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虚拟现实的科幻小说描写
『壹』 找一部科幻小说,说的是我们的宇宙是虚拟的
我预感到有某种超智慧存在,他们设计制造了一个超级矩阵系统SMS,并在该平台上开发编写了一套多维空间虚拟程序TT-DVRA,正是这套程序的开启运行,虚拟造就了我们这个世界——宇宙。所有的物质,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与对应关系,都是由程序事先写好的,可以说这是一个严谨到天衣无缝的精妙体系。因为它太有规律了,以至於我们这些被虚拟出来的智慧生命,每每想到这里都由衷发自内心地赞叹,这一切似乎太不可思议了!
破译的终极-Hypothesized world (被假设的世界)
现在有许多书籍和网站探讨骇客帝国哲学,其实我也有类似的想法:我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这个问题也同样因为电影而提出,比如The Truman Show(楚门的世界)和Abre los ojos(翻拍为Vanilla Sky)以及The Thirteenth Floor(异次元骇客)。这个学说还被一位哲学家Nick Bostrom升级,写成《你生活在一个电脑世界吗?》因此我时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什麽是真实的存在?是不是像有些人的观点,实质的,物理的世界才是虚幻呢?
那麽由此我对这个世界的解释为,我们所看到的身処的这个无边无际的宇宙以及它所包含的物质运动规律,都只不过是一台被称之为Super Matrix System的超级计算机程序虚拟出来的模仿拟像而已。所以我们不妨来试著这样假设,有那麽一个真实存在且高度文明的世界,那裏的智慧生物进化到近乎理解宇宙万物运动规律的程度,他们设计制造了一台叫做Super Matrix System的超级矩阵系统,并且在它上面开发编写了一整套Ten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虚拟出了一个他们认为近乎合理到天衣无缝的模型体系。在这个虚拟宇宙模型中同样会有以他们的原形设计的生命元,并且这些生命元会按照Ten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事先定义好的规则升级进化。
直到有一天出现了人类,然后再用亿万年的时间进化到像现实中的他们那样,拥有高度发达的智慧与文明,能够有能力去制造同样一台叫Super Matrix System的机器,接著那些实质为虚拟的人类依照自身对自然的认知也去虚拟了一个宇宙模型,而这个再次被虚拟的宇宙模型中也注定会有生命元,且进化到同样高的程度必然也会去制造一台Super Matrix System机器,再往后推理又会继续去虚拟下一个宇宙,依次周而复始无限循环嵌套下去。
那麽我们究竟存在于这无数层嵌套的哪一环呢?就目前来看,生命元是不可能想象得出宇宙之外的事情的,这更受限於Super Matrix System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回避了对母体自身的不安全因素。所以我更倾向于Super Matrix System根本不允许生命元代码拥有突破宇宙之外的意识概念,否则的话当生命元升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破坏系统的平衡。而且我们也不会有什麽自由思想,所谓的自由也只是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比如我现在猜破了这一玄机,认定这个世界是被超智慧制造虚拟出来的,如果这一刻我的头脑拥有了自由思想,那麽为什麽我却无法去证明验证我的猜测呢?再比如,我发挥我的自由思想,我想此时此刻我就站在宇宙以外的某个地方,我正在放眼审视宇宙的真相,可是我能把看到的一切都描绘出来吗?
所以说我们没有什麽自由思想,所谓的自由也只是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另外在我们的社会群体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去推敲,那就是人类个体都喜欢反驳他人的观点。一个事情的正反两面,都有不少人在反驳,假如有一个人说这个是对的,马上就会有人站出来反对他,反之也一样。照这样来说“否认”是人类个体最常见的反应了。更值得一提的是,人在一生当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而这也是一点可疑之処。这个所谓的“否认”和“不知道”其实都是Super Matrix System超级矩阵系统的原始程序代码的遗留问题。早期的TT-DVRA为了防止思维元破译该体系,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对它们的社会交互性采用了一种间接回避补偿模式,进而很好的避免了该严密系统的过快崩溃。
也许真正的真理就在SMS母体自身之外,人类永远也无法知晓,因为有些东西自始至终我们也无法明白。展望遥远的未来,我们的智慧与文明也必将进化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这让我们也有能力制造一台象Super Matrix System一样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同样用於去模拟我们所认为的这个宇宙体系,其中有生命,并且也会沿著设计好的时间规则进化……
最后我只能用Morpheus的著名台词“Pulled over our eyes to blind us from the truth”(拉到我们眼前来使我们看不到真实)来结束这次讨论。
----------------------------------------------------- 答辩补充 ------
我的思想本身也是受限的,所以文中所涉及的词汇也许并不贴切,无法真正表明我的想法。关於超智慧,那也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超智慧,一个比我们早出现壹千万年的文明对於我们来说就是超智慧。至於他们制造的计算机SMS还能否称得上是计算机,又或者早就超越了计算机的境界,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过有一点我认为,即便是再先进他也要有编码的存在,只是编码方式的优越性不同罢了,设想如果不编码又怎麽能组织物质呢?
