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免费阅读一顶点小说
A. 《沧浪之水》txt全集下载
《沧浪之水》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InPhGL4Jgd9NyT7rSqodIw
父亲的肖像是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的。他已经死了,这个事实真实得虚幻。
那天从山上送葬回到土坯小屋,就失去了悲痛的感觉;悲痛在极点上持续,就不再是悲痛。那些山民,我平时称作婆姨姑嫂爷舅叔伯的,都在屋子里站着,翻来复去地说着那几句话:“人死了就活不回来了。”“再说老天爷要收人,毛主席他自己都没办法。”屋子里弥漫着烟雾。秦三爹不停地卷着喇叭筒给身边的人抽。这是我非常熟悉的气息,只有山里未经制作的土烟才是这样浓烈而辛辣。
B. 沧浪之水在哪个app上能看
喜马拉雅。
沧浪之水是由作家阎真于2003年出版的一本小说,目前在喜马拉雅app上可以查看。为了更好的观看体验,推荐官方渠道收看。
《沧浪之水》是当代文学名家阎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首次发表于《当代》2001年第4期。小说以池大为为主人公,描写了一个青年的奋斗和成长历程。
C. 读《沧浪之水》
《沧浪之水》讲的是体制内的故事。书里的主人公池大为是80年代一个出身贫寒的北京中医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清高地几次放弃了留京的机会返回省城。本来想进入省中医院工作,但不知怎么得到了省卫生厅马厅长的青眼,直接留在了最核心的厅办公室,成了很多同事嫉妒的对象。明明是一手好牌,池大为却因为端着知识分子的清高给生生地打烂了。
小说的前半部分,同部门里有一个资历与他相当的同事丁小槐,善于钻营,敏感地意识到池大为的存在对自己造成了威胁,于是在一些座次排序、在领导面前刷脸表现之类的小事上处处压他一头。池大为一方面认为这都是“脸盆里的风暴”,不屑于跟同事争抢,另一方面自己也觉得这样处处退让不太甘心。这些小事上池大为认为自己很有原则,不屑于同流合污,然而其实也是不会做和没办法而已。
终于,池大为因为一次在全厅大会上“不合时宜”的发言被马厅长发配到厅里的边缘化清水衙门“中医研究会”去坐冷板凳。池大为一方面有点灰心,更多的是觉得因此而因祸得福了。来这种清闲的地方,人事关系简单,个人休闲、学习时间大把,简直就是他梦寐以求的。想想看,这种清闲的事业单位也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一方面有工资领,一方面还有点时间自由支配。
池大为在这里一呆四五年,期间经历了结婚、生子。有了家庭,他的人生观开始逐渐转变。没有孩子的时候,他和妻子有情饮水饱,住在厅里分的一个筒子楼的单间宿舍里也觉得美滋滋的。有了孩子,岳母又来照顾孩子,生活困窘带来的各种不方便和矛盾开始凸显。同事们升迁、朋友们下海发财带来的生活资源和生活地位改变的好处此刻才真正进入了池大为的视野。池大为以前的偶像都是《中国历代名人传》上的像李白、屈原、陶渊明一样的文化名人,清高自傲、出世离尘。有了孩子,才将池大为的思想从天上拽回凡间。
之前与他起点一样的丁小槐已升了处长,从筒子楼里搬去了两室一厅的宿舍,而池大为还在忍受着三代同堂同住一室的尴尬。一次池大为的儿子被开水烫了,急需用车送去医院,他去厅里的司机班作揖下跪都求不来车,最后还是碰巧遇到了马厅长,才指派了车给他。去了医院没带钱,医生又不肯先给他看病,还是丁小槐给医院打了电话才给他开了方便之门。工作中,他得管比他小的后辈叫领导,听从年轻同事的指挥;生活中,房子、日常生活开销、老婆工作调动、孩子上学等一项项现实的困难赤裸裸地摆在眼前,容不得人回避。池大为痛苦、纠结,一次次地自问:像屈原、陶渊明这样的偶像,是怎么面对生活中的这些事的呢?这个问题无解,历史书上对这些文化名人的家人、后代似乎都没有交代。
小说的后半部分,池大为被现实生活的困难逼到了绝境,开始痛定思痛,决心彻底抛弃之前的清高,积极钻营入世。他通过主动投诚、积极靠拢等多种方式重新获得了马厅长的信任,在马厅长的栽培之下,读博士、换科室、升职,一路顺风顺水,最终成了马厅长的接班人。房子、车子、票子等等所有的现实困难全都迎刃而解,以前他作揖下跪都无法换来一点同情的人开始转过来奉承他。小说的后半部分虚构的成分要更多一些了,在现实中,一个在职场中被边缘化了的人估计没有那么容易重回核心,一般的领导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甚至还不计前嫌地费心栽培一个无亲无故的下属。
