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科幻小说世界观
Ⅰ 求科幻小说世界观设定
现在比较流行的又好写的事3类,一种是末世类(比如:全球进化),一种是宇宙战斗类(比如设定一个人类的公敌虫族,高级智慧生命,或者是人类内斗),一种是科幻穿越(比如神魔养殖场,无限恐怖,各种无限流,无限流的小说可以天马行空,很容易上手)
Ⅱ 科幻小说常见设定是什么
科幻小说常见设定如下:
1、超光速飞行。
我把星际旅行,瞬间移动这些移动速度快的都归为一类。不管是飞行器还是个人。基本上只要有星际尺度设定的作品,超光速飞行是一个最常见的设定了。作品比如《星际迷航》、《星球大战》、《星星,我的目的地》、《闪电侠》。
2、时空穿越。
回到过去,未来,或者单纯的时间空间变幻应该都属于这一类。其实超光速飞行和虫洞,感觉也能沾边。作品比如《回到未来》、《终结者》、《源代码》、《环形使者》、《十二猴子》、《时间旅行手册》《阿努比斯之门》、《电光》《永恒的终结》之类的,感觉说的电影比较多。
3、永生不死。
各种类型导致的永生不死都能归于这一类吧,很多作品都提到了人体冷冻技术,科技,变异,甚至就是时间尺度不一致都可以算。这和科技AI会有一些重合,有小说把意识上载也算作是永生了。比如《科学怪人》、《漫长的人生》、《第六日》、《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超喜欢)、《副本》、《百年法》。
4、人工智能。
主要是想说机器人这一类,可以衍生出很多思考,不乏各种伦理类的神作。《机器人能梦见电子羊吗?》、《少数派报告》《海伯利安》《安德的游戏》《我,机器人》《神经漫游者》等等。
5、机甲装甲。
小时候看这一类日系的漫画很多,《强殖装甲》、《铳梦》、《高达》之类。还有《星船伞兵》《光环》这一类,挺炸挺燃。
6、意念交流。
很多外星人都会这一招,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似乎天然可以放这个技能。既有毁灭你与你何干,又有星际迷航里面保护原生态文明的博爱。作品也多到不行:《探寻者》《阿凡达》《ET》《火星》《卫斯理》。
7、虚拟世界。
很多虚拟世界是设定为超级电脑啥的,也有单独的意识控制,我觉得可以算作一类:《盗梦空间》《观察者》《明日边缘》《源代码》。
Ⅲ 有哪些情节精彩,世界观宏大的科幻小说
双宇
Ⅳ 科幻小说的特点
在文学中,奇幻小说这种小说形式包括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角色扮演游戏和电影,依文化背景可区分为东方奇幻小说与西方奇幻小说,故事结构多半以神话与宗教以及古老传说为设定,因而具有其独特之世界观。典型的奇幻小说大都发生在与地球迥然不同的世界中,充满了神话生物和魔法力量。奇幻小说这种体裁与科幻小说与恐怖小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这三种体裁起重要作用的都是幻想成分,都以现实为基础或者推测现实曾经怎样、应当怎样。奇幻小说的特点是魔法、勇敢的骑士、不幸的少女、虚构生物和探索。奇幻小说有悠久、卓越的历史,起源自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特别是荷马的奥德赛)、其他史诗如贝奥武甫、和中世纪浪漫文学的广泛基础。亚瑟王的传说是当代奇幻小说的另一个先驱,充满了大量的魔法、剑术、浪漫和轮廓鲜明的道德问题。与科幻小说不同之处,在于奇幻小说之背景,通常较偏向非百分之百理性或是不可预测的世界结构上(内容多有魔法、剑、神、恶魔、先知),以时间序区分,奇幻小说较偏向过去也就是历史中寻求背景依据或是相似,而科幻小说则会偏向现有科技的延续,强化及加强想像。
62
5 赞赏
Ⅳ 如何构造奇幻小说的世界观
应该适当舍弃宏观,着力建构微观。
不要动不动搞创世神话,什么上古主神,六神、七神、XX神,第一纪元,第二纪元,英雄纪元,黎明纪元之类各种模仿北欧神话,希腊神话的玩意。
根据我的经验,这些东西,基本上都会沦为无意义的背景板。能够用好的作者不说没有,也确实是凤毛麟角。许多人都很喜欢这类宏大的世界观建构,让自己当上帝,但是建构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抄来抄去的。
所以,世界观整体的宏观建构,不要搞得那么复杂,那么多样,有一个大概的面貌就行了。比如这个世界的陆海分布是什么样的,有几个大陆,几个大洋,几个国家,几个种族,把这些基本的说明白就够了,不用每个地方都从上古创世开始讲,没太大意义。
而着力构建微观往往会让你的故事显得更生动,更鲜活,也更有真实感。例如你的世界里有两个宗教之间的冲突,不能只写两教一言不合就动手,你应该构建出他们是为什么冲突的。例如他们之间的具体教义究竟有哪些区别,具体哪些地方有冲突,是教义不同还是仪轨不同。
如果是教义不同具体是哪些教义不同,为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又对信徒产生了哪些影响,不同宗教各自的教职结构等等,这后面应该有一个完善的逻辑支撑,让读者能够产生这样的想法:他们俩有冲突是必然的。
而不是直接写教徒一见面就问候家人甚至抄家伙动手,却对于这一切的理由草草带过,让人感觉简直是被作者强行安排的一样。
再比如,这个世界中,主要的语言有几种,有没有一种通用语。如果没有通用语,那么主角跑到其他种族或者国家的领地,语言不通是怎么解决的,当地是否能提供翻译服务,还是主角本身就懂好几种语言。
如果有通用语,那么通用语是怎么形成的,如何确保大部分人都会说通用语。乃至于各地语言是不是会存在发音上的区别,比如法语H放开头不发音,德语结尾的ch发k的音而英语结尾的ch发tʃ的音,是否可以从口音中就能听出一个人从哪里来,等等。
虽然不至于像托尔金那样直接创造一门语言,但是把语言问题讲清楚了,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全世界都讲中国话或者外星人都讲英语的尴尬局面,甚至还可以以此作为剧情的一个小点。
此外还有货币的问题。从A国到B国,或者从A种族到B种族,货币如何兑换,是全世界都有统一的货币,还是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货币。
如果全世界有统一的货币,那么统一的货币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国家和种族居然都会承认统一的货币而不担心有造假的事情发生,谁来发行统一的货币;如果没有统一的货币,是不是涉及到汇率的问题,汇率是浮动的还是固定不变的,主角从A到B是不是要兑换货币。
