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科幻小说
① 与人工智能有关话题作文
题目: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近两年的热点话题,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人工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它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
或许“人工智能”听起来总让人想起科幻小说或者科幻电影中的那些聪明的机器人,很有趣,却缺乏真实感。可实际上机器人外形只不过是人工智能的容器之一,人工智能很早之前就以多种形态出现在生活之中。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领先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中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的人工智能出现得最早,1991年萌芽,1998进入发展期,2005后开始高速成长期,2013后发展趋稳。中国的人工智能诞生于1996年,2003年后进入发展期,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进入平稳期。瑞银预测: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到1800亿美元。
人工智能已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话题,它正慢慢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据人工智能行业专家的介绍:2017年人工智能挑战2016年中国高考状元,以1分之差落败。人工智能挑战制造业的0极限——力争将产品缺陷降低为0。2017年人工智能将服务约10亿人。未来那些从事简单重复、感情色彩不重的工作的工作人员,很可能会失业。但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院士也表示,即便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再智能,要想超越人类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还不会出现。
人工智能减少了人力在工作上的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废品,使人类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新更好的智慧创造之中。但也有其负面的影响:可能会引发部分人懒惰思想;使失业率上升,或许会引发人心的恐慌与社会的不安定;更有人担忧,机器人会统治人类,人类会因此而灭亡。
② 给我介绍本好书!
既然不想看武侠,科幻,言情,那就看些有意义的书吧.《基督山伯爵》,这本书首先是本名著,其次不像很多名著那样很枯燥,故事性很强,很有可读性,所以它也是很多学生爱读的名著,不信你去看看有些参考书的前几业有高考状元打广告的,里面有关于他们的介绍,很的爱读的书一栏写的就是这本书.还有一本很通俗但又很深刻的介绍金融危机的书《货币战争》,因为是以一个个的故事来揭露金融问题的,也很有可读性.还有起些很好的书,比如《狼图腾》,深刻的讲述了一个真正的狼的世界,看了这本书会很有感叹.《明朝那些事》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把明朝一个个历史故事以很轻松的语气讲出来,不会枯燥,不会厌烦.我就只推荐这几本书了,暑假玩的快乐!
③ 学霸是怎样学习的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梳理高考状元的好习惯
这份状元们的“葵花宝典”,请小心收藏喔
状元是怎样炼成的?不上补习班,还能在30余万考生中夺魁,状元们究竟有何绝技?仅仅是勤奋,必定不够。
为此,小编梳理了10年中高考30名状元的学习习惯,为大家精心打造来自状元们的“葵花宝典”。
宝典中,状元们高效的学习、良好的心态是如何养成的,我们将一一揭秘他们的这些独门绝技!
法宝1
不上补习班
状元们的最“可怕”之处在于
——都不上补习班,学习还能那么高效
谈及经验,每一位状元必总结“效率高”。状元们的更“可怕”之处在于,都不上补习班!那么,他们究竟有何绝妙的高招提高效率?以下几招,我们可以偷学:
2005年杭州市理科状元王忻恬、2011年杭州中考状元徐恩迪:
口袋里始终揣着一本宝典——里头记着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物理公式等,每到吃饭排队时、等公交车时,必拿出来读读看看记记。其实,这招是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处偷学的。苏老曾说,“我的时间有限,‘没有整匹布’,我挤时间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零布头’,把1分钟2分钟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这样‘零布头’也能派上用场。”
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李清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同学交换和共享各自的复习笔记,受益良多。
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张琛:
基础最重要,对基础知识点做细致、系统的梳理。怪题难题,统统不做。没有基础,一切只是空中楼阁。
2010年全省文科钟隽仪:
动作快,做作业不拖拉。这个好习惯,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得培养。
2011年全省文科王子君:
遇到难题,和同学一起研讨解决。集思广益,同学的解法更能开拓思路。
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姜动:
