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听书精彩段落
㈠ 明湖居听书读后感
明湖居听书》课例读后感 作者:曲曲 日期:2009-2-20 8:30:00 0 推荐 今天读了高中特级教师邓彤老师11年前执教的《明湖居听书》课例,仍很有感触。邓老师的课堂有很多值得我们高段语文教师学习的地方。且不谈他对教材的取舍和整体设计构思,单看他讲课中的两个环节“把握课文框架”和“品读重点段落”两个环节。现在不少高段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忽视和削弱对课文框架的整体把握,总是稍稍读读课文,就直奔重点段。其实正如邓老师自己所说“最佳的阅读与识记方法是先晓轮廓,然后再把握细枝末节。反之,如果从细微处着眼,阅读效率反而不高。”邓老师“把握课文框架”这个环节实际上体的是一种提纲挈领的阅读方法,是“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邓老师处理得非常好,充分体现了教师“导”的精妙。他首先让学生浏览全文,思考:本文写了几处音乐表演?重点写谁?学生据此很快理清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找到文中描写了三个人的表演,重点是写白妞。教师继续引导:琴师和黑妞在文中能起什么作用?除了用人来衬托,文中还用了哪些内容陪衬?教师暗示学生从多角度来考虑,学生分别又找到了用场面描写来衬托和听众引经据典高度评价白妞来衬托中心。这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逐步了解了文章采用多种不同的角度衬托文章中心的写作手法。教师的总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让学生对这一写法的认识更深刻:“经过层层铺垫,便给读者造成了一个极大的悬念,人们不禁想探究:这尚未出场的白妞究竟是何等高人?为什么她使这么多人如此沉迷?于是,当她正式演出时,作者便集中笔墨写尽了她的风采。最后的观众评论,要言不烦而又十分中肯地再次渲染了本文中心。整篇文章就如一曲音乐,围绕主旋律,音乐家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通过各种方式去渲染烘托它,于是使主题成为立体丰满的复调!”如何品读重点段落?在小学高段不少的课堂中,学生很会找关键的句段,找到之后多半是你说,我说,说来说去都在一个平面上,有些教师对品读这些关键句段要达到什么程度,心里也不是很清楚,往往是学生说多少是多少,所以谈不上有目的有价值的引导了。邓老师在“品读重点段落”既留出空白供学生品读,在学生交流时,又有教师精彩的引导、设问、评述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生成性强,又具有深度。如:学生谈到最喜欢的句子“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教师问:“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里?”学生说:“用博喻描绘王小玉眼睛之美,体现她的气质。” 老师反问“不过,用这一连串的比喻是不是嫌啰嗦了些?写一句“眼如秋水”不行吗?”老师的一句质疑挑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有的认为可以写简单些,觉得简洁是一种境界。有的认为说不准,想刘鹗是大文学家,他的文章一定不会有问题吧。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教师此时的质疑是很有必要的,能激发学生心中的疑问,此时学生有疑但不能自己释疑的时候,教师的点拨恰到好处,教师让学生联系比喻的基本特征“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来理解,学生顿悟:用秋水比喻眼睛的清澈纯净,寒星比喻眼睛非常明亮,宝珠比喻眼睛美丽的光泽,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黑白分明,圆润灵动。再让前面发言的同学综合:“这双眼睛,像秋水一般清澈纯净,像天宇中的寒星一样晶莹明亮,像宝石一样闪烁着美丽动人的光泽,它黑白分明,像白水银中的黑水银一样圆润灵动。这几个比喻各自侧重一个方面,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的,不能算蛇足。”教师再简单小结:“是啊,作者用一组比喻把一双眼睛描写得如此动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动人的眼睛是最美的风景。”教师也顺势把课堂的关注点引导重点内容:“但是,本文中最美的还得算那动人的演唱,刘鹗用了两大段来描写这精妙绝伦的表演,请大家细读这两段文字并思考……”教师课堂的把握和驾驭可见一斑。
㈡ 明湖居听书的段落大意是什么
第1段:琴师的演奏。
第2段:黑妞的演唱。
第3段:观众的议论。
第4段:白妞的出场。
第5段:白妞的演唱。
第6段:梦湘先生的评论。
原文:
话说老残在渔船上被众人砸得沉下海去,自知万无生理,只好闭着眼睛,听他怎样。觉得身体如落叶一般,飘飘荡荡,顷刻工夫沉了底了。只听耳边有人叫道:“先生,起来罢!先生,起来罢!天已黑了,饭厅上饭已摆好多时了。”
