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听书
① 鲁迅的趣闻逸事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鲁迅
近期阅读了大量的史料,才发现原来我们心目中的那个鲁迅和历史上真实的鲁迅是那么的不同!我们还是从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一番评价说起吧。。一九四零年为他盖棺论定的时候,毛主席称他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是最正确的、最勇敢的、最坚决的、最忠实的、最热诚的”,毛一口气用了三个“伟大”,六个“最”,由此,鲁迅被毛主席钦点为中国现代第一文圣人,他的文章占了新中国中小学教材的第一篇幅,而被他骂过的人无一不被钉在了新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我们先来看看他骂过的几个人:鲁迅所骂的人,基本都是当时地位比他高名声比他响的人。如章士钊、杨荫榆、胡适、梁实秋、林语堂、徐志摩、陈源、李四光、成仿吾、顾颉刚、沈从文、施成蛰、朱光潜、徐懋庸、周扬、阳翰笙、田汉、夏衍等。且动辄用“狗”、“叭儿狗”、“走狗”、“落水狗”之类词汇。这个名单中如田汉、夏衍、朱光潜、林语堂、李四光等大家自不必说,37年日本人来了,被鲁迅辱骂成“性变态”的原北大女校长杨荫榆(注意,这个杨校长就是《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提到的杨荫榆)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学生不被日本兵强奸,找到日本宪兵队长那儿斥骂日本人,被日本兵枪杀后一脚踢到桥下;被他诬蔑拿日本经费的陈其昌是在上海搞地下抗日被日本人抓起来装进麻袋乱刀戳死,从吴淞口扔进大海。。。。。鲁迅之所以骂人,一般有两个原因:第一,专找有名望的人骂,借机抬高自己的名望,就象现在专爱制造并“报料”名人绯闻的大嘴宋祖德,是一种炒作的手段;第二,拖欠了他稿费。在国难当头的时候,鲁迅先生在干什么?1931年九一八事变暴发,1932年发生了著名的128事变,日军进攻上海,鲁迅携全家躲进上海虹口的日租界,当十九路军浴血抗战的时候,上海文化各界都在声援抗日,宋庆龄亲自上街头鼓励中国将士,住在虹口的鲁撰文说,“就是同在上海也是彼此不知。”外面打的火热,鲁迅装做不知,期间他还狎妓作乐,《鲁迅日记》1932年2月16日载:“青莲阁邀妓来坐,与以一元”(请注意,那时普通教师的工资大概是6元/月,鲁迅有钱请个日本妓女“来坐”,付一元,可以想象鲁迅是过着怎么样奢靡的生活)。鲁迅在上海躲战火的地方是“内山书店”,这个内山真实的身份就是象《潜伏》里一样日本政府设在中国的“情报联络站”,鲁迅为什么会在日本对中国开战时躲到日本的情报联络站呢?这要从鲁迅在日本的留学谈起。鲁迅是1902年到日本留学,网上有鲁迅的成绩单,鲁迅的弟弟周作人有文谈到,鲁迅留学日本仙台医专时,成绩不好是“弃医从文”主因,其最好的伦理学83分,其余德文、物理、化学仅60分(难免有照顾及格之嫌),藤野先生教的解剖课只59.3分,不及格。1906年鲁迅因成绩差而中断了学业,1906-1909年在日本既没有工作,也不必上课,但又逗留了三年,没职业也没家庭资助,但他在东京却过着富裕悠闲的生活,雇日本女佣,还资助二弟留学。资金何来?其实是日本特高科发工资,职责是密探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动向。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抗日战争一暴发,鲁迅有资格躲进日本人的情报站了。日本人为鲁迅提供了保护,鲁迅自然就会站出来替侵略者辩护:日据上海时,上海有许多抗日团体,成员内多发徽章和照片,不懂地下工作的残酷,一旦被日军发现,难免被杀。鲁迅如是为日寇开脱:“像这一般青年被杀,大家大为不平,以为日人太残酷。其实这完全是因为脾气不同的缘故,日人太认真,而中国人却太不认真。这样不认真的同认真的碰在一起,倒霉是必然的。”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中国人被杀是因为素质差,“不认真”鲁迅和日本人的关系渊缘可以追溯到袁世凯时期,1915年,趁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逼袁世凯政府签署《二十一条》,这条约等同于卖国,袁世凯老奸巨滑深知其中利害,责任不想一个人担,于是让政府公务员集体签名同意,不签名的就要辞职走人,鲁迅是他们单位第一个签名的,那时的鲁迅是教育口的处级干部,得到过袁世凯的集体接见。