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推荐书目
1. 元明清小说有哪些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网络全书》,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3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
张俊:《清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
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年版。
黄霖、韩同文选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潘建国:《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 中国古代文学推荐书目
1、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
反映现实三百篇;
手法牢记赋比兴,
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
《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
“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
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及《孟子》,
墨家《墨子》见一斑;
道家《老子》及《庄子》,
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
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
后者《春秋》与《左传》。
2、两汉魏晋南北朝
两汉魏晋南北朝,
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壁”人称赞,
建安七子推“三曹”;
田园鼻祖是陶潜,
“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
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
《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
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
《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
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
《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
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
唐代鼎盛累如山,
“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杨卢骆创格律,
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
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
“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
“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
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
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
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
《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
代表作推《柳毅传》。
4、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
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
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
“大江东去”气昂昂;
爱国诗人辛弃疾,
“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
继承韩、柳写文章;
范公作品虽不多,
《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
《示儿》犹念复家邦;
人生自古谁无死?
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
《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网络,
作者沈括美名扬。
5、元明清
元代散曲分两种,
小令套数各不同;
杂剧代表四大家,
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
人物形象最鲜明;
其余三家郑马白,
还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精品多,
《桃花扇》及《牡丹亭》;
长篇都是章回体,
“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
《聊斋志异》多流行;
尚有短篇拟话本,
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
散文流派叫桐城;
清末大家龚自珍,
《己亥杂诗》劝天公。
3. 有哪些明末清初的书籍
编年体有谈迁《国榷》、陈建《皇明从信录》、陈鹤龄《明纪》、夏燮《明通鉴》等;纪传体有查继佐《罪惟录》、张岱《石匮书》等;纪事本末体有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彭孙贻《明朝纪事本末补编》等;人物碑传有焦竑《国朝献征录》等;笔记有张怡《玉光剑气集》、谈迁《枣林杂俎》等;记明朝开国至隆庆时期的野史笔记,有陈建《皇明通纪》、余继登《典故纪闻》、宋端仪《立斋闲录》等。其中有专记明朝前期某朝史事的野史笔记,如专记朱元璋开国事迹的《平吴录》、《平汉录》、《平胡录》等;记建文朝的屠叔方《建文朝野汇编》等;记朱棣事迹的《奉天靖难纪》等等
记明朝后期万历至明亡的野史笔记,有李逊之《三朝野纪》、文秉《烈皇小识》、王世德《崇祯遗录》、钱《甲申传信录》、计六奇《明季北略》、卫匡国《鞑靼战纪》等。其中有专记晚明奴变、农民起义的,如王一中《平妖集》、戴笠《怀陵流寇始终录》、吴伟业《绥寇纪略》、管葛山人《平寇志》、郑廉《豫变纪略》、彭遵泗《蜀碧》、费密《荒书》、〔意〕利类思等《圣教入川记》等。记明季党社运动,有吴应箕《东林本末》、吴伟业《复社纪事》、杜登春《社事始末》等。
记南明抗清史事的,有温睿临《南疆逸史》,徐鼒《小腆纪年》、《小腆纪传附考》、查继佐《国寿录》、李天根《爝火录》等。其中专记福王南京弘光政权及江南抗清活动,有李清《南渡录》、应廷吉《青燐屑》等;专记潞王杭州监国,有张道《临安旬制纪》等;专记鲁王舟山政权,有徐芳烈《浙东纪略》、黄宗羲《海外恸哭记》、李聿求《鲁之春秋》等;专记唐王福建隆武政权,有华廷献《闽事纪略》、苏国祐《易箦遗言》等;专记郑成功父子抗清斗争,有杨英《从征实录》、夏琳《闽海纪要》、阮旻锡《海上闻见录》、〔日〕丸山正彦《台湾开创郑成功》、〔荷〕揆一等《被遗误的台湾》等;专记桂王西南永历政权,有钱澄之《所知录》、王夫之《永历实录》等。
清代因文网苛密,史案频兴,特别是康熙后期至乾嘉时期,尤为炽烈,野史笔记大量被禁毁,文人动辄惹祸,只好钻入故纸堆中经营考据,故而清代的野史笔记出现“两头多,中间少”的局面,即顺康初期与道咸以后野史笔记较多,而雍正、乾嘉时期较少。至于记有清一代史事的野史笔记,几乎涸之阙如,仅有魏源《圣武纪》而已;私家的碑传史书有晚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李桓《国朝耆献类徵》、钱仪吉《碑传集》、缪荃孙《续碑传集》、闵尔昌《碑传集补》。
清初文网尚未森严时,有一些记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孙延龄诸王事迹及西南战事的野史笔记,如许旭《闽中纪略》、刘献廷《广阳杂记》、王士禛《池北偶谈》等。
记清初文字狱案的如《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等。
4. 明清著名书籍都有哪些
年轻的著名书籍有关汉卿,还有红楼梦,这些书都非常的有名
5. 清朝时期的书有什么是好书
那可太多了,不知道你说的哪方面。就说小说吧,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其他的还有:《儒林外史》,《桃花扇》,《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这些都是,最后还一个《金瓶梅》,它的作者是明朝出生,但是是清朝写的,应该也算。这些不少你没看过至少该听过吧!
