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获奖微型科幻小说

获奖微型科幻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4-09 08:51:38

⑴ 世界科幻小说排行

科幻小说为我们认知宇宙、重塑世界观打开了一扇大门,世界级的小说有很多,我只来说一说我觉得有代表性的几部。



最后我要隆重地说一说

  • 《三体》:中国科幻里程碑式著作

刘慈欣,是中国当代新生代科幻的代表人,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三体》是中国近几年最受关注、最畅销的科幻小说。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刘慈欣用《三体》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

空不是无,空是一种存在,你得用空这种存在填满自己。


⑵ 苏州市作家协会的获奖情况

会员主要获奖情况(1999年至2006年)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金曾豪 《苍 狼》(长篇动物小说) 第四届
金曾豪 《蓝调江南》(散文集) 第六届
王一梅 《书本里的蚂蚁》(童话) 第五届
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长篇童话) 第六届
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
金曾豪 《鹤 唳》(长篇动物小说) 第五届国家图书奖
金曾豪 《绝谷猞猁》(长篇动物小说) 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王一梅 《有爱心的小蓝鸟》(童话) 第五届国家图书奖
王稼句 《扬州文化丛书》 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冰心文学奖
金曾豪 《绝 招》(长篇儿童小说) 第十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金曾豪 《绝谷猞猁》(长篇动物小说) 第十二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孙骏毅、冯 斌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家庭报告》(报告文学) 第十二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长篇童话) 第十三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王一梅 《住在雨街的猫》(长篇童话) 第十四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王一梅 《蔷薇别墅的老鼠》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
王一梅 《书本里的蚂蚁》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
王一梅 《住在楼上的猫》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
高巧林 《白 弟》(中篇小说) 第十五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高巧林 《长辫子老师》(儿童小说) 2002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马升嘉 《木瓜浜,童年的乐园》(散文) 2003年冰心儿童文学奖
殷建红 《房子的记忆》(散文) 2003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殷建红 《回乡偶书》(散文) 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
范小青 《生活的脚步未曾停》(散文) 第十三届冰心摄影文学奖
吕锦华 《空谷佛音》(散文集) 中国散文学会首届冰心散文奖
钱欣葆 《活泼可爱的快乐猪》(系列寓言集)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钱欣葆 《刺猬认错》(寓言)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黄霞君 《点亮心灯》(散文集) 第二届冰心散文奖优秀奖
盛永明 《铺 床》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范小青 《百日阳光》(长篇小说) 第四届
金曾豪 《苍 狼》(长篇动物小说) 第四届
金曾豪 《鹤 唳》(长篇动物小说) 第五届
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陆文夫 《人 之 窝》(长篇小说) 首届
范小青 《百日阳光》(长篇小说) 首届
叶 弥 《成长如蜕》(中篇小说) 首届
荆 歌 《惊愕奏鸣曲》(中篇小说) 首届
荆 歌 《惊愕奏鸣曲》(中篇小说) 首届
金曾豪 《青春口哨》(儿童文学) 首届
杨守松 《生命如火》(报告文学) 首届
吕锦华 《何时入梦》(散文) 首届
范小青 《城市表情》(长篇小说) 第二届
叶 弥 《天 鹅 绒》(短篇小说) 第二届
金曾豪 《蓝调江南》(散文集) 第二届
王一梅 《有爱心的小蓝鸟》(童话) 第二届
王一梅 《书本里的蚂蚁》(童话) 第二届
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童话) 第二届
王一梅 《第十二只枯叶蝶》(童话) 第二届
朱文颖 《水 姻 缘》(长篇小说) 第二届
朱文颖 《浮 生》(短篇小说) 第二届
车前子 《云头花朵》(散文) 第二届
小 海 《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诗集) 第二届
马升嘉 《想要的感觉》(儿童小说集) 第二届
王 尧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评论》(系列论文) 第二届
江苏报告文学奖
杨守松 《生命九章》 1993~2003年度一等奖
吴志峰、高 宗 《黄金大道》 1993~2003年度二等奖
吕锦华 《森林女神》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平燕曦、宋执群 《生命二十小时》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汤 雄 《宋庆龄与她的三个女佣》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秋 石 《两个倔强的灵魂》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叶正亭 《茶人吴严》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杨海国 《国宝周庄》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江苏散文佳作评选
