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国学书籍大学
『壹』 国学书籍都有哪些
国学书籍有:
1、左传: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贰』 经典国学书籍有哪些
经部
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郑氏周易 大戴礼记 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 易纬坤灵图 易纬乾元序制记 陆氏易解 中庸
东坡易传 周易正义 轻松学诗经 尚书正义 易传
韩诗外传 毛诗正义 泰泉乡礼 深衣考误 深衣考
仪礼注疏 礼记正义 周礼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 大学
春秋谷梁传注疏 孝经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周易参同契 大学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论语集注 孟子字义疏证 大学问
论语注疏 孟子注疏 尔雅注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宋书 梁书 魏书 陈书
南史 北史 南齐书 北齐书 周书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唐才子传 贞观政要 逸周书
古列女传 徐霞客游记 大唐西域记 荆楚岁时记 战国策
前汉纪 后汉纪 华阳国志 东观汉记 通典
唐会要 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洛阳伽蓝记 越绝书
前汉纪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国故事 邺中记
三楚新录 江南馀载 吴越备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东观奏记 北狩见闻录 竹书纪年 五代史阙文 官箴
平宋录 大金吊伐录 松漠纪闻 翰林志 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 赤松山志 真腊风土记 荆楚岁时记 北戸录
岳阳风土记 溪蛮丛笑 吴中水利书 岁华纪丽谱 吴地记
平江记事 南岳小录 岭表录异 东京梦华录 风土记
益部方物略记 游城南记 淳熙三山志 桂林风土记 朝鲜赋
南宋都城纪胜 桂海虞衡志 洛阳名园记 南方草木状 佛国记
捕蝗考 宋朝事实 大清律例 三国杂事 史通
子部
兵书类
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
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 《百战奇略》 《握奇经》 《练兵实纪》 《将苑》 《何博士备论》
《三十六计》 《守城录》 《孙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兵制》 《阴符经》 《太白阴经》 《历代兵制》 《素书》 《备论》
『叁』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都有哪些
链接: https://pan..com/s/1aRg8A2Bn0SkIPCuFSVCDxA
常青藤爸爸国学经典系列:
『肆』 有哪些国学经典书籍
1《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3、《庄子》
《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嬉戏,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4、《孟子》
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山东邹城人。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5、《墨子》
墨子,名翟,华夏族,滕国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的先祖是宋人。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关于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后由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天智、阴鬼、“非命”、非乐、节葬等观点。
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伍』 大学生适合读的中国文学书籍
1、《百年孤独》- 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2、《活着》- 余华著长篇小说
《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3、《悲惨世界》- 法国作家雨果创作长篇小说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4、《老人与海》- 美国作家海明威著名小说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5、《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著小说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自本书在日本问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销出1500余万册。
6、《人间词话》- 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7、《唐诗三百首》- 唐诗选集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8、《呐喊》- 鲁迅著名短篇小说集
《呐喊》