『贰』 科幻微型小说作文600字
来源: //newxue/zuowen/12473968805578
长大后我成为了UFO调查组的成员。我非常喜欢UFO一类的富有悬念的东西,而且我也不希望人类在宇宙中是孤独的,所以,我就当上了UFO调查组的成员,去探索宇宙,寻找新的有智慧的生物。
有一天,我接到总部的通知,命令我去银河系天王星一带寻找外星人的踪迹。于是,我驾着我的飞行“宝马”去银河系的边缘寻找外星人的踪迹。只用了不到几分钟的时间,我就开到了天王星的上空。我环绕这个大星球转了几万圈,连个人影也没有,我只好下了飞船,登上了天王星。一下飞船,我感到我快冻成冰了,于是我马上启动智能航空服加热。等到身子暖和了,我就开始寻找外星人了,足足找了一天,连个外星生物的影子也没找到。为了不拖延时间,我只好离开了天王星继续前往海王星和冥王星寻找外星生物,结果还是啥也没找到,只好驶出了银河系,不知不觉渐渐来到另外一个不知名的星系。
到了这个不知名的星系,我在飞船上看到一个被保护膜保护着的星球。我正在仔细地打量着这个星球,忽然保护膜张开了一个洞,把我的“宝马”给吸进了洞内。这时我看到了一个非常富丽堂皇的城市,到处是排着队的飞车,还有用金子盖的大楼。怎么到处是金子做的碑,和墓地似的,原来,它们这里是多发地震,为了不被毕竖行轧死,当地“人”在地下建造了“居民区”,金碑就是门牌。我走进一幢大楼。看到外星人的模样和我们地球人长得很像,但是头上有两个触角。一位官员模样的外星人用熟练的汉语对我说:“欢迎你来到艾克斯星球,我们也在寻找别的生物,我们今天终于找到了,我希望和你能成为朋友。”
我立即向总部作了汇报,并转达了艾克斯星球对我们地球人的祝福。总部马上通知我:“你已圆满完成任务,在艾克斯星球好好玩几天吧。”我高兴地回答:“是!”。于是我就找外星人玩去了。
上科幻小说网
带上她的眼睛 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我实在累了,便请求主任给我两天假,出去短暂旅游一下散散心。主任答应了,条件是我再带一双眼睛去,我也答应了,于是他带我去拿眼睛。 眼睛放在控制中心走廊尽头的一个小房间里,现在还剩下十几双。 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象刚毕业的小姑娘,呆呆地看着我。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更显得娇小,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显然刚刚体会到太空不是她在大学图书馆中想象的浪漫天堂,某些方面手哗可能比地狱还稍差些。 “麻烦您了,真不好意思。她连连向我鞠躬,这是我听到过的最轻柔的声音,我想象着这声音从外太空飘来,象一阵微风吹过轨道上那些庞大粗陋的钢结构,使它们立刻变得象橡皮泥一样软。 “一点都不,我很高兴有个伴儿的。你想去那儿?”我豪爽地说。 “什么?您自己还没决定去哪儿?”她看上去很高兴。但我立刻感到两个异样的地方,其一,地面与外太空通讯都有延时,即使在月球,延时也有两秒钟,小行星带延时更长,但她的回答几乎感觉不到延时,这就是说,她现在在近地轨道,那里回地面不用中转,费用和时间都不需多少,没必要托别人带眼睛去渡假。其二是她身上的太空服,做为航天个人装备工程师,我觉得这种太空服很奇怪:在服装上看不到防辐射系统,放在她旁边的头盔的面罩上也没有强光防护系统;我还注意到,这套服装的隔热和冷却系统异常发达。 “她在哪个空间站?”我扭头问主任。 “先别问这个吧。”主任的脸色很阴沉。 “别问好吗?”屏幕上的她也说,还是那副让人心软的小可怜样儿。 “你不会是被关禁闭吧?”我开玩笑说,因为她所在的舱室十分窄小,显然是一个航行体的驾驶舱,各种复杂的导航系统此起彼伏地闪烁着,但没有窗子,也没有观察屏幕,只有一支在她头顶打转的失重的铅笔说明她是在太空中。听了我的话,她和主任似乎都愣了一下,我赶紧说:“好,我不问自己不该知道的事了,你还是决定我们去哪儿纤纳吧。 这个决定对她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是在决定生存还是死亡,或者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 “哦,这对我来说不容易,您要是看过海伦。凯勒的《三天所见》的话,就能明白这多难了!” “我们没有三天,只有两天。在时间上,这个时代的人都是穷光蛋。但比那个二十世纪盲人的幸运的是,我和你的眼晴在三小时内可到达地球的仍何一个地方。” “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她告诉了我那个地方,于是我带着她的眼睛去了。 草原 这是高山与平原,草原与森林的交接处,距我工作的航天中心有两千多公里,乘电离层飞机用了15分钟就到了这儿。面前的塔克拉玛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由沙漠变成了草原,又经过几代强有力的人口控制,这儿再次变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 现在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天山覆盖着暗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我掏出她的眼晴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付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象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象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 现在,长年在月球和小行星带工作的人已有上百万,他们回地球渡假的费用是惊人的,于是吝啬的宇航局就设计了这玩艺儿,于是每个生活在外太空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渡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这个小玩艺开始被当做笑柄,但后来由于用它“渡假” 的人能得到可观的补助,竟流行开来。