陆文夫 《姑苏之恋》 2000~2001年度一等奖
俞 明 《叛 逃 者》 2000~2001年度一等奖
赵 践 《追忆昔日园林》 2000~2001年度一等奖
亦 然 《叩访苏州》 2000~2001年度二等奖
吴凤珍 《负暄搔背图》 2000~2001年度二等奖
杨守松 《醉忆大别山》 2000~2001年度二等奖
朱子南 《编一套“告密丛书”,如何?》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邱 载 《苏州的水》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陈 益 《幸福的计算法》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陈放虹 《九寨沟印象》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燕华君 《我的痛怎么形容》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燕华君 《单身日记》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其他奖项
范小青 《干 部》(20集电视剧) 第二十三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范小青 《医 生》(短篇小说) 2001年《当代》短篇小说奖
范小青 《我们的战斗生活像诗篇》 中国作协《小说选刊》2003~2006年度全国优秀小说奖
杨守松 《黑发苏州》(散文) 2002年度全国报纸副刊金奖
杨守松 《永生之恋》(报告文学)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征文奖
杨守松 《水做的沙家浜》(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特等奖
杨守松 《回忆田庄》(散文) “我心中的周庄”全球华人征文二等奖
金曾豪 《田 阿 桐》(短篇评弹) 中国评弹艺术节优秀创作奖
金曾豪 《铁琴铜剑楼》(中篇评弹) 江苏省曲艺节优秀创作奖
金曾豪 《阿庆嫂的阳澄湖》(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三等奖
王一梅 《抽屉里的小纸人》(童话) 第二届张天翼童话奖
王一梅 《蔷薇别墅的老鼠》 第二十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纪银剑 《踏实的人》(报告文学) 中国作协首届“共和国的脊梁”报告文学二等奖
车前子 《Big-character posters》(散文) 《人民文学》“泰山杯”散文一等奖
秋 石 《中方总经理》(报告文学) 《人民文学》优秀报告文学奖
戴 来 《茄 子》(短篇小说) 《人民文学》2003年度短篇奖
凌鼎年 《了悟禅师》(小小说) 首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
凌鼎年 《法 眼》(小小说) 全国微型小说2002年度评选一等奖
凌鼎年 《天下第一桩》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第三届全国微型小说评选一等奖
凌鼎年 《菖蒲之死》 天津作协与《天津文学》举办的“全国小小说精品征文”一等奖
凌鼎年 《天 使 儿》(小说) 《人民文学》“爱与和平”征文优秀奖、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第四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
凌鼎年 《笔 会》(短篇小说) 首届黄河口杯文学征文大赛散文三等奖(《中国作家》、《中华散文》、《诗刊》等联合举办)
刘苗虎 《疯 猫 岛》(长篇科幻小说)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
钱欣葆 《神枪手打猎》(寓言) 第三届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金骆驼”奖
钱欣葆 《美丽的家园》(寓言) “安徒生杯”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二等奖
荆 歌 《前 妻》(短篇小说) 《青春》、《芳草》、《作品》、《萌芽》“四小名旦”特别奖
荆 歌 《绑 匪》(短篇小说) 2004年度《青海湖》文学奖(2005年6月颁奖)
荆 歌 《重现的时光》(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一等奖
汤 雄 《黑枭红颜》(长篇小说) 《今古传奇》长篇大奖
汤 雄 《关键时刻》 华东六省市“梅陇杯”法制故事优秀奖
丁晓原 《报告文学,作为知识分子的写作方式》 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
王 尧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文学评论家奖
范培松、金学智 《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 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科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朱文颖 《水 姻 缘》(长篇小说) 《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
朱文颖 《人民文学》、《南方文坛》主办的“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中被评选为首届“年度青年作家”
阿 坤 《岁月的印痕》(散文集) 中国文化出版社等六家单位举办的国际文学笔会“中山图书奖”
张更前 《这也是一笔遗产》(散文) 第十六届华东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张更前 《不让受助者难堪》(随笔) 第十五届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
林家治 《善思的时刻》(散文) 《中国作家》杂志征文二等奖
林家治 《晶莹如玉,明净可鉴》(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征文优秀奖
黄霞君 《感悟苍凉》(散文) 文学报“完美杯”征文二等奖
缪克 《野 地》(小说散文集) 长江文艺出版社、文学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05年首届“屈原杯”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
