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中国的第一部科幻小说

中国的第一部科幻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3-05 01:25:03

❶ 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急)

我认为我们是从90年代以后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进入到非常新的时期,1956年到1957年政府当时讲“向科学技术进军”,繁荣科普、繁荣儿童文学,科幻也跟着走向高潮。通过一些儿童读物,当时的科幻非常家喻户晓。

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最红的明星还是上一代的刘慈欣。他在粉碎“四人帮”后最早的那个10年就已经开始写了。从《三体》开始,科幻作为类型文学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开始出现。以前科幻小说不是类型文学,没有类型文学的一系列特点,特别是粉丝文化,过去是没有的,今天粉丝文化已经非常强烈了。

今天其实应该全方位发展科幻,不能放弃少儿科幻这一块。刘慈欣的书为什么卖的不好?就是因为现在的社会还不知道科幻这个东西。

❷ 中国大陆第一篇被改编为科幻电影的科幻小说是:

《珊瑚岛上的死光》

❸ 中国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叫什么名字

1951年,郑文光回到了北京,开始担任中国科普协会编辑,同时开始了科幻创作。1954年,他发表了新中国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在这一时期他的科幻作品以天文学为主,包括《第二个月亮》《征服月球的人们》《太阳历险记》《飞上天去的小猴子》《火星建设者》等,这主要是作者的专业使然。1957年他还发表过以普及地质常识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黑宝石》等。其中《火星建设者》获得了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科幻小说。郑文光的早期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那个时代其他科幻作家一样,他的作品有浓重的科普教育味道和儿童文学味道,大多使用天文题材也是他的重要特点。 1979年在中国的第二次科幻浪潮中,郑文光再次成为中流砥柱,在这一年他发表了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这部小说讲述了在一艘意外发射的宇宙飞船上的三个年轻人的宇宙探险经历,小说情节紧凑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书中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大量的天文知识。这部小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郑文光还在这一时期发表了《古庙奇人》《太平洋人》《史前世界》《蚩尤洞》《命运夜总会》等重要作品。

❹ 第一部科幻小说是什么

1
1818年,年仅二十岁的英国女子玛丽·雪莱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

2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走上创作之路】

1828年,凡尔纳生于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部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 。

凡尔纳总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集,还有几个剧本,一册《法国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3
阿特·布奇沃德 埃德加·赖斯·巴勒斯 阿西莫夫 安东尼·吉尔伯特
彼埃尔·伽马拉 别利亚耶夫 布瑞恩·斯坦伯利福
陈勇 程东 崔西·西克曼
达世新 大卫·赫尔 德·比连金 杜渐

弗雷德里克·波尔 弗雷德里克·布朗 弗里茨·莱伯 冯尼古特 冯尼格特

哈里·哈里森 韩松 郝晓波 赫·齐·威尔斯 霍炬

基·布雷切夫 江渐离 杰恩·沃尔夫 杰克·芬尼 景星
空门 宽齐 克拉克
雷·布拉德伯雷 雷·布雷德伯里 凌晨 刘兴诗 柳文杨 鲁卫 绿杨 罗伯特·海因莱因 罗伯特·希克莱 罗尔夫·豪夫曼 罗森 罗琳 洛夫克拉夫特
莫仁
倪匡 怒加

帕莫拉·萨根 潘海天
Q乔治·卢卡斯
RR·A·萨尔瓦多 儒勒·凡尔纳
施彤宇 斯蒂芬·金 苏珊·西瓦兹 苏学军 苏逸平 随心玫
谭剑 特利·比松 田中芳树 童恩正 托尔金
王晋康 威尔斯 威廉·厄普森 无极 威尔斯
萧建亨 萧志勇 星河 星新一 宣昌发 西马克
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 杨平 英子 尤异 宇无名 约翰·瓦利
詹姆斯·冈恩 詹姆斯·考西 张系国 赵海虹 郑军 郑文光 周宇坤

