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郑文光的科幻小说有

郑文光的科幻小说有

发布时间: 2022-04-11 18:07:45

① 郑文光的主要作品

其作品《宇宙里有些什么》被收录于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生成就奖,其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设者》《猴王乌呼鲁》,中篇《飞向人马座》《命运夜总会》,长篇《神翼》《战神的后裔》等。另有学术著作《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中国古天文学源流》,翻译作品《宇宙》《地球》等。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会员。 可以说郑文光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幻文学家。

② 飞向人马座主要内容概括

《飞向人马座》的主要内容:未来世界的人们陷入了太空争夺战,由于敌人偷袭基地,宇宙飞船“东方号”意外升空,飞向人马座。“东方号”上的飞行员邵继恩、邵继来与亚兵在超重的情况下昏睡了七天七夜,后来利用黑洞的惯性向地球飞去,在途中遇到“前进号”,将他们带回地球。

作者介绍
《飞向人马座》的作者是郑文光,于1929年生于越南,逝世于2003年,享年74岁。郑文光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作发表科幻小说,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并创作了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

郑文光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于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飞向人马座》是创作了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中篇小说。

郑文光的作品
郑文光的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设者》、《猴王乌呼鲁》,中篇《飞向人马座》、《命运夜总会》,长篇《神翼》、《战神的后裔》等。另有学术著作《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中国古天文学源流》,翻译作品《宇宙》、《地球》等,其作品《宇宙里有些什么》被收录于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③ 我国科幻小说代表人物是谁

郑文光先生

郑文光简介:郑文光(1929-2003) 中国著名科幻作家,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被称为中国科幻文学之父。著有《飞向人马座》,铸就了中国科幻史上的里程碑,于1929年生于越南,逝世于2003年,享年74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科幻小说简介:科学幻想小说(英语:Science Fiction)简称科幻小说(英语:Sci-Fi),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

④ 郑文光的作品简介

《海豚之神》是郑之光科幻小说的又一代表作。小说描绘了一场人兽奇像的景面。主人公兽石和胡云霸同海豚“阿聪”交上了朋友,借助阿聪,他们得以看到海 底世界的生活,他们更深深为海豚之神的精神所感动。看来动物的感情不比人少。
《海姑娘洛丽(科幻小说)》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丛书中的《海姑娘洛丽》,是一种科幻小说,主要构思了太平洋人、海姑娘洛丽、地球的镜像、孔雀蓝色的蝴蝶等故事。 本书体裁新颖独特,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构思巧妙,带你进入一个未知的境地。
《海龟传奇》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名著》系列丛书之一,由三个故事组成。根据儿童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侧重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全书力求情节连贯、流畅,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书中并配有精美的插图,标注拼音,让孩子在阅读时产生兴趣。
《飞向人马座》这部小说虚构了一个速度的故事:3个因为某一种速度被抛在太阳系外的少年,凭借另一种速度在5年后回到了地球。5年的外太空流浪涉及悲伤、忠诚、坚定、涉及爱因斯坦和人类的成长,因为这也是一个有关人类广阔性的故事。
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
中国科幻的拓荒先行者郑文光在1979年推出了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飞向人马座》,嗣后在三年多的时间内接连发表20多篇短篇科幻小说和出版了5部中长篇科幻作品。这位北京天文台的研究员以其科幻作品的实力成为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科幻巨星。郑文光是我国以科幻作家身份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第一人,也是最早把他的中国科幻小说“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先行者,美国刊物《ASIA2000》称郑文光为“驰骋于科学与文学两大领域的少数亚洲科学家之一”,日本电视台曾在1981年9月播映长达半小时的专题节目《中国的科学家兼文学家郑文光》。郑文光的科幻代表作有《古庙奇人》、《神翼》、《大洋深处》、《命运夜总会》《战神的后裔》、《鲨鱼侦察兵》、《太平洋人》、《地球的镜像》、《天梯》等。2003年6月,中国科幻一代宗师终于放下了60年没停止过的笔与世长逝。
代表作
《飞出地球去》这部小说是他的代表作。
课文内容
还有,他创作的《宇宙里有些什么》被选进苏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选自《飞出地球去》。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穷无尽的宇宙。
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叫做萤火虫呢。
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里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烈的炫目的白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
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的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太阳的密度是水的1.4倍),表而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
恒星有各种各样的,但是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
这些星星里,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绕着它们转的吧。固然,今天凭地球上最大的望远镜,还不能直接看见别的恒星世界的行星,但是有什么理由能说太阳系的构成是宇宙中独—无二的呢?太阳可以有行星,为什么别的恒星就不能有呢?
从这颗星星到那颗星星的距离,每秒钟能飞十六点七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得走几万年,多么辽阔的宇宙空间啊!尽管恒星都很大,差不多每一颗都能装下几百万个地球(只有极少数比地球小),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里,这此恒星不过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许还要小。
还难于计算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星云,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间,浮游在宇宙空间里,阻碍星光的通过。这些星云有的厚到几万亿公里,本身并不发光,如果在附近有恒星,它就反射出光亮,叫做亮星云。否则它就是黑暗的,叫做暗星云。
这样就可以知道,宇宙里有发光的星星,还有亮星云、暗星云等。
大约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银河系,太阳也在其中。从地球上望出去,银河就像一个环,套在地球周围。这是一个美丽的环,当它一半没在地平线下,另一半横过天空的时候,人们就说,这是一条天河,它把多情的织女和牛郎隔开了。
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这就是整个宇宙吗?不,这还只是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宇宙里有千千万万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
我们肉眼能看到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每当初冬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差不多在天空正中有一个纺锤形的小光斑,就是这个恒星系。它距离我们那样远,光线从它那里到地球上得走二百二十万年。在每一个恒星系里,光线从这—头到那一头也得走几万以至十几万年。不要忘记,光线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若是宇宙飞船,不知道要走多少万万年呢。
我们已经发现数以亿计的恒星系,可是不要以为我们已经看透整个宇宙了。要知道数以亿计的恒星系仍然只是茫茫宁宙的一个极小部分。随着望远镜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仪器的不断发明,我们将会看到更远的世界。
所有的星星和恒星系全都在飞快地运动着。太阳也带着地球和其他行星以每秒十九公里的速度飞奔,同时,太阳系也参加银河系的自转运动。在这运动中,太阳系每秒钟要走二百五十公里。
整个宇宙都在运动,在发展。
宁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
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⑤ 《飞向人马座》主要内容是什么