上课45分钟,并非分分钟全神贯注,但在重要环节,肯定听得极认真。最主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做什么才最有效果。为了达到目的才做,达不到就不做。会判断哪些作业对自己有用,有用的才做。如果做了还是不明白,就找别的题目继续加强。
2013年杭州市文科状元喻鹏阳:
上课很专注,跟着老师的思路转。若是有不懂,当场发问。
2005年杭州中考状元蔡梦如:
选择最高效率的时间段学习,比如,晚上七八点。还比如,课上的时间最宝贵,一定得把握。晚上周末的其他时间段,可看电视、玩电脑(打CS)。不过,一定要见好就收。
法宝2
一本纠错秘笈
状元们人手一册纠错本,里面收集的是
——哪里出错了,为什么错了,如何解决问题
每一位状元,都有一本纠错秘笈。不过,各自纠错的方法不同。
2003年全省文科状元陈杭霞:
记录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所有做错的题目、解答方式、当时做错的原因,以及对自己的提醒。
2004年全省理科状元吴杰行:
纠错本讲究精练,将平时出错的知识点整理成册。
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
有一本纠错秘笈,随身携带,只要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空时请教老师和同学。
2011年杭州中考状元徐恩迪:
纠错本上,不但有做错的题目整理,平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也会记录在案。时不时地拿出来翻一翻巩固。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法宝3
爱提问
状元们比普通同学“不懂”的东西更多,因为他们
——特别爱提问、会思考
其实,状元们并非什么都懂。恰恰相反,他们问的问题比其他同学更多。有的问题,甚至别人不屑去问。状元们讨厌似懂非懂,必须打破沙锅问到底,弄个明白。他们,是班上最会提问的人。
2006年全省文科状元陈雄超、2008年全省文科状元申屠李融、2012年全省理科状元翁凯浩:
每次下课,都会围着老师不停地问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会想方设法弄清楚,即便是问题很小。
2013年浙江省理科状元周晨:
问题,必须在当天得到解决,隔夜都会很难受。每天,都会向老师问很多问题,不少问题,是老师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或者忽略的。
2012年杭州中考状元周朔雯:
不单自己有问题一定得弄懂,别的同学在问老师问题,也会在边上听。有时,还会针对同一问题进行讨论。
法宝4
活得“2”一点
状元们修炼得来好心态
——放松,有助于调整状态
没有好心态,绝对考不出好成绩。可好心态,并非与生俱来,而靠一点点的修炼。
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李清扬、2013年杭州市文科状元喻鹏阳:
活得“2”些,寻找生活中的乐趣,与同学老师多开玩笑。试试在所有作业本的名字旁,画上一个自己的笑脸。
2007年全省文科状元求芝蓉:
周末晚上,可放松地看看喜爱的电视剧或电视节目,有助于调整状态。
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
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的时候,散步的效果不错。边散步边思考,烦恼很快就消散了。
2011年全省文科王子君:
若要好心态,父母也得配合默契。比如,在高考前向父母出具“高考通知书”:请不要问我高考用具准备好了没有;请爸爸妈妈保持正常心态,话语行为与平时一致;高考过程中,请不要询问各科考试情况。开车接送我高考的时候,请保持冷静,注意礼让行人。高考前,还可以给父母一份“高考菜谱”,罗列平时爱吃的菜。
其实,高考,不过就是第十次月考。反正成绩在走出考场的那一刹就已经定了,干脆一切抛开。
2011年杭州中考状元徐恩迪:
心理暗示很重要。这样安慰自己:每个人都会有薄弱科目或者不喜欢的科目,如果不擅长数学,每天对自己说三四遍“我喜欢数学、我喜欢数学”,不要让自己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越抵触越没信心。其实背后的老师们,也很“精通”暗示法。比如,有同学怕写作文,就会拿她的作文当范文给全班同学看,以示鼓励。
法宝5
爱看书
状元们不可一日不读书
——每天阅读,摄取大量信息
对状元们而言,不可一日不读书。否则,就如居无竹食无肉。阅读,不但能启发思维开阔视野,还可陶冶心性。
2009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2013年杭州中考状元魏予祺:
作业,在学校搞定。回家,就是阅读的专享时间。喜欢看外国文学作品、文艺作品。比如,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比如,张爱玲作品《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大量的阅读,可提高理解能力,尤其在英语中。潜移默化之下,语言的表达与叙述,慢慢变得精道。此外,每天阅读各类杂志,摄取大量信息。
2004年杭州中考状元张维加(现已是牛津大学的博士,并入选极富盛名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成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会士):
最爱科学类与历史类。历史,让人开窍,培养情商,形成处理问题的看法与思路。比如,《东周列国志》看上六七遍,对每个年份发生的故事了若指掌。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激情的年代,百家争鸣,群雄逐鹿。
科学类的书,则可让自己对科学问题有了解。这对之后从事科学技术类工作是很好的启蒙。科学研究,靠人去把握物理学的图象,对科学问题的想法,都得仰赖启蒙阶段的培养。
法宝6
“会”玩“懂”玩
状元们最有效又健康的生活
——张弛有度
“玩”的学问,也大有讲究。不懂玩的人,又怎么懂学习呢?
