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在线 » 喜马拉雅听书蒋介石

喜马拉雅听书蒋介石

发布时间: 2022-05-30 12:52:58

❶ 中外名胜古迹资料

长城 1987.12 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987.12 文化遗产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1987.12 文化遗产
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安徽黄山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西藏布达拉宫 1994.12 文化遗产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遗产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12 文化遗产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云南丽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山西平遥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1997.12 文化遗产
北京颐和园 1998.11 文化遗产
北京天坛 1998.11 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遗产
福建武夷山 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000.11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
市)、清西陵(河北易县)、盛京三陵 2000.11 文化遗产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2000.11 文化遗产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001.12 文化遗产
云南三江并流 2003.7 自然遗产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004.7 文化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 2005.7 文化遗产

❷ 初中务必要记的历史知识(100分!)

我只有中国近现代史下半部分的总结了
1国共十年对峙:
一、 工农武装割据
1 武装起义 (1)八七会议――纠左、总方针、秋收起义
(2)起义:
A南昌起义:特点-沿用国民党旗帜
功绩-中共第一只部队
B秋收起义:特点-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湘赣边-修水、铜鼓、安源-长沙-
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井冈山
C广州起义:特点:建立苏维埃政权
损失:张太雷牺牲
(3)意义:A中国尚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开创新局面
C揭开转入农村序幕
2 井冈星火 (1)井冈山根据地:A三大斗争:
a游击政策
b土地革命
c工农政权
§第一块农村根据地
B井冈山会师:
a工农革命军
b南昌起义部分部队
c湘南农民武装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2)毛三篇文章――理论上说明工农武装割据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结合”典范
3 星火燎原 (1)十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中央――最大、最巩固、朱毛
左右江根据地――邓小平
(2)红军发展到十多万人
4“围剿”与反“围剿”:(1)时间:1930年底~1931年秋
(2)军事方针: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
(2) 认识:毛军事思想重要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重大发展。
5巩固政权 (1)政权: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A性质:工农民主政权
B影响:形成两权并立
(2)土地革命:
A必要性:土地问题是国民革命的关键
B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义务
C路线:对各阶级政策: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核心: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认识:实质:变革生产关系
最大作用:调动一切反封建因素
(3)经济:A把农业放在首位
B兴办军需、民用工业
§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为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建设提供经验
二、中日矛盾激化
1 日本侵华:
(1)原因:A独霸中国-根因
B实行“大陆政策”和“东方会议”
C摆脱经济危机-直接原因
D客观条件:a英法美――经济调整和绥靖政策
b德意――欧、非扩张
c蒋介石――全力打内战
(2)侵华:A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亡——伪满建立
B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暂驻上海特权
C华北事变:a《何梅协定》
B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第二个伪满
(3)影响:中日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2 蒋介石:
(1) 对外:A政策: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
B活动:a下令张学良的东北军撤入关内
b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c签订《何梅协定》
(2) 对内:A政策:反共反人民
B活动:a“围剿”红军:第四、五次“围剿”
对长征红军进行尾追堵截
逼张杨“剿共”
b镇压抗日民主运动:镇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镇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c镇压学生运动—— 一二•九运动
PS:错误根源:将国内阶级矛盾(意识形态矛盾)置于民族矛盾之上
3 国民党爱国官兵:
(1) 分化原因:A民族矛盾激化
B蒋反动政策
C抗日民主运动影响
(2) 分化:A冯玉祥与吉鸿昌合作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多伦大捷
B蔡廷锴、李济深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抗日停战协定》
C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联共抗日(高潮)
4 民主人士:
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宋庆龄任主席,李济深任副主席
5 中共:
(1) 反蒋抗日:A“九•一八”,发表宣言——反对日本侵占东三省
B建立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主力
C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D进行了第四、五次反围剿
E长征——战略大转移——陕北
(2) 逼蒋抗日:A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a 《八一宣言》
b 瓦窑堡会议
c 毛泽东报告
B领导“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
C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
§抓主要矛盾,实事求是,中共宗旨和性质决定
三 1931年至1937年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特征:
1 日本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2 在对日本侵华问题上,美英由纵容到遏制
3 中国革命重心因国民党军事围剿和红军长征,由赣南闽西转移到陕北
4 中共逐渐走向成熟,已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5 中共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
6 爱国志士和国民党爱国将领反对蒋妥协投降政策,积极开展抗日活动
7 蒋介石从不抵抗到攘外必先安内再到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全面抗战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 原因:(1)根因:中日矛盾尖锐化
(2)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3)日本侵华日益威胁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
(3) 日本侵华活动日益加深与英美矛盾
2 过程:(1)初步形成:A 九•一八、一•二九、华北事变
B 标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 正式形成:A 七七事变: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蒋介石庐山谈话-准备抗战
B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红军改编:西北主力-八路军
南方八省游击队-新四军
D标志: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9
3 特点:国共两党党外合作
(1) 形成了两个战场和两条抗战路线
(2) 两党有各自的政权、军队、地盘
(3) 中共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路线:
A洛川会议召开——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
B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
C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D针对国民党反共高潮进行坚决回击
E加强根据地建设
F朱、毛命令人民军队大举反击
4矛盾斗争:
(1) 根源:国共两党阶级属性不同
(2) 反映:A两个政权、军队、战场、抗日路线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反共方针
C蒋介石掀起反共高潮——定点:皖南事变
D中共提出“三坚持三反对”口号
5最大成果:抗战胜利
6最终破裂:原因:根: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立场,反共反人民政策
合作目的已经达到,合作基础不复存在
标志:1947年春,蒋关闭和谈之门
二 两个战场:
1 两种抗战路线:
(1)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初期,面对日军大举进攻,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大会战,积极抗日。但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主张由军队和政府抗日。这种片面抗战路线导致战场丧师失地,大半个中国陷落
(2) 共产党侧面战场:采取坚持抗战,拒绝投降政策,洛川会议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深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和开展游击战争,形势蓬勃发展。
(3) 本质区别:是否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抗战
(4) 造成区别地根源:两党阶级利益不同
2 两个战场关系:
(1) 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驱除日寇。
(2) 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正面战场积极地抗战,就没有敌后抗日战场的迅速发展;没有敌后抗日战场的迅速发展,就没有相持阶段的到来。
(3) 在相持阶段,如果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战略反攻阶段野不可能迅速到来。
(4)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都为民族革命战争胜利作出贡献
三 日本调整侵华方针:
1 原因:(1)相持阶段到来
(3) 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破产
2 调整:
(1)对国:A政治诱降为主
B军事进攻为辅
(2) 对共:A集中兵力军事进攻
B 敌后根据地大扫荡
(4) 沦陷区:经济掠夺、殖民统治
3 实质:日本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不变,执行方法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
4 影响:
(1)对国:A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南京伪“国民政府”
B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对共:处境更加艰难:日、伪、蒋三方——加强根据地建设 (3)日帝:A对国——枣宜、豫湘桂战役
B对共——“大扫荡”和“三光政策”
四 日军侵华线索
1 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实施灭亡中国的既定方针
2 相继攻占平津、上海、太原、南京、徐州、广州、武汉
3 调整侵华方针:重蒋——轻蒋
轻共——重共
灭亡中国
4 经济掠夺和殖民统治
5 对敌后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和“三光政策”
6豫湘桂战役和大陆交通线战役
五 中共情况:
1 防御阶段:
(1)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2) 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人民战争路线
(3) 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4) 平型关大捷是首次胜利
(5) 《论持久战》
2 相持阶段:
(1) 抗战:
A领导沦陷区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
B百团大战
C反“扫荡”斗争: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
(2) 维护统一战线
A“三坚持三反对”口号
B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
C对皖南事变:重建新四军,,坚持抗战,揭露蒋阴谋
(3) 建设根据地:
A政权:“三三制”原则抗日民主政权
B经济: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
大生产运动
C思想:延安整风——肃左反右
内容:反主观主义~即经验主义、教条主义
(4) 七大:
A背景:抗战胜利前夕
B内容:毛——《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国家
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全党空前团结§最重要
C意义:为争取“两个胜利”准备条件。
3反攻阶段
4 综上:中共政策调整:
(1) 政权:苏维埃政府~抗日民主政权
(2) 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双减双交
(3) 军队: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
(4) 对蒋:推翻~承认
§主矛变化
六 国民党情况:

