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善于演讲的科幻小说作家

善于演讲的科幻小说作家

发布时间: 2023-08-26 21:59:07

① 阿西莫夫的简介

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是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基地》、《机器人》 等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相互贯串。

阿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更是世闻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达百七十余本,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旁涉人文类的文学、宗教、史地等。

(1)善于演讲的科幻小说作家扩展阅读

阿西莫夫对人文主义抱有严肃的态度。他经常发表与其相关的演说并写文章甚至整本书来探讨。他把科学看作是地球上伟大而统一的原则。

他利用科幻小说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促使人们去考虑人类与科技、历史等各方面的联系,考虑人类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晚年时,他成了美国人文主义协会的主席,担任此职务一直到他去世。

在阿西莫夫的演说及众多非小说类作品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就是:他认为这个世界人口已经过剩,这种倾向继续与否将是影响未来的关键,关系到未来世界是充满了灾难与饥荒,还是能够健康发展,使其居民享有安稳舒适的生活。

在他的小说中,他也强调了这一主题。《钢穴》描绘了地球大都市的恶梦及由于人口过剩、食物短缺而造成的必须由计算机来控制的管制局面。在此书中,阿西莫夫认为人口过剩、食物短缺几乎是未来不可避免的一个特征。

阿西莫夫被认为是一位“理性、科学和怀疑论的卫士”,也就是反对伪科学、超自然现象和宗教迷信的先锋斗士。他以自己的著作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解惑释疑的工作。他自称是科幻小说中“属于比较认真的那一派”,他强调作品的科学性,反对粗制滥造和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

② 韩松(科幻作家)详细资料大全

韩松,著名科幻作家。被列入当代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生于重庆。1984~1991年就读于武汉大学英文系、新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及法学硕士学位。1991年,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进入新华社,历任新华社记者,采访室主任,《瞭望东方周刊》杂志副总编、执行总编等,现任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中国军队》杂志编委。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西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曾组织和撰写大量报导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的新闻。曾参加中国神农架野人考察。曾撰写有关克隆技术进展的《人造人》、剖析所谓“超自然现象”的《鬼的现场调查》和解析中国创新力欠缺的《想像力宣言》等报告文学。

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有《宇宙墓碑》、《再生砖》、《独唱者》、《沙漠古船》、《看的恐惧》等。其他长篇作品包括《红色海洋》、《捷运》、《高铁》、《轨道》等。

最新长篇作品《医院》三部曲被称作“新时代反乌托邦的里程碑”。曾获得科幻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京东文学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韩松
  • 国籍 :中国
  • 职业 :作家
  • 性别 :男
主要作品,作品风格,获奖情况,外界评价,

主要作品

中短篇: 合集《宇宙墓碑》、《2066年之西行漫记》、《看的恐惧》、《独唱者》、《再生砖》等。 《捷运》封面 杂草、宇宙墓碑、有客自南方来、寻龙记、星河的生日、我的祖国不做梦、天涯共此时、逃出忧山、收音机时代、闪光· *** 、沙漠霹雳:美国败于伊拉克、三峡之旅、热乎乎的方程式或热乎乎的平衡、青春的跌宕、末班捷运、美女狩猎指南、流星、灵隐寺的雨、两只小鸟、离都与坎城的故事或英雄的新新新人类之末、冷战与信使、看的恐惧、进化的腥膻、嗨,不过是电影、鬼扯、电话之旅、春到梁山、赤色幻觉、长城、灿烂文化、不要让老婆的幽灵在网际网路上找到你、本影锥下的初潮、爱滋病,一种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符号世界、柔术、台湾漂移、回到过去、无名连结、劫、江湖、非典幸存者联谊会、捷运惊变、乘客与创造者、没有答案的航程、天道、天堂里没有地下铁、一九三八年上海记忆、脱母运动、暗室、绿岸山庄。 已出版著作(含合著): 2066年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红色海洋、Yes,柯林顿 No,航空母舰、人造人:克隆术改变世界、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网造人、在未来世界的日子里、鬼的现场调查、宇宙墓碑(作品集)、想像力宣言二零零六年之西行漠古船辉煌瞬间、捷运、高铁、轨道、医院、驱魔。 《高铁》封面