《呐喊》是一本短篇小说的结集,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9.25~1936.10.19)。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9、《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作品
《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 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寻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书中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
10、《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LE INSOUTENABLE LEGERETE DE L'ETRE》。英文译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是作者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原著为捷克语,其汉语译本原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后经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后更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11、《海子诗全集》- 收录迄今为止所有发现的海子文学作品
海子诗全集
《海子诗全集》由诗人西川主编,作家社出版,于2009年3月26日海子逝世20周年纪念日当天发行,是出版界给予海子的纪念礼。《海子诗全集》是至今为止收集海子作品最全的书,也是了解海子的最新最全面的实证材料。书中收录了《海子诗全编》作品、近年陆续发现的散佚作品,以及新发现的画作22幅。
12、《三体》- 刘慈欣创作科幻小说
《三体》
《三体》三部曲讲述了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作品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及哲学等均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格局宏大,立意高远,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4年底小说第一部的英文版在美国上市,反响热烈,[1] 并于2015年获得美国科幻奇幻协会“星云奖”等五个奖项提名。[2]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3] ,这是亚洲科幻小说首次获得雨果奖。[4] 10月,作者刘慈欣因该作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
『陆』 国学经典书籍有哪些
国学经典书籍如下: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
学习国学经典对于传承我们的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国学经典可以在以下方面让孩子得到长足的提高。
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学国学经典到秦汉胡同,秦汉胡同国学于2002年开始创业,至今逾17个春秋。旨在将中华国学最基础的三个部分,即国文丶国艺丶家庭艺术人文通识,藉"听香读画,吃墨看茶"的极致艺术空间,依托拥有全球化兼容并蓄的开放胸襟,具备传统文人扎实通识素养与学术能力的国学教师,向现代家庭,向全世界传播分享中华文化精粹,让艺术照耀生活,让世界柔软。
秦汉胡同国学已经在北京丶上海丶广州丶深圳丶杭州丶南京丶济南丶娄底丶临汾等地设立近百家国学馆,每年惠及数十万家庭。
『柒』 关于国学的书籍
1.《国学研究》,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主编:袁行霈,出版发行: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今
2.《新国学研究》,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编,出版发行者: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今
3.《新国学》, 四川大学中文系《新国学》编辑委员会编,出版发行: 成都 巴蜀书社 1999- 今
刊物名称中并无“国学”字样,但其实是国学研究的刊物或不定期刊物,如:
1.《文史》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不定期 [1962-2002]共42辑。由北京 中华书局发行, 1962- 今
《文献》 北京图书馆编辑,北京 北京市文津街7号(邮码100802) 书目文献出版社发行。[1979-2006],季刊。
《学林漫录》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北京 中华书局发行。 自1980- 今共14集。
以上是比较专门的国学学术刊物。比较普及型的刊物有:
《文史知识》中华书局 主办,[1981-2006],原为双月刊,1982年以后为月刊。内容附注: 治学之道 文学史百题 历史百题 怎样读 诗文欣赏 文化史知识 人物春秋 中外文化交流与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 书法丛谈 三国演义史证 读书札记 语言知识 文史研究动态 古代科技漫话 文史书目问答 文史工具书介绍 宗教与人生 文学人物画廊 青年园地 文史古迹 专文 读者.作者.编者 笔谈 文化流源 文化交流 民族风情 考古与文物 书评
