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好难写
Ⅰ 写了一本科幻小说,但是。感觉总写不好。
兄弟,写科幻小说的话,难免比较困难。你不用写得非常严谨,晦涩难懂(出版除外),毕竟你要照顾一下看你书的读者,现在读者普遍年龄都在十五六岁,大家看书就是为了一个爽字,只要你情节跌宕起伏,比较燃,再加入科幻元素就基本成功了。还有大纲很重要,你觉得写不下去的时候就看一看大纲,按照大纲写,也崩不到哪去。写书贵在坚持,相信自己。
Ⅱ 如何写好科幻小说
掌握一定的硬件知识,提出的科学幻想基于事实理论。
目前很多人都在写科幻小说,但是都偏向于玄幻,虽然部分很有想象力,但是都不是基于事实理论的,这样的作品不会被真正的科幻迷赏识。也许写科幻是需要想象力的,但不能总是在天马行空,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题材新颖,内容框架没有漏洞:
想写好科幻小说的首要秘诀,也是最大的秘诀就是内容。缺乏想象力或者泛滥的内容不会受到读者的喜爱。同样,只有一条主线的科幻小说也乏善可陈。如果你要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也一定要打好框架,千万不能有逻辑漏洞。
严谨的科学理论,富有逻辑无错误:
好的科幻作品往往可以延续很多部。有的作者前期写作写的很随意,随着作品的卖座他肯定会再写第二部第三部,然而读者很容易就发现错误了,比如年代对不上,或者某件大事没有做铺垫就直接出现在后续作品里,会让人有倒胃的感觉。
尽量减少冗杂介绍,让作品生动有趣:
绝大多数科幻小说都有这样的问题:介绍太复杂太枯燥,让人看不上去。而介绍不啰嗦的,作品推进速度比较快的,又给人过于猎奇的感觉,好像在读玄幻小说。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折旧需要作者的文字功底,能不能把巨大的信息量塞进简短的文字介绍里。
人物现象要立体,不能生硬:
注意了基调,科学理论知识,逻辑性,接着要注意人物形象是否饱满。小编读过一些科幻作品,感觉内容是非常精彩的,但是描述人物形象的时候却说不出来。感觉作品里的人物好像一个个草把人,被贴上科学家,外星人等标签而已。
注意作品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写一篇科幻小说,要想到为什么要去写它。也许是为了表现科学进步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多严重,也许是为了表现人性的丑恶,无论哪种你都要有个中心思想,如果为了写小说而去写小说,那么你能表现给读者的,最多是个故事,一个看过之后就忘记的故事。
Ⅲ 怎样才能写好科幻小说
小说是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关于人性的刻画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但各种小说各有偏重,环境情节设计才有所不同。科幻小说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迁移式的猜想,通过预料科技新发明或演绎最新研究理论,设想这种技术活理论大行其道时候我们的生活,其中的悲欢离合聚散必巧而且不同,无论是战争、经济、情感、都市,这类科幻往往或许成为新技术的发明的指向针,前提是你充分了解各类科学的前沿进展并对其意义有自己的理解;有时候,还可以走得更远,把故事发生的地点迁移,并非地球,当视角超出了银河系,超出了我们的大宇宙,或许我们的宇宙也只是某个小宇宙;当然,时间是永远流逝的,人会进步,但谁又说得清人不会退化,因为一切进化都是适应环境的应变性改变,当环境突变时,人的退化也许才是进步,或许变为别的更复杂的东西,这是反主流的思考方式···抛砖引玉,真希望你能创作出好作品来,以飨我们这群饥渴的读者~
Ⅳ 如何才能写好科幻小说
自己看 自己写的东西 都是这感觉吧。好坏,应该是由读者评定的。
Ⅳ 出版第一本科幻小说有多难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出版第一本科幻小说有多难?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第一次小说家可以期望什么样的前期收入?
出版,还是出版和写作?
