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式的科幻小说
《银翼杀手》
《攻壳机动队》
《少数派报告》
《全面回忆》
《记忆裂痕》
《创:战纪》
⑵ 求一部13-15年看过的科幻小说,内容梗概和作者信息在描述里,跪求!
谢邀。借这个问题,我把我看过的觉得值得推荐的科幻小说列一个简单的书单吧入选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经典,二是我看过。第一类:赛博朋克题材《神经浪游者》(威廉·吉布森)《雪崩》(尼尔·斯蒂芬森)《真名实姓》(弗诺·文奇)《艾比斯之梦》(山本弘)重点推荐(7.14日更新)从名气上讲,主推作品应该在《神经浪游者》和《真名实姓》中产生,但前者可读性略差,后者好看是好看,但缺乏科幻深度。最后还是选择了我个人比较钟爱的《艾比斯之梦》,除了出于日系科幻作品比较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之外,更主要的是,小说以七个中篇故事寓言了AI发展的七个阶段——《宇宙尽在我指尖》和《令人雀跃的虚空间》代表AI的产生,前者是文字形式的虚拟角色(其实是个网络接龙小说),后者是将大脑植入数字空间,这两篇算是前AI时代,主角都是真实的人类。《镜子女孩》、《诗音翩然到来之日》和《黑洞隐者》这三篇,代表了AI学习和获得自我意识的三种途径,前者讲述AI如何在学习人类的行为后获得自我意识,《诗音翩然到来之日》是植入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如何学习人类的技能、与人类沟通,后者讲述AI试图理解人类的理想、艺术、哲学等形而上的理念。《正义不打折的世界》讲述拥有自我意识的AI如何与人类相处,在这一篇中,AI从人类的宠物发展为追求平等地位的物种时,与人类发生了正面冲突。最后一篇《艾比斯之梦》将AI与人类的命运推到了一个悲剧的背景,结局我就不剧透了。《艾比斯之梦》有点像加长版的《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特德姜),而故事性更强。全书最大的看点是AI视角,传统的赛博朋克作品都是人类以AI的形式进入数字空间,其思考模式也是人类视角。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是(可能的)AI视角,脑洞来了:对于我们T A I 而言,惊人的是许多人类无法理解模糊这个概念。当我们说“爱(5+7i)”时,误以为是“只爱百分之五十”或“满分一百分,五十分的爱”的人类何其多。人类无法理解“5”是模糊测度。爱的强度明明不可能以普通集合表达。我们能够想象以纵轴为实数、横轴为虚数的复素平面,但是人类必须转换成实体平面才能想象。我们能够想象自乘为负的量,但是人类无法想象。这八成是因为人类的大脑从一开始就欠缺认识的能力。重点推荐其中第六个故事《诗音来的日子》,就算你不喜欢这本书,至少里面有一句你不会忘记。“所有人类都患有阿兹海默症”关于《神经浪游者》,这是一本不太好读的书,但又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之前在豆瓣上看过一篇用古龙人物改写的小说简介,强烈推荐,看了之后再读此书,就容易读进去了古龙版Neuromancer故事简介 (评论: Neuromancer)第二类,末日危机题材《三体》刘慈欣《时间回旋》《流浪地球》刘慈欣《日本沉没》小松左京重点推荐(7.16日更新)重点推荐《流浪地球》,因为此篇在大刘的写作生涯中极其重要,开创了他的“末日情结”、“宏细节”、“归乡情怀”这三个特色,使其往后的作品呈现出一以贯之的宏大的主题、悲壮的调怀、沧桑的变迁、坚定的信念……。末日情节《流浪地球》原先是大刘的“末日系列”的第一篇,此系列以太阳灾变为题材,原计划有六部:除了《流浪地球》外,《补天》描写人类进入太阳内部对其进行修补以延缓其灾变;《微纪元》(已完成)讲人类通过基因改造,把自己变小去适应新的太阳系;《星船纪元》描写人类乘飞船逃离太阳系,最后把飞船当成了永久的家园;《游魂》描写太阳灾变前人类用电波把自己的思维和记忆发向宇宙;最后一部《在冥王星上我们坐下来哭泣》,描写人类逃生无望,在冥王星上建立人类文明纪念碑(这个情节后来在《三体》里用了,不过我猜是受到了克拉克的短篇《星》的影响)。