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科幻小说的开山作者是谁
❶ 近代第一部太空科幻小说的作者是谁
法国人儒勒.凡尔纳。
《太阳系历险记》凡尔纳有名的作品里面只有这本小说是写太空的。
内容简介:
19世纪中叶,一颗彗星突然与地球相撞,地中海附近的一些居民被带到彗星上,从此开始在太阳系漫游;他们在一位法国上尉的带领下,同舟共济,战胜了太空严寒等种种困难,终于在两年后趁彗星再度与地球相遇之际,胜利返回地球。
作者用大量篇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彗星、木星、土星等天体的特征和许多有趣的天文知识,歌颂了人们在科学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临危不、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操,同时也鞭笞了个别人的自私行为。
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在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喜爱。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一些人称作“科幻小说之父”。而随着上个世纪后叶凡尔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发现,科幻学界对于凡尔纳的认识也在趋于多样化。
❷ 明清神魔小说的开山鼻祖是哪本书,作者是谁
神魔小说这种类型在明清时代并没有这个概念,但是在明清时候就已经开始流行这种类型的小说,只不过当时还没有对这种题材进行定义。神魔小说这个说法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提出来的,他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第一次提到了神魔小说这个概念。而作为神魔小说,他的开山鼻祖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本书,那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的孙悟空尤其是许多神魔小说创作者最为喜爱的一个角色,因为他好斗、强大,并且不甘于束缚的形象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因此想起神魔我们经常第一个就是想到他。所以《西游记》对于神魔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
❸ 美国八九十年代著名科普作家,科幻小说作家是谁
艾萨克·阿西莫夫
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艾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是公认的科幻大师,与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其作品以中《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
科幻圣经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和两项阿西莫夫奖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❹ 现代科幻小说之父是谁
科幻小说诞生于1818年的英国,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创作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也叫《科学怪人》。从1818年到1926年这段时间被称为科幻小说的“萌芽与草创时期”,这段时期的作家队伍还不成熟,作品风格不那么明朗,并且题材多以探险、恐怖为主。主要作家及作品有:
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上三部被称为“海洋三部曲”)《八十天环游地球》《从地球到月球》《太阳系历险记》《机器岛》等等等等,太多了。
乔治·威尔斯:《时间机器》《世界大战》《月球上最早的人类》《隐身人》等等。
凡尔纳和威尔斯被誉为科幻小说两大流派的鼻祖。
还有 埃德加·爱伦·坡,他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短篇小说。
柯南·道尔:大部分人都是从福尔摩斯系列了解他,其实他创作了很多科幻小说,如《失落的世界》《有毒的地带》等等。
巴勒斯:《火星公主》系列。
从1926年约翰·坎贝尔担任美国《惊奇故事》杂志的主编,科幻小说进入了黄金时期,阵地也从欧洲转移到美国。这段时期的作者和作品太多了,主要有:
艾萨克·阿西莫夫,他最著名的科幻作品就是“银河帝国衰亡史”系列,包括“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帝国”系列,他制定了著名的“机器人学三定律”。他还创作了大批优秀的长篇、短篇科幻小说和大量科普作品。
罗伯特·海因莱因,他被称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作品有《严厉的月亮》《异乡异客》《星船伞兵》等等。
雷·布雷德伯里《火星编年史》《华氏451度》等。
还有 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系列、菲立浦·迪克《少数派报告》《高城中的男人》等等等等。
黄金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家和作品,这时期的作品很值得一读。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科幻小说进入“新浪潮时期”。这时期的作家希望主流文学能接纳科幻文学,并将很多新科技、新技术写入了自己的作品,为科幻小说开拓了很多新的题材。主要作家及作品有:
布赖恩·奥尔迪斯:《温室》《户外》《亿万年的狂欢》等,后者是科幻理论著作。
摩尔科克:《瞧这个人》等。
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新格局的形成,产生了一批新的科幻作家,被称为“赛伯朋克”流派,他们反对被纳入主流文学,强调科幻本质的东西,推崇黄金时期的写作风格。主要作家及作品有:
威廉·吉布森:《神经浪游者》等。
弗诺·文奇:《深渊上的火》、《真名实姓》等。
❺ 世界上最早写科幻小说的作者是谁