6. 有什么介绍明朝历史的书籍
有《明史》、《细说明朝》、《正说明朝十六帝》、《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等。
1、《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
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2、《细说明朝》
本书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至明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明太祖的北伐、西征,以及土木之变、夺门之变、明末三大案等历史事件,以及陈友谅、张士诚、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方孝孺、张居正等历史人物。
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本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3、《正说明朝十六帝》
《正说明朝十六帝》是阎崇年先生著《正说清朝十二帝》的姊妹篇,整体风格基本不变。
也是以人物(明朝皇帝)为经、以历史事件(重大政治事件和个人命运)为纬,以正说历史为号召,以解说历史疑案为重点,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揭示。 选配精美图片200余幅。
总的字数在17万字左右。 每个章节后面有“个人小档案”、“相关阅读书目推荐”等栏目,附录有“明代帝王世系”。
4、《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 。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
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5、《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是1997年5月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万历十五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朝那些事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正说明朝十六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细说明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史
7. 讲清朝历史的书籍
1、《细说清朝》
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康有为、慈禧等历史人物。
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还阐释了顺治出家、雍正暴亡、乾隆身世等历史之谜。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2、《正说清朝十二帝》
该书讲述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
叙述了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无论是英明的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说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说一个王朝的兴衰没落,正说一个时代的岁月变迁。
3、《正说清朝三百年》
本书14个专题,旨在反映清王朝的主要方面及其发展。“帝王”部分不仅仅反映各帝性格、功过,更企图通过叙述各朝大事,勾勒清王朝的兴起与衰亡的轨迹。
“后宫”、“皇宫和皇家园林”、“王室”、“政治”、“官吏”、“法制”、“外交”、“军事”、“经济”、“教育”、“科举”、“文化” 这些专题既横向展示清朝主要方面又纵向性地逐阶段地反映这些方面的发展。“灭亡”专题则专门叙述其灭亡过程。
4、《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5、《太监谈往录》
《太监谈往录》系多名晚清太监回忆录的合集,包括《宫廷琐记》(信修明著)、《清官太监回忆录》(马德清等述、周春晖记)和《太监往谈录》(耿进喜述、朱家浯记)3个部分。
内容多为身之亲历、目之亲睹和耳之亲闻,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记录了作者的太监生活及相关的宫廷见闻。
虽然他们在清官的服役时间、服务对象不尽相同,文化程度、思维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内容或多或少与事实存在误差,但由于都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却可以弥补史料之阙。将一个个零碎的细节连缀起来,呈现给读者的便是一段鲜活细腻、有血有肉的历史。
8. 谁能给我一个明清小说书目
明代小说
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大类。 三国演义
明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又可概分为四类﹐即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等。
历史演义小说
它是由宋元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历史演义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敷演扩大而成。“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是其特点。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最典型的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代表了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它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大量出现,内容差不多从远古传说时代到汉晋唐宋都有所作。较著名的有《列国志传》 、 《全汉志传》 、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其中以冯梦龙改编的《新列国志》成就较高,影响也较大。
英雄传奇小说
它也是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历史演义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拘泥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理想化的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主,虚构的成分较多。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是它的代表作品,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趋于成熟。明中叶以后,产生了不少英雄传奇小说,较著名的是万历年间熊大木所著的《北宋志传》和无名氏所作的《杨家府演义》 。此外,郭勋的《皇明英烈传》和袁于令的《隋史遗文》也是明后期影响较大的英雄传奇作品。
神魔小说
这类小说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满奇异的幻想。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 《西游记》也是在宋元说话艺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由文人作家加工创作而成的。此外,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影响较大的一部。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董说的《西游补》等也流传较广。
世情小说
