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华解读庄子懒人听书
① 不要总把自己的尺子用作衡量别人的标准
饭桌上,婆婆再次理直气壮地数落起自己姐姐的不是来。
婆婆的姐姐也就是我老公的大姨,她俩虽然是亲姐妹,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两个人。
婆婆是那种自律能力特别强的女强人,拥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行为习惯标准。
比如她会常年早上四五点钟起床,去练广场舞或打太极剑,风雨无阻。
比如家里每隔半年就会大扫除一次,年前一次,年中一次,角角落落、犄角旮旯都不放过。
至于每月、每周、甚至是每日的卫生,也都有她定时、定量的高标准、严要求。
如果这几个例子还不足以撑起婆婆的形象,那我就再举一个例子吧。
婆婆以前曾去美容院做过美容,有一次我偶然碰到那家美容院的老板,她告诉我,婆婆是她见过的最认真的顾客,没有之一。
如果她们约好了每周周一上午9点去做美容,那么婆婆绝对不会9:01到,怎么样,是不是很牛叉?
大姨和婆婆是正好相反的两个人,简单率性,时常放飞自我。不爱打扫卫生,家里邋邋遢遢。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所以身体一度胖成了球。
其实在我看来,大姨就是我们身边正常的大多数,婆婆才是那个不正常的极少数。
今天婆婆数落大姨的原因是大姨又买了一只宠物狗。大姨家里原本已经有了一只宠物狗,那天外出逛街,看到狗贩子在卖狗,一时没能忍住对狗狗的喜爱,又买了一只。
两只狗狗给大姨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于是她便想把这份快乐和婆婆一起分享,谁知道却被婆婆狠狠地说了一顿。
其实婆婆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大姨好,大姨年前被查出患了癌症,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任谁患了这种病,心情也不会好。再加上身体时常不舒服,平日里懒怠打扫卫生的家里就更脏乱了。
婆婆一直希望大姨平日里可以学着打扫打扫卫生,做做饭什么的,她认为干净的环境,可口的饭食,会让心情变好。
至于宠物,养一只作为陪伴就好了,毕竟这些东西需要我们为它操心费力,又要给它洗澡,又要给它打扫卫生。
在婆婆的强势训斥下,大姨听从了她的建议,把狗狗送了回去,但是心里却一直惦记着这只狗。
今天大姨很伤心的给婆婆打来电话,告诉婆婆她去狗贩子那里看狗,狗贩子却说那只狗已经死了,她也不知道真假。
其实我觉得八成是假的,因为大姨花了300块钱从狗贩子手里买到了那只狗,然后退回去的时候一分钱都没要,狗贩子肯定害怕她会反悔,要么把狗藏了起来,要么已经把狗转卖了。
不过对于这只狗的死活,婆婆并不在意,她只关心大姨现在的生活状态,她认为大姨听从了她的建议是正确的选择,可是我和老公却都不这样认为。
大姨和婆婆毕竟不是一类人,她永远不可能像婆婆那样,能够从打扫卫生和做饭中获得乐趣。如果每天让她按照婆婆的标准去打扫卫生和做饭,估计她能疯掉。
但是她可以从狗狗身上得到快乐,一只狗有一只狗的快乐,两只的话就会有更多的快乐。如果她的时间和精力能被这两只狗狗占用起来,那她就会少了很多的自怨自艾不是吗?