世界上最早的科幻小说作者是德国的开普勒。开普勒是一个杰出的天文学家,他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他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他认为科学应该为人类服务,向人民宣传科学道理是他的责任。
开普勒曾写过一本去月亮旅行的幻想小说。由于300多年前科学家没有办法解决登月旅行所遇到的问题。但是这个梦并不完全是虚幻的。开普勒写到了许多20世纪宇宙航行员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克服巨大的加速度对人体的影响,如何对付宇宙空间的低温、失重状态,以及在月球表面如何减速进行软着陆等等。开普勒的叙说既生动有趣,又充满科学道理。可惜开普勒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就逝世了。
开普勒死后,他的朋友替他出版了这本书。尽管有人说该书荒诞无稽,但书中提出了许多大胆的科学设想和预见。20世纪80年代,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有位学者在报上发表文章,而且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这本书的发表比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月球旅行》要早240年,所以开普勒是世界是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的作者。
科幻小说是根据科学上已取得的新发展、新成果,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成果可以创造的某些奇迹,具有深奥的哲理和科学的预见。
法国凡尔纳的《神秘岛》、《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等都是科幻小说。
❻ 《弗兰肯斯坦》,作者:玛丽·雪莱,1818年 这部怪物故事的开山之作
《弗兰肯斯坦》原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全名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译本有《弗兰肯斯坦》《人造人的故事》等)。
中文名《弗兰肯斯坦》
其他名称《人造人的故事》
作 者玛丽·雪莱
译 者张剑
类 型科幻小说
出版时间1818年
目录
1作者简介
▪ 原著
▪ 译者简介
2创作经历
3故事内容
4作品分析
5梗概
6译本一览
1作者简介
编辑
原著
玛丽·雪莱(MaryShelley)英国著名小说家,因其创作的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或译《科学怪人》),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她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妻子。
译者简介
张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曾留学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创作经历
编辑
因气候反常,阴雨不断,雪莱、拜伦、玛丽和拜伦的私人医生波里多利经常被迫留在屋里。他们四人在闲谈时,决定展开比赛,每人创作一个恐怖故事,但最后交卷的惟有玛丽。在雪莱的鼓励下,玛丽创作出《弗兰肯斯坦》。这部作品既受到《暴风雨》《失乐园》《老水手之歌》等名著的影响,也含有玛丽的自身经历。比如,书中的克勒伐尔仿佛雪莱化身,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也是素食者,正如玛丽和雪莱。当时,波里多利医生的故事只写出开头,几年后创作完成,名为《吸血鬼》。爱尔兰恐怖小说家斯托克(1847~1912)的作品《德雷库拉》(1897)曾深受其影响。
但《弗兰肯斯坦》才是不朽杰作,它让玛丽名声大震,一度曾超过雪莱。1816年9月,玛丽和雪莱回到伦敦。不久,悲剧再次来访。10月9日,玛丽的同父异母姐姐芬妮·依姆莱悄然出走,在一家小旅馆里自杀。12月10日,雪莱的妻子哈里特在伦敦海德公园投水自尽,因为她不愿意接受雪莱建议,与玛丽一起组成时髦的“三口之家”。当时,哈里特已怀有身孕。哈里特自杀20天后,雪莱和玛丽正式喜结连理,这次婚姻得到了戈德温的批准。婚后,玛丽虽然需要照顾哈里特留给雪莱的两个儿子,还能抽出时间写作。1817年春天,玛丽写完《弗兰肯斯坦》,次年出版。
3故事内容
编辑
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位从事人的生命科学研究的学者,他力图用人工创造出生命。在他的实验室里,通过无数次的探索,他创造了一个面目可憎,奇丑无比的怪物。开始时,这人造的怪物秉性善良,对人充满了善意和感恩之情。他要求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给予他人生的种种权利,甚至要求为他创造一个配偶。但是,当他处处受到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的嫌恶和岐视时,他感到非常痛苦。他憎恨一切,他想毁灭一切。他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他又谋害弗兰肯斯坦的未婚妻伊丽莎白。弗兰肯斯坦怀着满腔怒火追捕他所创造的恶魔般的怪物。最后,在搏斗中,弗兰肯斯坦去世,怪物很懊悔,最后跳海自杀。
本书揭示了作者的哲学观点。她认为人具有双重性格——善与恶。长期受人嫌恶、岐视和迫害会使人变得邪恶而干出种种坏事,甚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它还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一个最终毁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
弗兰肯斯坦已成为好莱坞经典的形象之一。
4作品分析
编辑
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吴岩的分析,《弗兰肯斯坦》有如下特征:
一、是一部以哥特式传统创作的感伤主义文学作品。
哥特式小说流行于18世纪,内容多为恐怖、暴力、神怪以及对中世纪生活的向往,因其情节多发生在荒凉阴暗的哥特式古堡(流行于18世纪英国的一种建筑形式,类似教堂)里而得名;故
弗兰肯斯坦 相关电影书籍
