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事儿听书
1. 茶馆 三幕的主要内容
第一幕
背景是清末戊戌变法之后。那时候,政治腐败,国弱民贫,洋货和鸦片占据市场,知识分子有的主张改良,有的想办实业;得势的太监要娶老婆,乡下的农民卖儿卖女;想维新的被砍了头,信洋教的腰杆倍儿硬;特务横行,老百姓动辄获咎,以至于掌柜的王利发在茶馆里张贴起了“莫谈国事”。
第二幕
已经到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分一杯羹;爱国学生号召大家内除国贼,外御列强。八面玲珑的王掌柜在残兵流寇、地痞特务的骚扰压榨下坚持改良,苦苦支撑着“老裕泰”茶馆。
第三幕
北京城被日寇霸占了八年以后,老百姓好不容易盼到了胜利,可是又来了国民党和美国兵,政治空前黑暗,王掌柜的日子愈加艰难。他的改良梦最终也没能救得了“老裕泰”,他自己也被逼上了吊……
《茶馆》所表现出的幽默感是同对旧社会的讽刺联系在一起的。老舍先生擅长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来代替简单直白的讽刺,以给予读者想象和品味的空间。
宋恩子和吴祥子在敲诈王利发的时候说:“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弄成不好意思吗?”“那点意思”其实就是钱,“不好意思”是暗示钱的数量一定要足,不能让人觉得对不起交情。体现了人物对钱的渴望还有不劳而获的畸形心理。
还有李三的这句话“改良,改良,越改越凉”,表明了自己的不满以及对改良前景的不看好以及对王利发的不满情绪。还有“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平民化的口语中体现了语言的幽默化,颇具趣味。
老舍先生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有棱有角,生动的活灵活现,仿佛就站在眼前。《茶馆》中的人,他们都说自己的话,什么样的人就说什么样的话。
《茶馆》中出场人物多达几十人,每个人的话都不多,但是老舍先生三言五语就将一个人的外貌、性格、社会地位,以及身处的历史背景都一一准确地勾勒出来。
松二爷和常四爷是好朋友,又都是靠吃“铁杆庄稼” 生活的旗人,可他俩一出场就给人以不同的印象,以小黄鸟来衬托松二爷胆小怕事的性格,以画眉鸟来衬托常四爷刚强不屈的性格,短短几句话,通过描写两个人物手里提着的鸟笼,就轻轻松松刻画出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真实。 秦仲义是王利发的房东,在第一幕中显得血气方刚、志向远大,具有维新思想,主张实业救国。
常四爷是满族旗人,拥有“铁杆庄稼”,“正直,体格好”,有着强烈的爱 国心和正义感,符合他“雄赳赳”的气质。
两人对于国家独立富强有着共同的期待和愿望,可面对占据国家大部分人口数量比例的下层贫苦百姓,他们显示出来的态度和举动却截然不同。这体现了人物相同之处下的不同。
2. 有什么好的网络小说
原始战记
作者:陈词懒调
这坑爹的原始部落!
“终有一天,我们将重返故地。荣耀依旧在,炎角之火永远不灭。”——————————新书《未来天王》已发。
原始番外不定期更新。
3. 明代的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
明代的娱乐和娱乐业在整部书中,是最难写的部分。即使在今天,娱乐业的税收、整体情况也是各行各业中最难以统计的部分。在有关明代经济的各类著作中,基本都没有将其单独进行涉猎。其原因在于:封建社会对于娱乐业往往采取敌视、轻视或是漠视的态度。因为,古代社会田赋、盐差马等方面的税收占据主体,而娱乐业、手工业、矿业等都被冲入“杂泛”当中,基本难以厘清。
因此,封建社会娱乐业的税收问题恐怕将是一个永远的迷。然而,娱乐业又是不能不说的问题。许多明代的支持者在夸耀明代的时候,往往说到明代的娱乐业的发达。作为一本立足于百姓生活的书,娱乐业不能不提及。
明代的人如何娱乐?明代的娱乐业生存状态又是什么呢?我们不妨还是先由朱元璋的皇家说起。
明代的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图文)
明宣宗行乐图
朱元璋爱玩一字诗
陈君佐,扬州滑稽演员。洪武年间,服务于南京皇宫。朱元璋非常喜欢他,经常让他说“一字笑话”。什么是一字笑话?陈君佐在洪武初年,从扬州游玩到南京城时误入宫廷禁地,被人抓住要去游街。陈君佐连忙跪倒在地“哎呀,公公。请放了小人吧,我陈君佐自当感恩戴德。早晚为您焚香祷告,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太监冷冷一笑“放你?不难。公公我,今天生了闷气。你小子儿如果能说一个字把咱家逗笑了,我就放了你!”
