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听书缺点
A. 如何评价樊登
樊登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成功商人。
樊登在国内是个知名人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读书会,遍布全国一二三四五线城市,甚至连乡村也有。该读书会是国内知识付费领域的知名机构,拥有近千万用户。作为该平台创始人,樊登一直饱受争议。
有人认为,樊登讲书语言流畅,讲理透彻,实用性很强。也有人认为, 樊登的很多观点并不专业,他把这些观点强加于人,是在误导他人。虽然大家对他褒贬不一,但无论你喜不喜欢他,都不得不承认一点,樊登是个很成功的商人。
个人观点
1、优秀的企业家从来都不是冒险的人,而是更善于控制风险的人。——《低风险创业》
2、创业的第一步在于你想为这个社会解决什么问题,而不在于你会什么,有哪些方面的能力。——《低风险创业》
3、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有价值的时候,就不会轻易放弃自己,也不会和别人拼了。——《陪孩子终身成长》
B. 对于樊登读书会的几点思考!
昨天晚上第一次参加了樊登读书会,一晚上两个小时的时间,还是有所收获的。虽然对于樊登的这种快餐式说书,我个人其实并不是很认同,虽然我听了很多得到的APP 的听书。准确的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得到的听书内容。之前还是听过一些樊登的说书,不能完全的赞同。因为有些内容感觉他在胡说八道。昨天的读书会活动也是如此!
但是收获还是有的。很多他说书的一些内容还是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一个人的眼界和学识绝对的对一个人对问题的看法和认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对自己的言行有很大的导向性。就说我对樊登说书感觉胡说八道的部分是因为我自己之前的学习成长经验和在成长中建立起来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尤其他说的关于延迟满足的那部分,鼓励大家在做工作和生活的时候,先攻克最难的部分,不要总挑简单的去做。但是从微习惯养成的角度,这是一个悖论!一个人的自信和习惯的养成就是从简单的易于操作的开始的!但是樊登的引导点却并不是如此!还有在昨天那本书中讲的很多案例都是国外的人的案例。从人类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说,其实国外的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和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但是樊登却拿一本国外的书籍,来对标中国的家庭问题和个人认知问题,我个人是不敢苟同他的很多观点!
我本身也是从事企业培训,在培训圈,很多的先进的培训方式和理念都是来自于西方。很多人学习来了之后感觉很好,就在企业内部开始用起来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培训后的业绩和团队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因为水土不服!只是照搬,没有消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再一个西方的培训方式,都是基于西方的文化和思维设计的,和东方的文化和人的思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拿来的东西还是需要转化吸收之后,结合着中国的企业文化特点进行再次的研发创新和加工!樊登读书会的很多书籍基本上都是引进国外的书籍,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解说,融入了有太多自己的个人观点和见解,这本身就把一本说解读的很窄了,把一本书的视野定格在说书人的眼界中。更可怕的是很多的听书人,或者说很多的中国人对于权威的膜拜从来都是缺乏个人思考的!这一点从中国的历史就可以看出来!很是无可奈何!如果每个人听了之后,可以改善他们 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工作那还好,如果没有,那真的成了误人子弟!樊登的罪名可是不小啊~
尽信书不如无书,前人总结的这句话好啊!我们需要博学,更需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后才可以很好的笃行之!不可一股脑的全都照搬照抄~
C. 樊登讲读书有人听过吗怎么样
高晓松评价樊登如果读书就能解决问题,这个世界未免也太容易了吧!
高晓松的质疑,无疑是对读书会的泼冷水,樊登读书会是一档知识付费节目,一年把50本书通过提炼结合讲书人自己的观点把通过音频和视频的方式讲述出来。
这类知识付费节目对于没有时间读书或者很少读书甚至从来不读书的人来说是有用的,但对于真正读书的人来说也具有很大的缺点,选书的范围窄。
(3)樊登听书缺点扩展阅读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D. 入了樊登读书的坑
周围很多人都在听樊登读书。我的好友雪梅也极力推荐给我。而且,前段时间听到学校学习课程里的老师也在分享樊登读书会。她说不是在做广告。可是,对我影响也挺大的。于是,趁着这两天樊登读书搞活动,买一年送一年。我就买了两年的。这两天就开始听起来了。两天时间,确切说是两个中午听了三本书。两本游记系列,一本育子的书。听了以后,一个感觉,听书就是不如读书。一直没有读书的那种感觉。听书就感觉是听两个人在聊天,没法去体验他们说到的那种震撼,那种体验。还是读纸质书才叫读书!