1准备抗战,自卫抵抗+
2 国共合作,组织四大会战
3政策反动,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4反共高潮,两次会战
§既要投降,又进行抵抗;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日寇亡我之心不死,阶级属性
解放战争
一 线索:
1宏观:
(1)国共关于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较量
(2)这种较量经历了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两大阶段
2微观:
(1) 国民党:
A政治专制独裁,陷于孤立
B经济崩溃,危机加深
C军事接连失利,士气低落
D外交卖国求援
E必然覆亡
(2) 共产党:力量不断壮大
(3) 得民心者得天下
二 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
1 时局:
(1)主要矛盾变化:中日民族矛盾 国内阶级矛盾
(2)美国对华政策:扶蒋反共——美全球战略组成部分
(3)蒋介石反动政策方针:独裁内战
(4)中共政策:和平、民主、独立、统一、团结
2 斗争:
(1) 重庆谈判:A国共目的、政策不同
B成果:国民党被迫接受了和平建国方案,《双十协定》有利于人民
C局限:人民军队和政权问题未达成协议
D意义:中共取得政治成功
(2) 重庆政协:A依据:《双十协定》规定
B代表: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民主派——民资阶级,共产党——广大人民利益
C焦点: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人民军队和政权合法化问题的延续
D政治决议——有利于人民
E结果:国民党撕毁协议
三 人民解放战争分期:(1946.6~1949.9)
1 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内线作战
2 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内、外线作战
3 决战:1948.9~1949.1,消灭敌人主力
4 和谈:1949.1~1949.4,北平谈判
5 渡江作战:推翻国民政府
6 解放全国:
四 解放战争发展过程:
1 全面内战爆发:
(1) 原因:根本原因:国民党反共反人民本质
直接原因:国民党完成内战准备,准备武力统一
(2) 标志:1946.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晋冀鲁豫、山东、晋绥根据地
(3) 初期:国民党占有经济、军事优势,共产党拥有政治优势
(4) 粉碎全面进攻:条件: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略上藐视;制定正确军事方针- 战术上重视
表现:八个月作战,歼敌70万
(5) 粉碎重点进攻:地点:山东和中原
陕北: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相继取得四个战役胜利;歼敌3万
山东:孟良崮大捷,歼敌3万
2 发展:
(1) 战略反攻:南线: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鄂豫皖
陈谢大军豫陕鄂
陈粟大军豫皖苏
其他解放区:华北——石家庄,西北——延安,
(2) 战略决战:条件:敌: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数量下降;打内战,不得民心
我:军队数量增加;装备改善;解放区土地革命完成;国统区反蒋第二条战线
胜利:1948.9~1949.1 辽沈、淮海、平津——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
3 胜利:
(1) 七届二中全会:背景: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召开:1949春,西柏坡
内容:工作重心转移
发展经济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促进革命胜利的方针
新中国基本政策
总任务:两个转变
三个告诫
作用:解决了革命过渡问题————联系党建
(2) 北平谈判:目的:国民党:蒋-元旦求和声明-缓兵之计;李-划江而治
共产党: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减少人民苦难
首席代表:周恩来、张治中
成果:《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结果:蒋拒绝签字
(3) 渡江战役:战线:东至江阴,西至湖口
时间:1949.4.21~23
作用:推翻国民政府
(4) 胜利因素:中共:五点~领导,思想,军队,统战,群众支持
国民党:政治失民心,军气不扬,腐败,美援断、蒋桂裂
结论:走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历史的选择
五 国统区与解放区不同发展状况
1 国统区危机:
(1) 军事:接连失利,士气低落
(2) 政治:
A伪制宪国大遭到广泛抵制
B 国共关系破裂,标志:撤销驻扎南京、上海、重庆中共代表团
C 制造一系列惨案
D 中共领导反蒋第二条战线
(3) 经济崩溃
(4) 外交:《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例》
2 解放区发展:
(1) 土地革命胜利完成:原因:
政策:《中国土地法大纲》、土改总路线
成果:
作用:促进解放战争发展
(2) 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ps:重庆谈判于北平谈判共同点:
1. 都是国民党提出的
2. 都是国民党接和谈之名,争取部署内战的时间
3. 主动权都在共产党手中
4. 和谈期间,共产党都作了两手准备
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实现:
一. 中国的建立和巩固:
1. 条件:
(1) 前提: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国民政府统治推翻
(2) 方针:七届二中全会,《论人民民主专政》
(3) 人心:广大人民用户中共建立新中国
2. 建国:新政协.
(1) 中心议题:讨论建国
(2) 决议:《共同纲领》
选举国家主席和副主席
决定了首都、国旗
(3) 性质: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3. 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会
(1) 国家领导宣誓就职
(2) 任命政务院总理和外长
(3) 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4. 开国大典
5. 历史意义
6.巩固政权