最尖端的技术被采用,这人造眼睛越做越精致,现在,它竟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他(她)的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多带一双眼睛去渡假成了宇航系统地面工作人员从事的一项公益活动,由于渡假中的隐私等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乐意再带双眼睛,但我这次无所谓。 我对眼前的景色大发感叹,但从她的眼睛中,我听到了一阵轻轻的抽泣声。 “上次离开后,我常梦到这里,现在回到梦里来了!”她细细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象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 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 “啊,当然,太空中的人还是封闭的,二十世纪的一个叫耶格尔的飞行员曾有一句话,是描述飞船中的宇航员的,说他们象……” “罐头中的肉。” 我们都笑了起来。她突然惊叫:“呀,花儿,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耶!能闻闻她吗?不,别拔下她!”,我只好半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象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笑着摇摇头,这是一个闪电变幻疯狂追逐的时代,女孩子们都浮躁到了极点,象这样的见花落泪的林妹妹真是太少了。 “我们给这朵小花起个名字好吗?嗯……叫她梦梦吧。我们再看看那一朵好吗? 他该叫什么呢?嗯,叫小雨吧;再到那一朵那儿去,啊,谢谢,看她的淡蓝色,她的名字应该是月光……“ 我们就这样一朵朵地看花,闻花,然后再给它起名字。她陶醉于其中,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忘记了一切。我对这套小女孩的游戏实在厌烦了,到我坚持停止时,我们已给上百朵花起了名字。 一抬头,我发现已走出了好远,便回去拿丢在后面的背包,当我拾起草地上的背包时,又听到了她的惊叫:“天啊,你把小雪踩住了!”我扶起那朵白色的野花,觉得很可笑,就用两只手各捂住一朵小花,问她:“她们都叫什么?什么样儿?” “左边那朵叫水晶,也是白色的,它的茎上有分开的三片叶儿;右边那朵叫火苗,粉红色,茎上有四片叶子,上面两片是单的,下面两片连在一起。” 她说的都对,我有些感动了。 “你看,我和她们都互相认识了,以后漫长的日子里,我会好多次一遍遍地想她们每一个的样儿,象背一本美丽的童话书。你那儿的世界真好!” “我这儿的世界?要是你再这么孩子气地多愁善感下去,这也是你的世界了,那些挑剔的太空心理医生会让你永远呆在地球上。” 我在草原上无目标地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我迈过去继续向前走,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象……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不,别动,这是真是天国的风呀!”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然后应她的要求,我又把手在溪水中打湿,再举到风中把天国的感觉传给她。我们就这样又消磨了很长时间。 再次上路后,沉默地走了一段,她又轻轻地说:“你那儿的世界真好。” 我说:“我不知道,灰色的生活把我这方面的感觉都磨钝了。” “怎么会呢?!这世界能给人多少感觉啊!谁要能说清这些感觉,就如同说清大雷雨有多少雨点一样。看天边那大团的白云,银白银白的,我这时觉得它们好象是固态的,象发光玉石构成的高山。下面的草原,这时倒象是气态的,好象所有的绿草都飞离了大地,成了一片绿色的云海。看!当那片云遮住太阳又飘开时,草原上光和影的变幻是多么气势磅薄啊!看看这些,您真的感受不到什么吗?” ……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渴望地听草原上的每一种声音。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小溪中的一条小鱼,都会令她激动不已;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风中一缕绿草的清香都会让她落泪……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病态的程度。 日落前,我走到了草原中一间孤伶伶的白色小屋,那是为旅游者准备的一间小旅店,似乎好久没人光顾了,只有一个迟钝的老式机器人照看着旅店里的一切。我又累又饿,可晚饭只吃到一半,她又提议我们立刻去看日落。 “看着晚霞渐渐消失,夜幕慢慢降临森林,就象在听一首宇宙间最美的交响曲。” 她陶醉地说。我暗暗叫苦,但还是拖着沉重的双腿去了。 草原的落日确实很美,但她对这种美倾泻的情感使这一切有了一种异样的色彩。 “你很珍视这些平凡的东西。”回去的路上我对她说,这时夜色已很重,星星已在夜空中出现。 “你为什么不呢,这才象在生活。”她说。 “我,还有其他的大部分人,不可能做到这样。在这个时代,得到太容易了。物质的东西自不必说,蓝天绿水的优美环境、乡村和孤岛的宁静等等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甚至以前人们认为最难寻觅的爱情,在虚拟现实网上至少也可以暂时体会到。 