老残慌忙睁开眼睛,楞了一楞道:“呀!原来是一梦!” 自从那日起,又过了几天,老残向管事的道:“现在天气渐寒,贵居停的病也不会再发,明年如有委用之处,再来效劳。
目下鄙人要往济南府去看看大明湖的风景。”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当晚设酒饯行;封了一千两银子奉给老残,算是医生的酬劳。老残略道一声“谢谢”,也就收入箱笼,告辞动身上车去了。
次日清晨起来,吃点儿点心,便摇着串铃满街蜇了一趟,虚应一应故事。午后便步行至鹊华桥边,雇了一只小船,荡起双桨,朝北不远,便到历下亭前。止船进去,入了大门,便是一个亭子,油漆已大半剥蚀。
亭子上悬了一副对联,写的是“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上写着“杜工部句”,下写着“道州何绍基韦”。亭子旁边虽有几间房屋,也没有甚么意思。
复行下船,向西荡去,不甚远,又到了铁公祠畔。你道铁公是谁?就是明初与燕王为难的那个铁铉。后人敬他的忠义,所以至今春秋时节,土人尚不断的来此进香。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
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沸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出处:出自清末刘鹗的《老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
(2)明湖居听书精彩段落扩展阅读:
赏析:
《明湖居听书》描写民间艺人王小玉精妙绝伦的鼓书技艺,有“文章绝调”之誉。艺术上的成功,很赤济呈度上得力于“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例如,在再三铺垫、反复烘托之后,写小玉登台说书:“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刘鹦十分善于通过“比喻(博喻)”使只可意会、难于言传的听觉形象转换为具体可感、易于体会的其它感觉。
“声音”“入耳”感到“伏贴”、“畅快”原是听觉感知,但作者却说成是“五脏六腑”感到“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觉得“畅快”。
写白妞说书的精湛技艺 ,写得非常成功。全文从写作方法上看,衬托方法有其显著特色:用动衬静 ,环境烘托,蕴含狂热观众,衬托说书魅力。说唱的声音之美,并无实体形象。
全靠听觉鉴赏,直接描写很不容易,因而小说开头落笔不凡,极力描写戏园的盛况,听书的很早就到了戏园。不过 10点,“园子里已经坐得满满的了” 。
11点钟,许多官员也“陆续进来”,不到 12点 ,“前面几张空桌俱已满了”。其实,白妞说书是在下午1点钟。听书的人多。园内已经坐满,但“不断还有人来”。
因为人多 ,“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中安插”。老残也是使了钱 ,“才弄了一张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声音嘈杂。人们彼此招呼,高谈阔论,说笑自如,叽叽喳喳,乱扯闲话。
㈢ 明湖居听书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
运用了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一)为了突出白妞的演唱艺术,作者是怎样侧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的?
分析:白妞出场之前,作者先以戏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和观众的议论来烘托白妞演唱的高超技艺。
先写戏园的盛况:白妞说书本来是下午一点才开始,可是老残进园子时,才不过十点,这个大戏园子已经坐得满满的了,他好不容易花了二百个钱,才弄了一条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到十一点,那些一向等他们到齐了才准开演的官员们,也都提前着了便衣,带着家人,陆续来了,不到十二点钟,几张空桌俱已满了,还不断有人来,只好搬张短凳,安插在夹缝中。
来的人有当地官员,有生意人,也有读书人。
来的人有的彼此招呼,有的高谈阔论,有的嘁嘁喳喳,什么话都听不清楚。
作者通过这一张时间表,一个人物分析,几笔动态描写说明了以下几点:
(1)说明在济南已掀起了一股白妞热,为了欣赏白妞的演唱,人们不惜提早几个小时赶到戏园,就是那些早已在戏园定了桌座的抚院、学院的贵人们也不例外;甚至有些连饭也顾不得吃,匆匆忙忙在戏园里买烧饼油条充饥。这就有力地烘托出白妞说书的无穷魅力,为白妞出场渲染出浓烈的气氛。
(2)说明白妞的演唱艺术雅俗共赏,对各阶层的人都有吸引力。从侧面衬托出其艺术造诣之高。
(3)对戏园里嘈杂场面的描写,为白妞出场的肃静埋下了伏笔。一个是“什么都听不清楚”,一个是“连一根针吊在地上都听得见响”,两相对照便衬托出白妞演唱技艺的高超。
