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推荐 » 中国文艺小说推荐

中国文艺小说推荐

发布时间: 2022-05-25 08:52:51

A. 中国著名作家及作品

著名作家有鲁迅、茅盾、老舍、冰心、莫言等。

1、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2、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3、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4、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代表作品有《春水》、《繁星》等。

5、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代表作品《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

B. 叶圣陶的小说集有哪些

叶圣陶的著名作品有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童话《小白船》、童话《一粒种子》、《雪朝》、童话《旅行家》、童话《含羞草》、小说集《隔膜》、童话《玫瑰和金鱼》、童话《月亮姑娘的亲事》、童话《快乐的人》。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

(2)中国文艺小说推荐扩展阅读

个人贡献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这一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中国教育改革之学;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后世纪念

叶圣陶纪念馆建于县立第五高等小学的原址上,1917年至1922年,叶圣陶曾在这里任教。纪念馆位于苏州吴中区甪直镇叶圣陶公园,与保圣寺相邻(保圣寺西侧),坐落在保圣寺西,与寺院仅一墙之隔。

这里是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工作过的地方。叶老逝世后,甪直人民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将当年叶老执教的几处旧址重行修建,辟为叶圣陶纪念馆。

C. 中国近代,现代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1、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就学于香港大学、圣约翰大学。代表作《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红楼梦魇》、《金锁记》、《小团圆》。

4、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代表作《繁星·春水》、《闲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

5、余华,当代作家,他的作品多描述现实世界,描写人性,暴力,世界的黑暗。代表作《活着》、《许三观卖血记》,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D. 文学艺术类的名著有哪些