作品风格

韩松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文本特征,但与后现代文学最根本的消解理想、消解意义的特点不同,韩松从不拒绝意义,只是将意义进行了不同于传统的处理。他以卡夫卡式的阴暗绝望,梦魇般的非理性风格,噩梦的氛围,冷漠的语调,建构出一个极为独特的深邃而丰富的虚构时空作为人类历史文化心理的观照,对人类历史文化深层结构中那些触及的黑暗面——积淀了无数年月的野蛮、残酷、愚昧、污垢、灵魂的撕裂和异变——进行了极为冷峻的展示。“最好的科幻小说总是多多少少会将矛头对准那些妨碍人性发展的权力体系,对准战争的罪恶,以及异化人民的市场及官僚体系。……科幻小说因此是一种寓言式的镜子。” 在这个阴暗、可怕、令人作呕的文本世界中,韩松放弃政治、科学、文化的乌托邦,对现实和传统进行批判、颠覆,同时进行着对生存的反讽性调侃——枯竭、腐朽、沉重、滞缓、压抑的日常生活,价值迷惘、信仰危机、意义缺失,没有爱情、放逐理想、消解诗意,没有纯净和美好,没有一丝光亮的所在,充满了让人窒息的绝望感——韩松以锐利的眼光透视生活的荒杂,通过形象和卓越的表现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它比真实的现实即第一现实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更真实、更深刻、更有反讽意味,正如郑文光所提倡的那样——“将显示生活中的素材在科学和逻辑的主导下夸张、变形,将现实世界变成虚化的世界,其最终结果可以将主题深化。”

获奖情况

《宇宙墓碑》— 1991年首届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科幻小说首奖; 《天道》— 第二届(1988-1989年度)银河奖优秀作品奖; 《没有答案的航程》— 1995年度第七届银河奖二等奖; 《深渊:十万年后我们的真实生活》— 2000年度第十二届银河奖三等奖 《天下之水》— 2002年度第十四届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天堂里没有地下铁》— 2005年度第十七届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绿岸山庄》— 2009年度第二十一届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老年时代》— 2013年度第二十五届银河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暗室》 — 2009年度首届中文幻想星空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韩松—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奇幻作家奖(与刘慈欣并列); 《再生砖》— 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短篇科幻小说奖; 韩松 — 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作家提名 《高铁》— 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银奖; 《捷运》— 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提名; 《驱魔》—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金奖; 《驱魔》—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电影创意金奖; 《驱魔》—2017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 《驱魔》—2018年5月首届中国科幻读者选择奖(即“引力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十环,或二零三八年,北京四十二分钟》—2018年5月中国科幻读者选择奖(即“引力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韩松的科幻文学创作起源于大学时代。韩松的早期代表作,是获得了台湾《幻象》杂志主办的“全球华人科幻小说征文”大奖的《宇宙墓碑》。接下来,他的小说还获得了包括《科幻世界》“银河奖”等多种科幻奖项。他的作品别具一格,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包括郑文光、金涛、刘慈欣、姜云生在内的许多中国著名科幻作家都曾表示,韩松在中国科幻文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美国《新闻周刊》、科幻评论刊物《轨迹》、英国科幻研究刊物《基地》等,都曾有文章谈论过韩松科幻文学的成就,并给予过高度评价。 思考和写作是韩松的最大乐趣。他的创作不局限在新闻报导和科幻小说。比如,他也创作过非常独特的诗歌、杂文和无法归类的其他小说。1999年出版的《想像力宣言》,仍然是中国科幻文学领域最富于批判力的理论著作。《鬼的现场调查》则是集生动曲折的考察记述、引人入胜的文史考证和瑰丽的科学幻想于一体的报告文学。类似的报告文学作品还有展现克隆技术进展的《人造人》等。参与撰写的政论著作《妖魔化中国的背后》风靡一时,“妖魔化”一词成为公共辞汇。 像许多文学大家一样,韩松从来不在乎作品的发表与否,更不注重个人名望。每日的写作本身,就是他的享受之源。也正是这种对创作的执著和热情,成就了他对科幻文学范式的多次超越。而《红色海洋》则是这种文学超越的最新尝试。 2018年5月31日,第二届京东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韩松的《驱魔》获年度科幻图书奖。