❸ 中国名胜古迹

中国名胜古迹

我国“世界遗产”项目名单
截止到二00四年七月末,我国列入世界遗产项目已达33处。其中包括:
一、 文化自然双重遗产5处。
1、 泰山——1987年12月
2、 峨眉山、乐山大佛——1996年12月
3、 黄山——1990年12月
4、 武夷山——1999年12月
5、 青城山、都江堰——2000年11月
二、 文化遗产23处。
1、 长城——1987年12月
2、 故宫——1987年12月
3、 莫高窟——1987年12月
4、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年12月
5、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1987年12月
6、 避暑山庄——1994年12月
7、 孔府、孔庙、孔林——1994年12月
8、 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
9、 布达拉宫——1994年12月
10、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狮子林、沧浪亭、艺圃、耦园、退思园)——1997年12月
11、平遥古城——1997年12月
12、丽江古城——1997年12月
13、天坛——1998年11月
14、颐和园——1998年12月
15、大足石刻——1999年12月
16、明、清皇家陵寝(十三陵、明显陵、明孝陵、清东陵、清西陵、沈阳故宫、昭陵、福陵、清原永陵)
17、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年11月
18、龙门石窟——2000年11月
19、云岗石窟——2001年12月
20、高句丽王城、王陵及墓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2004年7月1日
21、澳门历史城区——2005年7月15日

22.安阳殷墟——2006年7月13日

三、 自然遗产4处
1、武陵源——1992年12月
2、九寨沟——1992年12 月
3、黄龙——1992年12月
4、三江并流——2003年12月

5.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2006年7月12
四、 文化景观遗产1处
1、庐山
我国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第一批)2003年2月13日通过
1、湖南张家界——小盆景大仙境
2.江西庐山——文化内涵博大精深
3、广东丹霞——景观奇风景美
4、安徽黄山——无处不景无出景不美
5、河南云台山——长崖险飞瀑绝
6、黑龙江五大连池——地貌奇火山迷
7、云南石林公园——地貌全类型多
8、河南嵩山——天然地质博物馆
我国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第二批)2005年2月11日通过
9、浙江雁荡山——
10、福建泰宁(金湖)——
11、内蒙古克斯克腾——
12、四川兴文(石海、石林、溶洞)——13、山东泰山

我国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第二批)2006年9月日通过

14、河南伏牛山
15、河南王屋山—黛眉山
16、广东、海南岛湖光岩、海口石山火山群
17、黑龙江镜泊湖
18、北京、河北房山

注:世界地质公园与世界遗产、人与生物圈一并纳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的 的管理网络。

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5批、177处)
北京:八达岭、十三陵、石花洞;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秦皇岛北戴河、野三坡、苍岩山、嶂石岩、西柏坡天柱山、崆山白云洞;
天津:盘山;
山西:五台山、恒山、黄河壶口瀑布、北武当山、五老峰;
辽宁:鞍山千山、鸭绿江、金石滩、兴城海滨、大连海滨——旅顺口、凤凰山、本溪水洞、青山沟、医巫闾山;
黑龙江:镜泊湖、五大连池 ;
吉林:松花湖、八大部——净月潭、仙景台、防川;
江苏:太湖、南京钟山、云台山、瘦西湖、三山;
浙江:西湖、富春江——新安江、雁荡山、菩陀山、天台山、嵊泗列岛、楠溪江、莫干山、雪窦山、双龙洞、仙都、江郎山、仙居、浣江五泄、方岩、百丈祭——飞云湖;
安徽: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巢湖、花山谜窟、渐江、太极洞;
福建:武夷山、清源山、鼓浪屿——万石山、太姥山、桃源洞——鳞隐石林、金湖、海坛岛、冠豸山、鼓山、玉华洞、十八重溪、青云山
江西: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仙女湖、三百山、梅岭——腾王阁、龟峰;
山东:泰山、崂山、胶东半岛海滨、博山、青州;
河南:鸡公山、龙门石窟、嵩山、王屋山——云台山、石人山、林虑山;
湖北:武汉东湖、武当山、大洪山、隆中山、九宫山、陆水;
湖南:衡山、武陵源、岳阳楼——洞庭湖、韶山、岳麓山、莨山、猛洞河、桃花源;
广东:肇庆星湖、西樵山、丹霞山、白云山、惠州西湖、罗浮山、湖光岩;
广西:桂林漓江、桂平西山、花山;
四川(重庆):峨眉山、三峡、黄龙寺——九寨沟、缙云山、青城山——都江堰、剑门蜀道、贡嘎山、金佛山、蜀南竹海、西岭雪山、四面山、四姑娘山、石海洞乡、邛海、螺髻山、芙蓉江、天坑地缝、白龙湖、光雾山——诺水河、天台山、龙门山;
贵州:黄果树瀑布、织金洞、怃阳河、红枫湖、龙宫、荔波樟江、赤水河、马岭河、都匀斗蓬山——剑江、九洞天、九龙洞、黎平侗乡;
云南:路南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滇池、玉龙雪山、腾冲地热、九乡、建水、瑞丽江——大盈江、普者黑、阿庐;
陕西:华山、临潼骊山、宝鸡天台山、皇帝陵、合阳洽川;
甘肃:麦积山、崆垌山、鸣沙山——月牙泉;
新疆:天山天池、库木塔格沙漠、博斯腾湖、赛里木湖;
西藏:雅隆江;
宁夏:西夏王陵;
青海:青海湖;
海南:三亚海滨。
第六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
(共10处)
浙江省
方山—长屿硐天风景名胜区
安徽省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
江西省
高岭—瑶里风景名胜区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
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
河南省
青天河风景名胜区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
湖南省
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
德夯风景名胜区
贵州省
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

