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科幻小说城市折叠

科幻小说城市折叠

发布时间: 2023-06-12 16:45:21

Ⅰ 《北京折叠》读后感

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北京折叠》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折叠》读后感1

这是一篇实诚、写实的科幻小说,科幻是外壳,写实是内里,意图用简短的故事映照现实生活中的大问题。

小说写的是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为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送求婚信物给第一空间的依言的前因后果。整座城市都是虚幻的,秦天和依言的爱情也如由谎言吹成的泡沫。

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说,当社会完全依照单一的身份来划分社会群体的时候,就会使社会冲突增加。于是在这座折叠的北京城中,身份地位、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思维习惯都不足以使阶层之间明确分野,最好是把时间与空间也按照阶层进行分配,将阶层固化制度化,按捺住人们蠢蠢欲动的流动野心才彻底痛快。于是当太阳出来,普照大地,第一空间的人沐浴阳光,第三空间的人躺在胶囊中被强制睡眠。

其实,折叠的何止北京,北京何须被折叠?

并不需要用折叠城市这么硬的约束来区分、固化阶层,人人皆有的羞耻之心与是非之心就足以将人划分三六九等了。建筑工人和清洁工工作后不可避免留下印迹,别人投来的嫌恶的目光与遮掩的口鼻就足以使他们活的小心翼翼。

辨不清的明天,一眼可望到头的未来,都使人不得劲地活着。抱得巨大既得利益的人只愿维持现状,卑微生存的人不知也不信现状还能改变,哪怕是野心满满想推动改革的人如张显,也不得不先向现实低头,先到银行挣两年钱。

也有老葛这样能吃苦有技术的人,从第三空间跃升到第一空间,尽管只是蓝领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老葛的父母仍旧生活在第三空间,“每次回去都要打报告申请”。老葛就像无数怀抱希望只身来到大城市打拼的人,土地与户籍制度限制以及高昂的房价却使得全家移居团聚成为一种奢望。

有机会就会有竞争,能当凤尾谁会甘为鸡头?

当然可以说人们的生活是咎由自取,思想狭隘、不思进取的人活该惨淡营生,限制了机会但并没有剥夺努力奋斗的权利,而希望总是有的,何况我们并不缺乏鲤鱼跃龙门的例子,哪管它是不是小样本,毕竟人生的剧本是边写边演,未结局之前,谁知道这出戏会博得满堂喝彩还是惨淡谢幕。这样说倒算不上何不食肉糜,不过是在自我防御罢。

可是第三空间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卑微而高强度的工作早已打磨了意志、耗尽了野心,哪有时间来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小说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段话:“和数千万其他建筑工一样,从四方涌到北京寻工作,这座折叠城市就是父亲和其他人一起亲手建的。一个区一个区改造旧城市,像白蚁漫过木屋一样啃噬昔日的屋檐门槛,再把土地翻起,建筑全新的楼宇。他们埋头斧凿,用累累砖块将自己包围在中间,抬起头来也看不见天空,沙尘遮挡视线,他们不知晓自己建起的是怎样的恢弘。直到建成的日子高楼如活人一般站立而起,他们才像惊呆了一样四处奔逃,仿佛自己生下了一个怪胎。奔逃之后,镇静下来,又意识到未来生存在这样的城市会是怎样一种殊荣,便继续辛苦摩擦手脚,低眉顺眼勤恳,寻找各种存留下来的.机会。”

现实是很多人尤其是农民工,身心健康来到城市,最后却不得不拖着病体离开这座打拼半生却发现并无自己容身之所的城市。

格莱泽说“城市不等于建筑,城市等于居民。”而过去一年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的种种现象不禁令人深思。

我无意批判任何人事,只是希望现实中的各项决策能多点科学理性。

希望总是要有的。

《北京折叠》读后感2

在看代码改代码写代码百无聊赖的时候,看看书真是一种解脱,像是被困在黑屋子里,总算能出来透透气。花了三个多小时看完《北京折叠》,很短的一部小说,要是作为科幻作品来看,还是有点不够的,最科幻之处就是北京在空间上的翻转。但是作为社会学小说来看,写的还是很精髓的。

书中没有对社会分层的批判,只有对不同层级生活状态的娓娓道来,我很喜欢这种风格,不讲一点道理,而能让人品味到其中滋味。

北京折叠成三个空间,第一空间500万人,享受24小时,第二空间2500万人,生活16小时,第三空间5000万人,生活8小时。小说的主人公老刀,在第三空间生活了48年的垃圾工,养女糖糖幼儿园学费昂贵,而自己却只能没日没夜的捡垃圾为生,实在没有余力供养糖糖,但是据小说中的描述,生活在第三空间的人,大部分人都作了垃圾工,即便让糖糖上了幼儿园,对她的前途又有什么样的改善呢?生命都是渺小的,但是梦想都是伟大的,即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老刀也还是抱着希望糖糖能够学会唱歌跳舞,成为一个淑女的梦想。于是和第二空间的一个学生秦天做了一笔交易,整个故事也从这笔交易开始了。