所以人们不再珍视什么了,面对着一大堆伸手可得的水果,他们把拿起的每一个咬一口就扔掉。 “但也有人面前没有这些水果。”她低声说。 我感觉自己剌痛了她,但不知为什么。回去的路上,我们都没再说话。 这天夜里的梦境中,我看到了她,穿着太空服在那间小控制舱中,眼里含泪,向我伸出手来喊:“快带我出去,我怕封闭!”我惊醒了,发现她真在喊我,我是戴着她的眼睛仰躺着睡的。 “请带我出去好吗?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 我脑袋发沉,迷迷糊糊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草原上的夜雾使它有些发红。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有无数点萤火虫的幽光在朦朦胧胧的草海上浮动,仿佛是草原的梦在显形。 我伸了个懒腰,对着夜空说:“喂,你是不是从轨道上看到月光照到这里?告诉我你的飞船的大概方位,说不定我还能看到呢,我肯定它是在近地轨道上。” 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一小段旋律过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又接着哼下去,陶醉于其中,完全忘记了我的存在。《月光》的旋律同月光一起从太空降落到草原上。我想象着太空中的那个娇弱的女孩,她的上方是银色的月球,下面是蓝色的地球,小小的她从中间飞过,把音乐溶入月光…… 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音乐,是不是德彪西的我就不知道了,那轻柔的乐声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不知过了多久,音乐变成了呼唤,她又叫醒了我,还要出去。 “你不是看过月亮了吗?!”我生气地说。 “可现在不一样了,记得吗,刚才西边有云的,现在那些云可能飘过来了,现在月亮正在云中时隐时现呢,想想草原上的光和影,多美啊,那是另一种音乐了,求你带我的眼睛出去吧!” 我十分恼火,但还是出去了。云真的飘过来了,月亮在云中穿行,草原上大块的光斑在缓缓浮动,如同大地深处浮现的远古的记忆。 “你象是来自十八世纪的多愁善感的诗人,完全不适合这个时代,更不适合当宇航员。”我对着夜空说,然后摘下她的眼睛,挂到旁边一棵红柳的枝上,“你自己看月亮吧,我真的得睡觉去了,明天还要赶回航天中心,继续我那毫无诗意的生活呢。” 她的眼睛中传出了她细细的声音,我听不清说什么,径自回去了。 我醒来时天已大亮,阴云已布满了天空,草原笼罩在蒙蒙的小雨中。她的眼睛仍挂在红柳枝上,镜片上蒙上了一层水雾。我小心地擦干镜片,戴上它。原以为她看了一夜月亮,现在还在睡觉,却从眼睛中听到了她低低的抽泣声,我的心一下子软下来。 “真对不起,我昨天晚上实在太累了。” “不,不是因为你,呜呜,天从三点半就阴了,五点多又下起雨…… “你一夜都没睡?!” “……呜呜,下起雨,我,我看不到日出了,我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呜呜,好想看的,呜…… 我的心象是被什么东西溶化了,脑海中出现她眼泪汪汪,小鼻子一抽一抽的样儿,眼睛竟有些湿润。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的一天一夜里,她教会了我某种东西,一种说不清的东西,象月夜中草原上的光影一样朦胧,由于它,以后我眼中的世界与以前会有些不同的。 “草原上总还会有日出的,以后我一定会再带你的眼睛来,或者,带你本人来看,好吗?” 她不哭了,(此处去掉一句),突然,她低声说: “听……” 我没听见什么,但紧张起来。 “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她激动地说,那口气如同听到世纪钟声一样庄严。 落日六号 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经历很快就淡忘了。很长时间后,当我想起洗那些那次旅行时穿的衣服时,在裤脚上发现了两三棵草籽。同时,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棵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虽然是无意识地,当一天的劳累结束后,我已能感觉到晚风吹到脸上时那淡淡的诗意,鸟儿的鸣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甚至黄昏时站在天桥上,看着夜幕降临城市……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当这种变化发展到让我觉察出来时,我又想起了她。 也是无意识地,在闲暇时甚至睡梦中,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那封闭窄小的控制舱,奇怪的隔热太空服……后来这些东西在我的意识中都隐去了,只有一样东西凸现出来,这就是那在她头顶上打转的失重的铅笔,不知为什么,一闭上眼睛,这只铅笔总在我的眼前飘浮。终于有一天,上班时我走进航天中心高大的门厅,一幅见过无数次的巨大壁画把我吸引住了,壁画上是从太空中拍摄的蔚蓝色的地球。那只飘浮的铅笔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同壁画叠印在一起,我又听到了她的声音: “我怕封闭……”一道闪电在我的脑海里出现。 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我发疯似地跑上楼,猛砸主任办公室的门,他不在,我心有灵犀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他果然在里面,看着大屏幕。