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铀花
⑴ 200分求杨丹涛《天籁》、《初吻》、《铀花》
铀花
1
阿塔的成人礼和大祭的日子挨得很近,脱鲁说他今年可能没什么指望了,还有好多人也这么说。阿塔不愿意相信。
脱鲁跟阿塔是好朋友,他谈到祭祀的时候,都免不了有些得意,别人就更不用说了。主题学校里,有些不太友好的成年同学看到阿塔和其他没行礼的孩子,就会转过身去,露出他们脊柱上的术疤。那是一种低级的炫耀,但是,那道疤痕真让阿塔羡慕。
脱鲁已经行过成人礼,他的一块椎骨被取掉了。不疼,真的不疼,脱鲁说。阿塔相信那是真的。脱鲁有了参加挑选的资格,如果他运气足够好,随时可能成为牺牲。阿塔行吗?他还有一个月才能行礼,然后再过半个月就是大祭了。历史上只有两个幸运儿在成人的当月就成为牺牲,阿塔有那样的造化吗?所有人都不相信。但是,阿塔觉得自己会被先知选中。他牢牢地记得,梵书上说,所有的成年人都是选民,都可以参加大祭。先知是这么说的。
牺牲啊,牺牲。阿塔渴望成为牺牲。
但是谁又不渴望呢?
在螺旋湖边长大的铀人们,就为那祭祀生存着。每年被选中的十二个族人,被称为“十二圣徒”。虽然他们在人间享受这个称号只有一天,但圣徒们已经嫌太长。他们将穿过禁地,步入隐秘不为人知的祭坛,往生极乐。他们将直达永恒饱满的魂灵世界,与先知一道,成为梵阿王的一部分,与宇宙的主宰融溶无间。
2
我们医院这个月又做了好多,听说,全族有一千三百多人成年,柠檬说。她的脸上带着忧虑。
阿塔知道她的意思——有那么多人做了脊椎手术,行了成人礼,阿塔想在今年成为牺牲的愿望就更加渺茫了。这是自然的,圣徒每年只能有十二个,适龄的铀族却遍布了螺旋湖的周围,数以万计。
可是,先知对我说过。阿塔闷闷不乐地说。
你是说启示吗?
是啊,从小,先知就在梦里对我说,你,早些来见我。阿塔说道。
先知在梦里对阿塔说过很多遍了,你,早些来见我。在梦里先知没有形象,但阿塔知道,那个声音,是先知的声音。你,早些来见我。阿塔坚信自己是个天生的圣徒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接受了启示。
启示。
我相信你会成为圣徒。柠檬看起来并不雀跃。
我会的。
他们俩沿着纳河散步。纳河从螺旋湖来,流向悲卡图因盆地。没人确切地知道它的去处。悲卡图因盆地是贫人聚居的地方,那里有密如蛛网的交通线路,有林立的高楼,有闪烁的霓虹灯。那里是低贱和罪恶滋生的渊薮。
别去想纳河的去向了吧,任何关于贫人的思绪都是令人烦躁不安的,那些低贱的造物。阿塔把目光投向纳河上游的方向。顺着山谷往北,是看不见的螺旋湖;再往北,是宏伟的迪拉帝玛山脉。那山脉在昏黄的太阳照射下安静地匍匐着。山脉背后闪烁的蓝光,暗示那里有更加丰美的铀花开放。
柠檬,如果我离开你的话……阿塔小心翼翼地说。
柠檬疑惑地扬起头,你是说祭祀吗?
