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往事科幻小说
『壹』 宇宙往事 刘慈欣读后感
宇宙往事是的刘慈欣等一众作家中短篇小说合集成的一部小说集。
多年之后,作为地球人类的幸存者,回忆起那个恐惧又雀跃的夜晚:掌声与哭泣、飞船与云层、太空与银河……我仍然长时间地陷入对往事的流连之中。
谁也没有料想到,天文基地站收到的星外信息显示来自普卡帕星的超高级生命体即将对人类发起战争。不计其数的圆弧状银色光速战机从天空掠过,激光子弹如暴雨般散落,南半球淹没于一片火海之中。由地球科学家组成的双翼舰队发动的反击,也在十五天后,以悲剧收场:八名科学家的身体被光剑完整切割,如拼盘一般……
『贰』 刘慈欣所有科幻小说
1999年: 6月: 《鲸歌》(《科幻世界》) 《微观尽头》(《科幻世界》) 7月: 《宇宙坍缩》(《科幻世界》) 魔鬼积木(刘慈欣获奖作品)10月:《带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 2000年: 2月: 《地火》(《科幻世界》):后收录于《中国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 7月: 《流浪地球》(《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后收录于《2000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1年: 1月: 《乡村教师》(《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3月: 《混沌蝴蝶》(《科幻大王》) 4月: 《微纪元》(《科幻世界》) 8月: 《全频带阻塞干扰》(《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2年: 1月: 《中国太阳》(《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梦之海》(《科幻世界》):大艺术系列之一 《朝闻道》(《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6月: 《天使时代》(《科幻世界》):又名《波斯湾飞马》 9月: 《魔鬼积木》(《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长篇 11月: 《吞食者》(《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2003年: 1月:《超新星纪元》(作家出版社):长篇。 2月:《文明的反向扩张》(《科幻世界》):科幻专题文章 3月:《诗云》(《科幻世界》):又名《李白》,“大艺术”系列之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8月:《光荣与梦想》(《科幻世界》) 流浪地球(刘慈欣获奖作品)9月:《地球大炮》(《科幻世界》):又名《深井》,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12月:《思想者》(《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4年: 3月:《圆圆的肥皂泡》(《科幻世界》) 6月:《球状闪电》(《科幻世界星云》):长篇。 《 当恐龙遇上蚂蚁》(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又名《白垩纪往事》,长篇。 12月:《镜子》(《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 2005年: 1月:《赡养上帝》(《科幻世界》) 8月:《欢乐颂》(《九州幻想》,“大艺术”系列之三) 11月:《赡养人类》(《科幻世界》) 2006年: 1月:《山》(《科幻世界》) 5月:《三体》 (连载于《科幻世界》2006.5~2006.12):长篇 2008年: 1月: 《三体》 (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长篇单行本 2008年: 5月: 《三体II:黑暗森林》(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长篇;2007年底写作完成,与《三体》分别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2010年: 1月 : 《太原之恋》 (九州幻想) 2010年: 11月: 《三体Ⅲ:死神永生》(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长篇 ;2010年中旬写作完成,与《三体》、《三体II:黑暗森林》统称为《地球往事》三部曲
『叁』 宇宙往事和星际战争是刘慈欣写的吗
宇宙往事
(刘慈欣长篇小说)
编辑
本书是2016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由刘慈欣等一众作家中短篇小说合集成的一部小说集
《星际战争》是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尖端的武器对抗侵略地球的火星人为故事主线,不仅深深地征服了世界所有科学迷,还征服了一个世纪的科幻题材电影的发展。如今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框架取材大多取自该小说,主要以外星人侵略地球而人类反抗为主线。
『肆』 科幻小说封面制作为189*272像素的,小说名叫宇宙往事1
有偿接受吗,保证精品
『伍』 宇宙往事和三体的关系
宇宙往事和三体有什么关系呢
传记电影《万物理论》中,年轻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遇到了温柔美丽的简,在校园舞会上两个人情愫暗生。
虽然一个是钻研宇宙天体的“理工男”,一个是研究西班牙古代诗歌的“文学女”,但他们都有着“时空旅行”的共同梦想:简向往20世纪20年代欧美文学的“黄金时代”,霍金醉心于找到宇宙的起源。
在璀璨的星空下,简低声念出了几句诗:“创世之初,只有天地,大地混沌,没有定型,黑暗笼罩着深渊。”霍金瞬间被打动,两个人的心真正地走到了一起。
浩渺宇宙不仅是霍金恋爱故事的背景板,霍金24岁时发表的论文《膨胀宇宙的属性》,更成为“大爆炸理论”的经典研究,揭开了宇宙起源谜团的一角。
星空,是霍金爱情与事业的起点,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美”之所在。
法国天体物理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林加科普奖得主郑春顺的新书《星空词典》,则以别具一格的“词典”形式,用近300个词条,从A到Z诠释“宇宙之美”。
