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与明湖居听书异曲同工之处的
❶ 夜闻歌者与琵琶行有何异曲同工之妙吗
1 都是在作者左迁之后的秋天夜晚写的。
2 都刻画了身世凄苦的妇女(明写和暗写)。
3 都描写了独到美妙凄美的音乐(歌声和琵琶声)。
4 都描写了凄冷的环境背景。
5 都寄予了作者深深的同情。
6 都运用了美丽绝妙的比喻
这是我和老师答案的精华。。。
❷ 明湖居听书与琵琶行两者比较,琵琶行更胜一筹,你怎么看
《明湖居听书》中的听众是贵人、闲人,早为白妞那穿云裂石的嗓音准备好了一声喝采,所以一曲歌罢,“叫好之声,轰然雷动”。至于白妞的个人遭际如何,与各位听众有无这方面的共鸣,则不必为人所详。
《琵琶行》中的听众是迁客骚人,他们不是主动迎合表演的快乐,而是被音乐叩开了并不轻易坦敞的心扉,且一旦被打开,无尽怅惘便在乐曲的引导下汩汩流淌,不可遏抑,音乐既罢,正是心潮汹涌之际,于是默对秋江,悄然无声。
于是在很多人看来,《琵琶行》中听者曲罢默然的反应比《明湖居听书》中“轰然雷动”的叫好更高明许多。
❸ 明湖居听书琵琶行高超技艺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解析: 无
❹ 李凭弹箜篌引 琵琶行 明湖居听书声音的对比
《明湖居听书》(刘鹗):
1、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3、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
李凭弹箜篌引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1、《琵琶行》片段中是通过什么角度描写声音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正面
凝绝不通声暂歇 描写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侧面
唯见江心秋月白 描写
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侧面描写中是通过环境烘托表现音乐美妙
2、《听颖师弹琴》中各是通过什么角度描写声音的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正面
天地阔远随飞扬。 描写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侧面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描写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侧面描写中通过描写听众感受表现乐声美妙
3、《李凭箜篌引》各是通过什么角度描写声音的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侧面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描写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正面描写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侧面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描写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侧面描写时通过描写音乐效果表现乐声动人
❺ 明湖居听书 写王小玉说书是 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 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静 琵琶行中类似的句子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❻ 明湖居听书 琵琶行
琵琶行》与《明湖居听书》的绘声艺术
声音没有实体形象,又一发 即逝,难以捕捉,怎样描绘才能 使之形象、可感呢?唐代白居易 的《琵琶行》与清代刘鹗的《老 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虽前者是诗歌,后者是小说,前 者描绘的是琵琶声,后者描绘的 是说书声,但两者在对声音的描 写上却有相通相似之处、异曲同 工之妙。试比较分析如下:
二者对声音的描写都可分为 正面描绘与侧面烘托两部分,从 两方面写出了琵琶女及王小玉说 书技艺的高超、绝伦。先来看正面描绘:
一、开场不凡
试音定调时,琵琶女“低眉 信手”似漫不经心地“转轴拨弦 三两声”,便“未成曲调先有 情”;王小玉“把两块顽铁丁当了两下,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 的”。两人技艺绝妙,都似随手 拈来,轻轻两下,便吸引了听 众。
二、两者都描写了一个完整 的演奏(说唱)过程
《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弹奏 从“转轴拨弦”开始,而后“嘈 嘈切切错杂弹”,继而“间关莺 语” “幽咽泉流”之后,便“声渐歇”,于无声处凝绝后是“银 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 鸣”般的声音突起,最后以“裂 帛”般的高音结束。
《明湖居听书》中说唱过程 则是:声音不甚大。越唱越高, 拔个尖儿、回环转折,节节高起 →于极高处陡然一落→渐低渐细 →无声→忽又扬起→霍然收音。
二者描绘的声音都是从一般 音阶开始,而后渐低,后至于无 声,再又突然进发,在激烈高昂处 结束,声音也由简而繁,抑扬结合,决慢相间,高低交错,刚柔并 济,跌宕起伏。既显示了演奏说唱 者的高超技艺,又表明吸引入之处 即在声音的迂回曲折,,千变万化。 不同的是《明湖居听书》描绘的过程更具体,更复杂。
三、两者都采用以形喻声的方法,化无形的声音为有形的形 象,化不可捉摸的听觉为可见可 感的事物
《琵琶行》在摹写音乐的时 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加强其 形象性,如“大弦嘈嘈如急 雨”,既用“嘈嘈”这个叠音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其形象 化,既有听觉,又有视觉形象。 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 就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在 显示音乐旋律中的“滑” “涩” 时,作者又用两个比喻“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 “幽 咽”之声,悲抑哽塞。在短暂的 停歇后,声音忽又扬起, “银瓶 乍破” “铁骑突出”,形象地写 出声音的高亢、清脆。
《明湖居听书》中不仅用看 得见的景象、想像出的形象来比 喻,还用经历过的事情、体验过 的感觉来喻声音。