弗兰肯斯坦 相关电影书籍(15张)
事充满悬念,以毁灭为结局;有许多同类的著名作品。感伤主义则指工业革命后、法国大革命前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特点是作家以感情和仁爱代替理性作为批判的工具,主要是歌颂善良、同情、忘我无私以及合乎自然,但其塑造的人物有些迂腐和天真。
二、人物发展有着极为清晰的轨迹。
在作品中,作者所塑造的怪物本来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最后却发展为一个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魔鬼,但即便如此却仍保有一定的良知;而弗兰肯斯坦本人开始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错误,后来逐渐变得内疚,最后终于勇于承担责任,与怪物进行决斗。此后的科幻作家们——包括如凡尔纳和威尔斯——在这点上都不如玛丽·雪莱。
三、采用了书信体和记叙体相穿插的形式,因而使形式不致过于单调。
书信体是当时较为流行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法。
四、主题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科学技术引进人类社会的一种忧虑。
科技发展使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都感到应接不暇,怪物在某种意义上正代表着正在发展和渗透进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忧虑的心情充分表现于作品,阴郁的情调贯穿全书,并投射入文字当中。比如作品中的四次暴风雨,正是预示着变革的来临。读罢整部作品,我们会发现作者有一种非常紧张、躁动的心情。
5梗概
编辑
作品以四封信为开篇。
这些信件叙述了一个人随船队在北极探险时所遇到的一个怪人讲述的故事。
原来,这个人是瑞士贵族弗兰肯斯坦,他曾留学德国,研究电化学和生命,发现了死亡的秘密,于是决定着手制造生命。他先从尸体中寻找材料,然后进行组装,最后借助电化学方法予以激活。但是,本来全都是由好材料制造的、高达8 英尺的怪物在被赋予了生命之后,却变得面目狰狞、奇丑无比,弗兰肯斯坦下意识逃离了实验室,醒来之后发现怪物已经失踪。
其实怪物刚刚诞生时还是十分热爱这个世界的,他躲藏在山里并学会了使用火,并遇到隐居在山中的一位盲爷爷和一对青年男女,由此受到感动,开始热爱人类社会。怪物白天趁青年男女外出时偷偷帮助盲爷爷打柴,并偷出书来自学了阿拉伯语和法语等各种语言,阅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大量文学和哲学名著,于是开始渴望艺术和爱情。但他同时又十分感慨自己的情况,认为“撒旦才代表我目前的处境”,强烈地希望能够改变现状。于是怪物潜入这一家中,发现只有盲爷爷在家,便与之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这时青年男女突然归来,姑娘吓得晕了过去,小伙子气愤地把它赶出了家门。这严重地伤害了怪物的自尊心,他冷静后想到,自己与其向别人求情,还不如去找缔造者。但它刚一出现在大街上,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打骂,屡屡遭到大家的厌恶和恐惧,甚至有人朝它开枪。怪物终于丧失了最后一丝善良,认为这一切都来源于它的制造者。
从此阴影便开始笼罩在了弗兰肯斯坦身上。怪物杀死了他的弟弟,又嫁祸于女仆。弗兰肯斯坦赶到现场后,终于发现这些都系怪物所为,于是开始了对怪物的追逐,一直追到阿尔卑斯山上。怪物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公平的待遇,得不到异性的爱。“我要获得一切”。因此它要求弗兰肯斯坦再为它造一个女人,然后两人一同隐居。
弗兰肯斯坦开始同意了,但在造好通电的那一刹那,他突然产生了犹豫:如果它们真的恋爱繁衍,又会给人类带来多么大的麻烦?如果女怪物不愿与男怪物一起隐居怎么办?于是他马上毁掉了女怪物。怪物看到这一切后暴跳如雷,对人类社会和自己的前途彻底绝望,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好友,又在婚礼那天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新娘。而这时弗兰肯斯坦也愤怒了,两人开始了互相追杀,一直追逐到北极……
最后的结局是,造物主弗兰肯斯坦在对这个人讲述完这一切后终于死去,而这时从远方走来一个大个子,趴在放弗兰肯斯坦尸体的雪橇上忏悔,然后声称报仇结束,义无反顾地走向冰原……
6译本一览
编辑
《弗兰肯斯坦》中文译本:
1982年,《弗兰肯斯坦》,陈渊、何建义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年,《人造人的故事》,罗今、丽抒译,外国文学出版社
1998年,《弗兰肯斯坦》,刘新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弗兰肯斯坦》,胡春兰、侯明古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弗兰肯斯坦》,丁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活跳尸:弗兰肯斯坦》,尤云峰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年,《弗兰肯斯坦的怪人》,王岩松、于晶华、薛瑞莉译,明天出版社
2008年,《弗兰肯斯坦》,耿智、刘宜译,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弗兰肯斯坦》,张剑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❼ 世界第一本科幻小说谁写的叫什么名字
世界上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是1818年出版的《弗兰肯斯坦》,作者是英国的玛丽·雪莱。第一部被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幻小说,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八十日环游记》,由逸儒译,秀玉笔记,于1900年由世文社发行的.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是《和平的梦》,顾均正著,出版于1940年.也有说是 老舍的《猫城记》, 被列为禁书解放后就决版了.