他第一次亲吻她一下,她躲开,他又吻,最后她退无可退,就把眼睛闭上了,像任人宰割的囚犯,引他一阵怜惜。

秦天喜欢上了第一空间的一个女生依言,在秦天眼里,依言就像一个天使,嘴巴小小的,莹润的,下嘴唇饱满,带着天然的粉红色,让他有上去咬一口的冲动。秦天我是很欣赏的,勇敢,有策略。明知依言是第一空间的人,但是说强吻就强吻。他也知道自己该有怎样的策略,未来该怎么进入第一空间。一切似乎都在他的蓝图里画好了,未来是美好的,只要付出当下的努力,不是吗。

“所以,”她给老刀夹了新上来的热菜,“你能不能暂时不告诉他?等我……有机会亲自向他解释可以吗?”

读到这里,感受到了一点,梦想是不分等级的,我喜欢老刀不顾一切要来第二空间赚钱的意志,也喜欢秦天对自己爱情的执着追求。反而身在第一空间的依言,虽然她也是喜欢秦天的,但是在他们面前却显得那么脆弱,她不敢去抓住自己心爱的东西,因为父亲的权威告诉她,不行。怯懦的依言,只能选择用谎言欺骗秦天,他们的故事结束了,留给我对他们未来的想象。大概是依言最后还是和不爱的未婚夫结婚了,秦天伤透了心吧。

对小说所描述的三层空间,并没有感觉到多么新鲜,可能是因为,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分层的,我们只是待在自己的空间,就像现在的我,看不到垃圾工的分解者生活,也更看不到上层人物到底在做什么,我只能看到自己的生活圈里,大家跟我有一样的生活方式。一开始对这样的分层可能有剧烈的厌恶感,共产主义不是这样的。但是现实似乎就是如此,到处都可以见到金字塔的结构。这让我想起了电影《雪国列车》,它就是如此,不同的车厢住着不同阶级的人,末尾车厢是留给苦力的,前排是留给资产阶级的。人生而不平等,接受这种初始状态吧,但是梦想不分等级,有梦就追,在自己的圈子里活得精彩。

摇篮里,糖糖刚刚睡醒,正迷糊着揉眼睛。他看看糖糖的脸,疲倦的了一天的心软下来。他想起最初在垃圾站门口抱起糖糖时,她那脏兮兮的哭累了的小脸。他从来没后悔将她抱来。

《北京折叠》读后感3

上周的“财书学不浅”读书分享中,周导讲了科幻系列的《安德的游戏》。讲的很精彩,我们还做了首次直播。在开头部分,他阐述了科幻小说的基本知识。这个题材的文字,我基本没有接触过,因此听起来既新鲜但又不好理解。最后我问他读书群体中大概有多少比例热爱科幻小说,他的答案是很小众。

《北京折叠》是在讲述中被提及的一部作品,属于软科幻范畴,也就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20xx年的这部短篇小说,出自郝景芳,一位年轻作家。《北京折叠》的出名主要是它在20xx年获得了科幻界的大奖,雨果奖。通常有个称号混社会就容易多了,所以《北京折叠》就常常与《三体》放在一起说。

因是短篇,所以我仅抽了两天起床和睡前的时间就读完了。我感觉作品深度是有限的,而通常属于短篇的创意也是平平的。能被美国关注而得奖,或因作品所揭露的阶层问题自带话题。美国人对类似的发生在中国的情况一直感兴趣。尽管作者写这个题材的初衷大概是和其他生活在北京的普通人一样,感到在北京生活的压力,想说下北京的现实中社会阶层关系中存在一些矛盾。

正因为话题像涨工资一样的与敏感且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成为关注焦点也在情理之中。在韵韵还很小的时候,大概中班或大班,我就跟她讲过阶层问题。讲了历史上的三教九流,讲了现如今的情况,以及阶层之间的流动和相互关系问题。不知道她现在还有没有印象。社会分阶层是必然的存在,不同时期不同表现形式。

《北京折叠》中北京被分成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八千万人分为了顶层统治者,中层精英和底层劳工三层。

创意不算突出,但现实着实裸露。读书人估计都会对标下现实中的自己算这里的哪个层次。作品所描写的场景正是当下我们生活着的真实的北京,以及其他城市。像很多其他类似作品一样,主人公都是最底层的可怜虫,生活艰难,让人可怜。我不大喜欢这角度,感觉有抱怨感,有戾气。虽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但不是积极的导向。社会问题本身很复杂,我们不能总去宣传那种“绝大多数的人,刚刚一出生,就已经输了”的思想。

我们的物质文化、社会、政治各方面的需求,对于美好生活的内涵已经在几十年的发展后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基础得到全面提升之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内涵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生活哪有那么多的苦与恨,要是大家都觉得美好,都向往美好,怎能不美好。