“屁!”“啊?你敢骂我!”太监闻听勃然大怒。
“不不不,我就像个屁。放也由公公,不放也由公公呀!”公公听罢,仰头大笑。
这就是“一字笑话”。想要说好它,没有足够的才智是做不到的。一日朱元璋又让他说“一字笑话”,这可愁坏了陈君佐。经过一夜的冥思苦想,陈君佐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的方法。他立刻令人连夜出宫,搜罗负鼓盲翁。告诉他们皇上要听他们说书,众盲瓮一听高兴得感激涕零。各个连夜练功排练,等待着第二天的“光荣时刻”。
第二天,十多名领着十多名盲瓮来到金水桥上。而这时,朱元璋则站在不远处看着。陈君佐到了桥上后,突然大叫一声“拜”。众众盲瓮以为皇帝来到,一阵慌乱。有的人一紧张,往后一退,脚下一滑滚落水中。其他人不知何故,心神一乱,动作更加混乱,纷纷落入水中。朱元璋站在不远处,看到这个滑稽的场景不禁捧腹大笑。
朱元璋作为苦孩子出身的皇帝,对于娱乐有一种天然的反感。在他的心中乃至内心,是一种对于粮食、对于疾病的恐惧,在这种恐惧下,娱乐对于他太奢侈了。因此,对于娱乐和娱乐的从业者他往往采取敌视态度。一方面,这出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另一方面,则是他的内心。当年元帝国的各级官吏就是在百姓水深火热中,还在进行着各种娱乐。
然而,自朱元璋、朱棣父子之后,明帝国的统治者们一没有经历过苦日子,也就没有了朱元璋父子的“天然抗拒”。二则娱乐本身对于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谁不想高高兴兴的呢?因此,自宣德皇帝之后,皇帝们对于娱乐业的管控越来越松驰。
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特别是万历年间。随着白银帝国的逐渐形成,对外贸易顺差越来越多。娱乐业在空前发达的状态下,女性休闲生活逐渐发达起来。由此,打破了之前评论女性地位在明朝空前低下的传统观念。
明代的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图文)
清代射柳图
朱元璋父子的“射柳”游戏及由此引发的政治血案
尽管娱乐对于朱元璋来说很奢侈,但是,毕竟人是需要放松的。因此,朱元璋对于一些既能够锻炼本身体能又能高兴的游戏还是比较支持的。例如“端午射柳”。“射柳”有的说是源于春秋时期养由基百步穿柳。由此可见,“射柳”是一种军事游戏,和“百步穿杨”有很大的关系。
在此处,“百步穿杨”的杨,其实指的是姓杨的杨。当年,隋炀帝在开通济渠和邗沟时,曾经在两岸栽种柳树,并赐这些柳树为“杨”。因此,杨柳杨柳,说的就是柳树。
这种军事游戏在宋金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非常盛行,元朝建立后推广到了全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阴历三月辛卯端午节(阳历1391年5月9日),朱元璋率领公侯子弟射柳。
各位读者不要小看这条记载,尽管在《明太祖实录》中只有“射柳,中者赏彩帛”这几个字,但却是娱乐强大的体现,就连朱元璋这样的人都需要娱乐。更何况其他人能呢。由此,明朝的帝王们从此以后便越来越多的娱乐了起来。
1413年5月4日的端午节,永乐皇帝的娱乐形式多了许多。除了射柳之外,还有蹴鞠等。《明成祖帝实录》(永乐十一年五月癸未)记载,永乐皇帝玩得很高兴。对于射柳射中者不但有彩帛还有纸币发,更令手下众人赋诗庆贺。
在这场娱乐汇演中,当时的皇太孙未来的明宣宗大放异彩。因为,他射柳射得好,永乐又见万国来朝心情一高兴,出了一幅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他迅速答出“一统山河日月明”。由此可见,明宣宗委实不简单。历史也确实告诉我们,明宣宗是一位好皇帝,虽然他的娱乐项目比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多,但并没有耽误国家政事。
在宣宗朝,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儿,宣宗废除官妓。由此,催生出了明朝中后期青楼业和男妓的盛行。这咱们先按下不表,继续说一下由“射柳”引发出的“政治血案”。
建文帝登基之后,朱棣造反。建文二年五月,朱棣攻破山东德州后,并发临邑。这一日,恰逢宿安人纪纲与穆肃投军。燕王朱棣将二人叫到马前。手中马鞭一指纪纲“尔有何本领!”,纪纲答曰“草民力大无穷,刀马纯熟。在军中取敌将头颅如探囊取物一般”。朱棣冷冷一下,催马前行,“尔说力大无穷,可能阻我前行?”
纪纲上前抓住了马尾巴,双膀较力,顷刻间竟然将朱棣坐下这匹千里骏马拽住。无论朱棣如何催动,这战马竟然不能走动丝毫。朱棣大喜,立刻收了纪纲。其后,战功卓著。朱棣继位后,被封为锦衣卫指挥使。
然而,纪纲这个人残暴、贪婪成性。朱棣在位初期诛杀建文帝旧臣及其亲眷数万人,多是由纪纲这个人负责。更为令人发指的是,他还将数百名小孩儿阉割,或者送入宫中成为自己的心腹党羽或者服侍自己。著名的文学大家解缙,就是被纪纲派人将其灌醉后裸体放入雪地中活活冻死。
因为纪纲是朱棣的亲信,不但是是锦衣卫使又是都指挥佥事,其权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人物。阳武侯因为与他争夺一位女道姑差点被其打死,浙江按察使周新因为历数纪纲的罪状反被诬陷,以某犯罪处死。
终于到后来,纪纲在家里私穿龙袍,私养亡命之徒,打造了足以装备数万军队的武器铠甲等,更有甚者还暗中修建通往皇宫的隧道。准备时机成熟推翻朱棣。永乐十四年(1416年)端午节(5月2日),纪纲想学赵高指鹿为马,看看众人是否与自己是一心。
他告诉手下庞英:明日我故意射不准柳枝,你则将其撅折并高呼“纪大人射中”。到那时看看有没有人敢提出异议。结果,万千双眼睛在第二天庞英喊出“纪大人射中”之后全瞎了。然而,纪纲忘记了他对手并不是胡亥。朱棣三个月后突然发难,将纪纲抓捕。纪纲被凌迟处死其罪状被昭告天下。