缪克 《花瓣的盛开》(小说) 长江文艺出版社、文学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05年首届“屈原杯”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
老 铁 《爱情的瞬间移动和消逝》(组诗) “星星杯”爱情诗歌大奖赛优秀奖、“屈原杯”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
黄劲松 《民 工》(组诗)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新浪网、人民文学等举办的首届鲲鹏文学奖优秀作品奖
丁古萍 《心颗飞翔》(组诗) “白沙杯”——我心飞翔全国诗歌邀请展获奖
丁古萍 《云山天水》(组诗) 《中国作家》北京“金秋之旅”笔会三等奖
丁古萍 《追寻孔繁森》(诗歌) 山东聊城文联“纪念孔繁森殉职十周年”征文三等奖
丁古萍 《苏州印象》(诗歌) 《中国作家》第二届“金秋之旅”征文二等奖
徐 宁 《“小桥流水”惹谁了》(杂文) 第十五届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
徐 宁 《刘统勋的失心疯》(杂文) 扬子晚报“共建和谐社会”杂文征文一等奖
茅震宇 《“抠门”与“寒酸”》(杂文) 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三等奖
茅震宇 《“寒酸”显精神》(杂文) 2004年度群众杂志好标题奖
苏 梅 《喷火小雷龙》(长篇童话) 浙江省第二十一届优秀图书编辑奖
袁成亮 《凌虚传》(人物传记) 中山图书奖(中国文化出版社、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小小说读者杂志社、金山杂志社、中山文学院等6家单位举办)
龚 平 《万三蹄宴》 江苏省第三届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编剧奖
叶 弥 《明 月 寺》(短篇小说) 中国作协《小说选刊》2003~2006年度全国优秀小说奖
唐晓玲 《千古美谈卓克基》(散文) 人民日报“长征”征文二等奖
万 芊 《李斯说了一句大实话》(小小说)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第四届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三等奖
徐卓人 《如果你的文字让人敬畏》(散文) 《江南时报》创刊10周年征文一等奖
叶正亭 《回眸周庄》(散文) “我心中的周庄”全球华人征文二等奖
邵 忠 《桃李芬芳说师傅》 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二等奖
孙荣昌 《南 酱 店》(散文) 江苏省企业报第七届散文大赛一等奖
高巧林 《同 学 会》 《故事大王》千字故事征文暨2006年度优秀作品三等奖
雨 林 《走进周庄》(诗歌) 《诗刊》全国同题诗大赛三等奖
石海泉 《清流滋润的城市》(散文) 《中国作家》第二届“金秋之旅”征文三等奖
葛 芳 《黄昏的迷醉》(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三等奖
张寄寒 《陈逸飞与周庄》(散文) 《中国作家》第二届“金秋之旅”征文三等奖
吴文华 《今生有缘》(散文) 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三等奖
周泳逊 《呀,我失明的母亲》(散文) 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三等奖
文学成就奖
范小青 1999年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
范小青 2004年苏州市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金曾豪 2003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金曾豪 2004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金曾豪 2004年苏州市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金曾豪 第四届苏州市文学艺术奖
王一梅 2003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王一梅 2004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王一梅 第四届苏州市文学艺术奖
朱文颖 2003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杨守松 2004年苏州市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金曾豪 《苍 狼》(长篇动物小说) 第四届
金曾豪 《绝 招》(长篇儿童文学) 第四届
吴恩培 《百年觅渡》(长篇小说) 第四届
唐晓玲 《家 园》(长篇小说) 第四届
吕锦华 《森林女神》(长篇报告文学) 第四届
孙骏毅、冯 斌 、陈雪春、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家庭报告》 第四届
卢 群、吕大安 《大地的脊梁》(长篇报告文学) 第四届
朱伟杰、高巧林、张寄寒、费幸林、张惠英、万 芊、盛永明、竹 槿 《“半山”文学丛书》 第四届
金曾豪 《鹤 唳》(长篇动物小说) 第五届
吴恩培 《文化的争夺》 第五届
秋 石 《两个倔强的灵魂》 第五届
纪银剑 《没有车票的旅程》(散文集) 第五届
陈 益 《我的先祖是蚩尤》(散文集) 第五届
张苏宁 《绿 风 景》(长篇小说) 第五届
陆 平 《渡 口》(长篇小说) 第五届
范小青 《范小青中短篇小说集》 第五届
杨守松 《淘 江 湖》(长篇小说) 第五届
平燕曦、宋执群 《生命二十小时》(长篇报告文学) 第五届
刘苗虎 《追踪变脸人》(长篇科幻小说) 第五届
肖 静 《爱情无颜色》(长篇小说) 第五届
姜广平 《重塑生命》(长篇报告文学) 第五届
陆 泰 《弇山夜话》(散文集) 第五届
金曾豪 《蓝调江南》(儿童散文集) 第七届
范小青 《城市表情》(长篇小说) 第七届
范培松、金学智 《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 第七届
王一梅 《米粒校园童话系列》(童话) 第七届
朱文颖 《戴女士与蓝》(长篇小说) 第七届
马升嘉 《想要的感觉》(儿童小说集) 第七届
徐卓人 《真山真水园中城》(风物集) 第七届
吕锦华 《无价的君子兰》(报告文学集) 第七届
奚旭初 《落叶无声》(长篇小说) 第七届
荆 歌 《我们的爱情》(长篇小说) 第七届
钦志新 《太 湖 魂》(长篇小说) 第七届
老 铁 《等待或者穿越》(诗歌集) 第七届

