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奴小说免费
⑴ 求 沈石溪作品《鸟奴》、《退役军犬黄狐》简介 要求500字以内 胡说八道请绕行
鸟奴
这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精彩动物小说,这是一部蕴含深刻的哲理让人掩卷沉思的动物小说。动物行为学家“我”与藏族向导强巴在滇北高原日曲卡雪山进行野外科学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一对蛇雕与一对鹩哥把自己的窝筑在同一棵大青树上。从动物分类上说,蛇雕属于食肉猛禽,鹩哥属于普通鸣禽,蛇雕是各种雀鸟的天敌,鹩哥被列入蛇雕的食谱。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上,二者是猎手与猎物的关系,怎么可能共栖共存呢?“我”决心揭开这个谜。“我”埋伏在离大青树不远的石坑里,亲眼目睹蛇雕一家子是如何飞扬跋扈欺凌可怜的鹩哥的,也清楚地看到鹩哥一家子是如何谨小慎微忍气吞声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经过半年的观察研究,“我”排除了这家子蛇雕与这家子鹩哥之间传统的“共生共栖”、“单惠共栖”和“侧性共栖”这几种大自然中常见的共栖关系,而且属于非常罕见的主子与奴隶的共栖关系。动物界特殊的“兽际关系”,折射人类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量。作品语言流畅生动,对大自然的描写惟妙惟肖,值得一读。
退役军犬黄狐
军犬黄狐曾立过一次二等功和两次三等功,可谓战功显赫,但按规定必须退役。说真的,他有一百个不情愿。因为他认为自己虽然已经十三岁,但依旧充满了战斗力,充满无所畏惧的精神毅力。他被送到一个离哨所不远的营部逸享天年。
一天,他为了要一看究竟,就悄悄地溜回哨所,这是他第一次违反纪律。他趁哨卫不注意绕过大门,来到了自己曾经住过的“房屋”,迎面就看见一只强壮的猎狗。黄狐做了几个试探,很快就掌握了猎狗的弱点,于是就故意表现出轻视对手的样子。猎狗年轻气盛,怎受得了轻蔑和挑衅,一个箭步蹿了出来.....黄狐转身就跑。这是他的计策,他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干掉这个抢了他饭碗的“可恶”的猎狗。它稍用计谋,不断地浪费猎狗的力......当他终于等来时机,正准备发出致命一击时,主人赶到了,他挨了骂受了打......
此后黄狐认识到了错误,不再有干掉猎狗的心思,倒想把自己的绝招和经验教个猎狗。于是他常常偷偷地跑到哨所看猎狗训练。当他看到猎狗训练“直行梯扑击战壕”作业时,眼前闪过他战场上应用“直行梯扑击战壕”方法而差点丧命的一幕。他决定:一定要教会猎狗弧形扑击。
终于,有一天猎狗独自散步。机会来了,它不断的弧形扑击,跃过猎狗头顶,猎狗一开始以为是挑衅,做出了防御和进攻的架势。但连续几回合后,它慢慢的明白了黄狐的用意,那是黄狐把自己的身体当做了练习目标供他扑咬。猎狗很快学会了实战本领,但黄狐身上早已伤痕累累。
战斗打响了,主人也就是贾排长带领部队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但却被前面的地雷拦住了去路。正无计可施,只见猎狗倏地冲向前要扫清道路。此时一直尾随而来的黄狐突然把猎狗撞向一边,径直扑向地雷......贾排长流泪了......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⑵ 《鸟奴》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简单的概括一下
今天,我读了沈石溪写的一篇长篇小说——《鸟奴》。
这篇小说写得可有意思了,主要讲了一对鹩哥夫妻,由于生活的家遭到蛇的侵害,在搬了无数次家后,终于心怀余悸地搬到了蛇雕的住所下面。这是因为,蛇雕是蛇的天敌,只要帮它干一点儿苦力活,就可以让蛇雕不来侵害自己的儿女。
后来,
鹩哥夫妻孵出了四只小哥,其中三只因为蛇雕兽性大发,很早就夭折了,最后一只成年以后,去挑蛇雕的孩子,也不幸夭折了。鹩哥夫妻如果移居别处,必死无疑,留在这里,还有生存的希望,可蛇雕一家现在不欢迎它们了,它们因为生存需要,就在沈石溪那里筑起了巢,在它们认为,沈石溪曾经救过它们,肯定也能制服蛇,帮助它们。
多令人心酸的故事呀,虽然有趣,但也令人寻味。一对鹩哥夫妻,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甘愿不顾危险,付出一切。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不顾一切地讨“人”的欢心,避免受到天敌的侵害。他们愿意为了儿女,去做别人的奴隶,来保证儿女的平安。动物界虽有弱肉强食,但也不乏有这样伟大的爱。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无无穷尽的。我们应该感恩父母,感恩为我们付出的人。
希望能帮助你!
