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网梅葆玖
A. 谁可以为我详细的介绍梅葆玖 追加分很多的
梅葆玖,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之幼子,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九日,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的梅宅,他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儿子,也是最小的一个。长到七八岁时,父亲就发现这孩子和自己长得最像,眼角眉梢,连神情都颇似,心中大喜,并决定培养他继承自己的衣钵。十岁时,梅葆玖正式开始学戏,他记得自己十岁登台唱的头一出戏是《三娘教子》中的薛倚哥,在那出戏中演老薛宝的就是如今美国影评家协会的卢燕女士的母亲李桂芬。那时,父亲并没有亲自教他,而是从北京请来了跟随其多年的琴师的弟弟王瑶青教葆玖基本功。
虽然父亲很忙,无暇亲自带教他,可在父亲亲传几位最有名气的徒弟李世芳和言慧珠时,葆玖都在一旁。有时候,父亲得了空,可就是小梅葆玖“遭罪”的时候了。《玉堂春》中有一个大段的白口,练那段时,父亲竟要才十岁的他对着镜子每天练一百遍,不练完不许吃饭。
“那时候年纪小,玩心重,难免对此心生厌恶,很有抵触情绪,和现在的小孩子也一个样。”梅葆玖笑着说,“可是,回想起来,还真多亏了父亲那时候教得严格,这才练成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否则,我这么大年纪了哪还能上台唱这么大场面的《中国贵妃》?”
父亲“逼”他听西洋音乐
据说梅兰芳先生擅修打火机,能修理一千多种打火机;而梅葆玖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他对于机械、电子等工科专业皆无师自通。从少年时就玩航模,学修半导体、学开汽车,不亦乐乎。他说,学戏是苦一点,不过当时年少气盛,台下一鼓掌,就特高兴,于是由于怕戏迷喝倒彩,他也咬着牙学得挺认真。
梅葆玖是个超级发烧友,这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他说,这个爱好,还是父亲梅兰芳先生引导出来的。那时,父亲经常出访欧美,并带回来外国朋友送他的原版西洋唱片,“逼”着儿子一起来陪他听,《卡门》啦、《蝴蝶夫人》啦,梅葆玖有幸从小就开始接受熏陶。父亲还常指着唱片说,“听听,人家这音多准。”和父亲一样,他乐于接近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开放的心态,博大的胸怀,让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艺术的把握更上了一个层次。
我不上阵谁上阵?
梅葆玖说,他常常在想,如果不是因为长得和父亲像,不得不子承父业,要是干别的什么行当,比如摄影师、工程师什么的,他照样也能干出点成绩。
但是,父亲的责任感鞭策他也必须走一条尊崇观众的道路。他记得一九六一年的那天,六十八岁高龄的父亲最后一次在台上表演《穆桂英挂帅》,他的音容光彩达到了极致,令人神往。当年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观看演出后对父亲说:“中关村的礼堂实在太小了,但有你在台上演出,使那小小的礼堂成为了无限大的宇宙。在那儿真是充满了光辉,充满了快乐,充满了肃静,充满了自豪,充满了生命,充满了美。”郭老还说穆桂英的台词“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出征谁出征”经我父亲念出就像是“冲破原子核的回旋加速器,使人们发生着责任感的连锁反应。”
梅葆玖每忆起父亲,便难抑激情,他说:“父亲生前一直希望《太真外传》和《贵妃醉酒》能四本并一本,临终前,仍在耳边叮咛此事。如今,终于能够在父亲去世四十周年的今天一偿其夙愿,上演这部《中国贵妃》,父亲的在天之灵总算能得到告慰了。”
他10岁学艺,由王幼卿启蒙,13岁登台,由于其继承梅派艺术的先天条件无人能出其右,故被广泛认同为梅派的最佳继承者,尤其是近年来,尤其是在唱腔方面。
梅葆玖嗓音甜美圆润,唱念字正味纯,表演端庄大方,扮相酷似先父,为当今相对最能再现梅兰芳风貌之首选(尽管就剧目而言稍嫌过少)。他的常演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等。
近来,他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李胜素、董圆圆、张晶等梅派后学。
就梅派艺术的弘扬来讲,梅葆玖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甚至对当今的京剧界来说也是举足轻重,衷心次祝愿梅葆玖的艺术生命长青。
B. 梅葆玖和梅兰芳是什么关系
是的。
梅葆玖(1934年3月29日—2016年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祖籍江苏泰州 ,出生在上海思南路的梅宅。
梅葆玖是国家一级演员,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梅派艺术传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代表作《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洛神》、《西施》等。2015年,获第15届华鼎奖终身成就大奖。
(2)听书网梅葆玖扩展阅读
梅葆玖与首位入门弟子
1982年春天,台湾出生、学戏多年的魏海敏在香港看了一场演出,人生从此不同。
那是改革开放后京沪两地京剧院团第一次联合赴港演出,梅葆玖和童芷苓带领北京京剧院和上海京剧院的名角们在香港新光戏院连演了半个月。
当时魏海敏虽已是台湾小有名气的“全能旦角”,但还是被梅葆玖先生的表演深深震撼。“我一部不落地追了每一场戏,看呆看傻了!”