⑶ 微型科幻小说

区别

黑沉沉的太空间,两位以粒子形态生存的信息人(男女老幼之分此时已毫无意义)正在对话:“约

翰,最近8万年来,你老是在冥思苦想什么呢?”,
“其实,自我诞生的50万年来,我一直在想的只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和那些无生命感觉的射线

、星光、流星、行星残骸又有什么区别呢?”。
“是啊,我也认为,我们地球人类的老祖宗肯定是在哪儿搞错了。”
“唉!我看我们的老祖先当年是走火入魔了,他们忘记了过犹不及的自然哲理,他们忘记了人类与

宇宙相比时必然存在的某些局限性,他们狂妄地要向这种局限性挑战——要实现个人永生之梦,要实现

宇宙遨游之梦,而这种挑战有可能取胜的唯一途径是将自己的身体彻底信息化——也就是分解化、粒子

化,记得吗?经过90万代人的不懈努力,老祖先获得了初步成功,即实现了人体的非躯干化。”
“我当然还记得那一段可敬但可悲的人类历史,老祖宗出于对自身完善永无止境的追求,渐渐用新

型高科技材料替换掉了易断拆的骨髂、易腐烂的肌肉、易损坏的许多器官。他们在一代代新型材料的支

撑下,全身的零部件越来越非人工化了,其肉体(?)生命越来越顽强,越来越不怕刀砍、火烧、溺水

、电击……”
“是的,人类最后替换的是大脑,因为每个人只有一个大脑,每个人的大脑又具有不可替代性,另

外也大脑物质呈软体状,经受不住打击,所以才最后替换。替换大脑前,还经历了几个漫长的阶段,先

是让大脑体积膨胀,相应是让躯干缩小(人类劳动、生活、体育与娱乐的全电脑化、全自动化、全思维

化、全精神化的实现,使人躯体的作用越来越小,几近于零),乃至最后缩小成了消失,人类只剩下一

个硕大的头颅了,以往科幻小说中描绘过的古怪情景终于出现了。”
“可惜老祖先仍未能迷途知返,沉浸在喜悦中的他们又匆匆对自身仅存的头部下手了。他们通过深

入的研究表明,大脑除了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外,并没有其他什么用处,大脑不过是一个信息处理软件