❺ 中国大陆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的名字

《飞向人马座》

❻ 中国十大科幻小说是哪些

《太空漫游2001》硬科幻的圣经,把科幻小说彻底从低俗小说泥潭中解救出来。2,《基地》,其实是个系列小说,史诗级的描写,掺杂着阿西莫夫对人类文明的重新审视对历史的反思(最近风头正盛的大数据让人不禁想起《基地》系列里的“心理史学”)3,《三体》1、2、3又是系列小说,刘慈欣力作,被称为中国科幻基石,事实证明并非吹牛,中国科幻很少能这样兼具好看与深邃了,关键是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据说在美国遇冷)强烈建议题主看看。4,《银河系漫游指南》超乎想象的故事情节及字里行间闪烁的英式幽默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而且想象力简直爆棚。5,《时间机器》这本书的牛B之处在于这部小说传播了这样的理念:时光旅行可以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样依赖于魔法。简直是硬科幻的鼻祖啊。6,《我,机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又一力作,书中出现了最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不过无论从思想深度还是从情节描写上都不如《基地》7,《1984》,反乌托邦小说代表作,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 时刻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8,《宇宙过河卒》,这本书使得“巴萨得引擎‘家喻户晓。9,《美丽新世界》,软科幻小说代表作,情节一般但影响深远。因为它是赫胥黎的代表作,重点本来就是为了传播他的哲学思想,像我这种=理科生基本抓瞎。10,,《机器人梦到电动羊了吗?》书名有点无厘头,但由他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可以说是影响最深远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❼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原创科幻小说是

封神演义...书中的那些神仙都是外星人

❽ 国内首本科幻小说

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基地》系列、《时间回旋》、《守夜人》,《城市和城市》、《发条女孩》(这两部为2010年雨果奖的最佳长篇),《原始人类》(个人觉得没什么意思,但我不敢保证它对你没用)、《出卖月亮的人》。阿瑟·克拉克曾这样形容他监制的作品《2001-太空漫步》:“如果有人完全明白了它的含义,那么我们就失败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超出我们所能想到的”。

❾ 关于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简史

拥有幻想一直是人类最美好的、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特质之一。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幻想过自己的未来,并为之奋斗,为之陶醉。当然其中有一些在今天看来是虚无飘渺的空想,但当幻想与科学联系到一起时,谁又能保证它们不会成为现实呢?

透过小说形式的探讨,科幻创作可以加深我们对人、科技、社会、自然等相互关系的了解。在科技正在冲击着人类每一活动领域的今天,这种了解无疑是急切和必需的。科幻小说就是人类幻想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它将科学技术巧妙地溶入引人的故事情节之中,令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

谈到科幻小说(ScienceFiction),我们不能不说及它的发展历史。世界科幻的发展著文甚多,笔者无需赘言。而回首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恰已百年。在这百年发展过程中,我们通常把1949年以前的近五十年称作中国科幻小说的萌芽期。在这半个世纪期间,中国科幻小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不过,那段历史由于年代久远,许多事情不为普通科幻爱好者所知。笔者现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简单地说,中国现代科幻文学的发展是以翻译西方(包括日本)的科幻小说拉开序幕的。

1900年,中国世文社出版了由逸儒翻译、秀玉笔记的《八十日环游记》(即《八十天环游地球》法~儒勒·凡尔纳),这是目前有史可查的中国发行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作品。

1902年,卢藉东译意、红溪生(真实姓名不可考)润文翻译了《海底旅行》(即《海底两万里》法~儒勒·凡尔纳),发表于1902年1期至1905年6期(1902年11月14日——1905年7月)的《新小说》杂志上,但只有21回,未完。

同年11月,饮冰子(梁启超)翻译了《世界末日记》,在《新小说》1902年1期(1902年11月14日)发表。

1903年,饮冰子(梁启超)和披发生(罗孝高)合作编译并缩写了《十五小豪杰》(即《两年假期》法~儒勒·凡尔纳),分十八回连载在《壬寅新民报》上。这部小说转译于森田思轩的日文版;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的压缩,大约删减了四分之三的篇幅。并使用章回体结构。其中饮冰子译前十回,披发生译后八回。

同年5月,杨德森翻译了《梦游二十一世纪》(荷兰~达爱斯克洛提斯),最初发表于《绣像小说》1903年1期至1903年4期(1903年5月29日——1903年7月9日),后作为说部丛书的一种出版。

同年6月,包天笑翻译《铁世界》(法~儒勒·凡尔纳),由文明书局出版。

同年10月,鲁迅先生将井上勤由英文版翻译的日文版《月世界旅行》转译成中文版《月界旅行》(即《从地球到月球》法~儒勒·凡尔纳),由日本东京进化社出版,但本书的作者被误署为美国的培伦并且结构改为章回体。在此书序言中鲁迅指出:“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将科幻小说对中国的意义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出来。

