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幻小说主角阿信
『壹』 阿信的故事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阿信的故事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阿信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女子,出生在一个小小的海滨城市,守着心中美丽的童话故事,默默地长大。
直到有一天,童话公主的心里闯进一个人:阿木,故事的男主角,一个高大帅气的男生。从此,阿信的故事变得不平凡。
(一)
高二那年,阿信与阿木成了同班同学。
上讲台自我介绍完的阿木,在经过阿信身边时差点摔了一跤。他那害羞的表情,让阿信默默地记住了他。
开学后不久,阿信收到一封匿名情书,信中的那个他说会爱她一辈子!阿信红着脸蛋,悄悄地把它锁进抽屉。只是每次发作业本时,都会默默的留意是谁的笔迹
日子就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一天一天地度过。
阿木与另外两个男生并排坐在阿信的身后,他们风趣的言谈,总是令到阿信忍俊不禁。然而每当阿信扭头跟那两个男生讲话时,却从来不看阿木一眼。渐渐的,这种刻意的逃避,让阿信觉醒,她已经不知不觉地爱上了阿木!
(二)
阿木的名字,开始频繁地出现在阿信的日记里,尽管记录的只是英语考试成绩,阿信在班……
应该是你需要的吧
『贰』 杀道行者结局什么意思是阿信和高太太死了活在梦的世界了吗
结局:阿信获得部分吸血鬼的传承,以精神体存在,进去高太太梦境。
《杀道行者》是近年香港漫画中少有的佳作,其优良的画风、独特的打斗风格、别树一帜的剧情铺排,让它在新一代的热血港漫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华人青少年的心爱读物。同时,也是主笔郑健和的希望之作。
从2017年5月19日起,《杀道行者》将以条漫新形式正式登陆内地各大漫画平台(腾讯动漫、有妖气、布卡漫画),为广大漫迷提供多一部优秀的经典漫画巨作。
阿信是本作主角。少年时在柬埔寨生活,因遭逢战乱而家破人亡,其后受到杀道会收容,并在成长后,成为杀道会重要成员之一。但却因杀道会内部产生变化,而变成被追杀的目标。拥有异能,已达第三度觉醒。
异能:
第二度觉醒的能力为“自疗能力”,可以快速复原身体所受的伤害,以及衍生技巧“流光破殛”。
第三度觉醒为“黄金引擎”, 能调节身体机能使用极限超高速攻击, 也能像引擎般调整攻击为以力量为主。把速度提升到最极限更能衍生出“量子世界”。
“黄金引擎.速度模式”
“黄金引擎.力量模式”
“黄金引擎.极速模式.量子世界”
《杀道行者》无论在剧情发展还是角色编排上都有大胆的突破。杀道行者的主角阿信有着很强的个人魅力。阿信不能算是正义,他为了复仇可以不惜牺牲一切。阿信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他不似一般小说漫画里的主角,过分强调自己的正义而忽略了人最本质的劣根性。
『叁』 《阿信的故事》原型主人公是
阿信的原型是日本著名的女商人和田加津。
《阿信》是日本放送协会(NHK)自1983年4月4日至1984年3月31日播映的晨间小说连续剧,共有297集,每集15分钟,是NHK电视部开播30周年纪念电视剧。该剧于日本国内首播期间的平均收视率是52.6%,为日本史上收视最高日剧。
相关信息:
「阿信」当年轰动全台而感动人心,除拍摄精致、剧情深刻真切、风景优美外,更重要的是,其时代背景、故事内容以及所传递的励志、刻苦、勤劳等逐渐式微的美德,是与当时的观众个人生活历程有所连结而产生共鸣的。
很多观众回当年与母亲一起盯着电视上的阿信,随着她一生坎坷的遭遇而跟着心情起伏,母亲总是带着湿润的眼睛,诉她们当年也是这样地苦过来的…。那是属于她们的时代、她们的回忆。今天,可以将这份回忆,完整的还给母亲。
『肆』 《阿信的故事》女主角是谁
《阿信的故事》女主角是阿信。
《阿信》是日本放送协会(NHK)自1983年4月4日至1984年3月31日播映的晨间小说连续剧,共有297集,每集15分钟,是NHK电视部开播30周年纪念电视剧。该剧于日本国内首播期间的平均收视率是52.6%,为日本史上收视最高日剧。
相关信息:
而单集最高收视率是1983年11月12日(第186集)创下的62.9%(Video Research调查,关东地区)。该剧后来亦于全球63个国家或地区播放,当中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埃及、越南、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阿富汗、伊朗等地。另外还曾将第一部叙述阿信童年的故事拍成动画电影,1984年3月17日于日本上映。
『伍』 电影香港拍摄的剧情是17个人搭小吧车过隧道穿越了然后全香港剩下17个人了接下来就死人了
那该是一出电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英语:The Midnight After)是一部由陈果执导的科幻电影,改篇自香港高登讨论区上连载,由Mr. Pizza所著的同名小说。电影於2013年7月煞科,於2014年4月10日上映,由黄又南、文咏珊、任达华、徐天佑、惠英红和林雪等演出。
影片於2014年2月入围第64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电影大观」(Panorama)单元,是陈果继《三更2之饺子》後第二部跻身柏林电影节的作品,於2014年2月7日在电影节上作全球首映。
电影亦成为第3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电影,并设有两场香港首映场次。
故事讲述主角游梓池(阿池)於某天晚上和朋友「唱K」过後,於凌晨时份乘坐由九龙旺角前往新界大埔的红色公共小巴(俗称「红van」)回家,该小巴经过狮子山隧道後,主角发现车厢外的所有汽车及人均消失,只剩下小巴本身及车厢内的17人(16名乘客和1名司机),彷佛进入了另外一个时空。故事发展出一连串的神秘事件,乘客开始一个继一个地无故死亡,而随著头戴防毒面具的神秘人出现令故事谜团重重;阿池需要解开一切谜团,以期望可以重回原来的世界。
根据小说原著中所描述,小巴(红van)上共有16位乘客及1名司机;在电影版中在角色上则有所改变,例如为角色加添名字等。
黄又南 饰 游梓池(阿池):故事中的男主角,26岁,与小说中第一身男主角同名。
文咏珊 饰 Yuki:与小说中女主角同名。
任达华 饰 发叔:对应小说中的「中年男子」。
惠英红 饰 穆秀英(神婆英/英姐),原创角色。
林雪 饰 红van 司机:对应小说中的「小巴司机」。
徐天佑 饰 阿信:眼镜青年。(结合了小说中的「阿信」和「眼镜青年」[11])。
李璨琛 饰 盲辉:对应小说中的「白粉男」。
卓韵芝 饰 Pat:对应小说中的「睇波女」,「睇波男」之妻。
李尚正 饰 Bobby:对应小说中的「睇波男」,「睇波女」之夫。
Jan Curious 饰 欧阳伟:对应小说中的「油头毒捻」。
麦智钧 饰 Lavina:对应小说中的「LV女」。
陈健朗 饰 白胶浆:对应小说中的「潮童一」。
颜卓灵 饰 周怡:主角游梓池的女朋友,没有在小巴之上。
袁浩杨 饰 飞机昱:对应小说中的「潮童二」。
周沛燐 饰 中大四子之一
张驰 饰 中大四子之一
阮翰祥 饰 中大四子之一
施玮延 饰 中大四子之一
周国贤 饰 防毒面具人
『陆』 阿信的故事原型主人公
女主角“阿信”的原型是日本八佰伴的创业史。
电视剧《阿信的故事》的主人公阿信是真有其人,她的原型是日本著名零售业连锁店八百半的创始人和田カツ。1930年,“阿信”(真名叫和田カツ,下同)及其丈夫和田良平在日本静冈县热海创立了第一间八百半商店,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八百半集团成为一个在全球15个国家、拥有超过400间店铺的巨型零售业连锁店王国。其鼎盛时期在我国的上海、香港等地亦有八百半的商店。随着一部有血有肉的电视连续剧在中国的热播,阿信的形象深入人心,国人对阿信和八百半都有了比较深刻印象。
1993年4月“阿信”去世,其子和田一夫成为整个八百半零售王国名义上和实际上的第一把手。和田一夫接掌“八百半丸”之后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扩张行动,通过高负债、广分店、快速扩张的经营手法,令八百半迅速在全球15个国家扩张。1990年,八百半总部从日本本土移师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整个八百半集团由日本八百半和香港八佰伴两家独立的公司组成,日本八百半仍是核心企业。两者是分别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