请采纳!
谢谢!
O(∩_∩)O谢谢
国外经典动物小说参照
《杰克伦敦文集》(美)杰克·伦敦著,朱心光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加拿大)E.T.西顿著,蒲隆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1月版
《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日)椋鸠十著,21世纪出版社2000年1月版
《沃特希普荒原》(英)理查德·亚当斯著,蔡文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丛林故事》(英)吉卜林著,谭外元、武铁民译,新世纪出版社1998年9月版
《黑神驹系列丛书》(美)沃尔特·法利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4月版
狼世界》,小说集。1984年由云南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5万,印数25110.
国内著名动物小说
《第七条猎狗》,小说集。1985年1月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8万,印数112000。共收作者8个短篇,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背景,讲述人与动物的恩恩怨怨。
《退役军犬黄狐》,中篇小说。1988年6月由云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5万,印数3000。立过战功的军犬黄狐被宣布退役了,它向往战斗生活,偷偷溜回哨所前线,在收复者阴山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一只猎雕的遭遇》,长篇小说。1990年10月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6万,印数5000。一只猎雕,被主人抛弃,先当诱雕诱骗同类,又当种雕传宗接代,最后逃离人类,在弱肉强食的丛林里奋斗拼搏。
《狼王梦》,长篇小说。1990年11月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0万,印数40000。荒原群狼,雪山金雕。母狼紫岚为了将自己的后代培育成狼王,宁愿牺牲自己,与金雕同归于尽!用狼血写就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动物小说。
《猎狐》,中篇小说。1991年2月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9万,印数10000。该书是作者的少年小说集。描写八十年代少年的追求和苦恼,反映他们身上传统道德观念同现代意识之间的摩擦和碰撞。
《盲孩与弃狗》,长篇小说。1992年3月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5万,印数1600。一位在边疆插队的女知青为了返城,抛下男婴。男孩长大后,双目失明,在一条被抛弃的狗的帮助下到昆明寻找母亲。
《沈石溪动物小说自选集》,小说集。1992年6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字数25万,印数3000。共收作者16篇中短篇动物小说,描写16中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
《圣火——沈石溪获奖作品集》,小说集。1992年8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数20万,印数3000。收录作者1980年——1991年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所有获奖小说,共12个中短篇,其中有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战争与女人》。
《老鹿王哈克》,小说集。由台北国际少年村出版。字数13万,印数3000。收录作者6个动物中篇小说,以动物视角观察生命世界,跳出人与动物恩怨圈,展示没有人类参与的动物世界的生存状。
《残狼灰满》,中篇小说。1994年9月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7万,印数10000。大公狼灰满的两条腿残了,但它不甘沉沦,向往着曾经属于它的狼酋宝座,终于有一天,狼群中出现了罕见的双体狼。
《象王泪》,小说集。1994年10月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4万,印数10300。这是一部由3个中篇连缀而成的写大象生活的长卷,展示野生象群的生存奥妙。
