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言情小说
⑴ 倾城之恋的文学批评怎么写啊
《倾城之恋》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却是在讲述一段不美的爱情,题目表面上流淌着的诗意,在故事中被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算计和现实冲得荡然无存。白流苏所要的无非是“经济上的安全”和一张长期的饭票,而范柳原的计划是要流苏做情妇而不是妻子。他们不但有各自的打算,还非常清楚对方的想法,范柳原直接了当的对流苏说:“我犯不着花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约束我,那太不公平了,对于你,那也不公平,噢,也许你不在乎,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白流苏对此也很明白,“他要她,可是他不愿意娶她”只是希望流苏“自动地投到他的怀里去”,做他的一个情妇。这哪里有一点点的浪漫气息,分明是一场因自私而畸形的交易,露骨的交易,也是一次爱情的战争。这场交易从一开始就是明显的男人占主动和支配地位,但战争的到来却改变了一切,香港的沦陷成全了流苏,使她成为赢家,由“二奶”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妻。
一场真实的战争打乱了爱情战争的秩序,在真正的战争面前,爱情的交易停止,爱情的战争也熄火了,当一切都要失去的时候,人与人的交流才变的真诚,彼此之间的爱情才除去了交易的色彩,相嚅以沫、生死相依,隆隆的炮火声中两人之间没有了精刮的算计,反倒是抛却了自己全身心的念着对方,“别的她不知道,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在什么都有的时候对爱情挑三拣四,甚至游戏爱情;在一切都没有了,生命也受到威胁的时候,却无私的爱了起来,张爱玲真是把人看透了。
我们看到的所谓“倾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因相貌或仪态而产生的忘忽一切的爱情,却成了表述香港这座城市沦陷的状态。从这个词被恢复意义这点来看,张爱玲对现代爱情(相对而言)的描写本质上是对传统爱情尤其是传奇故事的颠覆。女人即使有了“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未必有使男人为之倾城的魅力,或者说,在现实社会中,很难有对女人的美产生“倾城”感的男人,甚至从来就不曾有过,“传奇里的倾城倾国的人大抵如此”,全篇尾句正是这种思想的点睛之处。是啊,传奇里的故事往往很美,美的如同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让我们艳羡,但这些传奇真的是爱情的样板吗?未必。传奇故事中的爱情本是我们所向往的完美境界,但经过若干年的加工美化,尤其是被历朝历代统治者当作政治工具之后,其中的人物已经“面目全非”了,逐渐被神话,神一般都是完美的,这就更反衬出我们凡人的弱点和现实生活的平庸无味,正是基于对人们这种平凡的世俗状态的认识,小说才自始至终的在为本应成为传奇的故事进行改造或者说是还原,一切都符合日常生活的规律和逻辑,一切都是普通人应该做的应该想的,从而消除了神话传奇的绝对性、纯粹性和崇高性,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张爱玲的爱情故事中更多的是看到世俗的功利与算计。
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纯粹的高尚的爱情,功利与算计更符合我们普通人的思维与行事逻辑,虽然我们都不愿承认。所以,张爱玲笔下刻画的人物更多的是平常人,写的都是些“庸人俗事”,在这里没有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爱情,也不曾追问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讲的尽是琐碎的生命、混沌的烦恼,这些人和事虽然很俗,但却很能勾起我们的共鸣,因为作为普通人,生活就是这样混乱的、易变的、现实的、随意的,在这些“庸人俗事”中,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平凡生命的卑微可怜,悲喜不自知,“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当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时候,却突然失语,因为那分明是我们自己的表演。
流苏和柳原未尝不想追求纯粹的爱情,当流苏听到柳原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时,一定会产生不顾一切去爱的想法,但作为普通人,生活更像是一种综合的协调,很难享受到那种纯粹的东西,更多的是在多种因素中寻找所谓的平衡。年近30且离了婚,在娘家受尽欺辱的白流苏在爱情上不可能再有少女般的情怀,能从“这一代便被吸到朱红洒金里的辉煌的背景里去,一点点的淡金便是从前的人的怯怯的眼睛”的灰暗的家庭中拼杀出来,逃离开嗜着她的青春和生命的上海,已经耗掉了她所有的精力,对于爱情已经没有了梦想和憧憬,“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如果赌赢了,她可以得到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这一口恶气”。爱情就是为了结婚,结婚就是为了有一张长期的饭票。这是非常现实的想法,在这种讨价还价的爱情背后,是普通人生活的主旋律,言情作品中轰轰烈烈、潇潇洒洒基本不会落在我们头上,即便“有这个贼心,也没那个贼胆”,这就是为什么如今恋爱的双方更多的是考虑工作、住房、存款等现实的经济问题,爱情逐渐被商业化,更像一场交易。是啊,作为老百姓你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没有了经济基础,精神层面上的爱情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甚至是不切实际,一如小说中那苍白、模糊的月光。