这个一度咄咄逼人的零售业巨无霸却在90年代末遭遇了滑铁卢。在日本国内的经济衰退和金融风暴双重 打击下,“阿信”一手创立的零售业王国八百半陷入空前的债务危机。1997年9月18日,八百半日本本部根据《会社更生法》申请破产;2001年,香港八佰伴也宣告清算;2002年,随着静冈地方裁判所宣布八百半的会社更新手续完成,“阿信”一手创立的八百半零售业王国正式宣布灭亡。虽然,“亡国之君”和田一夫以70多岁的高龄宣称自己会东山再起,但秀辉相信机会甚微。以这位亲手断送八百半王国的“商业奇才”今天的高龄和今天全球经济面临的不景气,和田一夫想恢复其母“阿信”创立的商业王国恐怕是镜中花、水中月了。
八百半零售业王国的崩坏看似是偶然,但我看则是一个必然中的偶然。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八百半乃至整个日本零售业经营的弱点所在,“八百半神话”的幻灭看似偶然,其实必然。
——家族式的垄断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全球化激烈竞争的需求。八百半的起家和电视剧里的田仓超市一样,是从一家小本经营的店铺开始,逐渐发展成小型的超市、大型的超市乃至日后的零售业王国。(电视剧里是阿信的丈夫死后才创立田仓超市的,但现实中则是“阿信”的父亲田岛半次郎创立八百半青果店,再由“阿信”夫妇一同创立第一家八百半商店的)整个八百半从一开始就是家族式经营的模式,这个模式从最初的热海八百半商店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八百半集团,整个集团内部的高位、决策层几乎都是和田家的家族成员。这种几乎完全建立在家族血缘基础上的企业管理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商业社会的要求。决策效率低下、盲目投资、董事会变成家族会议一言堂、豪门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纠纷,都为日后八百半王国的覆灭埋下了伏笔。“阿信”没能在生前很好地解决家族式经营模式与八百半走向世界之间的矛盾,可说是“阿信”的一个败笔。
——高负债、高风险的投资是八百半王国崩坏的主要原因。日本零售业界一直存在着负债较高的现象,这种企业高负债率经营,顺势时发展得很快,但风险也大得多。一旦遭遇宏观经济不景气时,高负债企业的财务就显得极为脆弱,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八百半在顺景之时太过依赖负债融资的方式四处扩张,意图建立“日不落”商业帝国。八百半为达到迅速扩张的目的,不惜发行了500亿日元的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这项措施在经济好景之时企业尚可维持一定得转换和偿还能力,一旦经济出现不景气,企业就很容易陷入财务危机。这500亿日元的巨额融资,若投资得当企业还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问题就是家族式的决策造成了八百半大量的投资失误,加上日本经济不景气和金融风暴的到来,八百半商业王国便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绝境。
——经济不景气是八百半王国崩坏的催命符。如果说上述两点原因尚欠一个“东风”,那90年代日本的经济不景气就是令这个商业王国覆灭的“东风”了。日本八佰伴依靠外部融资,负债率几乎达到100%。自80年代末起,日本经济就陷入低迷。不少企业为了自保纷纷采取裁员节流的方式降低经营成本,而八百半的决策层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加强外部融资实施高速扩张战略,大肆举债,四面出击。大规模的投资,令企业经营战线不断拉长,结果造成投资过度,财务失控。和田家的八百半零售业王国仅仅经历两代就悲剧地灭亡了。
『柒』 阿信txt全集下载
阿信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阿信 第四章 科莉思蓝宝石(下)
也许这是我死亡之前的唯一一个求助的念头了,因为我全身逐渐的开始僵硬了。
对阿信的呼唤算是自己在生命之火熄灭前莫名其妙的呼唤出来的,并不是为了什么求助,只是自己临终的最后一句话。
斧头已经贴着我的皮肤了,我只觉得这一刻冰凉,冰凉的,再有二分之一秒,我的脑袋一定会脱落下来。我清楚的知道,一切将会就这么结束,以我的死结束。