要我写,就从第一空间选个主人公。讲述一个身处高阶层物质和精神先富裕起来的人如何帮助相对低阶层的人去追求和实现更美好的生活的故事。

《北京折叠》读后感4

看完《北京折叠》我是懵的,或者说混乱的。那种感觉是,突然把近些年新浪微博上的新闻集中在一起了,我抓不到重点,好像全是重点。

老刀在烦恼糖糖上幼儿园的问题。我脑子里浮现的就是那些通宵排队的新闻。还有小镇里的实验学校。县公务员子女直接入学,就近有学位房的家庭,剩下的名额大家摇码,剩下的名额也许就是个位数。这是一个常住人口20万左右的小镇。

老刀的月收入是一万,秦天月薪是10万,依言每天只工作半天月薪40万。现实中,收入的差距,其实也有这么大,甚至更大。

阿贝和阑阑与房东争吵取暖费的事情,老刀拿出一万平息这场争吵,她们目瞪口呆。按照老刀的收入测算一下取暖费,大概也就几百块。在第一空间,第二空间都是不值一提的零钱,但在第三空间却足以让一个漂亮女孩吵得没有一点形象。想起曾经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偏僻的村庄里,因为一块钱出了人命。

“这菜不对外,所以都不标价。”曾经“特供”这两个字在微博掀起一阵声讨的风潮。还有很多,我好像不是在看一部科幻小说,而是把近些年的新闻都剪接在一起了。我好像在刷微博,做一个新闻回顾。小说中,那些熟悉的生活场景更让我有点分不清是虚构还是纪实。

像“拥挤的男人女人围着小摊子挑土特产,大声讨价还价。食客围着塑料桌子,埋头在酸辣粉的热气腾腾中,饿虎扑食一般,白色腾起遮住了脸。油炸的香味弥漫。”这是一个很有生气的生活场景,一个就在我们身边很平常的一个生活场景。看这段文字,会浮现一个很熟悉的场景。

她其实把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矛盾,用平和的语言和科幻的外壳,夸张而又隐秘地展示出来。阶层隐隐显示出固化,如何突破,有没有可能突破?我想起曾经风靡网络麦子写的那篇《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还有此文诞生三年后李纯根据它的立意和自己的经历写的一篇《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喝咖啡》。

写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可是,这在现实中只是少数。如同郝景芳笔下的老葛。但更多的人,像老刀,像彭蠡,像阑阑,像阿贝一样,在生存线上挣扎,活得“操蛋”。

“彭蠡”这个名字引起我的好奇心,一般的小说不会用这么生僻的字做名字,用了大约有不一般的用意。查了“蠡”字,本意“虫蛀木”。彭蠡非法去第一空间五次,成功了四次,最后一次被抓。老刀会进入第一空间,也是他教的,他是这个折叠城市空间法则的破坏者。对于这个折叠城市的空间法则来说,他就是一只蛀虫。

糖是甜的,令人愉快的。老刀每每想到糖糖,就有战胜一切的勇气,糖糖是他所有的希望。郝景芳用一个残酷的环境,不算险恶的人心,展示一个很残酷的世界。她说现在的现实还没有那么残酷,不希望未来发展成那样。所以,才有糖糖,糖糖就是未来的希望。

她也在序中提到,这是其实是构想中长篇的第一章。我在想,如果是长篇,那是不是最后,折叠城市的空间法则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一把老刀,也许没有新刀那么锋利,但也可以有破坏性的,特别是有虫蛀的前提下。这是我的希望。

Ⅱ 如何评价短篇小说《北京折叠》

一针见血指出了社会

Ⅲ 大刘早写过比《北京折叠》更好的中篇科幻

《北京折叠》这本中篇科幻小说的获奖,和《三体》一样,获奖效应应该会让它有更多更宽的读者群。

在我看来,《北京折叠》还不错,但还不够好,达不到我心目中的优秀水平,至于为什么,在后文说。

故事发生在在阶层严格分化的折叠城市——北京,这里有着三层空间,精英位于第一层空间,有五百万人,每次生存时间为二十四小时;第二层空间住着两千五百万人口,每次生存时间有十六个小时;第三层住着五千万人口,生存时间只有八小时,也就是说 每一次第三空间的人都将有四十个小时的睡眠,这么多的时间被强制浪费! 在同一个北京,三个空间在时间上交错而鲜有交集,每次到固定时间就在不同的空间转换。

一个第三空间的垃圾处理工人老刀,为了凑满孩子的幼儿园学费,冒着被抓的危险偷入第一空间帮人送信,信是一个第二空间的研究生准备送给一个他心爱的第一空间女孩。但这个女孩其实已与一个年龄足有她父亲大小的人结婚。

作者借一个第三空间的人以『刘姥姥进大观园』式的游历,写出三层空间的巨大差距和底层人群的无奈。

《北京折叠》的大部分影射其实不难看出,三层空间所展示第一空间到第三空间的巨大差距,高昂的教育经费对底层的重负,富人妻子四处排解空虚的生活,这些的现实就发生在现在这个社会。