2005年杭州文科状元姜卉、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张琛、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2013年全省文科状元施丹旖、2009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
喜欢看动漫,是网络动漫贴吧的常客。我们都是《名侦探柯南》的粉,跟着柯南破案,还可锻炼观察力和敏锐度。还喜欢画漫画,甚至在毕业纪念册上,以画代笔,用四格漫画来表达对同学的祝福。
2006年全省文科状元陈雄超、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杨纯子:
每周一部电影,是周末的必修课。文艺片、动作片、科幻片,是状元们的最爱。电影的表达与叙述、电影的构思与创意、电影传递的想法与引发的思考,处处都见“学问”。
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李清扬:
喜欢研究明清紫砂壶,鉴别紫砂壶真品赝品的准确率,已经达到80%左右。
2012年文科状元姜动、杨纯子:
不赞同“拼搏三年、牺牲三年成就以后的生活”这样的观点。每周或每两周出去玩一次,比如唱歌、运动。玩3个小时并不会耽误什么事。相反,如果一直想着玩又不能玩,就会耽误很多事。
法宝7
严格的时间表
睡觉都很自觉——
养好精神,跑完中学马拉松
其实,状元们都很会睡。不少人,甚至有“睡神”的雅号。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不养好精神,何来力量走到终点?
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高中三年,从不给自己增加额外学习时间,严格按照学校规定作息时间。
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姜动:早睡晚起,午睡雷打不动。晚上十点半睡,早上7点起。中午再睡半个小时的午觉。晚上回家吃完晚饭先睡半个小时再做作业。
2013年杭州市文科状元喻鹏阳:每晚,不等自习结束,就提早溜回家睡觉。早上,6点起床。每天的午睡,必定保障40分钟至1小时。
法宝8
宽松的家庭环境
每一位状元背后
——都有一对善解人意的父母
宽松的家庭氛围、一对民主又善解人意的父母。看似“放任”的教育,却是给孩子宽松自由的环境发展个性。
父母给予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孩子就有时间发展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杨纯子,擅长唱歌跳舞排球;2009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擅长素描、书法,平常有空会写原创小说。对于模考成绩,父母从不过问。甚至连孩子看电视上网,都不会特别限制。
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张琛、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姜动、2009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
父母从来不打孩子。遇上事,父母多以商量的方式与孩子探讨,最终的决定权在孩子。他们,尊重孩子的选择。平时,父母与孩子之间更像朋友。与父母聊天,聊学校发生的事、聊同学与老师、聊自己的内心世界,彼此的信任,就这样建立。
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杨纯子:
不会给孩子学习定目标,不会在学习上过多要求孩子。在父母看来,过得快乐和幸福才最重要。他们并不希望孩子一路走得一帆风顺,认为多点挫折更有益。如果孩子没考好,他们会这样安慰:你需要重新定位。永远都没有常胜将军,你要能接受挫折。失败,是很正常的。
2008年杭州中考状元徐轶文:
上学自己去,放学自己回,回家作业自己做。作业没做完,父母也不会说。但到了学校,老师会批评,父母要求孩子自己面对老师。检查作业,家长只是签字,错了也不会帮忙改过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2010年杭州中考状元李英子:
理解孩子,会“像小孩一样思考”。陪孩子,边玩边学。妈妈会陪我一起看动画片,《麦兜系列》、《玩具总动员》等,也是沟通与交流的一个渠道。爸爸会在我还未上小学,吃年夜饭时就教她玩对联。
住校的孩子,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的渠道。妈妈为我准备了日记本,不过,这本日记并不对妈妈保密,我们周末会就着日记题材聊天
http://www.jinghua.com/exam/newsinfo_20814.html、
http://learning.sohu.com/s2013/xueba/
学霸养成秘籍,等你来挑战!