❹ 抗战时,国民政府获得了多少军事援助

初期:德国帮蒋介石训练的30万精锐在淞沪会战被打残
早在1928年11月,蒋介石便开始与德国展开军事经济合作,并聘用德国顾问团来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在中日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从1934年开始,顾问团帮蒋介石创建了三个“示范师”,并组建了10个炮兵营,并促使国民政府组建工兵、汽车、高射炮、海岸要塞、电信、炮兵航空观测机队等专业化部队。到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前,德国顾问团为蒋介石整编的精锐部队已经接近30万,他们大部分使用德制武器装备,其中包括8万战斗力非常强悍的突击队。
国民政府还从德国购买了大量的军火物资,特别是1936-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后。据中德贸易帐目显示:截至1938年8月,至少有1.44亿马克(约合5816万美元)的德国军火物资运抵中国。特别是1937年底中日激战期间,德国不但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限制对华出口武器,反而加紧对华军火运输。正如《民族观察》驻远东记者所写的那样:“整师整师的(中国军队),从步枪、坦克到钢盔,都是由我们德国国防军使用过的德式军品装备起来的。”
此外,战前德国顾问还为中方制定了一个发展军火工业的计划。在德国顾问的帮助下,汉阳兵工厂1935年初生产出仿造德国“毛瑟”98型的“中正式”步枪,南京兵工厂开始生产一种中国式的马克沁机关枪,河南巩县兵工厂生产一种德国人设计的迫击炮。在德国顾问团的一位军械专家指导下,巩县还建造了一座防毒面具工厂……可以说,当时中国主要的现代军工产业,几乎全部是在德国的帮助下建成的。
中期:苏联援华很慷慨,但45年从东北洗劫了十倍财富
在淞沪会战打响的第二天,国民政府便向苏联求援,要求其提供350架飞机、200辆坦克与236门大炮,并要求苏联向中国派遣飞行员、航空技师、炮手与坦克手以训练中国人。之后,1938年1月、7月和1939年4月,立法院长孙科又三次赴苏联求援。苏联为了能够让中国战场拖住日本,对援助中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据杨杰日记所载:苏方“对于所需各物,尽量一次给与,且开价极低,一切愿望中国胜利之热诚处处表现”。1937年10月至1938年2月期间,苏联第一批军火运到中国,主要有军用飞机297架、各式火炮290门、坦克82辆、汽车400辆等。仅此一批,重型武器就超过了德国供应的全部,而且其中一些还是苏联所能提供的最好装备。
苏联援华军火的绝大部分是利用苏联对华信用借款支付的。苏联分别于1938年3月和7月,1939年6月达成对华信用借款三笔,共计2.5亿美元。中方以锡、铅、钨、锑等金属及生丝、茶、棉花等物资折款归还。抗战期间中国实际使用的苏联信用借款约为1.73亿美元,这笔钱购买的苏联军用物资有:各类飞机1235架(其中轻重轰炸机318架),坦克82辆,汽车1526辆,牵引车602辆,各类大炮1600门,机关枪1.4万挺,步枪5万枝,步枪子弹1.8亿发,炸弹3万颗,炮弹约200万发,以及飞机发动机及全套备用零件,汽油等军火物资。
后期:从美国争取到大量援助,但两国间龃龉不断
援助一:两笔贷款共6.7亿美元
(1)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提供的5笔总值为1.7亿美元的商业贷款,此笔贷款用途上边已经交代;(2)1942年春向中国提供了5亿美元无偿贷款,这笔货款主要用于帮助国民政府遏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一是在1942年春发行以美元作为保证金的美金储蓄券和同盟胜利公债,共计2亿美元;其二是在1943年秋开始用这笔贷款在美购买黄金,然后运回国内出售,共计购金2.2亿美元。
援助二:大量军事物资,包括巨额“租借”援助和“驼峰空运”
根据《美中关系》白皮书的统计,抗战胜利(1945年9月3日)以前对华“租借”主要项目如下(单位:美元):

项目

械弹

飞机和航空物资

坦克和其他车辆

船只等水上交通工具

零星军用装备

工具和设备

农工商产品

检修费

劳务开支

总计

数目
1.53亿 1.87亿 0.94亿 0.36亿 0.47亿 0.1亿 0.47亿 20万 2.71亿 8.46亿

此外,美国还向240万中国军队提供了补给供应,装备好13个军(36个师),18个炮兵团,17个汽车兵团和5个特种工兵团。美军还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飞过喜马拉雅山脉到中国昆明的空中运输线,俗称“驼峰空运”。在1942年到1945年的三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为中国空运各种物资共达65万吨,美国空军为此损失了468架飞机,平均每月13架,牺牲、失踪的飞行员共计1579人。上述援助中只有1945年初运到中国的2000万美元的纺织品一项是要偿还的,其余全是无偿“赠与”。
援助三:人员来华参战,包括“飞虎队”、美军第十四航空队和第二十轰炸机队,以及“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据台湾方面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向美国购买与租赁的飞机为1394架(驱逐机1038架、轰炸机244架、侦察机15架、运输机97架),主要供陈纳德招募的“飞虎队”和后来美军第十四航空队以及第二十轰炸机队协助中国空军使用,美国空军在华期间战绩斐然:

时间

战果

战机损失

人员损失

1941.12-1942.7
击落日军战机299架
73架
牺牲23人,被俘3人

1942.7-1945.8
摧毁日军战机2300多架
427架

抗战时期合计
摧毁日军战机2600多架,击沉、重创日商船223万吨、军舰44艘,击毙日军66700多人
500架

除空军之外,著名的援华抗日机构“中美合作所”也成绩斐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详细] :

项目

成果

战绩

情报搜集
拥有10余部中程发报机和两部3000瓦远程发报机,在各地有分支电台80余部,海岸监视哨数十个,在台湾以及安南、暹罗、缅甸、菲律宾东南亚许多国家都设有情报联络点,几乎所有被日军占领的地区,都有情报传送到重庆总部 抗战期间中美所共提供美方4139件重要情报,而美方对我方的交换情报也有1758件。在电讯侦译工作方面,中美所在1944年9月至1945年8月,总共截获日军密电11万多件,并破译多种密码。还破获情报帮美军击毙山本五十六和歼灭日海军主力。

培训特种部队
在全国各地设立11个“中美特种技术训练班”和8种专业培训班,训练和装备敌后作战部队5万人。 击毙敌寇26799人,伤11642人,俘虏508人,破坏桥梁183座,舢板158只、汽船35只,飞机1架,车头、车厢425节,库房271个,铁路303段,机动机车269辆,营救联合国飞行员130名。