外界评价

我写的是二维科幻 ,韩松写的却是三维科幻 。如果说中国科幻是一个金字塔 ,二维科幻是下面的塔基 ,而三维科幻则是塔尖。 ——刘慈欣 华文世界反乌托邦的新长征 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 我们每日乘坐的捷运,有你从未知晓的真实 内附《捷运事故应急指南》 韩松以难能可贵的认真和执著坚持写作了几十年,他的小说诡异而华丽,深沉而热烈,实在别具一格,为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阿来 作家 《捷运》散发出一股技术时代的妖风,它像一个新鲜、生猛而痛苦的幽灵。

③ 求国内著名科幻大师的详细资料。

王晋康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48年11月24日

【民族】 汉族

【个人简介】

生于河南南阳,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协会员。民盟南阳市委副主委。1966年高中毕业适逢文革劫难,1968年下乡,在新野五龙公社度过了3年知青生涯。1971年到云阳钢厂杨沟树铁矿当木模工,1974年调入南阳柴油机厂。1978年以优异成绩搭上最后一班车,考入西安交通大学,1982年毕业,分配到南阳油田石油机械厂。曾任该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为本单位学术带头人,主持研制的大型修井机自走式底盘和沙漠修井机底盘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后者为国家级重大项目。1993年因10岁娇儿逼迫讲故事而偶然闯入科幻文坛,处女作《亚当回归》即获1993年全国科幻征文的首奖。随后又获97国际科幻大会颁发的银河奖。迄今已发表短篇小说40篇,长篇小说5篇,计200余万字。

【作品年表】

王晋康作品辑录一:

短篇小说(共52篇,未统计完全):

亚当回归 (科幻世界1993、5期,以下凡不注明的都指在科幻世界发表)
科学狂人之死 (94、2)
黑匣子里的爱情 (94、5)
魔鬼梦幻 (94、9)
天火(94、11)
美容陷阱(94、?)
星期日病毒(95、5)
追杀(95、6)
生命之歌(95、10)
义犬(96、7)
斯芬克斯之谜 (96、7)
天河相会(96、8)
西奈噩梦(96、10)
拉格朗日墓场(97、1)
生死平衡(97、4,97、5)
七重外壳(97、7)
三色世界(97、10)
秘密投票(97赠刊)
魔环(98、1)
克隆人与人类未来(论文)(98、2)
太空清道夫(98、4)
豹(98、6 98、7)
解读生命(99、1)
告别老父(我们爱科学 期号不详)
四重紧身衣(我们爱科学 期号不详)
完美的地球标准(科幻大王,期号不详 以后简称大王)
牺牲者(大王 期号不详)
最后的爱情(海洋出版社选集)
养蜂人(99、9)
失去它的日子(科幻世界 期号不详)
可爱的机器犬(99、12)
侏儒英雄(大王 期号不详)
黄金的魔力(大王 2000、2)
替天行道(2001、10)
新安魂曲(2002、5) 水星播种(2002、5)
母亲(大王 2002年3、4、5)
步云履(大王 2002、8)
他就是我(科幻世界,期号不详)
50万年后的超级男人(2001、2)
龙的传说(大王2001、11)
盗火(大王 2001、8)
三人行(大王 2002、10)
临界 (2002、10)
善恶女神 (大王,2003期号不详)
生存实验 (2002、12)
时空旅行三则 (大王 2003 期号不详)
替身(大王 2002、11)
数学的诅咒 (2003、4)
夏天的焦虑 (2003、6)
灵童(大王 2003、6)
间谍斗智(大王 2003、8)

二;长篇小说(共17本,含大陆和台湾分别出版的):

生死平衡(江苏少儿出版社 97、8)
生死平衡(台湾版)(97、12)
生命之歌(新华出版社 98、1)
追杀K星人(四川少儿出版社 99、8)
七重外壳(湖南教育出版社 99、8)
天火(广西科技出版社 2001、8)
少年闪电侠(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
拉格朗日墓场(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2、1)
死亡大奖(福建少儿出版社 2002、9)
类人 (作家出版社 2003、1)
类人 (台湾狮鹫出版社 2003、5)
生命之歌(同上,2003、7)
生死之约(湖北少儿出版社 2003、9)
新人类三部曲(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10)
寻找中国龙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3、10)

