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科幻小说女主名字有黛
你说的应该是 陶威尔教授的头颅
B. 小说女主的名字里有一个字有黛
《红楼梦》女主角:林黛玉
C. 求一部外国科幻小说的名字
恩看过……的确是科幻世界的……可是想不起名字……郁闷……等我查查……
啊啊好困难,连个主角名或作者名都想不起来,查了收藏的五年科幻世界12月份的作品表,可是只看名字也不知道是不是……但是确实是科幻世界上的来着,应该是本刊的,我帮你把问题发到科幻世界网络贴吧上去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到了!!贴吧的亲们帮忙想起来的!!
四个非常短的名著Four Short Novels
[美] 乔·霍而克曼
http://hi..com/rocking2807/blog/item/77bb2029a96d9cfe98250a59.html 此为原文地址
http://tieba..com/f?kz=617894410 此为贴吧上回答的地址,请过去看看吧~~
D. 我以前看过一部外国的科幻小说不知道名字了
口味不错嘛
《繁星若尘》,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写的
是帝国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给个豆瓣的链吧,另外两本你也可以看看
分别叫《星空暗流》与《苍穹微石》
是一个同一个背景世界中三个时期的故事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62288/
E. 求一个外国科幻小说的名字,最好有这个文章~
漫长的中途 (美)艾伦·斯狄欧 著/西丫 译
科幻世界 2003年第十二期 P.52
F. 一本穿越 小说,,女主叫黛静,穿到中世纪的欧洲了,小说名字是什么
作者追月逐花创作的小说《穿越之我的暴虐王子》
G. 我曾经在一本玄幻小说看到.只记得女主角叫 黛,谁能告诉我名字啊谢谢
沧月的<星空>?
女主角简称黛
H. 女主名字有黛字的玄幻小说
野蛮娇妻 作者:洛漓
作者: 洛漓
推荐等级:4
用力想要挣脱拖拽着自己的大手,抬头看着那个暴涙的男人:“你要干什么?杀人是要犯法的,快叫他们放开我?” “现在知道害怕了?太迟了。”暴涙男邪佞一笑,眉头一挑:“你这个妒妇,心胸居然如此狭窄,明知道...
I. 有没有人看过一本叫黛茜公主的科幻小说,主角是一个喜欢黑衣的美丽的宇宙飞船女船长。一直在找这本书
我也看过 在竹溪小学
J. 求一本国外科幻小说的名字
《完美的真空》,(波兰)斯坦尼斯拉夫·莱姆著,王之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10月版。18.00元
将书读完再写书评,这是写书评起码的要求,但我这次等不及了,书刚读一半,作者死了,无论如何都该及时谈及死去的作者,更何况对于一位读者、佩服那死去作者的读者
来说,这样的书还是读慢一点好--不会再有这个人写的书了。3月27日,堪称天才的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去世,他的两本著作《完美的真空》《索拉里斯星》去年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
20世纪的东欧诸国见证了人类历史上一系列重大灾难,无论是两次大战还是和平时期,政治角力总在这方土地上空上演,位于波兰境内的奥斯维辛既是波兰的灾难,也是人类的灾难,个人、民族之痛与全人类之痛如此深刻地结合在一起。但磨难归磨难,波兰也有切·米沃什,有辛波斯卡,有亚当·米奇尼克这些优秀的知识分子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即使在”弹丸之地”的捷克,也有赛弗尔特、赫拉巴尔等人组成的文学群星阵容,当然,还有最为硕大、至今闪耀的一颗--哈维尔。在此壮阔的历史大背景下,我们理应承认出现斯坦尼斯拉夫·莱姆这位世界赞叹不已的科幻作家实属当然,但更能以此观察到莱姆在那些天才式科幻作品背后的态度,作为东欧知识分子之一员,即使在”书评集”《完美的真空》里,也看得出莱姆广阔的思想景色。
《完美的真空》一共评了16本子虚乌有的书。作为科幻作家,莱姆在此书中散发的幽默感实在强烈,或许可以称他为最幽默的科幻作家。在那本步《鲁滨逊漂流记》后尘的《鲁滨逊家族》一书里,我们借莱姆的评论得知,讲述的是”鲁滨逊的社会生活,他的社会福利事业,和他艰巨的、熙来攘往的生存方式”的”孤居生活的社会学”,以及这么一个大题目:”一个初无人烟、到小说结尾却人满为患的岛屿上的大众文化”。从莱姆先生煞有介事的诙谐笔下,我们读到这位”新鲁滨逊”受不了孤岛生活,决心造人,首先添了集义仆、司衣、司阍、司膳于一身的胖子斯尼宾斯(而不是传说中的礼拜五)。”初次造人,我们这位学徒期的造物者,倒也考虑过民主,但他先前容受民主只是事非得已,他肯定必定别人也是如此……斯尼宾斯蠢得恰到好处,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拔擢了他的主人……”
相比之下,《千兆网络》的评论则是对文学评论之恶意嘲弄的集大成之作,此举虽然已在《鲁滨逊家族》中牛刀小试,但都没有这篇来得轰轰烈烈。这部出于”觊觎詹姆斯·乔伊斯桂冠”的作品,可以想见有多少典故,比如莱姆对”千兆网络”这个单词的过度阐释:包含了”巨大混乱”、”某种划艇”、”意大利语的提琴”以及倒读呈现的种种含义,既让人心生厌烦,又会为莱姆的戏仿深深折服,他的确以滑稽的方式展现出一种原创的美丽,这一结果超越了戏仿本身。
为莱姆所折服这似乎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作为科幻作家,莱姆的作品诞生于”无”,但仍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深刻的现实痕迹,若干年前他作为汽车装配工的命运感可能就寄托在了某个角色身上。当莱姆决心为这群同样属于”无”的书写书评,绝非仅仅博读者诸君一粲,即使作为文学研究的文本,《完美的真空》都堪称黑色幽默的绝佳范式,说不定还会被冠之以”后现代……”的名目。在这本书中不得不提的是《小队元首路易十六》,这本子虚乌有的小说讲小队元首陶里茨逃到阿根廷组建王朝的故事。巧合的是,在1960年,以色列特工的确曾在阿根廷抓获了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此人受审的经过还促成了汉娜·阿伦特一系列作品的问世。细读莱姆这篇书评,其实他的反讽并非仅仅源自他身处的国家,这种荒诞感基于欧洲的现实困境,莱姆了不起之处的确在于他科幻作家的预知(如《性爆炸》),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总结。
莱姆是这样评价莱姆的《完美的真空》:”作家没有写的书,作家无论如何肯定永远不会动手的书,却可以假托给虚构作者的,这种书由于不存在,难道不是特别的像沉默吗?对于旁门左道敬而远之,难道还能把自己置身于更加安全的地位吗?断言这些书,这些学说属于他人,其实相当于不言而喻,尤其是这件事发生在玩笑的情形之下时。”
的确,莱姆这本书充满了不言而喻的意味,大概从来没有一位作家像莱姆一样,一本”书评集”就可以承载真正的文学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莱姆是值得深入了解的作家,只是我们都知道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