有关国学和国学史的书籍有: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收入《民国珍本丛刊》,(民国)梁启超1873-1929 著 北京 团结出版社 2006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收入《蓬莱阁丛书》,(民国)刘师培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民国)傅斯年 1896-1950著,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
《中国学术思想大纲》,林尹著,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中国学术史著作提要》, 收入《崇文学术文库 湖北大学古文献研究书系》,张林川、周春健著,武汉 崇文书局 2005
《中国学术史著作序跋辑录》, 收入《崇文学术文库 湖北大学古文献研究书系》,张林川,、周春健编, 武汉 崇文书局 2005
许多关于国学的刊物都很贵,不如利用图书馆,在图书馆借阅即可。
『捌』 国学经典书籍
经部
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郑氏周易 大戴礼记 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 易纬坤灵图 易纬乾元序制记 陆氏易解 中庸
东坡易传 周易正义 轻松学诗经 尚书正义 易传
韩诗外传 毛诗正义 泰泉乡礼 深衣考误 深衣考
仪礼注疏 礼记正义 周礼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 大学
春秋谷梁传注疏 孝经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周易参同契 大学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论语集注 孟子字义疏证 大学问
论语注疏 孟子注疏 尔雅注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宋书 梁书 魏书 陈书
南史 北史 南齐书 北齐书 周书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唐才子传 贞观政要 逸周书
古列女传 徐霞客游记 大唐西域记 荆楚岁时记 战国策
前汉纪 后汉纪 华阳国志 东观汉记 通典
唐会要 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洛阳伽蓝记 越绝书
前汉纪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国故事 邺中记
三楚新录 江南馀载 吴越备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东观奏记 北狩见闻录 竹书纪年 五代史阙文 官箴
平宋录 大金吊伐录 松漠纪闻 翰林志 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 赤松山志 真腊风土记 荆楚岁时记 北戸录
岳阳风土记 溪蛮丛笑 吴中水利书 岁华纪丽谱 吴地记
平江记事 南岳小录 岭表录异 东京梦华录 风土记
益部方物略记 游城南记 淳熙三山志 桂林风土记 朝鲜赋
南宋都城纪胜 桂海虞衡志 洛阳名园记 南方草木状 佛国记
捕蝗考 宋朝事实 大清律例 三国杂事 史通
子部
兵书类
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
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 《百战奇略》 《握奇经》 《练兵实纪》 《将苑》 《何博士备论》
《三十六计》 《守城录》 《孙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兵制》 《阴符经》 《太白阴经》 《历代兵制》 《素书》 《备论》
其他子部
墨子 列子 庄子 荀子
申鉴 说苑 新语 论衡
茶经 棋经 中论 邓子
盖庐 人物志 潜夫论 初学记
洛阳牡丹记 王守仁全集 四十二章经 论衡校释
梦溪笔谈 太平广记 孔子家语 韩非子
鬼谷子 归田录 唐新语 公孙龙子
搜神记 搜神后记 周易参同契 山海经 校注
艺文类聚 穆天子传 唐摭言 颜氏家训
古画品录 盐铁论 宋高僧传 广弘明集
老子道德经 钝吟杂录 弘明集 宣室志
世说新语 金匮要略注 九章算术 吕氏春秋
黄帝内经灵枢经 黄帝内经素问 备急千金要方 伤寒论注
难经本义 神农本草经 孔丛子 抱朴子内篇
法言义疏 风俗通义 鹖冠子 齐民要术
潜夫论 范子计然 西京杂记 晏子春秋
周髀算经 朱子语类 山房随笔 林泉高致集
吴子兵法辑佚 银雀山尉缭子 司马法逸文 群书治要三略
孙子略解 水战兵法辑佚 群书治要六韬 敦煌写卷六韬
怀王墓竹简六韬 六韬逸文 汉墓竹简六韬 老子集注
范蠡兵法辑佚 太公兵法 太公金匮 太公阴谋
端溪砚谱 歙州砚谱 扬州芍药谱 橘录
糖霜谱 刘氏菊谱 洗冤录集 荔枝谱
高僧传 阴符经 随隐漫录 画继
续高僧传 方言校笺
集部
楚辞
楚辞 楚辞补注
总集类
全上古三代文 全秦文 全汉文 全后汉文 全三国文
全后周文 全北齐文 全陈文 全梁文 全齐文
全隋文 全唐文 先唐文 唐文拾遗 唐文续拾
全宋文 全晋文 全后魏文 全唐诗 全宋词
千家诗 文心雕龙 文选 乐府诗集 全元曲
全宋诗 历代诗词赋
其它集类
优古堂诗话 诚斋诗话 庚溪诗话 草堂诗话 藏海诗话
六一诗话 后山诗话 彦周诗话 二老堂诗话 怀麓堂诗话
沧浪诗话 诗品 诗人玉屑 中山诗话 观林诗话
李太白全集 王右丞集笺注 欧阳修集 国 语
其他
四库全书目录(介绍、史话、乾隆《文渊阁记》)
总 目 经 部 史 部 子 部 集 部 考 证
辑注类
三字经 庄子集解 商君书 汉官六种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千字文 孟子全译 史记三家注 九家旧晋书辑本 敦煌变文集新书
百家姓 老子校释 世说新语笺疏 太平经合校 管子轻重篇新诠
幼学琼林 列子集释 新语校注 龙文鞭影 八家后汉书辑注
论衡校释 孙子兵法论正 明夷待访录 裴注三国志 文心雕龙注
古文观止 曾国藩文集 菜根谭 传习录 文心雕龙考异
增广贤文 曾国藩家书 金人铭 众家编年体晋史 文心雕龙义证
专题类
历史 军事 文化 图片
古典小说类
世情小说 历史演义 历史小说 志怪小说
历史工具类
中国历代量制演变简表 中国历代纪年表 中国历代帝王年表
中国历代衡制演变简表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表 中国历代疆域图
