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关于化学的科幻小说

关于化学的科幻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4-14 07:29:18

『壹』 为什么科幻小说中关于化学的故事特别少

一个盲人摸索着来到一所实验室,这里的医生曾答应免费为他治疗失明。自从失明那天起他就一直盼望着能重见天日,可在此之前,他所有的钱都被另一个自称能治好他眼睛的骗子医生骗走了。
这里的医生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保证为他免费治疗,只是请求他先与自己合作做一个小小的实验。盲人虽然愉快地答应了,但他还是感到奇怪,医生能和他一个瞎子合作什么呢?“您现在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医生解释说,“但通过这个实验,您就可以看见电线里的电流和空间里的电波,也就是说能看见电子的运动。”“这不可能!”盲人不相信医生的话。“当然能!”医生坚持道,“咱们身上的每个器官对外界的刺激都会有反应,比如在耳边敲一下东西,您就能听见声音;而无意中碰到眼睛,您就会‘眼冒金星’。现在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电子仪器,只要把它用导线和连接眼睛的神经连起来,你就能通过它对电子产生反应并看见电子的运动了。”
盲人半信半疑地同意参加实验。于是医生在他的眼睛上蒙上绷带,然后接好自己设计的仪器。盲人开始向医生讲述他所“看见”的情景:“四周一片漆黑!黑得像半夜,深得像深渊,什么都看不见。不过等一会儿……我看见了!看见了!”盲人突然大喊起来。
“你看见什么了?”医生激动地问他。
“我看见许多光点,像波浪一样有节奏地运动,而且光线有长有短。”
“这可能是发报机发出的电波。”医生猜测道。
“我还看见许多亮点和亮线,有斑点、圆点,还有弧线、圆圈,许多亮光横穿而过,互相贯穿过去,融合在一起,然后又分开流走……一个由光组成的网,上面布满了光的花纹!”
“太好了,您只要慢慢习惯,就能分辨出各种不同的电流。”
“对,现在到处都充满了光亮,有强有弱,有深有浅,还有各种颜色,浅蓝的、粉红的、淡绿的、深紫的……左边有个发光的大亮点,浅蓝色光线就是从它那里射出来的!它就像一个大蓝苹果,又像一个蓝色的小太阳……”
“天哪,您看见了门上的圆球把手!”医生惊呼起来。
“我没看见什么门把手,我看见的只是光点和从它身上发出的蓝光。大概是太阳把那上面的电子激发出来了吧?”
“对,一定是这样!”医生兴奋极了,“那您能看见电灯在哪里吗?”
“我不但能看见电灯,还能看见沿着天花板悬挂的电线,电流在里面流动……哈,墙角那里可有点漏电,您最好找个电工修理一下。”盲人兴奋地到处“看”,“窗外有许多用电线连起来的房子,电线交错,到处是灯!”
医生高兴地走过来,“那您能看到我吗?”
“当然能啦!看呀,这是您的头,而这是心脏。”盲人边用手摸边说道,“您的脑袋里发出柔和的淡紫色光,您思考的时候它们运动的速度就变快。而当你激动时,心脏里就像燃起了炽烈的火焰。”
“难怪!”医生表示理解,“人体里到处都进行着化学反应,您看到的是生物电!而人的心脏,特别是大脑,肯定就像发电机一样!”
接着医生开车带盲人去“观赏”街景,盲人感到眼花缭乱。只要哪有电流,在盲人“眼”里就成了光。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非常有趣,盲人虽然看不见它们的墙壁,却能看见许多由闪光的电线和电话线组成的明亮“笼子”,就好像摩天大厦的骨骼一样。最令人惊奇的是电车,盲人觉得它就像中国神话里的风火轮一样,一边前进一边抛出一束束像火星似的电子团,而悬挂在街道上空电线上的电车天线就像被熔化了一样,把周围的街道照得一片火红。顺着电线“看”去,在城市的边缘,盲人看见一片火的烈焰和光的瀑布,原来那里是一个发电站。发电站里安装着巨大的发电机,所有的火焰瀑布都是从那里流出来的。而抬头看去,则能看见天空中充满了无线电波发出的闪耀亮光,从城市上空一直到星空,天地好像连成了一片,组成了壮观的光的河流--这是宇宙中的电波!盲人长叹一声:“为了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肯定有不少科学家宁愿弄瞎自己的双眼!”
医生的发明引起了轰动,所有报纸都刊登了这条消息。盲人也接到了许多邀请:军事机关请他破译外国的电报,因为他根据光线的长短直接就能明白它们的意思;电气公司请他去检查地下电缆的漏电情况;……最后盲人接受了电力公司的请求,到那里的科学实验室做一个活仪器,检测各种试验。盲人开始了他的工作,每天在实验室里观察各种光电现象,然后由助手记录下来。由于他的帮助,科学家们解决了许多以前很难解决的问题,因此付给了他非常丰富的报酬。可盲人并不满足,他多么希望具有正常的视力啊!医生劝他再考虑考虑,不要轻易丢掉自己这么优越的能力,可盲人还是坚持这一要求。“我想有正常的视力,做一个正常人,不愿再当一个活仪器了。”盲人最幸福的日子终于到了,医生为他动了手术!他看见了医生苍老的面孔和护士冷淡的表情,看见了玻璃上的脏雨点和窗外的枯树叶,还看见了秋天那特有的铅灰色天空。看来大自然并没有用更加愉快的颜色来欢迎他,但是这并不要紧,因为既然已经有了眼睛,早晚能找到一切美丽的色彩!