前两天在有书听林光华教授的《庄子》解读,正好其中就有提到这个尺子的问题,她说人总是习惯于拿自己的尺子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但是这把尺子严格来说是没有标准的。
对于我来说,有可能拥有一万块钱的人就是有钱人,可是对于你来说,一万块钱也许就只是一个包包的价格。
人生的很多不快乐,就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别人的身上。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自己心中的尺子,不拿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别人,也不用别人的尺子来衡量自己,那我们的人生就会快乐很多。
② 比较有名的学者解读庄子的书,推荐几本,别太无聊的
《解读
庄子
》,《庄子心得》。前者着眼于庄子的原文,而后者着眼于庄子的道义。
③ 若看庄子解读版本,应该看哪个版本的好
《无奈与逍遥——庄子的心灵世界》(华夏出版社)作者王博是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此人深悟庄子智慧。
《憨山大师解读庄子》网络阅读有电子书的免费下载阅读。憨山大师以佛学智慧解读庄子,庄子智慧彻底呈现于我们眼前。
《庄子》让我们少受或不受制于名利声色等的诱惑,拥有一个自由的心灵,也就是回人的原初无尘污垢染的本性,心里不再有愚痴。
④ 庄子解读第三问
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前286),名周,是战国中期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但是,庄子作为一个沉思默想、不求功名的隐士型思想家,他基本上没参加过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所以,我们无法非常自信地为他写出一部线条清晰、先后承接的传记,这是不得不预先声明的。
(一)贵族身世,落泊宋蒙公元前387年,在“战国七雄”中的楚国,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吴起变法。这件事对了解庄周其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的故事必须从这里讲起。从周天子裂土封疆到战国中期的六个世纪中,随着铁器的出现,生产力大幅度发展,所谓的“男耕女织”,“五口之家,百亩之田”的宗法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日趋形成;与此同时,各诸侯国内部也出现了一个日益庞大的有闲阶层,“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复杂。在这种形势下,各国有识之士纷纷起而倡导变法,力图拆去“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藩篱;一些精明的统治者出于富国强兵、称霸中原的需要,也乐于起用这些变法图强之士。吴起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位。战国时期,先后出现过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三大改革家。吴起作为一个才高德薄的历史人物,他俊逸豪迈,手段精明而老辣:为了能在鲁国统兵抗齐,他可以亲手杀死自己的齐国妻子;在魏国带兵时,他可以亲口为士兵吮吸浓疮。但是,作为一代英杰,他确实为楚国的强盛作出了生命级的贡献。楚国封国之初,本来还是一片落后的蛮荒之地,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湿,山川秀丽,楚人带着原始的浪漫和热情,很快发展了起来。到吴起变法时,楚国已是公族众多,财政匮乏,“贫国弱兵”,不堪重负,社会矛盾将要激化了。楚悼主时吴起从魏国来到楚国,倡导变法,被楚悼王委以重任。他力主“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土”。具体说来,就是要把那些领奉不干事的闲官、散官裁汰一批,实行“减政”。对贵族的三代以下闲散子孙统统贬为庶民,让他们自食其力。然后用节省下来的财政收入养精兵以与中原各诸侯国争雄。为了使被贬为庶民的贵族后裔不致联合作乱,吴起下令让“贵人往实广虚之地”,也就是将他们疏散到边陲地区,让他们开荒种地,过自食其力的平民生活。庄氏是“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楚庄王公元前613年即位),卒于公元前591年。从前591年到前387年吴起变法已有二百余年,三十年为一代,到庆子父祖辈上,早已过了三代,所以无疑是被贬谪的对象。楚悼王公元前318年逝世,吴起失去了王权的庇护,变得孤弱无靠,被他打击的达官贵人立即联合起来,攻打王宫追杀吴起。吴起抱住悼王的尸体被乱箭射死,那些参与作乱的显贵们却因此而犯了伤害王尸的“夷宗”大罪,继位的楚肃王因此而诛灭“七十余家”。庄子的父祖辈大概就是这时为避“夷宗”之祸而越境迁居宋国蒙地的。“据公认的推测,庄周在楚国公族作乱十二年后即公元前369年出生于宋国。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家庭一下子落泊为平民,流亡异国,自食其力,必然是一个相当难以适应的艰难过程。由此可以想见,医子的幼年时代生活在一种动荡、忧患的环境气氛中,物质生活上的匮乏姑且不论,庄周那幼小的心灵过早承受了过多过重的压力却是勿庸置疑的。这样一种幼年生活经历,对天资聪颖的庄周来讲,形成一种内向型人格是完全顺理成章的事情。幼小的庄周必然很小就思考了很多问题,由于其家庭成员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他在耳濡目染中一定也读了许多书。这是庄子成为思想家,一个反传统、反异化、非理性,重内在精神修养的思想家的最为根本性的原因。