如“唱几句书,声音不甚 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 境:五脏六腑里,像慰斗贸过, 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 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用的是感觉,重在强调 听觉上的舒适;言其声音到高处 时,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这里又用想像出的形象来比喻, 突出了声音的清脆、韧性、高 亢;写声音的回环转折,而又节节高起,作者又用看得见的景 象、经历过的事情作喻: “恍如 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初看傲来峰绝壁干仍,以为上与 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 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 上。”突出了声音愈唱愈高,而 又雄浑高亢、婉转悠扬的特色, 使声音的变幻、回环似有形的 景致一般展现于眼前。再如声 暂歇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遂 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 乱”,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 时显现,使人们通过联想,可 以想像出声音如“花鸣春晓” “百鸟乱鸣”,也让人感到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干变万 化的音乐形象,已使我们不能不 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而作者在 正面绘声之余,还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首先,两个主人公都是技艺 高超之人,因此在写声音前,作 者首先要写入(当然是略写)。两 人的出场都是千呼万唤才出现的,而亮相亦有相似之处:“琵 琶女”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王小玉是“半低着头”,两人欲 露还藏的姿态更引人注目,让人 更急于知道其技艺如何。
其次在出场前,对声音都有一个烘托。前者,“忽闻水上琵 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暗示 能让诗人忘归的琵琶声一定不俗;《明湖居听书》中则用黑权 演唱、琴师弹琴、人们议论王小 玉说书“无人能及”等极言王小 玉说书技艺的绝妙。
再次,在演奏、说唱后又 有一个烘托,《琵琶行》中说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 秋月白”,四周静悄悄,人都 沉浸在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声中。《明湖居听书》则 说“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 动”,人们对说唱拍案叫绝; 台下的议论“三月不知肉 味”,则更显出小玉的说书打 动人心,摄人魂魄。
❼ 点明《琵琶行》与《老残游记》写作上的不同
《琵琶行》
1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具体可感。
2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3巧用叠词,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
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情色彩浓厚。
5结构严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运行。
《老残游记》
运用游记散文的笔法,对自然景物进行细微描写,其小说中大段的心理描写,长篇的对话和独白等,都是传统小说所没有的,这些非情节的成分,对于传统小说的艺术形式都是破坏性因素,具有革新的意义。
一、它表现出中国小说开始由传统的权威叙事向人物叙事过渡;
二、它打破了传统小说统一的故事性叙事框架,促进了小说功能由“讲述”向“显示”的转变;三、它体现了中国小说由传统艺术构思向现代化艺术构思转换,带动了小说观念的变革。
《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与《琵琶行》运用“比喻”的不同特点。
《琵琶行》重在贴切表现乐声的质地,喻体多显人们熟悉的听觉、视觉形象。王小玉例重在表现对唱调的美妙感受,喻体有视觉形象,更有内部感官反应,夸张也恰切
两篇比喻共同特点:
1.总的就是胡适说的音乐只能听,无可视形象,不容易用文字表现,所以要用许多具体的物事来譬喻。
2.喻体多为美好的事物,且都有一系列的比喻,产生叠加效应,使所喻事物的特性显得格外鲜明。
3、都表现了音乐的从高到低,从底到高。
两篇的比喻区别如下:
1、《琵琶行》重在表现琵琶乐声本身的音乐质地,即音色、亮度等等,具体如沉重、激越、清脆、清亮、婉转、幽微、高亢、凄厉等。所以其喻体多呈现人们熟悉的听觉形象、视觉形象,也不太夸张,而比较贴切,如珠落玉盘等等。
2、王小玉例重在表现那节节攀高,又节节降低,再从无到有,由低忽高的美妙唱调给人的极致感受,因此喻体除了有可见的视觉形象外,主要还呈现了内部感官的反应,而且多恰切用了夸张修辞手法。如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处不畅快,如比喻为一峰一峰攀登泰山,天外有天,愈翻愈险,愈险愈奇,如像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中盘旋向下,这些比喻都有视觉形象,更有内部感官的体验,夸张效果也好。
3、《琵琶行》很好表现了音乐停息后,听者的情绪体验仍在延留,仍沉浸在艺术享受中,但未用比喻;王小玉例未写“延留”。
4、通过其他感觉,特别是内部感官的感觉来体验音乐的听觉感受,就是过去讲过的“通感”(包括两篇,包括后面将提到的);在通感上王小玉例突出得多。
5、其他:比喻由低忽高,《琵琶行》用银瓶破裂,听觉、视觉结合,仍重在音乐质地的贴切转换;王小玉例用忽地五光十色、天女散花的东洋焰火,仍重在通过视觉形象获得对音乐的感受。又,音乐渐渐停息,前者有比喻,主要呈现视觉形象(冰下难流等),也重在感受,写出了渐渐停息之美;后者无比喻。又,音乐渐渐由无到有,前者未写;后者用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发出作比,属听觉,仍重在感受,写出了音乐由无渐生之美。
❽ 明湖居听书阅读
濮阳市2010年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濮阳市2010年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当前位置:学员主页 --> 作业
请设计一份课堂教学实例,体现出语文课堂中的互动对话。
刘韶娟(辅导教师) 发布时间: 2011-04-20 16:25:34
作业要求:
请设计一份课堂教学实例,体现出语文课堂中的互动对话。
提交时间:5月19日以前。
请编辑好格式后直接提交,勿用附件。
提交者:
张艳茹(学员) [提交时间: 2011-04-29 10:13:26 ]
答题内容: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的新型课堂中的互动对话