小说中也刻画了一些鲜明的配角:目标明确、不择手段、钻营起来毫无底线的丁小槐(最终成功当上了处长,实现了他将山沟里的一串儿亲戚都在城里安排了工作的目标);满腔才华,却因为耿直清高错过了人生黄金期而彻底边缘化的晏之鹤(最终只能住在一个小房子里默默退休);靠丈夫的关系找到的工作、四十多岁了还做少女打扮、对现实及其不满却又毫无本事改变、只能不停发牢骚的尹玉娥(最终尹玉娥发的牢骚都被池大为透露给了马厅长,对断送她丈夫的前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还有一些不小心站错了队、得罪了人,多年翻不了身却从不敢反抗的知识分子。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小说虽然写的是八十年代的事,但小说主人公从初出校园的坚守、逐渐迷茫、再到积极想进入职场的核心圈子,期间经历的种种摇摆纠结,在今天同样能赢得共鸣。
这本书没有答案,只是将问题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体制内边缘化或被边缘化的人员,再这样一天天混下去,混成一个一无所成的“老办事员”,也许你能心平气和地忍一时,但几乎没人能心甘情愿地这样过一世,所以,这样是不、行、的!
D. 《沧浪之水》txt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沧浪之水》(阎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XDLwKQ6uxDtDtoj4JSNbxQ
书名:沧浪之水
作者:阎真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1-10
页数:523
内容简介:
作者以娓娓而谈的文笔和行云流水般的故事,写出医学研究生池大为空怀壮志、无职无权的苦,时来运转、有名有利的难;在真切地展示他的人生旅程的同时,也把困扰他的人生难题一一解开。
作者简介:
阎真,湖南长沙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著长篇小说《曾在天涯》(海外版名《白雪红尘》)199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沧浪之水》是其第二部长篇小说。
E. 《沧浪之水》
这两天在看一本小说,《沧浪之水》。
前两天经过一个旧书摊,老公看到一本二号首长,说这本小说很不错。我拿起看了一会儿,厚厚的一本书,将近六十万字。封底写着几篇简短的推荐,有个人说爱看官场小说,在他的印象里,沧浪之水和国画、二手首长是比较好的。
我习惯用微信读书看书,没有找到二号首长,找到了《沧浪之水》,看了起来。
现在看了一小部分,觉得那样的生活真是太累了。真是寸土必争啊。在那样的环境下,从办公座位排布,谁给谁打开水,给领导家送柚子,握手顺序的先后,到机场接领导,吃饭时酒怎么个倒法,处处都是讲究啊。
在机关里人要争什么,不是争业绩,不是争业务水平,争的就是领导心里的那个印象。所以,领导的袜子忘带了,买不到的时候,丁某某可以帮着洗了再烤干。领导的一举一动,他都留意着。
先不说丁某某如何,从领导的角度,这不就是巨婴吗。武志红的《巨婴国》一书里写过这样的领导,在地方被人揣摩着伺候惯了,回到中央,要脱衣服的时候习惯性地一抖肩,却并没有习惯了的事情发生。衣服居然还在肩上,原因是身边没有了那伺候得无微不至的人。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丁某。至少作者就很看不惯丁某。他还是很有些知识分子的傲骨。不过,不知道后面的故事,他会不会在现实面前低头呢。说实在的,即使他有所改变,我并不会觉得他怎样。那是吃人的环境,要想适应生存发展,有些事只怕不得不接受。
联想到自己的前公司,国企文化背景下,多少也有点这么类似的意思。围绕在领导身边的,也是揣摩着领导心思喜好的。看了小说里的这些描写,我也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能融入到那个群体里去了。不能时刻歌功颂德,没有眼力,无数个细节上被人ng了也许还不知道。
这样的文化是我所厌恶的,虽然设身处地,其中的个人也许是身不由己。但是,还是很庆幸自己不用呆在里面了。
F. 沧浪之水
昨天把《沧浪之水》看完了。
果然是长篇小说,字数大约是38万,看了得将近9个小时吧。
其实综合来看《沧浪之水》,它的故事很简单,用不到380个字来概括应该也是够的。相比之前我看《林家铺子》,好理解多了。