搜集气象资料
在全中国建立有156个气象站 掌握着中国沿海及内陆、东南亚乃至部分太平洋地区的气象资料,配合空、海军打击日寇。

上述所有这些援助加起来,中国在抗战中所获得的美国援助总价值为16.02亿美元。
http://view.news.qq.com/zt2012/jjsqy/index.htm

❺ 古今中外的古迹有哪些

【宝庆寺华塔】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大南门内书院门街口北侧。寺、塔初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601~604),明景泰年间(1450~1457)重建于今址。殿宇早已无存,惟塔犹在。塔为六角七层,高23米,一层檐下有龙凤雕饰,三、四、六层砖龛内嵌有北朝和隋唐石造像,二层每面镶有武则天长安三年(703)白石造像,宝相壮严,精美无比。
灵感寺
【灵感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五星乡。始建于唐,明万历年间(1573~1620)重修,现存有大殿和后殿。
万寿寺塔
【万寿寺塔】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区东部韩森寨第28中学内。始建于明代,为楼阁式砖塔。塔身通高22米,共六层,每层六面,至今保存完好。
杜公祠
【杜公祠】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韦曲镇东少陵原畔。明嘉靖五年(1526)为纪念杜甫而建。此后多次修葺。明清文人学士多到此凭吊和题咏。祠内大殿保存较好,陈列明清碑碣多方。
关中书院
【关中书院】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大南门内东侧书院门街西安师范学校内。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为明代陕西省最高学府。著名学者冯从吾曾在此讲学。初期建筑规模较大,有大门、二门各5楹;内设讲堂一座,名为允执堂,面阔5间;还有钟楼、东西号房及学生书斋。清康熙三年(1664),院址得到扩充,增建东廊、西圃,又建精一堂、左右协堂及两庑各5楹。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书院,改学堂。民国时改为陕西省立师范学校。现东西两廊庑、允执堂、精一堂以及东西列号房50余间保存完好。
广仁寺
【广仁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古城内西北隅。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敕建,是西安惟一的一座西藏密宗黄教寺院。面积约10600平方米,今存大殿、藏经殿、讲经堂、配殿、厢房等建筑。寺内原有从开元寺移来的唐代佛像。还有释迦牟尼铜像、西藏造鎏金铜佛像以及高1.5米、直径1.4米的白色大理石莲花纹缸一个。藏经殿内有保存完整的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刊印的梵本《大般若波罗密多经》一部,6770卷,纸质光洁,书体严整,刻印精美。另有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本藏文《甘珠尔大藏经》一部,108卷,其目录为汉、藏、满、蒙古四种文字并列,极为珍贵。寺院内殿宇庄严,花木丛茂,环境幽雅。农历十月二十四、二十五两日,有纪念宗喀巴大师的灯会,善男信女纷至沓来,十分热闹。
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事变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张学良公馆、西安事变指挥部、新城黄楼、止园、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华清池五间厅、兵谏亭等8处。张公馆在建国路69号,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的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东楼是机要楼,中楼有客厅、会议室,西楼为张学良的居室。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叶剑英率中共代表团住东楼。中共代表团与张、杨会谈及与南京政府代表谈判多在中楼。西安事变指挥部位于西安新城陕西省人民政府内的杨虎城公馆,1931年建,砖木结构,宫殿式,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1936年10月8日张、杨在此密谈决定对蒋介石进行兵谏。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来此与杨虎城共商救国大计。新城黄楼与杨虎城公馆相距300米,因墙为黄色得名。止园在北大街青年路,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拱顶、飞檐、碧瓦、朱柱。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此密商发动兵谏。1936年12月17日,周恩来在止园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高桂滋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陕西省作家协会院内,建于1933年,1936年12月14日蒋介石迁此,周恩来在此会见蒋介石,初步达成六项协议。西京招待所在解放路,为随蒋介石来陕的南京政府军政要员的住所,现为省旅游局办事处。华清池五间厅背靠骊山,西安事变发生当天蒋介石由此逃至骊山一巨石缝隙中,后来在巨石附近建亭,先后以"正气亭"、"避难亭"、"捉蒋亭" 、"兵谏亭"为名。1982年在张学良公馆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古城内北新街七贤庄。1936年初,中国共产党在七贤庄一号院建立秘密联络处。西安事变后,中共在此设立了合法机构--红军驻西安联络处。卢沟桥事变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办公地点也从1号院扩大到3、4、7号院,叶剑英、林伯渠和董必武先后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邓小平、博古、吴玉章等多次在此工作、居住。白求恩、柯棣华和巴苏大夫、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也在此居住过。在抗日期间,八路军办事处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输送进步青年赴延安,为陕甘宁边区领取、采购、转运战争物资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46年9月撤销办事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共有10所坐北向南的院落,均为四合院式建筑。其中1号院为主要办公地点。1959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正式开放。如今1、3、4、7号院以及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居住、办公的地方和外国友人居住的地方都已复原开放。还开辟了陈列室,收藏陈列当年使用过的文件、证章、电台设备、新闻图片、书刊和烈士手稿等革命文物。
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
【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申店乡双竹村。1936年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将军与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将军共同发动"西安事变",对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起了推动作用。1949年杨虎城将军与儿子杨拯中在重庆被害,1950年迁葬于此。陵园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杨将军墓,左右为夫人谢葆贞、儿子杨拯中墓。下层为秘书宋绮云夫妇、副官、卫士等人墓。杨虎城的长子杨拯民1998年病逝后也归葬于此。
嘉午台
【嘉午台】西安市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城东南30余公里处长安县大峪乡境内。为喜马拉雅运动期间形成的花岗岩构成的断块山。这里峰峦叠嶂,岩石怪异,山体险峻,人称"小华山"。人登嘉午台,必过"小梯子"和"朝天梯"。"小梯子"是长约20米、80°的直立陡壁,数十级石阶凿在悬崖上。崖壁两侧是深不见底的沟谷。"朝天梯"是一个约50米高的崖壁,三面临空,上面凿有石阶,两侧有明万历十一年(1583)铸造的铁索链,可攀援而上。回首俯视,有腾空之险。嘉午台青山碧水,景色秀丽,别具一格,自古就是宗教兴盛之地。从山脚到顶峰有庵、寺、堂、庙、殿等古迹34处。山顶(戴顶)之上,有唐开元九年(721)始建的兴庆寺,现仍存明清所修大殿及三间厢房,殿内山墙上的壁画仍完整清晰。经过重新修建开发,嘉午台现已成为西安的旅游点之一。
翠华山
【翠华山】西安市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城东南30余公里处。翠华山是秦岭终南山的一条支脉,主峰海拔1414.6米。由于山口有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修的太乙宫,也称太乙山。翠华山上,高峰环列,风景秀丽,气候凉爽,奇峰异洞,溪水淙淙。山间有"翠华湖",又称"水湫池"、"太乙池"、"龙移湫",面积约0.5平方公里,是翠华山崩塌后巨石碎块阻塞河谷水道形成的堰塞湖。水碧绿清澈,高山倒映池中,池中鱼跃鸭嬉,游人可在此泛舟览胜。湖东南有瀑布飞流而下,周围还有冰洞、风洞、日月岩、金华洞诸名胜。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到初三,这里举行翠华山庙会,游人如织,十分热闹。
骊山
【骊山】陕西省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由骊山、华清池、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博物馆等景点组成。骊山是秦岭自蓝田县西北伸出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0余公里,主峰海拔1256米。山腰有一巨石缝隙,1936年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在此被捉,后建亭,初称"正气亭",后称"捉蒋亭",现改名为"兵谏亭"。从"兵谏亭"往上,有老君殿,为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是唐玄宗敬奉道教始祖老子的地方。殿内原有老子石刻像,为唐代雕刻家元伽儿所作,现移陕西历史博物馆。由老君殿向上是老母殿,向东可至骊山最高处--"烽火台",相传为周幽王为讨好褒姒"烽火戏诸侯"之地。登上烽火台,可见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中国人使用的标准时间就从这里发出。骊山分二岭,即东绣岭和西绣岭,山岭之上树木丛密。每当夕阳西下,阳光散照在青山之上,格外妖娆,"入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这就是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在骊山脚下,早在2700多年前就发现了温泉,周幽王曾修建"骊宫"。秦始皇曾在此以石筑室砌池,命名"神女汤泉"。至唐代发展成为"华清宫"。今华清池计有86间浴池,每年接待10万多人次沐浴。重新修复的仿唐建筑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由御汤、贵妃汤、星辰汤、尚食汤、太子汤组成,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供游人观赏。在华清池东约5公里处为秦始皇陵。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为秦兵马俑博物馆。在兵马俑博物馆西北2.5公里处为鸿门宴遗址。骊山风景名胜区每天接待大量中外游客,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终南山
【终南山】西安市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城南30公里处。终南山是秦岭西自武功县东至蓝田县的总称,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沣峪口等。古亦称中南山、太一山、地肺山、周南山等。青翠秀丽的山峦像一道锦绣画屏屹立于长安城南。登临其间,美妙胜境令人流连忘返。自古以来就是游览休憩的胜地,为历代诗人所吟咏赞叹。群山之中,以翠华山和南五台为最佳。南五台在翠华山西北,五峰拔起,故称五台。山泉清冽,竹木苍翠,山中有甘露堂、胜宝泉、五佛殿、竹森寺、梅花洞等名胜古迹。顶峰之上原有圆光寺,现已不存,但在此可远眺终南诸峰,北瞰秦川胜景,视野旷阔,境界清幽。

