッドソルジャーズ·ライヴ(死卒生涯)》山田正纪
59 【推理】《 暗闇の中で子供(黑暗中的孩子)》舞城王太郎
60 【古典·文学】《失われた时を求めて(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
61 【古典·文学】《 カラマーゾフの兄弟(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62 【科幻·文学】《吉里吉里人》井上厦(井上ひさし)
63 《火星にて大地を想う(火星思乡记)》 T·フロゥイング(谷川流) (本书实际并不存在,「电撃h」曾发表过这部假想作的序章,T·フロゥイング=TANIGAWA·Flowing=谷川流)
64 【纪实】《吸血鬼伝承「生ける死体」の民俗学(吸血鬼传承史 「活死人」民俗学)》 平贺英一郎
65 【科幻】《エイリアン刑事(外星刑警)》 大原麻理子(大原まり子)
66 【推理】《落着かぬ赤毛》E.S.加德纳(E·S·Gardner)
67 【推理】《ブラウン神父の童心(布朗神父的天真)》G.K.却斯特顿
68 【推理】《昭和歌谣大全集》村上龙
69 【科幻】《地球の长い午後(地球的漫长午后)》布莱恩·奥尔迪斯(Brian W.Aldiss)
70 【科幻】《リングワールド(环形世界)》拉里·尼文(Laurence van Cott Niven)
71 【科幻】《エンダーのゲーム(安德的游戏,台译:战争游戏)》奥森·斯科特·卡德(台译:欧森·史考特·卡德)
72 【科幻·短篇】《たったひとつの冴えたやりかた (唯一该做的事)》James Tiptree Jr.
73 【推理】《奇想、天を动かす(奇想·天动)》岛田荘司
74 【推理】《最上阶の杀人(顶楼杀人事件)》安东尼·伯克莱
75 【科幻·短篇集】《梦の树が接げたなら(为梦想树接枝)》森冈浩之
76 【科幻】《スターダスト·シティ(星尘之城)》笹本祐一
77 【古典·推理】《陆桥杀人事件》罗纳德·诺克斯
78 【纪实】《金なら返せん! 天の卷(还债好难!天之卷)》大川豊
79 【科幻·短篇】《海を见る人(看海的人)》小林泰三
80 【推理】《ホッグ连続杀人(HOG连续杀人案)》 威廉·L.狄安德烈(Willliam L.DeAndrea)
81 【科幻·纪实】《思考する物语 SF の原理·历史·主题(让人思考的历史 SF的原理、历史与主题)》 森下一仁
82 【古典·推理】《ドグラ·マグラ(脑髓地狱)》梦野久作
83 【科幻】《たそがれに还る(回归黄昏下)》光瀬龙
84 【科幻】《ダーコーヴァ年代记(黑暗世界)》 马里恩·齐默·布拉德利(M.Z.Bradley)
85 未知の媒体で记录されているため検知不能(记载于未知的媒介故无法辨识)
86 【古典·科幻】《少年エスパー戦队(少年超能力战队)》豊田有恒
87 【漫画】《ECCENTRICS》吉野朔实
88 【古典·推理】《太阳の簒夺者(太阳篡夺者,台译:夺日者)》野尻抱介
89 【大众读物】《悪魔の系谱(恶魔的系谱)》杰弗瑞·巴顿·罗素(Jeffrey Burton Russell)
90 【大众读物】《底抜け超大作(超级巨作)》 映画秘宝编集部
91 【推理】《猫たちの圣夜(群猫的平安夜)》 Akif Pirincci
92 【古典·科幻】《虎よ、虎よ!(Tiger!Tiger!)》阿尔弗雷德·贝斯特(Alfred Bester)
93 【科幻】《サード·コンタクト(第三类接触)》 小林一夫
94 【推理】《五番目のサリー (第五位莎莉)》丹尼尔·凯斯
95 【古典·文学】《赤と黒 スタンダール (红与黑)》司汤达
96 【推理】《百舌の叫ぶ夜(百舌呐喊的夜晚)》 逢坂刚
97 【科幻】《星を継ぐもの(Inherit the Stars)》 James Patrick Hogan
98 【纪实】《できるかなリターンズ(到底行不行)》西原理恵子
99 【文学】《海がきこえる(海潮之声)》冰室冴子
100 未知の媒体で记录されているため検知不能(以未知语言所配述故无法辨识)
⑺ 有本小说主人公叫林凡 患有战争综合症 简开视频治疗,小队被出卖老枪战死,藏记忆风暴之眼找回记忆,
摘要 您好,我正在帮您查询相关的信息,马上回复您。
⑻ 贞子讲的是什么
贞子,全名山村贞子,经典恐怖形象之一。出自1991年至1999年出版的系列科幻恐怖小说《午夜凶铃》。山村贞子是超能力研究者伊熊平八郎与超能力者山村志津子的长女(有一胞弟,早夭),继承了母亲的特殊能力,拥有可以控制人类生死的超能力。贞子具有天生的世间罕有的美丽,但是却是个得了罕见遗传病“睾丸性女性症候群”的阴阳人。19岁的贞子加入了飞翔剧团,因为一次观看没有插上插头却有画面的电视机而被人熟知。一次在医院探望父亲的时候,用超能控制了色迷心窍的全日本最后的一个天花病病者强奸自己,并控制他的意念让他将自己投入枯井里。在枯井里,贞子用怨念制成了生前记忆深处的残像和诅咒,封印在录影带里,每一个看到录影带的人都会在7天后死亡或生产。
⑼ 有没有人知道详细的 长门有希所读的100本书的目录
说在原作小说中出现过的,长门阅读过的书籍多达100本,这些书籍并不是作者和京都动画杜撰出来的东西,而是实际存在并正式在市面上发行过。其类型包括科幻、哲学、社会、文豪、魔幻等等几乎所有的题材,而且大部份都是平时少有人知的冷门作品。