为什么我说它不够好?就是因为看起来太现实,如果仅是把现实抽象一下换一张外衣,那就失去了文学的陌生感,但我的意思不是说文学就是读起来不真实的,而是要对现实有超越。

当然,里面也有足以触动人的地方,老刀是一个垃圾处理工人,当他在第一世界听到关于是否动用自动垃圾处理的讨论,如果用机器自动处理的话,成本毫无疑问更低且更可靠。但是,几千万的垃圾工人何去何从呢?如此看来,垃圾工人的工作更像是精英们对这些第三空间的人的怜悯了,老刀也陷入了深思。这曾经在中国上演过,改革开放后大批工人下岗,许多地方设有专门按电梯之类根本没必要的工作,就只是为了让人有活可干。

但更可怕的是在第三空间新生的人,他们的思维完全在这里被束住,几乎不知道生活还可以有其他什么可能性。他们不喜欢做垃圾工,但能做的想做的却只是在第三空间的舞厅里表现自己,希望能找到一个打碟或伴舞的工作。

总之,这是一部差强人意,却不够惊艳的作品。阶层分化在科幻小说中是非非非常常见的切入点,但是常见的切入点,有人写出了史诗,有人却只写出平庸之作。

《北京折叠》把现实当成未来来写,有一种蒸汽朋克的可笑感, 未来绝不是仅是现在的复制,如果完完全全以现在的现实写未来而没有什么超越性,那绝不会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科幻小说。 不过作者自称现在看到的北京折叠只是她构思的长篇小说的开头,不知以后会写成怎样。

看《北京折叠》的同时,我又想起了另一本书和一篇中篇科幻。

书是《我在底层的生活》,一本纪实书,作者芭芭拉•艾伦瑞克偷偷的进入底层,做着最卑微的工作以养活自己,发现底层底薪劳工几乎永远不可能成为中产阶级,他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意识去学习以谋得更好的职位。 一方面,拼命劳动并不能致富,反而掩盖了其他所有的可能,另一方面,底层人士只要停止劳动便无以为继。这是一个循环,而跳出循环之路举步维艰。

让我想起的中篇科幻则是刘慈欣的《赡养人类》,同样讲阶层分化,但我觉得视野及笔力都较《北京折叠》要好得多。重要的是,大刘不停留于赤裸裸的现实,而通过脑洞写出了更具冲击力的文字。

一个杀手接了一项业务,目标是三个流浪者,而委托业务的是全球最富有的一批人,他们自称是社会财富液化委员会的委员。这个开篇足以吊够胃口,当然,后面会一步步说清。

原来一群作为『上帝』的外星人,曾经创造过好几个地球,都在地球附近两百光年内,而这次便是另一个地球——小说里称其为哥哥星球,入侵了地球。他们准备 把澳洲空出作为一个保留地,来赡养地球上所有的人,而赡养标准便是如今人类的最低生活水平。

所以富人才会惊慌失措,想努力提高人类的最低生活水平,财产液化便是实施途径,将财产均分给地球上所有的人,以保证被赡养时,人类生活的平均水准不至于太差。

而作为被杀目标的流浪者,便是极端仇富而不接受财富液化的人,他们影响了财富液化,故而富人们要雇杀人杀掉他们。

但故事到此还没有到重点,哥哥星球为何要入侵地球?这则是大刘的一个更惊世骇俗的想法, 哥哥星球是一个以『私人财产不可侵犯』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的星球,并且建立了一个遍布全球的社会机器保护这一原则,若有侵犯私有财产行为,社会机器便会执法。

原本虽有贫富差距,但不至于过大,直到后来在哥哥星球,『知识』作为一种商品可以贩卖的时候发生了突变,富人通过购买昂贵的知识,瞬间可以拥有普通人几辈子都学习不来的知识,不仅如此, 在审美,在哲思,上层人与普通人的差距越来越大,直到后来,普通人完全无法理解上层人的一切,他们几乎变成了两个物种。

于是,便出现了下面的场景。

他们被终产者赶来了地球,因为整个星球都是他一个人的,对终产者来说,同时面对星球上几十亿已经不能算是同一物种的『人』,同情与怜悯都是可笑的词。

Ⅳ 《北京折叠》不算优秀科幻小说

《北京折叠》火了一段时间了。赶紧找来看看,说实话有点失望。

同样是获得雨果奖,与“三体”没法比。

当然,它是短篇小说,只有两万字,和“三体”的百万字巨著没法比。但这不是关键,长篇有长篇的精彩,短篇有短篇的出色。

《北京折叠》的问题首先在于结构。短篇小说应该有紧凑的结构。从故事设定到谋篇布局,要与篇幅统一起来。如果事先确定了字数再动笔,就更该如此。

《北京折叠》大约两万字,写了一件事。老刀跨越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去送信。而前面的铺陈过多,让人感觉是个大中篇的开头。