艺术类经典名著100部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现实,理想是向往,愿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2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3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4 、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5 、社会心理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
6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经由文化专家的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著作、艺术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并跨时空传播。
7 、根据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前者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后者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8 、基层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保持着密切联系,是经济基础的集中体现,但它的产生和发展仍然要经过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起作用;高层意识形态是更高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它与社会存在之间的中介是社会心理和基层意识形态。
9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10、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界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绘画论》,达芬奇,麦克马洪泽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2.《罗丹艺术论》,光琪译,人民美术出版社
3.《人类的艺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4.《论艺术的精神》,康定斯基,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6.《艺术哲学》,付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7.《梦的解析》,(奥)弗洛伊德著,罗生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8.《弗洛伊德论美文集》,西格蒙地·弗洛伊德,张焕民、陈伟译,知识出版社
9.《艺术》,克莱夫·贝尔,周金环、马中远译,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
10.《抽象与移情》,沃林格尔著 王才勇 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11.《视觉与设计》,弗莱,易英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12.《艺术风格学》,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 潘耀昌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现代绘画简史》,里德,刘萍君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4.《艺术即经验》,杜威,商务印书馆
15.《美的现实性》,伽达默尔,张志扬等译,三联书店
16.《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恩斯特·卡西尔,刘述先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7.《艺术与视知觉》,阿恩海姆 著,滕守尧、朱疆源 译,四川人民出版
18.《艺术与错觉》,贡布里希,杨思梁、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秩序感》,贡布里希,范景中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理想与偶像》,贡布里希,范景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1.《存在与虚无》, 萨特, 陈宣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2.《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修订译本,三联书店
23.《现代艺术观念》,斯坦戈斯编,侯翰如译,四川美术出版社
24.《西方现代艺术史》,H·H·阿纳森,邹德侬等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5.《世界艺术家,1950-1980》,马克斯编,刑自申译,纽约H·W威尔逊公司
26.《列宾评传》,严摩罕译,朝花美术出版社
27.《麦田的守望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著,施咸荣译,译林出版社
28.《杜尚访谈录》,皮埃尔·卡巴纳著,王端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9.《走向后现代艺术》,佛克马、伯斯顿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0.《超级艺术》,奥利瓦著,毛建雄、艾红华译,湖南美术出版社
31.《艺术的终结之后》,丹托著,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32.《观念艺术》,徐淦,人民美术出版社,
33.《装置艺术》,徐淦,人民美术出版社,
34.《沃霍尔论艺》,陈建军,人民美术出版社
35.《国际艺术家访谈录》,常宁生编,江苏美术出版社
36.《西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葛鹏仁著,吉林美术出版社
37.《后现代艺术系谱》,岛子著,重庆出版社
38.《反叛与超越——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常宁生,东方出版社
39.《失落与超越---西方后现代艺术现象研究》,孙志宜,安徽美术出版社
40.《从英雄颂歌到平凡世界——中国现代美术思潮》,易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1.《墙》,高名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2.《20世纪艺术批评》,沈语冰,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3.《美学三书》(三本套装),李泽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4.《走向新建筑》,勒·柯布西埃著,吴景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45.《现代设计的先驱》,佩夫斯纳,王晓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46.《包豪斯理想》,威廉·斯莫克著,周明瑞译,山东画报出版社
47.《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美) 查尔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8.《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罗伯特·文丘里,周卜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9.《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许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50.《历代名画记》,张彦远,人民美术出版社
51.《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人民美术出版社
52.《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3.《美术史与观念史》,范景中、曹意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4.《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范景中,广西美术出版社
55.《美术史的形状》范景中、傅新生、李本正,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56.《美术史的观念》邵宏、范景中,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57.《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E.H.贡布里希、尹定邦主编、范景中、 杨思梁,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58.《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59.《园冶注释》,计成、陈植、杨伯超、陈从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0.《中国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天津科技出版社
61.《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王贵祥,百花文艺出版社
62.《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天津大学出版社
63.《现代建筑》曼弗雷多·塔夫里(Tafuri.M.)、弗朗切斯科·达尔科(Dal Co.F.)、刘先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4.《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5.《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彼得·柯林斯、英若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6.《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程大锦,天津大学出版社
67.《建筑的永恒之道》,亚历山大(Alexander)、赵冰,知识产权出版社
68.《建筑模式语言》亚历山大等、李道增、高亦兰、关肇邺,知识产权出版社
69.《住宅制造》亚历山大等、高灵英,知识产权出版社
70.《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芒福德 (Mumford Lewis)、宋俊岭、 倪文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1.《城市意象》,凯文·林奇、方益萍,华夏出版社
7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贺业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3.《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施植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74.《蒙太奇论》,[俄]C. M .爱森斯坦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75.《世界电影史》,[法]乔治·萨杜尔,中国电影出版社
76.《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北京大学出版社
77.《新中国电影史》,尹鸿等,湖南美术出版社
78.《电影理论史评》,[美]尼克·布朗,中国电影出版社
79.《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杨远婴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80.《电影美学》,[匈]贝拉·巴拉兹,中国电影出版社
81.《电影作为艺术》,[德]鲁道夫·爱因汉姆,中国电影出版社
82.《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还原》,[德]齐格弗雷德·克拉考尔,江苏教育出版社
83.《电影的观念》,[美]斯坦利·梭罗门,中国电影出版社
84.《电影的元素》,[美]李·R·波布克,中国电影出版社
85.《解读电影》,[美]布鲁斯·F·卡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6.《当代电影分析》,[法]雅克·奥蒙、米歇尔·马利,江苏教育出版社87。《法国电影新浪潮》,焦雄屏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88.《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法]洛朗斯·斯基法诺,江苏教育出版社89.《纪录电影文献》,单万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90.《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德]瓦尔特·本雅明,江苏人民出版社
91.《理解媒介》,[加]加歇尔·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
92.《论摄影》,[美]苏珊·桑塔格,湖南美术出版社
93.《宋元戏曲史》,王国维,上海古籍出版社
94.《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95.《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96.《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丛文俊等,江苏教育出版社
97.《中国书法全集》,刘正成等,荣宝斋出版社
98.《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邱振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9.《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100.《中国美术史》,洪再新,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E. 茅盾短篇代表作

茅盾短篇代表作:

1、《林家铺子》

简介:

《林家铺子》是茅盾1932年7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

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2、《野蔷薇》

简介:

《野蔷薇》,是茅盾先生最早的短篇小说集。1929年7月由上海大江书铺初版印行,内收茅盾写于1928年至1929年的五篇小说,分别为《创造》、《自杀》、《一个女性》、《诗与散文》、《昙》,书前有《写在前面》序文。

3、《农村三部曲》

简介:

《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作者茅盾。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茅盾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故事。

4、《大鼻子的故事》

简介:

《大鼻子的故事》作者是茅盾。本书主要讲述了从孩子的角度描绘了民国时期贫苦人家孩子生活的困苦及生存的艰辛等有关内容。

5、《水藻行》

简介:

《水藻行》全文共六节,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唯一一部在国外发表的短篇小说。

F. 现代文学必读书目

一作品类(以作品集为主,个别是单部作品)

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卷(包括被列为“存目”的书也要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坟》《中国小说史略》

郭沫若《女神》

茅盾《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

巴金《家》《春》《秋》《寒夜》《憩园》

老舍《骆驼祥子》《断魂枪》《猫城记》《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沈从文《边城》《长河》《八骏图》