【部分著作内容简介】

《类人》:21世纪末,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莫过于“类人工厂”,在这里,人类用纯技术的办法制造人类DNA并发育出类人,同时严格规定类人不得有指纹。类人工厂总工程师何不疑正值事业颠峰,却突然归隐乡间,留给世人一个难解之谜。32年后,警官剑鸣销毁了一个假造指纹的类人女子,与电脑高手德刚结仇,剑鸣的未婚妻如仪去太空球探望爷爷,发现爷爷的脑壳竟被人忠仆偷偷揭开;德刚向警方告发了剑鸟是何不疑制造的类人,警察局为清除异类,设计了一场爆炸;死里逃生的剑鸣与仇人连手,潜入类人工厂,却再遭追杀;类人工厂的主电脑霍尔反叛,不露形迹地修改了类人工厂的电脑程序……当人造生命和电脑生命变成现实,人类将何以自处?人性会怎样变化?人类之爱还能否存在?

《七重外壳》本书是中国科普佳作精选中的一册,收录了科幻作家王晋康的中篇科幻小说多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奇特,文笔精妙,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一、总序
二、七重外壳
三、西奈噩梦
四、豹
五、生命之歌
六、后记

《豹人》体育用品公司总裁接到了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说:“我自己找上门来,想与先生签订一份对双方都有利的合同。……如果我取得第八至第二的任何名次,贵公司只需付我1美元……但我若夺得冠军,这个数目就立即上升到3000万……如果我夺得冠军又打破世界记录,贵公司要上述酬劳再增加1美元,也就是30,000,001美元。但如果我的记录突破9.5秒大关……听清了吗?如果突破9.5秒大关,我的酬劳就要变成1亿美元。……”打电话的美籍华人青年谢豹飞以9.39秒的成绩打破了世界记录,震惊了世界,也赢得了中国姑娘田歌的芳心。但月圆之夜,谢豹飞控制不住情欲,强暴了田歌,并将其咬死。这一切皆因谢豹飞的基因里被嵌入了少量猎豹的基因。田歌的堂兄当着警察的面,掐死了谢豹飞,给妹妹报了仇。他视死如归,没打算活着回国。但律师的辩护却使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④ 刘慈欣《三体》动画开播演讲全文:宇宙很大 生活更大

B站宣布,在 12 月 10 日中午 11:00,由哔哩哔哩主要出品,三体宇宙、艺画开天联合出品的《三体》动画将于B站全网首播。

《三体》动画开播前,原作者刘慈欣发布了一段开播演讲。你可能已经听过无数遍,人类很渺小。那人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刘慈欣在开播演讲中给出的回答是,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据悉,作为国内知名作家刘慈欣创作的一部长篇科幻小说系列,《三体》原名《地球往事三部曲》。该系列包括《三体》、《三体 II:黑暗森林》和《三体 III:死神永生》三部。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刘慈欣,《三体》动画就要开播了,今天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聊聊与有关宇宙的事情。

你可能已经听过无数遍:人类很渺小。

那么我们究竟有多渺小呢?带桥

如果太阳系的直径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那么太阳就只有一颗乒乓球的大小。

而地球,只是乒乓球旁边一粒直径 0.37 毫米的尘埃。

在银河系中,像太阳系这样的恒星系察没有 2000 亿个。在银河系外,还有无数个比银河系还要大几百倍的星系。

所以,用虫子形容人类还是太大了。以大小而论,我们确实连尘埃也算不上。

这或许让很多人感到绝望和虚无:那人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

或者让我们换一个角度。

目前,可供人类观测的宇宙尺度是九百三十亿光年,也就是说,光从宇宙的一端抵达另一端,需要九百三十亿年。但实际上,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因为宇宙还在不停地扩张。

《三体》里的宇宙学家关一帆教授说,如果宇宙是一个人,这意味着他没有一个神经信号能够传遍全身,大脑永远不知道其他肢体的存在。他就像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或者更残酷一点,像一具不断膨胀的死尸。

宇宙其实很渺小,小到即便光速 30 万公里 / 秒,却只能保持沉默。以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的几十年来度量,它只是一张静态的画面。