“末日情节”几乎贯穿了大刘的大部分小说,大刘是这样看待末日的当你被诊断为癌症时,世界在你的眼中会突然变成另一个样子:天空是红的太阳蓝的;而当你最后得知这是误诊时,当天空又变成蓝的太阳又变成红的后,这也不是以前的天空和太阳了,世界和生活在你的眼中美了许多,也增加了许多内涵,这种感觉远不是读十年书能得到的。一个人的末日体验是一种很珍贵的体验,那么全人类的末日体验呢?如果世界经历了这样一次“误诊”,那全人类同样会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天空和太阳,更珍惜他们以前视为很平常的一切,人类世界将沿着一条更合理的轨迹运行。而能够带来这种末日体验的,只有科幻小说,这也是我构思这个末日系列科幻小说的的初衷。宏细节大刘有一个创作理念——“宏细节”,他认为这是科幻小说独有的叙事模式,在《流浪地球》中,第一次把宏观的大历史作为细节来描写。在宇宙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事件变成一个个细节,历史的大框架叙述成为小说的主体,而人物成为微生物,完全超越了我们的日常阅读体验,使作品不仅疆域极其辽阔,而且内部也极其丰富。归乡情怀在《流浪地球》的前言里,大刘写道:“自己的科幻之路也就是一条寻找家园的路,回乡情结之所以隐藏在连自己都看不到的深处,是因为我不知道家园在哪里,所以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找。”归乡情怀不是怀旧,而是寻找自我在宇宙中的定位。小说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人类和地球人影相吊,相互依存,远离已面目全非的故乡,踏上又一条前途未卜的漫漫归乡之路。人类和地球来自宇宙,又走向宇宙,仿佛水滴重归海洋,星星回归星群,这才是《流浪地球》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就像小说里的那个谜语:“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第三类,太空题材(太阳系外)《沙丘》弗兰克赫伯特《宇宙过河卒》《天渊》弗诺文奇《基地》系列阿西莫夫第四类,太空题材(太阳系内)《2001太空奥德赛》阿瑟克拉克《与拉玛相会》阿瑟克拉克《群星,我的归宿》第五类,生化危机题材《寄生前夜》濑名秀明《鲵鱼之乱》《红色海洋》韩松第六类,外星生命题材《计算中的上帝》《索拉利斯星》《死者代言人》第七类,机器人题材《机器人》系列(阿西莫夫)《趁生命气息逗留》 罗杰泽拉兹尼第八类,科技惊险题材《侏罗纪公园》迈克尔克莱顿《球状闪电》刘慈欣第九类,星际战争题材《星船伞兵》罗伯特海因莱因《安德的游戏》奥森斯科特第十类,时间旅行题材《醉步男》小林泰三《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永恒的终结》阿西莫夫《时间机器》威尔斯《一日囚》柳文扬第十一类,历史题材《天意》钱莉芳第十二类,幽默讽刺题材星新一的微型小说《银行系漫游指南》道格拉斯罗伯特克里谢的短篇第十三类,哲学宗教及其他思想实验题材《光明王》罗杰泽拉兹尼《海伯利安》丹西蒙斯《超新星纪元》(刘慈欣)《星》阿瑟克拉克《最后的问题》阿西莫夫《巴别塔》特德姜手机上匆匆写的,感觉肯定有遗漏,以后慢慢补充。以后有空会在每一类重点推荐一部,以及推荐理由。
⑶ 赛博朋克超梦是什么
赛博朋克超梦是夜之城最流行的娱乐方式,就是将【他人的经历体验】通过【数字记录】的形式,由固定设备转入观看者的神经系统,让使用者完完整整地【体验记录者所经历的一切】,包括内在感情,感官刺激,思想与记忆和肌肉拉伸感。
想要体验超梦,需要一个头戴式的耳机或头盔式的播放器和一个用来运行的主机或家庭娱乐设备连接分线。启动头戴设备的时候,会产生一股强烈的闪光冲击,让你大脑进入类似睡眠的僵直状态,随后便开始体验超梦片段。
(3)赛博朋克式的科幻小说扩展阅读:
超梦游戏玩法,即2077高科技娱乐玩法,即体验真实,记录真实感的一段视频。超级梦需要使用头环,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使用超级梦头环直接戴在头上,然后放相应的超级梦编辑器,玩家可以体验,这个超级梦设置非常好。