❻ 将介石死于哪一年

1944年。蒋介石死于1944年 罗斯福不满蒋介石的消极抗战,计划制造坠机事件除掉蒋介石。 1944年3月的一天,蒋介石的专机正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上空,目的地是印度。突然,飞机发动机出现故障,飞机即将坠毁。机组人员立即发出跳伞指令,工作人员先给蒋介石挂上了降落伞包,再给其他随从和机组人员也挂好了伞包,众人纷纷跳机逃生。然而,跳下飞机的蒋介石及其随从的伞包却没有打开,他们直向荒芜冰冷的雪山上急坠下去。

❼ 西安的南门周周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宝庆寺华塔

【宝庆寺华塔】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大南门内书院门街口北侧。寺、塔初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601~604),明景泰年间(1450~1457)重建于今址。殿宇早已无存,惟塔犹在。塔为六角七层,高23米,一层檐下有龙凤雕饰,三、四、六层砖龛内嵌有北朝和隋唐石造像,二层每面镶有武则天长安三年(703)白石造像,宝相壮严,精美无比。

灵感寺

【灵感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五星乡。始建于唐,明万历年间(1573~1620)重修,现存有大殿和后殿。

万寿寺塔

【万寿寺塔】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区东部韩森寨第28中学内。始建于明代,为楼阁式砖塔。塔身通高22米,共六层,每层六面,至今保存完好。

杜公祠

【杜公祠】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韦曲镇东少陵原畔。明嘉靖五年(1526)为纪念杜甫而建。此后多次修葺。明清文人学士多到此凭吊和题咏。祠内大殿保存较好,陈列明清碑碣多方。

关中书院

【关中书院】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大南门内东侧书院门街西安师范学校内。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为明代陕西省最高学府。著名学者冯从吾曾在此讲学。初期建筑规模较大,有大门、二门各5楹;内设讲堂一座,名为允执堂,面阔5间;还有钟楼、东西号房及学生书斋。清康熙三年(1664),院址得到扩充,增建东廊、西圃,又建精一堂、左右协堂及两庑各5楹。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书院,改学堂。民国时改为陕西省立师范学校。现东西两廊庑、允执堂、精一堂以及东西列号房50余间保存完好。

广仁寺

【广仁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古城内西北隅。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敕建,是西安惟一的一座西藏密宗黄教寺院。面积约10600平方米,今存大殿、藏经殿、讲经堂、配殿、厢房等建筑。寺内原有从开元寺移来的唐代佛像。还有释迦牟尼铜像、西藏造鎏金铜佛像以及高1.5米、直径1.4米的白色大理石莲花纹缸一个。藏经殿内有保存完整的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刊印的梵本《大般若波罗密多经》一部,6770卷,纸质光洁,书体严整,刻印精美。另有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本藏文《甘珠尔大藏经》一部,108卷,其目录为汉、藏、满、蒙古四种文字并列,极为珍贵。寺院内殿宇庄严,花木丛茂,环境幽雅。农历十月二十四、二十五两日,有纪念宗喀巴大师的灯会,善男信女纷至沓来,十分热闹。

