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沙王在线
科幻小说不一定要看最新的吧?我推荐几部绝对经典的
首推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我,机器人》《神们自己》《钢窟》《两百岁人》
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拉玛系列》
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的游戏》《死者代言人》《安德的影子》《屠异》
罗伯特海因莱茵的《异乡异客》《星船伞兵》《双星》《严厉的月亮》
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宇宙尽头的餐馆》《生命,宇宙及一切》《再见,谢谢鱼》《基本无害》
乔治马丁的《沙王》
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
洛伊斯比约德的“迈尔斯系列”《战争学徒》《贵族们的游戏》《镜舞》《记忆》《科玛》《外交豁免权》《无尽的边界》《西塔甘达》
迈克尔斯万维克的《地球龙骨》
罗伯特索耶的《金羊毛》《星丛》《计算中的上帝》《终极实验》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的《被毁灭的人》
小瓦尔特米勒的《莱伯威兹的赞歌》
拉里尼文的《环形世界》
凯特威尔黑姆的《迟暮鸟语》
弗诺文奇的《深渊上的火》《天渊》
金斯坦利罗宾逊的《绿火星》《蓝火星》《红火星》
撒缪尔狄兰尼的《通天塔-17》
以上很多小说都是星云雨果双奖得主,都值得一看的。
不推荐看网络上的科幻小说,太多太肤浅,完全不能和大家的相提并论,很少有有深度的
2. 有哪些精彩的短篇科幻小说值得推荐
《冷酷的平衡》,在燃料精确计算的飞船中,一个想要看望远在他星的哥哥的少女,因为燃料不足,只在屏幕上见了哥哥最后一面就被弹射入宇宙。《沙王》,乔治.马丁的作品,有关宗教崇拜,看完了还有点恶心,不过写的很精彩。《细雨即将来临》,核战争后一栋房子的毁灭,就是人类愚蠢导致毁灭的缩影。
3. 《光逝》txt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光逝》([美国] 乔治·R·R·马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yMyayL25H4frUcxYQqkdwA
书名:光逝
作者:[美国] 乔治·R·R·马丁
译者:朱佳文
豆瓣评分:7.8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05
页数:336
内容简介:
记忆送抵,我即前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为了一句誓言,他踏上这颗即将迈入永夜的孤寂行星,去追寻他已经逝去的爱情,和已经离别的爱人。
在纷繁银河里,人类开枝散叶,心灵的羁绊却一如从前。铁与血,银与玉。臂环上的契约像锁链锁住他心爱的女孩,但她却声称是心甘情愿投入其间。奇特的异星风俗背后掩藏着贪婪与奉献、真诚与谎言、怯懦与荣耀……
阳光将在这颗行星上逝去,爱,会留下来吗?
这部小说是幻想文学大师乔治·马丁的成名作,也是浪漫太空歌剧的经典之一。曾入选雨果奖和英伦科幻奖。
作者简介:
乔治·马丁(George R.R.Martin,1948~)1971年在《银河》杂志发表处女作,之后迅速走红,自1974年赢得第一座“雨果奖”奖杯以来,迄今已捧回四座“雨果奖”、两座“星云奖”、一座“世界奇幻文学奖”,以及十一座“轨迹奖”奖杯。
美国科幻与奇幻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因而产生了很多可以在科幻与奇幻两界自由穿行的两栖作家,乔治·马丁便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他的早期作品以科幻小说为主,中短篇居多,且频频获奖;现在的作品则以奇幻为主,多为鸿篇巨制。其中,《权力的游戏》(A Garne of Thrones,1976)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获“雨果奖”提名,被称为是一部将技巧、艺术性和老套故事有机结合的惊人之作。