鲁迅还是一个自我粉饰的“骗子”,我们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都知道: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看到日本电影,看到麻木的东北民众,要么做了被杀的木头,要么做了无聊的看客,因此认为,强健民族体魄是无用的,医治心灵尤为重要,所以愤而退学,开始创作云云。大家都忘了一个最基本的时间概念,鲁迅在日本留学是1902年至1909年,鲁迅发表第一篇文章《狂人日记》是1918年,从鲁迅在日本看电影立志弃医从文到写出第一篇文章用了十几年时间,这个转型也实在是太。。。。即使这第一篇《狂人日记》,其实也是模仿果戈里的同名小说写出来的。所以,鲁迅创作小说根本不是有志于中华民族,而是谋生的手段。生活中的鲁迅其实还有很多让人不齿的地方,比如抛弃为他独守14年空房的原配夫人搞“师生恋”(这当然是人之常情),因偷看弟媳妇洗澡而被亲弟弟追着打到街上怕就不是做大伯子哥该做的事情,还有一种说法,这个弟媳妇也是日本人,喜欢玩日本女人怕是鲁迅骨子里最大的爱好。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很多人奉为座右铭的鲁迅名言吧: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根据这两句,党将鲁迅说成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这里我们普及一下文化知识,“孺子牛”的典故出自于《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齐景公爱他的孩子,自己装作牛,口里衔着绳子,让孩子骑着,孩子跌倒,扯掉了他的牙齿。鲁迅这两句名言还有后两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因此,在这里,鲁迅所说的孺子牛根本不是指什么劳苦大众,他的真实意思是:我骂你们了,你们不服气,对我进行指责,那我只有横眉冷对,管你们外面世界乱成什么样子,还是回家逗孩子玩吧!这正是鲁迅面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基本态度!真实的鲁迅,说他完全是一个汉奸或日本间谍可能有些过份,但其实他就是一个既无民族气节、又无做人道德,贪财好色、睚眦必报的文学流氓!
② 有小学生喜欢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吗
有,但是现在孩子们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听评书的孩子们已经很少了。单田芳老师其评书,口风老练苍劲,自然流畅;语言生动形象,丰富有趣;行文逻辑周密,句法无误;说文时,满腹经纶,诗词歌赋,华丽高雅;说白时,乡情俗语,民谚土语,亲切生动。
总之,他能用生动、精炼、准确、鲜明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环境气愤,极大地调动了听(观)众的想象力。因此,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华人中也有一定影响,为他赢得“单国嘴”的美誉。他对待评书创作一丝不苟。在编录《百年风云》(曾在全国一百四十家市级电台播放)时,就参阅了《百年英烈》、《太平天国》、《天京之变》、《慈禧前传》、《清宫十三朝》等几十种资料。
③ 《明湖居听书(晚清故事十六则)/国韵故事汇》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明湖居听书(晚清故事十六则)/国韵故事汇》(上海图书馆。)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5Aa51Ic08TOl146ncYqK1A
书名:明湖居听书(晚清故事十六则)/国韵故事汇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
《明湖居听书:晚清故事十六则/国韵故事汇》为“国韵故事汇”丛书之一种,收录了晚清时期的十六个传统故事,主要以太平天国的故事居多。人物刻画活灵活现,情节跌宕起伏,描写出神入化。故事皆采用通俗的古典白话写作而成,既浅近易懂,又自有一番古典韵味,恰到好处地展现了经典与通俗、古典与现代的交融,是中华传统文化及语言的珍贵遗存。
作者简介:
上海图书馆(Shanghai Library)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是上海市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和行业情报中心,也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上海市分中心、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是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上海图书馆创立于1952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995年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1996年12月上海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④ 坟上的官帽掉了可以重新换一个吗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亲自组建了湘军,剿灭了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是功勋卓著,但同时,他在对太平天国的作战中,表现出的血腥残酷,也让他备受争议。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被好多人称为是“曾圣人”,他的家书等著作被现代人拿来研究,许多名人都是他的铁杆粉丝。
曾国藩去世于1872年,享年62岁。中国人讲究“月落归根”,他在南京去世,最后被运回了湖南老家。曾国藩早年不信风水,反对自己的家族寻找风水宝地下葬。可是,随着年龄渐长,他慢慢开始迷信上了风水。特别是他的祖母去世时,他觉得家族为祖母选择的墓地不佳,还亲自写信给自己的祖父,希望改葬,但他的祖父没有同意。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祖母下葬半年后,曾家总有好事发生,曾国藩官至二品,祖父的病也好了,家里人都传是祖母葬在了风水宝地的缘故,曾国藩也信了,他便让家人好好保护。而在自己行将就木之时,曾国藩更是寻找自己的“人生后花园”。于是,曾国藩先被葬在了“金盆岭”,后来又与发妻合葬在了湘西伏龙山之阳,后来此地改名为了狮子峰。
曾国藩因为是清廷重臣,所以其目的原来建筑规模很大,达到了300度平方米,地上建筑分为8大部分,坟冢由三合泥拌碎石,再用糯米汁封死,继上面还铺了花岗石,极为坚固。而且为了保护墓地,曾家还专门雇佣了守墓人,因为其身份显赫,一般人也不能随便出入,甚至附近都不让人放牛放羊。但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破四旧”等原因,曾国藩的目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原来的地上建筑被推倒、砸碎,而由于坟墓非常坚固,一些人试图用炸药,也未能掘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一场盗墓案的发生。
⑤ 评书大师单田芳病逝,盘点:单老给人们留下了哪些回忆
单老每天陪我说故事
⑥ 扬州评话的艺术特色
扬州评话在艺术上以描写细致、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而井然不乱见长,表演讲求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风趣生动。艺人在创作和表演中还十分注意渲染扬州本地的风光,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扬州评话艺人在艺术实践中创造了各自的艺术特色,也形成了各自的传授系统。以跳打水浒闻名的邓光斗去世后,其子邓复堂继承书艺,为后来堂字辈《水浒》评话艺人的祖师。与邓复堂同时说《水浒》的著名艺人宋承章,为后来章字辈《水浒》评话艺人的始祖。王少堂继承邓、宋两门书艺,兼取各家之长,致力刻画历史人物,描绘三教九流,借助丰富的生活积累来塑造形象,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变革、发展,形成个人说表细腻、神采夺人,具备甜、粘、锋、辣的独特的白描艺术风格,成为扬州评话界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与王派《水浒》并世驰誉书坛的还有马派《水浒》。马派书艺也是师承邓、宋两门,以能说前、中、后《水浒》著称。被清末桃潭旧主《扬州竹枝词初稿》誉为粲花妙舌吐珠玑的李国辉,编演了以文说为主的中《三国》,和当时以武说为主的《三国》名家孙玉良、孙玉华弟兄各成一派。李国辉教的八个学生有八骏之称,其中康国华造诣最高,为康派《三国》的开山祖。与李国辉齐名的另一位说《三国》名家蓝玉春,继承发展了乃师孙玉华武说的特长,为蓝派艺术创始人。蓝派和康派形成了现代扬州评话《三国》的两大基本流派。李国辉的关门徒弟吴国良与其子吴少良,对文、武两派兼收并蓄,形成了非康非蓝,亦康亦蓝,文武相济的艺术风格,同行称之为吴派。同时,说其他书目的评话艺人中,也涌现了不少杰出人才。如说《八窍珠》的朱德春,说《绿牡丹》的郎照明、郎照星,说《西游记》的戴善章,说《彭公案》的王健章,说《施公案》的樊紫章,说《万年青》的李国贤,说《飞龙传》的邹灿章、邹灿文,说《东汉》的王鸿儒,说《唐书》的张少南、张子南,说《济公传》的吴小良、林笑龄等,都各有专长,各具特色。