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事变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张学良公馆、西安事变指挥部、新城黄楼、止园、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华清池五间厅、兵谏亭等8处。张公馆在建国路69号,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的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东楼是机要楼,中楼有客厅、会议室,西楼为张学良的居室。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叶剑英率中共代表团住东楼。中共代表团与张、杨会谈及与南京政府代表谈判多在中楼。西安事变指挥部位于西安新城陕西省人民政府内的杨虎城公馆,1931年建,砖木结构,宫殿式,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1936年10月8日张、杨在此密谈决定对蒋介石进行兵谏。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来此与杨虎城共商救国大计。新城黄楼与杨虎城公馆相距300米,因墙为黄色得名。止园在北大街青年路,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拱顶、飞檐、碧瓦、朱柱。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此密商发动兵谏。1936年12月17日,周恩来在止园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高桂滋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陕西省作家协会院内,建于1933年,1936年12月14日蒋介石迁此,周恩来在此会见蒋介石,初步达成六项协议。西京招待所在解放路,为随蒋介石来陕的南京政府军政要员的住所,现为省旅游局办事处。华清池五间厅背靠骊山,西安事变发生当天蒋介石由此逃至骊山一巨石缝隙中,后来在巨石附近建亭,先后以"正气亭"、"避难亭"、"捉蒋亭" 、"兵谏亭"为名。1982年在张学良公馆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古城内北新街七贤庄。1936年初,中国共产党在七贤庄一号院建立秘密联络处。西安事变后,中共在此设立了合法机构--红军驻西安联络处。卢沟桥事变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办公地点也从1号院扩大到3、4、7号院,叶剑英、林伯渠和董必武先后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邓小平、博古、吴玉章等多次在此工作、居住。白求恩、柯棣华和巴苏大夫、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也在此居住过。在抗日期间,八路军办事处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输送进步青年赴延安,为陕甘宁边区领取、采购、转运战争物资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46年9月撤销办事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共有10所坐北向南的院落,均为四合院式建筑。其中1号院为主要办公地点。1959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正式开放。如今1、3、4、7号院以及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居住、办公的地方和外国友人居住的地方都已复原开放。还开辟了陈列室,收藏陈列当年使用过的文件、证章、电台设备、新闻图片、书刊和烈士手稿等革命文物。

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

【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申店乡双竹村。1936年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将军与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将军共同发动"西安事变",对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起了推动作用。1949年杨虎城将军与儿子杨拯中在重庆被害,1950年迁葬于此。陵园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杨将军墓,左右为夫人谢葆贞、儿子杨拯中墓。下层为秘书宋绮云夫妇、副官、卫士等人墓。杨虎城的长子杨拯民1998年病逝后也归葬于此。

嘉午台

【嘉午台】西安市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城东南30余公里处长安县大峪乡境内。为喜马拉雅运动期间形成的花岗岩构成的断块山。这里峰峦叠嶂,岩石怪异,山体险峻,人称"小华山"。人登嘉午台,必过"小梯子"和"朝天梯"。"小梯子"是长约20米、80°的直立陡壁,数十级石阶凿在悬崖上。崖壁两侧是深不见底的沟谷。"朝天梯"是一个约50米高的崖壁,三面临空,上面凿有石阶,两侧有明万历十一年(1583)铸造的铁索链,可攀援而上。回首俯视,有腾空之险。嘉午台青山碧水,景色秀丽,别具一格,自古就是宗教兴盛之地。从山脚到顶峰有庵、寺、堂、庙、殿等古迹34处。山顶(戴顶)之上,有唐开元九年(721)始建的兴庆寺,现仍存明清所修大殿及三间厢房,殿内山墙上的壁画仍完整清晰。经过重新修建开发,嘉午台现已成为西安的旅游点之一。

翠华山

【翠华山】西安市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城东南30余公里处。翠华山是秦岭终南山的一条支脉,主峰海拔1414.6米。由于山口有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修的太乙宫,也称太乙山。翠华山上,高峰环列,风景秀丽,气候凉爽,奇峰异洞,溪水淙淙。山间有"翠华湖",又称"水湫池"、"太乙池"、"龙移湫",面积约0.5平方公里,是翠华山崩塌后巨石碎块阻塞河谷水道形成的堰塞湖。水碧绿清澈,高山倒映池中,池中鱼跃鸭嬉,游人可在此泛舟览胜。湖东南有瀑布飞流而下,周围还有冰洞、风洞、日月岩、金华洞诸名胜。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到初三,这里举行翠华山庙会,游人如织,十分热闹。

骊山

【骊山】陕西省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由骊山、华清池、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博物馆等景点组成。骊山是秦岭自蓝田县西北伸出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0余公里,主峰海拔1256米。山腰有一巨石缝隙,1936年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在此被捉,后建亭,初称"正气亭",后称"捉蒋亭",现改名为"兵谏亭"。从"兵谏亭"往上,有老君殿,为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是唐玄宗敬奉道教始祖老子的地方。殿内原有老子石刻像,为唐代雕刻家元伽儿所作,现移陕西历史博物馆。由老君殿向上是老母殿,向东可至骊山最高处--"烽火台",相传为周幽王为讨好褒姒"烽火戏诸侯"之地。登上烽火台,可见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中国人使用的标准时间就从这里发出。骊山分二岭,即东绣岭和西绣岭,山岭之上树木丛密。每当夕阳西下,阳光散照在青山之上,格外妖娆,"入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这就是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在骊山脚下,早在2700多年前就发现了温泉,周幽王曾修建"骊宫"。秦始皇曾在此以石筑室砌池,命名"神女汤泉"。至唐代发展成为"华清宫"。今华清池计有86间浴池,每年接待10万多人次沐浴。重新修复的仿唐建筑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由御汤、贵妃汤、星辰汤、尚食汤、太子汤组成,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供游人观赏。在华清池东约5公里处为秦始皇陵。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为秦兵马俑博物馆。在兵马俑博物馆西北2.5公里处为鸿门宴遗址。骊山风景名胜区每天接待大量中外游客,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终南山

【终南山】西安市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城南30公里处。终南山是秦岭西自武功县东至蓝田县的总称,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沣峪口等。古亦称中南山、太一山、地肺山、周南山等。青翠秀丽的山峦像一道锦绣画屏屹立于长安城南。登临其间,美妙胜境令人流连忘返。自古以来就是游览休憩的胜地,为历代诗人所吟咏赞叹。群山之中,以翠华山和南五台为最佳。南五台在翠华山西北,五峰拔起,故称五台。山泉清冽,竹木苍翠,山中有甘露堂、胜宝泉、五佛殿、竹森寺、梅花洞等名胜古迹。顶峰之上原有圆光寺,现已不存,但在此可远眺终南诸峰,北瞰秦川胜景,视野旷阔,境界清幽。