⑵ 现在小说网站都是些言情小说,我写了些批评的文章,想到网络上面发表,有没有合适的发表网址
天涯论坛,或者人人网,写的好的话很快就会传开来的。
⑶ 请大家批评建议晋江原创言情小说辰上星的“另一种执着”。因点击率不高欢迎给几句诚挚建议。谢谢。
这是什么啊,干嘛呀
⑷ 言情小说都又一些什么特点
装帧设计:琼瑶时代的小说封面多是一张清纯可爱的美女图搭配天空、城堡、鲜花、蝴蝶等美好事物的综合体,颜色单调,排版简单,甚至大部分的书连目录都没有,版权页之后就直接回归正文,如有插图也是潦草粗糙的那种,几乎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欣赏水准;而时下的言情小说则非常看重装帧设计,尤其封面设计已经成为出版流程中单独存在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因封面风格不新颖、不到位而需要重新制作的书很多,制作工艺也是五花八门,烫银、UV、磨切都属于通常使用到的一些工艺。除了封面之外,目录、内文排版、插图、腰封等都需要专门的设计,使得整体感觉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阅读需求,具有更高的收藏观赏价值。
字数设置: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琼瑶时代的言情小说通篇对白,场景氛围的描写不够充分,每一册的字数也大多在10万字上下,轻薄的一本,席娟时期的作品更是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速读时代也纷沓而至,读者能接受的就是简单直接,无需铺垫的爱情描写,言情小说逐步走向娱乐时代。而新时代的言情则需要考虑更多读者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读者口味非常杂,非常挑剔,单纯的言情小说已经满足不了她们的需求,简单的结构、极少的主人公也不能取悦她们了,因此现代的言情小说加入很多因素,需要构筑一个庞大的体系去讲述一群人的爱恨情仇,这个时候作者对场景转换、人物设置、氛围烘托等能力就上升了很多,字数也必须超过20万字,甚至上下册来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加入都市、历史、武侠、穿越等新鲜元素去丰富作品,成熟的作家们开始谋划自己的大制作。
“大言情概念”:现代言情小说里所阐述的故事已经不拘泥于爱情部分的表达,加入了友情、亲情、人与人之间复杂交错的情感纠葛,以及对人性、对未来的深刻思考。正如桐华所言,她的《云中歌》创作源头来自儿时与女伴之间发生的关乎成长、关乎友情、关乎爱情、关乎人性中承诺、伪善、信念等一系列的亲身体会,再赋予作品历史的背景,加入国恨家仇的更高层次的情感,使人物性格更饱满,故事情节更有意义。藤萍成名作《九宫舞》系列奠定了她写武侠言情的极高地位,沉寂五年后的大长篇《狐魅天下》,文笔优美、情节跌宕起伏,书中人物繁多,你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出场者,藤萍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具有女性唯美特征的男性,本书依然如此,所以那种言情更加内敛深厚,将男人之间的各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擅长表达男人因欲望而生出的各种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疯狂的心性、孩子气的幻想、我行我素的顽固及不可理喻的执着。这种情感说小很小,说大也很大,因为他的想法而影响了周边一切事物的变化,这也是作者想表达的一种大言情的概念,欲望可以改变一切。
⑸ 怎样批评言情小说
为什么要批评言情小说? 你可以找几篇经典的文看看,写的非常好
⑹ 政治课看言情小说被老师没收,让写检查怎么写
尊敬的xxx:
x月x 日,在课堂上,我不仅没有认真投入学习,还在下面偷偷看言情小说,并被老师发现。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老师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思想反思结果向老师汇报如下:
通过这件事,我感到这虽然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但同时也是长期以来对自己放松要求,学习涣散的必然结果,也是与我们时代要求-----树新风,讲文明,背道而行。经过几天的反思,我对自己这些年的学习成长经历进行了详细回忆和分析。记得刚开学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时时处处也都能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努力完成各科任务。但近年来,由于学习逐渐走上了轨道,也比较熟悉了,尤其是老师对我的关怀和帮助使我感到温暖的同时,也慢慢开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反而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因此,这次发生的事使我不仅感到是自己的耻辱,更为重要的是我感到对不起老师对我的信任,愧对老师的关心。
同时,在这件事中,我还感到,自己在责任心上仍就非常欠缺。我从思想上没有把学习重视起来,没有把自己的学习做得更好,也没给自己注入走上新台阶的思想动力。在自己的思想中,仍就存在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应付思想。现在,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倾向,也是一个极其不好的苗头,如果不是老师及时发现,并要求自己深刻反省,而放任自己继续放纵和发展,那么,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甚至都无法想象会发生怎样的失误。因此,通过这件事,在深感痛心的同时,我也感到了幸运,感到了自己觉醒的及时,这在我今后的人生成长道路上,无疑是一次关键的转折。所以,在此,我在向老师做出检讨的同时,也向您表示发自内心的感谢。