她在大屏幕上,还在那个封闭的控制舱中,穿着那件“太空服”,画面凝固着,是以前录下来的。“是为了她来的吧。”主任说,眼睛还看着屏幕。 “她到底在哪儿?!”我大声问。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一切都明白了,我无力地跌坐在地毯上。 “落日工程”原计划发射十艘飞船,它们是“落日一号”到“落日十号”,但计划由于“落日六号”的失事而中断了。“落日工程”是一次标准的探险航行,它的航行程序同航天中心的其它航行几乎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落日”飞船不是飞向太空,而是潜入地球深处。 第一次太空飞行一个半世纪后,人类开始了向相反方向的探险,“落日”系列地航飞船就是这种探险的首次尝试。 四年前,我在电视中看到过“落日一号”发射时的情景。那时正是深夜,吐鲁番盆地的中央出现了一个如太阳般耀眼的火球,火球的光芒使新疆夜空中的云层变成了绚丽的朝霞。当火球暗下来时,“落日一号”已潜入地层。大地被烧红了一大片,这片圆形的发着红光的区域中央,是一个岩浆的湖泊,白热化的岩浆沸腾着,激起一根根雪亮的浪柱……那一夜,远至乌鲁木奇,都能感到飞船穿过地层时传到大地上的微微振动。 “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飞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层航行,安全返回地面。其中“落日五号”创造了迄今为止人类在地层中航行深度的记录:海平面下3100公里。“落日六号”不打算突破这个记录。因为据地球物理学家的结论,在地层3400-3500公里深处,存在着地幔和地核的交界面,学术上把它叫做“古腾堡不连续面”,一旦通过这个交界面,便进入地球的液态铁镍核心,那里物质密度骤然增大,“落日六号”的设计强度是不允许在如此大的密度中航行的。 “落日六号”的航行开始很顺利,飞船只用了两个小时便穿过了地表和地幔的交界面----莫霍不连续面,并在大陆板块漂移的滑动面上停留了五个小时,然后开始了在地幔中三千多公里的漫长航行。宇宙航行是寂寞的,但宇航员们能看到无限的太空和壮丽的星群;而地航飞船上的地航员们,只能凭感觉触摸飞船周围不断向上移去的高密度物质。从飞船上的全息后视电视中能看到这样的情景:炽热的岩浆剌目地闪亮着,翻滚着,随着飞船的下潜,在船尾飞快地合拢起来,瞬间充满了飞船通过的空间。有一名地航员回忆:他们一闭上眼睛,就看到了飞快合拢并压下来的岩浆,这个幻象使航行者意识到压在他们上方那巨量的并不断增厚的物质,一种地面上的人难以理解的压抑感折磨着地航飞船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受到这种封闭恐惧症的袭击。 “落日六号”出色地完成着航行中的各项研究工作。飞船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15公里,飞船需要航行20小时才能到达预定深度。但在飞船航行15小时40分钟时,警报出现了。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航行区的物质密度由每立方厘米6。3克猛增到9。5克,物质成份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尽管“落日六号”当时只到达了2500公里的深度,目前所有的迹象却冷酷地表明,他们闯入了地核!后来得知,这是地幔中一条通向地核的裂隙,地核中的高压液态铁镍充满了这条裂隙,使得在“落日六号”的航线上,古腾堡不连续面向上延伸了近1000公里!飞船立刻紧急转向,企图冲出这条裂隙,不幸就在这时发生了:由中子材料制造的船体顶住了突然增加到每平方厘米1600吨的巨大压力,但是,飞船分为前部烧熔发动机、中部主舱和后部推进发动机三大部分,当飞船在远大于设计密度和设计压力的液态铁镍中转向时,烧熔发动机与主舱结合部断裂,从“落日六号”用中微子通讯发回的画面中我们看到,已与船体分离的烧熔发动机在一瞬间被发着暗红光的液态铁镍吞没了。地层飞船的烧熔发动机用超高温射流为飞船切开航行方向的物质,没有它,只剩下一台推进发动机的“落日六号”在地层中是寸步难行的。地核的密度很惊人,但构成飞船的中子材料密度更大,液态铁镍对飞船产生的浮力小于它的自重,于是,“落日六号”便向地心沉下去。 人类登月后,用了一个半世纪才有能力航行到土星。在地层探险方面,人类也要用同样的时间才有能力从地幔航行到地核。现在的地航飞船误入地核,就如同二十世纪中期的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 好在“落日六号”主舱的船体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讯系统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完好的联系。以后的一年中,“落日六号”航行组坚持工作,把从地核中得到了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他们被裹在几千公里厚的物质中,这里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五千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钢石的液态铁镍!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落日六号”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在这样的世界里,《神曲》中的《地狱篇》像是在描写天堂了;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写它吗? 沉重的心理压力象毒蛇一样撕裂着“落日六号”地航员们的神经。