也许吧。阿塔不知道该怎么说。
那,我会为你高兴啊。柠檬说。
阿塔看着她的脸,她精致的五官曾经为她招来了很多流言。有人说她的脸太美,简直像个堕落的贫铀女人。但是只有阿塔知道她不是,她就是这么美。阿塔知道她是最美丽的铀族。因为,她曾经为他开放了铀花。只有一次,但是美不胜收,他心神俱醉。他是不会告诉那些族人的。
无论在哪里,我的肝永远属于你,柠檬。
柠檬悄悄地跟他伸手相握。
⑵ 谁有《科幻世界》里的名篇
有啊,我最近才看了一篇呢,《莱氏秘境》。另外还有《铀花》、《天意》、《赡养上帝》、《地球大炮》等等,一时只能想起这么多了。
⑶ 有没有好看的小说 校园的 科幻的 穿越的 不要太成熟的,也别太白痴
嗯~就校园青春小说吧~
爱的绑定(校园青春小说)
功夫少女闯校园BY青春小说
蝴蝶来过这世界
我觉得这几本都不错!~
求积分,下文档啦~~~…^_^
⑷ 流浪的地球描绘了哪些奇异的景象
超现实场面,指在小说中描写并不存在于现实中的场景,或者虽然存在,但人类从未真正目睹过的场景。比如,到目前为止,人类的足迹在地球之外仅止于月球。所以,科幻小说中如果写到人类眼中的火星景色,就是一种超现实场面描写。虽然通过望远镜、通过卫星拍摄到的照片,我们确实可以看到火星表面的某些细节。但这与人通过肉眼的目睹完全不同。
比如下面的描写:我第一次踏上火星的土地是在日落时分,由于火星大气层稀薄,西坠的太阳看起来比在地球上更清晰耀眼。大气将阳光漫反射或者吸引,使太阳周围如现宝光,熠熠生辉。远处,火星山脉高耸刺天,峰峦起伏;近处赤红的山壁之下,是一组三个半圆形蔚蓝色的穹顶建筑。我眼前的一切犹如图画,壮丽而气势磅礴。
……
火星上的太阳,比地球上的更大更亮。桔色的太阳在粉红天空上,变得朦胧模糊了,仿佛是许多粉红色块的凝结体,在天际中慢慢滑动着。稍有震动,这凝结体就会碎裂开,把那许多红色倾倒在大地上。“凌晨:《燃烧的星星》,《科幻大王》99、12显然,它是生动的、细腻的,然而又是只存在于作家头脑中的。怎样把这个只存在于头脑中的意像描绘清楚,让读者也可触可及,正是超现实场面描写要达到的目标。
在《地球凌日》中,克拉克描写了一个天文学现象:站在火星表面,目睹地球从太阳前面掠过的情景。实际上是火星上的日蚀。这个情景在天文学上是存在的。但作者将它具像地描绘出来,则是超现实的,幻想的。
更遥远的外星景色则一直是科幻小说家们的专利。下面是张系国在铜像城系列的开篇时进行的景物描写:呼回世界的落日,为京城栉次鳞比的房屋,披上一层浅紫色的流苏,那轮硕大无比的紫日竟占据了约十分之一的天空,巨盘冉冉落下时,整个索伦城便都笼罩在它的光环内,似乎将与之俱沉。索伦城的铜像仍然屹立的岁月,铜像是城内惟一能与紫日相匹敌的巨物。老一辈的人迄今犹津津乐道,在落日余辉照耀下,铜像头部如何散发出奇异的光芒,仿佛一尊自开天辟地即矗立的庞大古佛,凛然面对呼回世界即将死灭的紫日。但铜像久已消失。丧失了铜像的索伦城,似乎再也无法抗拒紫日的强大吸力;每栋建筑物、每棵树、甚至街道上的每位行人,都浸浴在紫光内,无法自拨;连影子也沾染了紫日的余彩。巨盘下沉的最后刹那,所有的影儿都迅速朝反方向无限延伸,仿佛欲乘机脱逃紫日的掌握。但这努力终归徒然,因为即使是呼回世界的夜晚,天空仍布满紫云,做为那轮巨日看守呼回世界的哨兵。张系国:《五玉碟》,华夏出版社1996年出版整套《城》系列三部曲就是在这个庄严、恢宏、而又并不存在的景色中开始的。这段景物描写是吸引读者读下去的重要因素。
在柳文扬的《解咒人》中,也有许多壮丽的外星世界景色描写。更绝妙的是,这些描写多与人物心理结合在一起。小说的主线就是“白昼人”、“黑夜人”和“黎明人”之间的相互隔绝。所以,当一方进入另一方的世界时,他们所“看”到的,绝不仅仅是客观的自然景色,还有心灵的极度震憾。:地平线上的太阳把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向前方。太阳已变成了血红色的一团。在白昼世界,它端正地悬在高空,是令人不敢正视的炽热金盘;而在黎明世界,它是气象万千、不可方物的巨大火球。现在它暗红地低垂在荒漠尽头,让人产生了末日将临的莫大忧惧。(柳文扬《解咒人》239页,海洋出版社出版。)
有可能即将成为现实,但目前尚未存在的场面,也属于超现实场面描写。比如,在下面这篇小说发表时,世界上第一条商业磁悬浮列车尚未建成。