『贰』 世界著名硬科幻小说

【释义】

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医学等科学为基础的,以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以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与之对应的有软科幻。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试图重置这个定义: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

【代表人物】

【区别】

所谓软科幻就是将畅想中可能的未来/过去科技为背景,重点关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要求立足现有科学技术成果进行完备推演的可能未来/过去科技,对人类形态、社会生存、自然环境的重大影响和交互作为重点的科幻作品.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较注重科学根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令读者不禁信以为真,这便是所谓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请注意「硬」在此并非指「生硬」)的非「机关布景派」莫属。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受过理工方面的训练,在描写科技内容时便会避重就轻,而尽量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属于「软科幻」。像星际之门,特别是星际之门SG1中的前几个季度,便属于硬科幻。而其后续作品SGA,包括SG1的后面几个季度,硬科幻的程度越来越低,逐渐变为了软科幻。

【世界著名小说】

《我,机器人I, Robot》(1950)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较注重科学根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令读者不禁信以为真,这便是所谓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则非「机关布景派」莫属(请注意「硬」在此并没有「生硬」的涵义)。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受过理工方面的训练,在描写科技内容时便会避重就轻,而尽量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属于「软科幻」。 ”所谓软科幻就是以关注人文为重点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以科学技术为重点的科幻作品。

《海底两万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是科幻小说的先驱,他的这部小说问世60年后,“科幻小说”这个词才正式出现在公众文化中。《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最具预见性的作品,其中的潜艇战、水肺潜水甚至泰瑟枪之后都成为现实。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的名字“鹦鹉螺号”就源自《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是科幻小说的先驱,他的这部小说问世60年后,“科幻小说”这个词才正式出现在公众文化中。《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最具预见性的作品,其中的潜艇战、水肺潜水甚至泰瑟枪之后都成为现实。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的名字“鹦鹉螺号”就源自《海底两万里》。

《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1895)

H·G·威尔斯H.G. Wells的这本小说有点自我剽窃的意味—那台机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从《顽固的亚尔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过来的。H·G·威尔斯的这篇短篇小说出版于1888年,比《时间机器》出版时间早七年。尽管如此,《时间机器》仍是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因为这部小说传播了这样的理念:时光旅行可以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样依赖于魔法。近几十年中物理学家们争先恐后进行理论上时光机器的研究,就证明《时间机器》关于四维宇宙中时光旅行的描写极具预见性。