只希望阿信能帮我好好照顾小露,这个最后的念头才闪出,我就感到了身体重重的从空中掉了下来,并不像我预想的那样没有知觉的离去,而是疼痛不已。我的脑袋似乎已经不在自己身上了,因为我完全感觉不到它的重量。
我死了,真的死了……
“如果你还赖在那里的话,我就真的用脚踢死你。”
这是多么熟悉的声音,这是一个伴着我十几年的声音。我睁开自己的眼睛,发现自己还是在房间的客厅里,眼前还站立着一个男人望着自己。
真的是阿信,他正冲着自己微笑着,似乎一切都很轻松。
我还是不……
『捌』 谁有阿信的资料
阿信剧情简介 日剧
《阿信》讲述了日本著名的百货连锁企业八佰伴创始人艰苦的过程。她从最底层做起,历尽艰辛,终于获得了成功,正是千千万万个阿信,使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这个日本女人的故事,在国人心中埋下了个人奋斗成才的种子。若干年后的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士,或多或少都受过“阿信精神”的鼓舞。
阿信,是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的主人公。这位中国以至整个亚洲妇孺皆知的传奇式人物,其生活原型就是一夫的母亲和田加津。和田加津是八佰伴的创始人,终其一生都是“八佰伴的灵魂人物”,与阿信一样充满传奇色彩。1994年10月,母亲“阿信”溘然仙逝。但作为一个传奇、一种精神,她永远活着。
和田一夫说
报效香港也就是报效中国。所谓报效中国,就是八佰伴为使中国富裕多作贡献。中国富裕起来,也有益于整个世界。
我的上述想法发囱内心,情真意切。
1977年岁末。
濒临崩溃边缘的巴西八佰伴,得日本的骏河银行施以援手,有了一线生机。
临危受命的和田一夫的四子和田光正,准备启程前往巴西就任巴西八佰伴的总经理。
到了巴西后,光正得面对债主及重建八佰伴的全部困难。正在收拾行装的光正,光洁的脸上也不免显露出凝重的神色。
突然,70岁的老祖母和田加津把一只小手提箱摆放在光正的行李旁,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光正,奶奶和你一起去。”光正心里虽然希望德高望重的老祖母前往助阵,可这毕竟不是短途。巴西山长水远,祖母年事已高,万一有些差池,就不得了了。
但无论孙儿怎么劝阻,祖母只慈爱地微笑,一口咬定,要去巴西给孙儿及全体职员帮点忙。
无奈之下,光正只好找来了父亲和田一夫。
和田一夫很为母亲的举动感动,他能理解母亲的心情。这么个烂摊子,大弟尚己都难以坚持,现又负咎辞职。一切担在20多岁的光正身上,确是个重担子呀!
但念及母亲年事已高,还是冒险不得呀。
和田一夫劝道:“母亲你放心好啦,光正是个懂得收拾烂摊子的人,他会把巴西八佰伴重建起来的。”
但母亲充耳不闻,好像没有听见一般。后来,和田一夫只得让步,让她去了巴酉。
和田加津在巴西,成为了八佰伴的灵魂。
她一到巴西的圣保罗市,先对孙子光正说:“虽然冈田大律师和许多人都在为巴西八佰伴尽力,但你可不能偷半分懒,你要比任何人都更努力才是!”
她自己以七旬的高龄身体力行了这些原则,以热情的态度和积极的努力,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那时,八佰伴仍处于困境之中,负债累累,与1300家债主正在谈论著债务偿还的问题。
和田加津毫无畏难情绪,她坚持要去亲自拜访债主。一她说:
“这是八佰伴精神!我们认真地对待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若不是光正坚决地劝阻她,不让祖母过度疲劳,这1300家的债主,和田加津都会跑遍的。
光正只答应让祖母帮忙做做一些谈判没有进展的债主的工作。
中国有句俗话,“姜是老的辣”。和田加津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她的温婉和蔼蕴含着神奇的力量。
八佰伴的一位大债主,因八佰伴租用了他的店面,在他最窘迫时,拖欠了他两个月的租金。他大为不满,动用法律手段,要收回店面。
后来,八佰伴采取了缓和矛盾的措施,还清了所欠的租金,但他却死活不肯再出租店铺给八佰伴了。
这位债主脾气倔犟,态度恶劣,毫无商量的余地。派去的人无不扫兴而归,说无法可想了。
和田加津平静地对孙子说声“我去试试”,便从从容容地去拜访他。加津先给他赔罪,说:
“都怪我的人做得不对,令你生气。请你大人雅量,原谅我们,让我们继续租用吧!”