❽ 科幻小说鼻祖是谁
科幻小说
鼻祖:
儒勒·凡尔纳
威尔斯
大师:
罗伯特·A·海因莱因
亚瑟·C·克拉克和阿西莫夫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2.8.~~1905.3.17)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主要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这三部是有名的海洋三部曲)、《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等。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年9月21日—1946年8月13日),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创作的科幻小说对该领域影响深远,如“时间旅行”、“外星人”、“反乌托邦”等都是20世纪科幻小说中的主流话题。代表作有《时间机器》《隐身人 》《世界大战》等。
罗伯特·A·海因莱因(Robert Asn Heinlin1907—1988)是美国最具影响的科幻大师级作家之一,也是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奠基人。他的《双星》、《傀儡主人》深受我国读者的喜爱。今年的7月7日,是海因莱因诞辰90周年,为此,我们编发了这篇由海因莱因夫人所撰的小传,以作纪念。其代表作还有《严厉的月球》、《银河系公民》等。
艾萨克·阿西莫夫(1930-1992)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作品竟达到500部之多,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最有名的当然是《基地》三部曲和《我,机器人》了。
阿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e,1917-)是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以及国际通讯卫星的奠基人。 最有名的就是《2001:太空探险》(又名《2001:太空奥德赛》,同名电影在科幻影视界的地位同样重要)。
❾ 科幻小说的作者简介
1 儒 勒·凡尔纳(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的作品使他成为科幻小说的先锋,《地心游记》《海底两万英尺》《环游地球80天》改变了小说的文化并创造了后来被称为科幻小说这一体裁。
2 道格拉斯·亚当斯
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
3 奥森·斯科特·卡特
卡特是史上最流行科幻小说的作者之一,《安德的游戏》堪与一直以来最受欢迎的系列丛书之一《沙丘》媲美。
4罗伯特·海因莱因
罗伯特·海因莱因极富影响力,虽然长期被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光芒笼罩,但他被广泛的科幻迷所熟知和热爱。他的小说曾四度获得雨果奖。
5 威廉·吉布森
威廉·吉布森一位极流行又富有争议的科幻小说作家,他被认为是赛博朋克类型小说之父。
6 雷·布莱伯利
他影响了数以千记的后来的科幻小说作者,除了经典的《华氏451度》之外,他的《魔法当家》、《蒲公英酒》以及《火星编年史》,其中的任何一部都足以使它的作者功成名就。
7 法兰克·赫伯特
早在小说《沙丘》系列被制作成电视剧之前,这个系列就已经有了可以和《魔戒传奇》相比肩,拥有大批的追随者。《沙丘》被认为是有史以来销量最好的科幻小说。
8阿瑟·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由于他的奥得赛系列,特别是其中的 《2001:太空漫游》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科幻小说,这部小说把科幻这种题材引入主流文化。
9 艾萨克·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出版或编辑了超过500本书, 他的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为大多数当代作品奠定基础,并在今天仍被广泛阅读。
10 H·G·威尔斯
他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科幻小说作家。《时间机器》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幻小说,《世界大战》和《隐形人》也同样精彩。
中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者是比较少的,毕竟科幻小说在中国不吃香,中国当下比较流行奇幻玄幻小说。
中国科幻三巨头:刘慈欣、王晋康和何宏伟,如果你想看中国的奇幻小说我推荐你去看他们三人的。
不过我比较提倡你看国外的科幻小说。
❿ 中国最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是谁
中国科幻之父 我国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1929-2003),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创作发表科幻小说,成为当时著名的科幻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第二次科幻浪潮中他重返科幻文坛,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并创作了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飞向人马座》。郑文光于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郑文光,1929年生于越南。1954年开始发表科幻小说。1983年因患脑血栓停止创作。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设者》、《猴王乌呼鲁》,中篇《飞向人马座》、《命运夜总会》,长篇《神翼》《战神的后裔》等。另有学术著作《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中国古天文学源流》,翻译作品《宇宙》、《地球》等。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会员。 郑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华侨,解放初回国。