而已,穷根究底,这软件不过是一些有规律地排列组合的基本粒子,只要记住了这些粒子们的型号、规

格、数量及组合规则,易被流星击碎的、使人类在太空中的自由飞行速度无法达到或超过光速的硬体化

的脑袋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就该退出人类历史的舞台了。”
“又经过了几百万年的努力,老祖先们再一次获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功,人类也随之进入了自己的终

极的巅峰阶段——信息人阶段。对无形无体无色无味的信息人来说,森林、花园、楼房、汽车、飞船、

食品之类的物体是什么意义也没有的,于是,地球渐渐荒芜了,人类引以为自豪的科技、经济成果渐渐

朽烂毁化了,原始状态的风光又回来了——大自然在地球上走完了一次长达几十亿年的大轮回。”
“信息人的生活不是在地球上而在太空中,它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的裸体(?)穿越一个又一

个距离以百万千万光年计的星球、星团、星云、星系,它们在这种无穷尽的时空漂游中唯一所享受的欢

乐和愉快,只是纯粹思维中的、精神中的欢乐和愉快……直到对这种欢愉的厌倦开始出现。”
“现在怎么办?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啊!”
“我认为,所有信息人应该团结起来,从宇宙的各个方位不停地向最老的老祖先——即电脑时代的

老祖先发出一束束超光速的强烈信息,劝他们不要对人体——特别是对人的大脑——这一宇宙最精密微

妙的物质建构乱动手术……”
“但这劝阻一旦成功,我们不都会顿时消失了吗?”
“可是,尼娜,我们这样活着——不死不生、似死似生、假死假生地活在茫茫无涯的太空中,和充

斥宇宙的无机物到底有何区别呢?我们每个人活100万年的价值还比不上那些有手有脚有头的老祖先

只活几十年的价值,因为照这样下去,无论再过多少亿万年,我们中也产生不了一位能与秦始皇、亚历

山大、莎士比亚、牛顿、贝多芬、普希金相提并论的人物啊!”

⑷ 介绍你最喜欢的获奖科幻小说~~~

《深渊上的火》长篇,弗诺.文奇 星云奖
从来没有看过世界观如此庞大,在技术细节上仍然可以做到完美,情节做到尽善的科幻小说。它是太空歌剧型科幻的拯救者,融合了初级文明发展、来自超级智慧的宇宙级灾难、以及银河社区、舰队混战等诸多看点。看这么一部,顶过去五部。

《狄拉克海上的涟漪》中篇 杰弗里.兰迪斯 星云奖
没有想过一个NASA的科学家写时间旅行科幻也可以写的那么伤感。一个关于时间,生命和历史的故事。

《三体1,2》长篇系列 刘慈欣
如果你真的是科幻迷,不会问我为什么最后推荐这两篇。中国硬科幻教主的作品,想象宏大,描写严谨,涉及社会学、宇航、军事,并对人类的劣根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是中国科幻史上最有深度,但同时也看得很爽的长篇系列。

⑸ 第 32 届银河奖公布,历届银河奖获奖科幻小说中,你最推荐哪部

历届银河奖获奖科幻小说中,最推荐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

大刘时时刻刻都在关心我们已经麻木习以为常的环境,在这部短篇小说里,以绝对的封闭的死亡空间为第一体验,反衬出社会零件们的不知情趣。

地球很美,大刘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呈现出一个似乎病态的审美角度,然后用反转把这个审美合理化,地球很美,只是需要一点距离去欣赏欣赏。

我想,如果小女孩没被困在地心,我想她也没那么多时间去感悟与珍惜人间美好,毕竟像她这么糟糕的处境真的是和地狱一个级别。用一个航地计划的点子让故事进行合理化以及产生转折,这是这个小说最精彩最可贵的地方。

其实这篇小说相当于是大刘的一次魔术表演,只是手法之明显就仿佛是慢动作给你拆解每个魔术动作背后的意图一样,让你明白一部科幻先说的构思过程。

大刘的小说,以点子作为合理化的根基,用人物串联故事走向,再附上他向来玩的极溜的制造悬疑,整个过程还得以他饱满的想象力作为文笔滋润文章,那么一篇精彩绝伦的科幻小说就这样诞生了。