《飞向人马座》的主要内容:在未来世界,人们陷入太空争夺战。

“东方号”这艘宇宙飞船快建好时,敌人偷袭基地,导致“东方号”意外升空,飞向人马座。机舱里的年轻飞行员邵继恩、邵继来与亚兵,在超重的情况下昏睡了七天七夜,后来利用黑洞的惯性向地球飞去,在途中遇到“前进号”将他们带回地球。

(5)郑文光的科幻小说有扩展阅读:

《飞向人马座》的作者是郑文光,郑文光是中国著名科幻作家,铸就了中国科幻史上的里程碑,郑文光的代表作是《飞向人马座》《火星建设者》《猴王乌呼鲁》《神翼》《战神的后裔》。

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会员。郑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华侨,解放初回国。郑文光受过系统的天文学教育,像当时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样,学术研究是他的主业。

郑文光自幼喜文,十一岁就在越南的《侨光报》上发表作品。这样的经历使郑文光具有超过一般自然科学家,甚至超过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⑥ 《火星建造者》作者

郑文光!!!!!!!
1951年,郑文光回到了北京,开始担任中国科普协会编辑,同时开始了科幻创作。1954年,他发表了新中国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在这一时期他的科幻作品以天文学为主,包括《第二个月亮》《征服月球的人们》《太阳历险记》《飞上天去的小猴子》《火星建设者》等,这主要是作者的专业使然。1957年他还发表过以普及地质常识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黑宝石》等。其中《火星建设者》获得了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科幻小说。郑文光的早期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那个时代其他科幻作家一样,他的作品有浓重的科普教育味道和儿童文学味道,大多使用天文题材也是他的重要特点。

⑦ 飞向人马座主要内容30字

《飞向人马座》的主要内容:在未来世界,人们陷入太空争夺战。

“东方号”这艘宇宙飞船快建好时,敌人偷袭基地,导致“东方号”意外升空,飞向人马座。机舱里的年轻飞行员邵继恩、邵继来与亚兵,在超重的情况下昏睡了七天七夜,后来利用黑洞的惯性向地球飞去,在途中遇到“前进号”将他们带回地球。


《飞向人马座》的作者是郑文光

郑文光是中国著名科幻作家,铸就了中国科幻史上的里程碑,郑文光的代表作是《飞向人马座》《火星建设者》《猴王乌呼鲁》《神翼》《战神的后裔》。

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会员。郑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华侨,解放初回国。郑文光受过系统的天文学教育,像当时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样,学术研究是他的主业。

郑文光自幼喜文,十一岁就在越南的《侨光报》上发表作品。这样的经历使郑文光具有超过一般自然科学家,甚至超过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⑧ 在飞向人马座中三个少年在太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未来世界的人们陷入了太空争夺战,由于敌人偷袭基地,宇宙飞船“东方号”意外升空,飞向人马座。“东方号”上的飞行员邵继恩、邵继来与亚兵在超重的情况下昏睡了七天七夜,后来利用黑洞的惯性向地球飞去,在途中遇到“前进号”,将他们带回地球。

《飞向人马座》的作者是郑文光,于1929年生于越南,逝世于2003年,享年74岁。郑文光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作发表科幻小说,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并创作了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

郑文光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于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飞向人马座》是创作了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中篇小说。

⑨ 郑文光的获奖作品

《火星建设者》荣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长篇《飞向人马座》荣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长篇《神翼》1982年荣获1980-1985年中国作家协会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1990年全国第二届宋庆龄基金会银质奖,《猴王乌呼鲁》1980年获北京作协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地球的镜像》等翻译成英文、俄文、日文、德文、瑞典文、捷克文等。长篇《大洋深处》(1980)、长篇《战神的后裔》(1984)、八部中篇。1993年,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郑文光科幻小说全集》1-4卷。
天文史著作有《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1974)、《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与席泽宗合著,1975)、《中国天文学源流》(1979)等。