这也许是笔力不逮的原因。业余写手普遍有这个特点,写着写着就没了笔力。如果不知道小说长度的话,读者按照这样的开头,自然期待老刀再次往返于三个空间以及与老葛、与依言、秦天的故事,而不经意间就迎来了结尾。

整个故事的基础在于一个城市折叠和一天变为四十八个小时陆世的设定。而这个设定的出现也过于突兀。

至于人物的脸谱化与简单化,当剥去了科幻的设定,就更暴露得一览无遗。作者也许并没有写出深刻的人性,只是想平静地叙述当前大都市的现实罢了。

除了文学手法上的问题,《北京折叠》其实也并非真正意禅悉友义上的科幻小说。(当然,科幻分硬科幻与软科幻。不是只有硬科幻才算科幻。)在这篇小说中,科幻只是皮相,如果去掉一天变成四十八小时和城市折叠的设定,这就是很平常的一个对北京情况的描述了。科幻只是为了把北京平铺的几环改成了立体空间。

也许“三体”获雨果奖使我们提升了对获得这个奖项小说的想象。毕竟,象“三体”那样的小说到达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不是任何一部小说可以比拼的。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北京折叠》也并不公平。

也许它获奖和获得金贺槐熊奖的那些电影一样,符合外部世界对北京和中国的想象,暴露出了北京和中国的现实。

Ⅳ 《北京折叠》中“技术与人”的关系

《北京折叠》的社会建构与技术体现

    《北京折叠》是一部蕴涵着社会批判思想的科幻现实主义小说,讲述了在未来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里,北京被设计成为了一座“能够像变形金刚般折叠起来”的城市。科技的高度发展带来的是阶层的固化,因此上层阶级便创造出了“折叠空间”,实际上就是用一种物理构建城市的方式将人实现阶层区隔,上中下层阶级各自生活在三个互相独立、不允许贯通的空间里。从空间上来看,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分别居住着这座城市的五百万、两千五百万和五千万人口,而他们活动的空间面积排列则刚好相反;从时间上来看,三个空间并不具有共时性,八千万人口共享48小时,第一空间的人劳动24小时、睡眠24小时,第二空间的人劳动16小时、睡眠32小时,第三空间的人劳动8小时、睡眠40小时。这种时间上的分配实际上就是用压缩下层人民的劳动时间来保证上层的活动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下层人民的生命价值也被严重压缩。

   小说中设定的“折叠空间”,即使用高科技的建筑手段实现物理区隔,是这部小说中的技术核心,以此来实现对阶层与社会的治理。

技术的起源与本质

    “技术”是什么?人们普遍认为技术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原理,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从这个定义出发,技术即人类创造出的一套知识体系和方法,并且技术的出现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的产物,人类创造技术的目的是谋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可能。人创造了技术,技术为人的目的而服务,这就是技术的起源之一。此外,技术需要适应人们的需求而变化,换句话说,即人类为了各自不同的需要而改变技术。不同时代人们的需求是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即社会制度、生产水平、文化环境相适应的,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类对技术的需求各有不同。

    《北京折叠》的设定虽然一开始便承认了“折叠空间”的存在,并没有向读者交代它是缘何产生、为适应何种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但是从文中描绘的整个折叠空间的建构及其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中,我们便可以窥探出背后原因。折叠空间一开始在自然中并不存在,而是如书中所说,是“如老刀父亲一样的第三空间的底层人民一点一滴所建造出来的”。

    折叠空间创造的背景是未来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发展,并达到了一个极端状态:社会产能极度膨胀,人工智能发展到了一定高度,导致人力变成了落后生产力,如垃圾工这样的以低级劳动为生的底层人民(如主人公——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变得可有可无。而在制度层面上,权力则由上层的少数人(如在第一空间掌管折叠运行的白发老人)所控制,以及少数掌权者手下的高级管理层(如在第一空间有一定资本的吴闻),这些人共同形成了整个社会运作的核心力量,社会陷入一种精英式的运行模式。而社会阶层之间极少发生实质性的流动,阶层固化难以被打破。统治阶层为了最大程度上为自己创造利益与生存空间,于是采用了剥夺大多数人生存空间的技术手段。此外,在文化环境方面,底层人思想被麻痹,没有反抗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思想长期被被大众媒介所塑造,被“催眠胶囊”所束缚,他们除了为生存不断劳动外,便被设计进入“休眠”状态,底层民众便成为了失去思考能力和反抗意识的人。因此,折叠空间的出现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统治阶层的需要所决定的,是人类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创造的一种调节、控制和改造社会的手段。

技术与人之间的相互制约

    从技术的定义出发,既然技术被人创造出来用于社会现实的操控,那么人自然掌握着一定操纵和掌控技术的能力,能够为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环境需要而对技术做出改变。在《北京折叠》中,在老刀逃离第一空间回到第三空间的那个“空间翻转”的时刻,第一空间的管理层发现当天的折叠技术存在一些小问题,解决方案是必须延迟空间折叠的固定时间,因此掌权者白发老人便下令延迟,对他来说就像“拧紧机器的一颗螺丝钉一样简单”,而老刀却险些因此而丧命。由此可以看出,折叠空间的技术运行并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人所操控的。