④ 为什么我觉得杭州二中学霸的高考作文很一般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梳理高考状元的好习惯这份状元们的“葵花宝典”,请小心收藏喔状元是怎样炼成的?不上补习班,还能在30余万考生中夺魁,状元们究竟有何绝技?仅仅是勤奋,必定不够。为此,小编梳理了10年中高考30名状元的学习习惯,为大家精心打造来自状元们的“葵花宝典”。宝典中,状元们高效的学习、良好的心态是如何养成的,我们将一一揭秘他们的这些独门绝技!法宝1不上补习班状元们的最“可怕”之处在于——都不上补习班,学习还能那么高效谈及经验,每一位状元必总结“效率高”。状元们的更“可怕”之处在于,都不上补习班!那么,他们究竟有何绝妙的高招提高效率?以下几招,我们可以偷学:2005年杭州市理科状元王忻恬、2011年杭州中考状元徐恩迪:口袋里始终揣着一本宝典——里头记着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物理公式等,每到吃饭排队时、等公交车时,必拿出来读读看看记记。其实,这招是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处偷学的。苏老曾说,“我的时间有限,‘没有整匹布’,我挤时间的法就是充分利用‘零布头’,把1分钟2分钟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这样‘零布头’也能派上用场。”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李清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同学交换和共享各自的复习笔记,受益良多。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张琛:基础最重要,对基础知识点做细致、系统的梳理。怪题难题,统统不做。没有基础,一切只是空中楼阁。2010年全省文科钟隽仪:动作快,做作业不拖拉。这个好习惯,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得培养。2011年全省文科王子君:遇到难题,和同学一起研讨解决。集思广益,同学的解法更能开拓思路。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姜动:上课45分钟,并非分分钟全神贯注,但在重要环节,肯定听得极认真。最主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做什么才最有效果。为了达到目的才做,达不到就不做。会判断哪些作业对自己有用,有用的才做。如果做了还是不明白,就找别的题目继续加强。2013年杭州市文科状元喻鹏阳:上课很专注,跟着老师的思路转。若是有不懂,当场发问。2005年杭州中考状元蔡梦如:选择最高效率的时间段学习,比如,晚上七八点。还比如,课上的时间最宝贵,一定得把握。晚上周末的其他时间段,可看电视、玩电脑(打CS)。不过,一定要见好就收。法宝2一本纠错秘笈状元们人手一册纠错本,里面收集的是——哪里出错了,为什么错了,如何解决问题每一位状元,都有一本纠错秘笈。不过,各自纠错的方法不同。2003年全省文科状元陈杭霞:记录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所有做错的题目、解答方式、当时做错的原因,以及对自己的提醒。2004年全省理科状元吴杰行:纠错本讲究精练,将平时出错的知识点整理成册。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有一本纠错秘笈,随身携带,只要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空时请教老师和同学。2011年杭州中考状元徐恩迪:纠错本上,不但有做错的题目整理,平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也会记录在案。时不时地拿出来翻一翻巩固。“学霸”是怎样炼成的法宝3爱提问状元们比普通同学“不懂”的东西,因为他们——特别爱提问、会思考其实,状元们并非什么都懂。恰恰相反,他们问的问题比其他同学。有的问题,甚至别人不屑去问。状元们讨厌似懂非懂,必须打破沙锅问到底,弄个明白。他们,是班上最会提问的人。2006年全省文科状元陈雄超、2008年全省文科状元申屠李融、2012年全省理科状元翁凯浩:每次下课,都会围着老师不停地问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会想方设法弄清楚,即便是问题很小。2013年浙江省理科状元周晨:问题,必须在当天得到解决,隔夜都会很难受。每天,都会向老师问很多问题,不少问题,是老师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或者忽略的。