大流一中 张艳茹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切以应付考试为中心,教师满堂灌,充当"单放机";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了录音机"。学生在情感、语言、思维、个性等方面处于被动、压抑的状况,课堂气氛是紧张、冷漠的。这种状况是与理想课堂的精神不相符合的。为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充分的发展,必须改变这种状况,代之以师生双向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动心"乐学,"动脑"多思,"动口"多说,"动手"多做。
在实践中,我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性质与任务,重新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与角色,并以此重新调整课堂教学的策略。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要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教师要解开学生的束缚,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即教师在课堂中既是积极参与者,又是导学者;既课程的开发者,又是学生潜能的发现者。教师通过平等地参与学生中去。
生活动,并贡献个人意见与经历,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融洽,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交流。在课堂上,教师应精讲少讲,腾出1/3到1/2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操作和讨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和情景表演等几种教学组织形式。此外还根据具体的实际需要选择和组合运用多种形式,从而扩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主动活动的空间,释放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充分发挥出教学效益。
语文课堂教学中,适量地引进富有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内容,既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意象和精神,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情感的愉悦,得到创造美的享受。下面以《明湖居听书》一课为例,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明湖居听书》
教学重点:(1)体味“通感”修辞的美妙艺术效果,学习“通感”修辞手法的准确运用。比较《明湖居听书》和《琵琶行》音乐描写的同中之异。
教学难点:把听觉方面的感受,用恰到好处的语言描写出来。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我尝试上了一堂“导入一赏读一研讨一练写”的“创新”课。
导入
首先创设情境。听录音《青藏高原》。李娜唱的《青藏高原》激越高亢,主旋律跌宕起伏,学生听得用心,情绪亢奋,这支歌为这堂课的教学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激起了同学们的情感波澜。(听完歌,我问:“这首歌唱得如何呢?”学生:“唱得好。”)
可是如何就把这转瞬即逝,只可意会的听觉形象用语言描写出来呢?我们先来赏读《明湖居听书》用什么手法来描写白妞演唱技艺的,共同探讨一些方法来把《青藏高原》的演唱艺术描写出来。
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就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作用,目的明确后,自然引到赏读《明湖居听书》描写白妞演唱技艺的两段上来(王小玉便启朱唇……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赏读
初读这两段,我们是否觉得白妞演唱得很美呢?我们并未亲耳听,而只是读小说,用眼看文字,为什么能在听觉上获得美感呢?
由于作者写作时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来描写演唱艺术,因而觉得很美。下面我们来品读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
(把问题定向,读中思考、讨论,完成赏读)提三个问题:
(1)按白妞演唱时声音或高或低、或缓或急,把整个演唱过程分几个阶段呢?
(起始一发展一跌宕一高潮一结束)
(2)找出运用通感修辞来描写白妞的演唱技艺的句子,仔细品味通感的准确运用和收到的艺术效果。
(通感句是把哪两个感觉沟通的?本、喻体的相同点在哪里?)
(3)总结本课描写演唱技艺的方法。
A、演唱过程分阶段(按声音高低、缓急)。
8、巧用比喻(通感):先点出感受到的音乐(可见的形象,可经历的事,可体验的感觉),再沟通视觉形象。特点是从视觉设喻。
研讨
刚才我们共同赏读了《名湖居听书》,同学们,谁还记得上学期我们曾学过的一首描写演奏技艺的诗?
(一)学生忆诵《琵琶行》第二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四弦一声如裂帛”)。同学们,同属演奏和演唱的描写有何同中之异呢?学生讨论发育。
问题设计:(1)同样用比喻描写演奏技艺,与《明湖居听书)运用比喻一样吗?(2)总结两课音乐描写的同中之异。
A、同是巧用比喻,但《琵琶行》用类似或熟悉的声音设喻;《明湖居听书)用特殊的比喻——通感来沟通各种感觉,主要是从视觉角度设喻。
B、同有妙语点睛,但关键处《琵琶行)直接解说;《明湘居听书》直接讲感受,又使用了比喻。
(二)扩展延伸。下面再赏读选自《西厢记》的《崔茸篙夜听琴》的三支曲于。(出示投影片)
【天净沙】莫不是步播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钧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擅钟?莫不是疏竹滴镰曲褴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唤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思考问题并讨
❾ 《李凭箜篌饮》《明湖居听书》与《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有何相同与不同
《李凭箜篌饮》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明湖居听书》就不懂了,希望能帮到你啊
❿ 明湖居听书第五段仿写琵琶行
好的评论应该不是用字数多少来评价,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