《震荡波骑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

赛博朋克小说的开山之作,比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发表《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还要早九年,甚至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个词也是在这部小说发表五年后才出现。虽然,《震荡波骑士》中没有描写一个虚拟现实的华丽网络空间,但小说中的电脑黑客在全球计算机网络上释放了一个可以自我复制的程序,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把这个程序叫做“蠕虫”。1982年,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在分布式计算领域所作的工作和约翰·布鲁勒尔小说中的描述惊人地相似。1988年第一个现实中的蠕虫病毒在互联网上出现并迅速扩散,感染了数千台电脑。

《天堂的喷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

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的这本小说描写了“太空升降机”—从位于10000公里高处的地球轨道上,将一条缆索放到地面上。通过这条缆索,人们乘坐特殊的缆车或升降机进入宇宙空间。如果这样的“太空升降机”有一天成为现实的话,其预见性可以和《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潜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没有发明出太空升降机的实物,不过他进行了严谨的演算,证明太空升降机是可行的。他甚至预测出碳纤维将是制造升降机缆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后,这一预测成为现实,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将太空升降机研究付诸行动时,碳纳米管成为核心材料。

《赛亭星Cyteen》(1988)

C.J.切瑞C.J. Cherryh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严酷的星球,那里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关系恶劣。《赛亭星》的矛盾主线是推动克隆人超越基因复制品限制的尝试。故事中科学家通过创造类似的童年经历,试图塑造他们社会中最有价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过这部作品,巧妙地探讨了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孰重孰轻的争论。

《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

作者金·斯坦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对火星的殖民化开始于2026年,200年后结束,那时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类迈出了走进星际空间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着重描写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并且密切关注火星的地理环境,仿佛我们中的每个人都会登上这个红色星球一样。

《钻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

故事情节是一个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间获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进的绘本启蒙书,这本书在各种情况下一直指导小女孩的成长。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这本启蒙书和小女孩生活的整个世界时,借鉴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关于分子纳米技术的一些观念,那就是微型机械过特定时间就会创造新奇迹。

《彩虹尽头Rainbows End》(2006)

第一次读这本小说时,主要内容中远超现实的科技让读者感觉作者弗诺·文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设定在2025年似乎过度乐观。“隐形眼镜”佩戴者的周围覆盖着网络上的数字信息—“网衣”。个人社交网络资料可能出现在他们的头边,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车或飞机上喷涂怪物或龙的图案。不过现实世界的科技发展速度远比我当时想象的迅猛。

《炽热Incandescence》(2008)

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设定为:遥远的未来,背景:跨星系的文明—这部作品似乎无可争议地属于太空歌剧的范畴,不过格雷格·伊根之前还写过一本广义相对论和天体物理学的启蒙小说。故事情节大多发生在工业革命前诡异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尽快发现某些先进的物理学原理,否则他们就会有大灾难。

『叁』 科幻小说三体总共有几部分别是什么求全部的书名!跪谢

一共三部。分别是:《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
1、第一部《三体》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天文学家叶文洁在其间历经劫难,被带到军方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叶文洁以太阳为天线,向宇宙发出地球文明的第一声啼鸣,取得了探寻外星文明的突破性进展。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四光年外的“三体文明”百余次毁灭与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对人性绝望的叶文洁向三体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标,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2、第二部《三体Ⅱ·黑暗森林》
三体人在利用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出动庞大的宇宙舰队直扑太阳系,面对地球文明前所未有的危局,人类组建起同样庞大的太空舰队,同时(PDC)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了“面壁计划”。出乎意料地,社会学教授罗辑被选出作为四位“面壁者”之一,展开对三体人的秘密反击。虽然三体人自身无法识破人类的计谋,却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选出的“破壁人”与“面壁者”进行智慧博弈。
3、第三部《三体Ⅲ·死神永生》

身患绝症的云天明买下一颗星星送给暗恋着的大学同学程心,而程心因参与(PIA)向三体舰队发射探测器的工作,却想让航天专业背景的他放弃安乐死,作为被执行人将大脑捐献给阶梯计划。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首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因为黑暗森林打击的存在如临大敌,不敢在太空中暴露自己。在零道德的宇宙中发起黑暗战役的战舰被诱导返航,却受到有道德的地球文明审判。

『肆』 什么小说是有关化学的!(本人要提高化学!谢谢了!!!)