比如,在这篇小说当中,用于合理故事的点子有几个:1、视觉嗅觉触觉眼镜;2、在3小时内可以去到地球任意地方的平离子层飞机;3、向地心航行的落日计划,3.5G甚至是6G的先进通讯设施;4、中子材料,等等。

魔术师向来喜欢欲盖弥彰的表现方式,眼睛的这个形象比喻,从一开头就用上了,但会用一连串的暗示来让读者去猜测这比喻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未来科技,最后会选出一个合适的段落亲自告诉你眼睛是一个什么样的科技。

在一开头,在男主的怀疑里已经明确暗示观众,这个女孩子并非真的在太空中,但又会用后续更多的细节去让这个真相潜伏下去,这个手法在悬疑电影里可谓是十分常见。

而揭晓答案的时候,也是要先从落日计划开始吊足胃口,因为此时的读者想知道的答案是为何男主会惊讶但无力地跌坐下去,而且还是一直被隐瞒的,十分容易勾起读者的心,更何况科幻爱好者向来都是十分猎奇的人群呢。

于是正好在这时掏出大刘精心准备的科幻点子,向地心航行,并将太空少女的美好景象一百八十度逆转到了地底世界暗无天日的绝望境界,让之前故意营造的夸张式地球爱惜变得十分合理,并抬高了这个审美价值,也用男主的心态变化来让读者找到更大的共鸣出口。

大家读完了这个故事,心里也就遗留一下一个可怜兮兮的女孩子在自己心口深处无限怀念地球的美好,从而让你我也同样开始体会到地球的可贵。

手法不算很高明,但够用就好,文笔不算很华丽,但恰到好处就不容易。

这一篇小说充分展现了大刘对科幻小说结构的拿捏,他不在意手法是不是明显,也不在乎人物是否立体,他只在乎自己的心意能否表达,只在乎点子是否足够惊艳到读者能打开的新的窗户去欣赏宇宙。




⑹ 诺贝尔文学奖史评奖史上唯一获奖的科幻小说是哪部

是《蝇王》
《蝇王》是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是一本重要的哲理小说,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故事发生于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的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的结果。作者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让读者通过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激动人心的争斗场面来加以体悟,人物、场景、故事、意象等都深具象征意义。

