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的起源50字
① 科幻小说的鼻祖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2.8.~~1905.3.17)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主要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这三部是有名的海洋三部曲)、《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等。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年9月21日—1946年8月13日),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创作的科幻小说对该领域影响深远,如“时间旅行”、“外星人”、“反乌托邦”等都是20世纪科幻小说中的主流话题。代表作有《时间机器》《隐身人 》《世界大战》等。 罗伯特·A·海因莱因(Robert Asn Heinlin1907—1988)是美国最具影响的科幻大师级作家之一,也是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奠基人。他的《双星》、《傀儡主人》深受我国读者的喜爱。今年的7月7日,是海因莱因诞辰90周年,为此,我们编发了这篇由海因莱因夫人所撰的小传,以作纪念。其代表作还有《严厉的月球》、《银河系公民》等。 艾萨克·阿西莫夫(1930-1992)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作品竟达到500部之多,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最有名的当然是《基地》三部曲和《我,机器人》了。 阿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e,1917-)是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以及国际通讯卫星的奠基人。 最有名的就是《2001:太空探险》(又名《2001:太空奥德赛》,同名电影在科幻影视界的地位同样重要)。
② 最早的科幻小说是什么
中国古代最早的科幻小说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是公认的
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
中国近代最早的原创科幻小说是1904年发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者笔名“荒江钓叟”。
③ 怯魅的科幻小说的诞生
科幻小说的诞生,是“科学奇迹”代替“神迹”的结果。科学奇迹是小说作者杜撰出来的,超现实的。但它们又必须是客观的、自然的、非精神的。早在一百多年前,凡尔纳在研究爱伦·坡的作品时,就写下了这样的结论:现在,我想提请读者注意一下这些故事里的唯物主义方面。在这些故事当中,我们从没发现天意的干预。爱伦·坡似乎不接受这种天意干预,并主张用物理法则来解释一切;必要时,他甚至自己虚构出这样的一些法则来;在他的身上,我们感觉不到使他不断地静观超自然的那些信仰。“(转引自《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传》上卷,107页)
早期一些科幻萌芽作品里,也有些许巫术的痕迹,如梦游、移魂、催眠术等等。但到了十九世纪末期,科幻真正定型以后,严格的物理界限就成为科幻文学的边疆。
可以说,后世科幻作家一直沿着这条路走向今天。特别是西方作家们,在那里,魔幻文学有强大的传统,相当一批作家既是科幻文学作家,又是魔幻文学作家。他们也更清楚这两种文学样式的不同。
认为科学幻想小说继承自幻想小说是不够的,宣称它是科学时代的幻想小说则是错误的。它是以世界的统一性为前提的神话故事,是建立在为所有人接受的某种合理性的基础之上。《科幻小说》,123页,(法)加泰尼奥。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
不过,视科幻小说的诞生为受到科学界”怯魅“这一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并不是说奇幻小说与科幻小说相比,是一种低级落后的文学。奇幻小说在文学大家庭里自有其位置。笔者的意思是,在”怯魅“过程的影响下,科幻小说最终与奇幻小说区别开来,拥有了自己的特性。
“怯魅”过程在科幻小说的一个典型影响,就是许多科幻作家们翻改古代神话的题材,把它们置于客观、自然的背景下。比如,科幻小说中的外星人通常是魔幻小说里天使或魔鬼的翻改,魔法与巫术被翻改成”特异功能题材“,大量魔法工具被翻改成神奇的科学发明,等等。一些科幻作家干脆直接翻改神话本身,比如台湾科幻作家苏逸平将中国上古神话翻改成《龙族秘录》,将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典故直接改成科幻故事。这样的翻改虽然算不上有创意,但却反映了作者们有意识的努力:把古代神话的奇幻性留下,把其中的神迹和魔法排除掉。
④ 科幻小说的介绍
科幻小说(英语:Sci-Fi)全称科学幻想小说(英语:Science Fiction),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在当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说是最受人欢迎的通俗读物之一。
⑤ 关于科幻的小短文,50字左右
20年后,世界变化最大的,就要数房子了。这种房子是超薄型的,电脑自动设计的,而且还能放大、缩小,更大的功能是吸引力特强、什么东西叶打不烂。
来到房子门口,你要输入指纹才能进去。如果你的指纹没有保存下来的话,你即使怎么想办法,也进不去,除非主人允许了,你才能进去。走进房子,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些美丽的风铃,它们也是由电脑控制的,当电脑发现有客人来时,风铃就会由电脑的控制发出优美动听的音乐。
一楼是客厅,里面只有几样家具,其他的都放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只要主人遗憾:“xxx出来。”这个家具就会立刻摆在事先设定的地方。
二楼是厨房,厨房里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设置,全世界各种各样的菜它都会教你,只要你想学什么菜,那么它就会先示范一遍,然后在你做的过程中,纠正你的错误。
三楼是卧室,床头有一个计算机一样的表,上面有1—9的数字,如果有很多人来这里做客,晚上不回去了,就把人数输入进去,就会多几张床。这样一来,就不用客人花钱去住旅馆了。
这房子还有很多功能,说也说不完,还请你来参观参观呢!
⑥ 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急)
我认为我们是从90年代以后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进入到非常新的时期,1956年到1957年政府当时讲“向科学技术进军”,繁荣科普、繁荣儿童文学,科幻也跟着走向高潮。通过一些儿童读物,当时的科幻非常家喻户晓。
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最红的明星还是上一代的刘慈欣。他在粉碎“四人帮”后最早的那个10年就已经开始写了。从《三体》开始,科幻作为类型文学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开始出现。以前科幻小说不是类型文学,没有类型文学的一系列特点,特别是粉丝文化,过去是没有的,今天粉丝文化已经非常强烈了。
今天其实应该全方位发展科幻,不能放弃少儿科幻这一块。刘慈欣的书为什么卖的不好?就是因为现在的社会还不知道科幻这个东西。
⑦ 50字以下的科幻故事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⑧ 科幻小说的概述
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中文最早也有译作科学小说。虽然从科幻史的角度来看,暂时还没有一个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认的定义标准。在科幻爱好者中盛传的一则“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是这样的:“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可以说,这比一个精确的定义更能概括科幻小说的特质。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布哈伊·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⑨ 科幻故事50字以下
美国近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曾写过一篇就目前来说,堪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把它译成现代汉语恰好是25个字,仅仅只有一句话: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尽管只有一句话,但它同样具备了小说的特点。就小说的三要素而言,有人物(一个人)、有情节(一个人独坐,听到敲门声)、有环境(仅有一人的地球上的某房间里)。科幻,重在科学幻想,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擅长夸张、制造悬念,给读者设置自由而广阔的联想、想象等思维空间。这25个字促使读者追究、探求的问题太多了——
地球上怎么会只剩下一个人?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是去往别的星球还是都死了?如果死了是因为什么而死的?既然地球上仅剩一个人,那么敲门的又是谁呢?是人类,是外星人,还是其它高智能的动物?这最后一个人是否去开门?开门后将看到什么?如果是外星人,他们能够通过语言来沟通彼此的情感吗?……最后故事又将会怎样发展?……总之,将会使每个读者都产生多维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有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关于“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的故事
⑩ 最短的科幻小说50字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在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