在环城磁悬浮列车中心枢纽站的东南方向,有一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土黄色大楼。每当太阳直射枢纽站的钛合金构架和荧光玻璃时,这座六层楼愈发显得相形见绌。……每隔四十五秒,就会有一列磁悬浮列车从高架轨道上飞驰而过,掀起的气流吹动着大楼边嫩绿的柳枝。何海江、饶骏《飞越海峡的鸽子》、《科幻世界》98、12显然,一个作家也可以到上海亲自乘坐磁悬浮列车,再描写于自己的某篇小说里。但两个描写之间显然有着本质的区别。
还有一些场面,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比如,刘慈欣在《地火》中描写的灾难场面:轰的一声,一根巨大的火柱腾空而起,猛窜至十几米高。那火柱紧接喷口的底部呈透明的纯蓝色,向上很快变成刺目的黄色,再向上渐渐变红,它在半空中发出低沉强劲的啸声,离得最远的人都能感觉到它汹涌的热力,周围的群山被它的光芒照得通亮,远远望去,宛如黄土高原上空一盏灿烂的天灯!
“公路以外的地面干燥开裂,裂纹又被厚厚的灰尘填满,脚踏上去扬起团团尘雾。一个小池塘,冒出滚滚蒸汽,黑色的水面上浮满了鱼和青蛙的尸体。现在是盛夏,可见不到一点绿色,地面上的草全部枯黄了,埋在灰尘中,树也都是死的,有些还冒出青烟,已变成木炭的枝桠像怪手一样伸向昏暗的天空。所有的建筑都已人去楼空,有些从窗子中冒出浓烟。刘欣看到了老鼠,它们被地火的热力从穴中赶出,数量惊人,大群大群地拥过路面……刘慈欣《地火》,《科幻世界》2000、2有的读者会说,这些场面虽然不存在,或者存在却无人亲睹,但毕竟可以从现有的科学理论中推演出来。但是,科幻小说中还有一些场面描写,根本就与科学知识相反。比如在《思想爆炸公式》里,作者居尔描写了一段”反科技史“:人们利用E=MC2公式,从能量中制造物质,而不是从物质中释放能量。于是,小说中有关的场面均属超现实。尤其是最后一部分,科学家们在”G岛“上空投下”聚能器“,从虚空中制造出”铀花“,最后覆盖住城市。这一长段描写完全是”反科学而行之“。但它正体现了科幻小说中”超现实描写“的魅力。
优秀的超现实场面描写不仅能够给予读者真实的体验,更能给予读者美学的享受。下面这段超现实场面描写就充满了“壮美”色彩:“黄昏并不意味着昏暗,地球发动机把整个北半球照得通明。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版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地球发动机共有一万二千台,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各个平原上。从我住的地方,可以看到几百台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光柱。你想象一个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中有无数根顶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象一根巨大的日光灯管那样发出蓝白色的强光。而你,是那巨大宫殿地板上的一个细菌,这样,你就可以想象到我所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
其实这样描述还不是太准确,是地球发动机产生的切线推力分量刹住了地球的自转,因此地球发动机的喷射必须有一定的角度,这样天空中的那些巨型光柱是倾斜的,我们是处在一个将要倾倒的巨殿中! 南半球的人来到北半球后突然置身于这个环境中,有许多人会神经失常的。比这景象更可怕的是发动机带来的酷热,户外气温高达摄氏七八十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在这样的气温下常常会有暴雨,而发动机光柱穿过乌云时的景象简直是一场恶梦! 光柱蓝白色的强光在云中散射,变成无数种色彩组成的疯狂涌动的光晕,整个天空仿佛被白热的火山岩浆所覆盖。爷爷老糊涂了,有一次被酷热折磨得实在受不了,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赤膊冲出门去,我们没来得及拦住他。 外面雨点已被地球发动机超高温的等离子光柱烤热,把他身上烫起了一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