⑺ 有没有人推荐一些经典的“微型”科幻小说集

《编码宝典》尼尔・斯蒂芬森这部由尼尔・斯蒂芬森创作于1999年的作品讲述了一则二战期间的密码破译人员和1997年的极客之间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的故事。“这本书不仅很长,内容也非常丰富。它有近1000页,而且是大开本。这书一定有五十万字,”游朝凯(CharlesYu,美籍华裔作家)说道。2.《沙丘》弗兰克・赫伯特这部经典作品的是发生在一颗沙漠星球上的故事,还讲述了香料Melange所具有的力量。很难相信人们从没真的读过这本书――但是PatCadigan(Synners、DervishisDigital等书的作者)说她相信很多人“可能认为要不从电影里要不从Syfy频道的迷你剧里已经了解《沙丘》是怎么回事了。”另外,很多人大概“看过”《沙丘》,读过前传和后传,但是从来没有真的阅读过原版。“不是件容易事,”Cadigan说,因为它既深厚又复杂。但如果你只读过这部杰作的外延或改编作品,你都不算真的了解沙丘是怎么回事。这是一次“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完全领略的全沉浸式的体验”。3.《万有引力之虹》托马斯・品钦后现代主义经典之作,故事背景设置在二战结束之际,其事件主要围绕德国V2火箭计划。这一个有点奇怪。我们为这篇文章联系过许多作者,因为《万有引力之虹》是一本大家都假装读过的书――然而他们都承认他们自己也没有真正读过。“我不相信有人真的读完过《万有引力之虹》。托马斯・品钦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等待读者们为结尾处漂亮的螺旋式设计捧腹,而现在他开始想不明白了。我自己就读过五次开头。”PaulCornell(漫画SaucerCountry还有即将出版的小说LondonFalling的作者)说道。所以像他这样厉害的类型作者都失败了的情况下,为什么你还应该读《万有引力之虹》呢?有人说起码这书的某些部分他们可以感到相当充实地读下去。PatMurphy(TheCity,NotLongAfter和TheWildGirls的作者)提供了一些理由:“这是一部可以与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媲美的科幻小说,曾经是普利策奖的有力竞争者,它纠缠不清而复杂万分,既出格又晦涩又离题()。1974年它一出版,随后就获得了国家图书奖,而又是IrwinCorey教授出面代品钦领奖。”另外将超常的性和V2火箭相结合,这也让PatMurphy喜欢:“我爱自己对这本书的感觉,以及它于世界的精神性(psyche)中制造混乱的潜力。”也许有天她会读完――或者也许她将坚持自己对这本书的想象。4.《基地》艾萨克・阿西莫夫这部经典的主题是哈里・谢顿以及一个伟大星际帝国的衰亡。Cornell大胆地说:“在这个混沌理论已将心理史学毁灭殆尽、而小说作品都建立在那个大观点之上的年代,《基地》变成了那种讨论的远比读过的多的经典作品。”尽管阿西莫夫的机器人故事“也许会永远保持科幻入门必读的地位。”Cadigan还是激情洋溢地提醒人们应该真正阅读一下《基地》而不是只讨论它:人们“应该读,因为它是阿西莫夫(的作品),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它是将数学应用到科幻中的最天才的范例。”5.《大魔法师》苏珊娜・克拉克一部异质历史,讲述了早已消失的魔法回到了19世纪的英格兰的故事。这是一部每个人都在谈,但很多人都懒得读的作品,因为它“又大又厚”,JohnShirley说(他最近的作品是两本选集ASongCalledYouth和EverythingisBroken)。但这绝对物有所值,他接着说:“这部吸引人的、想象丰富的、伟大的奇幻作品有点像舌头和什么歪曲的东西同时贴在颊上的感觉。这也是奇幻界里出产过的最好的散文作品。然而其实它本身并不很在意奇幻这个标签,除了某种程度上是绝对富有深意的。而且还全然明白存在的荒诞性。也许有点像JamesBranchCabell。”6.《1984》乔治・奥威尔给了我们“新话”和“老大哥”的反乌托邦经典。“我觉得很多人都假装他们已经读过了奥威尔的《1984》然而实际上没有。它是如此风行于世的一个文化符号,以至于一旦有人提及它大家总会假定自己知道别人在说什么,”ChristopherMoore(Lamb、Fluke和TheStupidestAngel的作者)说道。他又接着说:在这样一种我们对信息自由和隐私做出种种假定的文化之中,我认为,《1984》的重要性比起以往更加突出。它很好读,而且在它直接而确切的文本中能感到一种真实的人性。自从它出版以来,很多反乌托邦题材的书和电影都以它为灵感来源,所以我觉得你阅读它的时候一定会觉得似曾相似。”7.《最后和最先的人》《造星者》奥拉夫・斯塔普雷顿1930年代创