有人说马丁很像罗伯特·西尔弗伯格,两人都既是作家,又是编辑家,都有能力将笔锋指向任何题材,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即马丁远远没有西尔弗伯格多产。这并不是写作速度的原因,而是几乎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马丁的精力都放在了电视剧本的创作上(最成功的当属著名的科幻电视系列剧《模糊地带》),当然,这也使红极一时的他挣到了很多钱。
《沙王》是马丁1979年的力作。它通过将科幻与恐怖两大元素的结合,成功地营造了怵目惊心的惊悚气氛,一举囊括了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两大奖项的“最佳中篇小说奖”。
4. 求一本很久很久之前看到过的一篇科幻类小说,主角在商店买了一个什么
《沙王》(Sandkings)(同时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的小说)
作者:乔治·雷蒙德·理查德·马丁(George Raymond Richard Martin),简称乔治.马丁。
5. 《冰与火之歌(卷二)列王的纷争》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冰与火之歌(卷二)》([美国] 乔治·R·R·马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SR2C1Js7ywaBmCk4QRZiyA
书名:冰与火之歌(卷二)
作者:[美国] 乔治·R·R·马丁
译者:屈畅
豆瓣评分:9.4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1
页数:669
内容简介:
继《权力的游戏》之后,乔治·马丁推出了另一部恢宏之作,续篇《列王的纷争》。与罗伯特·乔丹不同的是,乔治·马丁牢牢把握住了精妙的情节和那些真实得令人惊叹的人物。《列王的纷争》具备了一部优秀奇幻小说需要的所有元素:爱情故事、宫廷阴谋、背叛和战争,并且远不止于此。乔治·马丁所展示的人物能够在不觉中触及你的灵魂深处,引发你强烈的爱憎感,如同他们本是你真实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使得《冰与火之歌》不仅仅在奇幻界堪称杰作,更是一部文学佳品。马丁拒绝演绎寻常的善恶套路,或是呈现读者可能期待的那些包裹着糖衣的英雄故事。他书中的人物具有不可思议的深度,无论善恶,他们都将赚取你的情感。这些再结合魔法元素的合理运用和对悬念与高潮设置的天赋感觉,造就了《列王的纷争》,如同《权力的游戏》这本你全心爱上的小说一样,也使乔治·马丁跻身当代最卓越的作家之列。
作者简介:
乔治·雷蒙·理查·马丁(Geoger Raymond Richard Martin):1948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贝约恩。在1971年取得硕士学位以后,马丁陆续在重要的科幻杂志上,如《类比》杂志,发表了许多短篇作品,并很快以感伤怀旧的浪漫笔触,略带歌特气息的荒凉氛围,以及糅合恐怖小说元素的科幻作品,受到读者瞩目。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莱安娜之歌》(A Song For Lya),《沙王》(Sandkings),《十字架与龙》(The Way Of Cross And Dragon)等,长篇小说《光逝》(Dying Of The Light),《热夜之梦》(Fever Dream),《末日狂歌》(The Armageddon Rag)等。而在此后的十年中,马丁转向影剧界发展,担任了多部电视剧集的编剧工作。直到上世纪90年代,马丁受到《冰与火之歌》故事的感召,退出影剧界,转而投入《冰与火之歌》的创作中。
6. 好看的科幻类小说
这是刘慈欣的至今为止的小说,中国科幻的巅峰。
【目录】
长篇科幻小说——
[01]《中国2185》
[02]《超新星纪元》(实体书版)
[03]《超新星纪元》(完全版)
[04]《魔鬼积木》
[05]《球状闪电》