我觉得这本书的结构还是很有意思的。在本书的开头,池大为的父亲去世了,只留下了一本书。书上有父亲的肖像和几位圣人的画像,池大为的父亲在每位圣人的画像下面都写了一句评价,既是对圣人的评价也是对自己的寄语。在书的结尾,池大为坐上了厅长的宝座,却已经不再是当年锐意改革心怀天下的那个清高的知识分子。他回到故乡拜祭父亲,在父亲的坟前烧掉了父亲留下的书。
池大为官场生涯的第一个波折是在交流会上说出了自己对公车制度的不满,这次鲁莽的发言也导致池大为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做足了冷板凳、见识了人情冷暖。当他当上厅长后,同样是职场新人的小龚也是大胆发言,惹怒了池大为,被流放到了池大为当年的岗位。
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感受到了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好像是在看书的末尾,又像是看书的开头。
不得不说作者这里写的真是惊心动魄。开头马厅长说的是“让他说嘛,天又不会塌下来”,结果池大为去了中医协会。结尾池厅长说的也是“让他说,天又不会塌下来”,结果小龚去了中医协会。
看完这本书,我看完了池大为的二十年经历,仿佛又看完了马厅长的官场生涯。结尾出现的小龚让我心里一动,又怕他成为下一个池大为、下一个马垂章。
G. 《沧浪之水》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沧浪之水》网络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cpGtaCD9O9yj25bHNqbwOw
简介:《沧浪之水》的作者是阎真。
H. 沧浪之水不沧浪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沧浪之水不沧浪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沧浪之水不沧浪
阎真先生的《沧浪之水》,只是一部半成品的小说,只有中国那种傻兮兮的文学评论家才会说“实为当下现实题材难得之力作”。这算什么力作,如果这也算是力作,那说明咱们中国文学界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都傻兮兮得太没思想了。
《沧浪之水》的前半部分写得不错,后半部分当池大为进入权力场后,服用了权力的春药后,他的心态居然还能保持“静坐如处子”般有良心拷问的心态,这是很搞笑的,这说明作者很不了解权力这剂春药腐蚀人性的害处有多严重。这样写,就好比本来是一个挺漂亮的姑娘得了一场麻疯病,变成了麻子脸,你却用一层胭脂将其涂得白白净净的,告诉读者这姑娘麻子是假的,这种做法是很傻的。
通读全书,在池大为没有进入权力场之前,作者对池大为的性格和故事描写得很有力度,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物欲横流、黑白颠倒、笑贫不笑娼的世界里的种种生活困境和内心矛盾。但到了后面,当池大为真正进入了权力场后,作者就对池大为的性格和故……
I. 沧浪之水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链接:
提取码:ecza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简介:本书主要讲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池大为曾经拥有崇高的理想,但在现实官场生活中被一次又一次挫败品格与信念,最终不得不迎合现实选择利益的故事。
J. 《沧浪之水》——犬儒池大为
关于《沧浪之水》,关于池大为。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振聋发聩。以下是原文:
记得从前看到孔丘先生答学生问,是这样曲解此诗的:咎由自取!沧水啊沧水,你若本质干净,那就够格给我老孔濯缨帽;你若本质污浊,那就只配当我老孔的洗脚水。
言下之意,孔子是以高洁之士自命了,是以堂堂鲁国司寇(治安总监),竟颠沛落魄至周游列国,累累若丧家之狗,而陷厄于陈、蔡之间,险些饿毙于草野,为后世笑。
食色性也。所以,吃饭最最要紧。沧浪之水管他是清是浊,吃!大把钞票管他干不干净,拿!领导首长管他是对是错,赞!漂亮女人管他有病没病,操!临了,偶然回过头,摸摸良心,还剩点渣,于是错的都是社会,错的都是时代,错的都是历史,“我也是一个好人啊”,好人一生平安。
——以上这段,作为《沧》一书的思想主旨,似乎仍嫌粗浅了一点。毕竟,本书好歹三百多页,捧手里就是半块砖的分量,怎么可能,只是那么浅!?