当一个读者看完了你的作品,他可能并不能认清你作品中世界观的全貌,不会记得太多门派和势力的设定,对科技和社会体系的认识可能就更加模糊了,但毫无疑问的,你的读者一定会记得你故事中的出彩的人物,会记得人物的目标、人物的能力、特长、经历过的关键事件等等。
你整个世界观的构架也一定是通过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的。
而在世界观的课程中提及人设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在制作人设的时候,人物的能力就要遵从世界观背景下设定的力量体系,在不断晋升过程中发生的事、遇见的人则不断影响着人物的性格,最终才能建立一个有着完整背景架构的人物形象。
无论是基于现实世界创造的漫威世界观,还是在科幻背景下诞生的星战世界观,每一个出彩的世界观和出色的人物都是相互依托的。
Ⅵ 科幻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在文学中,奇幻小说这种小说形式包括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角色扮演游戏和电影,依文化背景可区分为东方奇幻小说与西方奇幻小说,故事结构多半以神话与宗教以及古老传说为设定,因而具有其独特之世界观。典型的奇幻小说大都发生在与地球迥然不同的世界中,充满了神话生物和魔法力量。奇幻小说这种体裁与科幻小说与恐怖小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这三种体裁起重要作用的都是幻想成分,都以现实为基础或者推测现实曾经怎样、应当怎样。奇幻小说的特点是魔法、勇敢的骑士、不幸的少女、虚构生物和探索。奇幻小说有悠久、卓越的历史,起源自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特别是荷马的奥德赛)、其他史诗如贝奥武甫、和中世纪浪漫文学的广泛基础。亚瑟王的传说是当代奇幻小说的另一个先驱,充满了大量的魔法、剑术、浪漫和轮廓鲜明的道德问题。与科幻小说不同之处,在于奇幻小说之背景,通常较偏向非百分之百理性或是不可预测的世界结构上(内容多有魔法、剑、神、恶魔、先知),以时间序区分,奇幻小说较偏向过去也就是历史中寻求背景依据或是相似,而科幻小说则会偏向现有科技的延续,强化及加强想像。
Ⅶ 除三体外 还有哪些科幻小说的世界观非常好 知乎
我最喜欢的是吞噬星空,这本我看了很多遍,特别到中后面非常好看
Ⅷ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科幻小说
有,比如《X的诞生》,它的故事都非常的接地气,一点都没有那些传统的科幻设定,非常的具有生活气息。
Ⅸ 求科幻小说的特点
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1797--1851)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我国高士其等也写过不少优秀科幻小说。
中文最早也有译作科学小说。虽然从科幻史的角度来看,暂时还没有一个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认的定义标准。在科幻爱好者中盛传的一则“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是这样的:“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可以说,这比一个精确的定义更能概括科幻小说的特质。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布哈伊·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科幻小说也是通俗小说的一种,与一般的传统小说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它又是一种文艺创作,并不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
从抒写幻想的方式来看,它应归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范畴。一些优秀的科幻小说也像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一样,扎根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某些杰出的科幻小说,往往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有时,某些科学发明尚未出现,科幻小说里则已经进行生动的描绘,如潜水艇、机器人、宇宙航行等。
在网络里有~~~~~~~~~~~~~~~~~~~~~~~~~~~~~~~~~~~~~~~~~~~~~~~~~~~
求采纳!~~~~~~~~~~~~~~~~~~~~~~~~~~~~~
Ⅹ 世界经典科幻小说推荐10本 10部世界经典科幻小说介绍
1、《海底两万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是科幻小说的先驱,他的这部小说问世60年后,“科幻小说”这个词才正式出现在公众文化中。《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最具预见性的作品,其中的潜艇战、水肺潜水甚至泰瑟枪之后都成为现实。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的名字“鹦鹉螺号”就源自《海底两万里》。
2、《震荡波骑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赛博朋克小说的开山之作,比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发表《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还要早九年,甚至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个词也是在这部小说发表五年后才出现。虽然,《震荡波骑士》中没有描写一个虚拟现实的华丽网络空间,但小说中的电脑黑客在全球计算机网络上释放了一个可以自我复制的程序,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把这个程序叫做“蠕虫”。1982年,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在分布式计算领域所作的工作和约翰·布鲁勒尔小说中的描述惊人地相似。1988年第一个现实中的蠕虫病毒在互联网上出现并迅速扩散,感染了数千台电脑。