[06]《三体》
[07]《三体Ⅱ黑暗森林》
[08]《三体Ⅲ死神永生》
中短篇科幻小说——
[01]《鲸歌》
[02]《微观尽头》
[03]《坍缩》
[04]《带上她的眼晴》
[05]《地火》
[06]《流浪地球》
[07]《乡村教师》
[08]《微纪元》
[09]《纤维》
[10]《命运》
[11]《全频带阻塞干扰》(俄罗斯版)
[12]《全频带阻塞干扰》(中国版)
[13]《信使》
[14]《混沌蝴蝶》
[15]《西洋》
[16]《中国太阳》
[17]《梦之海》
[18]《朝闻道》
[19]《天使时代》
[20]《吞食者》
[21]《诗云》
[22]《光荣与梦想》
[23]《地球大炮》
[24]《思想者》
[25]《圆圆的肥皂泡》
[26]《白垩纪往事》
[27]《镜子》
[28]《赡养上帝》
[29]《欢乐颂》
[30]《赡养人类》
[31]《山》
[32]《海水高山》
[33]《2018年4月1日》
[34]《人生》
[35]《太原之恋》
[36]《时间移民》
其它小说——
[01]《烧火工》
科幻评论——
[01]《混沌中的科幻》
[02]《SF教——论科幻小说对宇宙的描写》
[03]《筑起我们的金字塔》
[04]《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幻》
[05]《谈〈珊瑚岛上的死光〉》
[06]《天国之路——科幻和理想社会》
[07]《无奈的和美丽的错误——科幻硬伤概论》
[08]《在2001年银河奖大会上的讲话》
[09]《掐头去尾看本届雨果奖》
[10]《〈东京圣战〉和〈冷酷的方程式〉》
[11]《我们是科幻迷》
[12]《快乐的科幻》
[13]《科幻与幻想的对决》
[14]《三维的韩松》
[15]《我们需要的科幻——〈黑太阳〉书评》
[16]《〈超新星纪元〉后记》
[17]《第一代科幻迷的回忆——写在〈超新星纪元〉出版之际》
[18]《被遗忘的佳作》
[19]《峡谷中的旅程——读王晋康的〈类人〉》
[20]《〈球状闪电〉后记》
[21]《从双奖看美国当代科幻》
[22]《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思》
[23]《科幻边界上的诸神复活——〈光明王〉书评》
[24]《小木屋中的星空——〈开阔的前庭〉后记》
[25]《太空中的西部世界——〈外星稽查行动〉后记》
[26]《文明的返祖——〈最后的城堡〉评论》
[27]《科学的淡出——〈赌一把〉评论》
[28]《机器的征途和人的复活——〈悲剧之歌〉评论》
[29]《纳须祢于芥子——从〈死鸟〉看科幻的宗教感情和宏大叙事》
[30]《道德的迷雾和生存的真相——〈狩猎月亮〉评论》
[31]《玻璃箱中的思考——〈沙王〉评论》
[32]《君子报仇,万年不晚——〈斗篷与棍棒〉评论》
[33]《泽拉兹尼的轮回——〈独角兽棋局〉评论》
[34]《你会爱上吸尘器吗?——〈血孩子〉评论》、
[35]《生态女性主义、盖娅和人格放大——〈永久冻土〉评论》
[36]《为〈科学文化〉杂志所写的常见科幻电影介绍》
[37]《写在〈三体〉第二部完成之际》
[38]《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科幻小说年度选集前言》
[39]《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40]《西风百年——浅论外国科幻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影响》
[41]《传统文学要素在科幻小说中的变化(节选)》
[42]《超越自恋:科幻给文学的机会》
[43]《重返伊甸园——科幻创作十年回顾》
[44]《〈流浪地球〉:寻找家园之旅》
[45]《中国科幻划时代的理论建构——〈科幻文学论纲〉》
[46]《〈水晶的天空〉序》
散文随笔——
[01]《电子诗人》
[02]《文明的反向扩张》
[03]《远航!远航!》
[04]《宇宙随想》
[05]《当前航天技术与科幻预测的对比》
[06]《技术奇点二题》
[07]《AI种族的史前时代》
访谈录——
[01]《小π访谈》
[02]《开辟想象天地的人们:初识刘慈欣》
[03]《〈科幻世界〉访谈》
[04]《回答〈小作家〉杂志的采访》
[05]《起点FANS见面会实录》
[06]《〈科幻大王〉特约采访》