七旬的和田加津诚恳地对他鞠躬道歉。债主却漠然置之,根本不理会老太太说什么。
和田加津不愠不恼,毫不介意,继续以诚恳的态度恳求他,债主却毫无反应。加津便平静地返回住所。
第二天,和田加津照样去拜访他,情形照旧,毫无进展。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和田加津天天去拜访他,用诚恳的态度要求债主收回法庭的控诉,继续把店铺租给八佰伴使用。
可一无所获。
第七天,和田加津照例又来了,此番她还未开口说话,一直沉着脸的债主竟然面带微笑开口了:
“老婆婆,你老人家一片诚心,使我硬不起心肠来了。好吧,我答应你,继续跟八佰伴合作!”
和田加津充满感激地深深欠身,向对方鞠了个90度的深躬!
一场误会冰消雪释了,大家重又像一家人一样,言谈欢洽。
事后,债主笑称,是这个70岁的老太太不慌不忙、从容笃定的一片诚心感化了他,令他再也狠不下心来。
和田加津的坚强信念与顽强精神,如春雨润物般,细密无声地化解着困难与焦虑的情绪。在八佰伴遭遇危机时,替八佰伴解除了重大的围困。
重建后的八佰伴,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回复了正常的经营,再次成为巴西的最大百货企业集团。
和田一夫曾充满感情地说过这样一番话:一负债过亿的巴西八佰伴,经过3年的长期艰难日子,终于还清全部欠债。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我那位70多岁的母亲!新加坡八佰伴开张,遭遇到宗教方面的误会,最后能圆满解除误会的,也是我母亲。”
时光回溯到1974年9月,新加坡。
新加坡第一间八佰伴开张之前,公司对当地职员进行培训教育,一夫的母亲和田加津照例代表董事部到新加坡对当地职员作演讲。
当时,一夫的父亲和田良平已于一年前(即1973年)去世。教育职员的工作都落在了母亲加津身上,她更加忙碌了。
但和田加津从不懈怠。每逢新店开张,她总是亲自前往,不顾年老体衰,宣传八佰伴的精神,教育新职工。
新加坡没有“生长之家”教团的分会,因而在讲解八佰伴精神时,就不如在巴西那么容易取得当地人谅解。
新加坡绝大多数民众是华人,余下是印度人、马来人等多民族共处,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其宗教包括佛教、回教和基督教多种。
和田加津会长了解了此地的概况后,按原定计划从容开讲。
和田加津总是从“感谢双亲”这一点开始讲起。她发现东南亚的青年人也和日本的青年一样,没有受过“感谢双亲”的教育。她的开场白总令他们睁大双眼,屏息静听,似乎十分新鲜!
接下来讲到的“为顾客服务”的公司精神,他们虽也是初次听到,不过马上就领会了。
一切按程序进行如仪,并无什么反常之处。
可是,有一天,新加坡八佰伴的董事左纳明突然对一夫母亲说:
“今天不能再讲‘生长之家’与八佰伴精神啦!”
和田加津会长吃了一惊,忙问缘故。
左纳明解释说,接受培训的职员中,有73名是回教徒,他们不愿接受日本的宗教思想。
和田加津听说后,马上请回教职员派代表来沟通。
见到了回教职员的代表之后,和田加津和颜悦色地让他们敞开思想,讲述自己的心里话。
代表不再拘束,他们向加津会长解释说:“我们之所以有不满,是因为回教徒只相信真主,不会接受你的日本神。如果一定让我们信奉你的神,那么我们只好辞职不干了!”