它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以《金瓶梅》为代表。《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它开始摆脱了历史故事、历史传说对小说创作的束缚,转向现实题材,开始对日常生活作细致的描写,这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瓶梅》之后,世情小说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在世情描绘中宣扬因果报应思想,如成书于明末西周生所著的《醒世姻缘传》等。另一种则演化为才子佳人小说,如成书于明末清初的《玉娇梨》、《好逑传》等。
公案小说
明后期描写冤狱诉讼的公案小说兴起,是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的反映。较著名的公案小说有李春芳的《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和无名氏的《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等。这类小说在歌颂清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公案小说一般都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而忽视人物性格的着力刻画,艺术上显得粗糙。
代表作品
代表性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 《三国演义》以陈寿《三国志》为蓝本﹐经各家说话人熔裁敷演﹐由罗贯中於元末明初写定。初不分回﹐只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今通行一百二十回本是清初毛宗岗改定的。此书生动描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三国鼎立﹐最後司马氏统一天下的复杂历史﹐结构宏伟﹐场面壮观﹐人物众多。有些人物颇具特色﹐成为某一类型人物的代表﹐如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但总的来说﹐《三国演义》重于叙述历史事件而薄於文学创造﹐人物有类型化的倾向﹐语言半文半白﹐显示出由历史向文学嬗变的痕迹。 水浒传
《水浒传》或题施耐庵著﹐或题施耐庵﹑罗贯中合著。描述北宋 宣和年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逼上梁山﹐“替天行道”的雄壮故事。宋江事史载甚略﹐宋人话本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名目﹐水浒故事已在民间流传﹐至《大宋宣和遗事》记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义梁山泊﹐已略具《水浒》雏形。水浒故事就是在这一基础上由文人加工写定成书的。《水浒传》情节曲折﹐故事性犟﹐善於在叙事中刻画人物﹐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成为妇孺皆知的文学形象﹐但虚构成份多於《三国演义》。它是中国第一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在文学史和汉语史上都有很高价值。 西游记插图
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於唐代僧人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经的事迹﹐由吴承恩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改写而成。该书想象丰富﹐手法浪漫﹐语言诙谐﹐是白话小说中独树一帜的优秀之作。书中塑造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和胆小自私的猪八戒两个受人喜爱的文学形象﹐孙悟空的形象是人民群众敢於同恶势力作斗争﹑不怕困难等优秀品质的艺术概括﹐也寄托了人民战胜邪恶势力的美好理想。 金瓶梅
刊行於明万历年间的《金瓶梅词话》在白话长篇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摆脱英雄与神怪的传统题材﹐转而表现现实日常生活的创始之作。作者题兰陵笑笑生﹐前人疑为王世贞﹐不可信﹐近年又有屠龙﹑李开先﹑贾三近诸说﹐但均缺乏有力证据。该书籍《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故事为线索﹐演成百回长书﹐虽假托宋代﹐反映的却是16世纪北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作者熟悉市井生活和市民语言﹐描摹人情世态细致传神﹐语言泼辣生动。但书中对官僚地主放纵肉欲颇多自然描写﹐影响了这部书的价值与流布。
长篇小说
此外﹐较著名的明代长篇小说还有熊大木的《北宋志传》﹑郭勋的《皇明英烈传》﹑许仲琳(或曰陆长庚)的《封神演义》﹑董说的《西游补》﹑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等﹐均在中国文学史占据一定地位。 明代描写冤狱诉讼的公案小说的兴起﹐是明后期社会政治腐败的产物。较著名的有李春芳著《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无名氏著《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余象斗著《皇明诸司公案》等﹐歌颂著名的清官包拯﹑海瑞﹑况锺等。但多追求情节离奇曲折﹐艺术上较粗糙﹐多夹杂迷信描写﹐并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短篇小说
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也获丰收。冯梦龙辑纂的《喻世明言》(一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收入宋﹑元﹑明话本及拟话本一百二十篇。题材多取自稗史或传说﹐有宋元旧作﹐也有明人拟作﹐经冯梦龙润色加工﹐反映出当时市民阶层的思想﹑生活和情趣﹐对後世的白话小说及戏曲都有很大影响。常与“三言”并称﹐地位相当的是凌蒙初编著的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各四十篇﹐内有一篇重复﹐一篇杂剧﹐实七十八篇。“二拍”思想性﹑艺术性不及“三言”﹐但为凌氏本人创作﹐选材标准与语言风格比较统一。此外﹐明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还有《石点头》﹑《醉醒石》﹑《西湖二集》等十多种。但成就皆逊於“三言”﹑“两拍”。这些短篇小说中﹐爱情婚姻题材占重要地位﹐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和政治的黑暗也是重要主题﹐但美化统治阶级﹐宣扬封建礼教和鬼神迷信等充满糟粕的作品也占相当数量。
影响意义
同时在思想内容上也往往夹杂着鬼神迷信和封建说教。明代的短篇小说主要是白话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明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摹拟学习宋元话本的产物,故被称为“拟话本”。现存最早的明人辑印的话本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收集白话短篇作品较多而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明末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书都包括宋元话本和明人的拟话本两部分。其后,凌蒙初模仿“三言”创作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均为拟话本。“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其中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占很大的分量,这类作品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进步的爱情婚姻观念,批判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争。 