一、理想云乎哉
一般来说,评价一本小说,比较专业的方法,往往是从小说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开刀。当然了,“形式”“内容”之外,尚有很多分析范畴,鉴于笔者才力不济,也不多做置喙。
这里不妨先论一论《沧》的文学形式。
其实《沧浪之水》更像是一部类型小说,属于官场小说之类,而并不能认真地划入“严肃文学”范畴。类型小说譬如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宣淫小说、神怪小说、科幻小说、官场小说、侦探小说、耽美小说,本质上主要以市场受众取胜,而不主攻人类精神深度,逼问生命难承之轻。这就好比电影里头有商业片,也有文艺片。任何时代都需要类型小说,这是大众文化的普遍形态,并无什么道德上的不齿。杜甫有诗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假使“严肃文学”能够忝列江河之属,则类型小说便是尔曹一类了。
这么讲,怕有人要不服气:《沧浪之水》明明是一本好书啊。
且看分析——
单从“文学形式”,也就是修辞技法上来看,《沧》并无甚出众,或苛刻点说,平,庸,得,紧。尽管书中不少大段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或曰心理描写,但,相比同是主打心理描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开山之作——鲁迅《狂人日记》,呵呵,《沧》仍然愧对前辈。
心理描写不出众,其他的叙事文采,也是平平。
或曰,不带瑰丽词采的描写,也是一种文学功力。那么不带瑰丽词采的作品,如余华《活着》,刘震云《一地鸡毛》,怎么读,都还是比《沧》要水平高。所以,只能说是书作者自身写作水平问题了。
抛开修辞技法,那么单从本书的内容来评价,怎样呢?
这样的。《沧浪之水》这书,叙述的不外是一种官场存活生态圈,间或有书中人物内心挣扎滚爬的展现,却终以人物被“时代的苦闷”击倒,放弃了操守,疑似抒写出一曲人性的崇高悲歌,与理想的飞扬落寞……但,且慢——
写的,其实就是“拜权跪吃”嘛。
写的既然是“拜权跪吃”——在一个官僚体制里,人为了觅食,去膜拜权力,去下跪,进而一朝权在手,不怕啥没有。照心讲,我的确对这等“办公室政治”无甚兴致,还不如去读“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更来得过瘾。
我所奇怪的是,书中主角池大为,既然打开头不久就对其任职的省卫生厅(也就是那个官僚体制)不满,何以不跳出体制,净身出户,天大地大,总还有寄骸骨之地。或许要有青年公务员跑来敲我脑壳,边敲边说:“说的轻巧,你都不知道这世事艰辛!”
其实,跳出体制,主角池大为,也是想过的。小说且写过,他在单位内被边缘化,原想要开药店另混衣食生计的,但——因为同街另一家药店恐吓他,要动他家人,所以又给吓回去了。小说里既不交代池大为的药店竞争者,是否真有实力去动池大为家人,所以读者也就不能去继续想象,如果池大为执意把药店开下去了呢?或许来自竞争者的恐吓,终究也不过是,广告噪音而已。但池大为终究给吓回去了。(大概又要有人来敲我,边敲边说,一入商圈深似海,不呛几口咸沙,就想张嘴吃鱼?好吧,我终究是太嫩了,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想吃没有风险的大餐,天底下哪来这等便宜事!这道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于是我们的池大为继续待在了官僚体制内,忽而撞过几次运,好好学习拜权跪吃,节节高,慢慢甘之如饴起来,重复了一遍很多体制内年轻人重复过的“犬儒养成记”。
观察小说中池大为的一系列心理描写(或独白),则与小说人物的行迹一一对应,分明就是一个貌似理想主义者,一步步蜕变成犬儒的过程。而这其中,对于池大为的蜕变,我也并不觉有什么惋惜。因为,纵观池大为的人性基础,他打一开始就并非什么理想主义者,也从来不是其觍颜自诩的“知识分子”,充其量,就是一个“貌似理想主义者”。的确,小说中从没有申明,当池大为决意死扎在体制内之前,他有过什么理想(尽管大学时做过一次田野调查,还寄信国务院)。是推动社会改革吗?是推进政治民主化吗?是铁肩道义辣笔文章改造国民性吗?是行医一方悬壶济世吗?没有没有。他只不过是大学毕了业,听从分配,按部就班,当公务员谋饭吃去了。他并没有理想主义意义上的理想,尽管小说中,池大为不时对孔子、李白、屈原这些古人名字念念有词。但念念有词又怎样?他的意图,到底是扎在这个官僚体制里,往上钻,钻,钻。且看他甫进卫生厅,就对厅长上司投出的那份奴性,真是拜毛时代政治驯化所赐——向官看齐。所以,池大为一开始,就一个伪理想主义者。一个伪理想主义者在世道浇漓中,变成一个虚无、饕餮、自怜的犬儒,几乎是必然的命运。卿本是人,奈何做狗,他偏做狗,你奈他何。这隐隐就是吾国国民性里的“《水浒》牛二精神”,又名“烂泥精神”。