在内容上,《星空词典》涵盖了几乎所有与“宇宙”相关的理论与思想, 有星系、暗能量、相对论等天文知识,也有关于星空的神话、艺术哲学等的论述,是一本全面详尽“讲宇宙”的科普著作。在写作方式上,在保证科学严谨之余,也不失幽默的趣味,“星际托儿所”“核炼金术”等生动的表述,深入浅出介绍各种“高大上”的天文学概念。
在郑春顺看来,宇宙的美是多层次的,可以从宇宙本身、宇宙与科学、宇宙与人文三个视角切入,可以说是理性与感性交织,科学与想象齐飞。
01 从宇宙起源说起:一场精准的“造物游戏”
在科幻小说《三体》中,物理学家“绿眼镜”在一台巨型机上演示了一个“地球演化数学模型”,其中设置了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复杂的参数。如果将其中某一个参数进行微调,地球的环境将发生彻底的变化。“绿眼镜”说:
“从宇宙的角度看,如果大爆炸的参数偏离亿亿万分之一,就不会有重元素出现,也不会有生命了。”
事实上,无论是14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还是38亿年前地球上生命的诞生,其本质都是一场无比精妙的“造物神话”。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稳恒态宇宙”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宇宙是一个恒定的存在,万事万物都受到特定原理的束缚。
随着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提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等天文学突破,“宇宙大爆炸”成为新的宇宙起源主流学说,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固有认知。
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在140亿年前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起点是“砰”的一声爆炸,从一个极密、极小、极热的奇点极速膨胀,瞬间释放出的物质能量充满了整个宇宙。
在此后数十亿年的演进过程中,在引力、暗物质等的作用下,包括地等在内的行星、恒星、星系等参演了一场盛大的“宇宙芭蕾”,它们互相吸引,形成了今日宇宙格局的雏形。
从“无穷小”到“无限大”,宇宙“魔法”的神奇之处不仅限于此,它的一些“无心之举”还为地球孕育生命提供了完美条件。
它先是将“日地距离”设置在一个“刚刚好”的数字上:约1.5亿千米,这个距离使得地球有了适宜的温度,并产生了充足的“液态水”,提供生命所需的水分。如果距离过近,会导致水分蒸发,距离过远则会使地球被重重冰山所覆盖。
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黑夜与白昼的交替,则很可能与行星“绝妙”的撞击有关。根据行星撞击理论的说法,受到小行星撞击后,地球的自转轴有了23.5°的倾斜角度,不同纬度地区受到太阳照射的强度产生差异,从此有了分明的四季。
小行星在陨落过程中,“不小心”撞掉了一部分地壳,形成了地球的卫星:月球,它反射太阳光到地球上,人们就可以在夜晚欣赏到“月色凉如水”的美景。
6500万年前的,陨石坠落等使得地球的生态系统发生巨变,称霸地球1亿多年的庞然大物——恐龙走向灭绝之途,一些体型小、对食物需求量不高的哺乳动物幸运地存活下来,人类的故事从这里埋下伏笔。
看似漫不经心的安排,其实暗含无数个精确的参数设计,最终打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地球,这种神奇的力量令人叹为观止。
02 人类的星空探索:从泛灵宇宙到科学宇宙
早在数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星空的探索,从时间线上来看,分为泛灵宇宙、神话宇宙和科学宇宙三个阶段。
在最初的泛灵宇宙时期,一草一木、一沙一星辰中都住着一个“神灵”,人与宇宙之间有着“灵性”的连接。到了“神话宇宙”时期,人们开始用神话故事来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
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奥林匹斯山的宙斯在震怒时,产生了电闪雷鸣,太阳神阿波罗每天驾着精美的马车驶过天空,所以有了太阳的东升西落。
古代玛雅人的传说体系中,大鸟神沃库伯·坎奎克斯是天空的主宰者,太阳神基尼什·阿哈瓦会变换身份在白天与黑夜间穿行,月亮神I是太阳神之妻,也掌管生育、纺织等事务。
在不同文明的“神话宇宙”体系中,宇宙被“神格化”,并赋予人的性情,还包含了人们对于丰收富足等的美好期待,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祭祀等活动紧密相连。
到了公元前6世纪左右,人们开始认识到,宇宙并非是神的世界,而是有着特定的运行规律,于是探索宇宙的种种奥秘,成为此后数千年人类科学的一大主题,也就是“科学宇宙”时期。
从发展路径上看,天文学的演进是一个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综合体。
一方面,许多重大突破都源于某个微不足道的契机。以火星上水的发现为例,美国科考队员斯科尔偶然在南极捡到了一块黑色天外陨石“艾伦山84001”,当时并不以为它有多么重要,几年后的研究却发现,这块貌不惊人的石头来自火星,上面可能还有微生物的痕迹。这一发现为NASA寻找火星水资源和生命迹象的旅程拉开了序幕。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两位发现者威尔逊和彭齐亚斯,原本为改善电话的通话质量安装的精密仪器,却意外地捕捉到了遥远的天外讯号,并因此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另一方面,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便天才科学家也难免受特定时代的局限。
物理学家牛顿被苹果砸中了头部,启发了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是理性时代的启蒙者。但他本人的后半生却致力于炼金术,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身上有着浓郁的“中世纪精神”残余。