    但是从整体角度上来看,技术也对人的行为起着限制和约束作用,即人对技术的操纵和掌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限度的。折叠空间的设计初衷就是要实现对人的物理区隔,限制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而这部分被限制住的人们自己无法跳脱出折叠空间的“牢笼”,社会被折叠技术限定在一个按上层掌权者意图运行的安全秩序中。借用米歇尔·福柯的“治理术”这一概念,即第一空间的上层发明了一套治理城市的“特有机器”,即折叠空间;反过来这一技术也实现了对人的“治理”,治理主体变成了折叠空间本身。

    小说中的另一细节也能够体现技术对人的约束作用:身处第一空间管理层的吴闻发明出了一套垃圾全自动分类处理系统,将其建议给了白发老人,而白发老人否定了这一建议。他认为用一旦垃圾分类代替了人工,失业率就会暴增,第三空间的人闲置在家被技术进步的社会所抛弃,连上层的垃圾也不再需要他们,如此便失去了当初设计第三空间的意义。而为了维持这一套治理术的稳定,就必须保持着折叠空间运行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白发老人属于治理体制的顶层人物,拥有延迟折叠开关的能力,但他也不能为所欲为,随意改变技术的运转。《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在访谈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技术约束人的观点,她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对人的控制是全面且具有覆盖性的。另外,她还对表达了一种预见性的观点,“科技进步的不可逆(只能延迟) 决定了科技的发展最终会打破折叠北京经过精心计算和设计的相对平衡, 并促成折叠北京的瓦解”。

技术对人的影响:

    卡尔·马克思对于技术与人这一哲学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技术是人的创造和产物,但在现实中技术往往发展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甚至敌对的力量,反过来对人产生了压迫和奴役。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技术对人的负面影响,技术的发展反而造成了人的异化,人被技术所摧残。折叠空间的产生和设计使得第三空间人们的生存时间和劳动时间被缩短,压榨了底层人民的生存时间并将其让渡给了掌权者,他们只能在短暂的八小时内无休止地拼命工作而仅仅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底层人民不得不遵从折叠法则的运作节奏,便丧失了作为独立人的主体性。其次,对于一二空间的人来说,第三空间的民众不能创造出多少社会所需要的生产价值,他们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分享社会红利,成为了社会机器的附属品。此外,第三空间的人大多世代相传只从事着垃圾分类的工作,他们被固定在了一个领域内,能力与思想一无所知,成为了片面的代名词,基本上失去了上升与发展的独立空间。

    综上,从《北京折叠》思考技术与人的关系,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并不是独立或对立的,而是互相依托、互相影响的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对技术与人的个人理解:技术是人类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创造的各种调节、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手段。人拥有一定操控技术的能力,同时,技术也在制约着人的行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可能带来的是人的解放与自由,但也有可能造成人的异化。无论是技术决定论,抑或是技术人文主义,二者都存在其论证的合理性,但理论缺陷也不容忽视。因此,如何看待技术与人的关系实际上需要更多的思辨性。

Ⅵ 获大奖的《北京折叠》写了些啥

这个月,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了第74届雨果奖的最佳中短篇小说奖。雨果奖堪称是世界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分量非常重,这是亚洲人第二次获奖。前一次获奖的亚洲作家,是咱中国写出《三体》的刘慈欣。


《北京折叠》这部小说两万多字,很多人可能还没看过,如果您不打算专门抽时间看,那我就给您快速转述一下。

小说描绘的是未来某个不确定的时间。那时候,北京已经是超级大城市,一共住了8000万人口,啥概念呢?现在咱北京的常住人口是2000多万,那时候人口差不多是现在的4倍。这么多人怎么待在一个城里呢?小说里给的解决方案是“把城市分层”——6环以内的北京城区,变成了三层,像夹心饼干一样,三层只有一层能露出地面,大家得按48小时为一个大周期,轮流到地面上来。比如说,第一层住了500万人,都是城市里的精英阶层。他们从早上6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露出地面24小时。第二层住了2500万人,基本是公司白领什么的中产阶级,他们第二天早上6点到当晚10点,能露出地面16个小时。第三层人最多,5000万人,都是城市底层平民,但他们露出地面的时间最短,只有晚上10点到转天凌晨6点这8个小时,也就是说,他们几乎看不见真正的太阳。

那没露出地面的时候,大家怎么生活呢?这就和小说名字“北京折叠”有关了——每层空间被翻转到地下的时候,建筑物都会像变形金刚一样自动折叠,居民都钻进自家的休眠舱里,被气体催眠,睡到下一次露出地面为止。这样算起来,每48小时里,第一层的人要被催眠24小时,第二层的人被催眠32小时,第三层的人最惨,要被催眠整整40个小时。

