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教授推荐的20本小说上
❶ 名家写鲁迅 的作品有哪些最少三个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陈丹青《笑谈大先生》
郁达夫《回忆鲁迅》
或者看这本:《永在的温情(文化名人忆鲁迅)》
1、《心灵的探寻》《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闲话鲁迅》。
原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的几部关于鲁迅的作品,其中多有叩问心灵的呐喊。
2、《一个人的爱与死》 林贤治
激情的作家,然而又不缺乏理智;诗人的气质,语言源至内心;他的观点无论你赞成与否,你都得承认,在林贤治的心中,鲁迅确实如此!因为林贤治是用心去写这部著作的,他没有糊弄读者!
3、《鲁迅的最后十年》 林贤治
这是一部当代水平最高的鲁迅评传,有关于鲁迅与胡适的经典学理对比,有鲁迅与西方各哲人的心灵相通之处。深刻到学贯中西,浅显到中学生皆能阅。
4、《鲁迅评传》 曹聚仁
这是与鲁迅同时代人写的水平最高的评传。作者是有名的出版家,与鲁迅关系很近,但行文中立客观,又内容翔实,看后能真实的逼近鲁迅。
5、《被亵渎的鲁迅》孙郁
是最早一部收集鲁迅同时代骂鲁迅的文集,材料很全。也可以阅读陈漱俞的《围剿集》,题材相同,分类不同。
6、《鲁迅与周作人》孙郁
孙郁深入“人”内心,心性与性格,探究鲁迅与周作人的不同特质。本书读后,让我们不再轻信一些简单的论断和繁博的引证。不着边际、捕风捉影的流言更是灰飞烟灭。
7、《鲁迅与许广平》 倪墨炎
长篇传记连载。
8、《鲁迅与朱安》 叶卉
将鲁迅先生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剖白于人前,写得很沉实。
9、《周海婴访台归来话家常》 于立霄
10、《有的人》臧克家
11、《谨记周树人君》 藤野严九郎
12、《早》吴伯箫
13、《惜别》太宰治
❷ 红瓦的作者是谁
本书作者是北大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委员,长期从事文学研究、创造工作,著有多部文学作品集的曹文轩。《红瓦》便是其中一部精选的长篇小说,可读性强,作者以生动的文字流露出一种高瞻深睿的思想,给人们的心灵世界带来新的感知和力量。
《红瓦》曾获国家图书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是一部少年长篇小说。从小说反映的内容和生活来看,可以视为《草房子》的续篇。小说以油麻地为背景,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诗意地描述了往昔乡村生活的淳厚风情,细腻地记录了少男少女由少不经事而逐渐明白人生的成长历程。本书曾经以《红瓦房》为书名在台湾出版,荣获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被韩国《中央日报》等评选为2001年度“十本好书”,其中第九章选入韩国高中语文教材。
【作品简介】
本书是曹文轩从他的40万字的长篇力作《红瓦》(该书曾获国家图书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中提炼创作而成的一部少年长篇小说,从小说反映的内容和生活来看,可以视为《草房子》的续篇。小说以油麻地为背景,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诗意地描述了往昔乡村生活的淳厚风情,细腻地记录了少男少女由少不经事而逐渐明白人生的成长历程。
本书情节起落跌宕,震撼人心,关怀与情意荡漾在字里行间。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有文学作品集、长篇小说《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白栅栏》、《甜橙树》、《追随永恒》、《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15种。
主要学术著作有《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小说门》、《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等。
主编《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作品选》、《五十年中国小说选》、《现代名篇导读》、《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外国儿童文学名作导读本》等。
有作品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曾获国家图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意大利第十三届Giffoni电影节“铜狮”奖、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中国时报》1994年度十大优秀读物奖等学术奖和文学奖30余项。
❸ 2009中国小说作者简介
曹文轩,一位备受瞩目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身兼多重身份,包括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学术成就斐然,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如《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等,这些作品在研究领域广受好评。他的文学创作同样引人注目,长篇小说如《草房子》、《红瓦》和《根鸟》等,以及《细米》、《天瓢》、《青铜葵花》和《大王书》等,都在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曾因《草房子》一书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和宋庆龄文学基金奖的殊荣。在北大,他开设的“小说的艺术”课程深受学生喜爱,2003年他凭借卓越的教学成果,荣获“北大十佳教师”称号,这一评选由学生投票产生,体现了他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同年,他还出版了《曹文轩文集》九卷本。
另一位学者邵燕君,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副教授,她主持了“北京大学当代最新小说点评论坛”。她的学术贡献也不容小觑,专著如《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和《美女文学现象研究》等,展示了她在理论研究上的深度和广度。她的论文曾连续两年获得《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并在2006年被选为“年度青年批评家”,这是由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推选的荣誉。她的研究工作在当代文学评论领域有着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