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爱看的科幻小说
A. 马斯克曾有过哪些伟大的发明
作为多项产品的发明家, 马斯克 可能会成为“21世纪的托马斯•爱迪生” 。马斯克创办了多家企业,其中部分公司声名远扬。从少年时代起,马斯克就酷爱发明创造。早期的马斯克曾把精力投入到软件及软件公司上,而目前其精力主要集中在了消费产品和大众交通未来产品上。尽管这些未来作品看似不可能成为现实,但马斯克用实际行动令质疑者噤言。正是这些突破性思维,帮助马斯克积累了约135亿美元的净资产。 他的发明也不计其数。
B. 马斯克的成长历程
1971年出生于南非,9岁父母离婚,跟父亲
16岁学编程,卖游戏赚第一桶金,开始思考宇宙
17岁,独自移居加拿大,在锅炉房铲垃圾
24岁,靠2.8万美金开始创业,不断倒腾
33岁,遇到合伙人,运营特斯拉电动汽车
35岁,发射第一支火箭,失败
37岁,离婚,第三次火箭发射失败,Space X和特斯拉面临破产。
37岁之后,他的人生出现转机:火箭发射成功,Space X与NASA(美国宇航局)签订了16亿美元合同,此后成功发射了19次火箭。2012年5月,用自制的“猎鹰9号”火箭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一艘“龙号”飞船,开启了太空探索商业化和私人订制的时代。
C. 如何评价马斯克的传奇人生
与成功的众多伟大的科学家一样,极致的成功需要极致的个性,牛顿吐槽过诗歌是“有情怀的废物”,爱因斯坦出门散步老不穿鞋,就连特斯拉公司名字的起源特斯拉先生,生活中都是个奇怪的家伙,比如特斯拉对数字3有着强烈的迷恋,无论是酒店房间号还是遛弯的圈数,都一定要被3整除。所以,马斯克的私有化并不能说完全为了商业利益,就像他的spaceX,尽管多次出现亏损的情况(曾整个2015年每季都亏损),但却离人类上火星的愿望更近了一步。马斯克说过他想致力于加速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采用,“闭门造车”无疑可以让他更高效地追逐自己的理想。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基地》中描绘了一个故事,说宇宙中有有一帮靠星际贸易发迹的商人,这些商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取代传统的政治人物,成为整个基地的领导人。马斯克当然不会想去插手政事,不过他的科技情怀足以影响到听过他故事的每一个人。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比起建立拥有着无尽财富的商业帝国,我想他更希望利用这个世界来实现他狂热的科学梦想。
D. 如何看待现在年轻人对马斯克的崇拜
大部分崇拜者都是羡慕马斯克的成就,功成名就的历程和帅气的颜值,很少有人考虑马斯克成功的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崇拜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崇拜马克思可以借鉴他的努力和拼搏精神,但是成功不能复制,自己的未来只能自己掌握。
年轻人崇拜他是因为他的挣钱能力,并没有看到他的努力,没有随随便便成功的人,如果你不是富二代。
(4)马斯克爱看的科幻小说扩展阅读:
埃隆·马斯克的朋友们评价他是个目标极其明确的人,他习惯从工程师的视角看世界。AdeoRessi,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室友说,他也是一个疯狂的创业者,大学时候,两人曾经开了一个夜总会,每次警察打来电话,总是马斯克故作冷静地回应。
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常常思考,这个世界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哪些会影响到人类的未来。他看好互联网,可持续能源和空间探索。后来他依约进入了这三个领域,并依次扔下PayPal,TeslaMotors和SpaceX三个重磅炸弹。
“只要他看好的,他会一直努力,直到达到目标。”Ressi说。对于那些反对他的人,他会不遗余力地反击,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参考资料:网络-马斯克
E. 马斯克是如何从穷小子,登顶到世界首富的
我觉得他善于抓住人生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不懈的奋斗才登顶到世界首富 。
F. 埃隆·马斯克的家庭生活
2016年3月21日,英国演员妲露拉·莱莉(Talulah Riley)向洛杉矶高等法院提交了离婚申请,想要结束她和马斯克之间的婚姻关系。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也曾在2014年申请过离婚,不过七个月后他撤回了申请。
这已是两人第三次处理离婚事宜。马斯克和莱莉于2010年结婚,2012年离婚,但18个月后双方复婚。
马斯克和莱莉之间并无孩子,不过马斯克与第一任妻子、科幻作家贾斯汀生育了五个儿子。2014年4月,马斯克首次访华时曾携儿子同来,当时第一任妻子贾斯汀也同行代为照料孩子。
每次结婚,马斯克都会签署婚前或婚后协议,因此每次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马斯克都极为主动,两任妻子从离婚中获得财富也都极为有限。第一任妻子贾斯汀几乎放弃了所有权益,而莱莉在第一次离婚时只得到了420万美元和一辆特斯拉公司出产的Roadster汽车。媒体称莱莉在第二次离婚时可获得1600万美元。
G. 马斯克“吹出来”的商业帝国
久久挥之不散的疫情“幽灵”,终于把萎靡已久的全球经济彻底拖入下行的“凛冬”。在所有人生死未卜的时刻。特斯拉却趁乱用一辆Model3在车圈一骑绝尘,股价迅速疯长,马斯克成功跻身全球第五大富豪。
从火箭到电动车,从外太空到超级隧道,从在线支付到人工智能,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商业帝国难道真的只是靠“吹牛皮”吹出来的空中楼阁吗?特斯拉超高估值的背后逻辑又是什么?