坊间谚云:“烂泥巴你甭想它能扶上墙!”而在我们当下的世界里,这种情况,多不胜数,比较出名的例子,譬如摩罗,譬如余杰。
是谓:泻水置平地,烂泥难上墙。
二、敌情逻辑
若论整部小说中写得最出彩的地方,大概还是在第42章左右,这也是书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章节,讲了池大为在开药店另图人生出路受挫后,整个人陷进到一种空渺、浮沉、幻灭的状态中。这状态,就是精神危机的状态。
几乎是尘世中每个人,终其一生,必然会撞上精神危机。如果不在二十岁时撞上,那也会在四十岁时撞上(不惑),在五十岁时撞上(知天命)。运气好的话,隔三五年撞一次,苟日新,日日新。总之,精神危机是无所遁逃的,你尿遁也遁不了。尽管每个人遭遇的危机内容千差万别,但,危机作为一种人生形式,必然嵌入在每个人的命运之中,无法移除。
池大为遭遇精神危机,近因是开药店挫败,远一点,可以从他奇葩的婚姻家庭去分析,但事实上,读者还可以追溯得更远。远到哪里呢?可以一路溯至池大为更年轻那会儿,该是在他读大学时候吧,当他在头脑中树立起“猪人狗人”这样一种世界观的时候,就已埋下危机的芽种。其日后诸经历,只不过是在为这枚芽种做浇灌。
(若从更为宏观的历史视野追溯,那就可以一路追溯到1949年。)
早在读大学时,当池大为尖刻嘲讽他所看不惯的同学,并命名他们为“猪人”“狗人”,秘而不宣的是,他自己则还有一段心理逻辑,即:他同时也将自己摆在了至少是“正常人”“有道德的人”的位置。
这个位置,对于池大为,这个从山沟里考学到大城市翻身的,社会下层青年,就异常重要,它向池大为源源不断地供应着鹤立鸡群式的优越感。
命名,是大事。当他将别人唤作猪人狗人时(这就是一个“命名”的过程),他同样也在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确认。而池大为自我身份确认的结果是:“我比这些猪人狗人要有道德多了,我比他们优越多了。因此,我比他们更有资格去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任何形式的优越感,不论是道德的,金钱的,权力的,职业的,家世的,智商的,性的,躯体的,人种的,基因的,作为支撑一个人持续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原本也是人类的一项生存本能,从心理学角度实在无可厚非。但,这同样也会是埋葬一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要分析池大为日后精神危机的肇因,就需要观察池大为这种精神优越感(自我价值观)的内部结构。小说中描述其价值观结构的文句,散见于《沧浪之水》诸章节,试举例:
“世界上有两种人,说的人与被说的人,说的人掌握别人的命运,被说的人命运被别人掌握。说与被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境界。”(第59章节)
“道理是人来讲的,怎么个讲法是由大人物决定的,大人物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讲的,这个游戏规则也是由大人物设计的。道理要由你们这些人来讲,那很多事情就办不成了。”(第65章节)
类似句型的句子还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就是这样的表述形式: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囗囗囗,另一种人是囗囗囗;现实中,往往是前一种人囗囗后一种人,或者直白些说,前一种人,比后一种人,优越。鉴定完毕。
慢不说在池大为的定义里,这“前一种人”是猪人狗人,还是“后一种人”是猪人狗人,这并不重要。我的兴趣所在是,在这个被池大为依据某一标准而划分处理过的世界里(其实是世界观里),有个现象是:世界总要分成两种人,总要有一种人是骑在另一种人头上,一定要骑,不骑,就无法构成这个世界了。
而历史上,其实也有一句话,早演绎过这种世界观的背后逻辑——
“不革命就是反革命”。
或曰:不跟着我革命,就是反革命,跟除我之外的别人去革命,照样反革命。也通。
如果你要问他,为啥一定要骑在别人头上啊?答,为了论证我自己的优越性啊,世上劳子第一,其他全是傻逼,鉴定完毕。
(顺路讲个笑话:古人见状,云,尔曹不知天高地厚!他答,你古人又知我曹脸皮多厚?)