部分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黑暗政治,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另有些拟话本描写了小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生活和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拟话本承袭了宋元话本的传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生动曲折,感情色彩鲜明。它艺术手法更加成熟,特别是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更加趋于丰富细腻。比较优秀的作品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除“三言”、“二拍”之外,明代的拟话本小说集还有《石点头》 、 《醉醒石》 、 《西湖二集》等。明代的文言小说,是沿着唐宋传奇的线索发展而来的。较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有: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瞻的《觅灯因话》等。明人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写法上模仿唐宋传奇,缺乏创作新意,因而成就不高,其影响远不及白话短篇小说。
编辑本段清代小说
简介
聊斋志异
清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给小说创作以深刻影响。清初至乾隆时期是清小说发展的全盛时期﹐数量和质量﹑内容和形式﹑风格和流派与前代相比都有较大发展。清代小说基本是文人的创作﹐虽有历史﹑传说等素材的借鉴﹐但作品多取材於现实生活﹐较充分地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意愿﹐在结构﹑叙述和描写人物各方面也多臻於成熟的境界。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文言小说自唐传奇以後虽历代续有新作﹐如《夷坚志》﹑《剪灯新话》等﹐但多叙事简单﹐文采不足﹐至《聊斋志异》则如异峰突起。作者蒲松龄用文言如白话﹐颇有传神之笔﹐小说主人公多为狐鬼﹐但形像可爱﹐富於人间情趣。它代表了文言小说的最高成绩。
代表作品
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曹沾﹐号雪芹﹐满洲正白旗人。曹家曾三代居江宁织造任﹐后因事被抄而家道衰落。该书以曹家生活为原型﹐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与婚姻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氏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反映出进入末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不可避免的崩溃结局和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红楼梦》情节缜密﹐细节真实﹐语言优美。作者善於刻画人物﹐塑造出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像﹐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晴雯等﹐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但曹雪芹只写完《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今通行本後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高鹗所续。清代后期还有许多续《红楼梦》的作品﹐但多为续貂之作。 除《红楼梦》外﹐比较著名的清代长篇小说还有《儒林外史》﹑《醒世姻缘传》﹑《绿野仙踪》﹑《隋唐演义》﹑《说岳全传》﹑《女仙外史》﹑《镜花缘》﹑《雷峰塔传奇》等。话本小说则有《醉醒石》﹑《五色石》等。李渔的《无声戏》﹑《十二楼》则是白话短篇小说艺术成就的代表。
编辑本段作品影响
自宋迄清﹐产生长篇小说三百余部﹐短篇小说数以万计。这些作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民群众认识社会和文娱生活的主要文学样式。发迹于讲唱的中国白话小说形成了单线结构﹐重视情节﹐通过动态刻画人物﹐语言生动上口﹐风格独特﹐而大规模的文人和群众密切融和的创作方法也为世界文学提供了少见的范例。这些白话小说不仅对中国后世的文学﹑戏剧﹑电影有巨大影响﹐也对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文学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的优秀作品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本段小说特点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本讲以明清小说的题材开拓和艺术探索为视点,试图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描画出明清小说的梗概面貌。
编辑本段明清小说与传统文化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衍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1、史传色彩--世俗文学的历史依傍 中国的史官文化异常发达,源出于“纪实”的传统小说,与史官文化有着血肉相连、密不可分的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史传的烙印,史传性是中国传统小说最重要的民族特征。尽管明清小说带有浓厚的市民文化色彩,但无论从衍说故事之形式还是从讽寓教化之动机出发,都深深地受到了史传文化的决定性影响。 题材的史传性 观念的史传性 小说艺术的史传性 2、惩劝教化--儒家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典小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长久深远,而将这种影响合理化、具体化者,则是小说理论中的“惩劝教化”说。几乎可以说,“惩劝教化”模式笼罩了整个封建时代的小说创作。 重视小说的教化作用 惩劝模式牢笼创作 3、神妖仙道--佛道思想的濡染 佛教自东汉末传入中国后,一直在文化形态上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创作。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国本土上产生发展成长的宗教,它与古代小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尤其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对古代小说影响深刻。佛道所创造的神仙境界,仙、道、妖、鬼等意象,奇谲变幻的仙道法术,因果业报的结构,以及由此孕育的小说母题,无疑为小说世界带来了奇观异彩。
9. 明清小说有那1000个
太多了 建议参考一下书目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网络全书》,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3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
张俊:《清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
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年版。
黄霖、韩同文选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潘建国:《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 有关明代历史的小说、书籍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如果这是宋史》
《帝国往事》——大宋实录、——大明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