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来源于
『壹』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怎样诞生的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1818年,年仅二十岁的英国女子玛丽·雪莱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标志着这个影响日重而又饱受误解的文学品种正式诞生。把科幻文学的诞生追溯到这部作品,是英国科幻作家奥尔迪斯于1973年,在自己的科幻史著作《万亿年的狂欢》中最先提出的观点。这一见解后来受到了国际科幻文艺界的公认,也包括中国科幻文艺界在内.
简介:
1816 年,英国著名诗人雪莱把他那端庄聪明的妻子玛丽·雪莱带到了瑞士散心,因为他们刚刚失去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这时,另一位著名诗人拜伦也来到了日内瓦。雪莱很快就与拜伦交上了朋友。雪莱和拜伦都才气横溢,他们常常海阔天空,谈论最多的是英国当时的工业革命将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甚至还谈到了科学造人的可能。玛丽听得津津有味。但晚上她常常做梦,梦见死去的儿子。有一次,她梦见她那宝贝儿子复活了,她是多么高兴啊!玛丽一下子从梦中惊醒,由思念儿子的梦,联想到两位诗人对科学造人的探索,她顿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于是她经过构思写下了长篇小说《弗兰肯斯坦》。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用科学创造的怪人,作品问世后,立刻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
『贰』 生活中哪些东西最初来自科幻小说
地球同步通讯卫星,来自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地球外的广播》。
目前美国正在研究的太空电梯,来自阿瑟·克拉克的《天堂的喷泉》。
潜水艇,来自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
『叁』 第一部科幻小说是什么
1
1818年,年仅二十岁的英国女子玛丽·雪莱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
2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走上创作之路】
1828年,凡尔纳生于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部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 。
凡尔纳总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集,还有几个剧本,一册《法国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3
阿特·布奇沃德 埃德加·赖斯·巴勒斯 阿西莫夫 安东尼·吉尔伯特
彼埃尔·伽马拉 别利亚耶夫 布瑞恩·斯坦伯利福
陈勇 程东 崔西·西克曼
达世新 大卫·赫尔 德·比连金 杜渐
弗雷德里克·波尔 弗雷德里克·布朗 弗里茨·莱伯 冯尼古特 冯尼格特
哈里·哈里森 韩松 郝晓波 赫·齐·威尔斯 霍炬
基·布雷切夫 江渐离 杰恩·沃尔夫 杰克·芬尼 景星
空门 宽齐 克拉克
雷·布拉德伯雷 雷·布雷德伯里 凌晨 刘兴诗 柳文杨 鲁卫 绿杨 罗伯特·海因莱因 罗伯特·希克莱 罗尔夫·豪夫曼 罗森 罗琳 洛夫克拉夫特
莫仁
倪匡 怒加
帕莫拉·萨根 潘海天
Q乔治·卢卡斯
RR·A·萨尔瓦多 儒勒·凡尔纳
施彤宇 斯蒂芬·金 苏珊·西瓦兹 苏学军 苏逸平 随心玫
谭剑 特利·比松 田中芳树 童恩正 托尔金
王晋康 威尔斯 威廉·厄普森 无极 威尔斯
萧建亨 萧志勇 星河 星新一 宣昌发 西马克
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 杨平 英子 尤异 宇无名 约翰·瓦利
詹姆斯·冈恩 詹姆斯·考西 张系国 赵海虹 郑军 郑文光 周宇坤
『肆』 中国科幻的发展史
第一时期起源于1902年,而第二时期起源于1979年。
1902年,鲁迅在《月界旅行·辩言》中透露出非常欣赏西方的科学技术,希望能向国人广泛传播的态度。由于过分惧怕科学读物的文本在的中国读者中无法获得接受,鲁迅希望科幻小说这种载体,能以糖衣炮弹的方式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传达给国民。
1979年,童恩正在《人民文学》发表了《我对科幻文艺的看法》。这个短文结束了“功利主义”时期,开创了第二时代。第二时代要求科幻小说找到比科学普及更加根本的价值观念,童恩正疑惑地认为,这种新的价值可能是去“普及科学的人生观”。
2016年,在央视节目《2015科幻盛典》中,科幻作家韩松与生产出液态机器的科学家进行了科幻与科学的一次握手。
(4)科幻小说来源于扩展阅读
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
中国最早的原创科幻小说是1904年发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者笔名“荒江钓叟”。中国最早的纯文学刊物《小说林》的创办人徐念慈不仅翻译国外科幻小说,本人还创作有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著名作家老舍也创作过一本名为《猫城记》的具有科幻色彩的小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幻文学仍然以欣欣向荣的姿态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学体裁更接近科普小说,大多是向低年龄段读者普及科学知识和预构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未来。在主题上比较接近于同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文学”风格。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大陆的科幻文学的发展陷入停滞。
『伍』 我们身边的技术,都有哪些是最早来自于科幻小说的
3D打印技术让万物皆可打印,当我们自己的身体、组织,甚至每一颗细胞都可以完全还原并打印出来的时候,我们能代替造物主吗?
