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妻子科幻小说
❶ 谁制作了第一部英国科幻小说她想通过这本小说传达什么信息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1818年,年仅二十岁的英国女子玛丽·雪莱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标志着这个影响日重而又饱受误解的文学品种正式诞生。把科幻文学的诞生追溯到这部作品,是英国科幻作家奥尔迪斯于1973年,在自己的科幻史著作《万亿年的狂欢》中最先提出的观点。这一见解后来受到了国际科幻文艺界的公认,也包括中国科幻文艺界在内. 简介:1816 年,英国著名诗人雪莱把他那端庄聪明的妻子玛丽·雪莱带到了瑞士散心,因为他们刚刚失去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这时,另一位著名诗人拜伦也来到了日内瓦。雪莱很快就与拜伦交上了朋友。雪莱和拜伦都才气横溢,他们常常海阔天空,谈论最多的是英国当时的工业革命将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甚至还谈到了科学造人的可能。玛丽听得津津有味。但晚上她常常做梦,梦见死去的儿子。有一次,她梦见她那宝贝儿子复活了,她是多么高兴啊!玛丽一下子从梦中惊醒,由思念儿子的梦,联想到两位诗人对科学造人的探索,她顿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于是她经过构思写下了长篇小说《弗兰肯斯坦》。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用科学创造的怪人,作品问世后,立刻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
❷ 为什么最近世界的优秀科幻小说看不到都是70.80年的
(问题回答):《弗兰肯斯坦》原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全名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译本有《弗兰肯斯坦》《人造人的故事》等)。(内容介绍):故事讲述的是年轻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为追求和利用当时的生物学知识,从停尸房等处取得不同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拼合成一个人体,并利用雷电使这个人体拥有了生命。巨人虽然天性善良,向往美好,渴望感情,但是,由于面貌丑陋,被社会视为怪物,当作巨大的威胁,处处碰壁。他要求弗兰肯斯坦为自己制造一个配偶,答应事成后与其双双远离人间。弗最初应允了怪物,但在接近成功之时,担心怪物种族从此危害社会,于是毁去了女性怪物。苦苦企盼的怪物疯狂报复,杀死弗的未婚妻等几个亲人。弗发誓毁掉自己的作品,追踪怪物一直到北极地带,受尽折磨后病逝,而怪物亦自焚而死。(作者简介):玛丽·雪莱(MaryShelley,1797-1851)出生于英国,父亲是政治家兼哲学家;母亲是公认最早的女权主义者,在原来的婚姻破裂后与玛丽的父亲结婚。两人都小有名气,并著有各种小册子。1797年玛丽出生,10天后母亲便因病离世,这件事一直影响着玛丽,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保留着"自己害死了母亲"的念头。后来父亲再婚,玛丽不得不与生父、继母、继母原来的孩子、继母与生父的孩子等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分复杂,矛盾较大。直到玛丽长大成人后遇到了雪莱,才终于获得了与人交流感情的机会,可其时雪莱已有妻室,因此玛丽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充当了"第三者"的角色。雪莱妻子投河自杀后,玛丽终于得以与雪莱结婚,但婚后多次流产,只成活了一个孩子。6年半之后雪莱又被淹死……玛丽的一生充满了不幸和恐怖,终生为死亡所缠绕,所有这些后来都被表现在她的作品当中。
❸ 科幻世界有一期一篇文章引用了雪莱的诗《明天》,98-02年中的某一期,求具体期号,感谢
2001~2002年的某一期里的,校园科幻的
我也对这一篇印象很深
❹ 雪莱,和他妻子玛丽雪莱的介绍
泼西·毕希·雪莱是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抒情诗人。1792年8月4日出生于英国塞克斯郡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雪莱6岁开始学习拉丁文,以后学数学、法文、天文、地理、物理、化学。12岁进入贵族中学。在同学中,他对一切卑劣、腐朽的人和事情有强烈的反感,从不妥协。对弱小者、被欺侮者却心甘情愿给他们帮助。
1810年,雪莱开始进入文学领域,和一个朋友合写了长诗《流浪的犹太人》,自己写了两个传奇故事。就在这一年,他进了牛津大学学习。一年后,因刊印出版小册子《无神论的必然性》触犯教会,被学校开除,并被父亲赶出家门。