现在,需要分析的是,这样一种世界观结构,是什么样的结构?
回答:其实就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或曰“对立二分法”。先将世上的人划分成两类(划分的依据是否逻辑自洽,则一概不顾),然后“人为地”将这两类人视作对立斗争的关系(这两类人是否真的势不两立,也一概不顾),于是,斗赢的一方,就比输家优越了。这一种“斗”的对立,很多时候,未必真的要拳脚上阵,单单是一种精神上的凌驾(比如斥别人为猪人狗人,或另类、异端、怪胎、不成熟的人),也足够形成对立。
人生在世谋生存,难免会与同类竞争,但鉴于社会分工的复杂性,竞争不可能是纯粹的,必然还会混杂了合作、借鉴、共进,由此会适度消解了竞争中产生的强大敌意,让竞争变得最起码地规范、和平、更少血腥。
对立二分法,则对竞争中的“合作”成分基本盲视,反而夸大、加剧、扩张了竞争中的敌意,其结果,使得个人投向世界的“认知模式”被树立起一种敌情逻辑:
凡见解不合者皆敌人,凡价值龃龉者皆敌人,凡爱好不一者皆敌人,甚至,凡性取向、道德观、口味、语音、服饰、发型、随身物品“不顺眼”者,皆敌人。
把世界认识成敌我二分的简单粗暴结构,就会导向一种“等级制”的人生观,即,不是我骑在敌人头上,就是敌人骑在我头上。没有中间状态,没有第三条道路和第三百条道路。骑——是战胜、奴役、优越的人生姿态,也同时勾连着现实世界中,优胜一方对各类资源(金钱、权力、职位、福利待遇、性)的掌控资格。
当池大为给自己的世界观,树立起“猪人狗人,以及我”这样一个极富等级制的敌情逻辑时,在他个人的价值评判序列中,他自己本能地天然占据的,是一个道德上的优越位置。在这一优越位置上,他可能捞不到钱,住不上宽敞房子,但据他在书中对孔子、李白、屈原这些名字念念有词的表现,这种“道德的”优越位置,却可以让他与孔子、李白、屈原一样,垂范千古。他“池大为”的名字,是可以印上历史教科书的。
说白了,利,图不到,那就图个名。
到后来,池大为经历了精神危机,重新构建世界观,却仍是遵照对立二分法的路子,树立起“大人物与小人物”或“说的人与被说的人”这一类照例是“等级制”的敌情逻辑。只不过,这回泥沙俱下,池大为从对牌坊声名的欲求,直接萎缩到只顾着鼻子底下那钵鸡食。
说白了,名,图不到,那就只图利。
非名即利,非利即名。这便是池大为这个体制内青年,之为“伪理想主义者”的明证。对古代圣贤念念有词的外衣下,仅仅不过是一颗平庸的名利心。你池大为,知识分子耶?名利分子也。而进一步讲,将个人活在世间的价值,狭隘认定为非名即利(若名利双收则更好),这类人生观的认知方式,本身又是一种对立二分法。因为世间除了名、利二物之外,天大地大,万里浩荡,肯定还有别的内容。
我所以认为本书第42章附近最为出彩,因为这个章节,或说,那次精神危机,对于池大为,是一个重大转折,转得够运气,天大地大,转得不够运气,每况愈下。结果,池大为终究没有突破自身“对立二分法”的思维模式,怨谁?