最好的品牌:“疯子马斯克”
长时间以来,马斯克留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异想天开,信口开河。隔不了不久,马斯克就会带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特斯拉更是热搜的常客,一举一动就可以在车圈引发不小的震动。
马斯克先是请来了苹果公司的合金专家ClarlesKuehmann,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并申请了相关专利。之后又花重金引进了一款来自于意大利IDRA集团、代号为OL6100CS的基础压铸设备。这个机器长约20米,高约5米,重410吨(相当于200台ModelY)。利用这一史上最大汽车压铸设备,可以将原来70个零部件合为2个大件,未来甚至会合为一件。
而特斯拉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预留了一个专门的铸造车间,这引发人们猜想,国产特斯拉尤其是即将量产的ModelY或可采用这种铸造工艺。
马斯克的生存方法论
此外,还有自动驾驶Autopilot全栈软件、车载OS、整车电子架构……“疯子”马斯克还在一路狂奔,从各个方面独立为智能电动车下定义。
这就是马斯克与特斯拉能够一统汽车江湖的终极秘密——第一性原理。
用马斯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总体来讲,我认为存在将事情缩减至其根本实质……你必须能够把那些问题“煮沸”才能从里面找出那些最基本的东西。”
马斯克把这一方法论在汽车行业运用得淋漓尽致:运用最基础的知识对产品进行审视,然后从工艺,成本,销售渠道上进行颠覆,不人云亦云,也绝不跟在他人背后做小修小补。
曾经的苹果,如今的特斯拉,在各自圈子成功的方式如出一辙,颠覆的思路一如既往。
对于口口声声要干掉特斯拉的国内车企来说,这也恰恰是悖论产生的地方——始终在由别人制定规则并随时改变方向的赛道上奔跑,还妄想超越,说是痴人说梦也不为过。
但就像失去乔布斯灵魂的苹果,最终被华为赶超,电动车圈的“华为”也许正在某个角落悄悄酝酿。
只不过这次“华为”们沉寂的时间将会更长,因为刚过完49岁生日的马斯克正如日中天,最近才跻身全球第五大富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H. 马斯克都藏了哪些彩蛋给全世界
“星链”首批两颗卫星的发射,只是马斯克宏伟计划中的一小步。正如之前在“重型猎鹰”发射过程中所表现的一样,作为太空科技“狂人”马斯克,这次也在发射中藏了彩蛋给全世界。
他还一直极力宣扬“星链”带来的影响力,称它可以为全球数十亿人带来5G服务,同时还可以在各种拥挤地区增加流量。“Starlink将成为世界贫困地区人民的真正推动力。”
I. 埃隆马斯克智商多少
埃隆马斯克智商在150左右。关于埃隆马斯克,其本人并没有透露参加过关于智商的测试,所以其具体智商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从一个横向对比可以得到一个大概的答案。
马斯克从小智商极高,12岁就编出了一个视频游戏的代码,还卖了500美元。但情商真的好低,没有人愿意和他玩,因为谁和他对话都不在一个频道:
一天晚上,埃隆正和一大群孩子玩耍。当其中一个小朋友说自己害怕黑暗时,埃隆却说“黑暗只是没有光线而已”,那帮光脚跑的南非孩子一脸懵,什么嘛,和他交流真的好累好无聊哦......
小时候,他是出名的书呆子,在他的兄弟眼中“相当无趣”,他总会回答出大家记不得的天文物理方面的问题,且小数点精确,聪明到让人厌烦。在同学中间,他很不“识趣”,毫不客气地指出别人的错误,惹人反感,甚至被追打,一度昏厥,但他却始终不知道原因所在。
成年后,在婚姻上,他又是一个帝王,才貌双全的女子对他而言也不过是人生一个辅件。
马老师的第一任妻子名叫Justin,是大学校友,校花级别,金发、碧眼、翘臀,超级喜欢写科幻小说,一直的梦想就是成为科幻畅销书作家。
这俩人都非常有主见,并且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年谈恋爱时想法一拍即合,但结婚后过日子时,矛盾就出现了。
在第一次结婚的婚礼上,马斯克就对贾斯汀宣布“我是这段关系的主载者”。马斯克的大男子主义简直不能忍,在一篇回忆录中他用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来形容马斯克对她的态度。有时候竟然龟毛到,连头发颜色都要管,必须染成他喜欢的金黄色。
(9)马斯克爱看的科幻小说扩展阅读:
埃隆·马斯克的朋友们评价他是个目标极其明确的人,他习惯从工程师的视角看世界。Adeo Ressi,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室友说,他也是一个疯狂的创业者,大学时候,两人曾经开了一个夜总会,每次警察打来电话,总是马斯克故作冷静地回应。
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常常思考,这个世界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哪些会影响到人类的未来。他看好互联网,可持续能源和空间探索。后来他依约进入了这三个领域,并依次扔下PayPal,Tesla Motors和SpaceX三个重磅炸弹。
“只要他看好的,他会一直努力,直到达到目标。”Ressi说。
对于那些反对他的人,他会不遗余力地反击,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