1815年,雪莱的父亲去世。雪莱得了家庭的经济津贴以后,便逐渐进入了创作的盛年。
年轻的雪莱酷爱大自然,通常喜欢在露天旷野度过青春时光。他常常扬帆海上,躺在小艇里,听任烈日的灼烤,像小孩子喜欢顺水漂流的纸船一样。他喜欢在海上写诗,他的著名诗篇或写在海滨浴场、或海滨别墅的屋顶、或漂亮的小艇,或海边的石洞里。
1816年,雪莱结识了拜伦,来往亲密,友谊日深。1818年雪莱被英国法院以无神论者为借口,剥夺了他对子女的监护权,被迫离开祖国去意大利,在那里,他和拜论一同住在地中海海滨。
雪莱一生写了很多诗,他给诗的定义是:“生命的形象表达在永恒的真理中的是诗。”他充分肯定了诗的战斗力量和社会作用。他说:“诗人的力量,不为他人做左右,而能左右他人。”通过创作实践,他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文学主张。
1819年,雪莱写了著名的《西风颂》,雪莱旅居意大利时期,写了不少充满优美而蓬勃的幻想、又富有浪漫色彩的诗,《西风颂》可以说是这类诗歌登峰造极之作。是世界诗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以西风为中心,准确而有力地描写了一系列自然 播种子、驱乱云、放雷电,把地中海从夏天的沉睡中吹醒,让大西洋涂上庄严的秋色。写出了大自然如何在西风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诗人以此象征了当时的整个现实,寄托诗人对未来的希望。那“枯死的落叶”不正是反动势力?他们虽然看来人多势大,但“有翼的种子”——不胫而走的革命思想——却暗藏在地下,只等春雷一响,就会将它的色与香充满人间。旧的必将让位与新的。诗人请求西风把他振奋起来,使他发出革命的歌唱。
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宇宙,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雪莱的革命乐观主义使他在诗篇的结尾发出了响彻欧洲的预言,我们听到了诗人发自整个灵魂的呼唤:
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哟,春天怎么会遥远?
诗人希望诗歌像西风一样,促成新世界的诞生,“愿你从我的唇间吹出醒世的警号”,像预言的喇叭把沉睡的大地唤醒。
雪莱另一类抒情诗具有辉煌的想象和优美的情致。如《云》、《致云雀》、《改月亮》等,善于在描写自然景象中寄托自已的思想感情。
在雪莱的抒情诗里,主人公往往充满信心,这与大自然是协调的。他深信自然和社会都处于永恒的变动之中,一时的痛苦和黑暗终将变成幸福与愉快。
雪莱的诗歌表达了当时欧洲最先进构思想.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序言中,雪莱阐述了他希望通过创作来改变世界。
在英国的诗歌史上,雪莱的抒情诗是出类拔萃的。想象的丰富,音韵的和谐,比喻的美妙,哲理的深刻都是罕见的。他的抒情诗和拜伦的叙事诗同样是英国诗歌中的高峰,是值得我们仔细吟咏的。
1822年7月8日,雪莱从利弗尔诺乘船返回勒瑞奇,途中突然遭遇风暴,船被吹翻,夺去了诗人仅30岁的年轻生命,经过了好几个漫长的日夜,才在沙雄上发现了他的尸体。当地的法律规定,任何海上飘来物都必须付之一炬,于是雪莱的遗体就由拜伦和特列劳尼安排火化。那一天,晴空万里,火焰升得很高,发出耀眼的金光,终于火化了一代诗杰雪莱的遗体,令人惊奇的是,那个心脏却完整无损,被特列劳尼从白炙的火堆中抢出。
雪莱的骨灰被送往罗马,安葬在塞斯乌斯的金字塔旁的新教徒公墓,墓地上立了一块标志诗人埋葬处的石碑,碑上刻着诗人的姓名:泼西·毕希·雪莱,他的姓名底下还刻有这样两个拉丁词:众心之心。
这简洁的铭文是他的妻子玛丽对他的品格所作的鉴定,也是对雪莱一生最其实、最深刻的赞语。
http://all.kehuan.net/200509/20050910174512.html
❺ 玛丽·雪莱真的19岁写了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吗
1818年是科幻小说界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面世,又被称为《科学怪人》,这部科幻小说一经出版,立刻引起了轰动。
在此后的二百年时间里,更是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由此改编的舞台剧和电影也多达几十个版本。在西方,弗兰肯斯坦和他创作出来的恐怖怪物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创作出《弗兰肯斯坦》这部科幻小说的居然只是一个19岁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做玛丽·沃尔斯通克拉福特·葛德文。
因为后来嫁给了著名的诗人雪莱,又被叫做玛丽·雪莱。
父亲的冷淡并没有击垮玛丽,她开始潜心写作,自食其力,写出了不少作品,最有名的就是《最后一个人》和《永生者》,除此之外,她还对雪莱的遗作进行整理出版,先后整理出版了《雪莱诗遗作》和《雪莱诗集》。
雪莱死后,她并未有新的感情,写作占去了她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直到1851年去世。