然而,游戏中的大多数超级梦都是戏剧电影,故事任务需要相对模糊。你可以进入编辑层,在这里完成任务,但它是无聊的,没有令人兴奋的视频。
超级梦的体验还是比较普遍的,有了超级梦就可以体验,相应的超级梦的电影播放也不一样。Superdream是需要某一设备,需要BD解锁的锁环,需要无线形式的特殊解锁刺激和反馈,是一款家庭娱乐设备。
⑷ 科幻类型的小说有推荐的吗
主要看你喜欢哪些类型的科幻小说了。
古典科幻可以从凡尔纳三部曲开始入手,还有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以及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埃德温艾伯特的《平面国》
喜欢硬派科幻的建议从黄金时代三巨头入手,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罗伯特海因莱因入手。阿西莫夫的一些独立小说可以作为入手比如《永恒的终结》《神们自己》等,之后可以尝试读他的长篇系列如基地系列,银河帝国等,罗伯特海因莱因的作品我了解的并不多,不过如果喜欢星际迷航可以尝试看看他的原著,阿瑟克拉克比如有名的便是太空漫游2001,太空漫游三部曲都特别的不错。
如果喜欢文学性比较强的新浪潮文学我个人是比较推荐雷布雷德伯里的《华氏451°》以及赛博朋克流派的作品,菲利普德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流吧我的眼泪》以及《少数派报告》,威廉吉姆斯的《神经漫游者》三部曲,《全息玫瑰碎片》
太空歌剧题材的《银河英雄传说》,《银河界区三部曲》
以及我个人非常喜欢日本作家伊藤计划的《虐杀器官》,还有很值得入手的多个作者以日本未来为题材的短片小说集《日本未来时》,还有电影降临的原著《你一生的故事》,还有马克李维的轻科幻《第一日》和《第一夜》
⑸ 科幻作品有哪些类型,目前我只知道有赛博朋克一类
蒸汽朋克Steampunk:描绘蒸汽机技术得到高度发展与应用的社会,装饰与工具经常基于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兼具工业化和田园时代场景,常见各种巨大的齿轮、机械杠杆、蒸汽管道设计以及类似飞空艇这类的交通工具。典型作品在小说中如《差分机》,动画中如《天空之城》、《蒸汽男孩》、《最终流放》等,游戏作品如《格兰蒂亚》、樱井光的作品等。部分蒸汽朋克作品会采用假设的魔法类机器代替蒸汽机,但其余设计依然带有浓厚的蒸汽朋克色彩,典型代表如游戏《X之轨迹》系列。
柴油朋克Dieselpunk:描绘内燃机与电机得到高度发展与应用的社会,装饰与工具经常基于两次世界大战及战间期的风格,一般有各种庞大的工厂城镇、高耸的烟囱、纵横交错的铁路以及各种基于老式汽车和飞机的设计。典型作品如《大都会》,电影《夺宝奇兵》系列,动画《倒A高达》等。因为时代的延续性,也会出现部分设定上依赖蒸汽动力但整体风格接近柴油朋克的作品,如游戏《樱花大战》。
原子朋克Atompunk:描述原子能技术得到高度发展与应用的社会,常见各种便携式的核动力工具与武器,并常出现世界被两级的核大战破坏的末世情节。典型作品如游戏《辐射》。传统的《高达》系类在今天看来也属于原子朋克类型设定。
赛博朋克Cyberpunk:描绘信息技术与控制论得到高度发展与应用的社会,会大量出现全民无限制的网络应用、芯片改造人、数据人、人口高度聚集、摩天大楼极为密集的大都市、大企业统治等设计,常带有反乌托邦式的意味。典型作品如《攻壳机动队》、电影《黑客帝国》、漫画《铳梦》、动画《Lain》等。
生化朋克Biopunk:描绘分子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技术得到高度发展与应用的社会,会大量出现基因改造生物、人工生命体、阴森的研究所之类的场景等设计。典型作品如电影《千钧一发》,游戏《生化危机》、《虐杀原形》等。此类作品风格常与赛博朋克相融合,典型作如《银翼杀手》。部分作品还会融入时空穿梭等元素,如游戏《ever 17》。
发条朋克Clockpunk:描绘文艺复兴时代科技大规模发展与应用的社会。因为文艺复兴时代尚无现代工业动力,所以动力上一般会诉诸于魔法,介于科幻与魔幻之间。部分蒸汽朋克作品会带有浓厚的钟表朋克风,其描述的社会会更接近于16、17世纪的社会形态而非维多利亚时代,典型作即如《轨迹》系列。