此外,我也看到了这件事的恶劣影响,如果在学习中,大家都像我一样自由散漫,漫不经心,那怎么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发生这件事后,我知道无论怎样都不足以弥补自己的过错。因此,无论老师怎样从严从重处分我,我都不会有任何意见。不过,我请求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使我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示自己的觉醒,以加倍努力来为我们班级做出积极的贡献,请老师相信我。
⑺ 劝说同学不要看言情小说作文
今天,我在学校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看了不该看的书。
那还得从上个月说起,我和好朋友上书店买书,无意中看到一本封面精致,还画着许多漫画的书,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翻开这本书。当我打开书时,看到了四个粉红色的大字:“天使之吻”。毕竟我也14岁了,一猜就猜到这是本爱情小说,出于好奇,我便买了本回家看看,结果就这样迷上了它。
买了这些书后,我便天天看,日日看,有时候还拿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就这样,不知不觉,家中的书柜上多了一叠厚厚的言情小说。反正我的家人不管我,那我再多买点。于是我又奔向那在熟悉不过的书店,问老板娘买了一大箱,花了150块,可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是在浪费,反而觉得自己看了这些书变得像大人了,成熟了。
把这些书看完后,我对“爱情”充满了向往,上课还幻想着有个白马王子。这不,纸还是包不住火的,终于那次上课,我被老师发现了。
那次,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我,也不知哪个多嘴的说起了我看爱情小说的事,我便罪加一等,被班主任和其他几位老师指着鼻尖儿骂,丢脸死了。事后,老师让我把爱情小说都带来,一本都不许遗漏,他们要拿这些书给我家长看。这时候,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是被我妈妈知道了,我不被打死,说不定还不给我零花钱了,555555。想到这儿,我泪珠子直掉,一串一串的,还求老师别告诉我妈,饶我一回。毕竟班主任是女的,心肠很软,她原谅了我,但不时还又给我做了思想工作。我听了后悔极了,那些打水漂的钱如果拿来买些有用的书,那现在我肯定成绩也变好了,也不会挨骂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今天,就是今天,我对着大家发誓:我永远也不会再看这些肮脏的爱情小说了!
⑻ 如何评价琼瑶的小说创作(要文章)
琼瑶的小说生涯
提及香港和台湾两地的爱情小说,琼瑶确实是一个横跨三十多年的"品牌".事实上,自她的处女作《窗外》在1963年发表后,便奠定了她在爱情小说的重要地位.
琼瑶的小说可分为三期:早期小说包括1963年发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灵》和《白狐》,主要是由历朝历代中国民间传奇发展的古人爱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说由《海鸥飞处》开始,至《燃烧吧!火鸟》,主要是描写当代台湾为背景的爱情小说,除《我是一片云》外,可说全是大团圆结局.晚期则由八十年代创作出版《雪珂》开始,小说的背景搬回古代,内容企图处理变迁中都会男女的爱情观,并尝试脱离早期悲剧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乐故事.
《几度夕阳红》是琼瑶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品,当中时空交错,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两条故事主线,分别发生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个故事是女主角梦竹的年轻时代,她和来自昆明的大学生何慕天相恋,因母亲反对而发生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后,梦竹嫁给了何慕天的好友杨明远,并定居台北.小说的第二部则是梦竹女儿晓霜的恋情,晓霜的相恋对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并在何慕天开设的公司任职,此后即是一连串的旧恨新愁的交织.最后,霜晓与魏如峰有情人终成眷属,梦竹仍留在明远身边,何慕天隐居山上不问世事.
这部作品,内容和结构都类似电视连续剧的模式,亦即是情节复杂,高潮迭起;情感表达方式强烈而夸张;人物关系则因家庭夙怨而纠缠不清;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导致种种终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谜底的揭晓,及战乱,分离和重逢,这一切无疑是通俗剧的"基本元素".
总括而言,在琼瑶的爱情王国,爱情是滋润女性自我并赋与活力的源头.没有爱情,女性的自我就会枯萎凋零.在这情况下,琼瑶的女性形象无可避免的显得被动和消极.事实上,在五四时代,"爱情"这个概念是一种公众性的意识形态,主要是对中国父权制度的反叛和挑战,但在琼瑶的言情小说里则完全属于私人领域,对爱情的描述也纯由女性的立场出发,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评为女主角面目苍白的理由;然而,这样一个梦幻世界推到了极致也有其意识形态上的助力,逆转了父权家庭中尊卑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拥有资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唤下,对一无所有的子女,特别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献.这亦是言情小说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