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世界观大
科幻小说为我们认知宇宙、重塑世界观打开了一扇大门,世界级的小说有很多,我只来说一说我觉得有代表性的几部。
最后我要隆重地说一说
- 《三体》:中国科幻里程碑式著作
刘慈欣,是中国当代新生代科幻的代表人,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三体》是中国近几年最受关注、最畅销的科幻小说。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刘慈欣用《三体》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
空不是无,空是一种存在,你得用空这种存在填满自己。
2. 可以推荐几本高品质的科幻小说吗
《科幻世界》上登载过。有几部作品具有“社会性”倾向:指涉阶层/阶级分化的《北京折叠》就不说了,《寂静之城》是反乌托邦,《丽江的鱼儿们》是城市机械化对人的异化;《赡养上帝》是外星人老龄化问题;《童童的夏天》也是老龄化问题...如果科幻小说要表达“中国特色”,与其往里面塞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咳咳刘宇昆说的就是你...),不如表现中国当代社会矛盾。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现实主义。
3. 有哪些好看的科幻小说推荐
三体系列
作者刘慈欣,三体系列分别是:《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其中,《三体》获得了2015年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也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http://www.ctpmzlj.com/images/loading.jpg)
4. 求科幻小说世界观设定
现在比较流行的又好写的事3类,一种是末世类(比如:全球进化),一种是宇宙战斗类(比如设定一个人类的公敌虫族,高级智慧生命,或者是人类内斗),一种是科幻穿越(比如神魔养殖场,无限恐怖,各种无限流,无限流的小说可以天马行空,很容易上手)
5. 如何构造奇幻小说的世界观
应该适当舍弃宏观,着力建构微观。
不要动不动搞创世神话,什么上古主神,六神、七神、XX神,第一纪元,第二纪元,英雄纪元,黎明纪元之类各种模仿北欧神话,希腊神话的玩意。
根据我的经验,这些东西,基本上都会沦为无意义的背景板。能够用好的作者不说没有,也确实是凤毛麟角。许多人都很喜欢这类宏大的世界观建构,让自己当上帝,但是建构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抄来抄去的。
所以,世界观整体的宏观建构,不要搞得那么复杂,那么多样,有一个大概的面貌就行了。比如这个世界的陆海分布是什么样的,有几个大陆,几个大洋,几个国家,几个种族,把这些基本的说明白就够了,不用每个地方都从上古创世开始讲,没太大意义。
而着力构建微观往往会让你的故事显得更生动,更鲜活,也更有真实感。例如你的世界里有两个宗教之间的冲突,不能只写两教一言不合就动手,你应该构建出他们是为什么冲突的。例如他们之间的具体教义究竟有哪些区别,具体哪些地方有冲突,是教义不同还是仪轨不同。
如果是教义不同具体是哪些教义不同,为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又对信徒产生了哪些影响,不同宗教各自的教职结构等等,这后面应该有一个完善的逻辑支撑,让读者能够产生这样的想法:他们俩有冲突是必然的。
而不是直接写教徒一见面就问候家人甚至抄家伙动手,却对于这一切的理由草草带过,让人感觉简直是被作者强行安排的一样。
再比如,这个世界中,主要的语言有几种,有没有一种通用语。如果没有通用语,那么主角跑到其他种族或者国家的领地,语言不通是怎么解决的,当地是否能提供翻译服务,还是主角本身就懂好几种语言。
如果有通用语,那么通用语是怎么形成的,如何确保大部分人都会说通用语。乃至于各地语言是不是会存在发音上的区别,比如法语H放开头不发音,德语结尾的ch发k的音而英语结尾的ch发tʃ的音,是否可以从口音中就能听出一个人从哪里来,等等。
虽然不至于像托尔金那样直接创造一门语言,但是把语言问题讲清楚了,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全世界都讲中国话或者外星人都讲英语的尴尬局面,甚至还可以以此作为剧情的一个小点。
此外还有货币的问题。从A国到B国,或者从A种族到B种族,货币如何兑换,是全世界都有统一的货币,还是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货币。
如果全世界有统一的货币,那么统一的货币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国家和种族居然都会承认统一的货币而不担心有造假的事情发生,谁来发行统一的货币;如果没有统一的货币,是不是涉及到汇率的问题,汇率是浮动的还是固定不变的,主角从A到B是不是要兑换货币。