二)委身漆园,工于技艺在抑郁寡欢中成长起来的庄周,对人类存在、社会规范、自然奥秘这些人类面对的亘古困境陷入了深深的困惑,这是一种哲人的忧思,一种探索真理的渴望,一种破译自然奥秘的科学求知的冲动。但是,人不能靠真理过生活。读书写作之余,他必须找到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职业。一个落泊域外的贵族后裔没有可以继承的田产,于是庄子只好靠手工业为生。庄于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他可以织出非常精细的草鞋,可以做出当时堪称一流的漆器,并对木工、陶工、屠宰、洗染等几乎所有的手工业都十分精通。司马迁记载“周尝为蒙漆园吏”,证明庄子曾因技艺的精湛,做过一任管理漆器作坊的小官吏。科学发源于技术。庄子在手工业劳动的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物质的属性一定会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井通过这种体验进入了“直观体道”,“道不可言”的精神修养境界和哲学境界。在《庄子》一书中,庄子记载了许多手工业者,并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艰难思索后的哲学结论。比如,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木匠在堂下做车轮子。木匠停住手中的活问桓公:“您读的是什么?”桓公漫不经心他说:“圣人之言”。“圣人还活着么?”桓公说:“已经死了”。“那么说您读的只是古人留下的糟粕了!”桓公听了大怒,说道:“我在这里读书,你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今天如果说出个子丑寅卯倒还罢了,否则就处你死刑”。本匠不慌不忙地来到堂上,对齐桓公说:“我这道理是从做车轮中体验出来的。榫眼松了省力而不坚固,紧了则半天敲打不进去;我可以让榫眼不松不紧,然后不慌不忙地敲进去,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嘴里虽然说不出这松紧的尺寸,心里却是非常有数的。我心里这个‘数’,无法传给我的儿子,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继承下去。所以我都六十岁了,还在这里为您做车轮子。圣人已经死了,他所悟出来的最深刻的道理也随着他的死亡而消失了,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能是浅层次的道理。所以我说您读的书是古人留下的糟粕”。还有,庄子写道:一个屠大为文惠君宰牛,手摸、肩靠、脚踩、膝顶、刀尖刺、刀刃割、刀根砍、刀背砸,很有节奏,好像踩着《桑林》乐章在跳舞,似乎和着《经盲》的旋律在伴奏。文惠君说:“嗬!真棒。技艺竟然可以高到这种地步!”屠夫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过技艺的层面了。开始学宰牛,牛是浑然一体的;三年后,一眼就能看到牛的骨骼、肌肉、经络所组成的内在结构。现在我不用眼睛看,好像不是运动手脚在杀牛,而是全身心都贯注到了牛的自然纹理结构中割肉、剔骨,顺着牛的自然结构下刀,不会碰到任何大的障碍,连经络相连处我都可以轻松地分解开来。……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杀了几千头的牛,刀刃却仍然锋利如初。因为骨与骨之间有缝隙,而刀刃的刃端无厚度,无厚的刀刃进入有隙的骨节,当然就应该游刃有余。所以我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在杀牛时遇到筋骨盘结处,我仍然要全神贯注,凝神静气,看准关键后,刀轻轻一动,牛就哗啦一声解体了,好像泥上散落一样堆在地上。这时我提刀站立,顾盼左右,感到一种惬意和满足,于是乎擦净刀收起来”。文惠君说:“好啊!我听了这番话,连养生的道理都明白了。”类似这样的精湛技艺,庄子还记载了很多,如“大马捶钩”、“梓庆削鐻”(ju,音具。古乐器,像钟)、“津人操舟”等等。大都是借别人之名抒庄子情怀之作,其中既有大量的感性经验,也不乏直观的想象和逻辑的推理。这种悉心于技艺的经验体会成了庄子哲学思想逻辑展开的不竭源泉。他管理漆器作坊的时间可能并不太长。曹商出使秦国获得赏赐后来看庄子,他正在打草鞋,很可能是又在以打草鞋为生。所以庄子一辈子都是在清贫中度过的,据载他曾经向监河侯借贷过粮食,见魏王时也穿得十分破烂,这虽然也可能是有意衬托出内在的清高,彰显一种关于忍受贫穷的理论,但终庄子一生,他在清贫中过着一种恬淡寡欲的生活却是毫无疑问的。
⑤ 关于道德经和庄子解读