⑩ 郑文光是哪个朝代的作品_________

2003年6月17日晨,一代科幻宗师郑文光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74岁。
郑文光1929年4月9日出生于越南海防。20世纪40年代,郑文光曾经在越南、香港、广东等地从事文学活动,并任香港培侨中学教师。1951年,郑文光回到新中国的首都北京,进入中国科协科普局担任编辑。1957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担任《文艺报》和《新观察》记者。文革期间,他调入鞍山市文联工作。70年代初期,郑文光回到北京,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天文学史研究,历任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在此期间,郑文光出版了《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1974)和《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1975,与席泽宗合著)、《中国天文学源流》(1979)等作品,其中《中国天文学源流》获得次年中国科学院科研成就二等奖。他还参加了当时国内最重要的天文辞典的编制工作。
郑文光的文学活动开始于1940年。是年,11岁的郑文光发表了第一篇抗日杂文《孔尚任与桃花扇》。1954年,郑文光发表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50年代,郑文光除了出版过科幻小说集《太阳探险记》(1955)之外,还出版过科学文艺读物《飞出地球去》(1957)、科普译文集《宇宙》(1958)。他的短篇小说《火星建设者》(1957)曾经获得1957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科幻大奖。他撰写的纪念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的传记文学《火刑》(1957)多年来一直是全日制中学课本中的语文教材。
从1978年以后,郑文光的主要精力放在从事科幻小说的写作方面,出版了《飞向人马座》(1978)、《大洋深处》(1980)、《神翼》(1982)和《战神的后裔》(1983)等4部长篇小说和《命运夜总会》(1982)、《地球的镜像》(1980)等多部中短篇小说。其中《飞向人马座》荣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神翼》荣获1980—1985年中国作家协会少年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1990年全国第二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银制奖(金质奖空缺)。《战神的后裔》是郑文光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他的4卷本小说全集于1993年由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除科幻小说之外,郑文光还撰写科学游记、动物小说、科学童话和科学小品等。他是中国作家中第一个到达西沙群岛进行采访并发表游记的作家(1959)。他的动物小说《猴王呜呼鲁》(1982)获得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郑文光的科幻小说创作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50年代到60年代,他主要致力于在新中国引进科幻文学的文本,此时的作品主要供儿童阅读。70年代,他开始全方位探索科幻文学的成人化,并在这一领域中作出了突出成就。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转轨期,他试图将科幻小说与社会思考和哲学思考相互结合,以科幻文学触及中国的现实,并取得了读者的认可。郑文光还是中国科幻文学理论的主要探索者。早在50年代,他就撰写过论述研究凡尔纳和鲁迅科学文艺思想的文章。80年代之后,他与童恩正、叶永烈、金涛等人共同提出的科幻文学新观念,实现了中国科幻文学从儿童读物和科普读物领域的全面突围,为中国科幻文学的更大发展提供了理论的基础。由于在文学领域中的突出成就,郑文光曾多次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郑文光为人谦虚、朴实、真诚、正直。他热爱祖国,对他所从事的科学和文学事业,抱有宗教般的情感和专注。他还热衷于鼓励和提携青年作家。从1979年到1985年,他牺牲个人创作时间,主持了大型科学文艺杂志《智慧树》杂志,为发掘新作家,繁荣科学文艺的多种门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作为新中国科幻文学的主要开拓者,郑文光在读者心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是世界科幻小说协会(WSF)的会员,作品曾经被翻译成英、法、德、日、捷克等多种文字。80年代初,香港《亚洲2000》发表长文认为,郑文光是新中国科幻文学的创始人。美国、英国、日本、港台和泛美华人地区都对郑文光的文学活动给予过高度评价。
1983年以后,郑文光因脑中风停止小说写作。在长达20年与疾病抗争的生活中,他一直保持着乐观态度,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望。他做过各种恢复创作的尝试,更与其他人合作发表过小说和论文。他还多次在家中接待青年作者,热情地为他们的专辑作序,为中国科幻的繁荣摇旗呐喊,为扶持文学新人殚精竭力。
郑文光的一生,是为中国科幻文学事业开拓的一生。他在科学和文学两个领域中的出色工作,将被载入科学文化和科学传播工作的史册。

热点内容
中国小说作家排行榜前十 发布:2025-02-06 14:51:38 浏览:654
古代小说对女主神态的描写 发布:2025-02-06 14:40:35 浏览:680
小说阅读网秘爱之夜 发布:2025-02-06 14:36:12 浏览:332
双主角的科幻小说 发布:2025-02-06 14:32:33 浏览:496
星际争霸同人无敌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2-06 14:20:40 浏览:602
经典红三代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2-06 14:14:04 浏览:811
写科幻小说热门吗 发布:2025-02-06 13:55:39 浏览:303
我的绝色总裁老婆老婆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2-06 13:45:45 浏览:696
两本小说推荐理由 发布:2025-02-06 13:29:42 浏览:790
言情剧好看小说 发布:2025-02-06 13:10:30 浏览: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