理性主义与神秘主义并存,是牛顿身上颇具矛盾性的两面,也和他所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宗教信仰、上帝、恒定宇宙等概念仍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三个阶段的关系来看,几个宇宙时期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欧洲天文学在为星体、探测器命名时,经常用神话人物的名字:金星被取名为“Venus”(即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之神,木卫二名为“Europa”(即欧罗巴),是神话中的腓尼基公主,被宙斯劫掠后带往一块大陆,也就是今天的欧洲。
03 星空之下的文化:从梵高到“今夜月色真美”
据说,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一次课堂上,将英文中的“I love you”,翻译成了“今夜月色真美”。
以撩人月色含蓄地传递自己的爱意,是日本物哀文化的一个象征,亦是星空渗透进人们生活点滴的一个侧影,与霍金在星空下的表白有异曲同工之处。
事实上,在科学家们致力于发现宇宙真相的同时,人类的文明进程把美丽星空与文学、艺术、哲学等紧紧联系在一起,人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对星空的印象和思考,这些内容反过来又为星际探索提供不可或缺的线索。
东西方的文字记载和图像资料中,不乏对天体现象的观察。成书于公元105年前后的《汉书》中,有“三月已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央”,详细地描述了发生在公元前28年的一次太阳黑子现象。
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家乔托的画作《东方三博士来朝》中,拖着尾巴的哈雷彗星出现在画面上方,这颗出现在1301年彗星被乔托称为“伯利恒星”。20世纪80年代,欧洲空间局发射的一艘以观测彗星为主要任务的太空船,被命名为“乔托号”,以纪念乔托的天文学成就。
宇宙作为一片神秘之境,是人类丰沛想象力的落脚点之一,科幻题材的小说、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以星空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中,宇宙变成了一座“黑暗森林”,文明高度发达的三体人可以造出外表完美流畅近乎艺术品的探测器“水滴”,相形之下,地球人类设计的太空舰队显得粗陋笨重,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在太空层面展开。
科幻电影《火星救援》中,主人公被遗留在火星上,用燃烧氢气和氧气的办法合成水,在太空上种起了土豆,最终等来了救援的同伴。
在艺术领域,印象派大师梵高笔下的星空具有震撼人心的魔力。
《罗纳河上的星夜》中,深蓝色的背景下,黄色的星子闪烁,路灯投射在水面上拉长的倒影、远处的村落、岸边停泊的一艘小船、夜幕下的三两行人,组成了一幅静谧的星夜图景。
人文艺术与星空彼此成就,是感性与理性的糅合。不过也有人提出过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宇宙本身是美的,但科学视角下的宇宙是冰冷、枯燥且乏味的,破坏了宇宙的神秘美感。
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在诗歌中“吐槽”:不要在天文学家那里找寻知识,他们只是用望远镜,追随恒星纷飞的路径。英国诗人济慈认为,自然哲学“折断了天使之翼,用线条和规则打破了所有的神秘”。
在《星空词典》的作者郑春顺看来,这些观点未免有失偏颇。他的理由有二:
其一,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会让人对自然力量产生深深的敬畏感,这种体验也是一种美和诗意的感受。更何况,每一个新的认知和发现的背后,都会牵连出新的更多的“为什么”,宇宙的神秘不减反增。
其二,科学也是“美”的,一个精练的数学公式或定理,可以解释复杂的天文现象,“简洁、有力”未尝不是另一种独特的美感。
漫天星辰、月色如水,与浩渺宇宙相比,人类不过是一粒粒微小的星际尘埃。我们感慨其宏大与壮丽,赞叹它信手拈来的神奇“造物”能力,更在不断地追索关于宇宙的答案,试图“读懂”它的前世今生。
在星空的浩瀚世界里,知识、理论、艺术或许会昙花一现,但“美”终将永恒。
『陆』 大刘和何夕有哪些经典的科幻小说
1999年: 6月:《鲸歌》(《科幻世界》)
《微观尽头》(《科幻世界》)
7月: 《宇宙坍缩》(《科幻世界》)
10月:《带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
2000年: 2月:《地火》(《科幻世界》):后收录于《中国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
7月:《流浪地球》(《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后收录于《2000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1年: 1月:《乡村教师》(《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3月:《混沌蝴蝶》(《科幻大王》)
4月:《微纪元》(《科幻世界》)
8月:《全频带阻塞干扰》(《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2年: 1月:《中国太阳》(《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梦之海》(《科幻世界》):“大艺术”系列之一
《朝闻道》(《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6月:《天使时代》(《科幻世界》):又名《波斯湾飞马》
9月:《魔鬼积木》(《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长篇
11月:《吞食者》(《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2003年: 1月:《超新星纪元》(作家出版社):长篇。
2月:《文明的反向扩张》(《科幻世界》):科幻专题文章
3月:《诗云》(《科幻世界》):又名《李白》,“大艺术”系列之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8月:《光荣与梦想》(《科幻世界》)
9月:《地球大炮》(《科幻世界》):又名《深井》,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12月:《思想者》(《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4年: 3月:《圆圆的肥皂泡》(《科幻世界》)