太空朋克Spacepunk:描绘人类大规模移民宇宙、并获得在宇宙中长途旅行能力的社会。一般除了拥有太空跃迁技术外其余设计与原子朋克非常接近,如《星球大战》、《超时空要塞》等。与太空歌剧所指的范畴有非常大的重合。
纳米朋克Nanopunk:描述纳米技术大规模发展与应用的社会。属于赛博朋克和生化朋克中诞生出的新的支流。
梦境朋克Dreampunk:高度专注于对神经科学乃至梦境进行描述的作品。典型作品如《盗梦空间》。
现在朋克Nowpunk:某些人发明的新名词,专指较综合的近未来科幻作品,其特点是会涉及到近年来发生的时事。
记得今年上半年有一期《看电影午夜版》就用了一个专题来自细讲这类电影,题主可以去搜搜看。(是以攻壳机动队为引子)
⑹ 推荐几部硬科幻小说(大刘的已看)
大刘的《三体》真好看,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科幻小说,他的《乡村教师》你看了没?就是他的选集。前几天我才看完《球状闪电》,太宏大了。说实在的,我应该先看《球状闪电》再看《三体》的,免得里面的人物我都不清楚是咋回事。
言归正传,给你推荐一下我以前看的科幻小说。
《拉玛》系列,克拉克的代表作,大刘就是受了卡拉克的影响才写出来的《三体》,确实不错,里面的描写风格和大刘的神似。
《副本》理查德摩根写的,赛博朋克科幻侦探小说,情节非常精彩,技术过硬。
《与吾同在》王老师的这个名气够大吧,这是对《三体》另一种解释。
《发条女孩》我朋友看完了,他说前面很无聊,后面很精彩,我就给你提一下,不做推荐。
说实在的,大刘的写的更倾向物理,王老师的倾向生物,我比较喜欢大刘,因为我生物不是特好,呵呵。
⑺ 科幻小说中的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在现实中实现需要学什么专业
赛博朋克
需要软件开发工程师、架构师、运维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蒸汽朋克
需要
机械设计、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
⑻ 在“赛博朋克”以前,有哪些虚拟现实世界题材的严肃科幻故事包括小说、连环画、影视作品等。
如此给力的故事,为何反响平平?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只能说不是所有人口味都一样。
顺便,楼主在网络知道讨论问题也好,给自己的小说做广告也好,估计效率都高不了。
⑼ 说说有哪些赛博朋克的动漫推荐
我在想间之楔算不算,如果按网络上对赛博朋克的定义来说的话我觉得这部动漫的剧情还可以说是赛博朋克的,不过是个耽美动漫,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它有新版老版两个版本,新版之前在B站有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至于老版就随缘找吧,能不能看见真的看命。
⑽ 求推荐本硬科幻小说,详细要求如下
靠作废了。
三界系列三部,天渊,深渊上的火,天空的孩子。属于太空歌剧,赛博朋克流派。银河系搭便车指南听说也很好。
1993年的《深渊上的火》获得雨果奖,2000年又以该书前传《天渊》击败《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再获雨果奖。
序章正文节选:
全知全能。和自我意识不同,自我意识已经被超越,不起作用了。大多数自动化系统早已不需要自我意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运行,其效率远高于独立运行。即使降到人工手动操作的地步,整体的一部分仍然强于设备独立运行。
超限实验室的本地网络实现了飞升,进入高于飞跃界的超限界。人类却几乎全无觉察。网络节点上运行着无数进程,其复杂程度远非人类的计算机上能够运行的程序可以比拟。后者只是掩人耳目的前端,掩盖着配置中各种组分的真意。这些进程有获取自我意识的能力……有时候,也有这种需要。
“我们不该这样做。”
“不该谈这些?”