郑文光受过系统的天文学教育,象当时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样,学术研究是他的主业。郑文光自幼喜文,十一岁就在越南的《侨光报》上发表作品。这样的经历使郑文光具有超过一般自然科学家,甚至超过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郑文光走上科幻小说创作之路,是必然也是偶然。1954年,他作为专职科普工作者,发现少年对枯燥的科学知识不感兴趣,因此,他突发奇想,要把谜一样的天文学和诗一般的文学结合在一起。当时,国外新型的科幻小说还没有译进中国,甚至连科幻小说是什么,大家也不清楚。于是,就有了郑文光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这也是中国大陆的第一篇科幻小说。1954年,郑文光在 《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成为中国科幻第一次高潮到来的标志。《从地球到火星》是一个短篇。讲的是三个中国少年渴望宇航探险,偷开出一只飞船前往火星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却是新中国第一篇人物、情节俱全的科幻小说。郑文光也没想到,这篇作品在《中国少年报》刊出之后,竟引发了北京地区火星观测热潮,人们在建国门的古观象台上排起长龙看火星。郑文光被深深感动了,也被激励着。从此,创作科幻小说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欲罢不能。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郑文光又发表了几个短篇,以1957年发表的《火星建设者》为最成熟。该文曾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中国第一篇获国际大奖的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采用了当时科幻文学作品中少有的悲剧写法,讲的是在共产主义大同世界里,人类开始在火星上建设基地,虽经多般艰苦奋斗,仍然由于当地细菌的侵染而功亏一匮。 郑文光的艰难完全是一个拓荒者的艰难,但他坚持了下来,他坚信他的作品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不但坚持创作,他还开始了对科幻小说理论上的探讨。这其中,他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和复杂的漫长过程,他曾试图在作品中尽量多地“放入”科学知识,但最后,他越来越明确认识到,科幻小说也是小说,遵从小说(也即文学创作)的一切规律,它姓“文”不姓“科”,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中的科学内容。所以,郑文光对科幻小说总的看法是“洋为中用、幻为实用”;科幻是“舶来品”,有个民族化的问题;科幻又应该用科学的幻想(而不是神话)结合现实,反映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郑文光于1958年在《读书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谈谈科幻小说》的文章。该文几乎谈到了科幻文学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如科幻小说的文学本质、科幻小说对古代神话的继承关系、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如何与真实的科学相区别,等等。自此以后四十多年,在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上,中国科幻界竟再无大的突破,而只是一直就这些问题与不了解科幻艺术的外界舆论反复争辨。其理论探索的停滞颇为可叹。 一九七六年春,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的年月里,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这次科幻高潮实际上就是上一次高潮的延续。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的郑文光在这次高潮中又创下了一个新纪录:1979年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该作品延续了《从地球到火星》的“事故加冒险”的故事框架。但场面更为宏大,人物更多,刻划上也更出色。当然,作品里的宇航距离也更远。 郑文光是我国著名的科幻作家,他自从撰写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以来,总共发表有100万字的科幻作品。 大家都知道,描写复活恐龙的《侏罗纪公园》是1993年美国最受欢迎的科幻影片,可郑文光先生不但也曾写有科幻短篇《侏罗纪》,而且早在1980年就写过一篇复活古生物的科幻小说——《史前世界》。史前世界:地球形成以前宇宙是怎么一个世界呢?人类还没出现的地球又是怎么样的呢?郑之光在这篇科幻中充分的想像,大胆的创新,把我们带入那浩如烟海的宇宙。其中,作者充分利用一些众所周知的典型,使得小说具有特色。 《海豚之神》是郑之光科幻小说的又一代表作。小说描绘了一场人兽奇像的景面。主人公兽石和胡云霸同海豚“阿聪”交上了朋友,借助阿聪,他们得以看到海 底世界的生活,他们更深深为海豚之神的精神所感动。看来动物的感情不比人少。 《海姑娘洛丽(科幻小说)》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丛书中的《海姑娘洛丽》,是一种科幻小说,主要构思了太平洋人、海姑娘洛丽、地球的镜像、孔雀蓝色的蝴蝶等故事。 本书体裁新颖独特,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构思巧妙,带你进入一个未知的境地。 《海龟传奇》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名著》系列丛书之一,由三个故事组成。根据儿童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侧重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全书力求情节连贯、流畅,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书中并配有精美的插图,标注拼音,让孩子在阅读时产生兴趣。 郑文光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协会会员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