2012年杭州中考状元周朔雯:不单自己有问题一定得弄懂,别的同学在问老师问题,也会在边上听。有时,还会针对同一问题进行讨论。法宝4活得“2”一点状元们修炼得来好心态——放松,有助于调整状态没有好心态,绝对考不出好成绩。可好心态,并非与生俱来,而靠一点点的修炼。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李清扬、2013年杭州市文科状元喻鹏阳:活得“2”些,寻找生活中的乐趣,与同学老师多开玩笑。试试在所有作业本的名字旁,画上一个自己的笑脸。2007年全省文科状元求芝蓉:周末晚上,可放松地看看喜爱的电视剧或电视节目,有助于调整状态。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的时候,散步的效果不错。边散步边思考,烦恼很快就消散了。2011年全省文科王子君:若要好心态,父母也得配合默契。比如,在高考前向父母出具“高考通知书”:请不要问我高考用具准备好了没有;请爸爸妈妈保持正常心态,话语行为与平时一致;高考过程中,请不要询问各科考试情况。开车接送我高考的时候,请保持冷静,注意礼让行人。高考前,还可以给父母一份“高考菜谱”,罗列平时爱吃的菜。其实,高考,不过就是第十次月考。反正成绩在走出考场的那一刹就已经定了,干脆一切抛开。2011年杭州中考状元徐恩迪:心理暗示很重要。这样安慰自己:每个人都会有薄弱科目或者不喜欢的科目,如果不擅长数学,每天对自己说三四遍“我喜欢数学、我喜欢数学”,不要让自己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越抵触越没信心。其实背后的老师们,也很“精通”暗示法。比如,有同学怕写作文,就会拿她的作文当范文给全班同学看,以示鼓励。法宝5爱看书状元们不可一日不读书——每天阅读,摄取大量信息对状元们而言,不可一日不读书。否则,就如居无竹食无肉。阅读,不但能启发思维开阔视野,还可陶冶心性。2009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2013年杭州中考状元魏予祺:作业,在学校搞定。回家,就是阅读的专享时间。喜欢看外国文学作品、文艺作品。比如,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比如,张爱玲作品《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大量的阅读,可提高理解能力,尤其在英语中。潜移默化之下,语言的表达与叙述,慢慢变得精道。此外,每天阅读各类杂志,摄取大量信息。2004年杭州中考状元张维加(现已是牛津大学的博士,并入选极富盛名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成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会士):最爱科学类与历史类。历史,让人开窍,培养情商,形成处理问题的看法与思路。比如,《东周列国志》看上六七遍,对每个年份发生的故事了若指掌。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激情的年代,百家争鸣,群雄逐鹿。科学类的书,则可让自己对科学问题有了解。这对之后从事科学技术类工作是很好的启蒙。科学研究,靠人去把握物理学的图象,对科学问题的想法,都得仰赖启蒙阶段的培养。法宝6“会”玩“懂”玩状元们最有效又健康的生活——张弛有度“玩”的学问,也大有讲究。不懂玩的人,又怎么懂学习呢?2005年杭州文科状元姜卉、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张琛、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2013年全省文科状元施丹旖、2009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喜欢看动漫,是网络动漫贴吧的常客。我们都是《名侦探柯南》的粉,跟着柯南破案,还可锻炼观察力和敏锐度。还喜欢画漫画,甚至在毕业纪念册上,以画代笔,用四格漫画来表达对同学的祝福。2006年全省文科状元陈雄超、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杨纯子:每周一部电影,是周末的必修课。文艺片、动作片、科幻片,是状元们的最爱。电影的表达与叙述、电影的构思与创意、电影传递的想法与引发的思考,处处都见“学问”。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李清扬:喜欢研究明清紫砂壶,鉴别紫砂壶真品赝品的准确率,已经达到80%左右。2012年文科状元姜动、杨纯子:不赞同“拼搏三年、牺牲三年成就以后的生活”这样的观点。每周或每两周出去玩一次,比如唱歌、运动。玩3个小时并不会耽误什么事。相反,如果一直想着玩又不能玩,就会耽误很多事。法宝7严格的时间表睡觉都很自觉——养好精神,跑完中学马拉松其实,状元们都很会睡。不少人,甚至有“睡神”的雅号。