宇宙远不及你和爱人的一次旅行、你给父母的一句问候、你在午夜时分的一次灵感乍现、或者你向它勇敢地发射一枚火箭意义重大。

面向宇宙,我只是一粒尘埃。而面向自己,宇宙则是一具死尸,而我却活着。

物理学家亨利・庞加莱曾说道:“思想,只不过是长夜当中的一星闪光而已,但这闪光就是一切。”对我而败行纳言,写作《三体》的意义就是如此。

愿大家在观赏《三体》动画的过程中,也能体会我的感觉。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12 月 10 日,B站见。

⑤ 艾萨克·阿西莫夫

艾萨克·阿西莫夫
艾萨克·阿西莫夫(1930-1992)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作品竟达到500部之多,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
阿西莫夫是俄裔犹太人,他于1920年出生在俄国,3岁时举家迁往美国,5年后取得美国国籍。阿西莫夫的父亲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开有数家糖果连锁店,阿西莫夫则一边读书一边帮忙照料店铺。阿西莫夫的父亲保守刻板,对子女要求严格,禁止阿西莫夫看暴力色情之类的报刊书籍,于是阿西莫夫选择了科幻小说,并从9岁开始痴迷。
在阿西莫夫18岁那年,他将自己的处女作《宇宙瓶塞钻》投给著名科幻作家兼编辑坎贝尔主编的科幻杂志,但是坎贝尔认为这篇作品“作为短篇太长,作为长篇则太短”,而且他“不喜欢慢腾腾的开头,以及自杀的结局”。不过坎贝尔还是给了阿西莫夫以很大的鼓励。结果在1939年3月,阿西莫夫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逃离灶神星》。
就在这同一年,阿西莫夫获得了哥伦比亚学士学位,1941年他又获得文学硕士。二战中阿西莫夫曾入伍服役,战后于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大学教书。 阿西莫夫一生写有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浩瀚庞大的宇宙画卷。它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其时人类已遍布250万颗行星,人口达到1000 ,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宇宙帝国。而这时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却根据推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帝国行将崩溃,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长达30000年的黑暗时期,所有的文明都将荡然无存;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通过建立基地的方法,则可以将人类文明的火种保留下来,并将黑暗时期缩短为1000年。于是,“物理学基地”和“心理学基地”相继被建立,它们将完成保存并发展人类文明的艰巨任务……
“机器人”系列中的短篇作品主要收集在《我,机器人》和《其余的机器人》等作品集当中,其中前者本刊已在以前介绍过。此外阿西莫夫有关机器人的科幻还有长篇《钢窟》和《裸日》等。阿西莫夫利用自己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为机器人建立了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演绎出一系列推理性和逻辑性极强的漂亮故事。本期要介绍的,就是阿西莫夫的长篇推理侦探科幻《钢窟》。
除上述两大系列之外,阿西莫夫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科幻作品,比如描写某文明星球数千年才出现一次星空的《黄昏》,描写“平行世界”中外星人的《众神自己》,以及他唯一涉及时间旅行的《永恒的末日》,……可谓不胜枚举,不一而足。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阿西莫夫不仅创作科幻小说,同时也写作科普作品,他的科普作品同样让人百读不厌。正如阿西莫夫逝世后一位评论家所说:“他的作品愉悦了数百万人,同时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主要作品:《空中石子》(1950)《太空潮》(1952)《钢穴》(1953)《终结》(1955) 《赤裸的太阳》(1956)《基地三部曲》(1964)《我,机器人》《机器人的其他故事》
《基地》系列:《基地边缘》(1982)《黎明世界的机器人》(1984)《机器人与银河帝国》(1985)《基地与地球》(1986)《基地序曲》(1988)《复仇星》(1988)《转交基地》 (1993)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⑥ 中国科幻作家三巨头

中国科幻作家三巨头是刘穗袭漏慈欣、王晋康、何夕。刘慈欣、王晋康、何夕是中国具知名度的三位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三巨头”。《变型战争》收录了猜烂刘慈欣、王晋康、何夕有代表性的中短篇作品——《太原之恋》《全频带阻塞干扰》《人生》《生命之歌》《水星播种》《替天行道》《人生不相见》《田园》等。禅蠢阅读《变型战争》,不仅可以领略中国科幻作品的实力,还可以享受到中国*有想象力的大脑向全世界所展现出的一场场宏大的头脑风暴。

⑦ Reading | 科幻作家刘慈欣的英文演讲(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2018年,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11月8日晚,著名科幻小说家及《三体》作者刘慈欣被授予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Clarke Award for Imagination in Service to Society)。 

中英双语演讲稿:

Ladies and Gentleman,

女士们,先生们:

Good evening!