《红奶羊》,长篇小说。1994年12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数15万,印数11000。母狼蓓蓓难产死了,公狼黑电捉到一只红奶羊来充当奶妈抚育狼崽,吃羊奶长大的狼崽长成一个会学羊叫的怪狼。
《再被狐狸骗一次》,小说集。1995年11月由台北《民生报》出版公司出版。字数7万,印数4000。收录作者9个短篇小说。以知青为视角,在乡村艰苦生活中,人与动物互相慰藉,互相依存。
《保姆蟒》,小说集。1995年12月由台北《民生报》出版公司出版。字数7万,印数4000。收录作者9个短篇小说。西双版纳密林中,“知青”出身的猎人所写的狩猎笔记,紧张、刺激、生动、有趣。
《疯羊血顶儿》,长篇小说。1995年12月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4万,印数10000。它一出生就目睹母羊被狼咬死,母羊血溅在它的额头,因此起名血顶儿。它伺机找狼复仇,却被羊群视为疯羊。
《混血豺王》,长篇小说。1996年1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数28万,印数9000。猎狗洛嘎在追猎中和母豺达维娅结合,生下混血豺白眉儿。虽有狗与豺的杂交优势,却无法在豺群和人类社会立足。
《野猪囚犯》,小说集。1996年8月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9万,印数5000。共收录作者15篇作品。为该社编辑“新时期儿童文学名家作品选”中的一本。
《沈石溪动物故事系列》,小说集。1996年9月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40万,印数10000。共收录作者25个中短篇动物故事,分4卷出版,每卷10万字,除总书名外,每卷各用一篇作品名为书名。
《沈石溪动物小说文集》,文集。1997年7月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共10卷。字数180万,印数10000。共收录作者从1980年至1997年全年动物小说。总书名外,每卷各有一书名。
《狼妻》,中篇小说。1997年9月由台北国语日报出版中心出版。字数7万,印数4000。动物学家历险故事系列之一,收录作者4个短篇,揭示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破译野生动物行为密码,扣问生命的终极意义。
《牧羊犬阿甲》,小说集。1997年10月由台湾光复书局出版。字数8万,印数2000。共收录作者23篇作品。风格类似随笔,记述原始森林各种动物的生存状态。
《豺狼拥抱》,小说集。1998年2月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13万,印数5300。共收录作者3部中篇小说。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下,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互相倾轧而又互相依傍共渡难关。
《当保姆的蟒蛇》,小说集。1998年7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数6万,印数3000。收录10个短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将人和动物放在同一档次来考察,描写人与动物复杂多变的感情纠葛。
《鸟奴》,中篇小说。1998年12月由台北国语日报出版中心出版。字数6万,印数2000。动物学家历险故事系列之一,一对鹩哥为了躲避毒蛇侵袭,给天敌雕做奴隶,在屈辱中求生。
《沈石溪动物小说获奖作品集》,小说集。1998年12月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共3卷。字数47万,印数5000。收录自1980年至今重要作品。
⑷ 《鸟奴》全文
藏族向导强巴将绳梯固定在悬崖树桩上,我抓住晃晃悠悠的绳梯爬下绝壁,来到半
山腰。然后拉住草根树枝,攀住石缝岩角,一点点向那棵兀立在峭壁上的枝繁叶茂的大
青树靠拢去。
大青树冠一团盘成网络状的枝杆上,搭着一只硕大的盆形鸟巢,这是一对蛇雕的窝。
蛇雕是一种珍贵的大型猛禽,春天是蛇雕孵卵抱窝的季节,我这次冒险的目的,就是要
近距离观察了解蛇雕繁殖和育雏的整个过程,揭开蛇雕家庭生活之谜。
我早已侦察过地形,在离那棵大青树的三十公尺的峭壁上,有个不大不小的石坑,刚好容得下一个人,位置稍稍比雕巢高两米左右,居高临下,蛇雕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是个绝佳的观察角
度。
我小心翼翼地向石坑爬去,乳白色的晨岚渐渐被太阳蒸干,能见度越来越高。当我
爬到离大青树还有五十来公尺时,那只正在抱窝的雌蛇雕从巢里伸出脑袋,不安地四下
张望,呦呀——发出一声啸叫。
