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基地的结局是什么
『壹』 有人看过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科幻小说吗
1. 机器人全集 ( The Complete Robot, 1982)
2. 钢铁洞窟 ( The Caves of Steel, 1954).
3. 裸阳 ( The Naked Sun, 1957).
4. 机器人的觉醒 ( The Robots of Dawn, 1983).
5. 机器人与帝国 ( Robots and Empire, 1985).
6. 太空潮 ( The Currents of Space, 1952).
7. 似尘繁星 ( The Stars, Like Dust-, 1951).
8. 苍天一粟 ( Pebble in the Sky, 1950).
9. 基地的序奏 ( Prelude to Foundation, 1988).
10. 迈向基地 ( Forward the Foundation, 1993).
11. 基地 ( Foundation, 1951).
12. 基地与帝国 ( Foundation and Empire, 1952).
13. 第二基地 ( Second Foundation, 1953).
14. 基地的边缘 ( Foundation’s Edge, 1982).
15. 基地与地球 ( Foundation and Earth, 1983).
『贰』 《基地》的主要内容
本书讲述了在统治银河系达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逐渐走向衰亡期间,只有心理史学的一代宗师哈里·谢顿预见未来银河将会经历一段长达三万年、充满无知、野蛮和战争的黑暗时期。
于是他设立集合帝国中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银河边缘的一个荒凉行星建立“基地”,使之成为未来世代人类的希望灯塔的科幻史诗故事,共由五个短篇故事组成。
《基地》(Foundation,意为地基、基石。),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1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是“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
(2)科幻小说基地的结局是什么扩展阅读: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 是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基地》、《机器人》 等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相互贯串起来,竟是一部俯仰两万年的长篇史诗。
阿西莫夫特意将科幻场景巨幅拉大,在全银河的背景下架构他独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银河帝国的兴亡史来讨论人性与政冶、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产生的互动影响。这种宏观视野使他的作品处处闪动著关怀人类未来的笔触,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叁』 科幻小说结局应该是美好还是压抑,求大神解答aaaa
那有什么应不应该的,没人规定科幻小说的结局应该是什么样的。
『肆』 小说高地的结局是什么
人都死了
两年后,王铁山病危,临终前终于知道了严泽光遗嘱的“初衷”:原来老对手是出于一片良苦用心。遗言感人至深,王泪流满面。更意想不到的是,遗嘱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关于杨桃和她儿子的惊人秘密
杨桃爬向树林时遇到一个人,和他结婚了.在一次出树林时,遇到陷阱,掉下去死了
『伍』 科幻小说《基地》中银河帝国是怎么一级级组成的
如果只看了基地,是不知道银河帝国是怎样形成的!而且银河帝国在阿西莫夫的科幻故事中一共有两个。LZ指的是第一银河帝国,还是第二银河帝国呢?
『陆』 科幻小说基地系列 从哪一部读前传还是一
前传
『柒』 科幻小说基地三部曲好看吗
三体的人物内心描写相对细腻,而基地构建广阔壮丽的宇宙舞台,各有所长,都很好看。
不过如果没看过基地的话,强烈推荐去看看,带有强烈的七八十年代科幻电影的感觉
『捌』 基地与帝国结局是什么
是基地与地球吧?崔维兹带着宝齐思他们来到月球,在那里终于看到机•丹尼尔•奥利瓦,原来这一切都是丹尼尔引导的,丹尼尔吸引他们一步一步来到月球,最后丹尼尔把自己的正子脑跟索拉里星球上可以活好几百年的孩子“菲龙”结合了,这样他就可以实施自己的计划---把整个银河系变成一个生命体,就是大一号的盖亚星球
『玖』 阿西莫夫 科幻小说
我整理好了三部曲发给你了
机器人系列
帝国系列
基地系列
等你全看完再找我要吧,别的我还没整理。
『拾』 《基地》这部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基地》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于1951年出版的短篇科幻故事集。这是一部写于六七十年前的科幻小说,但即使在今天,阅读它,你也能感受到作者的不可思议。这个故事。银河帝国注定要衰落,前方还有3万年的野蛮岁月。伟大的哈里·谢登通过心理历史准确地预测了未来的轨迹,建立了科学基地(据说在银河系的另一边还有一个基地),试图保存科学技术,将荒野的年龄缩短到一千年,而谢尔顿计划的目标是建立第二个帝国。为了加快谢顿计划的实施,谢顿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危机,帮助基地实现跨越式的快速发展。包括蛮族国王,地方军阀,甚至帝国本身,“瘦骆驼比马大”。每一次危机都会有一个不可避免的解决方案,最终危机会一次又一次地得到解决。基地还经历了“科学、宗教、金融”等不同的生存和发展阶段。
角色描述。书是很薄的,人物是很薄的,很少,没有那种血肉之躯的感觉。小说的结构是基于不同的危机,不同的章节,当然还有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人物。事实上,这些角色在这里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根据塞尔顿的心理史学,历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比如98.4%)。只是有些人在某些时候已经做了该做的事情。关于逻辑。社会发展的可预测性是小说最基本的背景之一,它无法在逻辑上建立。对于每一次危机,每一次社会变革,每一次文明的衰落或发展,作者的结构都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