三、犬儒的养成,与恶婆婆世故
《沧》一书中,有两个奇葩人物,其中之一就是池大为的幕后军师,一个在卫生厅官僚体制内过了气的下层公务员,晏之鹤。
如要爬梳晏之鹤这个人物的内在思维模式,则他的敌情逻辑,比之池大为,更是修炼到了鬼迷心窍的境界。此个人物的思想言论,这里也不赘引,反正仍是“拜权跪吃”那一套。当权者的乏走狗,而已。美其名曰,犬儒。
中国语境下的犬儒,和古希腊语境中的“犬儒”,显然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社会学概念。或重新组词,中国的犬儒,其实改叫“儒犬”才对。乏走狗嘛。外表似儒,其实一身狗骨。
池大为遇人不淑,竟被晏之鹤迷惑,继而归到晏的门下,苟利钻营,步步高升,终成中国特色的犬儒一只,却还以为遇见明师,可喜可贺。还是鲁迅讲得透彻,“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就果真识得路么?”(《导师》)。观察池大为从一介科员爬升成厅官的历程,仿佛晏之鹤是指对了路。然而,即便是池大为自己,在小说结尾章节,也仍旧在偶然的良知回光返照中,承认自己失去了人的操守。虽然,这一套早年建立在“划分猪人狗人”对立二分逻辑之上的操守,本也没多大恒久价值,但毕竟对池大为自己,仅对他自己,很重要——这是他早年在官僚体制里艰辛生活的支撑。现在,这些东西失去了,不都是在晏之鹤的鼓励引导下,一步步完成的。
变成犬儒,令池大为难免也会失落(但失落之余,他又赞美起自己尚有平民意识,这就分裂了)。最后,他也知道愧对籍籍无名的清贫老父。但仅靠这份惭愧,显然无法治愈他的“犬儒失落症”。这份惭愧更近似矫情,是他自身精神生活的奶油。那么,他如何让自己走出初成犬儒时的愧疚感呢?
《沧》里有几个配角,许小虎、赖子云、龚正开。这些人物有个特色,就是承袭了池大为初进卫生厅时的那份“正直”“良知”“操守”,并具有青年人初进社会时的愤世嫉俗。就连池大为自己也承认,他们很像当年的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曾经的价值观垮塌了(但价值结构还在),痛苦不已,好不容易建造起新的价值观,这当口上,池大为又再度看见一批形似当年自己的年轻人,又看见那种曾折磨自己垮掉的价值观……不可避免,池大为会用他们对照起现在的自己来。比照过程中,会是怎样一种心理落差和分裂?他既不可能心如木石,那么他会关怀新好青年吗?观察小说中这几人的境况,可知,池大为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为了护食,从官途意义上,他把这几位青年都报废了。
那么池大为报废这几个青年的心理动机,就颇可以揣摩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久经世故的成年人,总会奉劝初进社会的青年,要识相,要圆滑,才能发达上进;一个班里的差生,自己不学习,或者笨,往往也乐于鼓励别人不要学习;一个办公室里,平素碌碌无成的员工,总也见不得同僚勤奋加班的。再就是,受了恶婆婆打压多年的媳妇,熬到婆婆死去,自己也有了媳妇,转眼也就变成了一个新上任的恶婆婆,浑然忘记自己从前当媳妇时,是怎样痛恨过这种“恶婆婆”角色。
曾经的奴隶,操起奴隶主的鞭子,去鞭扑别的奴隶,这大概就是中国的屋檐下,广为流传的“恶婆婆世故”了。
这背后的心理成因,大抵是为了证明——别人也并不比自己优越和优秀,吃了同样的瘪,碰了同样的钉子,大家也就出落成同样的人。而一旦居然有人在吃瘪碰钉中屹立不倒,不就反衬出自己的软蛋吗!面子还是要的,差生总希望班上所有人成绩都向下拉齐,毕竟垫底滋味不好受。让别人于道德、操守、智识、能力等方面“骑”在自己头上,滋味并不好受。
“骑”字既出,也就知道这背后还是“对立二分法”的敌情逻辑。堂堂池厅长,焉能让无权无势的小年轻以随便什么形式骑在自己头上?故而报废掉几个“不知权高势厚”的小年轻,也让丫吃吃瘪,也给他碰碰钉,几番折腾下来,看谁还能如当初般跳腾,竟比我还优越!这种恶婆婆式虐待,往往还可以挣得“锻炼”“考验”“扳正”“培养”的领导有方美名,真是两全其美,名利双收。
分析到此,池大为的人格,差不离也就分析完毕。他也不过是一个犬儒与恶婆婆的混杂,在全无根基的“理想主义”华袍下,藏着的,是一个汲汲名利的虚弱灵魂。
凭借对立二分法建构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是必然能让池大为在这个官僚体制里如鱼得水、步步高升的。因为这个官僚体制本身,就是依靠这种对立二分法来统治社会的(不断地制造敌人,又消灭敌人)。只需池大为跟对人,上对船,管他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天下滔滔,捞吃趁早。飞黄腾达只是时间问题。大把银子抓,大把女人操,隔三差五登报访谈,瞧,人民好干部!
只要他跟对人,上对船。
【《沧浪之水》读后_闲闲书话_论坛_天涯社区】https://bbs.tianya.cn/m/post-books-361316-1.shtml
编辑于 2019-08-03・著作权归作者所有