福尔摩斯系列中,大侦探偶尔会秀一下他的化学知识。
科幻小说中很少有以化学为技术核心的,我只看到过特德·科斯玛特卡的短篇《炼金术》——以材料化学作为技术核心,见科幻世界2010.6——算是比较好看的;刘慈欣的《地火》有一段介绍过水煤气的生成原理;燕垒生的《天雷无妄》提到过一点化学但大多数还是核物理;小时候还看过星河写的《极度深寒》——给小孩纸写的科普文不值一看……算算真的没有几篇,因为比起物理计算机基因工程这些话题化学的发挥空间实在太少……
要提高化学,其实不如直接看化学家传记或者科普读物,我曾经在书城看到过一本元素图鉴一本疯狂实验都是美版的非常漂亮,可惜没舍得买

『伍』 跪求5本以上适合初中生看的物理化学课外书。

1、《中学物理》

《中学物理》是广大作者、读者教学感想、科研信息交流的平台,办刊30年来,为全国中学物理教学、科研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为促进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

2、《物理学与生活》

《物理学与生活》是2017年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书籍的作者是王训松。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不但要回归生活,还要服务生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逐渐深入,物理课程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潮流,而且,新课程也给予物理教学新的教学理念,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物理原理与问题》

《物理原理与问题》是一部依据《美国科学教育标准》而编写的优秀教科书。全书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包括“物理学工具箱”、“力学”、“物态”、“波与光”、“电与磁”、“近代物理”等几个单元,共30章,并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于每一项内容,不只是知识的简单介绍,而且把科学家发现这些知识的过程、思想与方法引入到教科书中,使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过程。

4、《三体》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

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5、《化学的奥秘》

人生最具好奇心和幻想力、创造力的时期是中学时代。世界科普经典丛书——《化学的奥秘》是专门为好奇的中学生准备的。《化学的奥秘》不但给予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疑惑,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手的能力。

6、《生活中奇妙的化学》

全书通过简明易懂的文字及幽默有趣的方式,采用漫画的形式,将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奇妙的化学作用为读者一一讲解:通过“知识备忘录”讲解基本的化学常识及化学现象原理;

通过“家庭小实验”引导和鼓励青少年积极动手操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真不可思议”这一板块介绍了一些不知道的与化学有关的事件或现象。

7、《生活的化学》

书中内容密切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展开阐述,集知识性、技术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并配有内容贴切、引人入胜的精美图片。本书可供中学化学教师、中学生、营销人员、管理人员及科普爱好者阅读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选修课程教材。

8、《疯狂化学》

本书将化学知识掰开、揉碎,再整合,为学生展现课堂上不能完全展示的实验效果。精选50个现象各异的化学实验,用高超的摄影手法绝美再现。分为“化学之彩”“化学之烈”“化学之光”“化学之魅”4章,是化学反应的视觉盛宴,是光彩夺目的元素奇迹。为人们呈现了前所未见的化学。