此月,东莞方庆周译述、我佛山人衍义、知新主人评点的《电术奇谈》(即《催眠术》日~菊池幽芳)在《新小说》上连载,共24回。

同年,佚名翻译《空中旅行记》(即《气球上的五星期》法~儒勒·凡尔纳)。

大量的外国科幻作品涌入中国给中国科幻的发展注入了养分。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当时改良主义的变法运动方兴未艾,维新志士们认为小说可以使民开化,以梁启超为先导为小说争得了正宗文学的地位。而介绍新意识、新思潮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翻译。并且洋务和频繁外交以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都使得大量外交人才被培养出来;译书局和印刷厂的广为开设、报刊期刊的大量出现都极大地丰富了翻译作品的阵地。当然翻译科幻作品的大量出版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需要的是中国自己的原创科幻小说。同时,正是因为翻译作品的引入,使得中国原创科幻小说也深受西方作品的影响。

于是,1904年3月,这应该是中国科幻迷永远记住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中国科幻史上的第一篇原创科幻小说诞生了。荒江钓叟(真实姓名不可考,很是遗憾!)在《绣像小说》杂志的1904年21期—24期、26期—40期,1905年42期、59期-62期(1904年3月——1905年11月)上连载了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小说》,共35回,13万余字,但没有结束。小说记述了一个叫龙孟华的人杀人避祸逃至南洋。在那里龙孟华遇到了架气球探险的日本人玉太郎。于是,龙孟华展开了他的气球之旅,从南洋飞至纽约,途中游历了月球。

同年7月,日本的井上勤翻译了《环游月球》(法~儒勒·凡尔纳),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

同年,海天独啸子创作了《女娲石》,分别于1904年和1905年由东亚编辑局出版了甲卷和乙卷,但两卷只包括16回,并没有终结。

1905年,周桂笙翻译《环游月球》(法~儒勒·凡尔纳),由上海广智书局出版。

同年4月,奚若翻译《秘密海岛》(法~儒勒·凡尔纳),由上海小说林社出版。

同年6月,另一篇优秀的中国原创科幻小说问世了。东海觉我(徐念慈)通过上海小说林出版社出版了《新法螺先生谭》。这本书由三篇小说构成:《法螺先生谭》、《法螺先生续谭》和《新法螺先生谭》。前两篇是吴门天笑生(真实姓名不可考)从日本岩谷小波的德文日译版转译的,原著者不详。而《新法螺先生谭》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原创科幻小说。全文13000字,主要写一名为新法螺的人御风而起,周游了月球、水星、金星,最后返回地球的故事。徐念慈先生创办了《新舞台》杂志,刊载了大量科幻小说,他曾说过,“小说之进步,而使普通社会,亦敦促而进步。”在此后不久,中国便陆续出现了二十多篇科幻小说。

同年7月,东海觉我翻译了《黑行星》(即《世界的终结》美~西蒙·纽卡姆),由上海小说林社发行。15章的《幻想翼》(美~爱克乃斯格平)在《绣像小说》1905年53期至55期上连载。

同年8月,老少年在《南方报》(1905年8月21日——1905年11月29日)上连载了11回的小说《新石头记》,包含有科幻的成分在其中。

同年,索子(鲁迅)翻译了《造人术》(美~路易斯·托仑),在《女子世界》1905年4、5合刊上发表。

1906年,之江索士(鲁迅)翻译的在《浙江潮》杂志上连载的《地的旅行》(即《地心游记》法~儒勒·凡尔纳)由上海普及书局发行。同样,这本书的作者也属错了,标为英国的威男;结构仍为章回体,分为12回。

同年,萧然郁生创作《乌托邦游记》在《月月小说》1906年1、2期上刊载,只有四回并没有完结,小说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1903~1906年间,日本科幻作家押川春浪的《空中飞艇》、《新舞台》、《秘密电光艇》、《白云塔》、《千年后之世界》等作品被陆续翻译成中文;其中《空中飞艇》由海天独啸子翻译(1903年,明权社)、《新舞台》由徐念慈翻译(1904年)、《秘密电光艇》由金石和褚嘉猷合译(1906年4月,上海商务印书馆)。

1907年2月,陈鸿璧翻译的25章《电冠》(英~佳汉)在1907年1期至1908年8期(1907年2月——1908年1月)的《小说林》上发表。周桂笙翻译的《飞访木星》在《月月小说》1907年5期(1907年2月27日)发表。

同年11月,周桂笙翻译的《伦敦新世界》在《月月小说》1907年10期(1907年11月20日)上发表。

1908年1月,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翻译了《新飞艇》,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共35章。

同年2月,吴趼人创作了《光绪万年》,发表在《月月小说》1908年13期(1908年2月8日)上,体现了一定的反帝、反封建思想。这篇小说被标为“理想科学语言讽刺诙谐小说”。