《权力的游戏》最后一季崩盘了,下一部神剧《西部世界》倒是值得期待一番,人工智能的“背叛”,3D打印技术的栩栩如生,人性和意识的思考,风景如画的场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厉害的科幻往往会植入最新的科技,从细节上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第三种果冻般材质墨水帮助团队创造了空心管。这种墨水在室温下具有果冻的粘稠度,但冷却后会液化。研究小组在常温下用这种墨水塑造出血管,组织成型后通过冷却加真空的方式,把这部分液化的墨水抽出,中空的血管通道结构就形成了,配合上第二层第一层打印在其周围的皮肤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中空管道的外壁也能像生物血管一样保持活性和通透性。
『陆』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据你的了解,书中哪些想像事
小说《海底两万里》的故事并不复杂,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出现一头所谓的独角鲸怪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受邀参加抓捕活动,落入水中,却和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上了鹦鹉螺号潜艇,跟随尼摩船长周游海底的故事。
尼摩船长,勇敢而神秘,他就是大海之子,他隐身于大海,对陆地怀着某种仇恨,他就象神秘的大海,性格难于琢磨。他是个天才的科学家,极富创造力和探险精神。是他创造了潜艇鹦鹉螺号,在当时见多识广的阿龙纳斯教授看来,这都是奇迹。
- 亮点四:科学性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神奇的大海提供吃和穿,还给艇鹦鹉螺号提供动力,整个小说既有艺术性,又有科学性,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的海底世界玄妙无敌,我相信每个读者都对鹦鹉螺号无限向往。
《海底两万里》,神奇的海底世界。全书语言流畅,情节紧凑生动,使我们在享受故事内容的同时,也增强了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
『柒』 作为一个科幻小说作家,应了解哪些知识。
前沿科学知识、军事武器装备研发知识。一般来讲,科幻小说的取材都来源于科学,最新的科学来源于武器科技。
『捌』 为什么国外科幻小说多,而中国流行玄幻小说
主要是接受的教育和生活的环境所影响。
科幻小说(英语简称:Sci-Fi)全称科学幻想小说(英语全称:Science Fiction),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其定义为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当下以叙事为重点,追求人文思考已成为科幻小说主流,科幻与奇幻小说界限日益模糊,国内科幻小说还呈现出轻科学偏文艺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各大主流网络文学平台上的科幻分类下的小说很少完全具备以上三要素,其细分类型与受众跟本词条所定义科幻小说均有极大差别,也不受中国科幻界和世界科幻协会的认可,属于网络文学的一个分支,据此本词条将不对该类型进行介绍。
玄幻小说是一种类型小说,思想内容往往幽深玄妙、奇伟瑰丽。不受科学与人文的限制,也不受时空的限制,励志,热血,任凭作者想像力自由发挥。与科幻、奇幻、武侠等幻想性质浓厚的类型小说关系密切。
一般认为玄幻小说一词为香港作家黄易所提出,原意指“建立在玄想基础上的幻想小说”。所谓玄学因子,即是著重道家思想、易经术数、民间传说、超自然状态与神秘学,空间学等等面向的解读、描写与探索”。
目前玄幻小说主要流行于网络文化,它最大的一类玄幻小说是修真小说,二者几乎可以画上约等号,而修真文大多包含着天道、妖魔鬼怪等,情节跌宕起伏。
『玖』 为什么在我看来,大多数优秀的科幻小说都来自过去呢
我们不再写“文学”,而是开始专注于“有趣的好故事”。
我不读“文学”。我不喜欢它的写作风格,我自己也不会那样写。
举个例子:《指环王》。我不得不读原著,但我再也不会读了,因为读原著对我来说太难了。我们现在不这么写了。
现在,如果你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已经成为过去,那可能是因为你没有读过去20年的真正优秀的东西,因为你只读“文学”。
刘慈欣说过,科学是科幻小说的故事资源,科幻小说预测不了未来,也不可能走到科学的前面。但很多科幻小说都会对科学进行科普,所以,科幻绝对是科普的绝佳方式。
科幻作者叶盛也表示,科幻并不是想要预测未来,而是希望人类能够在认真思索后,能够对未来作出一个正确的选择。科幻最重要的功能其实是反思。
总之,科幻不仅能让我们对未知的世界多一些想象,还会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对当下的每一个选择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