3、《天堂的喷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阿瑟·C·克拉克Arthur C.Clark的这本小说描写了“太空升降机”—从位于10000公里高处的地球轨道上,将一条缆索放到地面上。通过这条缆索,人们乘坐特殊的缆车或升降机进入宇宙空间。如果这样的“太空升降机”有一天成为现实的话,其预见性可以和《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潜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没有发明出太空升降机的实物,不过他进行了严谨的演算,证明太空升降机是可行的。他甚至预测出碳纤维将是制造升降机缆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后,这一预测成为现实,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将太空升降机研究付诸行动时,碳纳米管成为核心材料。
4、《赛亭星Cyteen》(1988)。C.J.切瑞C.J.Cherryh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严酷的星球,那里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关系恶劣。《赛亭星》的矛盾主线是推动克隆人超越基因复制品限制的尝试。故事中科学家通过创造类似的童年经历,试图塑造他们社会中最有价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过这部作品,巧妙地探讨了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孰重孰轻的争论。
5、《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作者金·斯坦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对火星的殖民化开始于2026年,200年后结束,那时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类迈出了走进星际空间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着重描写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并且密切关注火星的地理环境,仿佛我们中的每个人都会登上这个红色星球一样。
6、《钻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故事情节是一个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间获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进的绘本启蒙书,这本书在各种情况下一直指导小女孩的成长。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这本启蒙书和小女孩生活的整个世界时,借鉴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关于分子纳米技术的一些观念,那就是微型机械过特定时间就会创造新奇迹。
7、《彩虹尽头Rainbows End》(2006)。第一次读这本小说时,主要内容中远超现实的科技让读者感觉作者弗诺·文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设定在2025年似乎过度乐观。“隐形眼镜”佩戴者的周围覆盖着网络上的数字信息—“网衣”。个人社交网络资料可能出现在他们的头边,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车或飞机上喷涂怪物或龙的图案。不过现实世界的科技发展速度远比我当时想象的迅猛。
8、《炽热Incandescence》(2008)。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设定为:遥远的未来,背景:跨星系的文明—这部作品似乎无可争议地属于太空歌剧的范畴,不过格雷格·伊根之前还写过一本广义相对论和天体物理学的启蒙小说。故事情节大多发生在工业革命前诡异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尽快发现某些先进的物理学原理,否则他们就会有大灾难。
9、《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1895)。H·G·威尔斯H.G.Wells的这本小说有点自我剽窃的意味—那台机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从《顽固的亚尔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过来的。H·G·威尔斯的这篇短篇小说出版于1888年,比《时间机器》出版时间早七年。尽管如此,《时间机器》仍是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因为这部小说传播了这样的理念:时光旅行可以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样依赖于魔法。近几十年中物理学家们争先恐后进行理论上时光机器的研究,就证明《时间机器》关于四维宇宙中时光旅行的描写极具预见性。
10、《我,机器人I,Robot》(1950)。1941年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创造了“机械人工程学robotics”这个词。短篇小说集《我,机器人》收录了艾萨克·阿西莫夫最著名的作品—《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虽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作品中没有过多描述机器人的“正电子大脑”如何运作,但提出了一种思路:机器的思想运转正常,但指令冲突使其行为怪异。之后的计算机程序员对这种思路再熟悉不过,因为指令冲突时程序就会出现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