一天,船上的地质工程师从睡梦中突然跃起,竟打开了他所在的密封舱的绝热门!虽然这只是四道绝热门中的第一道,但瞬间涌入的热浪立刻把他烧成了一段木炭。指令长在一个密封舱飞快地关上了绝热门,避免了“落日六号”的彻底毁灭。他自己被严重烧伤,在写完最后一页航行日志后死去了。 从那以后,在这个星球的最深处,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8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平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讯设备的能量很快就要耗尽,现有的能量已不能维持传感眼镜的超高速数据传输,这种联系在三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飞机上,当时我已把她的眼晴摘下来放到旅行包中。 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后来“落日六号”同地面只能保持着语音和数据通讯,而这个联系也在一天深夜中断了,她被永远孤独地封闭于地心中。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五十至八十年,她将在这不到10平方米的地心世界里渡过自己的余生。 我不敢想象她同地面世界最后告别的情形,但主任让我听的录音出乎我的意料。 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 “……你们发来的最后一份补充建议已经收到,今后,我会按照整个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可能是几代人以后吧,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有人会再次进入这里,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会在这里安排好自己生活的。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再见。” 透明地球 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处,我都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 我曾经躺在海南岛的海滩上、阿拉斯加的冰雪上、俄罗斯的白桦林中、撒哈拉烫人的沙漠上。……每到那个时刻,地球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在我下面六千多公里深处,在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汨在那里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感受到了从几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我想象着金色的阳光和银色的月光透射到这个星球的中心,我听到了那里传出的她吟唱的《月光》,还听到她那轻柔的话音: “……多美啊,这又是另一种音乐了……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贪庆赢印眨滤丙/////////////////现在好像都在用这个,效果还不错,分享给大家! 写一篇科幻小说作文600字
『叁』 元宇宙这么火,有什么关于未来元宇宙生活的科幻小说推荐吗
高泽龙的《元宇宙2086》是一本描写未来元宇宙的科幻小说。2086年,元网络已经完全取代了互联网,人们的生活、娱乐学习、工作很多都在元网络中完成。因为元网络高度发达、孔不入沉浸无感,这就造成“虚拟”和“现实”叠融绕,难辨其真。人、网、物三者浑然一体。故事的主人公是似友人又似爱人的情侣搭档,讲述了两人联手,在虚拟世界中历险成长,调查取证,并且最终摧毁杀害自己父母、同时又是自己师傅的《石社》社长阴谋的故事。小说内有大量的沉浸式、未来科技、赛博朋克的描绘,在当下全网最火的概念下,虽然可能不够尽善尽美,但是不妨碍成为精英阶层的谈资和话题。作品情感浓郁,想象力丰富,是一篇具有很大趣味性的未来科技向小说。
『肆』 世界经典科幻小说推荐10本 10部世界经典科幻小说介绍
1、《海底两万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是科幻小说的先驱,他的这部小说问世60年后,“科幻小说”这个词才正式出现在公众文化中。《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最具预见性的作品,其中的潜艇战、水肺潜水甚至泰瑟枪之后都成为现实。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的名字“鹦鹉螺号”就源自《海底两万里》。
2、《震荡波骑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赛博朋克小说的开山之作,比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发表《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还要早九年,甚至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个词也是在这部小说发表五年后才出现。虽然,《震荡波骑士》中没有描写一个虚拟现实的华丽网络空间,但小说中的电脑黑客在全球计算机网络上释放了一个可以自我复制的程序,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把这个程序叫做“蠕虫”。1982年,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在分布式计算领域所作的工作和约翰·布鲁勒尔小说中的描述惊人地相似。1988年第一个现实中的蠕虫病毒在互联网上出现并迅速扩散,感染了数千台电脑。