道德经不好说。庄子一书,可以有点建议。 正统的阅读理解,推荐张默生先生的《庄子新释》。 如果要轻松一些,可看南怀瑾老先生的《庄子喃哗》。 如果要浅显易懂,可看“JT叔叔”的“儿童庄子班内容”,网络搜索即可。 建议按以下顺序阅读。仅供参考。 1.先读古文,形成概念。不懂的地方看注解或者直接略过。 2.略有概念之后,再看近代的各版本。(如上推荐) 3.按近代人的意思理解之后,再读原文,看看自己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4.再读前面看的近代版本,看看自己的理解有哪些书中提过,而原来阅读忽略。 5.再看原文,自行品味。 ——————【如果只是阅读,前五步即可。】—————— ——————【如果深入透彻,加做后五步。】—————— 6.读古代的庄子注解版本。品味古人的意思。 7.自己读解庄子。虽粗陋,但出发点合适自己。 8.体会古人注解背后的文化不同。以吸纳学术观点。 9.从庄子原意和现代文化,分析今人著作中,刻意修改或者回避不提的学术要点。 10.再次读解庄子,原文、今文、古文一起来……
⑥ 解读《庄子》的什么书好
一这篇文章叫《解读庄子》,而不是《庄子心得》。其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庄子的原文,而后者着眼于庄子的道义。 庄子的道义其实是讲不得的,一讲就变了滋味。庄子的道义只能在大家读通了庄子的文章,自己去领会得。所以我只能解庄子之文,而解不了庄子之道。 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道就好比是一头大象,然后我们谁也没看过大象,谁也不知道大象什么样子。这个时候老子就站出来,说这个大象其实是非常大的,然后有这样那样的特点。庄子觉得老子说得不明白,于是举了很多的例子,加上很多形象的比喻,来巧妙地描述老子所说的那些特点。那么如果是真的解读庄子的话,我们要做的,是搞清楚庄子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描述这个大象的特点的,而不是代替庄子来描述我们各人心目中的那头大象。但可惜的是,我们很多人解读庄子,都是尽自己所能描述心目中的大象,而把庄子那些巧妙的方法给忽略了。这就是所谓的试图去解庄子的道,而不顾庄子的文。我们要清楚的是,如果不直接看照片的话,大象是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的,老子做不到,庄子也做不到。大象都如此,更不要说“道”了。所以庄子才会说:道不可言,言则非也。 首先古人写书不易。先不必谈沉重的竹简,昂贵的丝帛。即使有这样的条件,也未必就敢下手去写。金圣叹说:非圣人而作书者,其人可诛,其书可烧也。可见在古时不是人人都可以著书立言的。落笔之前,胸中先要有丘壑。一篇文章要成竹在胸了,方敢动手写作。而一旦落笔,又必定呕心沥血,字字须有千斤的力道,方能掷地有声。 所以古人非随意写书,我们也不要随意看过。虽不必读书之前焚香净手,但读之时也要心怀敬意才好。有敬意方能心虚,心虚方能有所得。 读古人之书,有几个难处。其一在于字句。对于字句的考究,可以说是今人和古人最大的差距。古人读书先认字。朱子论读书时说,读到这个字,便在这个字。这个字认清楚了,方才去读下一个字。今人读古书,往往只觉得文字艰辛难懂。于是有人选择去看白话译文。看过一遍译文,便觉得读过古人文章了。其实看译文只能对古人的思想有个粗略的认识,很多时候这种认识还是不正确的,有偏差的。如果你想真正去读古人的文章,一定要看原文。原文为本,译文为辅,千万不要舍本逐末。 看书先认字,这是我读古书最大的经验。一个字,先有它的原意,再有它的引申义。读古书的时候,手边要有一本《说文解字》才好。今人读古文,有些字忽略过去了,最是可惜。比如儒家说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齐家”的“齐”字,从今人的理解来看,是十分费解的。因为现在人们的理解,“齐”字的意思就是“对齐”、“平等”。但儒家思想讲究的是等级,是名位,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儒家讲家,和讲天下是等同的,为什么呢?天下的制度和家的制度是一样的。这个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怎么能“平齐”呢?这不成了墨家的“兼爱”、“尚同”了吗?于是我去查齐这个字,非常好玩。古体的“齐”字,下面是地面,上面是三根麦子长出地面。好玩在哪呢?好玩在这三根麦子不是一般高,中间高一点,两边低一点。什么原因呢?地势高低不同。这个古人叫“不齐齐”。表面上不齐,本质上是齐的。好一个“地势高低不同”!于是儒家说“齐家”便可解,庄子说“齐物论”,亦可解透了。 《齐物论》这篇文章我们以后会详细讲,但“齐物论”中的这个“齐”字,也是很有说法的。我们知道,道家的思想,特别是庄子的思想,讲究的是顺应自然。外物该是什么样子的,就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庄子称之为“因是也”。那么外物本就千差万别,怎么谈得上“齐物”呢?其实“齐物”的奥妙,便在于“地势高低不同”六字。外物本千差万别,不可齐一论之。但如果我们客观地承认这样的差别,并能对外物等齐视之的话,这便是所谓的“不齐之齐”了。所以一个“齐”字,便有这样的深意在里头。 其次,古书光是穿凿字句,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道家的书籍,最讲究的是“名可名,非常名”。文字都是虚的,真正要表达的,是透过文字表面深藏在内的义理。古人写文章,总是轻于说事,而重于说理。比如《春秋》一书,其价值并不在于描写的史历,而在乎其“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铖”的微言大义。