6月:《球状闪电》(《科幻世界星云》):长篇。
《 当恐龙遇上蚂蚁》(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又名《白垩纪往事》,长篇。
12月:《镜子》(《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
2005年: 1月:《赡养上帝》(《科幻世界》)
8月:《欢乐颂》(《九州幻想》,“大艺术”系列之三)
11月:《赡养人类》(《科幻世界》)
2006年: 1月:《山》(《科幻世界》)
5月:《三体》 (连载于《科幻世界》2006.5~2006.12):长篇
2007年: 1月: 《三体》 (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长篇单行本
2008年: 5月:《三体II:黑暗森林》(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长篇;2007年底写作完成,与《三体》分别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未发表作品>
《中国2185》 长篇
<随笔文论>
第一代科幻迷的回忆
被忘却的佳作
远航!远航!
《东京圣战》和《冷酷的方程式》
理想之路--科幻和理想社会
我们是科幻迷
文明的反向扩张
从双奖看当代美国科幻
混沌中的科幻
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幻
快乐的科幻
SF教――论科幻小说对宇宙的描写
在2001年银河奖大会上的讲话
科幻与幻想的对决
被忘却的佳作
初学者如何写科幻
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思
答复说书人——刘慈欣关于科幻创作的回答
给《星云》的文章——关于科幻的一些思考
无奈的和美丽的错误--科幻硬伤概论
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幻
越小越好
在2001年银河奖大会上的讲话
筑起我们的金字塔——由银河奖想到的
回答小作家杂志的采访
刘慈欣关于“星云奖”的一些介绍
掐头去尾看雨果奖
近期在美国主流科幻中常出现一些的奇特作品
珊瑚岛上的死光
『柒』 求一本好看的科幻小说,写人类发现外星遗迹,,寻找外星人,或者研究外星科技的小说,类似于大宇宙时代。
三体,中国唯一一本在美出版的科幻小说 《三体》是作家刘慈欣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且对人类充满愤恨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三体》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是2006年至2010年连载、出版的硬科幻小说系列,作者是刘慈欣。该系列由《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说组成,均已出版。
《三体》三部曲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4年第一部小说的英文版在美国上市,反响热烈,并于2015年获得美国科幻奇幻协会“星云奖”提名。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
中文名:三体
其他名称:地球往事三部曲
作者:刘慈欣
类型:科幻
地区:中国
连载杂志:《科幻世界》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丛书系列:科幻世界·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出版时间:2008年1月(第一部),2008年5月(第二部),2010年11月(第三部)
ISBN:9787536692930(第一部),9787536693968(第二部),9787229030933(第三部)
页数:302(第一部),470(第二部),513(第三部)
定价:重庆出版社
『捌』 求科幻小说(不是一来就是在宇宙中的,是那种一开始主角在地球发展,之后才慢慢向除地球外的星球进发)除
大汉科技帝国
『玖』 求好看的科幻小说
世界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幻大师、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I,Robot)
、《基地》系列、《钢窟》(The
Caves
of
Steel)
系列、《赤裸太阳》(The
Naked
Sun)
等。他他于1941年发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即: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与的任何命令;三、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这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波士顿大学的副教授,先是业余写作科幻小说,1958年开始专职写作,以他渊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为引人注目的科学作家。其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为“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学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学简史》、《化学简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识》、《空间知识》、《圣经入门》、《莎士比亚入门》等。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改变了原来科幻小说中机器人老套的奴隶工具或人类敌人的怪物面目,开始成为人类的亲友,他在科幻小说中制订的“机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为机器人科幻的经典,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进侦探与推理小说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中国作家的最好读刘慈欣,王晋康或星河的比较好.
『拾』 《宇宙往事》背面的封面上写的内容是那本小说的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