再写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和观众的评论。写琴师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他“甚为丑陋”的外貌和令人“不甚留神”的一两个小调;然后就写他那绝妙的轮指,“抑扬顿挫,入耳动心”,引起台下不绝于耳的叫好声。为描写他为白妞伴奏埋下伏笔。
写黑妞,也是从两方面入手:先描绘她的外貌,再重点写她的演唱,“字字清脆,声声宛转”,“转腔换调”,“百变不穷”。听了她的演唱,就觉得“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作者这样描写黑妞的作用,在于:①详写黑妞的外貌,是为白妞出场时的装束描写作伏笔,后面用“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就可以省去不少笔墨。②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像已词尽意穷,无可复加。然后结合观众的评论,说明:“他的调门都是白妞教的”;“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使文章绝路逢生,从而从侧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艺的绝妙。
(二)文中白妞进行了哪些正面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分析:文中的正面描写从出场、演唱和反映三方面来描写白妞的演唱技艺。
(1)白妞出场:对于白妞的出场,先写她的外貌:“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然后着重以梨花简的几声丁当,鼓锤子的两下轻点以及两眼的一顾一盼,来写她出场时的动作和这些简单的动作所产生的效果。
(2)白妞说书:描写白妞说书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也是本文的精华所在。为了更清晰地表现这转瞬即逝,只可意会的听觉形象,作者首先根据白妞演唱时声音的或高或低、或缓或急,把整个演唱过程分为:
“初不甚大”——演唱的起始
“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
“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
“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
“人弦俱寂”——演唱的结束
五个阶段,完整地表现了演唱的全过程,这样就便于读者从整体上体会白妞说书的全局。
当然光有这样段落的划分,还不能表达白妞演唱技艺的高超,如果在描写上不比对黑妞演唱的描写更加具体与美妙,便不会产生“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效果,观众所说的黑妞“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在写作上,就没落到实处。为此,作者又从听众的感受出发,用了大量的比喻,以人们的感觉和视觉形象,赋形于声,把每一个阶段又作了声声入耳,历历在目,句句铭心的细致描写。
作者设喻的角度是多方位的:
①有的用人们的感觉(感受)设喻,比如王小玉初唱时那种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舒畅,听起来“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作者通过这个比喻把人们的感觉器官与听觉器官沟通起来,使音乐成为一种不但可以用耳闻听,而且可以用心来感受,从声音中体验到身心的愉悦与欢畅。
(2)有的是用视觉设喻。比如描写那“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的声音时,说它“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在描写那“迥环转折”,“节节高起”的声音时,又用“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作比,这样就把转瞬即逝,过而难留的音乐,用层层叠叠的山峰形象凝固了下来,形成一幅由声音构成的立体图画。
如果说用层层叠叠的山峰来比喻一句比一句更高的演唱,在读者面前所出现的,还只是凝固的、静止的画面,那么,当作者在描写那“陡然一落”,“千迥百转”的声音时,就选用了一个活动画面,用一条“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的飞蛇作比,把白妞那轻快、曲折、甜润、宛转的歌声写活了。
作者以视觉设喻不但善于绘形,而且还点染以色彩。比如描写“陡然落下”,“忽又扬起”的声音时,作者就选用了一个“东洋烟火”上天的比喻,使扬起的声音形、色兼备,更体现了白妞演唱的美妙。
(3)作者也选用了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容易体会的声音作比,来描绘那些不容易体会的、难以描述的演唱,如用“花坞春晓,百鸟乱鸣”来比喻白妞的演唱和琴师的轮指弹奏相和相合的声音,以“百鸟”突出多种声音交相配合的音乐效果。