故事就在这样的城市里展开,情节其实非常简单,讲的是生活在第三层一个叫老刀的垃圾工人。为了赚钱给孩子上学,冒着坐牢的风险,帮第二层的男学生给他在第一层的暗恋对象送情书。为啥送个情书要坐牢呢?因为在那个时候,不同空间里的人有截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你要是敢随便跑到另一个空间去,就是犯法。

这三个空间的差距有多大,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老刀在第三层算混得不错的,当个垃圾工,每月赚1万。但和第二层那位男学生比就差远了,人家实习期工资就是他的10倍。第三层更不得了,高档酒席的一个菜就抵得上老刀三四个月工资,普通人的月收入是他的40倍。

通过各种奇遇,老刀揭开了这个折叠城市的最大秘密。原来,那个时候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智能机器时代,机器比人工便宜,生产线一改成机器的,效率蹭蹭往上涨,根本不需要人来干活。人没活干,造成大面积失业怎么办?两个办法:一是把一些低层次手工劳动故意留给人去干。比如那个时候技术上早就实现了垃圾自动化处理,但就是为了让第三层的人有事干,城市管理者硬是雇了2000万垃圾工人,让他们手工分拣整个城市的垃圾。即使这样,还是不行,最后的解决方案是,干脆所有人都催眠、睡觉,彻底减少每个人的生活时间,明白了吧。最终被折叠的不仅仅是城市,还有每个人的生命。

这篇作品在科幻领域里叫反乌托邦式小说,啥叫反乌托邦呢?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里最美好的社会,就像世外桃源。反乌托邦小说就是把黑暗悲剧的一面撕开给你看,警醒你、刺痛你,让你沉思。

这个小说表面上说了很多阶层分化的东西,但深层次凸显了对人类进入机器智能时代的担忧,当机器真正取代人以后,人类该往何处去呢?

听完《北京折叠》,不知您有没有隐隐感觉到一丝焦虑:它彷佛是我们的生活,但又不是,而且谁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真的是。

Ⅶ 《北京折叠》是一部怎样的中篇小说

因为《北京折叠》获得了雨果奖的“中短篇小说奖”而将其纳入待阅读书单。阅读总体感受:小说很简短,大概两个小时可以读完。下面仅从个人的角度,谈谈对这部作品的认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主题而言,《北京折叠》反映的是很传统的主题,聚焦不同的社会阶层;虽然主题传统,但作品对生活的观察却是细致入微的。作品最大的亮点在于将社会分成了不同的空间,采用了折叠这个比喻来形容不同阶层之间的可能性流动。布局的精巧在于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均代表了某个阶层的某类人群。某种程度上,《北京折叠》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达到了文学作品包罗万象的社会功能。



再谈谈郝景芳对跨越社会阶层的态度,从文章主要内容来看,她的态度相对悲观,例如:老刀回到第一空间后,正看到澜澜和阿贝为了生活和包租婆争吵,在老刀的心里,澜澜与阿贝的形象与安安静静整理裙摆的依言形成再次对比。最后,老刀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从垃圾堆抱回的小女孩糖糖身上,他希望有一天,糖糖会长成依言那样有人疼爱的淑女。总体来看,老刀的价值观明显受到了第一空间的影响,而读者无法判断也无需判断,他的观念究竟是对是错。毕竟,每个人都自己的选择,也都需为个人选择承担必要的风险。


最后,从作品结构来看,《北京折叠》的结构是很严谨的。选取一处加以证明:文章结尾反映老刀的价值观已发生动摇,这与文章开篇形成呼应,毕竟作品开篇已经很直截了当地预见了老刀的结局:

人穿越不同空间后,回到原空间时必将承受巨大痛苦。


以上看法,一人之言,不成体系,仅供参考。原创,禁止~

Ⅷ 折叠的人生,折叠的社会

      北京,皇城脚下的城市,3000多年的建都史和政治文化中心的称谓给本地人带来许多自豪,让外地人生出无限向往。将这个特大的城市以及它庞杂的人口和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抽象、浓缩,就是《北京折叠》。

      《北京折叠》是一部科幻现实小说,它将整个北京看作一个巨大的,不停运转的机器。这个机器有三个空间,住着不同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人群,机器的运转决定着空间的更替,决定着不同空间人群的作息,决定着不同空间占有的时间和资源。整个社会是机械化的,程式化的。然而忽略这部小说的科幻化,它就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它记录并诉说着在这个城市里形形色色的人生,从市井间的争吵喧嚣到上层社会的觥筹交错。