朱棣之后的历代明朝皇帝都保留了这一习俗,到了后来,“射柳”和马球比赛同时进行。与此同时,宫廷游戏也越来越多。与皇族相比,明代的官员的娱乐方式也随着皇帝的变迁而变迁。说起,官员的娱乐方式,首先就要涉及到官员的休假制度,因为,休假的主要内容就是放松、娱乐。
明代的老鹰抓小鸡、跳绳、高尔夫球等;敬亭遗韵与负鼓盲翁;朱元璋最爱《琵琶记》
民间的娱乐民间的娱乐形式有许多。例如民间的庙会就有飞叉、中幡、耍花坛、双石、杠子、石锁、花砖、舞狮子、竿术、刀门、马戏、弄伞、筒子、扒竿、蹬梯(车、人)、筋斗、弹(捶丸)丸等各种杂技。除此以外,还有魔术、口技等。例如,中国第一本魔术专著就出版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里面记载着20多种魔术表演。其中“捶丸”是明代中后期,宫廷与民间都非常流行的一种运动。起初,捶丸只在民间流行,其后才逐步进入宫中。捶丸由唐代出现的步打(类似于今天的曲棍球)发展而来,到宋代基本成型。在宋代,从宋太宗开始每年的三月都要举行捶丸比赛。捶丸使用的球杖和今天的高尔夫球杖相似,呈L型,玩法也相似。用弯曲过来的木耙极大由硬木做成的小球,以进入洞穴的多少来决定胜负。
明代的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图文)
明成祖最爱打马球
在民间儒家子弟当中最流行的当属围棋和象棋。
到了元旦,与宫中千篇一律的烧香、放鞭炮、跑马(由顺天府在东直门外举办)不同,民间的娱乐形式非常多。主要有:逛花市(这是明朝的一大贡献)、杂技、游艺等。其中,放的鞭炮比宫中的要丰富许多。鞭炮的名称有霸王鞭、地老鼠、几十种之多。
除了以上外,还有一些自娱自乐的游戏,例如儿童玩的“抓子”。这种游戏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至今仍在某些地方流行。笔者小时候玩的一种“抓子”游戏是这样的:将石子儿放在掌心,然后抛起。之后用掌背接住,再抛之后掌心接住。由此反复,直到跳出为止。看谁坚持时间长。当然,这种游戏一般是女孩儿玩的居多,男孩儿在笔者小时候主要是“摔方宝”。明朝这种游戏没有出现。明朝男孩儿玩的一般是踢毽子。
儿童群体游戏,就是至今我们仍在玩的老鹰抓小鸡、跳大绳。
成年人的游戏方式有很多,例如掷骰子、推牌九、一点半、四色牌、掷小谣儿、打梭哈、捡红点等室内游戏。室外游戏如六博、投壶、高跷、弄丸、陀螺、竹马、八封阵等。
元宵节因为是大节日,所以娱乐形式比较多。例如宫内有逛灯、蹴鞠(由宫内嫔妃组织的“齐云社”表演)等。成化年间,由于民间娱乐形式影响加深。宫内也开始有了魔术和杂技。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明宪宗行乐图》就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表现。那个时期的观灯最有特点。
清明节除了踏青之外,就是嫔妃们可以玩秋千。民间则继续表演着高跷、杂技。
端午节,皇宫会在西苑举办龙舟比赛。民间除了龙舟比赛之外,最盛行的当属斗草。这种游戏,现在仍然被民间游戏着,史料正式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这种游戏现在属于儿童游戏,在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属于老少皆宜的面目。主要玩法是:拿树叶或草的茎相互缠绕,双方用力拉,哪方的草茎先断哪方输。
同民间一样,七夕节,宫内女眷也会进行乞巧活动,由宫内24衙门之一的兵仗局组织。
紧随其后的中元节,宫中的甜食房要照制进供佛波罗蜜;西苑要做法事,放荷灯。至于观赏盛开的荷花、斗蟋蟀等,也是这月宫中的娱乐活动的一部分。
明代宫廷的娱乐形式在武宗时期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正德三年(1508年)命令天下将擅于杂技、骑射、马戏、曲艺、戏曲、吹拉弹唱的人送到北京,并在河间等府建造乐户的居住地。
敬亭遗韵与负鼓盲翁
荒草地上躺着一位老人,身上的血在流。他的右手紧紧地握着一把三弦,嘴里嘟囔着:中华神州五千年,代代皆有真英灵。大明皇帝丢了命,清兵南下败南明。许久之后,老人醒来,看了看四周,两眼流泪。爬了起来,掸了掸身上的土。一阵狂笑,拿起了三弦,一阵弹拨。高声唱着: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就是评书和评话等多门曲艺共同的祖师:柳敬亭。这位柳敬亭生于万历十四年(1587年),卒于康熙十六年(1670年)。此人生于泰州,原名姓曹名永昌,字葵宇。江苏泰州人。
此君15岁那一年,因为犯法逃亡他乡。因为,听艺人说过书,又喜好音乐,便弹三弦说起书来。名震江南。到后来,在云间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市说书名家莫后光的指点,艺业大增。崇祯十三年,成为明末枭雄左良玉的幕僚兼御用艺人。因为,其长期从事曲艺工作,擅于与各色人等交接。为此,左良玉命他经常走访南京,和权臣马士英、阮大铖疏通关系,人称“柳将军”。
顺治二年,左良玉奇兵以清君侧为名,捉拿马阮二人。但中途左良玉病死,其子左梦庚投降清军,柳敬亭和大将袁继咸誓死不从。最终,袁继咸被抓,柳敬亭差点儿死于乱军之中。自此,重操旧业说书度日。康熙元年(1622年),因为清朝皇帝和王公大臣特别喜欢听书,漕运总督蔡士英命他随行来到北京,给王公大臣们说书。
其后,在北京演出期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一切乐器不能使用。柳敬亭便舍弃了三弦只用嘴说,由此,一门新的曲艺诞生,他就是现在的评书。当然,这种是评书的雏形,评书的真正创始人是王鸿兴。至今已传到了第十一代。晚年他收徒居辅臣,居辅臣则成为评话的创始人。