同年4月,《易形奇术》(英~斯蒂芬森)被翻译出版,共10章。

同年8月,天笑(包天笑)的《世界末日记》在《月月小说》1908年19期(1908年8月)上发表。

同年10月,吴趼人以我佛山人的笔名创作了40回的《绘图新石头记》,由上海改良小说社发行了单行本。笑(包天笑)在《月月小说》1908年21期(1908年10月)上发表《空中战争未来记》。同期的《月月小说》上还发表了闓异的《介绍良医》。

同年,肝若创作了《飞行之怪物》,此文抨击了支那外务大臣包媚骨以退让讨洋人欢心,表达了对腐败的清政府的无比憎恨;碧荷馆主人的《新纪元》由上海小说林社出版,20回未完。

1909年,无名氏创作《机器妻》,是一篇挺清新的小说。

同年,陆士谔的《新野叟曝言》由上海改良小说社出版,共20回。

同年10月,高阳氏不才子(许指严)的《电世界》在《小说时报》1909年1期(1909年10月14日)上发表,共16回。

1911年6月,心一翻译了《黑暗世界》,在《小说时报》1911年10期(1911年6月11日)上发表。

1912年6月,《小说月报》(1912:3:3)上刊载了《秘密室》。

1915年,李薇复翻译出了《洪荒岛兽记》(即《失落的世界》英~阿·柯南道尔)。

1917年9月,《小说月报》(1917:8:9)上刊载了《科学的隐形术》。

同年,茅盾先生翻译了《三百年后孵化卵》(即《巨鸟岛》英~H·G·威尔斯),分三次连载于《学生》杂志。

1918年6月,《小说月报》(1918:9:6)上刊载了《不可思议》。

1923年1月,劲风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世界》第一卷第一期上刊登了《十年后的中国》,是对帝国主义暴行的痛恨的一种反映。

1932年8月,《现代》杂志开始连载老舍先生的《猫城记》,次年载毕,并由现代书局发行了单行本,共约十一万字。《猫城记》写了“我”流落到火星后在猫国的种种奇遇。作者借助于幻想,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有着很深的思想内涵。

1934年陈望道在上海创办了《太白》半月刊,“以反映社会现实,并使科学及历史与文艺相结合的刊物”,特辟“科学小品”一栏,每期皆有科学小品创作,希冀以小品文形式来普及科学,至1935年停刊止,共出版24期,合计发表66篇。

1940年,顾均正先生将其发表于《科学趣味》杂志的科幻小说选出三篇编入《和平的梦》科幻小说集,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本集子含有《和平的梦》、《在北极底下》和《伦敦奇疫》。当时中国抗战烽火正烈,世界大战的危险也正在逼近,顾均正的上述作品均能够及时反应时代特点。同年,在《科学趣味》1940年第二卷1、2、4、5、6期上还连载了顾先生的《性变》。

同年,施洛英译述了《两年假期》(法~儒勒·凡尔纳),由上海启明书局出版。

1942年2月,许地山先生在《大风》半月刊发表了《铁鱼的鳃》,这篇小说以潜水艇中的氧气提取装置为科幻创意,通过对一名科学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旧社会科学家报国无门的悲惨处境。

同年,王晋翻译了《老朱漫游物理世界》(即《汤普金斯先生奇遇记》美~G·盖莫夫)。

中国科幻小说发展是从翻译外国优秀科幻小说开始的,这符合发展的规律。许多当时世界上有名的科幻作家的作品均不同程度的被译成中文,如: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押川春浪、玛莉·雪莱等等;尤其是儒勒·凡尔纳的作品被翻译的最多,这也使得人们一提到科幻小说总是会先想到他。

这些西方优秀作品的传入,使得中国科幻从中汲取了许多养分,再加上众多第一流的文学名家对科幻小说的推崇和倡导(鲁迅、梁启超、徐念慈、茅盾、老舍……),因此,当中国自己的科幻小说出现时,起点并不低,时间也不算很晚。但由于客观历史条件所致(如政治环境、人文环境、科学氛围、国民整体素质等),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原创科幻小说的数量并不太多。科幻小说的作者也大多是偶然而为之,属于个人行为,并没有出现专业的科幻小说作家,因此科幻文艺的规模还不大。

纵观这50年中国科幻的发展,我们可以大致的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晚清时期,二是民国初至建国。这两个阶段的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既有其共性,也有很大的不同。