3、《天堂的喷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阿瑟·C·克拉克Arthur C.Clark的这本小说描写了“太空升降机”—从位于10000公里高处的地球轨道上,将一条缆索放到地面上。通过这条缆索,人们乘坐特殊的缆车或升降机进入宇宙空间。如果这样的“太空升降机”有一天成为现实的话,其预见性可以和《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潜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没有发明出太空升降机的实物,不过他进行了严谨的演算,证明太空升降机是可行的。他甚至预测出碳纤维将是制造升降机缆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后,这一预测成为现实,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将太空升降机研究付诸行动时,碳纳米管成为核心材料。
4、《赛亭星Cyteen》(1988)。C.J.切瑞C.J.Cherryh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严酷的星球,那里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关系恶劣。《赛亭星》的矛盾主线是推动克隆人超越基因复制品限制的尝试。故事中科学家通过创造类似的童年经历,试图塑造他们社会中最有价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过这部作品,巧妙地探讨了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孰重孰轻的争论。
5、《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作者金·斯坦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对火星的殖民化开始于2026年,200年后结束,那时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类迈出了走进星际空间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着重描写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并且密切关注火星的地理环境,仿佛我们中的每个人都会登上这个红色星球一样。
6、《钻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故事情节是一个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间获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进的绘本启蒙书,这本书在各种情况下一直指导小女孩的成长。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这本启蒙书和小女孩生活的整个世界时,借鉴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关于分子纳米技术的一些观念,那就是微型机械过特定时间就会创造新奇迹。
7、《彩虹尽头Rainbows End》(2006)。第一次读这本小说时,主要内容中远超现实的科技让读者感觉作者弗诺·文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设定在2025年似乎过度乐观。“隐形眼镜”佩戴者的周围覆盖着网络上的数字信息—“网衣”。个人社交网络资料可能出现在他们的头边,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车或飞机上喷涂怪物或龙的图案。不过现实世界的科技发展速度远比我当时想象的迅猛。
8、《炽热Incandescence》(2008)。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设定为:遥远的未来,背景:跨星系的文明—这部作品似乎无可争议地属于太空歌剧的范畴,不过格雷格·伊根之前还写过一本广义相对论和天体物理学的启蒙小说。故事情节大多发生在工业革命前诡异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尽快发现某些先进的物理学原理,否则他们就会有大灾难。
9、《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1895)。H·G·威尔斯H.G.Wells的这本小说有点自我剽窃的意味—那台机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从《顽固的亚尔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过来的。H·G·威尔斯的这篇短篇小说出版于1888年,比《时间机器》出版时间早七年。尽管如此,《时间机器》仍是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因为这部小说传播了这样的理念:时光旅行可以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样依赖于魔法。近几十年中物理学家们争先恐后进行理论上时光机器的研究,就证明《时间机器》关于四维宇宙中时光旅行的描写极具预见性。