气氛顿时有些剑拔弩张。宗教信仰历来是个神圣而富于原则性的问题,为教派异悻诉诸武力、造成流血战争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和田加津慈爱温情的性格魅力再次显现奇效。只见她温和地笑笑,这一笑,顿时如春风化雨般舒缓了回教代表紧张的对立情绪。
接着,她用和顺的话语,如淙淙清泉般洗却了前来谈判者的不安。
她语调舒缓地说:“我不是传教者,八佰伴也不是宗教团体。只是,八佰伴的企业精神,是以幸福共享作为最终目的的。
“所以,我们才特定一个“生长之家’的思想为企业的宗旨。我们不会强迫他人的信仰,也不会批评其它宗教,请大家安心。”
代表的面部表情放松了:既是主张人类友善与幸福的,这是万教合一的共通目的,何况它只是企业的宗旨,与真主的教义并不背悖。
和田加津又着重说明了八佰伴的理想,令回教职员明白八佰伴不是传教企业。
培训课程又得以顺利进行。
一场风波化险为夷。
和田一夫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和钦佩。
和田一夫的母亲和田加津,在亚洲是个声名昭彰的传奇式人物,她的影响之大,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
这一切都因为一部名为《阿信》的日本电视连续剧。主人公阿信白手起家,历尽艰难困苦,终凭耐心与爱心,创立了成功的人生,成为亚洲人心目中的传奇式英雄。
和田加津就是阿信的生活原型。这位生活历程及仁慈爱心与阿信极为相近的日本妇女,以她卖蔬菜起家的平凡起点,与八佰伴今日在世界上16个国家创立自己的百货公司的辉煌成绩,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树立了极高的声誉。
和田加津一夜红遍中国和亚洲,成为活着的“阿信”。
大名鼎鼎、一手创立了八佰伴国际集团的现任总裁和田一夫,在中国反而子因母贵,要被称为“阿信”之子,方才引人注目。
文学艺术的影响力、鼓动力可见一斑。
故而,和田一夫最初很难接受此一称谓及这种影视明星般的待遇。
他不无苦恼地把它称之为“误解”。他说:
“不知什么原因,《阿信》的真人被误解成我母亲和田加津。无论怎样解释,还是有不少人想一睹‘阿信’真人的风采,对我母亲颇为关心。
“我们访华的整个过程中,由中央电视台三位摄影师随时拍摄,由电视台播放。即使是该电视节目,也把我母亲当成‘阿信’真人。
“我们所到之处,都有很多人一直等着,想看一看‘阿信’真人的风姿。我们对此误解感到为难与尴尬。”
但误解也好,尴尬也罢,1990年10月,和田一夫首次应中国政府邀请踏上中国的土地,八佰伴最高顾问和田加津作为访华团顾问,在中国受到了极热烈的欢迎。
被当作“阿信”真人的和田加津尤为引人注目。
80多岁的和田加津是抱病访华,中方特意为她配备了针炙治疗,令为人子的和田一夫感念不已。
更为感人的是,在参观万里长城时,四个警卫人员把八旬老人和田加津连人带轮椅一起抬了上去!并专门把他们带到了日本前总理田中角荣先生攀登过的地方。
和田加津感动得老泪纵横!她一边一迭声地称谢,一边感慨万分地说:“现在的日本人办得到吗?”
看得出,她对中国人的礼遇和热情极为感念,终生难忘!
和田一夫毕竟是个精明的企业家,他虽然对此称谓颇有微辞,但他显然更了解这一“名人效应”是广告和金钱都换不来的。
何况,被称为“阿信”的母亲,是他最亲爱的妈妈,对他的一生影响至深!
1995年10月,和田一夫在日本大阪接受香港《信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便已巧妙地转换了口风。
记者问:“《阿信》这部电视剧在亚洲很有名,听说这是一部以你母亲为原型的电视剧。当然八佰伴的成功与‘阿信’的刻苦耐劳精神很有关系。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商业成功秘诀?”
和田一夫答:“正如你所讲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很重要。吃苦耐劳的意思是:诚心诚意,诚实努力,这是一切事业成功的源泉,我也是一直这样对我的职员讲。这些都是我从被称为‘阿信’的母亲那里学来的。”
换言之,和田一夫已经认可了母亲被称为“阿信”这一事实。
母亲“阿信”——和田加津,曾被和田一夫称之为“八佰伴的灵魂人物”,对他的一生影响至深。
和田一夫说过:“父亲的决断力和母亲的爱心,对我来说都是珍贵的遗产。”
母亲为人热情、善良、宽厚,从最早提议开办水果蔬菜杂货铺开始,做了几十年的小生意,她的为人,在热海市极有口碑。
她讲道德,为顾客着想,以工作为乐。她无论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只要一站到商店,总是满面春风,服务热情周到。
她反对牟取暴利,没有过多的欲求,能在热海市的老店铺里做做生意,就已经很满足了。
对于和田一夫来说,母亲的达观、开朗、善于接受新事物,也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而最令和田一夫受益终身,对母亲感激不已的,是母亲引领他找到了“生长之家”教团,使他从此有了人生的信仰和精神的寄托。
他把“生长之家”的信念,当成人生观的全部,又把自己的人生观当成了八佰伴的经营理念。
年轻时的和田一夫,接受激进思想,愤世嫉俗,对现实社会充满了破坏欲。是母亲深切地关怀着他,以一颗慈母之心,谆谆引导,把他引上了幸福的人生之路。
从此,他对世界充满了感激和爱。激愤的情绪化为融融的爱心,生活在充满阳光的明丽世界。
“生长之家”的观念和思想对他影响至深。从每日晨起的“神想观”清晨祈祷,记“光明日记”(只记好事的日记),到晚上临睡前的晚祈祷,“生长之家”教义要求的活动贯穿他的每一日。
自他20岁得遇“生长之家”之后,这些活动一日不曾中断,坚持至今已有40多年了。可以说,“生长之家”的教义贯穿了他的一生。
在他的思想上,每一个念头,每一个决定,都力图按“生长之家”教义所要求的去做,他敬爱父母,对人心怀善意,遭遇任何不顺利的意外打击,都不怨天尤人。
他把这个令自己心境开阔、深怀爱心、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教义,结合到八佰伴的经营活动中,把它的思想当成八佰伴的企业精神,以之教育职工,常抓不懈,从而有了一个精良能干、精神面貌全新的职工队伍。
可以说,“生长之家”的教义,已经深入了和田一夫的灵魂,重铸了一个对世界充满爱心的企业家!