郁达夫《沉沦》

钱钟书《围城》

张爱玲《金锁记》《封锁》《倾城之恋》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许地山《缀网劳蛛》

废名《桥》

徐訏《风萧萧》《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鬼恋》

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

师陀《果园城记》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孙犁《荷花淀》

施蛰存《春阳》

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

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

李劼人《死水微澜》

萧军《八月的乡村》《第三代》

艾芜《山峡中》

张天翼《包氏父子》

鹿桥《未央歌》

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何其芳《画梦录》

梁实秋《雅舍》

艾青、穆旦、戴望舒、冯至、卞之琳、徐志摩等等的诗歌。

二中西方理论类

《论语》《孟子》《金刚经》《坛经》《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

亚里士多德《诗学》、黑格尔《美学》、维科《新科学》、康德《判断力批判》、

尼采《悲剧的诞生》、丹纳《艺术哲学》、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别尔嘉耶夫《自由的哲学》。

三中国现当代作家和文学思潮研究类(压缩版)

(一)作家研究类

1、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

2、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7、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8、孙党伯:《郭沫若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9、钟桂松:《茅盾传》,东方出版社1996

10、陈思和、李辉编著:《巴金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1、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

12、宋剑华:《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3、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14、宋剑华:《胡适与中国文化转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15、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

16、钱理群:《周作人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7、许子东:《郁达夫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18、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2004

19、宋剑华:《生命阅读与神话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释义》,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G. 哪些中国文艺作品和创作者在国外有巨大影响力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想起一个作家,叫残雪,是一个五十年代出生的女作家。虽然她是中国内地作家,但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应该都是陌生的,完全没听过的。残雪是一个。。。很神奇的作家,她的作品也很神奇,也因为这些原因,她的作品在国内并没有太大影响力。有人说莫言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家,但我觉得,在残雪面前,莫言一点都不魔幻。残雪是一个号称“中国卡夫卡”的作家,她的作品在国外获过很多文学大奖,网络上罗列出来的,就包括被美国纽斯达克文学奖提名,以及获得英国伦敦独立外国小说奖提名。

知道这个作家,是通过一个英语老师借给我的外文杂志,翻那本杂志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了一个中国面孔,于是认真一看,居然是被外文杂志介绍出来的中国作家。当时我就在想,什么作家啊,中国人没听说过,外国人倒是在煞有介事地介绍。后来我了解多了,才发现这是个在国外的影响力大于在国内的影响力的作家。

还有一个作家是余华。余华在国内很出名啦,凭着小说《活着》《兄弟》等等,但他不同于其他内地作家的是,他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以前看过他的介绍,他居然获得过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不可谓不神奇啊。后来看了一些外文的书籍,看到一些关于他的介绍,才知道他在国外,特别是法国的名声还是挺大的。

H. 叶圣陶的著名作品有哪些

1、《隔膜》

短篇小说集《隔膜》,是叶圣陶先生早年的一本重要著作,初版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三月,是“文学研究会丛书”的一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笔者收藏的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四月的“国难后第一版”。

2、《稻草人》

《稻草人》是2008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叶圣陶。这篇童话就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 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茅盾这样评价叶圣陶:你要从他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

3、《倪焕之》

《倪焕之》是2010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叶圣陶。该书是作者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在小学教员倪焕之身上,较典型地写出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时期的追求和幻灭。

《倪焕之》是叶圣陶一九二八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连载于当时的《教育杂志》上。《倪焕之》真实地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历程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五四”、“五卅”这些规模壮阔的革命运动曾经给予当时知识青年的巨大影响

4、《古代英雄的石像》

《古代英雄的石像》,作者叶圣陶。

《古代英雄的石像》到诉我们无论大石块小石块,彼此集合在一块儿,铺成实实在在的路,让人们在上边走,这才是石块最有意义的生活。在铺路以前,大石块被雕成英雄像,小石块垫在石像底下做台基,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至于大石块被雕成英雄像就骄傲起来,自以为与众不同,瞧不起人,只是我对大石块当时“心理”的揣摩而已。我写小石块看见大石块骄傲以后怎么想,也只是对它们当时的感受所作的随意揣磨。

5、《未厌居习作》

《未厌居习作》是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叶圣陶。收集了1923一1935年间的散文36篇,1935年出版,其中有一部分曾收入过《剑鞘》和《脚步集》这些散文内容比较丰富,形式也不拘一格。

其中既有对重大政治斗争题材的记述和感受,旗帜鲜明,爱憎强烈;也有对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人物、事件的描摹,态度亲切自然,体情人微,状物真切;既有富于哲理性的议论,也有轻柔畅达的抒情;既有激愤的鞭笞和诅咒,也有细微的描写和亲切的赞颂。