古今地名对照 历表(隋之前) 中国历代度制演变简表
历代人口的官方统计数 二十四节气表 三国地图
民国地图 万年历
『玖』 国学书籍有哪些
国学书籍有:
1、《四书》
《四书》不是一本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的合称,是国学的核心,要学好国学,熟读《四书》是基本功。
《大学》是相对于《小学》来说,是古时读书人入门必读经典;《中庸》是国学的心法;《论语》是两千年来国人思想的总源泉,《孟子》在宋朝后与《论语》并驾齐驱。
2、《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说:“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讲述的全是纯洁的思想、高尚的行为。
在艺术形式上,《诗经》还略显粗糙,艺术表现也不够成熟,但却篇篇都是正能量,是涵养精神最好的诗歌,其后的唐诗宋词,虽然在艺术形态上达到了巅峰,但这方面却远不如《诗经》。
3、《传习录》
读这本书,就可以知道明朝第一臣王阳明学问的梗概,著名的知行合一就来自这里。阳明龙场一悟后脱胎换骨,成为千古佳话。
《传习录》这本书是阳明心学的主体,提出了满大街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等观点,特别是对儒学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使儒家思想脱离了朱熹理学的繁琐禁锢,变得简单、唯美、实用。《传习录》后来风靡日本,对日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4、《杜工部集》
杜甫被称为“诗圣”,和李白一起,是中国古诗创作的两座高峰。他的诗句工整而富灵性,有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5、《心经》
佛学时国学的一大源泉。佛,传于印度,盛于中国。现在大乘各派,印度全绝;正法一派,全在中国。我们的禅宗,是可应用的佛教,在世间的佛教。印度人学佛,也只能来中国。
佛所讲的宇宙精微,的确在儒家之上。儒佛略有不同,就是一个偏现世的多,一个偏出世的多。《心经》是般若部经典的核心,也是佛学和禅宗的精华,解心经,通佛理,是学好国学的必备根基。
6、《李太白集》
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文充满想象力,朗朗上口、气势磅礴,代表中国浪漫主义诗文创作的最高水准。
『拾』 国学入门应该看哪些书
国学入门书目
一、启蒙阶段
:
推荐六本书:
《三字经》
、
《百家姓》
、
《幼学琼林》
、
《千家诗》
、
《千字文》
、
《朱子家训》
。这
些读物的特点是琅琅上口,篇幅短小,短期内阅读,认真领悟,会有很显著的成效。
1
、
《三字经》
:实际上是高度浓缩的中国历史、文化介绍资料。
2
、
《百家姓》
:诵读之后,读者会对中国姓氏有一定的了解。
3
、
《幼学琼林》对于培养读者的音律感,介绍古代文化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
《千家诗》
:收集了唐、宋以来诗人作品接近千首,对于普及古典诗歌基础知识,提
高文化素养,很有益处。
5
、
《千字文》
:对仗韵文,可培养读者的音律感。
6
、
《朱子家训》
:可以作为读者进业修身的指南,对于读者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进智
慧的作用。
二、攻读阶段
1
、经部
经部就是指四书五经,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学国学之人,必须以此为根本。
总计九部。
①必须全部通读的: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其中,大学、中庸篇幅比较短小,
但是地位却很重要。应该经常阅读,反复温习。
《论语》是核心,微言大义,尽在其中。此
书最为关键,应作为重点篇目反复阅读。
《孟子》之中,饱蓄民本思想,千百年以来,无数
忠臣烈士的家国情怀、爱民思想,无不本于此。
②节选阅读的:
《易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春秋》
。
《易经》
:最好能够背诵乾、坤二卦的爻辞。熟读《系辞》
。
《诗经》应以国风为重点。
《国风》里面的著名篇章应该会背诵。
《尚书》
、
《礼记》可根据个人爱好以及学力情况节选。
《春秋》
:
《公羊》
、
《谷梁》
、
《左氏》
对照并读,
内容可根据个人爱好以及学力情况节选。
2
、史部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三国志》
、
《资治通鉴》
。最低标准是五部。学有余力的
可加《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明史》
。总计五部至十部。
①必须全部通读的:
《史记》
、
《汉书》
。其中内容相同的篇目,应参照对比阅读,比较分
析班固、司马迁之间的异同。有条件的学友,可找《班马异同》
、
《廿二史考异》参考阅读。
其中,
《史记》
、
《汉书》中的列传部分必须精读。这是重点中的重点。熟读这些传记,可以
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可以确立是非观念。
②节选阅读的:
《后汉书》
、
《三国志》
、
《资治通鉴》
。
③参考阅读的: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明史》
。
特别说明,
《明史》之中,除了后期关于与清朝有关的部分以外,大致上说,是不错的。
3
、子部
《老子》
、
《庄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总计五部。
①必须全部通读的:
《老子》
。阅读时,应注意与《庄子》参照阅读。也要留心与《论语》联
系阅读。
②节选阅读的:
《庄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4
、集部
《古文观止》
。总计一部。建议全文通读。
其他的数目不定,学友可根据爱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