虽有灌木和草丛的遮挡,但雕眼锐利,肯定已经看见我了。我不再注意隐蔽自己,也不再顾虑是否会弄出响声,手脚并用,加快速度朝石坑移动。
此时鸟巢里只有一只雌蛇雕,雄蛇雕外出觅食去了,我是个动物行为学家,了解鸟的品性,当雌鸟正在孵卵,即使周围有异常动静,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离巢进行攻击的,对雌鸟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守护好自己正在孵化的宝贝蛋,它的反应必定是用连续的鸣叫声召唤雄鸟飞回来救驾。
我必须趁雄蛇雕还没回巢之际,赶到相对安全的石坑,不然的话,在地势十分险峻的半山腰受到蛇雕的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离石坑还有七八米远,雌蛇雕跳出巢来,站在巢前那根横枝上,黑白相三色相间的羽毛不安地抖动,颈羽恣张,双翅半开,摆出一副随时准备起飞攻击的姿势,发出一声声急切的鸣叫。不出我的所料,它虽然气势汹汹,却并没朝我扑飞过来,守巢护卵的母性本能抑制了它的攻击冲动。
作者简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于1952年10月出生于上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职称文学创作2级。1982年10月加入省作协,1985年9月加入中国作协。 生于上海亭子间。1968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
1975年应征入伍,曾任宣传股长。在1992年调任成都军区创作室。最擅长写动物小说。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代表作有《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狼王梦》、《白象家族》、《斑羚飞渡》、《最后一头战象》、《一只猎雕的遭遇》、《大鱼之道》《和乌鸦做邻居》、《野犬女皇》、《鸟奴》等。
《鸟奴》内容简介:
《鸟奴》内容简介:动物行为学家“我”与藏族向导强巴在滇北高原日曲卡雪山进行野外科学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一对蛇雕与一对鹩哥把自己的窝筑在同一棵大青树上。《鸟奴》生动的展现了自然界的规律和属性,充分的体现了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等级落差。该书还包含了鸡王.灰夫妻.会占卦的佛法僧.会捉大鲵的鱼鹰这几个故事。
⑸ 请问谁知道沈石溪的长篇动物小说《鸟奴》全文
知道
⑹ 鸟奴的作者简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于1952年10月出生于上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职称文学创作2级。1982年10月加入省作协,1985年9月加入中国作协。 生于上海亭子间。1968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1975年应征入伍,曾任宣传股长。在1992年调任成都军区创作室。最擅长写动物小说。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代表作有《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狼王梦》、《白象家族》、《斑羚飞渡》、《最后一头战象》、《一只猎雕的遭遇》、《大鱼之道》《和乌鸦做邻居》、《野犬女皇》、《鸟奴》等。
⑺ 鸟奴的关于鸟奴读后感
第一篇:
《鸟奴》这本书是一本动物小说。书中有5个动物故事——《鸡王》《灰夫妻》《会占卦的佛法僧》《会捉大鲵的鱼鹰》和《鸟奴》。其中,我最喜欢《鸟奴》。
《鸟奴》主要说了一对老鹩哥和一对蛇雕以及他们的孩子的故事。一开始,作者就惊讶的发现:这对蛇雕竟和一对鹩哥住在同一棵树上!作者在惊讶之余开始观察这对鹩哥,也曾两次救过它们。通过观察后发现:这对鹩哥和这对蛇雕竟是类似于人类的主仆关系!接着,作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合理的想象,我才明白了原因:这对鹩哥生存的高黎贡山的河谷箐沟温暖潮湿,是有名的蛇乡。因此,这对鹩哥年轻时生下的卵每次都会被毒蛇吃掉,成了蛇的供食器。最后,他们终于想到利用自己偶然救过一只小蛇雕来住在蛇雕的那棵树上。但是,它们明白,这个不成为盘中餐的理由并不是长久之计,要想蛇雕展现出自己的用处。所以,鹩哥才会去任劳任怨,即使家破鸟亡也不放弃的为蛇雕去清理巢穴,在它们不在时去帮它们照顾孩子。这样,才能免受毒蛇的侵害。但是,后来鹩哥却去为作者服务了,因为在它们眼里,作者曾两次摆弄过蛇,又救过它们两次,蛇雕也不再需要他们了。真是标准的鸟奴!