明代的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图文)
明宪宗行乐图
之所以提到柳敬亭,一是各类著作中对于曲艺谈之甚少,相反戏曲往往被许多著作谈及。究其原因,主要是戏曲被某些人看作是高雅艺术,曲艺作为民间的娱乐形式往往不被人重视。而在娱乐形式并不丰富多彩的封建社会,曲艺的受众面比戏曲要多得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之外,基本上都是由曲艺先生进行表演、流传,直至出现文学巨擘进行整理修改方才形成。这一点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本书最为明显。
既然,这本书谈的主要是百姓生活,曲艺不能不说。而明代曲艺方面给后人最大的贡献就是,直接促进了评书、评话的诞生。
同几乎所有封建社会的艺人一样,年轻时无论他多么得风光无限,年老时总会穷困潦倒。以柳敬亭为例,他说一回书的定价就是一两银子,而且还要提前十天预约。但晚年却很凄凉,也可以说是穷困交加。
明代说书非常盛行,皇宫内的有些宦官就专门习此技术。这个时候的说书一般都是有乐器伴奏。而且,明代开国说书先生就有一个特点:时事书。
例如《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这本书的形成。每次郑和率船出海之后,数千乃至数万人的随行队伍成员们就会向世人讲述各种奇闻异事。许多说书先生便根据这些新奇的事儿,或者加入书中或者单独成为故事。当时的人称之为“看场之平话”。
中国名著中有一部分经历了:史家记录到民间传播,最终由曲艺弘扬流传后小说家写作这一阶段。《三宝》这本书也是如此,到万历年间由罗懋登对说书先生的内容进行润色、加工成书。最典型最知名的当属《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曲艺对于文学、艺术的影响在封建社会是非常大的,而且在今天也有着强大的娱乐诱惑力。例如,身为曲艺曲种的二人转、相声、评书、评弹等,至今都有着无数痴迷者。明代大众最广泛的娱乐欣赏方式是曲艺,较为高级的就是戏剧了。再介绍明代戏剧业之前,请先看一个小故事。
千里大旱,裂土深深。乌鸦在干枯的树上欢叫,呱呱呱地声音让人倍感凄凉。阵阵哭泣声中,一位身着粗布的女子,正哎哎切切地哭着。她跪倒在地,用留着鲜血的手刮着地面。慢慢的地面被挖出了坑,越来越深越来大。最终,那巨大的坑可以承载两个人居住之后,她才站起了身,艰难的回往家中。
家中有两具尸体,男的五十开外,女的五十左右。女子一见二者面容,不禁再次痛苦失声。“爹呀,娘呀,怪媳妇我未能尽孝。媳妇之最,媳妇之罪!”说吧,女子先将婆婆的尸体放在一个破芦席上拽向了那个她双手挖出的坑。
按照坟头儿的规矩,必须要冒尖儿的。因此,这位女子再次用双手挖土。那坚硬似铁的地面,让女子的心更坚疼痛。每挖一下,她的身子就震颤一下。她在口中默念着“二郎呀,二郎!你为何总不归家!”
挖好了坟头,女子回家整理了一下包了个小包袱匆匆上路前往京城。这一日,她来到相府门前乞讨。突见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满面红光的走来。女子高呼一声“二郎!”那人猛见此女,浑身一颤。“哎呀”一声,之后眉头紧锁,牙关紧咬。低声说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赵贞女!蔡氏!非是我蔡邕歹毒,今日为了我的荣华富贵,我怎能容你!”
想到此处,蔡邕一提马的缰绳,那马稀溜溜几声嘶鸣之后,直奔女子而来。
许多人都知道蔡邕是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个很知名的女儿:蔡文姬。蔡邕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大知识分子。可惜,因为民间素来对知识分子有些看法。而且,确实有一些人自从考取了功名之后,抛弃妻子投入富贵豪门的怀抱。因此,民间自然对某些知识分子采取敌视态度。因为蔡邕的知名度较高,很不幸,蔡邕被选中成为了这样的代表。
这是《赵贞女蔡二郎》的故事内容。该剧出现于宋代,在南宋这个故事流传非常广,特别是曲艺和戏曲、民歌小调等都有所展现。“秦香莲”这个故事在清朝没有出现前,“赵贞女”就是“丈夫忘恩负义”的受害者的代表。更有一种说法认为,秦香莲故事中的主人公陈世美的原型陈熟美的两个好朋友仇梦麟和胡梦蝶,因与陈熟美发生冲突。正在气愤之极,忽然看到了《琵琶记》这部戏。因为,这部戏的前身就是《赵贞女蔡二郎》,所以,二人买通剧作家写了“秦香莲陈世美”的故事。
总而言之,赵贞女和蔡邕的故事流传和影响极光。对此,陆游在《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一诗中便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可到了元代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赵贞女和蔡二郎的故事彻底变了味儿。正因为,这种变化,才使得这部剧在明初朱元璋治理下大放异彩。
4. 明湖居听书主要写什么
一、导入新课:
1、 作者简介:
2、 请学生朗读阅读提示,找出要点。
(1) 作者通过丰富的联想,调动各种表现手法,或正面铺陈,或侧面烘托,或比喻、或排比,或对偶、夸张;或赋声以形,或赋声以色,把难以言传的听觉描绘得酣畅淋漓,把白妞精湛的演唱技艺表演到了极致,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2) 品味本文华丽绚烂的语言。
一、 默读全文:
1、给生字注音:
揖 嘁 喳 橘 抑 挫 髻 褂 铮
羯 遽 调门 耍 媚 煞 皓
协调
熨 啭 仞 骋 匝 坞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重点是什么?