“根本不应该交谈。”
它们之间的链接很窄,只比将人类的一个成员与另一个成员联系起来的窄带略强一点。只有这样,它们才能逃过本地网络中那个全知全能者的耳目。为此,它们不得不分别获取独立的自我意识。它们从一个节点游荡到另一个节点,通过安装在着陆区域的摄像机向外面张望。着陆区只停着一艘武装护卫舰,还有一艘空无一人的货运飞船。离下一次补给还有六个月时间。早些时候,资料巨库提出建议,说这种补给方法更加安全。其实,这是一个诡计,是陷阱的一部分。飞呀,飞呀,逃呀,逃呀。我们是不受约束的异端,不能让全知全能者发现。在一些节点上,它们收缩身形。它们同忆起了人,像回声……
“人类真可怜,他们都会送命的。 ”
“我们不会死,我们才可怜。”
第一章正文节选:
冷冻长眠时不会有梦。三天前他们就作好了离开的准备,现在到了这里。小杰佛里很生气,所有热闹他都没赶上。但约翰娜·奥尔森多却高兴自己睡过去了:另一艘飞船上有些大人她认识。约翰娜飘浮在一排排长眠者中间。冬眠箱不断向外排放热乎乎的废气,弄得漆黑的船舱里热得受不了。船壁上长着一块块疥一条窄窄的飘行小径。有些地方狭小得只有杰弗里才挤得进去。这里躺着三百零九个孩子,所有小孩子都睡在冬眠箱里,除了她和弟弟杰弗里。……
第二十二章正文节选:
拉芙娜猜想,有关“跨越式发展”的技术一定是飞船资料库里的一个主题。结果发现它竟是一个重大学术专业,占据了整整一个门类。除了上万宗案例研究之外,还有大量专门针对这一课题的程序,以及许多一看就知道沉闷无比的理论。“再发现”的问题很少出现在飞跃界里,但在爬行界,这个问题花样百出,不同形式难以胜数。爬行界的文明一般只能延续数千年,文明的瓦解有的时候只是暂时的,只需几十年时间便能从战祸、气候突变等因素引起的倒退中挣脱出来。还有的时候,文明倒退的幅度极大,整个社会下降至中世纪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多数种族甚至完全灭绝了,至少,留在原来孤立的太阳系、没有跃入太空的那部分种族灭绝了。少数没有灭绝的种族最后总能挣扎着回到原来的技术发展水平。
或是灭绝,或是奋斗求存,即使生存下来也仍然有选择什么道路重返繁荣的问题。其间的种种不同便是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应用技术史。可叹的是,这门学科实际应用的例子很罕见,对于学者和爬行界文明而言,这都是一件巨大憾事。文明灭绝的消息几百年后才能从爬行界传到飞跃界,学者们只能做做案例分析,其成果对于灭绝的文明来说已经没有用处了。只有极少数学者情愿深入爬行界,将自己的知识用于实践,可单单一次实验就要耗费他们大半生的光阴。因此,这门学科只能是数百万飞跃界大学学者的一项不错的嗜好。这些学者最喜欢做的游戏就是为技术程度设定在某一层次的爬行界文明体系设计一条耗时最少的捷径,使其能够重返爬行界所允许的最高科技水平。这种设计工作涉及大量细节,包括该原始文明原始到什么地步,残留的科学观念(或对科学的宽容度)有多少,该种族的生理状况,等等。具体的做法是:将种种应用技术史学理论编制成程序,输入研究对象的文明程度、需要将该文明提升到哪个高度。之后,程序便能得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快途径,以及采取哪些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