她感慨地说,“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表演,太美了,这才是京剧啊!”那以后,她认定志业,许愿要拜梅葆玖为师。
1988年,经香港友人引荐,魏海敏与梅葆玖相识、拜师,1991年正式到北京前门饭店举行盛大而传统的拜师典礼。
那一天,梅葆玖特意播放了梅兰芳先生谈艺的录音,这是来自海峡彼岸的魏海敏第一次听到梅兰芳大师讲话的声音,她喜极而泣。
自此,师徒两人联手为两岸京剧艺术的交流与共同进步努力,1993年,梅葆玖在魏海敏的牵线之下,成为两岸开放之后首位赴台演出交流的京剧大师。
这之后,梅葆玖又4次赴台,魏海敏也频来大陆,在推动两岸京剧艺术交流的舞台上,师徒两人地位非凡。
C. 李玉刚做错了什么儿子梅葆玖到死都不愿原谅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其中包含了非常深厚的中华文化,而不管是喜欢京剧的朋友,还是不喜欢的朋友,一定都听说过梅兰芳的名字,梅兰芳在中国的京剧历史上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梅派艺术的创始人。
所以其实两人都没有什么错,只不过是双方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而且都是为了弘扬传统艺术文化。
D.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专辑》免费在线听mp3音频资源,求百度网盘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专辑》免费在线听mp3音频网络网盘资源
链接: https://pan..com/s/1VF4CxMzuV5w_i5F1AbfUXg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专辑。
E.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接受不了中国国粹戏曲
我觉得戏曲之所以没落是因为时代变了,年轻人的选择多了,就跟唐诗、宋词、元曲一样,不过也跟唱戏的人有关。比如梅葆玖先生唱的我还是愿意听的,小常香玉演唱的我也愿意听。现在我所喜欢的大多数的戏曲都是因为郭德纲的推广,他在相声表演中穿插的戏曲片段,总能勾起我对戏曲的兴趣,比如说《叫小番》,听了郭德纲的相声中的戏曲片段,你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哇,戏曲原来这么好听!”你会不由自主地赶紧在网上搜一下这个片段原声。如果多一些像郭德纲这样的演员来弘扬戏曲,我相信戏曲在年轻人中会越来越流行起来。所以说不是年轻人不爱听戏了,而是戏曲演员集体没落,技艺不够精湛,不能与时俱进,拿不出好作品,吸引不了年轻观众。
F. 谁能介绍下梅葆玖的妻子,子女是谁
夫人林丽源
梅葆玖先生简介
梅葆玖1934年出生于上海,是梅兰芳最小的儿子,也是梅兰芳子女中惟一承传梅派青衣的艺术家。他10岁在上海第一次登台,在《三娘教子》中扮演薛倚哥。其启蒙教师是王瑶卿之侄王幼卿,武功教师是陶玉芝,昆曲教师是朱传茗,后又师从朱琴心学习花旦。梅葆玖从13岁起,即在上海募捐义演《祭塔》、《玉堂春》等青衣传统戏,并时与其梅葆玥合演《武家坡》、《坐宫》。16岁正式参加梅兰芳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每到一地,往往先由梅葆玖演出三天梅派剧目,然后再由梅兰芳先生演出,有时父子也同台演出《白蛇传》等剧目。由于梅兰芳的言传身教和萧长华、姜妙香、俞振飞等父辈演员的合作指点,梅葆玖的演技不断提高,使梅派艺术有所发扬。梅兰芳先生逝世后,梅葆玖继承父志,领导梅兰芳剧团,经常演出《西施》、《洛神》、《凤还巢》等梅派名剧。“文革”浩劫中,梅葆玖被迫离开舞台十余年。粉碎"四人帮"后,梅葆玖回到剧团,整理并演出了《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梅派剧目。近年来他致力于宣传中国京剧和中国戏曲艺术,不断出访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常到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演出。观众一致反映,梅葆玖无论声音、相貌和表演风格,都与其父相似,深慰梅兰芳后继有人。梅葆玖先生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剧团团长。他除登台演出外,还教授学生,为继承和发扬梅派艺术而辛勤工作。
G. 梅葆玖为何没子女
4月1日,有网友微博爆料,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昨天3月31号中午吃午饭时突发气管痉挛,致使大脑缺痒,送医院抢救。目前有血压心跳,但神志尚未清醒,没有知觉。记者从北京京剧院得到消息称,目前梅葆玖暂无大碍。就在两天前,梅葆玖刚刚庆祝了自己的82岁生辰。
3月19日是梅葆玖先生八十三岁生辰,其徒弟发文祝福恩师。
至于老先生的私人生活大家了解的并不多,夫人叫林丽源,他们没有子女,可是有20只猫跟随梅葆玖夫妇居住,“每当给它们准备好一大盘食物,就连街坊的猫都会跑来蹭吃,梅先生曾说,人生一大乐趣就是看猫吃饭。”
据悉,梅葆玖先生祖籍江苏泰州,在上海出生,现在是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在北京京剧院工作,是梅兰芳京剧团的负责人。他是梅兰芳的小儿子,是仅有的一个学戏的儿子,大哥梅葆琛是工程师,二哥梅绍武是图书馆员和翻译工作者,姐姐梅葆玥唱京剧老生。
在之前谈及京剧以后的发展时,男旦式微是时代使然,我并不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