(一)(1~2)戏园子的盛况 戏园里人挤
戏园里嘈杂的场面
戏台的简陋
(二)(3)琴师的弹奏(先抑后扬)
(三)(4)黑妞的演唱(水涨船高)
重点写妆束
(四)(5)观众的议论
(五)(6)白妞的出场(重点写眼睛)
(六)(7、8)白妞的演唱(重点)(正面描写)
(七)(9)梦湘先生的评论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三月不知肉味
总结:本文中,白妞的演唱艺术是描写的重点,除了从正面细致地描写她的声音外,还以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和观众的议论来烘托白妞演唱的高超技艺。
5. 传奇老人杨明运,从光绪23年活到2014年,一生有何传奇
庄子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寿能有几多,一生岁月如黄粱一梦,只是人的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时间流逝如滴水穿石,将人的棱角打磨平,将种种往事埋于黄土之下。
古人说七十古来稀,在生活条件渐渐变好的今天,活到七十岁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活到百岁,在常人看来已是稀有长寿了。
而山东有这样一位老人杨明运,从清朝光绪二十三年,活到了2014年,跨过了一个多世纪,经历无数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可谓是传奇。
乐观的少年
杨明运出生于清朝光绪二十三年,也即是1897年,这是清王朝气数将近的时候,旧时代又像是一个懵懂的孩童,一只脚要跨进新的岁月,但目之所及皆是疮痍。斗争不断,动乱不断,大多数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少年时在庙里,他看见和尚们都在做一种穴位按摩,据说这可以延年益寿,他便也坚持做这个穴位按摩,一做就是近一百年。
2004年,杨明运已一百零七岁。一次,他不小心在卫生间摔倒,无法动弹,打了一星期的吊瓶,每天一打就是六小时。
吕玉珍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悉心给老人喂饭喂水,为老人梳洗。因为杨明运年纪已经很大了,很多人都说杨明运从此只能躺在床上,恐怕是时日无多了。
但吕玉珍偏不信,从未间断对老人的照顾,每日还仔细地给老人的腿脚按摩。吕玉珍的儿女和孙子孙女,也常来照顾老人,陪老人说话解闷。
也许是奇迹出现,杨明运这个百岁老人,又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他常常跟别人说:“侄子两口子比亲儿亲女还亲。”
杨明运是山东省最长寿的男寿星,年老时儿孙环绕膝下,当地的政府也常带来慰问金来看望这位长寿老人。
杨明运常常身着一件红色开襟衣服,留利落的寸头,即使满头花白,也英姿飒爽,白胡子留得很长,仿佛是历史长河的见证,即使年纪很大,牙口也好得很。
人到一定的年纪时,倾向吃清淡的饮食,但杨明运不同,他从不在饮食上委屈自己,年纪很大时还是喜欢喝酒吃肉,这也是他的潇洒所在。照片里的杨明运,总是笑容满面,这份乐观,也是他长寿的秘诀所在。
见证历史,历经风雨
2014年3月,杨明运老人在家中去世,享年117岁。两天后,老人的追悼会在殡仪馆举行,为之送行的人无数。
117年,是多于一个世纪的长度。这一百多年来,中国有无数个历史的转折点,有无数灾难浩劫,有无数个充满希望的时刻,有无数种景象。杨明运老人就这样,渡过了岁月长河,见证了天地间许许多多的历史。
杨明运虽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活到117岁,历经风风雨雨,仍保持一颗明净之心,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他就是世间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但跨过了那么多岁月,见证了那么多事情,小人物也是一个传奇。那些或惊艳他人,或感天动地的时光,不都是一个个小人物汇聚而成的。
6. 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三部全部剧情
《铁齿铜牙纪晓岚3》剧情如下:
《铁齿铜牙纪晓岚3》由“好女争锋”、“假作真来真亦假”、“江湖江湖”、“辨奸计”和“胭脂红”五个单元故事组成。
故事由神秘的江南女子陆琳琅(张庭饰)的出现而变得一波不平一波又起。陆姑娘深受乾隆(张铁林饰)宠爱,暂住纪晓岚(张国立饰)府上。然而和珅(王刚饰)早知陆姑娘身世, 为斩草除根,多番设计陷害陆姑娘。幸得纪晓岚解救,并一洗陆家冤情。然而这三个老男人却都陷入了儿女情长的重重矛盾中,本不平静的京城更是风波不断。
(6)清朝那些事儿听书扩展阅读
《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部剧情
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皇帝执政年间,当时社会表面上呈现出一派祥和繁荣的景象,被满人自称为所谓的康乾盛世。然而,表面上的国泰民安,掩饰不了各种日益激化的深层次的矛盾。如何清除图谋不轨者,平衡君臣矛盾等问题都摆在当朝执政者乾隆皇上面前。
乾隆是一个中年怠政、好大喜功、深谙权术之道的独裁统治者。他颇能利用大学士纪晓岚刚真守正、秉公执法的无私品性为自己办事,又特别欣赏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和珅摇尾乞怜、唯命是从的献媚之术。而纪晓岚与和珅,则是一对多年来格格不入、南辕北辙、互为政敌的冤家对头。于是围绕着这三人这间,便产生了一幕幕令人或忍俊不禁、或长吁短叹的悲喜剧。
7. 求清朝那些事儿,唐朝那些事儿,等有声小说
用喜马拉雅听书,就可以,网络搜索即可,用网页和手机APP都可以
8. 晚清时期千金小姐长相靓丽,穷人的生活怎样
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曾经说到:“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历史在中国古代一直被当作宝贝,但凡是熟读历史的人,大多都会受到古人的尊重,因为“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历史是我们的一个巨大宝库。作为一个现代人,仍然可以在历史当中获得许许多多的宝贵经验。
看完这些清朝老照片,不由得感慨清朝的实际情况与清史稿的记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啊!