作者通过这多角度的描写,精彩的设喻,便淋漓尽致地描绘出白妞演唱的妙处。通过他的描写,观众对白妞的演唱,似乎不但能听到甜润清丽的歌声,而且可以看到参差错落,起伏跌宕的形象,不但可以欣赏到那委曲宛转,盘旋穿插不断流动的音响,而且可以体会到沁人肺腑,令人轻松畅快的感受。
为了突出白妞的演唱,在描写中除了运用大量比喻以外,作者也还反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层层烘托,步步映衬。
从总体上说,作者一共写了三个人物,但却并不平均使用精力,写琴师是为了衬托白妞,写黑妞更是为了突出白妞的演唱技艺。
具体来说作者运用对比,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1)在对同一人的描写中进行对比。如写老琴师,初时“随便和了和弦,弹了一两个小调,人也不甚留神去听”,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这样前后一比就突出了老艺人演奏的成功。写黑妞的表演,是用“铮铮 ”,“丁丁当当”看似平常的伴奏和那“百变不穷”叹为观止的演唱进行对比,来突出黑妞的动人歌喉。写白妞则是以她那相貌的平常和演唱的绝妙进行对比,以增强读者的美感享受。(2)通过人物的评论进行对比对黑妞的演唱,人们议论说:“他(黑妞)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议论的重点不在黑妞而在白妞,处处说白妞的好处;而对白妞的演唱,在观众中也有议论,议论的重点仍在白妞,总觉得听了白妞的演唱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三日”,改为“三月”才透彻些。通过议论的对比就更突出了白妞的演唱的精妙。(3)通过观众的不同反映进行对比对琴师的弹奏,台下是“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对黑妞的演唱,台下是“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满园子里听来都是人声”,而对白妞的演唱,台下却是“叫好之声,轰然雷动”。通过观众对三人演出的不同反映,也突出了白妞演唱的技艺
㈣ 明湖居听书段落概括
一、导入新课:
1、
作者简介:
2、
请学生朗读阅读提示,找出要点。
(1)
作者通过丰富的联想,调动各种表现手法,或正面铺陈,或侧面烘托,或比喻、或排比,或对偶、夸张;或赋声以形,或赋声以色,把难以言传的听觉描绘得酣畅淋漓,把白妞精湛的演唱技艺表演到了极致,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2)
品味本文华丽绚烂的语言。
一、
默读全文:
1、给生字注音:
揖
嘁
喳
橘
抑
挫
髻
褂
铮
羯
遽
调门
耍
媚
煞
皓
协调
熨
啭
仞
骋
匝
坞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重点是什么?
(一)(1~2)戏园子的盛况
戏园里人挤
戏园里嘈杂的场面
戏台的简陋
(二)(3)琴师的弹奏(先抑后扬)
(三)(4)黑妞的演唱(水涨船高)
重点写妆束
(四)(5)观众的议论
(五)(6)白妞的出场(重点写眼睛)
(六)(7、8)白妞的演唱(重点)(正面描写)
(七)(9)梦湘先生的评论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三月不知肉味
总结:本文中,白妞的演唱艺术是描写的重点,除了从正面细致地描写她的声音外,还以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和观众的议论来烘托白妞演唱的高超技艺。
㈤ 明湖居听书 读后感
邓老师“把握课文框架”这个环节实际上体的是一种提纲挈领的阅读方法,是“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邓老师处理得非常好,充分体现了教师“导”的精妙。他首先让学生浏览全文,思考:本文写了几处音乐表演?重点写谁?学生据此很快理清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找到文中描写了三个人的表演,重点是写白妞。教师继续引导:琴师和黑妞在文中能起什么作用?除了用人来衬托,文中还用了哪些内容陪衬?教师暗示学生从多角度来考虑,学生分别又找到了用场面描写来衬托和听众引经据典高度评价白妞来衬托中心。这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逐步了解了文章采用多种不同的角度衬托文章中心的写作手法。教师的总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让学生对这一写法的认识更深刻:“经过层层铺垫,便给读者造成了一个极大的悬念,人们不禁想探究:这尚未出场的白妞究竟是何等高人?为什么她使这么多人如此沉迷?于是,当她正式演出时,作者便集中笔墨写尽了她的风采。最后的观众评论,要言不烦而又十分中肯地再次渲染了本文中心。整篇文章就如一曲音乐,围绕主旋律,音乐家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通过各种方式去渲染烘托它,于是使主题成为立体丰满的复调!”