和田一夫常常念叨:我一生最有幸的事,是得遇“生长之家”。
“我能遇上‘生长之家’,是托母亲的福!”年过花甲、成就斐然的和田一夫,念念不忘母亲的恩德。
1994年10月,和田加津在热海的老家溘然长逝。
守护在病榻前的长子和田一夫泪流满面,嚎啕失声!
母亲已经是87岁的高龄,早年的艰苦生活给她留下了病痛的隐患,她晚年疾病缠身,长久缠绵于病榻。虽然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和田一夫还是难以接受。
他不能想象有着那么慈爱面容、性强坚强达观的母亲从此便撒手人寰,绝尘西去。
65岁的和田一夫仍然像少年时代一般,依恃着母亲,视母亲为永远的精神守护神。
但其实,作为声名赫赫、超越了国境的成功企业家的和田一夫,其高瞻远瞩的眼界与宏大的气魄,无数次令世人折服,其能量与作为已远远超越了家喻户晓的“阿信”母亲。
仿佛就在昨天,和田一夫清晰地记得,当他在国内遇到困境,提出去巴西开店时,母亲的那种惊讶神情。
母亲不知道这是和田一夫冥思苦想后确定的海外战略。她瞪大双眼,那神情,好像儿子在发高烧、说胡话呢!
母亲的神情,倒把郑重其事的和田一夫逗乐了。
后来有了巴西分店,八佰伴走出了国界,和田一夫乘胜追击,提出“开设环太平洋连锁店”的设想,并说自己的目标是:
“决心实现成为世界模范企业的远大理想。”
母亲闻言,几乎吓呆了。
母亲也是实业家,当然了解做生意的艰辛。她本分守业,只要在热海做做生意就心满意足了。
后来,和田一夫的理想一一实现了,他长袖善舞地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南美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开业经商。
母亲不辞劳累地飞赴各地,为新职员讲述八佰伴的精神与宗旨,进行就业前培训。
其实,八佰伴的发展亦有母亲的一份功劳。
若非母亲在母子意见相异时,能对儿子持信任的态度,投下赞成的一票,和田一夫也不能如此无所顾忌地大展拳脚吧。
母亲的开明、达观使和田一夫有了坚强的后盾,没有丝毫的后顾之忧。
母亲相信事实。她已凭直觉断定,儿子是个有远大理想的帅才。自幼她所期待着的成大才的禀赋正在儿子身上一一发挥作用。那些她所不理解的事,只要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和“生长之家”的教义,就让儿子放手去干。
母亲的深明大义,尤其突出表现在同意将八佰伴总部迁香港这一决定上。
将八佰伴的总部迁港,这个现在广为人所称道与叹服的大胆举措,在6年前曾引起了日本经济界的一片哗然,毁誉交加。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呀!
在别人看来,八佰伴已功成名就,只要平稳发展,便可坐收渔利,大可不必冒此风险。
而在和田加津心中,却完全是另一番滋味。八佰伴与她血肉相连,八佰伴总部在热海,于她来说,已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必要迁移呢?