『陆』 有什么科幻类的科普小说

科普类的像史蒂芬·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史》之类的。
科幻小说像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球状闪电》,最好是比较新的长篇小说,也不一定非是大刘的。
悬疑小说也不错,国外经典科幻小说目录
-- 艾萨克·阿西莫夫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 是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艾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基地」、「机器人」 等系列是艾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相互贯串起来,竟是一部俯仰两万年的长篇史诗!艾西莫夫特意将科幻场景巨幅拉大,在全银河的背景下架构他独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银河帝国的兴亡史来讨论人性与政冶、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产生的互动影响。这种宏观视野使他的作品处处闪动著关怀人类未来的笔触,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艾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更是世闻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达百七十余本,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旁涉人文类的文学、宗教、史地等。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笔下世界具备了奇幻的想像与高度的预言性。在他刚开始写机器人小说时,机器人学未发展出来;等到这门科技发展得相当有成果时,几乎每一本有关机器人学发展史的书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说与他发明的「机器人三定律」。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艾西莫夫以真确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杂进侦探与推理的小说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作品目录:
●基地系列
·基地系列简介 ·商业钜子 ·网络全书学者 ·心灵历史学家
·行商 ·市长
●《我,机器人》系列
·《序言》 ·《罗比》 ·《环舞》 ·《推理》
·《捉兔》 ·逃避 ·证据 ·说假话的机器人
·捉拿机器人 ·换个角度 ·赤裸的太阳(长) ·黎明世界的机器人
·机器人与银河帝国
●九个明天系列
·奇特的人工脑 ·在火星宇宙站 ·善良的“秃鹫” ·世界上的所有烦恼
·奇妙的S ·最後的问题 ·职业 ·终夜
·丑孩子
` 79;其它
·钢穴(长) ·复仇女神(长) ·终极答案 ·如鱼得水
·火星方式 ·星光 ·一只下金蛋的鹅 ·台球
·灶神星畔受困记 ·最後的答案 ·不朽的诗人 ·讣告
·镜象 ·死尘 ·谁是凶手 ·捉兔记
·第一定律 ·啊,巴顿,巴顿! ·他们那时多有趣 ·钥匙
·人语石 ·真爱 ·孩子最好的朋友 ·确定无疑的事
·罗比 ·二百岁的寿星 ·基地危机未完 ·空中石子
·讲笑话的人 ·格洛里亚的好朋友 ·奇妙的航程(长) ·低能儿收容所
·奇袭
儒勒·凡尔纳
凡尔纳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学毕业。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更多关于作者>>>>
作品目录:

八十天环游地球 环绕月球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底二万里 从地球到月球(未完) 神秘岛
太阳系历险记 世界主宰者 永恒的亚当(短)
气球上的五星期 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 隐身新娘
牛博士(短) 一个在冰雪中度过的冬天(短) 佐奇瑞大师(短)
2889年一个美国新闻界巨子的一天(短) 升D先生和降E小姐(短) 米歇尔·斯特罗哥夫
奥兰情游 昂梯菲尔奇遇记 两年假期
狩猎10小时(短) 巴尔萨克考察队的惊险遭遇 征服者罗比尔
大海入侵 大木筏 烽火岛
金火山 喀尔巴阡古堡 多瑙河领航员
鲁滨逊叔叔 鲁滨逊学校 旅行基金
马丁·帕兹 漂逝的半岛 桑道夫伯爵
黑印度 南非洲历险记 沙皇的邮件
突破封锁 小把戏 印度贵妇的五亿法郎
迎着三色旗 约纳丹号历险记蒸汽屋
壮丽的奥里诺科河 环游黑海历险记 凡尔纳传
赫·齐·威尔斯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Wells;1866-1946)于1866年9月21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小城市布朗姆雷(现在的伦敦西区小镇)。威尔斯的父母开有一家小商店,但不是十分景气,因此父母希望威尔斯将来能够进入中产阶级。少年时代的威尔斯是一个狂热的读书迷,长大后曾进入科学师范学校攻读生物学,老师赫胥黎是众所周知的“科学进化论”的强烈鼓吹者;后来威尔斯又进入一家新闻学院,毕业后成为记者,专门撰写有关科学方面的文章,并写过许多非小说类的科幻文章。在威尔斯的早期作品中比较注重进化论,十分重视人与一些奇异生物之间的斗争,同时充

『柒』 皮皮鲁传中化学课在第几页

在23页上面。


《皮皮鲁传》是一本科幻小说,会让人越读越入迷,越读越觉得精彩。它描写一个叫皮皮鲁的男孩,在地球冒险的一番经历。皮皮鲁因为喜欢玩鞭炮,而被鞭炮弹上了天,发现了神秘的地球之钟。上化学课时,皮皮鲁好奇地将袜子放在化学剂里,结果穿上这种袜子后,他长高了许多。