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不养好精神,何来力量走到终点?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高中三年,从不给自己增加额外学习时间,严格按照学校规定作息时间。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姜动:早睡晚起,午睡雷打不动。晚上十点半睡,早上7点起。中午再睡半个小时的午觉。晚上回家吃完晚饭先睡半个小时再做作业。2013年杭州市文科状元喻鹏阳:每晚,不等自习结束,就提早溜回家睡觉。早上,6点起床。每天的午睡,必定保障40分钟至1小时。法宝8宽松的家庭环境每一位状元背后——都有一对善解人意的父母宽松的家庭氛围、一对民主又善解人意的父母。看似“放任”的教育,却是给孩子宽松自由的环境发展个性。父母给予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孩子就有时间发展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杨纯子,擅长唱歌跳舞排球;2009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擅长素描、书法,平常有空会写原创小说。对于模考成绩,父母从不过问。甚至连孩子看电视上网,都不会特别限制。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张琛、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姜动、2009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父母从来不打孩子。遇上事,父母多以商量的方式与孩子探讨,最终的决定权在孩子。他们,尊重孩子的选择。平时,父母与孩子之间更像朋友。与父母聊天,聊学校发生的事、聊同学与老师、聊自己的内心世界,彼此的信任,就这样建立。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杨纯子:不会给孩子学习定目标,不会在学习上过多要求孩子。在父母看来,过得快乐和幸福才最重要。他们并不希望孩子一路走得一帆风顺,认为多点挫折更有益。如果孩子没考好,他们会这样安慰:你需要重新定位。永远都没有常胜将军,你要能接受挫折。失败,是很正常的。2008年杭州中考状元徐轶文:上学自己去,放学自己回,回家作业自己做。作业没做完,父母也不会说。但到了学校,老师会批评,父母要求孩子自己面对老师。检查作业,家长只是签字,错了也不会帮忙改过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2010年杭州中考状元李英子:理解孩子,会“像小孩一样思考”。陪孩子,边玩边学。妈妈会陪我一起看动画片,《麦兜系列》、《玩具总动员》等,也是沟通与交流的一个渠道。爸爸会在我还未上小学,吃年夜饭时就教她玩对联。住校的孩子,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的渠道。妈妈为我准备了日记本,不过,这本日记并不对妈妈保密,我们周末会就着日记题材聊天、/s2013/xueba/学霸养成秘籍,等你来挑战!
⑤ 找一本小说,女主成绩很好是七八十年代的高考状元 而且长得超级好看,她姐姐是重生的,晋江上面看到的,
快穿教你做人,第一个故事就是
⑥ 中学生太迷恋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怎么办
现在升学确实对于一部分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对于成绩不好的初中高中学生 来说 可能家长越是要求学习 ,学习成绩越差,甚至厌烦学习,产生抵触 ,如何坚决这种情况,有两个方案可以尝试
1.家长以引导为主,了解孩子为啥不愿意学习的原因 对症下药 培养小孩的学习兴趣
2.如果真的学不进去 成绩不好 其实 也不一定非要走学历教育这一块 ,职业教育也是目前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哦,可以选择一个培训学校,学校一个技术了。现在比较好的技术,就是中餐、西餐、西点等厨师类的技术了。你可以去专业的厨师烹饪学校去学习的。将来肯定有前途。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
⑦ 为什么有很多网络小说的男主成绩好,高考状元,却很少有小说男主在大学里科研很牛的
这个问题嘛我就自己的想法和大家探讨一下。对也好错也好,大家仅作参考。
总结
很多人写小说也是因为个人爱好不作为主业,也就不能指望作者能去写一个比较专业的范畴。看小说喜欢什么类型就去看什么类型。符合自己的口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