晚清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处于上升期,这种上升表现的一个方面就是企图使中国人民有近代科学的概念。其科幻小说创作或翻译的题材大多集中在科学救国的呼吁、民族意识的觉醒、政治改革的寄托和女权思想的促发等方面。鲁迅就曾经说过,“导中国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这便是一种进化论思想的体现,借科幻小说以激励人们奋斗、进取、图强,最终改良社会。正是由于这个思想,此时的科幻小说大多还是以传授观念为主,而且科幻小说作家也并不是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或者说是职业科幻小说作者,所以大多作品都是作者从大众媒体获得一些科学术语或者粗浅介绍,并引此薄弱的科学知识作为科幻推理的依据;这就导致这个时期的科幻作品往往是对科技成就的直接幻想,回避了科学原理的说明,甚且还虚构出一些科学理论作为个人科幻推理的基础。

进入民国时期直至建国,中国的科幻小说的创作环境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改善,科幻小说的创作也还是属于偶然的个人行为。五四时期所倡导的“科学”思潮,虽然未能直接促进科幻小说的发展,却为中国的科学文艺创作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社会基础,至三十年代起,各种科学文艺形式开始尝试创作,科幻小说也展现了新的风貌,浓厚的西化色彩与严谨的科幻态度成为这个阶段科幻小说的特征之一。政治改革的寄托、民族意识的觉醒、封建迷信的破除、科学运用的反思等等题材也大量被体现。在这期间,抗战与内战延阻了科幻小说的发展,直到三四十年代,随着科学环境的成熟,以顾均正为代表的一些作家拥有了更扎实的科学素养,在科幻创作中无论是科学原理还是科学推理都更加准确合理、严谨详实。

顾均正曾经强调“尤其是科学小说中的那种空想成份怎样不被误解,实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这是中国首次对如何进行科幻构思发出了呼吁,从某种程度上承认了科学幻想的存在价值。这段时期,人们赋予科幻小说的科普目的仍没改变,并没有分辨出科幻小说与科普读物的差异,没有真正认识到科幻小说的文学性。

不管怎样,中国早期科幻小说的发展受西方科幻小说的影响很大。例如《月球殖民地小说》模仿了《气球上的五星期》,《和平的梦》近于凡尔纳的风格、《猫城记》则威尔斯的意味很重、《新法螺先生谭》更是连名字都承继了《法螺先生谭》。

中国早期科幻小说的代表作有:《月球殖民地小说》、《猫城记》、《和平的梦》、《铁鱼的鳃》等。

❿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怎样诞生的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1818年,年仅二十岁的英国女子玛丽·雪莱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标志着这个影响日重而又饱受误解的文学品种正式诞生。把科幻文学的诞生追溯到这部作品,是英国科幻作家奥尔迪斯于1973年,在自己的科幻史著作《万亿年的狂欢》中最先提出的观点。这一见解后来受到了国际科幻文艺界的公认,也包括中国科幻文艺界在内.
简介:
1816 年,英国著名诗人雪莱把他那端庄聪明的妻子玛丽·雪莱带到了瑞士散心,因为他们刚刚失去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这时,另一位著名诗人拜伦也来到了日内瓦。雪莱很快就与拜伦交上了朋友。雪莱和拜伦都才气横溢,他们常常海阔天空,谈论最多的是英国当时的工业革命将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甚至还谈到了科学造人的可能。玛丽听得津津有味。但晚上她常常做梦,梦见死去的儿子。有一次,她梦见她那宝贝儿子复活了,她是多么高兴啊!玛丽一下子从梦中惊醒,由思念儿子的梦,联想到两位诗人对科学造人的探索,她顿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于是她经过构思写下了长篇小说《弗兰肯斯坦》。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用科学创造的怪人,作品问世后,立刻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

热点内容
都市隐藏的高手类小说 发布:2025-04-27 16:16:10 浏览:658
校园言情女主叫笑笑的小说 发布:2025-04-27 15:29:37 浏览:914
女生马甲很多的完结现代小说 发布:2025-04-27 15:18:52 浏览:476
玉石古董小说推荐 发布:2025-04-27 14:58:53 浏览:162
都市小说主角是正太的 发布:2025-04-27 14:53:11 浏览:311
2017那个小说最好看 发布:2025-04-27 14:48:14 浏览:528
我的病娇教授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4-27 14:33:23 浏览:754
回到1981类似现代小说 发布:2025-04-27 14:31:53 浏览:737
现代修真高手小说txt下载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发布:2025-04-27 14:16:07 浏览:514
吸脂肪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4-27 14:07:11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