许多人可以在六个月内完成一部小说,但这是因为-像巴斯舒(Bassho)和不耐烦的商人的故事-他们投入了多年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如果您从未写过小说,如果您从未发表过如此多的文章,或者您迷上了幻想,如果(在最坏的情况下)对自己说:“嘿,这件写东西看起来很有趣“我敢打赌,它赚了很多钱”,那么您进入了长达十年的唤醒电话。
关于写作,本来写作是作者自我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思想的总结,但在目前已经畸形的社会形态下,要想把作者自己真正的总结和思想通过正常的途径来发行显然不符合目前的社会规律,在目前网络文化迅猛发展的社会形态下,绝不缺乏具备思想性和现实性的作品,这些好的作品要从网络上走下来变成纸板书籍很不容易,要么自费,要么寻求赞助,不管是哪条路线都离不开金钱的作用,世界上没有免费的晚餐,所以,一味地寻求自己作品的出版是不现实的
Ⅵ 为什么现在好多科幻小说都写得那么幼稚可笑
因为很多科幻小说作家本身底子薄、写作技术差、科学知识缺乏,写不出硬科幻,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写软科幻。
但软科幻太多,很难出彩。
Ⅶ 怎么写好科幻小说
这个不叫科幻小说,写出来也不会有多少人看的,因为网络上这种东西多的不得了,都已经成灾了
Ⅷ 科幻小说如何写好
有人说科幻小说是点子文学。虽然这一说法隐含着对科幻小说的贬低,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道出了科幻小说的特性。回想一下你读过的科幻小说,难道不是先想到其中的怪异的想法(诸如隐身、波态飞船、时间旅行等).而后才是主人公的奇遇?“点子”是科幻小说的灵魂,所以说科幻小说的精髓在于创意。
Ⅸ 科幻小说写作技巧
单线式结构中的线索有可能是人,也有可能是物,或者事。在科幻小说中,以物、事,特别是具有神奇色彩的物或事为线索的情况要远远多过以人为线索情况,某种神秘事件从出现到解谜,通常就是一篇科幻小说的全部内容。这也是科幻小说的重要特征。
二,复线式结构,即以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交插表现形成的结构。复线式又分平行复线、主次复线、明暗复线等情况。村上春树的科幻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平行复线的典型。“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两个线索一直平行出现,直到小说结尾处才合为一体。王晋康的《生死平衡》是空间上主次复线的典型。围绕主人公皇埔林展开的故事是主线,其余是复线。刘慈欣的《地火》是时间上主次复线的典型。刘欣主持的地下煤制气实验上主线。一百多年后一个初中生体验前辈采矿生涯的内容是副线。而他在《乡村教师》里,更是运用复线式结构的佳作。一方面是极端落后的乡村学校环境,一方面是先进得无法理喻的银河系“碳基智慧生命”和“硅基智慧生命”的大战。两条线索最后交汇到一处,取得一种奇特的美学效果。金·凯利主演的科幻片《楚门的世界》则是明暗副线的典型。主人公被制片人操纵的生活是明线,制片人的活动是暗线。影片的前半部分一直是围绕着主人公的明线,直到内容过了一半才进入另一条线索,揭开谜底。
三,散文式结构。这种结构打破了情节核心,以作者希望创造的某种意境、氛围、情感为结构中心。比如克拉克的名著《地球凌日》,就是宇航员临死前的乐观主义精神为结构中心。国内作品采用散文式结构的有刘维佳的《黑太阳升起来》、凌晨的《燃烧的星球》,以及天津作者张卓的短篇科幻小说等。散文式结构较易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不过,由于没有情节线索,读起来不太有趣,散文式结构的小说是那种提供给知音细细品味的作品。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辐射式结构。在这种结构里,情节从一点发散开,向不同的方向辐射。王晋康的《解读生命》也运用了这种结构。在这篇小说里,外星人来到地球,并且在与人类的冲突中被杀死。然而它们那种奇怪的死法最终没有得到解释。父子两代科幻作者就根据这种死亡现象,虚构出不同的致死理由。在这里,小说从外星人死亡这个事件开始辐射出去,引出了不同的线索。与其它结构方式相比。辐射式结构过于复杂,适用范围也小。
更有一些表面上凌乱不堪的结构方式,却正符合作品本身的主题。比如,赛伯朋克流派的开山之作《神经漫游者》,被译成中文后,许多读者无法接受那种天上地下的随意式结构。但作者运用这样的结构方式,正是为了表现网络世界里人们支离破碎的生活特点。
上面这些结构方式,主要谈了小说的主干部分。小说的开始和结尾也是作者必须要注意的。开始决定了一篇小说是否吸引人,在读者缺乏时间和耐心的今天,开始部分不吸引人,小说就失败了一半。甚至可以这样说,三五个自然段里不能让读者喜欢的作品就是失败的作品。而结尾则决定这篇小说能给人留下什么回味,好的结尾可以把全篇的努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开始和结尾的构思往往更费力气。
杨平的小说《黑客事件》的开始一个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个世界只有二百五十六色”。了解计算机技术的读者一下子就知道,这是一个数字虚拟世界的故事。而对计算机技术了解不多的读者也会产生疑问:什么叫“只有二百五十六色”?这个优秀的开篇一直为科幻爱好者称道。王晋康的《生死平衡》用了一个歌舞升平式的开端:人类终于消灭了天花,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来到最后一个天花病人那里,想取些样本,却得知已经有神秘人物取走了样本。这个很喜气的开始却为后面的悲剧故事埋下的伏笔。
出色的结尾在科幻小说中也屡见不鲜。在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中,外星人的巨大飞船丝毫不理会人类的一番折腾,从太阳中得到能量后,转头高速飞走。星河的《残缺的磁痕》中,主人公放弃了躲避地球磁场变化的机会,让女友进入隐蔽所,独自去面对危险的未来。这些结尾都把充分的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同时又结束了整个故事。
不过,对于不少作者来说,写小说开头时还很有创作冲动,写到结尾时可能就会烦了、倦了,于是匆匆收尾了事。如果有这种情况,作者一定要提醒自己重视结尾的构造。
掌握小说的结构艺术,还要了解所谓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一种电影艺术手法,指把本来不在同样时空的画面、声音等因素摆放在一处,使观众产生联想,达到编导希望的效果。蒙太奇手法原本是电影工作者汲取自小说的技巧。只是这种技巧在小说创作中不为人注重。当蒙太奇在电影里大放光彩时,小说家们又把它请回来,加以改造,成为一种成熟的小说结构技巧。
(还是我,接上个回答)
Ⅹ 科幻作品的创作难度在哪里
老一代科幻作家金涛先生说,科幻作品很难写,作者不仅要有很好的文学功底,还要懂得科学,最好能够站在前沿,了解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而现在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文理分科,造成想写科幻的因为不懂科学写不了,而懂科学的又大多写不好小说,限制了科幻作家的产生。作家苏童认为,科幻小说之难,在于既要有科学功底,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现在一般的作家完全不可能涉足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