1929年单行本出版。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埋头教育改革到参加群众革命运动,由自由主义到集体主义的曲折道路,被誉为“扛鼎”之作,是我国新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之一。

I. 当代100部必读小说是

文艺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
1.《文心雕龙注》上 下 范文澜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文心雕龙研究史》 张少康 汪春泓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3.《文学理论的未来》(美)拉尔夫﹒科恩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苏联文学学学派》 彭克巽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5.《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著
人民出版社
6.《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 詹姆逊文集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7.《文学理论学导论》 董学文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8.《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毛庆耆等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9.《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申丹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0.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三部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
1.《语法答问》朱德熙
2.《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
3.《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
4.《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
5.《汉语语法论》高名凯
6.《上古音研究》李方桂
7.《汉语语音史》王力
8.《现代语言学教程》霍凯特
9.《语言论》萨丕尔
10.《句法结构》乔姆斯基

汉语史专业必读书目
王 力 《中国语言学史》 (《王力文集》12卷
山东教育出版社)
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商务印书馆
蒋绍愚 《古汉语词汇纲要》 北大出版社
唐作藩 《音韵学教程》 北大出版社
齐佩瑢 《训诂学概论》 中华书局
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商务印书馆
说文解字注(选读)
《论语》(或《孟子》)
史记选

现代汉语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马 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 或:中国话的文法
(丁邦新译)
朱德熙:语法讲义
朱德熙:语法答问
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1991年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年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当代文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

1.《新文学大系导言集》(鲁迅等)
2.《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3.《五十年之中国文学》(胡适)
4.《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周作人)
5.《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谢冕、洪自诚)
6.《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朱寨)
7.《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董学文主编)
8.《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二分册“英国的自然主义”、第四分册
“德国的浪漫派”(勃兰兑斯)
9.《拉奥孔》(莱辛)
10.《文学原理》(韦勒克、华伦)

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
1. 蔡元培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
(或分别参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各卷导言)
2. 阿英 《晚清小说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3. 王瑶 《中国现代文学论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4. 唐弢 《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年
5.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 (任选版本)
6.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任选版本)
7. 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
8. 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9. 《鲁迅全集》(选读)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
10. 《胡适文集》(选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民间文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
1.高丙中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2.江帆 《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
3.马丙安 《民俗学原理》
4.萧放 《岁时》
5.刘守华等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
6.《山海经》
7.《荆楚岁时记》
8.《朱子家语》
9.《酉阳杂俎》
10.《太平广记》

古代文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
1.《诗集传》 朱熹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8年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2.《楚词补注》 洪兴祖 中华书局 1983年版
3.《文心雕龙》 范文澜 注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 2000年印刷
4.《陶渊明集》 逯钦立校注本 中华书局1979年版
5.《沧浪诗话》 郭绍虞 人民文学出版社
6.《读杜心解》 浦起龙 中华书局 1961年版 1981版
7.《稼轩词编年笺注》 邓广铭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
8.《宋元小说家话本集》程毅中辑注 齐鲁书社
9.《牡丹亭》 徐朔方注 人民文学 1963年版
10.《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以上典籍如找不到所列版本,也可以用其他版本)

比较文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乐黛云、陈跃红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概论 陈 刘象愚著,北京市师范学出版社
比较诗学 叶维廉著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谈艺录 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
管锥编 (四册)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
中国文学理论 刘若愚著 台湾联经出版公司
道与逻各斯 张隆溪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真理与方法 伽达默尔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诗学 亚里士多德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 史景迁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唐诗的魅力 高友工、梅祖麟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