如何品读重点段落?在小学高段不少的课堂中,学生很会找关键的句段,找到之后多半是你说,我说,说来说去都在一个平面上,有些教师对品读这些关键句段要达到什么程度,心里也不是很清楚,往往是学生说多少是多少,所以谈不上有目的有价值的引导了。
邓老师在“品读重点段落”既留出空白供学生品读,在学生交流时,又有教师精彩的引导、设问、评述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生成性强,又具有深度。
如:学生谈到最喜欢的句子“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教师问:“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里?”学生说:“用博喻描绘王小玉眼睛之美,体现她的气质。” 老师反问“不过,用这一连串的比喻是不是嫌啰嗦了些?写一句“眼如秋水”不行吗?”老师的一句质疑挑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有的认为可以写简单些,觉得简洁是一种境界。有的认为说不准,想刘鹗是大文学家,他的文章一定不会有问题吧。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教师此时的质疑是很有必要的,能激发学生心中的疑问,此时学生有疑但不能自己释疑的时候,教师的点拨恰到好处,教师让学生联系比喻的基本特征“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来理解,学生顿悟:用秋水比喻眼睛的清澈纯净,寒星比喻眼睛非常明亮,宝珠比喻眼睛美丽的光泽,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黑白分明,圆润灵动。再让前面发言的同学综合:“这双眼睛,像秋水一般清澈纯净,像天宇中的寒星一样晶莹明亮,像宝石一样闪烁着美丽动人的光泽,它黑白分明,像白水银中的黑水银一样圆润灵动。这几个比喻各自侧重一个方面,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的,不能算蛇足。”教师再简单小结:“是啊,作者用一组比喻把一双眼睛描写得如此动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动人的眼睛是最美的风景。”
教师也顺势把课堂的关注点引导重点内容:“但是,本文中最美的还得算那动人的演唱,刘鹗用了两大段来描写这精妙绝伦的表演,请大家细读这两段文字并思考……”教师课堂的把握和驾驭可见一斑。
㈥ 明湖居听书描写白妞运用了什么手法
运用了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关于白妞描述如下:
一路走着,一路盘算,只听得耳边有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又走到街上、听铺子里柜台上有人说道:“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一路行未,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里诧异道:“白妞是何许人?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侵举国若狂如此?”信步走来,不知不觉已到高升店口。
“自从王家出了这个白妞、黑妞妹妹两个,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她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她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她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她们的调儿呢?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她十分里的一分的。”
分析:白妞出场之前,作者先以戏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和观众的议论来烘托白妞演唱的高超技艺。
先写戏园的盛况:白妞说书本来是下午一点才开始,可是老残进园子时,才不过十点,这个大戏园子已经坐得满满的了,他好不容易花了二百个钱,才弄了一条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到十一点,那些一向等他们到齐了才准开演的官员们,也都提前着了便衣,带着家人,陆续来了,不到十二点钟,几张空桌俱已满了,还不断有人来,只好搬张短凳,安插在夹缝中。
来的人有当地官员,有生意人,也有读书人。
来的人有的彼此招呼,有的高谈阔论,有的嘁嘁喳喳,什么话都听不清楚。
(6)明湖居听书精彩段落扩展阅读
《明湖居听书》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原题为“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作者清末刘鹗,(1857~1909)笔名鸿都百炼生。
《老残游记》借一个不愿做官、奔走江湖行医的名士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揭露了当时官吏昏庸残暴的行径,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也表现出作者支持革命运动,主张维新图强、科学救国的政治态度。
这部小说刻画人物、描写自然景物比较生动形象,在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上颇具特色。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论这部作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明湖居听书》便是“可观”的一节。记叙文中纵使记述静物,有时也要加入动态的叙述,以增加情趣。《明湖居听书》是很典型的例子。
“明湖居听书”故事缘由是这样的:老残来到济南府(今山东济南),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游玩,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居中写着“说古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么事情。
路上听得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日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了,来听书吧。”又听得铺子里板台上有人说到:“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去的,明儿书应该我去了。”一路行来,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中很诧异。
回到店里向茶房打听这件事,茶房介绍说:这说鼓书,用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一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没什么稀奇,自从王家出了白妞、黑妞两姐妹就不同了。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出奇人物,十二三岁就学会了说书的本事。
她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了京腔、昆腔小调种种腔调,运用到大鼓书的调儿里,经过二三年工夫,创造出了梨花打鼓的新调,“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她的说书,无不神魂颠倒”。明儿上午一点钟开唱,如上午十点钟去,便没有了座位,要听还要早去。
老残听了茶房的话,也不甚相信,次日九点钟便去明湖居听书。可以说,在节选的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为白妞说书作了渲染铺垫,那属“耳闻”;进入课文之后,则属“目睹”了。
《老残游记》(刘鹗)、《官场现形记》(李伯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曾朴的《孽海花》。并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湖居听书
㈦ 仿照 《明湖居听书》 的手法,用比喻、同感的修饰手法,写下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这个嘛,还用说吗,自己想呗,很简单的 随便写写 只要语句通顺
还有是通感不是同感.........只要含有通感的修饰手法就行了!
楼上说的是楼主问的问题吗?自己懒 去网络复制一下就草草完事了?太不负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