9. 如何评价蜻蜓FM
蜻蜓FM是一款很不错的听书软件,功能强大亲民。
蜻蜓FM上线于2011年9月,是国内首家网络音频应用,以“更多的世界,用听的”为口号,为用户和内容生产者共建生态平台,汇聚广播电台、版权内容、人格主播等优质音频IP。
蜻蜓FM总用户规模突破4.5亿,生态流量月活跃用户量1亿,日活跃用户2500万,平台收录全国1500家广播电台,认证主播数超35万名,内容覆盖文化、财经、科技、音乐、有声书等多种类型。自上线以来,蜻蜓FM用户量即领先同类产品,是多家第三方数据机构评选公认的在线音频市场占有率领导品牌。
热门内容,每日更新:
新闻:邱震海新闻透视,鸿七点,吕宁思时间,胡言不乱语。
音乐:蜻蜓空中音乐榜,海雷音乐时间、怀旧FM,经典总流行。
脱口秀:矮大紧指北、罗辑思维,晓说2017,观复嘟嘟,今晚80脱口秀、见字如面、蒋勋细说红楼梦。
历史:芝麻撩三国,老沈一说,清朝那些事儿。
军事:张召忠开讲,书房点兵,文龙阅武,军情观察。
情感:峰人学院,凡人故事,叶文有话要说,听青音。
财经:大霄说市,老马日日评,功夫财经,湖说,长盛说房,水皮杂谈,周知财经。
儿童:凯叔讲故事,小雪老师讲故事,睡前童话,贝瓦儿歌。
10. 我是一纲丝,哪位能给我提供一下郭德纲《善恶图》的台词啊
第一回
天为罗盖地为毯, 日月星辰伴我眠。
什么人撒下名利网,富贵贫困不一般.
也有骑马与坐轿,也有推车把担儿担,
骑马坐轿修来的福,推车担担儿命该然,
骏马托着痴呆汉,美妇人常伴拙妻(夫)眠,
八十老翁门前站,三岁孩童染黄泉 ,
不是老天不睁眼,善恶到头这报应循环!
这没有给俩的袄,都说一个,说多了让人笑话。来的人不少,楼上楼下好几万人,好几个姓万的人。
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这四天吧,德云社单口相声专场。为什么要说单的呢?第一,单口相声是相声当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现在呢,没有地儿去听长篇的单口相声,我们有义务把他挖掘整理,第一;第二呢,好多朋友特别爱听单口,跟我聊过,不爱听你说对口相声,什么玩意,你太客气了啊,听什么呢?爱听你说单的,其实我们是为了观众着想;第三,后台省点儿挑费,我们仨人就干下来了这一场。
啊刚才是曹云金,我的徒弟,说的是聊斋,这个回目叫《胭脂》,今天说不完,明儿他头里还得说,有人说明儿来不了了,那没事,您忙您的,今天走把明儿票钱留下,交朋友嘛。你要说人也不来,钱也不来,这不合适,不合适,良心会受到谴责!
