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也要有人文情怀
❶ 科幻世界需要真实吗
很喜欢大刘的作品,他的作品看了很多,可时不时会偶然发现还有很多我没看到。每次看完大刘的作品都会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可能是他那种写实的文笔,也可能是他大体符合逻辑的想象力。总之难免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看完之后总想抒发什么,却除了赞叹还是赞叹。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大多人都时不时会幻想一些虚幻的事情,比如穿越古代如何成就一番帝业,或成为绝世宠妃。也有很多人在接触现代科技和科幻影视后构想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科幻宇宙。
不同境界的人所构想出来的科幻世界也不同,现在所有的科幻小说、影视剧都体现出了作家和导演、编剧的科幻想象力及思想境界。但仔细去品就会发现,越是好的作品其所构建的科幻世界运转越不受人性的约束。像西方国家拍摄的科幻电影,很多都是塑造超级英雄或是超级英雄群体来改变世界,扭转事态。至于中国的影视也是喜欢塑造英雄,而且很多都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古代神话英雄。中国5000年历史太悠久,很多古代题材可以拍;美国建国200多年,没什么拍的,只好拍未来的科幻片。这也许是为什么很多人抱怨中国科幻片很少的原因了,美国人还可能抱怨不能拍古装剧呢。
之前说到科幻世界运转应该脱离人性,越脱离人性越能体现科幻世界的真实,也许有人会反驳,反驳我忽略了人的作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行、创造性,马克思都说过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试想一下,相对于一个时空无限的宇宙,150亿年的地球算什么,几百万万年的人类算什么。
人类贵为生命,就不可避免地以生命的角度思考宇宙,人类在太阳系发现物理学,在银河系验证物理学,就难免用物理学推及全宇宙。有人会说:解释全宇宙的学科知识会慢慢总结发现的。那一个问题:我们已经总结的知识占宇宙未知知识的多少呢,亿分之一?还是百亿分之一?而且现有的很多前沿物理知识还处于理论猜想阶段,实际验证的知识可以说少的几乎能忽略不计。可是在我们思考这个宇宙时却是在这些可以忽略不计的知识基础上实现的,这样思考出来的科幻世界与真实宇宙差了多少就不言而喻了。但以这些少的可怜的知识理论如何构想出一个引人入胜的科幻世界呢,如何让读者感受科幻作品的真实性呢?我觉得是去人性干扰。
这里谈及科幻的真实性不是现实真实,只是科幻世界里的真实,是一种在读者现有理论知识基础上感受到的宇宙世界的真实,是一种比较级的真实,不是最高级真实。众多科幻作品中构建的科幻世界,没有最真实,只有更真实。
小说家不是科学家,不必苛求科幻世界的现实真实,但使科幻作品尽可能的展现真实,就需要很强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不必是已经证实的,那些尚处在猜想阶段的理论在科幻作品中更有市场。也许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构建出作家自己的理论法则也能增进科幻世界的真实性(比如《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打破现有的理论基础去构建科幻世界是很不智的,若是现在有一部基于地心说而发表的作品怕是很难引起反响,即使写作手法超细腻也难以引诱读者投入其中,用比喻说就是“巧克力味的屎”。
也许你早就发现全文写到现在也没提及为什么去人性化能提高科幻世界的真实性。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需提及一下前文提到的一个观点——人类以生命的角度思考这个宇宙。什么意思?就是说人类需要与这个宇宙“对话”,而交流的对象就是宇宙中的其它生命,不管这种交流是否和平,总之这个宇宙存在生命,也存在智慧和文明,至于怎么去描绘这些地外文明就十分考验作家的想象力,但是不管这些作家怎么去描绘,都不可避免地站在人的思维角度去思考,因为作家本身是人。不知读者们是否理解了这句话。
人类本性属于群居动物,天性爱交流,在对宇宙的思考中也期待通过对地外文明的交流来认识宇宙,所以自然而然的认为有地外生命。当然从概率论角度看地外文明应该存在,但至于是什么形态就不是人类能想象的了。在我接触的科幻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涉及外星文明,但也不乏只有人类的作品,比如《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等。