[07]《〈成都日报〉访谈:刘慈欣 握住现实的科幻狂人
[08]《〈三联生活周刊〉关于目前科幻状况的的采访
[09]《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刘慈欣与江晓原对话录》
[10]《道德的尽头是科幻的开始——〈南方都市报〉访谈》
[11]《本土科幻任重道远——〈沈阳晚报〉访谈》
[12]《网络贴吧见面会实录(整理版)》
[13]《科幻拷问道德——〈北京青年报〉访谈》
[14]《中国科幻文学的“异类”——〈新京报〉访谈》
[15]《中国科幻文学需要大师——〈山西晚报〉访谈》
[16]《北京理工大学3月29日大刘见面会问答全纪录》
[17]《如果·刘慈欣》
[18]《〈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科幻的采访》
[19]《欢迎进入“三体纪元”——〈南方都市报〉访谈》
[20]《我们走的,是一条全新的路——〈文学报〉访谈》
[21]《影像时代,科幻文学在衰落——〈东莞时报〉访谈》
[22]《大刘成都签售活动微博速记》
[23]《〈三体〉读者见面会大致情况》
[24]《〈新京报〉刘慈欣、韩松同题问答》
[25]《给力中国科幻——〈现代快报·博客周刊〉访谈》
[26]《〈看天下Vista〉:刘慈欣让中国科幻进入“三体纪元”》
[27]《〈中国青年报〉:一边柴米油盐 一边星光灿烂》
[28]《读者的认可是惟一的希望——〈都市消费晨报〉访谈》
[29]《梦想的力量——〈中国日报〉专访》
[30]《我知道,意外随时可能出现——〈城市画报〉访谈》
[31].《精英化只会害了科幻——〈南都周刊〉访谈》
[32]《宇宙的铁幕——〈晨报周刊〉访谈》
[33]《对宇宙的敬畏是科幻文学的动力——〈文艺报〉访谈》
[34]《〈城市画报〉刘慈欣、韩松访谈》
[35]《每一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手——〈南方周末〉专访》
[36]《只有科幻能对人性“严刑逼供”——〈华商报〉江晓原、刘慈欣问答》
[37]《让我们仰望星空吧——〈南方人物周刊〉访谈》
[38]《〈东方早报〉:刘慈欣谈科幻世界与人类命运》
[39]《科幻,百岁的孩子——〈北京青年周刊〉访谈》
[40]《我对用科幻隐喻反映现实不感兴趣——搜狐读书频道访谈》
[41]《宇宙比道德更宽泛——〈经济观察报〉访谈》
[42]《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刘慈欣7月22日香港书展名作家讲座实录》
[43]《老外看中国科幻,好比我们看外国人写武侠——〈南方周末·读书周刊〉访谈》
[44]《世界上有两个我——〈钱江晚报〉访谈》
[45]《中国原创科幻,前景仍不明朗——〈北京日报〉访谈》
[46]《〈三体〉并不适合拍电影——〈大都会科幻评论〉访谈》
[47]《科幻故事 一生讲不完——香港〈文汇报〉访谈》
[48]《专职写科幻没安全感——〈华西都市报〉访谈》
[49]《刘慈欣:月亮与六便士》
[50]《〈三体〉不是里程碑——〈科学时报〉访谈》
7. 有哪些堪称伟大的科幻小说
三体啊
厄休拉 K 勒古恩。代表作《黑暗的左手》(雨果星云双奖作品),《一无所有》(雨果星云双奖作品)。
雷·布拉德伯里,代表作《火星编年史》,《华氏451 度》,《冰霜与烈火》
乔治 R R 马丁。代表作《光逝》、《沙王》(星云雨果双奖)、《莱安娜之歌》
8. 软科幻小说中,有哪些优秀的短篇值得推荐
我看科幻小说喜欢按人看。比如对【柳文扬】感兴趣的时候找了他所有的科幻来看。目前还没有看他的惊奇档案【不可信词典】。
对【陈楸帆】感兴趣的时候也陆续找了他很多短篇看。帮他打个广告吧,他的科幻小说选集【薄码】,淘宝商城有卖签名版,强烈给你推荐这个作者,他写的小说基本都是软科幻,但非常深刻的体现了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内核也给人一种惊异感,非常值得一看,我甚至觉得他比柳文扬还要好。
夏茄子的稀饭科幻我不怎么想评价,总之是很轻盈很清新很文学的科幻,情感类居多。当然也写过一个恶俗的,比如【杀死一个科幻作家】,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我对于她的评价,她还有些古灵精怪,说话语速较快【扯远了真是的=w=】也推荐一下吧,短篇【关妖精的瓶子】、【卡门】等等。