这对鹩哥很令我感到震撼。它们为了子孙后代生存下去,不惜冒生命危险去蛇雕巢旁建巢,让我感到爱的伟大。其次,我也体会到动物小说那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的种种虚伪的表象,并且毫无遮掩的直接表现出丑陋与美丽于一体的原生态生命。我在同时又觉得不可思议,这种关系我以前从没看过和听过,觉得大自然非常奇妙,不再仅仅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了。
多令人心酸的故事呀,虽然有趣,但也令人寻味。一对鹩哥夫妻,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甘愿不顾危险,付出一切。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不顾一切地讨“人”的欢心,避免受到天敌的侵害。他们愿意为了儿女,去做别人的奴隶,来保证儿女的平安。动物界虽有弱肉强食,但也不乏有这样伟大的爱。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无无穷尽的。我们应该感恩父母,感恩为我们付出的人。
第二篇:
在家闲来无事,顺手帮外甥女收拾一下书本、文具,无意间发现了一本蓝色封面、做工精量的图书,仔细一看原来是《鸟奴》。说实话以前对于动物类的书籍我是不屑一顾的,认为凡是描写动物的书籍都没什么看头,但是在学校的时候,王老师和同自己在一个办公室的海老师都曾经提起过这本书,都说这是一部值得认真阅读的佳作,悠长假期,有一本有价值的佳作跟你相伴,何乐而不为呢? 在悬崖峭壁广布的滇北高原上,有一棵大青树,两只蛇雕和两只鹩哥分别在上面筑巢而居。按照常理,两只鹩哥似乎早应该被蛇雕吃掉,事实上,这两只鹩哥并没有遭到这样的厄运。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两只鹩哥的卵总是被蛇吃掉,为了躲避蛇的袭击,它们来到了蛇的天敌——两只蛇雕所居住的大青树上筑巢,“大树底下好乘凉”,希望蛇雕能够保护它们。但是,蛇雕不会给它们白白充当保护伞,鹩哥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它们主动要求给蛇雕当奴隶。这一举动正中蛇雕下怀,它们正愁幼雕拉出的粪便不好清理,这两只鹩哥既能为他们打扫“室内”卫生,又能为它们吸引到不少的食物,而自己保护它们几乎不需要成本,何乐而不为?于是,这种奇特的共栖关系开始了。为了讨得主子的欢心,鹩哥们每天起早贪黑、毕恭毕敬、“鞠躬尽瘁”地照顾幼雕,清理雕巢。尽管累得“生死两不知”,鹩哥们自己得到的好处却少得可怜。蛇是不敢来了,小鹩哥也终于孵出来了,但是,四只小鹩哥却先后死于它们的主子——蛇雕的利爪之下。当两只幼雕长大成“雕”,飞出巢穴,远走高飞之时,鹩哥身上的价值也就被榨取完了。主子们不需要鹩哥们的继续服务,冷酷无情地将它们逐出了巢穴。两只可怜的、被完全奴化的鹩哥,此时的想法仍然是找一片“屋檐”来栖身,继续它们“轻松的”奴隶生活……生活的压力,生存的勇气,让鹩哥一家迫不得己在这样的环境下忍气吞声的生活,并开始了他们一生一世的追求。小鹩哥死了,他们的幸福也随风而逝了,一丝的温热都没有存留,只剩下叹息与悲伤。同样是失去,一边伤痛万分,一边不屑一顾;同样是生命,一边爱护有加,一边却是熟视无睹……都是鸟儿,都拥有同一片湛蓝的天空,都在同一棵树下生存,为什么一定要因为自己的自私自利去伤害别人?!没错,两只“年岁已高”的鹩哥的确失去了儿女,但他们在我眼中是个绝对的成功者。来到蛇雕生活的地方,与他们一同生活,仿佛同死神共处一般——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胆量啊!这样的人有吗?很少!