太白山

【太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安城西南110公里处。总面积540平方公里,为秦岭山脉主峰,海拔3767米。太白山孤峰独立,势若天柱,高耸入云。自然条件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从海拔700米以下的温暖干旱气候,一直到山顶的高山气候,经历5个气候带,"太白积雪六月天"是古人对高山寒带气候的形象描绘。"太白积雪"也成为"关中八景"之首。太白山的植被景观分为三个色调分明的植被垂直带谱: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从山底平原到山顶,各种地貌景观较为齐全。受地质作用影响,太白山有第四纪冰川遗迹。太白山植物品种繁多,已知种子、苔藓植物有1870余种,还有大量的蕨类、地衣、菌类植物。珍稀植物品目繁多,已发现贵重药用植物500余种。太白山更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野生鸟兽多达270余种,已定名的昆虫多达500多种,很多是国家珍稀动物保护品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等。太白山风光美景如画,古枫幽境,斗姆奇峰,平安云海,太白积雪,拔仙绝顶,令人流连忘返。太白山自古为道教、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现存有蒿坪寺、中山寺、大殿、斗姆宫、平安寺、明里寺、放羊寺、文公庙、大爷海、拔仙台等寺院庙宇。与太白山有关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数不胜数。吟咏太白山的诗文更增添了太白山的文化内涵。

❽ 中国最高的山

珠穆朗玛峰

❾ 关于解放战争的读后感

斗争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方式,而战争又是其中最直接最暴力的,他集中体现了我们人性的丑与美。但话是这么说,其实除了统治者、战争狂人和无知无畏者之外,大致是没有人喜欢战争的,管他社会进不进步,我是来打酱油的,关我屌事!老百姓都是这么想的,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另外就是战争的正义性很多时候其实我们无法正确地判断,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战争本身是带有破坏性的、摧毁性的,他席卷一切,势必造成巨大的方方面面的伤害。所以,有时候战争正义性的判断并不仅仅与发起战争的目的有关,而还与战争的破坏程度息息相关。所以,战争很多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好东西,看战争史的时候我们要树立这样子的观念,要有反思的精神,即使很多事情已经过去了,无法挽回,我们也应该在战争的过程中吸取其中的教训。

这是我看战争史的一点心得。至于说在战争史中我们要反思些什么东西,我觉得很复杂。我只能说几个例子,譬如说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政权存在的法理性、其受民众欢迎的程度;可以看出各个政权所实施的政治、经济政策正确与否,可以看出战争中双方主要将领尤其是直接指挥的将领的个人能力,还可以观察一下战争对双方造成的影响,以及战争最终的后果。

解放战争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我始终觉得这是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至少他决定了我们100年的命运,解放战争双方的输与赢,决定了1949年或者别的一个什么年份之后100年我们的政治制度、文化经济、生活习惯。也决定了很多人的爽与不爽,决定了我们今天到底是流落街头,还是高高在上。

《解放战争全纪录》其实是一本很一般的书,他的腔调比较老,观念比较旧、思想虽然激昂但是神经麻木,但贵在他保存了比较多的资料(即使很散),至少是一个官方资料的汇总,很多地方写得很细,虽然经常有健忘症,很多文句重复出现,但至少表明,他愿意提供给读者完整的详细精确到个位数的资料。这本书的缺点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太偏颇了,太公式化了,严重的革命样板戏残余的感觉,这也就是我这篇文章起这么一个题目的原因。

看完这本书,我得出了我的总结:

一、蒋介石为什么会失败,是因为他站的位置不对,他代表的是那些大的利益集团,这是和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有冲突的。蒋介石及其手下的将领官兵有严重的享乐思想又志大才疏,而且日益腐化。蒋介石等是看不起那些底层人民的,是与底层人民对立的。

二、蒋介石输得很快,任何腐败了的政权都是要输得很快的,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是真理。甚至到了1949年这一年,蒋介石是兵败如山倒,共产党是风卷残云秋风扫落叶。

三、这三年的战争规模很大,动辄几十万的作战规模,甚至上百万,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这场战争的死亡人数绝对数也很多。但我们也要看到其实很多时候俘虏的人数往往是死伤人数的很多很多倍,临阵起义的也很多很多。自己人打自己人,还是看打不过就投降好一点。

四、虽然这场战争让我们很多年都沉湎在胜利当中,但是,胜利之后我们得到了什么东西,很多人抛头颅洒热血,背井离乡闹革命,临危不惧搞起义,建立了梦想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固然是一场恢弘伟大的胜利,很多人也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尤其是土地革命得以实施,千千万万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是最了不起。所以到了今天才有很多农民有土地被征,可以拿到征地钱和安置房。然而胜利之后我们的得到与失去,也许还要继续观察。

如我前面所说,这场战争,起码影响了我们一百年。

❿ 西安有哪些名胜古迹

【宝庆寺华塔】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大南门内书院门街口北侧。寺、塔初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601~604),明景泰年间 (1450~1457)重建于今址。殿宇早已无存,惟塔犹在。塔为六角七层,高23米,一层檐下有龙凤雕饰,三、四、六层砖龛内嵌有北朝和隋唐石造像,二层每面镶有武则天长安三年(703)白石造像,宝相壮严,精美无比。

热点内容
都市鬼怪小说完结本排行 发布:2025-02-11 09:15:50 浏览:213
不虐的都市言情小说 发布:2025-02-11 08:36:41 浏览:12
曹魏天子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2-11 08:32:27 浏览:591
火影之同人无敌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2-11 08:01:02 浏览:970
丝袜短裙阿姨都市小说 发布:2025-02-11 07:45:37 浏览:948
求都市异能玄幻变身男变女完结小说推荐 发布:2025-02-11 07:29:49 浏览:816
强欢小说季峥免费阅读 发布:2025-02-11 07:16:12 浏览:556
言情现代污污小说名 发布:2025-02-11 06:57:50 浏览:280
言情论理小说 发布:2025-02-11 06:55:52 浏览:909
女强小说现代女扮男推荐 发布:2025-02-11 06:51:24 浏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