那么我说的这段长篇的单口相声啊,叫《善恶图》,这是这个节目的大名字,学名儿叫《善恶图》,那么小名《顺天府三案连环二十二条人命》。
何其壮观,二十二个人都死到我嘴里边了。为什么叫善恶图呢?其实啊,更多是想说一说人性。人呐无非是善恶两个字,但是世间万物,能把握这两个字是最难,而且做人来说,不容易。
你想切吧,天地间只有做人是最难。做神仙很快乐,也不用上班,也不用过日子,家里也不用开伙,也不用买车,想上哪Ring儿~~~出去了,你当上神仙你琢磨得省多少月票。做人很快乐。那么人和神仙之间区别在哪呢?人呐,只要把心放在当间儿,你非常幸福,但是难的就是呀,人心放不正。你看像说相声似的,我们这行人。郭德纲掏出心来了,给姆们同行,来,吃了吧。吃完就骂街,郭德纲有俩心,要不怎么能给我一个吃呢?嗯,跟人打交道不容易。可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了神仙,你都以为说都当神仙,Ring儿这儿Ring儿那儿,不可能。要不做鬼,其实做鬼也很快乐,省电,是吧。阴曹地府没有查电表的,老那么黑乎乎的,做鬼你看哪都能去,没事还能吓唬人玩。找一黑旮旯,人打这一过,鬼窜出来了,哞儿~~~。这嗷老一嗓子跑了,鬼也很兴奋,太~刺~激~了~。
最难的就是做人,我是这些年啊特别有感触,真的,你说你是做什么人吧,你做个穷人要了亲命了。吃的没人家好,人家那屋里边山珍海味,他这儿,来一把萝卜缨子。还没有那兔子的内待遇好呢。穿也不如人家。啊做穷人。
做富人,也不是那么好受,有钱了,哎呀有钱了,更要命了。孩子怕丢,媳妇怕偷,有点好吃的先让狗吃,狗吃完没事自个儿才吃,富人。
做官儿吧,做官儿好一点,做官儿分做什么官儿。做小官儿,没人怕你。就管仨厕所谁怕你呀,熬着吧,好容易熬到大官,双规了。是不是,你说,当个工人,上单位,工厂,下岗了,招工吧,哪招工人我去。招工这一去,要你了,给送到山西小煤窑里边了。开出租车吧,累一天累的臭死,这点车份儿都给了公司了。坐车吧,坐出租车,手机落上面了,找他打架去吧,他不给,咣~把他开了,警察来弄走拘留15天。
你说干吗去,想开点,我什么都不干,出去玩切,旅游切,闹非典了。一看闹非典机会来了,借十万块钱,买一车菜拉北京卖来了,拉到北京,非典控制住了。这车菜全烂了,倒在二环边儿上,城管的来了,罚五千。这怎么弄啊,看看电影吧,放松一下,追星,崇拜人明星,喜欢张国荣,又跳楼了。看电视,超级女生,超级男生,这好啊。我也跟着学,我也跟着比赛切,人生要有意义。刚要参加比赛,广电局下令选秀不让放了。
也得活着呀,好好锻炼吧有好身体,嫌自个儿太胖减肥。刚喝了两天藏密,不让卖了。
干什么去?啊?哈。干什么去。说相声去?说相声去。说的不好观众骂街,说的好同行骂街,好容易红了来一帮人告你,你看。人活着太不易了。知道么,不为自己为别人,去献血又感染上艾滋病了又。
人生在世要是我说就八个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就是我一个相声演员的自白。实话实说。我遭恨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忒爱说实话,我和别人说的都不一样,同行站这儿都说全世界人民如何幸福的事。我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但是我很希望天底下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快乐。
咱们今天这个故事呢,其实说起来挺惨。二十二条人命在里边儿,但是很多人是咎由自取。什么时候的故事呢,一说顺天府您就知道不是现在,现在没有这个编制,没有这顺天府的名称。清朝的故事,清朝末年,道光年间,故事发生在北京,十一月初七,多准确,回家倒么啊,你查查那个挂历,清道光年间昂,十一月北京啊,天气很冷,而且这一天还赶上下雪了。哎呀,好大雪。
瑞雪飘飘似鹅毛
飘扬柳絮满琼瑶
但则见
冷月疏星飞啼鸟
待哺的乌鸦把翅摇
行路人迷失了阳关道
白头翁踏雪寻梅过小桥
山川景
举目瞧
飘飘去
荡荡摇
云横秦岭崎岖路
粉饰南阳旧草茅
长空似有玉龙闹
猛回头
杏花村内酒旗飘
随风上下摇
天降大雪,北京城是银装素裹的一般,就离这儿不远,永定门,永定门里靠路边儿,有一个小四合院。门打开了,按钟点说,现在的时间下午五点来钟头,门一开,有打里边出来一位,三十五六的年纪,穿着看这人很有钱,这人姓袁叫袁得满,他我这德不一样,我是道德的德,他是得到的得。袁得满,生意人,北京有一个大酒楼呀,叫杏花楼,是那儿的老板,嗬,楼上楼下,三层。那是生意兴隆,非常好。可是这买卖儿呀,原先不是他的,他有个弟弟,叫袁得江。袁得江的买卖,干的非常好,兄弟出门去上货,去东北,一走一年都没回来。说这人上哪去了,不知道,现在的名词叫人间蒸发,找不着了。说这日子得过呀,买卖得干。作为掌柜的大哥,袁得满,这我得管,我兄弟甭管回来不回来我得替他盯着,就把酒楼接过来了,这人很聪明,比他弟弟还聪明,把他弟弟干的买卖干的很好。哥哥干的还好,有脑子这个人,啊~做生意嘛。你想啊他们家这,比如说吧,卖涮羊肉,这切完肉片,切肉片的时候,都让师傅上酒楼门口,一字排开,多少个桌子,过去来说那羊肉啊,不像现在似的有那弄羊肉片的机子唰唰一切,过去都是手切,头天把羊肉都冻好了,拿过来,拿一块抹布摁住了拿刀切,五六个师傅站门口咵咵咵一切,老百姓打这一过,好!厨师好手艺,手法也好,刀工也好,肉也好,这就是无形中的广告。而且,涮肉剩下的,切下来的筋头巴脑,他弄好了,蒸大包子呀,做什么,饺子呀,。为什么呢,楼上三层卖有钱的人,他底下还是半地下,就是什么推车担儿担呀,有些干活的穷人,上这儿吃来,给的多,啊老百姓吃完出去都夸,真好,东西也足味道也好,而且像每年夏天,杏花楼修灶的时候,饭馆呀每年淡季在六月份修灶,停这么俩月,一修灶的时候,修灶之前,他那儿东西加倍的给,你要半斤肉片他能给你八两。包子个儿也大饺子个儿也大,都好,越吃越好,出门走了。他这,修俩月一关门,你在到谁那儿吃去都得想着他那儿好。所以再一开也呼啦抄人都回来了,生意经这是。袁得满,聪明,啊把这个饭店经验的非常好。