在听书过程中,有一个感觉,毕淑敏真是一个素质好的人。她会不停的说,你这个问题真好!你这个角度真好!你能看到这个,我很开心!这样的语言几乎每个问题都会有!听着就让人很舒服,很开心!大家果然是大家!
还有今天中午听的育子书,热陪孩子终身成长。听了之后感触很多。觉得还是有必要再听一遍或者买一本纸质书好好看一遍!特别受益!
总之,我也算入了樊登读书会的坑了!这两年又多了一个读书的途径,让自己每天都能拿出四十分钟听书,这样就能每天听一本书了!
听书,读书,都是在取悦自己的路上!
E. 听樊登讲书能代替读书吗
疫情期间我迷上了樊登读书,每天都要听,有时还不止一本。肥哥说我中了樊登的毒,那就让毒蔓延到我的五脏六腑吧!
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也都连声称赞,都趁着读书节的活动办了会员。
但最近听到了来自小伙伴的另一个声音:
感觉听樊登讲完了是挺好,但是记不住啊!听樊登讲书能替代读书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与你为什么要听樊登读书有关。
有的人很忙,没有时间读书啊,那么就可以选择听樊登讲书。
但是,听能记住多少?
上图是学习金字塔,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听是最低级的学习方式,是效果最差的被动学习。
那怎样才能加强听的效果呢?
01 反复听
樊登读书APP每周只更新一本书,那么我们就有一周的时间来反复听,从而加强记忆。
02 由听变成视听
樊登读书APP中音频后面有视频,如果你还有时间刷剧,不如投屏看视频,学习效果由5%提升到20% 。
切忌穷人思维,不必什么都记住。比如《终身成长》《OKR工作法》《高绩效教练》等书,记住对自己有用的或者核心内容就可以了。
所以,有目的的阅读或者听书更高效。
如果你有时间阅读,那么听书就是选书的最好的方法。
多听,觉得哪本书对自己的意义重大,最有用就买来研读。是研读而不仅仅是阅读。
比如我听《可复制的领导力》我就觉得特别好,特别有用,我就买回来,逐章节的研读,领会,思考,输出,践行。
当然,我们也可以两种策略并用。
因此听樊登讲书能代替读书吗?因自身情况而定。但相信你总会找出最好的读书方式。
不论是听书还是阅读,都是被动学习,学习效果都不太理想。那如何让学习效果更明显呢?
樊老师在《读懂一本书》里提到过“沉浸式学习”,也就是学习金字塔里的主动学习。最近很主动,有一点心得分享给大家。
01 输出思考
你可能会觉得我什么都没有记住写什么?
但如果你什么都记住了,你的文章就仅仅是笔记。
我们读书的时候,一定会有某一个点触动了你,它可能会让你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或者这个点引发了你的思考,这就是这本书对于你的价值。
02 学以致用
不管是听书或是读书,目的都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践行是必经之路。
03 讲给他人
教是最好的学。通过学习金字塔,我们也可以看出教授他人是知识转化率最高的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
读书不会日进斗金,但会内心安宁;
学习不会一夜暴富,但会时不虚度。
F. 大家觉得喜马拉雅软件好还是樊登读书的软件好
喜马拉雅APP更好一些。
总体来看:
樊登读书会的解读人跨度较窄,只有樊登自己和部分书籍作者,观点主观性较强。喜马拉雅读书会VIP会员的最大优点可能就是额外的产品福利了,买读书会送热门专栏、送有声书、送专栏优惠券有不小的吸引力。
在更新速度上:
喜马拉雅平均2本一天,一年近1000本书的更新;而樊登读书会是1本一周,一年只有50本书的更新。
在讲读人方面:
樊登读书会内的绝大部分图书讲读者都是樊登本人;而喜马拉雅读书栏目的解读人是一些媒体人、作家、博士、教授。包括:曾言、蔺桃、孙正凡等。因此,喜马拉雅读书栏目的解读人更具多样性,有助于读者多样性地了解书籍。
(6)樊登听书缺点扩展阅读:
喜马拉雅覆盖财经、音乐、新闻、商业、小说、汽车等328类过亿有声内容。而定位为UGC(用户原创内容)模式的喜马拉雅除了拥有海量的节目音频之外,也已成为音频创作者最集中、最活跃的平台。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喜马拉雅 (音频分享平台)
网络-樊登读书
G. 为什么不推荐在樊登读书会听书
很多人都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听书,朋友圈里大部分人都一直用樊登读书会,后来我自己也去体验一下樊登读书会,但是我并不推荐,并非掺杂个人喜爱和情绪,仅从体验感来分析。
目前听书平台有很多,其中得到,樊登读书会,喜马拉雅听书都是前三不错的平台。
性价比最高是先是得到,喜马拉雅,在到樊登读书会。
主要从个人的体验感来区分的,目前得到和喜马拉雅的讲书时常都差不多,大概30分钟之内就可以听完一本书,而樊登读书会时常会更长些,碎片化时候并不能很好的利用。
其次樊登读书会很多时候会有樊登本人自己的观点的链接,会做一些对于书中观点的延伸,会引导我们朝着方向去思考,但是一本书是发散思考的。