晚上好!

It’s my great honor to receive the Clarke Award for Imagination in Service to Society. Thank you.

很荣幸获得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This award is a reward for imagination. Imagination is a capability that should have exclusive belonged to God but we, as human beings, luckily have this too. It is far beyond our imagination to grasp the meaning of the existence of imagination. A historian used to say that the main reason why human beings have been able to surpass other species on earth and to build civilizations is that we are able to create something in our heads that does not exist in reality. In the future, wh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comes smarter than us, imagination may be the only advantage we have over AI.

这个奖项是对想象力的奖励,而想象力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似乎只应属于神的能力,它存在的意义也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有历史学家说过,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建立文明,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在未来,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类的智力时,想象力也许是我们所拥有的惟一优势。

Science fiction is a literary genre based on imagination. And the first sci-fi works that impressed me were those by Arthur C. Clarke. Together with Jules Verne and George Wells, Arthur Clarke was among the first Western modern sci-fi writers to enter China. In the early 1980s, the two novels 2001: A Space Odyssey and Rendezvous With Rama were published in my country. At that tim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just ended. While the old life and faith had collapsed, the new ones had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Like other young people, I felt lost ring that period. These two books, for the first time, however, brought my imagination to life. My mind opened up like it has never before. I felt like a narrow stream finally embracing the sea.

科幻小说是基于想象力的文学,而最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亚瑟·克拉克的作品。除了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和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外,克拉克的作品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方现代科幻小说。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出版了他的《2001:太空漫游》和《与拉玛相会》。当时文革刚刚结束,旧的生活和信仰已经崩塌,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心中一片迷茫。这两本书第一次激活了我的想象力,思想豁然开阔许多,有小溪流进大海的感觉。

At midnight when I finished reading 2001: A Space Odyssey, I walked out of the house and stared at the starry sky. I was able to see the galaxy, thanks to the unpolluted sky of China back then. That night, I noticed that the starry sky looked nothing like before.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I was awed by the magnitude and mystery of our universe, the feeling which you only get facing religion. Later on, the novel Rendezvous With Rama stunned me by showing how imagination could build a lifelike, fantastic world. It was Arthur Clarke who opened up this world of feelings to me, and who paved my way to become a sci-fi writer.

读完《2001:太空漫游》的那天深夜,我走出家门仰望星空,那时的中国的天空还没有太多的污染,能够看到银河,在我的眼中,星空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我第一次对宇宙的宏大与神秘产生了敬畏感,这是一种宗教般的感觉。而后来读到的《与拉玛相会》,也让我惊叹想象力是如何构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想象世界的。正是克拉克带给我的这些感受,让我后来成为一名科幻作家。

Today, more than 30 years later, it graally dawns on me that people like me, who were born in the 1960s in China, are probably the luckiest people in human history. No generation is like us, no generation has been able to witness such tremendous changes in the world around us. The world we are living in today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ur childhood. And such changes are taking place with even greater speed.

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渐渐发现,我们这一代在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中国的人,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幸运的人。因为之前没有任何一代人,像我们这样目睹周围的世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与我们童年的世界已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而这种变化还在加速发生着。

China is a highly futuristic country. It is true that the future of China may be full of challenges and risks, but never has this country been so attractive like today. This reality provides fertile soil for the growth of science fiction, and it is enjoying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in the country. As a Chinese sci-fi author, who was born in the 1960s, I’m the luckiest from the luckiest generation.