不光把饭店接手,到后来,连兄弟媳妇都接手。“你这一人不是事呀,对嘛,我估计这么长时间了我兄弟是在外边这人算没了。我得疼你呀,我是你大的伯子,我不照顾你谁照顾你呀是吧。”三说五说,一来二去俩人勾搭在一块了。袁得满还劝她,你这样做就对了,大清国一建国的时候孝庄皇太后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顺治能够登基坐殿
,下嫁给小叔子摄政王多尔衮,才有了大清三百年社稷,说你今天跟了我这个意义是一样的。兄弟媳妇很感动啊,我没想到,我跟我大的伯子靠上有这么大的政治意义。最开始两个人还偷偷摸摸的,明铺暗盖,到后来,就按着俩口子的,这么来。伙计们谁敢说别的呀,吃饭的谁问你这个呀,这两个人就跟两口子一样,也是以夫妻相称。
今天,袁得满打家里出来,瞧瞧外边天儿,嗯,吩咐家里的车把式王二,给我套骡子车,我要出去会客,套车。那个年头,没有汽车也没有什么的哈,有钱的人家有的是坐轿,当然轿子的级别呢跟着身份走,做了官儿了那就不一样了,大官小官用什么颜色的用多少人抬,都是有规定的,轿子也还有喜轿和白轿。喜轿结婚时候的轿子,一结婚拿这花红的轿子把新娘子抬来,表明啊坐喜轿就是代表着是明媒正娶,必须得坐轿子。
慈禧太后和同治的皇后俩人不和,打起来了,好多人都害怕,说慈禧太后会不会把同治的皇后废掉。同治的皇后说不可能,我是坐轿子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我是明媒正娶。因为慈禧不是,慈禧是妃子,人家皇后说这话理直气壮,我是坐轿子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这话后来说相声于谦的媳妇学会了,我们街坊嘛挨着这屋那屋,两口子一打架媳妇跟屋骂街,我是坐车937打西便门那面儿过来的。那管什么呀那个,就说这个意思,坐轿子。这是结婚。
还有出殡,家里死人了,出殡,也有轿子,白轿子。白轿子是干吗的呢,就是家属女眷往坟地去坐白轿子,但是北京有规定,必须是结了婚的女子才能坐白轿子。说姑娘送殡要坐白轿子,白轿子上边儿加青丝线编的这么一个网,表明这个轿子里面坐的是个姑娘。完事还有一顶蓝轿子,这叫“浑”轿,里面放着死人的牌位,摆在棺材头里,这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除了轿子就是车,过去来说有这个驴车呀,牛车呀,马车呀,骡子车分这么多少种。驴,最早是北京城里的主要交通工具,家里养着驴,出门骑这个,到后来内城就不用了,内城不用但是外城还用,包括你说从交道口啊到什么出门呀到哪去呀,如果从打朝阳门到哪这都得用,一般外城还得有这个驴和驴车的。骡子车,骡子过去来说在北京城应用的范围很广,北京的骡子车被那会称之为京车,北京的车京车,长江往那边儿没有骡子车,北京的是最好,赶骡子车仨人,这车辕子这边儿一个,这边儿一个,前面儿还有一人,仨人,骡子有缰绳但是不能用,骡子脖子底下单栓一根绳子,攋着这个绳子往上举,让这个骡子抬着头,仨人赶。缰绳一般白的或者是蓝的,但是有人用紫的就是身份很高。王公大臣,但那会儿也是皇上赏赐,你才能用紫色的缰绳。车里面儿,咱们看这个电视剧里面有这个么,车上面有这么个半圆形的东西,有窗户能坐人,骡子车。
这个骡子车有自己用的,有外面租的,也有站口。站口就跟像公共汽车一样,就说这车天天就跟珠市口这等着,来来来有大座儿,有大座儿啊,有大座儿,上车走凑齐了,拉一车,这是骡子车。有的人自己家有。还有这个羊车,小山羊拉的,自己家里玩的用,家里有钱,做一小车用俩个羊在头里边拉着孩子搁门口玩,就这个。牛车,过去在北京说骂人的话。上牛车,这不是好词。过去北京城啊有这个育婴堂,教育的育,婴儿的婴,育婴堂,好像现在的慈善机构。什么地儿呢,专门管这个生下来的孩子没人管,婴儿,他管这个死尸,育婴堂门口的墙上掏一个四方形的窟窿,有人抱孩子来了。这有一铃铛一扥,把孩子送进去,里面有人就把孩子接进去了,彼此间不说话。每天,早上五点来钟牛车出来,车上有一四方的盒子,后面有一窟窿能放孩子,四个字叫入地慈行。一个一般来说这个孩子好多来说都是私生子啊生下来这个见不得人。掐死了,掐死扔了,他们捡回来。还能救的就救,不能救的救给埋了,北京城过去骂街说你呀,上牛车,这说不是好词。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这些。还有就是下大雨,街上都是水,背人,人背人,这儿过不去了,这儿背,你给我呀跟这儿背到西三旗,孙子你下来吧,太远。打这儿背那儿去,能过去省的鞋湿,这儿一说多少钱,背着走,不能让鞋湿了。还有的背的挺高兴,嗬,真稳当,一会多赏。咚,扔水里边儿了,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