相比其他,我倒觉得这几部作品更真实,在慢慢宇宙中,即便存在外星文明,对我们来说也是遥不可及,所以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几千年或是上万年,地球都是是孤独的,人类都是孤独的。人类未来千年内探索的太阳系和银河系中,等待人类的更多是的斗转星移的天体学,而非什么外星智慧生物。
借《球状闪电》中丁仪的话说:在微观量子和宏观宇宙中,人类生命什么都不是。如花草凋谢,星球陨灭一样,都不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客观规律。宇宙是客观的,这也就决定了宇宙是无情的。正如《三体》中说道:毁灭你,与你何干。这就很深刻地揭露了宇宙的本质。
地球拥有适宜的气候,有温暖的大气保护,有柔和的阳光照耀,还有合适的自转周期……大自然所有的这些“善意的”巧合孕育出生命,孕育出人类,也孕育出人类的善良。所以人类也感恩大自然,但千万记住大自然的“善意”只是巧合,人类的出现也是巧合。
科幻作品是人写的,科幻作品也是写给人看的,其中透露出人文情怀是必要的,在追求将科幻世界构建得更真实方面,还是应该以这个未知的宇宙为中心,人类是渺小的。
可能在不同人眼中对科幻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对真正的的科幻迷来说,越真实的科幻情节才是越好的作品。也许看一部好莱坞科幻大片,会让你很兴奋,但过后不久就淡忘了,那它带给你的只是视觉冲击。而一些科幻片则能引起你很多深思,思考世界,思考宇宙,那这样的片子总算不上差了。
好的东西总会让你想的比看得多。时常仰望星空,思绪交给未来。
❷ 杰弗里·兰蒂斯:最“硬”的科幻也有文艺的心
人们通常会把科幻小说贴上“软”或“硬”的标签,但究竟什么是硬科幻什么是软科幻并没有统一权威的标准。一般意义上的硬科幻大多指那些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细致的技术细节,坚实的科幻内核的小说。按照这个标准,那杰弗里·兰蒂斯一定是不折不扣的硬科幻小说大师。首先,他那响亮的头衔就让人敬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光电能及太空环境研究专家,1997年火星探路者计划的参与人之一(负责火星探测器的电池设计与维护)。可以说为人类探索火星做出了杰出贡献。科幻小说作家中不乏工程师与科学家,但像兰蒂斯这个级别的实属罕见。因此另一位科幻大师,《永世之战》的作者乔·哈尔德曼戏称他是“科幻小说作家里唯一实际到过火星的人”。想想其实也并不为过。
当然,杰弗里·兰蒂斯的小说也无不体现着他作为NASA的顶尖科学家所具有的知识储备与科学素养,尤其是在宇宙及航空航天方面。每一篇小说都有着坚实的理论作为支撑,其技术细节几乎无懈可击。比如早期的《追赶太阳》,细致的描写了遭遇事故的宇航员如何在月球生存求救的故事,让人不由得想起前年大热的《火星救援》,但《追》可是90年代初的作品。类似的包括《冲击参数》《通过虫洞进出黑洞》等等,里面的情节与设想都有着极为严谨的科技基础。看到这,你一定以为兰蒂斯是“最硬”的那种科学家作者。其实,这位高智商高学历的大叔也有一颗“文艺的心”。
❸ 类似三体的科幻小说
类似三体的科幻小说如下:
1、《索拉里斯星》:
推荐语:
莱姆封神之作,哲学性大于艺术性,作者想象力的细节铺展很惊人,在这本书里读到了对于外星生命很特别的解读,书中的外星生命是完全不同于人类的,不可沟通的存在,这点很特别。
2、《克莱因壶》:
推荐语:
这是一部带有悬疑,推理,科幻等等各种元素的小说。超时代的科幻推理梦幻之作,壶内一梦,壶外一生,虚实交错,犹在镜中。在80年代就能写出如此精彩的VR虚幻背景的悬疑作品,开放性的结尾,让人读完细思恐极,真相似游走在AB两面,是非黑白却交由读者任选。
3、《挽救计划》:
推荐语谨高: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我们在险象迭生的太空里,不断探索,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同时超越自己。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层层推进,环环相磨族扣,恰到好处地幽默。每一个人物,甚至外星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幽默感,添了不少的阅读乐趣。
4、《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推荐语:
真实人类社会的包容性很大,求同存异是我们生活的大环境,书中对于仿生人与自然人类的探讨,更像是对人类社会中热情与冷漠两种性格的讨论,探讨人类的本质,同情共情,还有矛盾和挣扎,充满人文情怀地将故事改编成了一个人工智能变成人类的故事。
《三体》讲述的内容:
《三体》讲述的是人类在发现外星人后,对外星人的不同态度,以及在面对与外星祥游尺人侵略时所作出的种种应对措施。
❹ 谁能提供一些科幻片所表现的人文主义精神谢谢!
人工智能——很有韵味的一部家庭的
阿凡达——人与自然的
我的女友是机器人——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