当一个读者看完了你的作品,他可能并不能认清你作品中世界观的全貌,不会记得太多门派和势力的设定,对科技和社会体系的认识可能就更加模糊了,但毫无疑问的,你的读者一定会记得你故事中的出彩的人物,会记得人物的目标、人物的能力、特长、经历过的关键事件等等。
你整个世界观的构架也一定是通过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的。
而在世界观的课程中提及人设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在制作人设的时候,人物的能力就要遵从世界观背景下设定的力量体系,在不断晋升过程中发生的事、遇见的人则不断影响着人物的性格,最终才能建立一个有着完整背景架构的人物形象。
无论是基于现实世界创造的漫威世界观,还是在科幻背景下诞生的星战世界观,每一个出彩的世界观和出色的人物都是相互依托的。
6. 为什么我的一个朋友看完《三体》后认为是垃圾小说
那是他没看懂,这个小说世界观太大了。
《三体》是一部相当超卓的硬科幻小说,当中涉及的国际天体学、量子物理学、弦理论等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数不胜数,莫说一个普通的文科出身的人,理科生看起来也并非能很好地理解,但是咱们每一个科幻读者都必须懂得,深究小说当中的理论对提高阅览体会并没有好的帮助,只需要把握大概的故事头绪。
再有,故事中还涉及古今中外的史学知识,这儿要对刘慈欣的知识面之广表示由衷的崇敬,他告诉咱们科幻作家并非单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就能写出好的著作,有深沉的知识见识,能基于实际国际进行合理又出人意料的设想才真的令人信服。
其过程伴随着人类国际翻天覆地的改变以及地球人对国际愈来愈多但又深不见底的认知,故事范围由中国扩展到整个国际再到两个绝然不同的星系文明以致整个国际,时间跨度从中国文革时期到几个地球世纪以致一千八百九十万年后国际重生,真可谓鸿篇巨制。
7. 有哪些情节精彩,世界观宏大的科幻小说
双宇
8. 世界十大科幻小说
1.《魔戒之王》(奇幻)——J.R.R. 托肯恩
所有奇幻文学的鼻祖,当然,赢得了我们最顶端的位置。除了全然独立创造了奇幻文学类型和影响了几代作家之外,托肯恩的传说讲述了一个宏大的故事。
2.《Amber历代志》(奇幻)——罗杰·泽拉兹内
Amber(琥珀)是惟一真实的世界。所有其他的世界,包括地球,只不过是幻像。柯文王子,Amber王座合法的继承者,必须征服这些交错的真实,反抗恶魔的压迫,并且还要在他自己残酷的家族体系中存活下来去赢得王冠。
3.《安德的游戏》(奇幻)——奥森·斯科特·卡德
仅仅八岁,安德·威金斯就成为地球上最优秀的军事天才。面临着战争的现实,安德选择了离开军队而成为了一名“言灵者”、一名顾问、真理的搜寻者和在需要咨询的家族中做仲裁人。不幸地是,上天赋予了他另外的任务。
4.《神经漫游者》(科幻)——威廉·吉布森
一个耗尽了好运的黑客、同时也是一个做梦都想敛财的家伙发现了一名新生AI的秘密。网际庞克第一次被提出的著作,也是吉布森众多作品的第一部。
5.《异教徒汤玛斯·寇文能历代记》(奇幻)——史蒂芬·R.·唐纳森
一个真实世界的麻疯病人,汤玛斯·寇文能被传送到一个由污浊的、邪恶的力量包围的幻想世界。只有用他随身所携之“离奇魔术”签订的契约才能解救这个世界,但是他并不相信这个幻想世界的存在。
6.《基地》(科幻)——艾萨克·阿西莫夫
陷入衰落的银河帝国和控制了杀伤性机械的科学家神秘社会的史诗故事。
7.《沙丘》(科幻)——弗兰克·哈伯特
沙丘系列的第一部讲述了宇宙中最强大的灵媒,波尔·阿特雷兹的事迹,他在学习应对政治上的阴谋和沙漠行星阿拉吉斯环境上的荒凉的同时也在平衡着自己不断增长的力量。
8.《艾尔瑞克》(奇幻)——迈克尔·摩考克
一名白子战士/巫师在一次死亡竞赛中找到一柄吸魂剑而且在“秩序”和“混乱”之间的终极打击下拾起了它。
9.《高堡中的男人》(科幻)——菲利浦·k.·迪克
充满了偏执狂和复杂真实的游戏,这种“假如纳粹德国获胜”的剧情是曾经被写过的最非主流的历史。
10.《1984》(科幻)——乔治·奥维尔
真诚的讲你会喜欢这本书的。它是一本你要独自看的书;没有其他人在身边。你会在每天晚餐后花上二个小时看这本书;“荧光屏”能确保这一点。老大哥会成为你的朋友。
9. 有哪些世界观很宏大的科幻小说可以推荐
《三体》,先看着烧烧脑吧,有本杂志叫《科幻世界》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里面很多篇中短篇可以看。
10. 你看过脑洞最大的科幻小说是什么
感觉《三体》带起来了一股莫名其妙的科幻热,然后导致很多人在各种问题下边回答的都少不了《三体》,刘慈欣是我最喜欢的科幻作家之一,但是在我的一贯印象里,《三体》还是比不上《球状闪电》,同样是刘慈欣的作品,里边也同样有着一个叫做丁仪的人,然而故事的主线是由一个从小就被球状闪电烧死父母然后一直在追寻球状闪电的人为视角展开的。这一部里边脑洞不算很大,但是由于故事只发生在地球上,所以对剧情的把握很有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