第三空间

      小说中的主人公老刀住在第三空间,生活在这里的人多是从外地赶到北京的廉价劳动力,像老刀这种垃圾分拣工,以及服务生,农民工……油腻、恶臭、喧嚣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他们早起晚归,却没有生活;忙忙碌碌、争争吵吵,那只不过是为了生存。他们所住的第三空间,或许只是亦庄或是大兴区每月几百块的床位,不足一百平米的房子里挤着男女老少。一张小床就承载起了他们的衣、食、住。没有人会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方式,但总要面对现实,现实把他们变得麻痹,他们没有能力反抗,只有默默承受。当机器扫荡这个社会时,首当其冲的便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靠出卖劳力血汗而生存的人。当老刀得知垃圾分拣机的使用时,惶恐和无助堵塞着他的心,在他脸上写满忧愁。在将来,这些底层劳动者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因而,他们几乎将全部财富投资到自己的子女身上,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仅是出于父爱母爱,也是出于把子女看作他们的接力,代他们完成穿越空间的理想的期望。

第二空间

      第二空间里汇集着2500万的白领和学生,在很大的程度上,这是我们大学生和白领的生活空间。他们的薪水可以满足他们在三环租到月租两三千的房子,在他们的生活里,温饱已经不成问题。因为有了知识装备自己,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了改观,他们的目光更加成熟、开阔,他们的环境更加安静、整洁。他们追求着比温饱更高级的东西,秦天追逐着爱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识改变命运,转变空间,娶到第一空间的女子,张显怀有改变世界的理想。但在和第一空间的对比中,他们仍然希望拥有自己的豪宅,生活节奏像上流社会一样的自由与慵懒。

第一空间

      第一空间有500万人,他们占有丰富的资源甚至更多的时间,相对应的现实中,他们居住在北京二环东城区和西城区。相比高楼林立的三环之外,这里的建筑物低矮稀疏,视野相对开阔,生活节奏也更舒缓。第一空间的人生活得自由、宁静、精致、优雅。他们可以决定空间转换的时间,可以决定第二、第三空间人拥有的时间和生活。没有人可以不受制约,相比之下,只是第一空间的人可支配的范围要大于二三空间。白头发老头,掌握着决定一切的权力,却也要受生命的限制,静谧的猎户座亮星、镜面般的湖水、夜色中的园林都是上天对他的垂青;依言生活在第一阶层的边缘,虽然过着奢侈而滋润的生活,但也是小心谨慎地编织着谎言,并用牺牲了爱情的婚姻维系着她的上流社会的身份;又像老葛,通过当兵改变了自己的空间,但空间也成为他和父母见面的障碍。 

      《北京折叠》是一个极端分化的北京社会的缩影,每一个人都在自己所属的空间里苦苦的挣扎,这种空间的分层是固化的,空间之间甚至不能相互通信。每个空间的人生都有着缺憾。

      有的人不甘于生活的堕落,拼力挤进更好的空间:秦天忙于学习和实习,希望获得一份好的工作,提升自己的空间,这和大部分大学生的计划是一样的;张显带着对现实社会愤世嫉俗般的不满,渴望到第三空间去,从基层干起,依靠工作经验得到提拔,从而晋升到第一空间成为政府的领导者。在现实社会,也有想要从政的大学生走这条更为艰苦也充满可能的路。有的人安于现状,虽然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尽如意,但是他们累了,不想再去斗争,随着太阳起起落落过完一生:去过五次第一空间的彭蠡已经上了年纪,对事懒散倦怠了,在与第一空间安逸舒适的生活的对比里,他感觉到自己的日子更加得没劲,但是他已经老了,不会像年轻一样去赚风险钱,只求日子过得平稳,不愁吃穿,最终和第三空间的另外五千万人一样了,他们不仅仅是累了,更是耗尽了活力与胆量,整个人就是一副衰老的皮囊,禁不起任何风险,只希望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再走在北京的街头,我观察着拥挤的人流,听着混乱的口音,猜测着他们从哪里来,在这个城市里有着怎样的工作,在这些忙碌的身影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北京折叠》中几个人形象的背后是三类庞大的社会群体。《北京折叠》折叠了人生,碾碎了时光,压缩了社会。它把整个社会呈现在一个人的视野里,把所有人的忙忙碌碌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它用科幻夸张的手法展现社会,却让人感觉那么的真实。

热点内容
陈寻李青蔓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1-15 17:20:13 浏览:940
中国古风小说排行榜2014 发布:2025-01-15 16:14:51 浏览:720
小说免费阅读的作品 发布:2025-01-15 16:13:23 浏览:938
关于现代武术方面的小说 发布:2025-01-15 16:00:57 浏览:634
没有后宫的玄幻小说有哪些 发布:2025-01-15 15:49:52 浏览:852
完本玄幻系统类小说 发布:2025-01-15 15:49:48 浏览:93
男主角叫傅慎言的小说叫什么名字 发布:2025-01-15 15:34:02 浏览:855
日本动漫的科幻小说 发布:2025-01-15 15:23:53 浏览:706
超级高手在校园秦嵩小说下载 发布:2025-01-15 15:22:52 浏览:568
玄幻小说主角苏羽 发布:2025-01-15 15:00:33 浏览: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