⑻ 科幻小说的著名奖项

儒勒·凡尔纳奖(Prix Julex Verne)
由法国出版社“哈切特文库”颁发。1927年至1932年奖给最佳科幻小说作者,获奖者得到五千法郎奖金。1958年起再次恢复,由哈切特和加尔利马德合办,至1963年止。
世界幻想奖(World Fantasy Awards)
由一个裁判团协定,在世界幻想作品会议上办法,每年一次。
阿波罗神奖(Rrix Apollo Awards)
右雅各·萨杜尔在法国于1971年发起,以纪念阿波罗11号登月。它每年一度奖给法国出版的科学小说,由11个非科幻小说作家、评论家、记者和一个科学家组成的裁判组织审定。
约翰·甘宝纪念奖(John W@Campbell Memorial Awards)
每年春天,由一个评论家和作家组成的小型评议会裁定,奖给上一年最佳科幻小说。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曾于1974年凭借《与拉玛相会》获此奖。
朝圣者奖(Pilgrim Award)
由科幻小说研究会颁发,奖给智力于增进社会对科学小说理解的个人。世界科幻史上“新浪潮”运动的主要任务,英国科幻大家布赖恩·W·奥尔迪斯曾于1978年获该奖。
国际幻想奖(The John W@Campbell Awards)
美国科学小说作家协会颁发。由会员提名投票在每年大批作品中选出,分小说奖、中短篇小说奖、大师奖等。其中大师奖是奖给“在一生中对科幻小说有卓越成就”的作家。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海因莱恩1974年获该奖。
雨果奖(The Hugo Awards)
该奖是为了纪念(美国第一本科幻杂志的创办人)雨果·根斯巴克。它的正确称呼为“科幻小说成就奖”,习惯上称为“雨果奖”。它是1953年世界科幻大会(费城)上决定设立的,根据爱好者的投票而授予的美国科幻小说奖。分长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最佳杂志奖等。1953年以来连续评选,现在已经是若干科幻小说奖中最有名的一种。
2015年8月我国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雨果奖,中国科普科幻界深受鼓舞。
星云奖(Nebula Award)
星云奖奖给美国科幻协会选定的前一年度最佳作品,与雨果奖并列,是现在科幻小说奖中最有权威的奖项。1966年以来连续颁奖。
澳大利亚科幻小说成就奖(The Australian Science Fiction Achievement Awards)
澳大利亚科幻小说成就奖常被称为“狄马特奖”(The Ditmar Awards),由每年一度的澳大利亚科幻小说会议颁奖。奖项右与会者选举产生,奖给当年全国最佳科幻小说、全世界最佳科幻小说、最佳读者同仁杂志、当代最佳科幻小说作家。
英国科幻协会奖(The British Science Fiction Association Awards)
由英国科幻小说协会颁发,奖给英国最佳科幻小说作家,在复活节其间颁发。先通过选举产生候奖作品,然后由协会的委员会裁定。
银河奖
作为中国幻想小说界最高荣誉的银河奖为中国科幻作家、科幻爱好者、奇幻作家和奇幻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惟一的科幻小说奖。最初设立于1986年《科学文艺》(现在的《科幻世界》)和《智慧树》两家科普刊物联合举办。《智慧树》停刊后,银河奖改由《科幻世界》独家举办。
2015年9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北京与刘慈欣等科普科幻创作者座谈。他希望大家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高扬理想和科学旗帜,创作更多受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爱的优秀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科学正能量。李源潮认真听取大家发言。他说,对美好未来的想象是人类进步的精神动力。科学幻想因其源于现实生活、激发新奇发现、放飞自由想象,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科普科幻创作肩负着展现中国梦的时代责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激发全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想象力创造力。要坚持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相统一,既超人超物超史,又合情合理合法,把科学幻想与人类情思、社会理想融为一体,增强全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各级科协组织要大力支持科普科幻创作,宣传表彰先进典型,鼓励发展影视、互联网等科普产业,开创中国科普科幻事业新局面。

⑼ 吴岩的科幻作品及获奖情况

自1978年起,已经创作出版各类科学文艺作品30余部,其中长篇科幻小说2部,中短篇小说集5部,主编和翻译文集3部。短篇文章100万字。主编作品集数百万字。一些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和意大利文出版。 《星际警察的最后案件》(1991)
《抽屉里的青春》(1999)
《出埃及记》(2004) 《心灵探险》(1996)
《生死第六天》(1996) 1986-1999 三度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
1991 获得文化部等单位颁发中国科幻小说星座杯“白羊座金奖”
1996 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01 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普作协颁发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二等奖
2009 获得松鼠会等民间团体颁发科幻小说星光奖

热点内容
好看的混沌神魔小说 发布:2025-02-06 21:36:51 浏览:193
近期现代网络小说 发布:2025-02-06 21:35:41 浏览:641
清朝小说言情甜文 发布:2025-02-06 21:13:35 浏览:752
2017最受欢迎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2-06 20:57:14 浏览:729
推荐穿越杀手相关小说 发布:2025-02-06 20:51:58 浏览:564
有什么黄的小说名字 发布:2025-02-06 20:30:34 浏览:195
我爱听书网九头案mp3 发布:2025-02-06 20:30:27 浏览:317
女主叫卓尔的现代小说 发布:2025-02-06 18:55:16 浏览:206
官方听书 发布:2025-02-06 18:54:33 浏览:560
主角穿越古代捉鬼的小说 发布:2025-02-06 18:24:04 浏览: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