中国是一个充满着未来感的国度,中国的未来可能充满着挑战和危机,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吸引力,这就给科幻小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其在中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作为一个在60年代出生在中国的科幻小说家,我则是幸运中的幸运。

I started writing sci-fi because I looked for a way to escape the ll life, and to reach out, with imagination, to the mysterious time and space that I could never truly reach. But then I realized that the world around me became more and more like science fiction, and this process is speeding up. Future is like pouring rain. It reaches us even before we have time to open the umbrella. Meanwhile, when sci-fi becomes reality, it loses all its magic, and that frustrates me. Sci-fi will soon become part of our lives. The only thing I can do, is to push my imagination further to even more distant time and space to hunt for the mysteries of sci-fi. As a sci-fi author, I think my job is to write things down before they get really boring.

我最初创作科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逃离平淡的生活,用想象力去接触那些我永远无法到达的神奇时空。但后来我发现,周围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像科幻小说了。这种进程还在飞快地加速,未来像盛夏的大雨,在我们还不及撑开伞时就扑面而来。同时我也沮丧地发现,当科幻变为现实时,没人会感到神奇,它们很快会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只有让想象力前进到更为遥远的时间和空间中去寻找科幻的神奇,科幻小说将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变成平淡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名科幻作家,我想我们的责任就是在事情变得平淡之前把它们写出来。

This being said, the world is moving in the direction opposite to Clarke’s predictions. In 2001: A Space Odyssey, in the year of 2001, which has already passed, human beings have built magnificent cities in space, and established permanent colonies on the moon, and huge nuclear-powered spacecraft have sailed to Saturn. However, today, in 2018, the walk on the moon has become a distant memory. And the furthest reach of our manned space flights is just as long as the two-hour mileage of a high-speed train passing through my city.

但另一方面,世界却向着与克拉克的预言相反的方向发展。在《2001:太空漫游》中,在已经过去的2001年,人类已经在太空中建立起壮丽的城市,在月球上建立起永久性的殖民地,巨大的核动力飞船已经航行到土星。而在现实中的2018年,再也没有人登上月球,人类的太空中航行的最远的距离,也就是途经我所在的城市的高速列车两个小时的里程。

At the same ti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at an unimaginable speed. The entire world is connected via the internet and people have graally lost their interest in space, as they find themselves increasingly comfortable in the space created by IT. Instead of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al space, which is full of difficulties, people now just prefer to experiencing virtual space through VR. Just like someone said, “You promised me an ocean of stars, but you actually gave me Facebook.”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网络覆盖了整个世界。在IT所营造的越来越舒适的安乐窝中,人们对太空渐渐失去了兴趣。相对于充满艰险的真实的太空探索,他们更愿意在VR中体验虚拟的太空。这像有一句话说的:“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Facebook。”

This reality is also reflected in science fiction. Arthur Clarke’s magnificent imagination about space has graally faded away. People stopped looking at starry skies. In the sci-fi works today, there are more imagination about how we live in cyber utopia or dystopia. Writers focus more on various problems we encounter in reality. The imagination of science fiction is abandoning the vastness and profoundness that Arthur Clarke once opened up, instead people are now embracing the narrowness and introversion of cyberpunk.

这样的现实也反映在科幻小说中,克拉克对太空的瑰丽想象已经渐渐远去,人们的目光从星空收回。现在的科幻小说,更多地想象人类在网络乌托邦或反乌托邦中的生活,更多地关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科幻的想象力由克拉克的广阔和深远,变成赛博朋克的狭窄和内向。

As a sci-fi writer, I have been striving to continue Arthur Clarke’s imagination. I believe that the boundless space is still the best direction and destination for human imagination. I have always written about the magnitude and mysteries of the universe, interstellar expeditions, and the lives and civilizations happening in distant worlds. This remains today, although this may seem childish or even outdated. It says on Arthur Clarke’s epitaph, “He never grew up, but he never stopped growing.”

作为科幻作家,我一直在努力延续着克拉克的想象,我相信,无垠的太空仍然是人类想象力最好的去向和归宿,我一直在描写宇宙的宏大神奇,描写星际探险,描写遥远世界中的生命和文明,尽管在现在的科幻作家中,这样会显得有些幼稚,甚至显得跟不上时代。正如克拉克的墓志铭所说:“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

Many people misunderstand sci-fi as trying to predict the future, but this is not true. It just makes a list of possibilities of what may happen in the future, like displaying a pile of cobblestones for people to see and play with. Science fiction can never tell which scenario of the future will actually become the real future. This is not its job. It’s also beyond its capabilities.