『捌』 为什么科幻小说中关于化学的故事特别少

‍‍

化学比较“科”,但一般“幻”起来的空间不大。这就直接造成了脑洞上拓展域不够,除非剧情真的很屌炸天,或者真的经典到无与伦比,不然很难吸引关注。现在科幻读者有个很奇怪的趋向性,喜欢玩设定,玩格局,玩脑洞清奇,并以此展现个人独特品味。设定最好是颠覆的,是宇宙本质的颠覆,是万物规律的颠覆,是对于现实运行内在的把玩和精雕细琢。格局最好要极大或者极小,大到漫威科幻元素内的多元宇宙,小到大刘《微观尽头》的万物秘密。脑洞一定要清奇,要怪之又怪,又能言之有理,像《球状闪电》里的“宏原子”概念,又像阿西莫夫《终极答案》里的永生电磁波。说到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幻读者喜欢,科幻作者热衷的始终都是更加“本质”的东西。这无疑是给“物理学”量身定做的,究其原因在于因,“化学”并不“本质”,它只是物理在一定大尺度上的复杂体系的研究,所有的化学作用和变化,最终都可以归结于更为“本质”的物理作用和变化,由于在这个尺度内的体系过于庞杂,行为不能用,或者说很难用现有物理模型来描述,出于各种发展的需求,我们便是直接利用了这个尺度上的总结的“化学规律”。

从最早的染料生产,炼金和炼丹来说,这种“科学”就一直以来都难以摆脱“应用技术”的影子。而早期的物理,天文这些自然科学脱身于自然哲学,是被一群思考世界的“哲学家”给贡献和发展的,自然本质上就有着更加广阔的拓展幻想。对于化学这么一门不“本质”的学科,早在乔治 梅里爱那个一个大炮把人射上月球的年代,还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受人冷落。早期的时候,如《化身博士》里,一管子能把人搞成精神分裂的药剂,已然是足够颠覆和精彩了,所以即使没有物理脑洞,这仍然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不光是《化身博士》,《活跳尸》里能够复活人体器官的荧光药水等等,都体现出了,在更早的科幻时代,化学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类似于“魔法师”“巫婆”一类的“奇幻”元素。而显然,在现代大部分科幻迷的眼里,如果一个故事偏离了“科幻”而走向了“奇幻”,那么这个逼格是直接降低数个数量级的,总的来说一方面是学科本身特色,另一方面是观众口味和作者创作好恶趋势。个人觉得喜欢科幻还是四个字“投其所好”,如果一个故事精彩绝伦,发人深省,那么不管科幻设定“软硬”如何,里面有没有清奇脑洞,我都不会那么计较。那么我都是爱不释手的。

‍‍

『玖』 和化学有关的科幻小说

末世化学家,材料帝国等

『拾』 适合中学生看的物理,化学方面的科普读物或科幻小说

看科幻小说,请找刘慈欣,今年他的《三体》刚刚拿了雨果奖,乐的都快不知道自己姓啥了。(建议先看一下《球状闪电》,类似外传性质)
所谓的硬科幻,逻辑严谨,视角宏大。
但是想要关注当前人类的物理知识,还是看科普类书籍好些。(我当年是啃的中学教材。。。)

热点内容
妖精的尾巴女同人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2-05 22:33:34 浏览:391
女强男强的小说言情修真 发布:2025-02-05 21:36:55 浏览:928
女仆老师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2-05 21:23:06 浏览:290
完结的言情兵王小说阅读网 发布:2025-02-05 21:10:59 浏览:692
山神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2-05 19:53:16 浏览:985
穿越小说完结古代言情 发布:2025-02-05 19:20:32 浏览:534
主角把小龙女带回都市的小说 发布:2025-02-05 18:33:35 浏览:323
女主腹黑末世小说推荐 发布:2025-02-05 18:22:50 浏览:936
免费小说大全阅读软件 发布:2025-02-05 18:17:48 浏览:213
看玄幻小说人数最多 发布:2025-02-05 18:14:42 浏览: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