《庄子》一书更是如此,庄子所举的事例也好,喻言也好,都不是为事而说事,其重点都在于背后隐藏的道义。比如我们都知道“庖丁解牛”的故事,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为什么庄子要举这个例子?这个例子和文章的主题,“养生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文惠君知了庖丁的说解之后,会赞叹说“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呢? 所以我们仅仅看了译文,知道了文章字面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古人的文章,大多是有深义的,需要你用心去领会。所谓的字面意思只是皮毛罢了。关键是要自己去思考,去领悟。因此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又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贡也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可见古书起到的只是提点的作用,要理解其精神,还要自己去悟。 最后,要读通古文最关键的,是要有大眼光。没有大眼光,古书是看不通透的。特别是庄子的文章,每篇的文法都是很巧妙的,有结构,有间架,有逻辑,有思辩。金圣叹曾评点六才子之书,以《庄子》居于首位,于此可见《庄子》行文之妙。金圣叹对才子之文有如下的评议,我认为甚是恰当: 才之为言材也。凌云蔽日之姿,其初本于破核分荚;于破核分荚之时,具有凌云蔽日之势;于凌云蔽日之时,不出破核分荚之势,此所谓材之说也。又才之为言裁也。有全锦在手,无全锦在目;无全衣在目,有全衣在心;见其领,知其袖;见其襟,知其帔也。夫领则非袖,而襟则非帔,然左右相就,前后相合,离然各异,而宛然共成者,此所谓裁之说也。 庄子的文章,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构思巧妙,前后照应,浑然天成。古人谓用兵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庄子之文,亦是如此。世人看《庄子》,多是逐句读过。读了后文,便忘了前文,唯独看不到间架,故读得糊里糊涂,不知所云。要知道,除非有大眼光,不然是看不透庄子行文之妙的。三《庄子》和《老子》相比,内容相当充实,文法十分细腻,语言形象生动。《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但如此却较《庄子》好解说。俗语说:天下莫易于说鬼,而莫难于说虎。无他,鬼无伦次,虎有性情也。说鬼到说不来处,可以意为补接;若说虎到说不来时,真是大段着力不得。所以有“画虎不成反类犬”之说。《老子》之道,乃“非常之道”,名以“非常之名”,所以如何来解说老子这个“道”,也可以做到“不失其道”。 而《庄子》一书不同。庄子写这本书,把自己的“道”解说得非常清楚。而且生怕人家不能理解,还举子大量的例子,用了无数生动有趣的比喻和寓言来加以说明。《庄子》语言之丰富生动,在先秦诸子著作中是无以伦比的,他第一次提出了寓言、小说的概念,创造了近200个寓言故事,开创了以虚构的手法反映现实和表现理想,被称为“诙谐小说之祖”。 所以说读《老子》也好,解说《老子》也好,主要靠自己的理解,想象,自己的发挥。个人的智慧和阅历不同,那解出来的“道”也可以不同。“道”不同,方不失老子所说“道”之本意。“天下皆知道之为道”,就“背道”了。而对于《庄子》这本书,自己的发挥就少了。主要是要去理解《庄子》的原文。所以理解庄子的思想,分析和把握《庄子》一书的文法和逻辑性,这一点要做到比较准确,是很难的。 我这里的解说,也不能说就解得一定对,中间肯定有不当的地方,甚至错误的地方。大家可以批评讨论。以上便为序
⑦ 关于道德经和庄子解读
道德经不好说。庄子一书,可以有点建议。
正统的阅读理解,推荐张默生先生的《庄子新释》。
如果要轻松一些,可看南怀瑾老先生的《庄子喃哗》。
如果要浅显易懂,可看“JT叔叔”的“儿童庄子班内容”,网络搜索即可。
建议按以下顺序阅读。仅供参考。
1.先读古文,形成概念。不懂的地方看注解或者直接略过。
2.略有概念之后,再看近代的各版本。(如上推荐)
3.按近代人的意思理解之后,再读原文,看看自己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4.再读前面看的近代版本,看看自己的理解有哪些书中提过,而原来阅读忽略。
5.再看原文,自行品味。
——————【如果只是阅读,前五步即可。】——————
——————【如果深入透彻,加做后五步。】——————
6.读古代的庄子注解版本。品味古人的意思。
7.自己读解庄子。虽粗陋,但出发点合适自己。
8.体会古人注解背后的文化不同。以吸纳学术观点。
9.从庄子原意和现代文化,分析今人著作中,刻意修改或者回避不提的学术要点。
10.再次读解庄子,原文、今文、古文一起来……
⑧ 谁讲庄子讲得好就是庄子解读!
近代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可以看看
其实个人觉得,要想了解庄子,就得先从老子的《道德经》开始,因为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创始者,至少道家学说是在他手上完善的并有文章流传后世,而战国时期的庄子则是集大成发扬光大者,所以你看懂了五千字的道德经其实也就离看懂庄子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