10、《我,机器人I,Robot》(1950)。1941年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创造了“机械人工程学robotics”这个词。短篇小说集《我,机器人》收录了艾萨克·阿西莫夫最著名的作品—《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虽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作品中没有过多描述机器人的“正电子大脑”如何运作,但提出了一种思路:机器的思想运转正常,但指令冲突使其行为怪异。之后的计算机程序员对这种思路再熟悉不过,因为指令冲突时程序就会出现bug。
『伍』 有什么写科幻小说的素材,速求ヾ(@゜∇゜@)ノ 在线等,挺急的……
根据我的搜索结果,有一些常见的科幻小说的素材如下:
- 时间旅行:可以写关于穿越到过去或未来的故事,探讨历史或社会的变化,或者涉及平行宇宙或时空悖论等主题。
- 外星人:可以写关于人类与外星让滑生命的御隐接触或冲突的故事,展现不同的文化或文明,或者探索外星人的起源或目的等主题。
- 末日:可以写关于地球或人类面临灾难或毁灭的故事,描述生存或逃亡的挑战,或者探讨人性或道德等主题。
- 人工智能:可以写关镇滑厅于人类与机器人或智能系统的互动或对抗的故事,揭示技术的利弊,或者探讨意识或自由等主题。
- 基因工程:可以写关于人类或其他生物被改造或进化的故事,展现新的能力或特征,或者探讨身份或伦理等主题。
当然,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科幻小说的素材,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创造出更独特和有趣的科幻小说的素材。
『陆』 如果让你推荐5本基于虚拟现实的科幻小说,你会推荐哪本
最抒情、最美丽的交替现实从未被书写过。罗伯茨给我们呈现了一个20世纪的世界,当时罗马天主教会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新教被推翻,教会逐渐掌权。这就是科幻小说中所谓的“固定小说”,由之前发表的故事串联而成。这是一个基于市场的科幻专业,有时它会产生真正的杰作,比如《Pavane》。
三部巨著(实际上是八部短篇小说或作品,被压缩成三卷;如果你像我一样躺在床上看书睡着了,你也不会希望它摔到你脸上吧。本书以另一种视角来审视17世纪和18世纪的世界,重点关注现代科学的起源和诞生之争。雄心勃勃这个词不足以形容这些书。大胆的接近。哇。最初出版的Quicksilver,混乱和系统的世界。
其他我推荐:
波尔·安德森的《三颗心和三只狮子》,《SS-GB》,Len Deighton著《乔纳森·斯特兰奇与诺雷尔先生》苏珊娜·克拉克著,迈克尔·摩尔科克(Michael Moorcock)著,特里·比森的《山上的火》,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的《变形记》等。
『柒』 求几本写虚拟现实世界游戏的小说,科幻类
巅峰玩家。
落地一把98K。
开局一个大天使。
《网游之神级炼妖师》
作者:青烟一夜。
《疯巫妖的实验日志》
作者:愤怒的松鼠。
《从零开始》
作者:雷云风暴。
《全能游戏设计师》
作者:青衫取醉。
《逍遥梦路》
作者:文抄公。
『捌』 当现实与虚拟失去边界—《克莱因壶》
最近读了日本传奇推理作家组合冈岛二人(笔名)的经典作品《克莱因壶》,不禁感到惊艳!虽然这些年来虚拟现实(VR)题材的影视作品佳作频出,《黑客帝国》《头号玩家》《黑镜》《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等都相当生动地展现了虚拟现实世界的体验和对人的异化,但这本《克莱因壶》的出版时间早在1989年,竟然已经把虚拟现实的诡魅描摹得那么到位,让人不禁脊背发凉。
在小说名字中出现的“克莱因壶”,就是数学领域中存在于四维空间的“克莱因瓶”,它没有“边”,表面不会终结,没有内外之分,把它对称剪开就能得到两个莫比乌斯环。如果人沿着克莱因壶的外侧面一直走,会自然而然地走到壶的内壁,然后又走回外侧面上,无限循环。这在书中被用来形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失去边界时,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虚实难分的状态,真的非常巧妙。
这本融合了科幻和推理元素的小说情节相当精彩,乱搏在这里就不剧透了,只讲一下令我细思恐极的两点:
在虚拟现实世界中穿行的人,肉身在现实空间中都是隔开在不同空间的,只是通过几可乱真的体感设备在虚拟世界里获得极具“现实感”的体验,与他人互动。这种情况下,体验者似乎很安全,不会受到实质性的伤害?
那如果,体验者在虚拟世界中经历了极大的惊吓或精神折磨,导致精神失常甚至脑死亡呢?如果由于某种别有用心的设计,导致体验者混淆了虚拟与现实,在现实世界中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呢?虚拟现实可以让我们离阴谋和邪恶更近,因为物理距离的隔离与保护不再起作用了。
当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到可以完美模拟人类各种感官的时候,边界感的消失会让人陷入极大的混乱中,就如同小说主人公那样,在不知不觉间被植入了不可靠的记忆,如何判断当下的自己是否哗散祥处于真实世界,都成了一个艰难的逻辑推演题。这已经可以上升到哲学意义了,正如存在主义哲学家们所思考的命题。虚拟世界既然是对现实的模拟和再创造,必定不会毫无破绽。怕就怕,当虚拟比现实更“美好”,人便只愿长醉不愿醒了。这样的选择能否算是自由意志?人的存在意义是否被消解?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否则,像在克莱因瓶的表面上行走、无始无终地轮回,真是种宿命般的悲剧。掘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