打算等学业告一段落,我就把失落的很多没来得及看的科幻全部恶补到脑子里。
9. 《冰与火之歌(卷一)权力的游戏》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冰与火之歌(卷一)》([美国] 乔治·R·R·马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42gZ5Bm03SLcapjz0nt5KQ
书名:冰与火之歌(卷一)
作者:[美国] 乔治·R·R·马丁
译者:谭光磊
豆瓣评分:9.3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5
页数:758
内容简介:
《冰与火之歌》由美国著名科幻奇幻小说家乔治·R·R·马丁所著,是当代奇幻文学一部影响深远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于1996年刚一问世,便以别具一格的结构,浩瀚辽阔的视野,错落有致的情节和生动活泼的语言,迅速征服了欧美文坛。迄今,本书已被译为数十种文字,并在各个国家迭获大奖。
本书主要描述了在一片虚构的中世纪大陆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宫廷斗争、疆场厮杀、游历冒险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全书七卷(包括未出的各卷)浑然一体,共同组成了一幅壮丽而完整的画卷。书名“冰与火”,为的是突出人性挣扎的含义,书中塑造了无数的人物,但其着眼点,却并非孤立地凸现英雄主义,奉献精神或奸猾阴谋,而是将书中人物放在一个“真人”的角度,写出他或她在时代和社会的旋涡中不同的境遇与选择。从写作上说,本书与莎翁的《哈姆雷特》颇有共通之处。从中,读者便能与之产生呼应,共同经历这冰与火的洗礼。
那么《冰与火之歌》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在阅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关注呢?
首先,本书采用了独特的视点人物写作手法(POV)。通俗地说,就好比一部大片,导演将摄影机装在不同人物的身上,并不断切换。整个故事,由甲人物以自身立场讲述一段后,便换为乙人物来讲述,以此类推,周而复始。翻开本书可看到,每章节的名称皆为一人物名,该人物便是本章的视点人物。这样的写法,不仅大大增强了代入感,尤为重要的是,它主观地限制了读者(通过视点人物的视野)获取信息和进行思考的广度,为书中错综复杂的线索设置提供了必要的帷幕。作者的另一巧思在于,相对于采取这一写法的同类作品常出现的时间线索混乱,叙事搅成一团等弊端,本书经过精心梳理后,每个章节的时间互不交叉,而是呈现精巧的上下承接的关系,虽然视点人物不同,但故事却在不断前进。
其次,本书每个章节张弛有度,节奏感非常强烈,能吸引人连续地阅读。作者在写作《冰与火之歌》之前,已获得多次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等等,并在好莱坞担任编剧长达十年之久,丰富的经历,使本书成为了他三十多年写作经验的总括和升华之作。在本书每个章节,读者都可以很轻松地发现其自身的起始、进行和高潮,本书的每一卷,也形成自身的起始、进行和高潮,乃至在由整个七卷组成的《冰与火之歌》,也呈现出这样完整的结构。不仅互相串联,其中更包含了无数的情节兴奋点。作者曾经说,担任编剧,最痛苦的是不能将自己的才华在四十五分钟一集的时间内释放出来,而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他对自身抱负的一种实现。
第三,这本书,诚如上面已提及的,其核心在于“人”本身。由是,它没有简单的答案,并不是一本可以懒洋洋浏览的书。它不仅包括无数扣人心弦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它所描述的情景,往往是真实人生中无可回避,必须面对的东西。因为人本身是最复杂的。看过本卷《权力的游戏》的读者朋友,不妨在下列问题上作深入的思考,如琼恩·艾林死亡的真相,行刺布兰的真相,乃至琼恩的父母等等,相信作者最后会让你大吃一惊。同时,相对于其他的奇幻作品,习惯于主角落地百尺毫发无伤,或危机时刻总能化险为夷的读者,本书可能是一个真正的惊愕。在作者笔下,每个角色均以其真实的轨迹在运行,有成功,也有痛苦,甚至死亡,本书正是通过这样的构架翻动着读者的情绪。