与人们常有的误解不同,科幻小说并不是在预测未来,它只是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就像一堆想象力的鹅卵石,摆在那里供人们欣赏和把玩。这无数个可能的未来哪一个会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并不能告诉我们,这不是它的任务,也超出了它的能力。

But one thing is certain: in the long run, for all these countless possible futures, any future without space travel is gloomy, no matter how prosperous our own planet becomes.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从长远的时间尺度来看,在这无数可能的未来中,不管地球达到了怎样的繁荣,那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都是暗淡的。

Sci-fi was writing about the age of digital information and it eventually became true. I now look forward to the time when space travel finally becomes the ordinary. By then, Mars and the asteroid belts will be boring places and countless people are building a home over there. Jupiter and its many satellites will be tourist attractions. The only obstacle preventing people from going there for good, will be the crazy price.

我期待有那么一天,像那些曾经描写过信息时代的科幻小说一样,描写太空航行的科幻小说也变得平淡无奇了,那时的火星和小行星带都是乏味的地方,有无数人在那里谋生;木星和它众多的卫星已成为旅游胜地,阻止人们去那里的唯一障碍就是昂贵的价格。

But even at that time, the universe is still unimaginably big that even our wildest imagination fails to catch its edge. And even the closest star remains out of reach. The vast ocean of stars can always carry our infinite imagination.

但即使在这个时候,宇宙仍是一个大得无法想象的存在,距我们最近的恒星仍然遥不可及。浩瀚的星空永远能够承载我们无穷的想象力。

Thank you all.

谢谢大家。

⑧ 世界三大科幻小说家

世界三大科幻作家是:英国的阿瑟·克拉克、美国的罗伯特·海因莱因和艾萨克·阿西莫夫。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围内(以英国为代表)科幻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所谓“黄金时代”,形成一个持续创作、出版的高峰。被称为世界科幻“三巨头”。

阿西莫夫一生著书近500本,《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曾获7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为后续众多的太空系列小说、电影铺平了道路。

海茵莱因代表作有《星船伞兵》、《星际迷航》、《严厉的月亮》、《双星》、《 银河系公民》、《银河行商》等,4次获带毁得雨果奖,被誉为硬科幻小说大师、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克拉克被誉为“太空时代的先知”,作品包括《童年的终结》、《月尘飘落》、《来自天穹的声音》,《2001年太空漫游》是其经典代表作。

克拉克的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开启了“太空史诗”的新类型,它启发了《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甚至《阿凡达》。曾获3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1986年,被美国科幻与奇幻协会(SFWA)授予终生成就奖——大师奖。

(8)善于演讲的科幻小说作家扩展阅读:

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英国有工业革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导致真正科学幻想小说的兴起;

2、二十世纪初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来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

3、第二次信携世界大战后,由于核裂变、宇宙航行、彩色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蠢坦备,进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说的繁荣;

4、经过二三十年的繁荣,科幻小说家从科幻作品的主题、情节,到艺术的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⑨ 科幻小说作家有哪些

西方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玛丽·雪莱、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小约翰·坎贝尔、哈伯德、莫尔、詹姆斯·布里什、考恩布鲁斯、弗雷德里克·波尔、安德森
中国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王晋康、何宏伟、凌晨、刘维佳、柳文扬、米一、潘海天、星河等

热点内容
现代小说小七义 发布:2024-11-25 20:01:13 浏览:763
古龙现代小说名 发布:2024-11-25 20:00:11 浏览:530
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武功名称 发布:2024-11-25 19:45:53 浏览:289
女主角叫秦什么冰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4-11-25 19:42:21 浏览:169
女主纪染男主沈执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发布:2024-11-25 19:40:04 浏览:953
长篇末世完结小说 发布:2024-11-25 19:09:46 浏览:761
有哪几位作者小说好看 发布:2024-11-25 19:05:54 浏览:213
古代言情红妆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4-11-25 19:00:48 浏览:745
三生三世步生莲小说原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4-11-25 18:43:23 浏览:406
小说古代女生武器的 发布:2024-11-25 17:58:15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