玛丽的一生因为和雪莱有了牵连而变得很不一样,她留下了《弗兰肯斯坦》这样的名作,但她又是不幸的,从出生开始就和死亡打交道,母亲的死成为她心底的阴影,后来又有四个孩子先后夭折,自己也差点流产死亡。
而她的爱情虽然轰轰烈烈,得到大诗人雪莱的青睐,然后刚开始却也是不道德的,她做了两年多的小三,婚后又不得不面对花心的丈夫。
不过,这些都已经过去,时至今日,人们能记住的唯有她的作品《弗兰肯斯坦》。
❻ 第一本科幻小说是哪位写的,叫啥名
不知道~
第一本出名的科幻小说应该是 我是大法师
❼ 《弗兰肯斯坦》这部书你喜欢吗你觉得这部书写的如何
关于你问的这个问题,《弗兰肯斯坦》这部书我是有看过的,个人感觉来说我是非常喜欢的。写得非常好。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被大家公认的科幻小说,这本书发布于1818年,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写的。他祈求他的制造者帮他在做一个怪物女人,然后他跟这个女人一同离世。他的制造者刚开始也是同情所以就答应了,可是他在做出这个女人后,出于担心最后还是选择和毁灭她,这个怪人也因此越来越愤怒他讨厌他的制造者,讨厌来到这个世界。最后两人开始相互追杀。最后两人都累死在了途中。这本书对我来说我感觉这个怪人其实就是现在社会中那些处处不被人理解,处处被人欺负,活在黑暗中的人群。希望大家多给这些人一点关爱,多点理解。
❽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什么
(问题回答):《弗兰肯斯坦》原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全名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译本有《弗兰肯斯坦》《人造人的故事》等)。
(内容介绍):故事讲述的是年轻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为追求和利用当时的生物学知识,从停尸房等处取得不同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拼合成一个人体,并利用雷电使这个人体拥有了生命。巨人虽然天性善良,向往美好,渴望感情,但是,由于面貌丑陋,被社会视为怪物,当作巨大的威胁,处处碰壁。他要求弗兰肯斯坦为自己制造一个配偶,答应事成后与其双双远离人间。弗最初应允了怪物,但在接近成功之时,担心怪物种族从此危害社会,于是毁去了女性怪物。苦苦企盼的怪物疯狂报复,杀死弗的未婚妻等几个亲人。弗发誓毁掉自己的作品,追踪怪物一直到北极地带,受尽折磨后病逝,而怪物亦自焚而死。
(作者简介):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出生于英国,父亲是政治家兼哲学家;母亲是公认最早的女权主义者,在原来的婚姻破裂后与玛丽的父亲结婚。两人都小有名气,并著有各种小册子。1797年玛丽出生,10天后母亲便因病离世,这件事一直影响着玛丽,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保留着"自己害死了母亲"的念头。后来父亲再婚,玛丽不得不与生父、继母、继母原来的孩子、继母与生父的孩子等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分复杂,矛盾较大。直到玛丽长大成人后遇到了雪莱,才终于获得了与人交流感情的机会,可其时雪莱已有妻室,因此玛丽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充当了"第三者"的角色。雪莱妻子投河自杀后,玛丽终于得以与雪莱结婚,但婚后多次流产,只成活了一个孩子。6年半之后雪莱又被淹死……玛丽的一生充满了不幸和恐怖,终生为死亡所缠绕,所有这些后来都被表现在她的作品当中。
❾ 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是由作家雪莱创作的,对么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因气候反常,阴雨不断,雪莱、拜伦、玛丽和拜伦的私人医生波里多利经常被迫留在屋里。他们四人在闲谈时,决定展开比赛,每人创作一个恐怖故事,但最后交卷的惟有玛丽。在雪莱的鼓励下,玛丽创作出《弗兰肯斯坦》。这部作品既受到《暴风雨》《失乐园》《老水手之歌》等名著的影响,也含有玛丽的自身经历。比如,书中的克勒伐尔仿佛雪莱化身,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也是素食者,正如玛丽和雪莱。当时,波里多利医生的故事只写出开头,几年后创作完成,名为《吸血鬼》。爱尔兰恐怖小说家斯托克(1847~1912)的作品《德雷库拉》(1897)曾深受其影响。
但《弗兰肯斯坦》才是不朽杰作,它让玛丽名声大震,一度曾超过雪莱。1817年春天,玛丽写完《弗兰肯斯坦》,次年出版。
❿ 《弗兰肯斯坦》,作者:玛丽·雪莱,1818年 这部怪物故事的开山之作