第四,本书是典型的西方史诗奇幻文学。既然是史诗,其落脚点就是整个书中呈现的世界,关注的问题宏伟,全书的格局庞大。历史,人物,宗教,神话交织在一起,展示出一个亦幻亦真的世界。或许会有读者认为,本书更像一本历史小说,这种论断有其合理之处。马丁本人曾在采访中言道:“我喜欢历史小说,但历史小说最大的局限是结局已经基本注定,不论作者付出多大的巧思,都失去了最大的悬念点和高潮处-结尾。”所以,他选择了《冰与火之歌》这样一个虚构的世界。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在奇幻文学必不可少的元素“魔法”的处理上,作者马丁秉承托尔金的精神,运用得非常谨慎,着意刻画神秘感。读者或许记得,《魔戒之王》虽是一部典型的奇幻作品,且出现大量的神灵和超自然现象,乃至伟大的法师甘道夫等等,但书中却没有具体描述一种魔法。针对这一特点,马丁曾经说“魔法等元素就好比调料,不用则无以凸现奇幻氛围,滥用则会串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相对于无数火球满天飞的“奇幻”作品,《冰与火之歌》之中的魔法显得非常精细、神秘和巧妙。
一直以来,国内的奇幻文坛苦于少有优秀奇幻文学作品的引进。少量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的作品,甚至使得文学界将在西方百花齐放,无比兴旺的幻想文学归入了少儿读物和幼稚作品一类。纵然在关注奇幻文学的读者群中,参差不齐的玄幻文学,也蒙蔽了人们的视线。透过本书的出版,阅读一本真正的奇幻作品,感受一下奇幻小说无穷的魅力,让她真正地扎下根来!
可以想见,本书的成功,必将推动新一轮奇幻文学作品引进和阅读的风潮!
作者简介:
乔治·雷蒙·理查·马丁(Geoger Raymond Richard Martin):1948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贝约恩。在1971年取得硕士学位以后,马丁陆续在重要的科幻杂志上,如《类比》杂志,发表了许多短篇作品,并很快以感伤怀旧的浪漫笔触,略带歌特气息的荒凉氛围,以及糅合恐怖小说元素的科幻作品,受到读者瞩目。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莱安娜之歌》(A Song For Lya),《沙王》(Sandkings),《十字架与龙》(The Way Of Cross And Dragon)等,长篇小说《光逝》(Dying Of The Light),《热夜之梦》(Fever Dream),《末日狂歌》(The Armageddon Rag)等。而在此后的十年中,马丁转向影剧界发展,担任了多部电视剧集的编剧工作。直到上世纪90年代,马丁受到《冰与火之歌》故事的感召,退出影剧界,转而投入这部著作的创作中。
10. 《冰与火之歌》被誉为奇幻巨制,乔治马丁还有哪些享誉全球的作品
乔治马丁被《时代》杂志称为“新世纪的海明威”。除了《冰与火之歌》这部巨作外,曾获雨果奖的《沙王》和获得星云奖与雨果奖提名的《风港》,这两部科幻著作都是享誉国内外,拥有大批忠实读者粉丝。
另一部作品《风港》是乔治马丁科幻类小说的代表作,该作品是与著名幻想小说家丽萨·图托合作完成,情节跌宕起伏,想象力丰富,很是具有浪漫主义气息。
《风港》讲述的是一个拥有飞行者之梦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勇敢和坚持,穷尽一生去追逐梦想的故事。主人公在一次次因不成熟的行为造成难以承受的后果中学会成长,凭借顽强的意志突破壁垒,成为了受人尊敬的飞行者。
此外,小说中对于星空、大海、森林等奇幻场景的描述也是可圈可点的,展现了作者惊艳的想象力。整部作品通过对传统与世俗、梦想与现实、和对主人公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向读者展现了梦想与自由的美好,表达了勇敢追逐并实现梦想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