鹩哥是鸟,我们深,连他们都不会轻易向命运屈服,难道我们就做不到吗? 不是,是我们缺少胆量,是我们不敢,不敢面对尝试后的失败;害怕失败后的流言蜚语;恐惧,恐惧失败后嘲笑的目光。其实,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就大错特错了。就算你做的不怎么样,即使失败了,也不要担心别人嘲笑的目光。人,孰能无过?你应该证明给他们看:我,不是懦夫!除非你自己看不起自己,否则,谁也别想击溃你! 放大胆子,去尝试你想尝试的一切,去追求你想追求的一切,也许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⑻ 鸟奴是一种什么书
鸟奴这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精彩动物小说,这是一部蕴含深刻的哲理让人掩卷沉思的动物小说。 《鸟奴》内容简介:动物行为学家“我”与藏族向导强巴在滇北高原日曲卡雪山进行野外科学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一对蛇雕与一对鹩哥把自己的窝筑在同一棵大青树上。从动物分类上说,蛇雕属于食肉猛禽,鹩哥属于普通鸣禽,蛇雕是各种雀鸟的天敌,鹩哥被列入蛇雕的食谱。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上,二者是猎手与猎物的关系,怎么可能共栖共存呢?“我”决心揭开这个谜。“我”埋伏在离大青树不远的石坑里,亲眼目睹蛇雕一家子是如何飞扬跋扈欺凌可怜的鹩哥的,也清楚地看到鹩哥一家子是如何谨小慎微忍气吞声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经过半年的观察研究,“我”排除了这家子蛇雕与这家子鹩哥之间传统的“共生共栖”、“单惠共栖”和“侧性共栖”这几种大自然中常见的共栖关系,而且属于非常罕见的主子与奴隶的共栖关系。鸡王、灰夫妻、会占卦的佛法僧、会捉大鲵的鱼鹰、鸟奴、向我进攻、困境中的蛇雕、与凶猛的蛇雕做邻居、捕捉眼镜蛇、甘心做保姆、杀鹩哥充饥、小蛇雕不安全、超前教育、死于非命、学会了恶作剧、悲剧降临鹩哥家庭、大难不死、长成英俊少年、处女飞变成绝命飞等等。
⑼ 鸟奴主要讲了什么
这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精彩动物小说,这是一部蕴含深刻的哲理让人掩卷沉思的动物小说。动物行为学家“我”与藏族向导强巴在滇北高原日曲卡雪山进行野外科学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一对蛇雕与一对鹩哥把自己的窝筑在同一棵大青树上。从动物分类上说,蛇雕属于食肉猛禽,鹩哥属于普通鸣禽,蛇雕是各种雀鸟的天敌,鹩哥被列入蛇雕的食谱。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上,二者是猎手与猎物的关系,怎么可能共栖共存呢?“我”决心揭开这个谜。“我”埋伏在离大青树不远的石坑里,亲眼目睹蛇雕一家子是如何飞扬跋扈欺凌可怜的鹩哥的,也清楚地看到鹩哥一家子是如何谨小慎微忍气吞声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经过半年的观察研究,“我”排除了这家子蛇雕与这家子鹩哥之间传统的“共生共栖”、“单惠共栖”和“侧性共栖”这几种大自然中常见的共栖关系,而且属于非常罕见的主子与奴隶的共栖关系。动物界特殊的“兽际关系”,折射人类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量。作品语言流畅生动,对大自然的描写惟妙惟肖,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