《弗兰肯斯坦》原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全名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译本有《弗兰肯斯坦》《人造人的故事》等)。
中文名《弗兰肯斯坦》
其他名称《人造人的故事》
作 者玛丽·雪莱
译 者张剑
类 型科幻小说
出版时间1818年
目录
1作者简介
▪ 原著
▪ 译者简介
2创作经历
3故事内容
4作品分析
5梗概
6译本一览
1作者简介
编辑
原著
玛丽·雪莱(MaryShelley)英国著名小说家,因其创作的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或译《科学怪人》),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她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妻子。
译者简介
张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曾留学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创作经历
编辑
因气候反常,阴雨不断,雪莱、拜伦、玛丽和拜伦的私人医生波里多利经常被迫留在屋里。他们四人在闲谈时,决定展开比赛,每人创作一个恐怖故事,但最后交卷的惟有玛丽。在雪莱的鼓励下,玛丽创作出《弗兰肯斯坦》。这部作品既受到《暴风雨》《失乐园》《老水手之歌》等名著的影响,也含有玛丽的自身经历。比如,书中的克勒伐尔仿佛雪莱化身,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也是素食者,正如玛丽和雪莱。当时,波里多利医生的故事只写出开头,几年后创作完成,名为《吸血鬼》。爱尔兰恐怖小说家斯托克(1847~1912)的作品《德雷库拉》(1897)曾深受其影响。
但《弗兰肯斯坦》才是不朽杰作,它让玛丽名声大震,一度曾超过雪莱。1816年9月,玛丽和雪莱回到伦敦。不久,悲剧再次来访。10月9日,玛丽的同父异母姐姐芬妮·依姆莱悄然出走,在一家小旅馆里自杀。12月10日,雪莱的妻子哈里特在伦敦海德公园投水自尽,因为她不愿意接受雪莱建议,与玛丽一起组成时髦的“三口之家”。当时,哈里特已怀有身孕。哈里特自杀20天后,雪莱和玛丽正式喜结连理,这次婚姻得到了戈德温的批准。婚后,玛丽虽然需要照顾哈里特留给雪莱的两个儿子,还能抽出时间写作。1817年春天,玛丽写完《弗兰肯斯坦》,次年出版。
3故事内容
编辑
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位从事人的生命科学研究的学者,他力图用人工创造出生命。在他的实验室里,通过无数次的探索,他创造了一个面目可憎,奇丑无比的怪物。开始时,这人造的怪物秉性善良,对人充满了善意和感恩之情。他要求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给予他人生的种种权利,甚至要求为他创造一个配偶。但是,当他处处受到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的嫌恶和岐视时,他感到非常痛苦。他憎恨一切,他想毁灭一切。他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他又谋害弗兰肯斯坦的未婚妻伊丽莎白。弗兰肯斯坦怀着满腔怒火追捕他所创造的恶魔般的怪物。最后,在搏斗中,弗兰肯斯坦去世,怪物很懊悔,最后跳海自杀。
本书揭示了作者的哲学观点。她认为人具有双重性格——善与恶。长期受人嫌恶、岐视和迫害会使人变得邪恶而干出种种坏事,甚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它还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一个最终毁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
弗兰肯斯坦已成为好莱坞经典的形象之一。
4作品分析
编辑
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吴岩的分析,《弗兰肯斯坦》有如下特征:
一、是一部以哥特式传统创作的感伤主义文学作品。
哥特式小说流行于18世纪,内容多为恐怖、暴力、神怪以及对中世纪生活的向往,因其情节多发生在荒凉阴暗的哥特式古堡(流行于18世纪英国的一种建筑形式,类似教堂)里而得名;故
弗兰肯斯坦 相关电影书籍
弗兰肯斯坦 相关电影书籍(15张)
事充满悬念,以毁灭为结局;有许多同类的著名作品。感伤主义则指工业革命后、法国大革命前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特点是作家以感情和仁爱代替理性作为批判的工具,主要是歌颂善良、同情、忘我无私以及合乎自然,但其塑造的人物有些迂腐和天真。
二、人物发展有着极为清晰的轨迹。
在作品中,作者所塑造的怪物本来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最后却发展为一个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魔鬼,但即便如此却仍保有一定的良知;而弗兰肯斯坦本人开始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错误,后来逐渐变得内疚,最后终于勇于承担责任,与怪物进行决斗。此后的科幻作家们——包括如凡尔纳和威尔斯——在这点上都不如玛丽·雪莱。