况且,一夫定居香港,远离她身边,也是她所不习惯的。这些年来,尽管儿子经常在各地飞来飞去,但他的家总在热海呀!此一去,便不同了。
和田一夫把他的设想与迁港的种种优势跟母亲说了,母亲异常信赖和田一夫的设想,为八佰伴的发展前景着想,80多岁的母亲,果决地投了赞成票。
母亲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和田一夫心里很感动,他知道母亲担心与儿子天各一方的孤单寂寞,亲热地拉着母亲的手说:
“香港到日本,不过4个小时的飞机,你就当我出门去了。我会常来常往的。”
辞别母亲、离开日本赴香港的那天,母亲眼含热泪,一夫却豪气十足地说声:“我去去就来!”便挥手而别。
不错,对于自幼想当外交官的和田一夫来说,非凡的气概早已令他将狭隘的国界视为乌有了。
他在回答美国《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说过这样一番话:
“我以为世界就是我的家。因此从香港到美国,或者从美国赴英国,无论去哪儿,我总是对出发地点有一种‘我去去就来’的外出感觉。”
他是一个以世界为家的,充满了“去去就来”慷慨大气的企业家。
但和田一夫明白,正是母亲的博大、宽容、慈爱滋养了他这位以世界为家的儿子。
他理解母亲为他作出的牺牲,他永远感激母亲给他的爱心与教益!
在他心中,母亲不老,母亲长在!
一位在亚洲深具影响的不平凡的女性,走完了她的一生。
“安息吧,母亲!”她杰出的儿子默默祈祷,她的事业正在和田一夫的手中发扬光大!
『玖』 《阿信的故事》结局如何
《阿信的故事》结局:丈夫自杀后,最喜爱的儿子阿雄也永远地离开了她;但是阿信在50岁时开始创业,最终在83岁时(1983年)拥有了田仓企业第十六家连锁超市。
《阿信的故事》将一个大时代的悲欢离合浓缩在一个看似柔弱,却又刻苦坚毅的女子身上;再加上三位饰演阿信的演员小林绫子(幼年-阿信)、乙羽信子(老年-阿信)与田中裕子(青少年-阿信)的演技。
将阿信出身低微,命运多舛,却又屈服于命运与环境限制的奋斗历程真实演出,使得阿信超越时空成为跨时代的女性典范,人人都被她的朴实、真情、和勇敢所感动。
播出信息
1985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播该剧,播出版本为中国中央电视台译制的普通话配音版,片名《阿信的故事》,片头及片尾均保留使用日本原版,并无自行制作的主题曲及片尾曲。为阿信配音的大陆配音演员张桂兰为此获得飞天奖最佳配音奖。
该剧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时,几乎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收视率高达80%。2007年,湖南电视台重播该剧,播出的版本是台湾中视的国语配音版。
『拾』 有一天,我们被世界完美的驯服 ---by阿信
这句话出自阿信为九把刀的书《后青春期的诗》写的推荐序,玛莎也有写。。。^_^
阿信写的推荐序全文如下:
有一天,我们都会将会被世界完美地驯养。
好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越来越常这样说了呢?我跟世界变得越来越HX了。
以前看「枪与玫瑰」的MV,只要看到一头乱发遮著脸的吉他手Slash,站上价值百万的平台式钢琴上solo,就会热血沸腾地认定,搞摇滚乐团是我梦想的唯一归宿。
然后,我搞了乐团,也唱过很多的歌,却从没有站到钢琴上去用力地吼几声。
上通告的时候,我都不说太超过的话。有记者问我问题,我总是小心地作答。每次出片,一定规规矩矩地努力宣传。有机会到颁奖典礼走红地毯,我都按照主办单位规定的路线走。 参加大型表演的晚会,结尾我一定会跟其他歌手站成一排,微笑挥手。
好吧,似乎算是不赖的人生啦。
但,总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对劲。
其实,也许只要让我站上一次平台钢琴,对著这个HX的世界,吼一声「赶羚羊之摆」就好了吧?
有很多很难说明的感觉啊!总之看完了这本小说,我知道你会懂啦。就算你不是什么狗屁摇滚歌手,还是倒楣小说家,我想,我们的遭遇都差不多。
小说里,出现了一句很棒的话,那也是我们人生终将踏入的遥远预言:
「有一天,我们都将会被世界完美地驯养。」
在那之前,我只想再为一生一次的青春期,恶狠狠地叛逆一次。然后在大树下挖个洞,把那些最风最杀最甜最痛最爱最恨的回忆,都埋进去,等待老了的时候,再好好地回味一番。
好吧,再一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