每个人情况都是各异,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化繁为简,可能是我最喜欢的方式和原则,而得到,喜马拉雅并不会有太多关于这方面的。
价格方面,是喜马拉雅最为实惠,得到和樊登读书会都差不多。
在疫情期间,我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听书上,后来上下班碎片时间都很好利用上来。
目标,定计划,执行,反馈,给限定好时间,清晰的执行计划,听书让我重新对阅读理解。
而阅读,从阅读纸质书,到电子版,到现在的听书,不断便捷,内容精简,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自动切换,自由选择。
那从得到听书,主要从几个方面提升:
1.碎片化的时间的利用
其实碎片化的时间很难去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是不是要抛弃碎片化时间而不去利用,让时间从我们指缝中偷偷溜走,答案肯定不是,界定好碎片化时间里细分出来固定时间,通常,这样时间细分比较明确,目标感相对强,也相对容易实现,比如早上起床后这一个半小时,固定听两本书,上下班公交时间固定听一本书,跑步运动时候固定两本书等。
在碎片化的时候,我们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这时候,很难去集中注意力,重点就放在如何调动有限的注意力,通常选择我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心理学,写作,职场等书籍去听,这样我的注意力,不容易被外界影响和分散,也不需要过度思考,主要为了扩充词汇和知识量。
2.细分主题进行学习
一般把工作,生活和学习每个模块的边界分得很清晰,工作时候就认真工作,生活时候就开心生活,学习就全心投入,但是每个模块出现问题,我都会做个详细的记录,然后通过阅读,培训进行学习,所以听书在阅读里面,给我很多主题学习的机会,比如在工作中,遇到如何有效沟通,跟平级或上级,在生活中,如何与朋友,亲人沟通等,如何提高情商,如何提高写作等。
在得到里面,就相比喜马拉雅有个好处,能通过你想找细分领域主题而挑选这个主题所有解读的书籍,这样,就可以比较针对性进行系统学习,如果在听过程中,觉得这本书值得细读,就会在微信阅读里面开启精读计划,深入阅读,听书也是帮我们刷选好书的过程和工具。
3.参考思维导图,拆书
在听书过程中,我通常都会看里面的文档,就会有编辑关于这本书的全部的结构框架,可以有效参考模仿到别人是如何进行拆书,这个思维导图,在我们个人进行阅读的时候,可以尝试这种方法模型去刻意练习,养成习惯,是我们构建系统阅读和知识的融汇工具,用手动去画一本书的思维导图,对本书的理解特别深刻。
4.模仿思维方式和表述能力
听书和阅读这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是听觉结合,一个是视觉结合,听书可以听到表述者的声音是怎样,如何去表达,从哪方面去思考的,我一般有个习惯,喜欢把听书的正常语速稍微加快*1.25倍,一方面这样时间可以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语速快有个特点,就是可以清晰听到这个人的思考模式和表述能力怎样。
我会利用这个方式,把听到的,阅读思维导图通过表述方式再模仿一次,可以有效训练到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思考也会偏理性,避免感性化想问题,同时也可以训练到自己的声音和朗读水平。
在我的想法里,做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然后总结反馈出一套规律或者可以复制的模板去提高这件事情的做事效率,剩下就是执行和时间积累。
如果有新的想法,再改善,因为每次思考,犹豫,坚持都需要有成本的,我们大脑也会趋于不愿意过多在一件事情重复思考,精力和注意力内耗严重。
逐渐发现,听书和阅读是互为补充,但是如果是任何漫无目的进行,都不要开始,很浪费时间和精力,会让你的精神负担过重,而且听书不同阅读,没有做任何笔记,容易忘记,所以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
很多人每年都听了这么多书,让自己每天都很忙,但还是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和改变,关键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想清楚,去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和想要结果是怎样的。
就如同,听过这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在听完道理后去实践,而不是仅仅是听而已。
以上观点没有收取任何官方的推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