三、采用了书信体和记叙体相穿插的形式,因而使形式不致过于单调。
书信体是当时较为流行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法。
四、主题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科学技术引进人类社会的一种忧虑。
科技发展使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都感到应接不暇,怪物在某种意义上正代表着正在发展和渗透进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忧虑的心情充分表现于作品,阴郁的情调贯穿全书,并投射入文字当中。比如作品中的四次暴风雨,正是预示着变革的来临。读罢整部作品,我们会发现作者有一种非常紧张、躁动的心情。
5梗概
编辑
作品以四封信为开篇。
这些信件叙述了一个人随船队在北极探险时所遇到的一个怪人讲述的故事。
原来,这个人是瑞士贵族弗兰肯斯坦,他曾留学德国,研究电化学和生命,发现了死亡的秘密,于是决定着手制造生命。他先从尸体中寻找材料,然后进行组装,最后借助电化学方法予以激活。但是,本来全都是由好材料制造的、高达8 英尺的怪物在被赋予了生命之后,却变得面目狰狞、奇丑无比,弗兰肯斯坦下意识逃离了实验室,醒来之后发现怪物已经失踪。
其实怪物刚刚诞生时还是十分热爱这个世界的,他躲藏在山里并学会了使用火,并遇到隐居在山中的一位盲爷爷和一对青年男女,由此受到感动,开始热爱人类社会。怪物白天趁青年男女外出时偷偷帮助盲爷爷打柴,并偷出书来自学了阿拉伯语和法语等各种语言,阅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大量文学和哲学名著,于是开始渴望艺术和爱情。但他同时又十分感慨自己的情况,认为“撒旦才代表我目前的处境”,强烈地希望能够改变现状。于是怪物潜入这一家中,发现只有盲爷爷在家,便与之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这时青年男女突然归来,姑娘吓得晕了过去,小伙子气愤地把它赶出了家门。这严重地伤害了怪物的自尊心,他冷静后想到,自己与其向别人求情,还不如去找缔造者。但它刚一出现在大街上,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打骂,屡屡遭到大家的厌恶和恐惧,甚至有人朝它开枪。怪物终于丧失了最后一丝善良,认为这一切都来源于它的制造者。
从此阴影便开始笼罩在了弗兰肯斯坦身上。怪物杀死了他的弟弟,又嫁祸于女仆。弗兰肯斯坦赶到现场后,终于发现这些都系怪物所为,于是开始了对怪物的追逐,一直追到阿尔卑斯山上。怪物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公平的待遇,得不到异性的爱。“我要获得一切”。因此它要求弗兰肯斯坦再为它造一个女人,然后两人一同隐居。
弗兰肯斯坦开始同意了,但在造好通电的那一刹那,他突然产生了犹豫:如果它们真的恋爱繁衍,又会给人类带来多么大的麻烦?如果女怪物不愿与男怪物一起隐居怎么办?于是他马上毁掉了女怪物。怪物看到这一切后暴跳如雷,对人类社会和自己的前途彻底绝望,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好友,又在婚礼那天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新娘。而这时弗兰肯斯坦也愤怒了,两人开始了互相追杀,一直追逐到北极……
最后的结局是,造物主弗兰肯斯坦在对这个人讲述完这一切后终于死去,而这时从远方走来一个大个子,趴在放弗兰肯斯坦尸体的雪橇上忏悔,然后声称报仇结束,义无反顾地走向冰原……
6译本一览
编辑
《弗兰肯斯坦》中文译本:
1982年,《弗兰肯斯坦》,陈渊、何建义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年,《人造人的故事》,罗今、丽抒译,外国文学出版社
1998年,《弗兰肯斯坦》,刘新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弗兰肯斯坦》,胡春兰、侯明古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弗兰肯斯坦》,丁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活跳尸:弗兰肯斯坦》,尤云峰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年,《弗兰肯斯坦的怪人》,王岩松、于晶华、薛瑞莉译,明天出版社
2008年,《弗兰肯斯坦》,耿智、刘宜译,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弗兰肯斯坦》,张剑译,中国城市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