下面就罗列出在动画中出现过的一些书籍的封面信息:
第2话《凉宫春日的忧郁I》——长门看的是美国作家Dan Simmons的科幻小说《ハイペリオンの没落(The Fall of Hyperion)》
第3话《凉宫春日的忧郁II》——长门看的是英国作家Simon Singh的密码学经典图书《暗号解读(The Code Book)》
同样是在第3话里,长门借给阿虚的是长门看的是美国作家Dan Simmons的科幻小说《ハイペリオン(Hyperion)》
第4话《凉宫春日的退屈》,在长门有希的100本书的列表中,与这本书最相近的是日本作家笠井洁的推理小说《哲学者的密室》(本文所提供的这本书的封面图片并非动画里的封面,原因是在下是在找不到那个封面的图片。by:第四纪冰期)
同样是在第4话,这时候看得这本则同样是笠井洁的推理小说《オイディプス症候群(奥狄浦斯症候群)》
第5话《凉宫春日的忧郁III》——虽然看不清,不过根据原作中的描述,可以推断这本应该是德国作家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精神现象学(Phanomenologiedes Geistes)》
而在第5话中阿虚拿在手里的则是“凉宫”的原作者谷川流的《学校を出よう!(走出校国吧!)》
第六话《孤岛症候群》(上)——长门看的这本书是英国双胞胎作家Peter Antonoy的《衣裳户棚之女(The Women In The Wardrobe)》
然后在第6话的中途换成了日本作家阿佐田哲也的《麻雀放浪记(一)青春篇》
第7话《ミステリックサイン》——这个梦幻般的场景,长门看的是由《战斗妖精雪风》的原作者,日本作家神林长平的《肤之下》
第八话《孤岛症候群》(后篇)——此书各大网站媒体以及广大Fans都未能考证出来
第九话《サムデイ イン ザ レイン》——左边摆着的这本是日本作家阿部和重的芥川奖得奖作品《グランド·フィナーレ(华丽的最终乐章)》长门手上拿的这本则是日本作家绵矢理纱描写高中生的小说《蹴りたい背中(欠踹的背影)》,右边那本是日本作家モブ`ノリオ的《介护入门》
第十一话《射手座之日》——很明显,这是加拿大作家Robert Jmes Sawyer的科幻小说《STARPLEX》的北美版
额外的(不保证真实性):第14话《凉宫春日的忧郁VI》——阿虚看的是美国作家Dan Simmons的科幻小说《ハイペリオン(Hyperion)》 的上册。而第3话中长门借给他的是不分上下册的版本.
⑽ 刘慈欣在三体III中提到的“宇宙三与三十万的综合症”是什么是什么理论或猜想吗
宇宙的病症。是说一个人活动空间被限制在三维,而活动速度限制在30万公里/秒(光速)之下 感觉被限制,不自由而产生的心理病症。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
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
有关此内容的原文是:
“三维,在弦理论中,不算时间维,宇宙有十个维度,可只有三个维度释放到宏观,形成我们的世界.其余的都卷曲在微观中。”
“弦论好像对此有所解释。”
“有人认为是两类弦相遇并相互抵消了什么东西才把维度释放到宏观,而在三维以上的维度就没有这种相遇的机会了……这解释很牵强,总之在数学上不是美的。与前面所说的,可以统称为宇宙三与三十万的综合症。
(10)症候群科幻小说扩展阅读:
刘慈欣三体小说的简介:
第一部讲了三体人发现地球,是因为 中国人叶文洁 当时自己被文革整的很不开心 ,比较愤世嫉俗 ,反社会 。
然后逮到一个机会就暴露了地球的位置 ,给当时 ,所居住在不稳定的星球的三体星球人(所谓三体,指三个恒星相互运转,也就是说三体人居住的行星头顶上有三个太阳;
三个恒星都有很大的吸引力,那么三个恒星的运动就很没有规律,所以三体人就很惨,有时候三个太阳烤死,有时候一个太阳都没有被冷死,动不动一代人就挂掉)。
三体人看到居然有地球这么个稳定美好的地方就很开心,打算以后不过那种苦日子了来地球定居,虽然三体人过的日子很苦,但是他们相当的发达先进 比地球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所以一点没在怕地球人的。
这个时候 叶文洁 结识了 另一个愤世嫉俗外国小伙子拉帮结派组织了一个教会一样的东西 把科技相当牛逼,牛逼到当时人无法匹及的三体人奉为神 招募了一些志同道合各个行业的人,这个教会英文简称ETO(Earth-Trisolaris Organization),这个教会又分为两个派别;
简单来说一个是 相当相当反社会 希望三体人洗刷地球文明的降临派,另一种是降临派的衍生物,对未知文明有点美好幻想憧憬的拯救派。这边这么大动作如火如荼地进行,那边傻兮兮其他地球人过了好久才发现有人要侵略,然后先干死了一批想要继续卖地球的降临派(叶文洁没死);
之后故事正式开始,地球人和三体人开始相互斗争博弈,地球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都是第二、三部的主要内容,前面主要交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