古典文献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
1.《左传》(杜预注本)
2.《诗经》(十三经注疏本)
3.《论语》(朱熹集注本)
4.《孟子》(朱熹集注本)
5.《经学历史》(皮锡瑞著,周予同注本)
6.《四库全书总目》
7.《史记》
8.《汉书》
9.《昭明文选》(李善著或六臣注本)
10.《汉学师承记》(清江藩著)
(以上是暂定书目)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1)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1)
dxfodke 2009-7-7 13:10:37 61.163.86.* 举报 文艺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1.《文心雕龙注》上 下 范文澜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2.《文心雕龙研究史》 张少康 汪春泓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3.《文学理论的未来》(美)拉尔夫﹒科恩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苏联文学学学派》 彭克巽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5.《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6.《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 詹姆逊文集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文学理论学导论》 董学文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8.《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毛庆耆等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9.《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申丹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0.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三部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1.《语法答问》朱德熙2.《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3.《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4.《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5.《汉语语法论》高名凯6.《上古音研究》李方桂7.《汉语语音史》王力8.《现代语言学教程》霍凯特9.《语言论》萨丕尔10.《句法结构》乔姆斯基汉语史专业必读书目 王 力 《中国语言学史》 (《王力文集》12卷 山东教育出版社)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商务印书馆蒋绍愚 《古汉语词汇纲要》 北大出版社唐作藩 《音韵学教程》 北大出版社齐佩瑢 《训诂学概论》 中华书局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商务印书馆说文解字注(选读)《论语》(或《孟子》)史记选现代汉语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马 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 或:中国话的文法(丁邦新译)朱德熙:语法讲义朱德熙:语法答问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1991年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年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国当代文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1.《新文学大系导言集》(鲁迅等)2.《中国小说史略》(鲁迅)3.《五十年之中国文学》(胡适)4.《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周作人)5.《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谢冕、洪自诚)6.《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朱寨)7.《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董学文主编)8.《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二分册“英国的自然主义”、第四分册“德国的浪漫派”(勃兰兑斯)9.《拉奥孔》(莱辛)10.《文学原理》(韦勒克、华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1. 蔡元培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或分别参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各卷导言)2. 阿英 《晚清小说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3. 王瑶 《中国现代文学论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4. 唐弢 《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年5.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 (任选版本)6.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任选版本)7. 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8. 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9. 《鲁迅全集》(选读)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10. 《胡适文集》(选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民间文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1.高丙中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2.江帆 《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3.马丙安 《民俗学原理》4.萧放 《岁时》5.刘守华等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6.《山海经》7.《荆楚岁时记》8.《朱子家语》9.《酉阳杂俎》10.《太平广记》古代文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1.《诗集传》 朱熹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8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2.《楚词补注》 洪兴祖 中华书局 1983年版3.《文心雕龙》 范文澜 注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 2000年印刷4.《陶渊明集》 逯钦立校注本 中华书局1979年版5.《沧浪诗话》 郭绍虞 人民文学出版社6.《读杜心解》 浦起龙 中华书局 1961年版 1981版7.《稼轩词编年笺注》 邓广铭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8.《宋元小说家话本集》程毅中辑注 齐鲁书社9.《牡丹亭》 徐朔方注 人民文学 1963年版10.《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以上典籍如找不到所列版本,也可以用其他版本)比较文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乐黛云、陈跃红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比较文学概论 陈 刘象愚著,北京市师范学出版社比较诗学 叶维廉著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谈艺录 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 管锥编 (四册)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 中国文学理论 刘若愚著 台湾联经出版公司 道与逻各斯 张隆溪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真理与方法 伽达默尔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诗学 亚里士多德 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 史景迁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唐诗的魅力 高友工、梅祖麟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古典文献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1.《左传》(杜预注本)2.《诗经》(十三经注疏本)3.《论语》(朱熹集注本)4.《孟子》(朱熹集注本)5.《经学历史》(皮锡瑞著,周予同注本)6.《四库全书总目》7.《史记》8.《汉书》9.《昭明文选》(李善著或六臣注本)10.《汉学师承记》(清江藩著)(以上是暂定书目)

J. 茅盾写过哪些杰出的长篇小说呢

引言:茅盾写过哪些杰出的长篇小说呢?下面一起来和小编了解一下吧!

三、后世影响

茅盾小说以不断创新的艺术形象,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纵观茅盾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除了上述已重点分析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形象的独创价值外,更突现出茅盾资本家形象塑造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茅盾对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的塑造,注重社会人的心理剖析和社会历史剖析的有机统一,在现代小说史人物刻画方面有所开拓。早期《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形象,从“传统”和“现代”的对比中,都达到了较高的典型性,为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确立了典范。

热点内容
免费阅读最佳隐婚小说 发布:2025-02-08 14:57:52 浏览:320
热核聚变科幻小说 发布:2025-02-08 14:40:31 浏览:621
老师推荐看的科幻小说 发布:2025-02-08 14:30:51 浏览:309
凤囚凰小说楚玉承认自己是现代人 发布:2025-02-08 14:24:13 浏览:718
校园肉色丝袜小说合集 发布:2025-02-08 14:24:11 浏览:158
gl古代小说皇宫 发布:2025-02-08 14:23:26 浏览:217
古代贵圈txt久久小说 发布:2025-02-08 14:04:57 浏览:46
校园春色小说在线观看 发布:2025-02-08 14:01:38 浏览:345
军火打丧尸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2-08 14:00:24 浏览:764
听书在线手机版下载 发布:2025-02-08 13:22:14 浏览: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