嘉庆之后,因漕运改道,盐政改革,扬州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扬州评话听众锐减。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扬州成为江北军事前哨,当地富商豪绅为避战乱,纷纷东迁泰州、东台一带经营。扬州的评话艺人,为生计亦相随至泰州、东台演出,有的更向里下河地区的高邮、兴化、宝应、盐城等地谋生。演出地域扩大,从艺人员很快由原来在扬州时的几十人增至200余人,扬州评话在苏北地区扩大了影响。 王少堂(1889~1968)评话艺术家。名德庄,又名熙和,艺名少堂。祖籍江都,生于扬州安乐巷,伯父金章、父玉堂均为扬州评话艺人。他是“王派《水浒》”的代表人物,擅说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4个“十回”。
王少堂7岁从父学艺,9岁登台,12岁以家传武(松)十回正式从业,在扬州书坛崭露头角。20岁时成为扬州评话界四大名家之一。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仅继承父亲的书艺,而且继承了伯父的优点,并且兼收同行之长。先是在家传艺术的基础上,以说演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中的武松故事为主,完善为十回的篇幅;后又说演《水浒》中的宋江故事,使之也成十回,并于20世纪50年代,将两部曲本整理出版。同时,他又把《水浒》中的石秀与卢俊义两个人物的故事编成扬州评话说演,从而使《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四个“十回书”,成为以他为代表的扬州评话艺术的代表作,人称“王派《水浒》”。他的表演,说表细腻、形神兼备、张弛有致、 口齿清雅,人称其艺术“细致而不累赘,壮美而不粗疏”,赢得了“听戏要听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的赞誉。 “王派《水浒》”说演的特点,是以人物结构故事,通过四个主要人物,串连整个《水浒》的内容;特别是对原著中所没有或简单交待的事迹加以丰富,对前辈的书艺进行扩展,使之更加完整和丰满。
他的儿子王筱堂,孙女王丽堂,均是扬州评话表演的名家。特别是其孙女王丽堂由于直承祖父书艺,在祖父“甜、粘、锋、辣”之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说演更脆雅,语言更洗炼,有“秀口”和“盆豁桶倾一串珠”之誉。从而使得“王派《水浒》”的拥有者成为名副其实的“王派《水浒》”艺术世家。
“王派《水浒》”不仅艺有传人,而且艺术资料的整理保存较为完整。1954年,人民政府为他配备专人,录制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4个“十回”的全部书目,并翻记成500万字的文字稿。1958年,政府又组织力量,先后整理出版了他的扬州评话《武松》、《宋江》。1989年和1995年,中国曲艺出版社和江苏文艺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王丽堂演出本《武松》(上下册共十回)和《宋江》(上下册共十回)、《石秀》(十回)、《卢俊义》(十回)。人称“扬州评话王派《水浒》的‘四个十回书’”。
⑦ 喜欢听单田芳先生的评书,请书友们推荐几个单先生讲的关于英雄人物的评书,像乱世枭雄、乱蒲包与丰泽园这
你想学习精神,吸取教训啊,那就别看什么《白眉大侠》《隋唐演义》这些传统,比较扯淡的故事了。
推荐你几个评书
1 《曾国藩》,曾国藩比较接近历史,可信度还是比较高,讲述了曾国藩为大清朝呕心沥血,平叛太平天国的故事,非常精彩,比较能还原曾国藩的真实故事。
2 《太平天国》《天京血泪》,这和太平天国一起听,讲述了太平天国的兴衰血泪,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这两部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评书,属于近代历史评书,比《乱世枭雄》更加真实。
3《李自成》 也是比较真实的故事。建议和《明末遗憾》一起听。
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不多说了。
5《安史之乱》和《大唐皇妃》一起听,介于真实和艺术之间。
6《百年风云》 近代史画卷,气势磅礴,但不是以一个人展开的。
象其他一些《三侠五义》《隋唐演义》《龙虎风云会》《大明演义》《薛家将》这些都写烂了的书,就不要听了,虽然精彩,但是太过于程式化,没甚么新意。
再跟你说一下,单田芳老师基本是不玩电脑的,更不要说网络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